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中特第八章教案

毛中特第八章教案

毛中特第八章教案
毛中特第八章教案

课程讲义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课程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的]正确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全国认识当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系统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形成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新认识。[学习重点]

1、正确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2、全国认识当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3、系统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形成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新认识。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学者,都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在这种认识的支配下,我国学习苏联经济模式,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新中国建立后,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基本适应。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在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这种探索最终是不成功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对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必然地提到了中国改革的进程中。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

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的配置、企业的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即

第一,经济关系市场化

第二,企业行为自主化

第三,宏观调控间接化

第四,经营管理法制化

第五,保障制度社会化

但同时在所有制、分配方式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出发点上又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经历了长期的过程,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才形成了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认识。党的十五大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决定的。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决定我国经济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第二,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它能依靠经济力量和经济手段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第三,它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是国家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四,它是实现劳动人民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要把公有制经济与其实现形式区分开来。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人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份。

第一,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第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外资经济的进入,可以为探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提供借鉴,也可以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提供空间和机会。

第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很多困难和矛盾,其中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难题。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最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二、多种分配方式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凭借对资金、劳动力、土地、经营管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形式。

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有的按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分配,按管理和产权要素进行分配。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并不等于说生产要素要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是为了提高生产要素使用的效益。因为只有允许生产要素所有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投入,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中分配到一定的收入,才能鼓励生产要素有效、合理地使用,从而缓解生产要素的紧张程度,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多种分配方式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反映。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表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时期允许富裕程度差别扩大的经济根据。

第一,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第二,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第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结果。

第四,是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当前阶段,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私有制经济和实行市场经济,因而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产生两极分化的经济基础。我们必须始终注意避免两极分化。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主要由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社会保障的功能:

第一、社会稳定功能。

第二、市场运行的保障功能。

第三、劳动力再生产功能。

第四、经济调节功能。

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也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社会保障面临着的问题:

一是城市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还不够宽,大量城市集体、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和进城农民工仍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二是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困难,逃缴、拖欠保费现象严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不够,对中央财政依赖性较大,一些补充社会保障基金的渠道尚未落实。

三是人口老龄化对养老和医疗保险提出更高要求,资金积累和保障服务功能仍不适应。

四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产业受到冲击,失业人数增加,失业保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五是农村和小城镇社会保障刚刚开始探索,大部分地区仍然还是空白。

第四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把“好”与“快”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重视“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推动不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