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导读:“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悲秋情结是先民悲秋集体无意识积淀的结果。

夏商周居住在黄河流域的以农业为主的人们,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劳动产品剩余并不多,而少数奴隶主统治者却极为暴虐贪婪,致使人民生活极为困苦。在严酷的剥削下,人民纷纷反抗,要“誓将去汝,适彼乐土”,但终究力量单薄,大批人被抓获问罪,遭杀戮之祸。而处死犯人的时间就是秋天。《周礼秋官司寇》把掌管刑罚的司寇称为“秋官”,可见一斑。秋天成了统治者大发淫威杀人的季节,怎不阴风惨惨,令广大劳动人民哀伤不已。

再加上当时各个部族、小国为争地夺人,统治者经常发动残酷战争,互相残杀,无数人战死疆场,家园毁坏,流离失所,广大人民苦不堪言。而战争也总是要在秋天来进行,所谓“沙场秋点兵”。《礼记月令》上记载:“孟秋之月,用始行戮”,在“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臣以迎秋于西郊……乃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秋天,人们置身于战争的血腥、恐惧与痛苦之中,怎不黯然神伤、悲悲切切。而且,古时繁重的徭役也是春秋两季开始征发的,而以秋天为主。《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窖,修仓”。秋天适宜征发人们去作各种徭役。统治者称人民去服役可以“春行秋返,秋行春返”,但这只不过是骗人的言语,很多去服役之人往往在秋天期满之时并未被放回,而且常常是有去无

回。

不见人回,而新征徭役的秋天又开始了。秋天又成了思念、盼归、生离死别之日。思念之切,死别之痛,阻隔之恨都凝结在秋天。一秋一秋的只是无望的思念,无尽的等待。独自面对秋之凄情,怎不令人伤悲。

总之,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是先民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理价值观念对中国文人生命意识的深刻影响。

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秋天是一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荒凉而充满寒意的图景。

宋玉在《九辩》中流露“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慨,可以说开启了文人悲秋的先河。其后,这种悲秋情结便层出不穷。

曹丕在《燕歌行》里咏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翔”直追宋玉。

杜甫在《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诗人伤时忧国、老病孤独、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

柳永在“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凉意中,同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伤心的惨淡秋景,抒发了悲秋之叹。

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藤老

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极凝炼地勾勒出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黄昏中茫然、孤独、疲惫、感伤、无奈的情态。

为什么“秋”偏偏与“悲情”相关联,说法不一。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列举了许多赋秋的例子,解释古人逢秋言悲的道理。认为“节物本‘好’而人自‘惆怅’,风景因心境而改观耳。”又说“物逐情移,境由心造,苟衷肠无闷,高秋爽气遽败兴丧气哉?”并进而言之“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逾甚。”钱先生主要是从主观意识方面阐释的。

赵敏俐的《秋与中国文学的相思怀归母题》一文则表现出另一种观念,赵敏俐认为“中国文学的悲秋作品,并不仅仅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自然感应,而始终比较明显地和相思与怀归的母题有着不解之缘。悲秋是源于相思怀归这一母题的。而相思怀归之情愫又是源于早期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秋景秋事秋情,都为一“气”所化,故宋玉曰:“悲哉,秋之为气也。”秋气乃阴盛衰杀之气。人感秋气而衰,原是自然之理。自然意义上的天人感应,主要是通过物质性的“气”的作用来达到的。

正如《吕氏春秋》所云:“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则宫动,鼓角则角动。平地注水,水流湿,均薪施火,火就燥。”客观自然之秋与主观人心之悲,其实也是一种“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的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悲秋情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的时代与个

人经历的统一,但它根本上还是人的自然性与对象世界的自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说,往往就是一个处于秋季的独特主体与处于秋季的诸多自然存在之间的感应,是天人合一。

人有悲,人可以咏其悲;历史的盛衰兴亡不断循环也有悲。悲是人的基本情感之一,秋是自然界的基本季节之一,亡是历史循环的基本阶段之一,三者在功能上是相遇的、互感的。

人之所以能伤情、诉情、融情于历史的兴亡和自然的春秋,在于天人合一的文化基础,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秋与人生、历史的同一,使古代文人坎坷不遇的命运与自然、历史、社会交织在一起。

在古代文化心态中以秋为悲的思维定势,不仅以建功立业为实现生命价值、追求生命永恒的重要内容,而且包含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忧时患世的思想。悲秋文学中的生命意识既具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短暂的生命觉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生命价值追求中的苦闷,也包含生命忧患与社会忧患的多个层面。“我岂楚逐臣,惨怆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陆游《悲秋》)。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泰禾广州院子一页纸价值点3

泰禾广州院子 一、项目概况 泰禾集团是一家在地产、金融、文化等领域多元产业发展的大型知名上市公司,21年来,泰禾集团坚持“文化筑居中国”的品牌理念,成为中式院墅的开创者和引领者,也是亚洲十大豪宅缔造者,22城44院,泰禾的每一个院子都是所在城市的标杆之作! 广州院子是泰禾进军广州首作项目,项目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183万平米,相当于造一座城,是广州近5年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也是泰禾21年来规模最大、综合地段非常优异的一个项目,布局于广州东部新城万亿大湾区。八大生活配套、省级名校教育,千亩低密墅区,颠覆创新,回归骨子里的院子情结。 二、五大必买价值点 1、超级品牌,品质保证:泰禾集团,中国院落别墅领导者,唯一一个具有超强产 品ip的品牌开发商。泰禾TOP系——院子产品,唯一获得“10大专利营造工法”,旗下“中国院子”,四度荣获“亚洲十大超级豪宅”,六获中国十大超级豪宅。 2、极致区位,湾区核心 ●广州东进:广州新东站+第二机场,国家级规划利好。 ●千亿产业集群,总部经济助力湾区升级:千亿级电子信息科技产业集群、千亿级汽

车产业集群、千亿级金融科技产业集群。 ●四大一线城市中不限购板块,上车一线城市最后机会。 ●广州东罕见5A级景区腹地,物华天宝山水大城,唯稀为贵。 3、爆款产品,广州唯一 ●湾区改善王牌:建筑面积约130㎡,实得面积约280㎡起,5房3厅一座院。 ●独门独户,私家庭院,私家电梯,当代官式门第,中式坊巷院落,新中式国宅典范。 ●广州唯一奢装院子:3000元/㎡装标,独立电梯入户,新中式艺术风格精装,奢装 国院范本。 4、完善配套,一生之城 ●教育中心:绝版双轨教育,广州东第一教育IP直通清华、哈佛。 ——国内:公立幼儿园,九年制公立学校(小学到初中),拟引进省级学校。 ——国外:裕达隆IB国际学校,广州老牌贵族学校之一,与国际名校接轨。 ●交通中心:社区楼巴+区域公交首末站 ●健康中心:泰禾家庭医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商业中心:泰禾里新中式商业街区,涵盖泰禾影城、大有码头生鲜超市、泰禾教育 等。 ●运动中心:约1.5公里森林超级跑道、1个露天游泳池、1个足球场、2个网球场、 3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 ●社交中心:约30000㎡中央大草坪、约3000㎡泰禾会馆、城市会客厅、高层泛 会所。 ●文化中心:约1200㎡长者学堂、约600㎡泰禾书院、静心堂。 ●生态中心:约33000㎡儿童艺术公园、约20000㎡森林生态公园 5、全明星尊贵服务阵容:金钥匙物管、国旗班退伍军人、国际航空空乘 泰禾广州院子 广州东部首席改善大盘 即将开盘,敬请期待!

乡土情结

有了土地,便有了庄稼,有了庄稼便有了安心的生活,有了生活便有了文明的传承,人类文明的火种就这样采自农耕的瞬间。作为一个有着优秀农业传统的国家,土地情节深深地扎在中国人的心灵之中。 在农耕文明中,”稳定””和谐”一类的词占据核心地位。人们遵循着人与自然的契约,期翼着自然给与丰收的回报,这种原生态的关于农业的心理,引伸到了社会就成就了中国社会讲究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特点。“孝”是在家庭里纵向处理父子之间的关系,以稳定一个家庭的关系;忠是国家系统里的孝,以稳定一个国家的系统;而礼悌则是在社会关系中,在朋友,亲戚,陌生人之间讲究礼仪,讲究礼数,最终这样的经纬纵横实现了整个中国的稳定。探究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思考中国人植根厚土的乡土意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故土情结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误认为守着一亩三分地的小农意识。其实我们的乡土情结节是对单纯美好的固守与依恋。所谓乡就是有家,有爱,有责任的地方。 1.谈谈对“孝是基本”的理解 恋乡 我的父亲母亲 1.主要内容:浪漫的爱情故事 2.人物:母亲,美人:招娣父亲,老师:骆长余 自由恋爱乡土习俗 简单诚挚(------坚韧幸福快乐舒服)(不像现代社会那么复杂,要看家产,有没有车,房,有占有,征服等心理)(在简单,朴实,有责任的世界里,爱情的萌发只需是好感,有一见钟情的事发生,而又能爱得深沉,爱得诚挚,爱得幸福)(一听就是四十年)母亲形成爱,付出爱父亲接受爱 考验爱先生被打成右派青花瓷大腕碎和煎饺掉守村口爱坚韧讲述了爱情,家庭,责任等,为我们如今这个浮躁社会所逐渐失去与淡忘的最宝贵的东西,他唤醒了我们心底最真的情感,于是,感动成为对这部影片最恳切的评价。 爱的执着得到了美满的团圆“守在他身边,一守就是四十年” 质朴且执着的爱。一个男人对于家与学校的责任,骆先生自编的识字歌:“人生在世要有志气,读书识字,多长见识”,吸引了招娣,勾起了这个乡亲姑娘对未知文明的向往,从而也成为了爱情的催化剂,而骆先生对于招娣的爱,我们还可以将其引申到他对于乡土的热爱,他本不是村里的人,他从城里来,可他盖学校,教书,吃派饭,送学生回家,这里本不是他的故乡,可因为招娣,因为学生们,因为对这份土地的热爱,他又回到了村里,和招娣朝夕相守,教书育人,可以说他已然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故乡,把自己深深扎根在这里,我们为爱震撼,更为父亲的责任与奉献而鼓掌 诗意的浪漫,抒情单纯的手法表现了一个带着乡土气息的爱情故事,整个片子对过去的岁月进行了色彩斑斓,诗情画意的描绘再加上作曲家三宝那优美动人的主旋律流淌在其中,给了这部影片一份浓厚的怀旧情绪 山峦白雪读书声是中国人对乡土生活的记忆,依恋和切盼。 有责任,所以稳定,和谐 那山那人那狗 湘西乡邮员忠狗继任者唯一的儿子 人与神的差别不在相貌而在思想和行动,人们认为神做过的事和希望神做过的事,都不是我们这些肉身的人能够做到的,而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个神,他把青春献给了他的邮路,把满腔的爱献给了大山,他已经成了守护大山的山神。儿子接过的不是邮包,而是父亲未完成

中国文人之性格

看中国文人之性格 —―读《品中国文人》随笔 李志勘从小那些响当当的名字就在耳边回荡,吃粽子因为悼屈平;床前明月光三岁小儿能背,便知道了李太白,离离原上草便知道了白居易,大些了像东坡,杜甫,陆游,怪老头王安石诸多的名字从嘴边滑过,嘴角浮起了一丝浅笑,华夏文明之璀璨,心里涌起的满是自豪。但内心的疑惑也是愈来愈重,能穿越千年,在历史吹尽狂沙时,为什么他们能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屹立千年甚至更久远,凭什么他们能获得历史的青睐,能让每个中国人为之血液沸腾,我很想知道,很想知道这些古代文人给后世的血脉里究竟注入了什么,使得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他们的精神伟力是什么? 假期认真读了刘小川著的《品中国文人》全集,本书是上下册的合本,选取了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文人的14个人,上集写了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下集写了苏东坡、柳永、欧阳修、王安石、陆游、李清照、曹雪芹、鲁迅。每一个名字读来都让人颤抖,他们是中国文化的脊梁,是中国文人精神的集中喷射。如果评价小说的好坏是是否让人物自己说话,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的话,那么我想说这本书虽不是小说,但我却读出了小说的意味,因为所写的每个文人都是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不是站在一个政治的高度去读人物,以往历史课本里读到的他们是拘泥的,总是给他们套上了一些框框,把他们放在神龛上供人膜拜,不符合供奉的枝节便剔除,用神性

的光辉笼罩他们,总给人的感觉是冰冷的。但这本书的解读尽可能的还原真实的他们,从生活的角度还原他们真实的血肉,有生活的吃喝拉撒,有读书交友行路,当然也不乏情爱生活和性,而不仅仅是他们的才情和政治远见。读来是亲切的,我总会从中找到我生活中他们的影子。 比如读陶令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了我生活中的一个朋友,当然他也是很敬慕陶公的,他也爱写诗,喜欢清淡的田园生活,丝毫不慕别人的名利,散淡的挣点钱能饱饭就够了,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人性格嵌入血液。无论你位多高权多重,有哪个炎黄子孙读了《归去来兮辞》不动容,陶公是真的悦意啊,僮仆欢迎稚子候门,那个载欣载奔,那个出囚笼的快乐没有丝毫杂质,纯净的快乐,他是真爱田园的,从骨子里的淡薄,性本爱丘山。现代人对农家乐对田园的向往谁敢说没受陶公的影响呢? 还有那个白乐天,好不容易做官了,让他对付农民去收租子收苛捐杂税,他心里痛啊,他不去迎合领导,跑到了田边地头写下了《观刈麦》,道出了农人的坚韧与辛酸。看着贫妇抱着孩子,拾麦穗充饥,他很惭愧,他虽是个九品官但与农妇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观刈麦让他酒肉无味,他没有看上级的脸色行事,不仅动了恻隐之心还写诗自责,县令露出狰狞面目让他鞭打交不出钱粮的农民,他不干和县令拧上了,最后大病一场。幸运的是白大人朝中还是有人的,他装病蛰伏,等到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他不负自己不负百姓,积极的为百姓做实事,政声极佳。东坡亦是每到一处立马马不停蹄的做事,一二三四,

别墅法式庭院设计

庭院是园林发展历史上特殊的个人居住空间,庭院生活也是人们一直追寻和向往的自由情结、而作为现代庭院中重要的设计元素,植物是展现景观和塑造空间的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对庭院植物设计原则的分析,提出协调性、因地制宜、功能性、私密性、趣味性等设计原则,并通过案例应用研究,探寻利用植物设计创造宜居的庭院空间的最佳方式。 庭院“庭院” 私密的居住空间概念庭院,通常指的是建筑物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而在英国“庭院”被称为Courtyard(建筑范畴)或Garden(花园)、Garden在历史上被认为是在较小或有限面积内供植物牛长的地为一,四周常有围栏,并可供居住到了现代,Garden这个字的意义更为广泛,并含有商业性质、过去所称的Garden,现常称为“家庭花园”(Home Gar- d en)、一般情况下人们真正的想法是使它成为一个“家”、一个愉快的地为一,使其个人或家庭得到满足。 中国古代先哲们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围绕着人与自然这个永恒的主题,我们的祖先融人了太多的诗情画意,变换出无数或简练或丰富的建筑空间,庭院牛活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份难以害舍的情感,是一种缭绕心间的牵挂,是那种夕阳西下时在充满落日余辉的院子里大人谈天、孩子嬉笑的牛活渴望、在西为一,精心设计的庭院总是被誉为人间的伊甸园; 而在东为一,庭院则每每投射出“桃花源”的影子、寻找家园,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和不懈的追求这家园,需要一个专属的自家庭院-庭院,追求的正是一片不被打扰的天地,是一家人安享天伦、释放个性的所在,是温馨的家庭牛活故事发牛的最好舞台,是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现代庭院“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林语堂笔下的闲雅富贵院落,在喧嚣的现代都市,似乎相去久远难觅踪影、找回院落牛活,是现代人的情结,也是城市的需要,在现代的居住空间

从《归去来兮辞》看中国文人的归隐情结

从《归去来兮辞》看中国文人的归隐情结 仕与隐是中国士人生命的两大主题。读书是为了进仕,但同时总有些孤高的文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逃离官场。伯夷叔齐、许由巢父、嵇康阮籍、王维孟浩然、袁枚黄宗羲……每个时代都可以见到隐士那飘逸的身影,可以感受到他们挥之不去的归隐情结。东晋陶渊明堪称隐者之范,其《归去来兮辞》是他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文中处处充溢着隐者甚至非隐文人的这种特殊感情。 一、不事权贵,憎恶官场。 陶渊明29岁开始入仕,此后13个年头,时官时隐,作官4次,总计不过四五年。最后一次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只当了83天的彭泽县令一职,从此不再出仕。本文即写于此间。他认为做官使自己“心为形役”,是迷失自我的错误行为,因而不免“惆怅而独悲”,对此深深地自悔和自责。 不事权贵,憎恶官场,是清高文人身上的共同特质,也是促使他们归隐的主要原因。从拒绝接受帝位的许由到甘愿像乌龟一样曳尾于涂中的庄周,从宁被烧死也不出山的介

之推到拒绝光武帝而垂钓富春江的严子陵,从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到与荐己入京的官员爽约的孟浩然……这一切无不标示一些文人与权贵对立,与官场游离的姿态。 二、乐悦琴书,娱性诗酒 陶渊明归隐之后,“乐琴书以消忧”,音乐销尽他千般烦恼,“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自己所好,自有乐趣。闲暇之余,“临清流而赋诗”,诗文中流淌着他舒畅欢愉之情;“有酒盈樽”,十分满足,“引壶觞以自酌”,异常畅快。值得一提的是,酒之于渊明犹如酒之于李白,渊明本性嗜酒,生活中离不开酒,“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陶渊明集〉序》)。 琴棋书画,诗文美酒是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因读书而有士人之称,因会吟诗作画而千古留名,以弹琴下棋来陶冶性情,更是借酒给单调的读书生涯带来不羁飘逸的情怀;而惟有心无旁骛的隐者才真正让这些东西发挥到极致。 三、躬耕田园,纵情山水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可见陶潜不是个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人文精神

浅谈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山水画绘制的主题是山水,但其意义却和西方绘制山水不同,中国的山水画之中总是寄托着一种人文精神。 首先,中国山水画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发展的,在其之前,山水只是人物花鸟的背景。“魏”为三国时期的“曹魏”,“晋”为之后司马氏的西晋和东晋二朝。我们知道,魏晋是一个政权动乱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魏晋两朝的名士们以竹林七贤为代表,聚于林中喝酒纵歌、风流倜傥、向往清静无为。甚至有词形容其为——魏晋风流。这种风流有没有促成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诞生呢?有没有化成山水画之中的人文精神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山水画发展只是初期,笔法技巧等等都还不够成熟,但技巧是慢慢成熟起来的,而山水画常常会有的寄情山水、远离官场的思想是与魏晋名士普遍崇尚的纵情山水这样的生活方式相符合的。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第一幅山水画是宋朝时期的《游春图》。而也是在此画之后,山水画终于不再仅仅是花鸟的陪衬,也不再仅仅是用色古艳的装饰,山水画走出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列植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自此始开青绿山水之源”。 在之后一千六百多年的发展之中,山水画渐渐自成一派,蕴含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蕴含着中国一些古代文人愿远离官场,纵情于山水之间的传统精神。 中国古代的画家一开始便执着于觉察不到光线作用的绘画法则,从而在阴阳、疏密、远近的质地范畴描写上,有力依据笔墨对衬关系将“远映”效果达于极致。山水画在解决了形似后又开始与形保持距离,甚至尽量摆脱形的约束。我想这也是在寄托一种意境,画家寄托着一种人文的精神,有一种情感在其中,无论画的是崎岖的山,还是柔软的水,都要寄托些情绪,寄托些观感在里面。 中国很多的文人流传下来的画作都能看出他们一生的志趣所在。一生清贫的吴镇,喜“天人性命之学”,以释僧为友,故在《渔父图》中力求平实,追慕与世无争的精神乐园,笔墨出处呈相了一种气韵奇古、清淡孤洁的精神。被后人称为元画极致的倪瓒,善以禅、道之理入画,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的美学观。聊写胸中逸气虽是倪瓒提出的,

思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2

思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摘要:思乡是一个中国人的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无论男女,家总是他们盼望归去的港湾,思乡是他们不老的情结。正是这样的情结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重要的创作题材,并以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加以显现。 关键词:思乡;游子;家;乡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这首诗可谓妇孺皆知。中国人从孩提时代起就会背诵它,孩子虽不解思乡之苦,但优美的音韵让人朗朗上口,无意识之中就背下来了。长大后,背起书包,离开家,才渐渐品尝到想家的滋味。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秋月分外光明,又特别清冷。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这里的故乡与家的概念有着等同之处。故乡吸引人的地方不就是因为那里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自己的亲人以及熟悉的一切吗?那里有家,有温暖,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有让自己放松、休息,无所顾忌的地方,也是人类心灵的寄托,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人类精神家园的象征。正因为有了家的概念,才促使许多人为了家及家人的生活而离开家,去拼命、去努力,于是就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每当这样的时刻,盼团圆的心理在滋长,“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那么强烈地渴望着归去,在外的艰辛,到家后的舒适,构成鲜明地对比,谁不想家?谁不恋家? 中国人的家的概念又与西方不同,老外讲到家往往只代表着夫妻及他们的孩子;而中国人的家可以包含着爷爷、奶奶、夫妻、及其儿女,它不仅是纯粹物种的延续,还承担着抚育儿女,赡养老人责任,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使得人类的新陈代谢不像动物界那么的残酷,它蕴涵了作为有意识的人类的文明与温馨,所以很多中国人向往“四世同堂”,因而才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得再远,每个人都想回到家乡,血缘联系着他们的子孙。有的地方到今天还修订族谱,自己来自哪里?子孙迁往哪里?一一记载,代代相传,寻根、寻源在中国人心中可谓根深蒂固。 游子思乡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将要远行,慈母连夜一针一线地缝制着儿子的衣服,那针脚又细又密,缝得结结实实。每一针每一线都缝进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缝进了母亲那宽厚、无私的爱。爱同样传递给儿子,儿子的心里铭记着母亲,这种养育之恩如何才报答得尽?游子带着浓浓的母爱走天涯,心里总是暖烘烘的。想家乡,想家,想亲人,还不如直接地说是想母亲所给予的温馨的回忆。 ?‘比在家庭的怀抱里觉得更好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像这样的地方,当然是没有的,法国的这一句古歌,实在是把人情世态道尽了。?(郁达夫的《还乡后记》) ?当微雨潇潇之夜,你若身眠古驿,看看萧条的四壁,看看一点欲尽的寒灯,倘不想起家庭的人,这人便是没有心肠者,任它草堆也好,破窑也好,你儿时放摇篮的地方,便是你死后最好的葬身之所呀!我们在客中卧病的时候,每每要想及家乡,就是这事的明证。?(郁达夫的《还乡后记》)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草窝”。“草堆”、“破窑”那有什么关系?只要曾经在那里生,那里长,那里就是你永生的回忆,到死都会念着它。郁达夫一生为求知,为救国四处漂泊;每一次离开家后,虽然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塑造了理想,可思乡的滋味,使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去嘉兴、杭州上学,“家里非得供一次祖宗,虔诚祷告一番不可,意思是要祖宗在天之灵,一路上去保护着他们的子孙。而邻里亲戚,也都来送行我,吃过夜饭,大家手提着灯笼,排成一字,沿江送到夜航船停泊的埠头,齐叫着‘顺风!顺风!’才各回去。”他内心满载着亲人们的祝福,满载着他们的希望离家…… 古话曰: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树高千丈,枝繁叶茂,根在底下不断地吸收养分和水分,保证它们的生长。秋天一来,树叶离开枝头,飘落地面,沤制肥料供给树根,如此循环往复。海外华侨退休养老时,常常想起过去,怀念故乡,有的人趁着尚能走动的身体,回家乡看看,看看儿时的伙伴,看看故乡的

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 岳飞[宋](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河南),为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北宋宣和中,以敢战士应募,隶留守宗泽部下,屡破金兵,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公元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复欲进军朱仙镇,惜宰相秦桧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于狱。 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兵非常害怕「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因父丧未受官职。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职。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佑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其中诗作达百余首,成就很高。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中国人的普希金情结

中国人的普希金情结 普希金的诗歌于1903年开始被翻译并传入我国,当时正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夜。他的诗歌中那种对自由和爱情的呼唤,对封建专制的反叛正好与当时的中国文化人的思想一致。鲁迅、李大钊、瞿秋白、郭沫若、茅盾、郑振铎、耿济之、臧克家、姜椿芳、胡风、艾青、田间、乔羽等学者、作家、作曲家和革命家都曾先后就普希金写文章或发表演说,译介普希金。应该说,从没有一个外国作家能引来这么多文化人的关注。 就中国人对普希金特别珍爱这一特殊现象,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理论研究室主任钱竞认为,以普希金为代表的俄罗斯文学是中国新文学的良师益友,因为他的诗歌中的人民性,与“五四”新文学要摆脱士大夫趣味、转向对人民的关注是一致的;第二,普希金所代表的进步诗人,他们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与新文化运动特有的精神是相通的。像艾青等诗人的成长和创作就离不开这样的营养,特别是普希金的以探索人的灵魂为己任的抒情叙事诗,对于探索中的中国诗人,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表达上都深得启发。 普希金精神已融入中国新文学创作的血脉,中国在告别了旧体诗后,在诗歌的走向上不乏迷惘,而像普希金创作的那种具有强烈感情冲击力和纵横驰骋的想像力的方式,对于具有诗学性灵传统的中国诗人无疑是一种重大启迪。谢冕教授认为,我国在抒情诗方面的创作受普希金的影响较大。剧作家苏叔阳对记者说,我是这位文学天才的崇拜者,他的诗美妙无比。他对青春和爱情的赞美,他歌颂自由正义如火的热情,他把生活变成诗,用诗去写小说、戏剧、童话的天才的确是无人可比。普希金作品带给人心灵的震颤、净化的美,的确对我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毫无疑问,普希金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并对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说他的创作已融入了中国新文学创作的血脉,一点不过。普希金在中国的读者是全世界除他的祖国以外最多的。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 摘要 文章对“宦游”这一中国旅游文化中的特殊现象的定义、特点、类型以及其出现的思想根源分析了“宦游”对中国旅游文学的影响,肯定了古代宦游文人性格中坚韧和积极乐观的方面。 关键词:宦游旅游文化诗歌 从《诗经》中的远游思念到《离骚》中屈原的故国之思,从李白的“不知何处是故乡”到刘禹锡、柳宗元的“二十三年弃置身”。那份离乡的哀怨就一直萦绕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从马致远的“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刘长卿的“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再到李商隐的“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这份哀怨愈加直白明显。 中国历来讲究安土重迁,然而当古代文人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后,他们注定有朝一日将毫不犹豫地远走高飞,去历练,去宦游。他们游学、做官、升迁或者被贬流放……历经沧桑,从此,故乡成为他们永远的牵挂,庙堂之高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他们伤感、哀怨、游移……然而,他们的一生,最终将由他们的诗词记录,让世人来见证那段有他们参与的历史。 何谓宦游?由先秦的游说之旅复兴流变而来的宦游是指士人为谋取一官半职,离乡去国;或奔赴京都;或直谒宫门,毛遂自荐;或拜谒权贵,借力晋身;或广交朋友,沽名钓誉所形成的旅游。我国古代的宦游历史悠久,有官吏依赖就又关于宦游的记载。《诗经》所云:“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实命不同。”古代宦游目的明确,虽为游历,但是中心目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游记文学中,往往以优美的文字描述自然风光,游赏之乐,但在其结尾处往往明确的表明心中抱负或借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渴求被重用的心情。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 为什么宦游?什么样的信念使着这些多愁善感的文人倔强的抑制自己还乡的冲动,是什么样的力量阻挡着他们回乡的车船?正如高适在《送蹇秀才赴临光朓》中所云:“帐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犹思阳谷去,若厌陇山高,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料君终自致,勋生在临朓。”又如李白曾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或许还如辛弃疾说的那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天下需要每一个读书人的才华和力量去治理,为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可以供人瞻仰的名字。在他们心中,自然分得清个人愁苦与天下兴亡孰轻孰重,可是,他们又是如此多情。家乡的温情,父母的叮咛,还有妻儿的期盼,尤其当他们遇到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他们被打击,被贬谪,被流放……所有他们的经历,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得他们的“宦游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力度放异彩的一支艺术之花,而那些他们用生命谱成的无韵离骚则为中国记录了点滴。

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顺心。 纵观历史长河的中国古代文人,他们大部分都怀有一腔热切的爱国情节,并由此创作出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激励了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对当时乃至后世的文化、思想、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十一国庆节到来之际,谨以此篇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们深深热爱这片多情的土地,热爱着我们的具有辉煌历史、璀璨文化的——祖国! 因历史上杰出的爱国文人墨客很多,我在这里就暂列举出一部分文人代表,供大家参考。 爱国诗人——屈原 出身贵族的屈原,有优厚的文化教养,也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献身精神。它的主要作品《离骚》,《离骚》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由他的诗句:“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袛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精神。 后来,屈原因谗言被迁放江南,长期流亡,最终自沉汩罗江而死。我们传统的端午节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每到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行“赛龙舟”、“吃鸡蛋”、“吃粽子”等风俗。 乡国情怀诗人——陶渊明 两晋时期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他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他的爱国境界,主要体现在一种平和淡泊,无世之争,心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作品表现了对于乡土的眷恋,大自然的热爱,对于国家的执著深情。如他的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还有体现诗人慷慨激昂、豪情万丈的《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秦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山水诗人——王维 早年的王维与当时许多向建功立业以杨名不朽的才士一样,对世间的功名亦充满了热情和向往,他的诗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如其《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精通音乐,由擅长绘画,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语罢更携手,

乡土之思的情怀探析

中国人乡土情怀的成因及探析 乡土之思,乡土之情怀:这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总是萦绕在每个人的心怀,正所谓人有心,花有心,总是离不开乡土的这片怀念之情,人心是生命的家园,花心是芬芳的寄托,乡土的情怀则是灵魂的折光。每个人“哇哇”落地,来到人世间的那一刻起,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从此也便对这养育我的故乡结下了不懈的情缘。追溯到多少个世纪前,我们炎黄子孙们的故园情结、乡土情结和民族情结给了我们每个子孙后代一个很好的诠释与榜样。在这片华夏的土地上上,总是有着我们恋恋不舍的情结——我们的故乡,那片留在心间淳朴的乡土情怀。 也许拥有好奇心的你不禁会问:“我们中国人的乡土情怀是不是与生俱来的?或是当我们懂事起,它就注入了我们的脑海里从而形成了坚不可摧稳固的的意识形态?。。。。。”曾经看到一段有关“鱼和水的”小故事,其中有几句还记忆犹新: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 “鱼对水说: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因为离开你,我无法生存。” “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 而我们中国人与乡土就好比鱼与水一样,彼此相依,离开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失去在存在的价值,失去了精神唯一可以的寄托。而这种对乡土的依恋之情在无形中已深根蒂固。 谈古论今,我们把这种深深地情怀总是寄托在文字中,古人将这种情怀在吟诗作赋与词话中,望月思乡,寄情于物。。。而且“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⑤,更何况是感情充沛的人呢? 也许每一代的华夏子孙都钟情于将一汪炽热的乡土之情埋在笔尖端。记得作家柯灵在《乡土情结》中这样说到‘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开始感觉饥饱寒暖,发为悲啼笑乐。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但懂得爱的另一面——憎和恨,却须在稍稍接触人事以后。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忘不了他对乡土之情如此淋漓至今的剖析,将每个人内心中隐埋的情感赤裸裸撕开,从心灵上得到快感,而又终身难以忘怀这种渗透心怀的乡土纯。这种乡土情结,即使是辽阔的空间,亦或是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故乡的那方土地总是让人那样地“魂牵梦萦”,那样地依赖和守望。①春风得意时乡土在心里,侘傺失意时乡土亦在心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就像照相机的广角镜头,一下子摄入了编织乡土情结的丝丝缕缕。置身良辰美景,身心融化在大自然的恩赐中,因了陶醉自然生出“根”的遐思,乡土的温馨与芳香仿佛一下子可以触摸到,再好的景致也无法隔阻故乡的眷恋。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故乡的乡土之情诠释的正是这种对乡土的固然存生的“根”。而那些在外飘泊的游子们,总是用落叶归根来告诉自己真的情怀所属,那就是——故乡。

刘金祥: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与气节

刘金祥: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与气节 分享到: 来源:文艺报|刘金祥2018年08月22日08:08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文人风骨曾如日月高悬于朗朗乾坤,文人气节曾似江河飞奔于万古千秋,不断书写和鸣奏着中华文明瑰丽璀璨的华章金曲。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文人风骨与气节一定会更加鼓荡奋拔、硬朗弥坚,一定能激发出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魏晋南北朝以降,风骨一词被用来衡量文学艺术的格调和品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设“风骨”篇,将其作为一个美学范畴进行了详尽阐释和细致论述,风骨遂成为中国文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意味着文章诗词中端直言辞和骏爽风格的有机融合和高度统一。文重风骨,人更重风骨。鉴于风骨原初具有的品藻人物月旦品行的属性和功能,后世往往用风骨来评价一个人的品格和修养,用风骨来裁断一个人的德行和操守,于是风骨就成为一种高迈而超拔的人格境界。人格意义上的风骨大体由气概、气度、风范、操行、修为等诸多道德因素构成,常被古书典籍形象地表述为风骨凛凛、风骨棱棱、风骨铮铮、风骨嶒峻、风骨清逸、风骨清举、风骨傲然、风骨遒劲、风骨神韵,等等。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看,风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承载和具象,表现在人的志向取舍和行为选择上,大都与作为重要道德标准的气节在逻辑上相提并论,尽管气节指的是个人精神生活方面的价值取向,但作为一种操守标尺和价值标签,风骨和气节在中国人精神文化中均表征着正向维度,在中国人价值体系中均代表着高尚指标,素为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所敬畏所崇尚所秉持所尊奉。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就是一部风骨与气节挥洒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烈志;一部厚重博大的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风骨与气节写就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忠义传。 风骨与气节彰显华夏美德和东方神韵 风骨与气节作为一种道德风范和信念追求,在我国古代不同文人身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如果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刚直不阿的风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陶渊明愤世嫉俗的风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诸葛亮谦卑淡泊的风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是王羲之的旷达疏朗的风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忧国忧民的风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李白洒脱傲岸的风骨,“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是苏轼清俊高洁的风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孤愤悲绝的风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李清照英武豪迈的风骨;那么,屈原投江是一种赤诚摅忠的气节,荆轲使秦是一种慷慨悲壮的气节,苏武牧羊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气节,岳飞抗金是一种雪耻报国的气节,方孝孺拒降是一种舍生取义的气节,文天祥赴难是一种凛然不屈的气节,史可法守城是一种刚烈悲慨的气节,谭嗣同就义是一种守志成仁的气节。由此可见,风骨与气节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体现和反映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品质和精神状貌。假如一定要区分出风骨和气节两者之间的差别,一般而言,风骨更侧重于古代文人精神内涵的纯正雅致,而气节则更注重于古代文人行为表现的浩然峻烈,简言之,风骨崇尚修身理念的阐发弘扬,如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文人风骨的优秀范本,始终濡染和感召着后人;气节则追求报国主张的实施践行,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秉承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人气节的典型代表,一直砥砺和激发着来者。 文人风骨作为一种卓尔不群的道德品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因子和民族情结的重要载体。将“风骨”一词分解开来就是风度和骨气,其中风度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与培植,骨气则来自对民族大义的忠诚和对天下为公的坚守。古代文人风骨,绝不是专制的强迫和皇权的驱使,而是一种主体意识的涵育和自我观念的塑造;绝不是高傲的士大夫派头和潇洒的绅士风度,而是一种魂系家国的责任担当和情牵黎民的使命驱策;绝不是学识的展示和才华的表达,而是一种开阔格局的彰显与阔达襟怀的袒露;绝不是官阶的招摇和爵位的炫耀,而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外化和内在品质的溢出。文人气节作为超凡脱俗的价值标准,“是对人生的一种坚定态度和个人意志独立的表现”(朱自清语),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把“气节”拆分开来就是志气和节操,其中志气植根于宏大抱负和坚定信念,节操发轫于中华传统价值取

懂院子的人

懂院子的人,一定懂生活!中式庭院,无法拒绝的美 2017-11-23 09:30 来源:微博旅者志 原标题:懂院子的人,一定懂生活!中式庭院,无法拒绝的美生活于现在繁忙的都市之中 谧境难寻,车水马龙 而中式院子 独一无二的“天人合一”思想 是专属中国人的精神和文化 是心灵休憩的港湾 是一种优雅与从容 也是一种境界与智慧 每个中国人都憧憬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花园, 它是人们内心最隐密, 最放松和最惬意的理想场所。 很多人从小就生活在老宅子里, 夏天的夜晚在院子里扇扇乘凉, 听老人讲三国、说水浒, 中式庭院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居所。 院子, 还是中国的最美, 它把中国人的含蓄、内敛、唯美, 以及太多美好向往融入了其中。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 拥有一个庭院, 回归自然与本我, 沏茶读书,卧听风雨, 已经成为一种追求。 在院子里可以感受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美妙。 可以放下姿态, 闲时静听鸟喧, 春来漫步花间小径。 小桥流水养花喂鱼, 一墙之隔, 世俗的一切, 在这里都是浮云。 一小池水面, 滴水的声响, 要勾起人们许多想念。

一扇院门, 敲开了多少人的心扉。 中式庭院,坐落千年。 或许只有中国人能配得上它的钟灵毓秀。四方的宅院,方正的门,四方的窗户。飞檐翘角,轻盈活泼, 层层叠叠有灵动的韵味。 中式庭院之美, 在于一石一木, 一砖一瓦的点滴体悟。 绿苔在青石上, 竹子在小径边, 白墙黛瓦与绿色植物遥相辉映, 更增添了些许自然朦胧的禅意。 一扇月拱门, 抬脚跨过天圆地方, 一扇雕花窗, 窗外花正放。 精美的雕花刻在房梁和窗棂上, 仿佛嵌入时光深处, 传达主人对生活的憧憬。 光线透过雕花的门窗照进来,

《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阅读原文及其答案

《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阅读原文及其答案 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丁国强舟外观质朴而无饰,以空虚以受盈,不滞于物, 从流飘荡。故历代文人名士,对舟船情有独钟。他们要是对现实生活不满,想遁 世隐逸,耽乐于山水之间,作逍遥优游,多半是买舟而往,有着一种舟居情结。 舟是中国士人人生政治失意后身心的疗养所, 是功成后全身远祸的避难所和 保全天性的理想境地。 被尘世种种外物所扰的文人墨客们乘着它便进入了一种与 世无争的“高蹈世界”。 因此, 具有舟居情结的中国文人都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 关系,都把大自然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在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寻找心灵的 寄托。 只有身居五湖的扁舟之中, 士子们那颗飘泊不定的心才能得到暂时的安顿 与止泊,进而达到了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温一壶酒,驾一叶舟,在扁舟轻凌中扣舷而歌,邀明月为伴,与清风同行, 乘兴而发,兴尽而归,小舟就像一片轻轻的苇叶,飘悠在诗人的心海上,心之真 情,便是生之逍遥。《庄子?列御寇》云:“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庄 子以舟船自由地在水上飘荡来比喻圣人无系人物,无为物役而作逍遥游的状态。 人与物同化,失去了世俗之心,忘却了功名利禄,体悟到一种忘我的自由感和精 神愉悦,达到了自适其性的精神境界,从而展现了生命的真我,实现了自己外在 和内在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这种本质上的对生命意义的张扬和对生命本源的关注, 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呼唤本性自由的回归意识。 “天”与“人”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思考的命题, 以“天人合一”为主流 的天人观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点。 《庄子》 《楚辞》 中居于舟, 临于水,在远离尘世纷争、风景幽美的江泽湖畔信舟垂钓,对酒邀月的渔父,得 到了哲学上的认可, 从而成了中国隐逸文人心目中的偶像。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 “兼济天下”的自觉意识,总怀着一种社会责任感,以谋求天下苍生的幸福,但 在现实中屡遭挫折,进而或弃官或隐居。于是将自己同自然界融为一体,体会和 谐统一的情感愉悦,向自然界寻求生命的意义,从而显发自己的生命价值。 (有删改) 16.请根据文章第二段阐释“高蹈世界”的含义。(6 分)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 分) 18.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中国文人具有“舟居情结”的原因。(6 分) 试题答案: 16.(6 分)摆脱世俗所扰,与世无争的精神世界;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 达到的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17.(6 分)首先,提出中国文人具有舟居情结的观点;其次,阐述舟居情
1/5

中国山水文化浅谈

中国山水文化浅谈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对山水文化的最高领悟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今人将山水之美分为雄、奇、险、旷、幽、秀、奥。山水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山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山水的灵魂。山水文化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远古时期:畏惧自然。 二、先秦:自然山水开始进入人类的审美领域。三、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完全成为审美关照的对象。当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对自然山水的改造、利用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山水文化的建设,为山水自然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山水的文化含量,形成了姿态各异的山水文化类型。 中国地大物博,名山胜川数不胜数,拥有着天然的地理优越条件,中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山清水秀且令人向往的游玩国度。中国的山水是充满诗意的,还记得多少文人骚客在失意时寄情山水,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中国的山水是充满传奇的,还记得美丽的少女阿诗玛化为石柱,久久伫立在石林中,凄美的故事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中国的山水是充满圣洁的,还记得睿智的僧人和法术高超的道士隐居山林,多少佛寺道观依山而建,或香火鼎盛,或清幽雅致,人们都是为了心灵得到一点净化。欣赏中国的山水,就如读中国的一本史书,每一处的山水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曲幽歌。只有独具慧眼的人们,才能读懂个中玄机,才能让那段沉睡的往事苏醒。 山水,似乎是一个属于大自然的名词。因为早在人类学会欣赏什么是美的时候,这种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的存在了,只是当时,美丽的山水没有发挥到自己的作用。加上“文化”二字之后,山水就不再是那天然的尤物了,加了“文化”就等于加了人类的因素,因为只有人类才拥有文化。这时候,人类和大自然发生了有机反应,创造出介于天然和人工之间的“山水文化”,到底是人类的文明丰富了山水,还是山水的灵气充实了人类空虚的心灵?我认为这个作用是相互的,就像生物中的互利共生关系一样,两者的结合让对方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山水没有了人类就略显粗糙,人类少了山水就略欠灵气。所以他们是互相离不开对方的。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山水文化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山水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可以反映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从对美的无知到对美的追求,这难道不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吗?魏晋开始,人们对美有了自觉的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