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教学要点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2、系统的概念。

3、系统的特征。

4、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4、对人的认识的三阶段。

6、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

7、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8、责任原理的基本内容。

9、效益的概念。

10、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

11、伦理的特性。

12、伦理原理的基本内容。

13、关键名词:管理原理、系统、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权利、责任原理、效益、效益原理、伦理、伦理原理

二、习题

(一)填充题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3.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 管理和战略,__________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_________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5. 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_____________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6.管理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7.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来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管理系统属于____________。

8. 科学知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三者构成了管理能力。

9.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________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是_________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二)选择题

1.系统有哪些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客观性

B.集合性

C.层次性

D.相关性

E.稳定性

2.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A.集合性

B.层次性

C.相关性

3.责任原理要求________________。

A.权利尽可能集中,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控制

B.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C.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D.管理者要尽可能授予下属权利,以激发积极性

E.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4.________指单位时间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A.效益

B.效果

C.效率

D.效用

5.________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A.效益

B.效果

C.效率

D.效用

6.伦理具有哪些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

A.非强制性

B.非官方性

C.普适性

D.扬善性

7.下面哪些不是人本管理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

A.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B.人是“经纪人”,所以是要给予足够的物质激励,就能让他为企业卖力

C.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D.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E.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对此管理者要给以压制

8.职责界限要清楚,一般来说,在生产第一线的,应负哪些责任_______________。

A.直接责任

B.间接责任

C.实时责任

D.事后责任

9.大多数研究表明,企业的伦理经营和长期效益之间有___________。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10.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_________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

A.权限、利益、能力

B.职责、权限、利益

C.职责、权限、能力

D.职责、利益、能力

11.系统原理的要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A.整体性原理

B.动态性原理

C.开发性原理

D.环境适应性原理

E.综合性原理

12.“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的是,人浮于事可能反而不如人少好办事。但是反过来,如果"三个各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A.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

B.即使管理无方,人多还是比人少好办事

C.在不同的心态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合作结果

D.纵使管理有方,也不一定是人多好办事

(三)简答题

1.1.简要分析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2.简述研究管理原理有何意义。

3. 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4.系统原理有何要点?

5.什么是系统的综合性原理,有何含义?

6.人本管理有何主要观点?

7.简述实现有效管理有何途径,并比较其差别。

8.分工明确,职责是否也会明确?要注意哪几点?

9.列宁曾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怎样才能做到完全负责?

(四)问答题

1.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以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

2.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者可以从责任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

3.何谓“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又如何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4.何谓效果、效率和效益?人类一切活动为何要遵循效益原理?

5.管理有效性的实质是什么?管理者如何追求自身工作的效益?

6.与法律相比,伦理有哪些特征?伦理与法律及效益的关系各是怎样?

三、习题答案

(一)填充题

1.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人,物,信息;

3.要素;

4.战略,管理;

5. 利益相关者

6.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伦理原理;

7.自然系统,人造系统,人造系统;

8. 科学知识,组织才能,实践经验;

9.系统目标,系统实施方案选择;

(二)选择题

1.BCD

2.A

3.BCE

4.C

5.A

6.ABCD

7.BE

8.AC

9.A 10.B

11.ABCDE 12. C

(三)简答题

1. ⑴客观性,管理原理是对管理的实质和客观规律的表述,因此,它与管理工作中所确定的原则有严格区别。⑵概括性,管理原理是对包含了各种复杂因素和复杂关系的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描述,或者说,是在总结大量管理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舍弃了各组织之间的查别,经过高度综合和概括得出的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结论;⑶稳定性,因此,管理原理能够被人们正确认识和利用,从而指导管理实践活动取得成效;⑷系统性,管理的实质,就是在系统内部,以人为本,通过确定责任,达到一定的效益。

2. ⑴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⑵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⑶对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3. 整体性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4. 管理者理解系统原理要掌握以下要点,⑴整体性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⑵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⑶开放性原理,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在管理工作中,任何试图把本系统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绝的做法,都只会导致失败。⑷环境适应性原理,环境可以施加作用和影响于系统,系统也可施加作用和影响于环境。⑸综合性原理,所谓综合性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与综合性,还要由综合而创造。

5. 所谓综合性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与综合性,还要由综合而创造,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6.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7. 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实现有效管理有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⑴高度集权、从严治厂,依靠严格的管理和铁的纪律,重奖重取得企业目标统一,行动一致,从而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⑵适度分权、民主治厂,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

结合,使企业全体职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地努力奋斗,从而实现高度的工作效率。

两条途径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把企业职工视作管理上的客体,职工处在被动被管的地位;后者把企业职工视作管理的主体,使职工处于主动地参与管理的地位。当企业职工受到饥饿和失业的威胁时,或受到政治与社会的压力时,前一种管理方法可能是有效的;而当职工经济上已比较富裕,基本生活已得到保证,就业和流动比较容易,政治和社会环境比较宽松时,后一种方法就必然更为合理、更为有效。

8. 一般说来,分工明确,职责也会明确。但是实际上两者的对应关系并不这样简单。这是因为分工一般只是对工作范围作了形式上的划分,至于工作的数量、质量、完成时间、效益等要求,分工本身还不能完全体现出来。所以,必须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方式对每个人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⑴职责界限要清楚;⑵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⑶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

9. 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责,基本上取决于三个因素。⑴权限,明确了职责,就要授予相应的权力;⑵利益,任何管理者在承担风险时,都自觉不自觉地要对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⑶能力,这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定理,职责、权限、利益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能力是等边三角形的高,根据具体情况,它可以略小于职责。这样,就使得

工作富有挑战性,从而能促使管理者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注意发挥智囊的作用,使用权限也会慎重些,获得利益时还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但是,能力也不可过小,以免形成“挑不起”职责的后果。

(四)问答题

1.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

系统具有⑴集合性;⑵层次性;⑶相关性。

从系统原理的要点中管理者可以得到如下启示,⑴整体性原理,当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⑵动态性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⑶开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⑷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地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决策。⑸综合性原理,管理者既要学会把许多普普通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又要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最简单的单元去解决。

2. 管理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

⑴明确每个人的职责;⑵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⑶奖惩要公正、分明而及时。

3. 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这是管理理论发展到20世纪末的主要特点。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4. 效益是与效果和效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效果,是指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但在实践中,效益与效率并不一定是一致的。效益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可从社会和经济这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管理应把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就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

5. 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效益的追求是有规律可循的。

⑴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综合评价管理效益,必须首先从管理主体的劳动效益及所创造的价值来考虑。⑵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体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管理效益总是与管理主体的战略联系在一起的。⑶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⑷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⑸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6.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而法律是指一整套前后一致的,公开的、披广泛接受的、带有强制性的昔遍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人们应该或不应该如何行动。而为了了解伦理的特性,需要对伦理与法律进行比较。⑴非强制性,伦理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起作用,体现了自觉性和内在性。⑵非官方性伦理是约定俗成的,不像法律那样需要通过行政命令或法定程序来制定或修改。个人的伦理评判也无须官方的批准。⑶普适性,除了少数不具备行为意识的人(如精神病患者和婴幼儿),所有人都要受伦理的指导、调节和约束。⑷扬善性,伦理既指出什么是恶的、不应该的,也指出什么是善的、应该的。它不仅对不符合伦理的行为予以批评、谴责,也对符合伦理的行为,尤其是高尚的行为,予以褒奖、鼓励。

伦理与法律不仅有前述的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伦理与法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伦理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程度的伦理。伦理规范往往是法律制定、修改、废止的依据。许多法律起初只是伦理规范,后来随着问题严重性和公众呼声的提高,这些伦理规范升格为法律。

伦理与法律在作用上相互补充。伦理可以引导人们遵守法律,而法律可以作为维护伦理的威慑力量。伦理可以用来防范尚未发生的违法行为,而法律可以用来制止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伦理、法律是调节和规范非经济组组的行为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企业的伦理经营不仅使除所有者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者、竞争对手、社区和政府等)的利益得到不同程度的增进,而且使企业自身的效益得到提高。

⑴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需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⑵伦理与效益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尽管在伦理与效益的度量上存在一些困难,但大多数研究表明,在企业的伦理经营与长期效益之间有某种程度的正的相关关系。⑶周祖诚对美国、日本、中国已被历史证明的、长期成功的优秀企业或企业家所做的个案研究表明,效益与伦理具有兼得的可能性。⑷厉以宁对效率与道德的关系有如下的看法,“效率实际上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物质技术基础,一个是道德基础。只具备效率的物质基础,只能产生常规效率。有了效率的道德基础,就能产生超常规的效率。”这说明,效率与道德可以而且应当结合在一起。

大学管理学习题及答案集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管理者是( B )。 a.不需要补偿的雇员 b.为实现组织目标协调工作活动的人 c.组织的首脑 d.一线工人 2、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和事业部经理都可以被称为( C )。 a.基层管理者 b.非管理雇员 c.中层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 3、玛丽向营销副总裁上报工作内容,同时她又是监督者,一些小时工雇员直接向她汇报,那么玛丽是( B )。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d.执行者 4、那些负责作出组织层面的决策,并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的管理者被定义为( A )。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非管理雇员 5、下列能区别管理职位和非管理职位的是( B )。 a.工资金额的多少 b.是否协调他人的工作 c.是否组织新的项目 d.是否拥有技术技能 6、如果比安卡的工作专注在减少浪费上,那么她更应该是( A )管理者。 a.有效率的 b.有效果的 c.目标导向的 d.拥有技术技能的 7、效果通常被描述为(A )。 a.工作活动有助于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b.委任尽可能多的责任 c.通过自己来管理过程 d.通过资金情况来定义一个项目的结果 8、( C )可被理解为正确地做事,( )可被理解为一种结果,或者达到组织目标。 a.效果;经济 b.效果;效率 c.效率;效果 d.经济;效率 9、计划包括( D )。 a.指导和激励他人 b.适时监控以确保完成任务

c.决定某事需要由谁来做 d.确定目标、制定策略 10、当一个管理者决定需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完成时.他是在( B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11、将实际业绩和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可视为( D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12、珍妮弗的上司要求她解释其所属部门的实际开支与公司预算数额不符之处。在这里,上司执行的是( D )管理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13、在组织成员之间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应属于( C )管理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14、下列哪一个是管理者的决莆制定角色的例子?( A ) a.发起和管理新的项目 b.监督信息的共享 c.新员工的招聘和培训 d.作为各工作团队联络的桥粱 15、接收、收集和传播信息是管理者的( D )部分职能。 a.决策制定角色 b.组织角色 c.人际关系角色 d.信息传播角色 16、根据明菠伯格理论,管理者的人际关系角色的职能包括( A )的职能。 a.领导者 b.监听者 c.发言人 d.资源分配者 17、技术技能对于( C )最为重要。 a.中层管理者 b.执行者 c.基层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 18、( A )包括在工作中与其他个人与团队良好相处。 a.人际技能 b.决策制定技能 c.概念技能 d.技术技能 19、当管理者将要扮演他们的人际关系角色时,( A )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doc

一、习题 ( 一 ) 填充题 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____ 逻辑延续 _____。 2、计划的编制过程,既是决策的___组织落实过程______,也是决策的更为详细的检查和修 订的过程。 3、所有层次的、不同职能的管理人员都要做计划工作,这反映了计划的___普遍 ______性;同时计划工作要求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性,这反映了计划工作的____秩序 _____性。 4、计划工作的目的就是使 ____所有的行动保持同一方向 _____,促使组织目标实现。 5、计划工作的普遍性中蕴含着一定的秩序,最主要的秩序表现为计划工作的____纵向协作性_____和 ____横向协作性 _____。 6、在衡量代价时,不仅用时间、金钱或者生产等来衡量,而且还有衡量____个人和集体的满意程度 _____。 7、计划是将决策实施所需完成的活动任务进行____时间和空间 _____上的分解,以便将其具体地落实到组织中的不同部门和个人。 8、根据综合性标准,可以把计划分为___战略性计划 ______和 ___战术性计划 ______。 9、根据 ___职能空间 ______标准,可以把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10、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_____依据 ____。 11、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的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____落实 _____。 12、常规计划包括___政策 ______、 __标准方法 _______和 ___常规作业程序 ______,所有这些都是准备用来处理常发性问题的。 13、 ____面向未来 _____和 _面向行动 ________是计划的两大显著特征。 14、目标结构描述了组织中各层次目标间的___协作关系 ______。 ( 二 ) 选择题 1、 ____AB_____的计划是有效率的。

管理学习题

管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管理的载体是。 A、管理职能 B、组织 C、管理对象 D、管理活动 2、管理活动尽管是动态的,但还是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一是程序性活动,二是活动。 A、功利性 B、科学性 C、非功利性 D、非程序性 3、“管理就是决策”是著名管理学家给管理所下的定义。 A、法约尔 B、孔茨 C、赫伯特.西蒙 D、泰勒 4、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均是管理的。 A、管理的功能 B、管理的职能 C、管理的特性 D、管理的基本段 5、是法约尔的代表作。 A、《动作研究》 B、《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 C、《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D、《科学管理原理》 6、按照管理的定义,可以认为管理是。 A、一项工作 B、一项活动 C、一种艺术 D、一种资源 7、管理者在组织中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他这时扮演的角色是。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D、企业家角色 8、公司经理正在与要终止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经理这时所扮演的角色是。 A、企业家角色 B、干扰对付者角色 C、资源分配者角色 D、谈判者色 9、公司老总在员工大会上宣布本公司一季度销售额突破一亿,望全体员工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此时公司老总扮演的角色是。 A、监督者 B、传播者 C、发言人 D、联络者 10、技术技能对于管理层最为重要。 A、高层 B、中层 C、基层 D、所有层次 11、概念技能对于管理层最为重要。 A、高层 B、中层 C、基层 D、所有层次 12、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A、法约尔 B、韦伯 C、泰勒 D、巴纳德 13、的产生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也是管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志。 A、传统管理 B、科学管理 C、行为科学 D、管理科学 14、泰勒科学管理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提高劳动效率 D、追求利润最大化 15、被公认为是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赫伯特.西蒙 ()16、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赫伯特.西蒙 17、是人群关系理论研究的开端。 A、工具试验 B、照明试验 C、霍桑试验 D、标准化试验 18、梅奥认为非正式组织以为行动标准。 A、效率逻辑 B、感情逻辑 C、亲情逻辑 D、权力逻辑 19、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以为前提。 A、受雇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自我实现人 20、梅奥人群关系理论以为前提。 A、受雇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自我实现人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正确答案。) 1、管理的对象通常包括等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A、原材料 B、土地和资本 C、人员和顾客 D、设备 E、信息 2、法约尔认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内容包括。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E、控制

管理学试题10套答案

1.例外管理原则 上级管理者将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 2.需要层次理论 由美国行为管理学派代表人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的需要可以按其重要性和发生先后次序划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序列。 3.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1)管理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管理的科学性强调的管理活动必须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2)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管理者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同时还要有灵活的技巧。 (3)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 (4)要保证管理实践的成功,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在管理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理论。 4.试述泰罗的科学管理。 (1)科学管理的概念(略)(2)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如标准化原理、挑选和培训工人、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与执行职能分离、职能工厂制、 5.为什么计划引起这么多的争议 1.第一,因为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激励应因人而异和因情况而异。研究 表明,技术水平要求低的工人,如裁剪员、缝纫工、熨衣工和包装工更需要这样一些因素,如工作安全、工资报酬、利益、限制较少的厂规,以及更富有同情心和能体谅人的基层领导等。因而关于强调表彰、提升、更大的个人责任、成就并使工作更有挑战性等各种计划对他们并不重要。随着人们在企业中逐级晋升时,其他一些激励因素便变得日益重要了。但是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主管人员已经有了一个挑战性工作了,他们的成就感已由他们超过销售定额实现了,在他们的佣金中就是对他们的表彰,因而他们觉得所有这些新计划都是浪费时间。 第二,如果提高生产率是激励的主要目标,则这种计划必须向职工说明他们将会因此而有什么好处。同时清楚地告诉大家,公司从他们的努力中也有

管理学试题与答案

管理学原理作业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管理的核心是( D ) A.决策 B.领导 C.激励 D.处理好人际关系 2.霍桑实验的结论中对职工的定性是(B )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 3.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 A ) A.科学管理理论B 行政组织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理论 4.直线型组织结构一般只适用于(B ) A.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B.没有必要按职能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C.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中型组织D.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大型组织 5.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D )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 C.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6.专业化管理程度高,但部门之间协调性比较差,并存在多头领导现象.这是哪类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B) A.直线制 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E.矩阵制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权变理论是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提出来的. (×) 2.需求层次论是激励理论的基础理论。( √ ) 3.决策最终选择的一般只是满意方案,而不是最优方案。( √ ) 4.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直接指挥下级的数目. 管理幅度应该适当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 √ ) 5.冲突对组织都是有害的,冲突管理就是要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冲突. (×) 6.管理的效益原理认为:管理工作都应该力图以最小的投入和消耗,获取最大的收益. ( √ ) 7.最小后悔值决策方法中的后悔值就是机会损失值. ( √ ) 8.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公平感觉取决于其每次的投入与报酬之间是否对等. (×) 9.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更加倾向于坦率的和直接的交流方式(×) 10. “胡萝卜加大棒”是泰勒制的管理信条。( √ ) 三、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AD ) A.自然属性 B.艺术性 C. 科学性 D.社会属性 E.实践性 2.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 ABEF )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E.领导 F.控制 3.管理的主要技能包括( ACD ) A.人际 B.诊断 C.概念 D.技术

《管理学》八大章节选择练习题

《管理学》八大章节选择练习题 第一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练习1】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 实现标准化 B.制定科学的报酬制度 C.提高工人素质 D.提高生产效率 【答案】D 【练习2】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的是() A.科学管理理论 B.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C.行为科学理论 D.定量分析方法 【答案】A 【练习1】霍桑实验表明() A.非正式组织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害的 B.正式组织对达成组织目标是有益的 C.企业应该采取一切措施取缔非正式组织 D.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答案】D 【练习2】梅奥通过()否定了传统的管理理论对于人的假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A.金属切削实验 B.搬运铁块实验 C.霍桑实验 D.车间照明实验 【答案】C 【练习3】()是梅奥在总结霍桑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多选题) A.职工是社会人 B.人的行为时有动机导向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 C.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D.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答案】AD 【练习】在现代管理理论学派中,哪一学派认为在企业管理中,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A.管理过程学派 B.行为科学学派 C.系统管理学派 D.权变理论学派 【答案】D 【练习】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是() A.挑选出质量有瑕疵的产品 B.在企业中杜绝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行为 C.建立组织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D.用统计学的方法来控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答案】C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有效第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及社会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其目标是建立组织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第二章管理与组织概述 【练习】判断一个人在组织中是否管理者的标准是:他或她是否有()

管理学习题库及答案

管理学习题库 第一章组织与管理 一、判断题 1、管理总就是离不开某个集体或就是组织,离开组织谈管理将无从谈起。( √) 2、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来表示的。( √) 3、每一个组织都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 √) 4、每一个组织都拥有一种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与限制成员的行为。( √) 5、组织就是一种由人们(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与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 6、“中国人民大学”属于非正式组织。( ×) 7、“红十字会”属于盈利性组织。( ×) 8、“红十字会”属于非营利性组织。( √) 9、判断管理者就是否为“基层管理者”,关键要瞧其下属中就是否有“管理者”。( √) 10、基层管理者的下属中,全就是操作者,而不可能有管理者。( √) 11、部门经理一定就是“高层管理者”。( ×) 12、法约尔认为,管理者的角色有三大类十种。( ) 13、管理者在驾驭混乱的局面时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领导者角色”。( ×) 14、“寻求与获取各种内部与外部信息,以便透彻地理解组织与环境”,这指的就是管理者的“监听者”角色。( √) 15、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技能。( ×) 16、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技能。( √) 17、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概念技能。( √) 18、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概念技能。( ×) 二、单选题 1、“由人们(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与系统性结构的实体。”这句话阐述的就是以下哪个概念?( C ) A、控制; B、计划; C、组织; D、管理。 2、“学生社团”属于哪种组织类型?( B )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A、B都对; D、A、B都不对。 3、“中国人民大学”属于哪种组织类型?( A )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A、B都对; D、A、B都不对。 4、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来获取利润的某企业,属于:( A ) A、营利性组织; B、非营利性组织; C、互利组织; D、都不就是。 5、由志愿者或者相关成员组成的,以帮助成员提高利益的组织,如商业协会、社区合作社等,属于:( C ) A、营利性组织; B、非营利性组织; C、互利组织; D、都不就是。 6、“在一个组织中,根据环境的变化,合理分配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协调组织内部各项活动,与组织中的其她成员一起实现组织在一定时期的既定目标的人。”这就是对以下哪个概念的阐述:( C ) A、组织; B、领导; C、管理者; D、管理。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1]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题库均为研究生院出,答案为历年学长提供,仅供学员参考*)
一、名词解释 A 类 MA1 差别化 在满足顾客全部需求过程中,确定在哪些环节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形成竞争优势。 MA2 动机 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个人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MA3 多种经营战略 多种经营又叫多角化经营战略,就是指把新产品开发经营与市场开拓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战略。 在经营战略中与市场渗透、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同属产品----市场战略,即与企业从事经营 的产品领域的配合有关的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是新产品和新市场相配合,即增加新产品和增 加新市场两者同时并进的战略。多种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 MA4 非正式组织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MA5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适应和处置。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风险或使损失减至最小。 MA6 风险识别 即在损失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一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 MA7 负强化 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包括批评、惩罚、降 职降薪等。 MA8 个人惯性 个人惯性是指个人在长期的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观念、准则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 MA9 管理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管理行为是一种分解和综合、 协调其他行为的一般职能,是组织的一部分职能,是组织的特殊器官,离开组织或协作行为,
不存在管理。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围绕共同目标,解决矛盾、协调力量,形成一致。 MA10 管理制度 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 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它是用来约束集体性行为的成体系的活动和行为规范,主要针对 集体而非个人。 MA11 激励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激发和加强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 向预定目标的作用。一般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一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 人的激励。激励与人的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有助 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导向现实企业目的轨道;有助于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MA12 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规范和安排。计划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MA13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规定。它反映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客观事物的内在 技术要求、科学性和规律性,是经济活动中心须予以尊重的。P163
第 1 页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1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教学要点 1、人类活动的特点与管理的必然性。 2、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3、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的最基本的职能。 4、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涵。 5、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6、卡茨的管理者技能理论。 7、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8、关键名词: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管理者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学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二、习题 (一)填充题 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根据彼得·德鲁克教授的观点,管理是一种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3.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4.所谓______,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5.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______。 7.管理的本质是_________,协调的中心是_______。 8.纵向看,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的时效性越_____,控制的定量化程度也越______。 9.管理的_______职能通过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确定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_____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10.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_________ , ________和________。 1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12.控制等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_______。 13.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_______,又具有________属性。 14.管理者的决策角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5.人际技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的。 (二)选择题 1.从理论概念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为_____,从统计规律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之为_____,建立在经济归纳法基础上的模型称之为______。 A.描述性模型 B.经济计量模型 C.解释性模型 2. _____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E.创新 3.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订的计划得以实现,就需要有_______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E.创新 4.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_______.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5.在________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管理学习题(含答案)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职权跟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职位紧密相关 B.职权跟个人特质紧密相关 C.职权是指组织部授予的指导下属活动及其行为的决定权 2.由直线型管理者向自己辖属以外的个人或职能部门授权,允他们按照一定的程度和制度,在一定的职能围行使的某种职权,是 C 。 A.职能职权 B.直线职权 C.参谋职权 3.影响有效管理幅度的因素不包括 C 。 A.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工作容 B.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 C.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工作报酬 4.下列因素中有助于管理幅度扩大的因素是B 。 A.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较高 B.计划制定得详尽到 C.下属的工作地点在地理上比较分散 5.下列 B 不是扁平结构的组织所具有的优点。 A.信息传递速度快 B.每位主管能够对下属进行详尽的指导 C.有利于下属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D.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小 6.矩阵式组织的主要缺点是 C 。 A.分权不充分 B.多头领导 C.对项目经理要求高 D.组织稳定性差 7.企业中管理干部的管理幅度,是指他 A 。 A.直接管理下属数量 B.所管理的部门数量 C.所管理的全部下属数量 D.B和C 8. 某总经理把产品销售的责任委派给一位市场经营的副总经理,由其负责所有地区的经销办事处,但同时总经理又要求各地区经销办事处的经理们直接向总会计师汇报每天的销售数字,而总会计师也可以直接向各经销办事处经理们下指令。总经理的这种做法违反了 B 原则。 A.权责对等 B.命令统一 C.集权化 D.职务提高、职能分散 9.在下述 C 情况下,管理幅度可适当加大? A.所处管理层次较高的主管人员 B.工作环境不稳定 C.计划完善 D.不同下属工作岗位的分布比较分散 10.组织设计的任务是BD 。 A.研究与开发 B.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

管理学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 1.关于管理的应用范围,你认为下列哪个说法最好()B A.只适用于盈利性工业企业;B?普遍适用于各类组织; C?只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D.只适用于营利性组织 2.管理的载体就是()B A.资源 B.组织 C.活动 D.过程 3.具有统帅作用的系统是()C A.结构子系统 B.运行子系统 C.理念子系统 D.绩效子系统4.决定子系统功能的系统是()A A.结构子系统 B.运行子系统 C.理念子系统 D.绩效子系统5.决定成败的系统是()B A.结构子系统 B.运行子系统 C.理念子系统 D.绩效子系统 6.管理的主体是()D A.环境 B.组织 C.过程 D.管理者 7.管理的核心是()A A.处理人际关系 B.拥有人事权 C.资源控制权 D.组织 8管理的客体是()D A 人 B 机器 C 权利 D 各种资源和过程 9管理的()职能本身并没有特有的 表现形式,总是和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体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D A 计划 B 组织 C 经营 D 创新 10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D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 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11企业管理者可以分成基层、中层、高层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B A 日常程序性决策 B 长远全局性决策 C 局部程序性决策 D 短期操作性决策 12能够更好地处理上下级、同级关系的技能属于()D A 抽象技能 B 概念技能 C 技术技能 D 人际技能 13能够迅速把握全局,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技能属于()B A 抽象技能 B 概念技能 C 技术技能 D 人际技能 14掌握关键技术知识,出色完成生产任务的技能属于()C

管理学试题与答案

第六篇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 1、创新是 (A) A 以市场为主导 B 以生产为主导 C 以成本为主导 D 以竞争为主导 2、创新 (C) A 一定会提升企业竞争力 B 一定不会提升企业竞争力 C 可以也许不可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D 创新与是否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无关 3、创新的关键是 (C) A 领导力 B 组织能力 C 创新能力 D 竞争能力 4、创新的第一步应该 A 寻找机会 B 设(A) 计行动方案 C 等待时机 D 提出构思 二、多项选择题 1、创新也具有不确定性这是创新受到以下哪些原因影响所致 (ACD) A 市场的不确定性 B 制度的不确定性 C 技术的不确定性 D 战略的不确定性 E 创新结果的不确定性 2、创新的破坏性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哪些地方 (ACDE) A 企业丧失了原有的技术优势 B 企业用新技术替代了原来的技术 C 企业用新的但是不能正常运用的新技术替换了原来虽落后但擅长的技术 D 企业没能力利用创新的资源 E 企业虽能运用创新所得新技术但失去了市场 3、创新的主体有 (ABCD) A 全体员工 B 各级管理者 C 各方面的专家 D 领导者 E 相关利益者 4、成功的创新需经历下列过程 (ABDE) A 寻找机会 B 提出构想 C 等待时机 D 迅速行动 E坚持忍耐

三、判断题 1、所谓创新就是一种影响更大的的发明× 2、创新既有一种创造力又有一种巨大的破坏力√ 3、在企业中的创新就是企业创新,也叫管理创新× 4、创业可以保护企业原有的优势,又可以摆脱去医院有的劣势,这就是创新的破坏性与保护性特征的体现× 四、名词解释题 1、企业创新:是指从构想新概念开始,到渗透到具体的生产、操作,形成真正的生产力,从而进入市场,最终获得经济效益的全过程 2、管理创新:就是全体管理者和员工创造一种新的管理要素组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这种新的管理要素组合具有倍增效应,存在具有放大机制的管理倍数,能更好高效地实现企业目标。 3、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创新管理和文化,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先进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 五、简答题 1、创新与企业创新的意义 答:意义: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可以将企业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为企业长期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是企业的根本。 2、简述创新与发明、创造之间的异同之处 答:创新不同于发明、创造,也不仅仅是高、精、尖、奇。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 3、简述成功的创新之路应该怎么走 答:成功的创新要经历四个阶段:寻找机会——提出构想——迅速行动——忍耐坚持。 4、简述企业的发展模式为什么回想创新型企业发展 答:因为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可以将企业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为企业长期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是企业的根本。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的创新,从效率型升至质量型升至灵活性,最终成为创新型企业。 5、简述企业家在企业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创新型企业家是管理创新成败的的关键人物、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真正

《管理学》各章习题

《管理学》各章习题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选择题: 1、对企业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称为。 A、管理 B、组织 C、战略计划 D、激励 2、管理人员通过一系列基本管理职能来实现组织目标,不属于管理职能范畴的是。 A、组织 B、控制 C、领导 D、经营 3、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D、管理角色 4、管理的控制职能主要由哪一类管理人员执行。 A、高层管理人员 B、中层管理人员 C、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 D、以上均是 5、管理者在作为组织的官方代表对外联络时,他扮演的角色是以下哪一方面的。 A、信息情报方面 B、决策方面 C、人际关系方面 D、业务经营方面 6、对基层业务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技能侧重于。 A、技术技能 B、财务技能 C、谈判技能 D、营销技能 7、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 A、工长 B、总经理 C、领班 D、车间主任 8、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A、艺术性与科学性 B、基础性与边缘性 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D、普遍性与重要性 9、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A、战略管理 B、现场管理 C、组织协调 D、开拓创新 10、在特定工作领域内运用技术、工具、方法等的能力称为。 A、人际关系技能 B、技术技能 C、形成概念的技能 D、上述均不是 二、简答题: 1、简述各种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2、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有哪些?必须具备哪些技能? 3、怎样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含义? 4、请从管理组织层和管理专业领域两方面给管理人员分类。 5、简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掌握管理二重性的重大现实意义。 2、列举并阐述管理人员的角色类型,并列举实例。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选择题: 1、是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孔茨 2、科学管理中能体现权力下放分权尝试的原理是。 A、差别计件工资制 B、职能原理 C、例外原理 D、工时研究 3、确立企业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这是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要素中的。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管理学习题目及答案

欢迎阅读 《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有效管理所应具备的管理功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功能。2.管理者:是指组织中管理指令的发出者,是管理活动的领导和组织者。是运用职位权力对人进行统驭和指挥的人。 3.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一个组织内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包括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4.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包括价值观,组织精神,伦理道德准则,组织素养,行为规范,群体意识等。 5. 6. 7. 8.职9. 10. 11. 12. 13. 14. 15. 16. 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偏差,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选择题 1.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产品或地区的不同,建立经营管理部门,每个部门是一个利润中心,在总公司领导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种组织结构属于(事业部制) 2.被人们誉为“经营管理之父”的是(法约尔) 3.合伙制企业的属于(自然人)企业。 4.(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 5.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是什么组织结构形式(集权式) 6.最早系统提出管理职能问题的是(亨利,法约尔) 7.管理者必须充分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重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感情逻辑之间的

平衡,持这种主张的有(人际关系学派) 8.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最突出的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9.按赫茨伯格的观点,工作条件,工资,与同事的关系,企业的政策等是(都是保健因素) 10.在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这种组织结构属于(矩阵组织结构) 11.为了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要求把企业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各要素,各部门,各环节,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0,以及同企业外部其他单位的技术经济联系,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地连接起来,这种职能属于(组织职能) 12.由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的企业法人,这类企业是(有限责任公司) 13.管理工作的首要职能是(计划)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作的 31. 32. 33 34. 35.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低层需要是(生理需要) 36.双因素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37.人之所以能够积极地从事某项工作,是因为这项工作或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求。这种激励理论是(期望理论) 38.“有效的领导者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行为方式,而且还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环境”,持这种观点的是(领导权变理论) 39.管理的二重性是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40.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前馈控制) 41.“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法约尔)提出来的

管理学试题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C.管理就是决策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A.行为科学学说B.人文关系学说C.人际关系学说3.这是一个网络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在管理各职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是管理的()。A.决策职能B.控制职能C.领导职能4.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提高劳动生产率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5.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2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A.企业精神B.企业价值观C.企业文化6.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A.《企业再造工程》B.《管理的革命》C.《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7.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A.关键性B.权变性C.现实性8.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A.日本B.德国C.法国9.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A.主要目标B.并行目标C.次要目标10.在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A.4个B.5个C.6个11.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对于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预测的效率十分重要。因此,预测者要根据预测的目的和预测对象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如进行技术预测,往往采用()。A.定量分析法B.时间序列法C.专家调查法 12.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的方法。A、市场预测B、定性预测C、定量预测13.在确定决策目标时,要注意把目标建立在()的基础上。A、需要B、可能C、需要和可能14.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一般将其分为三类: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其中,(),对组织和决策是绝对重要的,完成它就意味着决策取得了成功。A、希望完成的目标B、必须完成(达到)的目标C、不予重视的目标15.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较为合适。A、4~8人B、10~15人C、15~20人16.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原则。A、责权利相结合B、分工协作C、目标任务17.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A、因人设职B、量才使用C、因才施教18.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4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这就是()的培训方法。A、职务轮换B、临时职务C、岗位学习19.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等方面。A、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谦虚谨慎B、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C、以理服人、体贴下情、量才适用20.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A、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一种管理方法。 预测: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未来环境进行预先估计,并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估计和评价。 决策: 决策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即多方案择优。 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是指对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激励: 激励是指人类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作用。 控制: 控制是指接受系统内外的有关信息,按既定的目标对系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正确的措施使系统按预定的计划运行,或适当的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管理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C)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 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D)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B) A. 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A)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C)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 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C)

《管理学》章节习题含答案

《管理学》习题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 1、管理活动的本质是: A、对人的管理 B、对物的管理 C、对资金的管理 D、对技术的管理 2、管理的目的: A、获取信息 B、协调各方关系 C、寻求市场机会 D、实现组织目标 3、以前常说,“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但现在的实践证明,“外行”领导“内行”也能有许多成功的事例,甚至有时比内行领导内行更成功。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业务上的外行更适合担任: A、基层管理者,因为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 B、中层管理者,因为对中层管理者来说业务并不重要 C、高层管理者,因为高层管理者重在决策,而不是具体业务 D、外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领导内行 4、从发生的时间顺序看,下列四种管理职能的排列方式,哪一种更符合逻辑? 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 B、计划、领导、组织、控制 C、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D、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5、下列能区别管理职位和非管理职位的是: A、工资金额的多少 B、是否协调他人的工作 C、是否组织新的项目 D、是否拥有技术技能 6、管理的普遍性意味着: A、管理不重要 B、有最好的管理模式 C、一切组织都需要管理 D、所有的管理者采用同样的模式 7、将管理要素按目标的要求结合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管理的()职能。 A.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 8、下列()性质不属于管理的特性。 A. 综合性 B. 应用性 C. 精确性 D. 艺术性 9、一艘船要顺利驾驶到目的地,船长的角色职能包括:设计方向的领航员,实际控制

方向和舵手,轮船的设计者或选用者,以及全体船员形成支持、参与和沟通关系的促进者。这些是组织中的()职能。 A. 计划、控制、组织和领导 B.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C. 领导、计划、组织和控制 D. 领导、组织、计划和控制 10、某大企业人才济济、设备精良,长期以来以管理正规有序而自翔。但近来该企业业绩不佳,尤其是干群士气低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流失率逐年升高。从管理职能分析,该企业最有可能是()工作存在问题。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领导职能 D. 控制职能 二、判断题: 1、主管人员虽然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不同,但他们所履行的管理职能数量都是一样的。 2、协调同他人的工作可以看做管理型工作不同于非管理工作的表现之一。 3、按照罗伯特卡茨的理论,高层管理者对领导技能要求比较高。 4、管理人员不应该做作业工作,应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管理工作上。 5、管理学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具有显著的科学性。但是,管理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管理本身无法完全量化,故而只是一种不精确的科学。 6、管理主要的目的是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因此管理最主要的是追求效率。 7、效率与效果之间的差别可表述为:效果是使组织资源的利用成本达到最小化,而效率则是使组织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 8、不同行业中及不同的组织内部专业特点差别显著,很难说管理活动有什麽共性。 9、管理科学是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减低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管理活动的程序性,代表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因此优于其它的管理理论。 10、计划按明确性来分,可分为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 三、简答题 1.管理的概念。 2.管理的性质。 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