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准扶贫之精准式扶贫

精准扶贫之精准式扶贫

精准式扶贫

【篇一:如何推进精准扶贫】

如何推进精准扶贫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

要求,也是全区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那么,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

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

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

立卡工作,包括规模分解、入户调查、初先对象、公示公告、填写

相关表格手册、数据录入等内容。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

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

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经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

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

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

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

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

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

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

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

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

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

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

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

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

增加收入。

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

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

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

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

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

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

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

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

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

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

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

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

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是阳光操作管理。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

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

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

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

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

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

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

冠李戴”。

三是扶贫事权管理。对扶贫工作,目前省、市、县三级分别该承担

什么任务并不十分明确,好像大家都在管钱、分钱,监督的责任也

不清晰;专项扶贫资金很分散,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责任也

不清晰。现在,省委已经明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

和项目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实行目标、

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各级都要按照自身事权推进工作;各部门也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

力度,确保精准扶贫,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篇二:精准扶贫政策解读】

1、什么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

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

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六个精准”是哪

六个?一是扶贫对象精准;二是扶贫目标精准;三是扶贫内容精准;四是扶贫方法精准;五是扶贫考评精准;六是扶贫保障精准。3、

“十大要件”是哪十件?一是领导精力要集中到扶贫攻坚上。二是财

力支出要使用到扶贫攻坚上。三是项目布局要倾斜在扶贫攻坚上。

四是基础设施要优先在扶贫攻坚上。五是工作作风要展现在扶贫攻

坚上。六是排忧解难要着力在扶贫攻坚上。七是改革举措要结合在

扶贫攻坚上。八是力量组织要集合到扶贫攻坚上。九是用人导向要

体现在扶贫攻坚上。十是工作落实要显示到扶贫攻坚上。4、双联行

动“六大任务”是什么?一是宣传政策;二是反映民意;三是促进发展;四是疏导情绪;五是强基固本;六是推广典型。5、“1236”是什么?

“1”就是紧扣持续增加收入这一核心;“2”就是做到不愁吃、不愁穿;“3”就是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6”就是实现基

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

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6、“五到村”是什么?一是目标

任务到村;二是规划计划到村;三是项目资金到村;四是帮扶责任

到村;五是监测管理到村。7、“六到户”是什么?一是结对帮扶到户;二是脱贫计划到户;三是项目安排到户;四是产业培育到户;五是

跟踪监测到户;六是效益落实到户。8、“七到人”是什么?一是“两

后生”等学历型技能培训落实到人;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和助

学金政策落实到人;三是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落实

到人;四是农村低保、新农合、五保供养和农村特大病救助等政策

落实到人;五是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落实到人;六是增收产业技术培

训落实到人;七是创业型、开发性、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措施落实

到人。9、贫困村实现“八有”包括哪些?一是有主导产业;二是有专

业合作社;三是有教学点和卫生室;四是有敬老院和幼儿园;五是

有综合性村民活动场所;六是有金融网点覆盖;七是有综合商业服务;八是有良好的村容村貌。10、贫困户实现“八有”包括哪些?一

是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饮水;三是有基本农田;四是有增收产业;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资质证书;六是有基本社会保障;七是实

现家里有余粮;八是实现手头有余钱。11、什么是“两个见面”“五个

知道”?

“两个见面”即:双联扶贫工作队要与村干部见面,与帮扶户见面。“五个知道”即:要让双联扶贫工作队员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让村

干部知道双联单位是哪个和扶贫工作队队长是谁;让联系户知道联

系自己的干部是谁;让贫困户知道帮扶的措施是什么;让全村群众

知道扶贫攻坚和小康建设的规划。12、什么是建档立卡“五清”?一

是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

立基础档案,做到“底数清”;二是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

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三是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

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做到“对策清”;四是确定

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四定两不”,即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做到“责任清”;五是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

时限,做到“任务清”。13、致贫原因有哪些?一是缺少致富门路;

二是缺少发展资金;三是缺乏劳动技能;四是缺乏信息服务;五是

饮水比较困难;六是家庭成员重病或残疾;七是赡养老人负担重;

八是子女上学负担重。

【篇三:浅论如何精准扶贫】

浅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打好脱贫攻坚这一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2015年6月,习近

平同志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11月,他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

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

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公

仆情怀,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

辩证思维。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同志重要论述,认真查找不足,努力补齐短板,做到头脑有方向、

心中有感情、手里有办法、脚下有印迹,当好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

富奔小康的“主心骨”,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对照中央要求找差距,着力补齐认识短板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神圣使命。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

大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时常自问“四个有没有”,才能对脱贫攻

坚任务认识到位。

有没有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脱贫攻坚工作。从执政目

标看,无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我们党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

都深刻表明人民幸福就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标。从执政规律看,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

们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贫

困问题虽然直接涉及的是少数人,但事关促进共同富裕和实现共享

发展,体现党的根本宗旨,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

意度。

有没有从头等大事、第一民生的高度来认识脱贫攻坚工作。当前,

无论在总量、均量、质量上,还是在经济、社会、民生上,我们距

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还有一定差距。就湖北省而言,还有59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存在武陵山、大别山、秦巴山、幕阜山四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这些贫困地区最需要发展,也最具有后

发优势。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是当前的头等大事、

第一民生。对于脱贫攻坚,在工作安排上应高度重视,在时间、精

力和资源投入上应优先安排。

有没有认识到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我们要的脱贫不是

平均脱贫,而是一个也不许落下;不是暂时脱贫,而是稳定脱贫、

拔除穷根。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想

毕其功于一役,指望来几次突击就能解决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心

要热,头脑要冷静,宁可把困难和问题估计得充分一些,也不能掉

以轻心、仓促上阵。有没有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全局性和综合性。脱贫攻坚不仅关系经济能否行稳致远,而且关系社会能否长治久安,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公共服务、

产业发展、民生保障这些迟早要干的事,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干,既

可以让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凝聚发展正能量,又可以补齐

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为协调发展、转型升级拓展空间。抓好脱贫攻

坚可以带动全局,一子落而满盘活。

认识深度决定工作力度。只有把思想认识提升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的高度,站在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角度,才能以特事特办的力度来思考、谋划和推进新一轮扶贫工作,

以认识提高促进行动自觉。

对照为民宗旨找差距,着力补齐感情短板

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重要体现,是锤

炼党性的内在要求。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不断加深。应当认识到,扶

贫工作是雪中送炭,既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更需要真情实感的倾注;贫困群众更需要关心、关爱。千帮扶万帮扶,带着感情才是真

帮扶。如果感情不够深厚,就会把职责当任务来完成,交差了事;

就会把经常当偶尔来看待,应景作秀。这就不可能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更不可能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

应把贫困群众当恩人。湖北省的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革命老区、移

民安置区和生态功能区,这些地区的人民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

了巨大贡献。饮水思源,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好贫困人口帮

扶工作。今天的帮扶,既是对他们付出的回报,也是让无私奉献精

神薪火相传。

应把贫困群众当亲人。关心贫困群众的生活点滴,将他们的冷暖疾

苦挂在心上,把亲情体现在细微之处,在群众困难时送去及时雨。

比如,在农忙时搭把手,有好门路好信息时捎个话,找到致富路子

时添把火,逢节日、婚丧嫁娶送上问候,让心越走越近、让人常走

常亲。

应把贫困群众当朋友。进村入户,扶贫帮困,给钱给物固然必要,

但不能形式化,更不能高高在上,搞成一种施舍。要把自己与贫困

群众放在同等位置,戒掉官腔、放下架子,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尊严,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听群众拉家常、诉苦衷,向群众掏心窝、递

真情,通过与群众真交心、交真心来加深感情、赢得支持。

对照脱贫目标找差距,着力补齐能力短板

根据中央确定的到2020年达到“两个确保”(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

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的总体目标,结合

湖北省实际,我们提出到2019年底实现全省59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482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国家和省定扶贫开

发工作重点县和享受片区政策的3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为此,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能否做好这些

工作,既是能力素质的考验,也是补齐能力短板的努力方向。

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帮助贫困群众立下“去穷志”。摆脱贫困,首要

的是引导贫困地区党员干部带头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让先富起来的、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干

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带动他们共同致富。通过细心工作和

耐心引导,发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点燃求富、求荣、求美、求变的致富激情,用好外在推力,激发内生动力,形

成攻坚合力。

做好生产发展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换穷业”。很多贫困地区有特色

优势资源,但“养在深闺人未识”。思路一变天地宽。要抢抓消费升级、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利用现代科技、互联网思

维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引导贫困群众创新创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一些贫困地区还存在“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对文化教育的忽视不仅降低了贫困群众脱贫

能力,还会导致贫困代际传递。教育

扶智关键是要让贫困人口公平享受公共教育资源,不能让贫困地区

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想方设法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落实贫困地区特设教师岗位计划,实施贫困县教育培训项目,完善

教育信息网络,开设网上课堂,落实高校招生贫困地区专项计划、

贫困家庭子女到大中城市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政策。

做好规划引导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对一方水土养不了一

方人的地方,要在尊重群众意愿前提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

贫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科学规划十分重要。不仅要做

好土地空间规划、房屋建设规划,而且要统筹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小城镇建设规划、就业和致富规划,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帮助贫困群众“强基础”。贫困地区最大的发展

瓶颈是基础设施落后、欠账较多。利用中央财力向中西部地区和贫

困山区倾斜的机遇,加快交通、水利、电力建设,加快宽带网络覆

盖贫困村步伐,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帮助贫困群众“兜底线”。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

救助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扶贫、低保五保救助扶贫、养老保障扶贫,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对贫困人口的救助救济政策,让完全或部分丧

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织

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兜住基本生活底线。

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落实。要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勤于实践,带着“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深入

基层拜群众为师,多到扶贫一线找答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提升

能力素质,锻造一支脱贫攻坚的过硬队伍。

对照“三严三实”找差距,着力补齐作风短板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招,容

不得丝毫马虎。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把严与实体现在脱贫攻坚

的每一个环节,突出“准、实、严”。“准”即“精准”。这体现在识别

和施策两个环节。扶真贫必先识真贫。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

州探索出“四议一公开”办法,经过党员干部提议、村两委商议、村

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决议和评议结果公开的程序,把谁是贫困

人口搞清楚。精准施策就是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和贫困户需求,精准

制定扶贫规划、拟定扶贫政策,确保脱贫攻坚措施精准对路。

“实”即责任要实、措施要实。坚决落实一把手的政治责任、贫困县

的主体责任、部门的行业责任,形成有效运转的责任体系,只要有

一人不脱贫就不放手。按照中央要求,制定地方实施细则,出台配

套措施,推动决策部署方案化、具体化,不搞大而化之、大水漫灌。细化扶贫项目前期调研工作,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地方实际,

确保项目建成后能发挥实实在在的效益。

“严”即考核结账要严、工作督办要严、工作纪律要严。严格考核程

序和标准,加强对脱贫绩效的社会监督,引入群众评价、第三方评

估等考评方式,既要做到已脱贫或摘帽的应退尽退,又要防止弄虚

作假。仿照军事化机制,制定“作战计划”,划分“作战区”,层层签

订“军令状”,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一年一结账。严格政治纪

律和政治规矩,加大扶贫工作中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扶贫资金

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允许被侵占和挪作他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