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框架研究.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框架研究.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框架研究.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框架研究.

收稿日期 :2008-11-04作者简介 :朱伟 (1978- , 男 , 江西南昌人 ,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主要从事城市安全研究。

2008年 12月第 30卷专辑

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Dec . 2008

Vol 130 Special sec .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框架研究

朱伟

(北京市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 100089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 , 突发事故的频率和后果损失都呈现急剧上涨的趋势。针对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需求 , 围绕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功能、系统设计等方面展开探讨 ; 结合灾害事故监测技术、模拟预测技术和

GI S 技术 , 讨论了该系统与城市公共安全体制的融合机制问题 , 并提出了一种快速、支持系统的总体框架 ; 为城市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 , 各种灾害分析模拟 , 技术支持 , , 效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 :公共安全 ; 应急 ; 决策支持 ; 中图分类号 :X 913. 4:A :1672-6219(2008 专辑 -0014-03

、资源、环境、灾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所构成的复杂空间地域系统。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 , 城市系统复杂性也随之增加 , 其表现之一就是城市灾害事故频频发生。城市突发性事故不仅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正常活动构成了巨大威胁 , 而且使得城

市公共安全面临空前的挑战。例如 , 纽约世贸大厦的坍塌就引发了全球思考。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 实现城市公共安全保障 , 对于某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国际上 , 发达国家近年来在公共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 , 特别注重跨领域、跨部门的一体化应急技术体系的研发。欧美等国已经成功地利用先进的应急技术与装备武装了本国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 并

有超前的灾害研究和完善事故预防机制方面的研究 ,

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灾害应急防御体系。例如 ,

美国政府建立了“ 国家应急反应系统” , 将指挥、响应、救援技术系统整合为国家综合应急联动技术体系 , 确保在危机发生后能迅速提供优化决策与快速救援。我国在公共安全部分领域利用已有技术初步建立了监测预警系统 , 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形成的分部

门、分灾种的城市应急模式 , 还缺乏统一协调的应急指挥系统。在 2004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

划 (2006~2020年中 , 建国 50多年来首次将公共安全列为重点研究专题。开展应急技术科技攻关 , 为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体系、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指导作用提供科技支撑 , 是建立我国强大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公共安全总体形势根本好转的有效途径。

本论文针对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需求 , 首先围绕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功能、系统设计等方面展开探讨 ; 然后结合灾害事故监测技术、模拟预测技术和GI S 技术 , 探讨了该系统与城市公共安全体制的融合

机制问题 , 并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构建城市应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框架。

一、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分析及模型

决策支持系统 (DSS 的定义。决策支持系统 (DSS 的定义有很多 , 但普遍认为 DSS 是一个交互式的、

灵活的、可修改的、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系统 , 开发用于帮助识别和解决复杂的战略管理问题 , 从而提高决策水平。 DSS 应用数据和模型 , 提供一个简单

的、人性化界面 , 能够结合决策者的个人见解。通常 , 决策支持系统 DSS 包括多种多样的模型、数据库和评价工具 , 结合在图形化界面 (G U I 下 ,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GI S 提供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实现的功能。

4

1

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的功能。 DSS 应实现的功能 :一是 DSS 必须能够处理不随时间变化的和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二是 DSS 模型应该包括能够估计事故影响和后果的数学模型和经验法则 , 并能优化资源配置。三是模型应该包括根据事故特点采取何种恰当应急行动的经验法则。四是模型必须能够在获取有限信息的情况下运行 , 应该考虑数据随时间的变化。五是模型应该包括实施撤离预案的数学模型和运算法则。六是数据库应该能够从外部资料或其他数据库获取信息 , 例如从国外相应机构获取特定类型事故的间接经验。七是 DSS 的人机界面 (HM I 应该是人性化的 , 不需要输入大量的数据。八是为了描述空间数据 , 系统的 G U I 应该是基于 GI S 的。九是系统应该利用远程协助、网络、通信等领域的新技术。

系统设计。决策支持系统 (DSS 由以下几个结构单元组成。模型如图 1所示。数据库 :所需的全部数据。模型 :、息系统 (GI S

图 1决策支持系统 (DSS 模型

数据库。数据库具有双重作用 , 一方面 , 数据系统编译和存储了一些操作型

数据 , 比如公路网络和运输设备方面的详细信息 ; 另一方面 , 数据库也是一个应用软件之间存储和交换数据的公共平台。数据库

包括 DSS 运行所需的全部数据 , 可分为两类 :(a 不随事故演化而改变的静态和历史数据 , 例如交通网络 , 工厂平面图和装置布置图等 ; (b 随时间改变的动态数据 , 如事故特征 , 环境条件 , 应急单位的位置等。

模型库。根据应用的领域和问题特征选择模型库里合适的模型。模型包含

以下类型的数学模型、规则和算法 :一是估算事故影响和演化的模型。这类模型用于评估以下问题 :给出危险物质的类型 , 天气和环境条件 , 设备的特点 (如果事故发生在固定设备附近 , 事故发生处周围区域的特点 (例如人口密度、环

境敏感区域、与邻近工厂的距离、交通状况等 , 确定影响区域、事故严重度 , 预测事故的演变情况。二是为了确定最优疏散方案 , 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以下问题 :给定疏散区域的人口分布 , 一系列备选疏散目的地 , 公路网络的布局和容量 , 可用的交通工具 , 确定人员疏散的目的地 , 确定疏散路线以及每条路线的交通容量 , 详细说明最适宜的信号装置和交通管制方案以减少疏散时间。

地理信息系统 (GI S 。地理信息系统 (GI S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 , 以图形、图像等媒介为载体 , 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 , 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模拟、分析和显示 , , GI , 包括了所有必。 GI S 与中心数据库、绘图。

图形化界面 (G U I :G U I 是 Graphical U ser I nter 2face 的简称 , 即图形化界面 , 应急决策者通过 G U I 输

入、获取、分析、管理 GI S 提供的信息。

GI S 的不足之处 :一是由于技术上的限制 (有限的

运算速度和数据库规模 GI S 不能实时提供解决方案。数据库的规模特别是阻碍 GI S 操作人员在适合决策的时间内解决基本的空间问题。例如 , 用于 GI S 的简单结构化查询语言 (S QL 至少需要 5分钟画出一张地图。对于实时疏散显然时间太长了。二是应急管理者忙于紧迫的疏散和决策问题 , 而这些本应该是决策支持系统去做的。举例来说 , 许多灾难场景决策是关于资源配置 , 如电、气和水的效能保持 , 应急服务资源

如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和医疗部门的分配。这些资源的配置通过无线电通信就可完成。显然 , 将来 GI S 对于实时监测运输路线是很有帮助的。三是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没有考虑应急管理人员在应急情况下的要求。特别是在此情况下更需要时间分辨率而不是空间分辨率。例如 , 应急管理者更关注于人员和车辆的大致移动 , 而不是空间的精确性和高的空间分辨率。四是不熟悉 GI S 的应急管理

人员在决策过程中不能将其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仍然有这样一种想法存在 :GI S 的功能仅仅是提供地图 , 胜于构建和分析空间模型。

二、系统与城市公共安全体制的融合

城市公共安全体制主要包括城市各种减灾主体的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运行机制。当前的城

5

1

市公共安全体制在机构设置、信息交流方面都处于一种分散和条块分割的混乱状态。单专业、单方向上的管理体制 , 已经对城市公共安全产生了消极影响。目前城市中的公安、消防、交警、卫生、环保等应急救援机构是相对独立运作的 , 虽然发生灾害或事故时 , 可以相互支援 , 但没有形成联动机制 , 也没有统一的资源共享机制。如发生任何事故 , 都是由相关部门收集灾情 , 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 , 要报告政府部门 , 经过市政府对事故进行初步评估后 , 再下达统一行动的指令。显然这种模式会造成应急时间的延误 , 不适应现代化应急救援的要求。

建立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是今后城市公共安全工作的必然趋势 , 因此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与城市公共安全体制之间融合的关键在于城市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的形成 ;

常运行 ,

三、

图 2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框架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融合了多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手段 ,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 将 DSS 技术、 GI S 技术、事故模拟预测技术融为一体 , 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决策方案。辅助决策系统将应急决策模型库和城市危险源管理模块结合到 GI S 平台上 , 实现查询管理、事故动态模拟仿真、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等功能 , 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见图 2。

整个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可以采取模块化设计 , 在模型管理系统的基础上 , 结合GI S 软件开发平台 , 将事故模拟预测模型、应急预案、应急调度决策模型和人群疏散模型邮寄结合起来 , 建立城市重大事故应急决策仿真模型 , 实现各个环节的空间决策模拟。

五、结论

针对城市突发事故下的应急决策应急平台的建设问题 , 本文首先分析了决策支持系统模型 , 并且对、模型库和 GI S

, 两者融合的关键之处在于城市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的形成。

最后 , 提出了一种快速构建城市空间数据库的技术方案 , 为城市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 , 各种灾害分析模拟 , 公共安全规划以及应急决策支持提供技术支持 , 从而为有效提高突发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 为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

[1]谭允祯 , 商岩冬 . 化工事故致因的研究 [J ].化学安全与环境 , 2007, 20(3 .

[2] Kiranoudis C T, Kourni otis S P, Christ olisM , et al . An Operati onal Centre f orManagingMaj or Che m ical I ndustrialAccidents[J ].Journal of HazardousMaterials, 2002, A89:141~161.

[3] NOAA /EPA.N ati onal O ceanic and A t mospheric A dm inistrati on (NOAA and Envir onmental Pr otecti on Agency (EP A , 2002. [4] Paul H. Martin, Eugene J. Le Boeuf, Edsel B. Daniel, et al . Devel 2 opment of a GI S -based Sp ill Manage ment I nfor mati on Syste m [J ]. Journal of HazardousMaterials, 2004, 112:239~252.

[5] EP A, NOAA. A rea Locati ons of Hazardous A t m os pheres (ALOHA , U ser’ s Manual, US Envir onmental Pr otecti on Agency (USEP A and th e Nati onal Oceanic and A t m os pheric Adm inistrati on (NOAA , W ashingt on, DC, 1999.

61

应急指挥调度平台

应急指挥调度平台 1.应急指挥调度平台 1.1.概述 应急指挥系统解决方案是一个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资源数据库、方法库和知识库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信息表示系统为手段,实现对突发事件数据的收集、分析、对应急指挥的辅助决策、对应急资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控制等指挥功能。该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为指挥首长和参与指挥的业务人员和专家,提供各种通讯和信息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和分析手段以及指挥命令实施部署和监督方法,能及时、有效地调集各种资源,实施灾情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减轻突发事件对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用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小的资源投入,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1.1.1.方案实现目标 在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方面,实现突发事件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预案确定及启动全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在预警方面,建立分布式可逐级监测和处理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网络,实现对突发事件的评估与预警触发启动; 在会商方面,利用视频接收设备、通讯系统、数据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设施,为指挥首长、业务人员和专家提供大屏幕显示和信息服务,随时为首长决策提供各种有效而生动的辅助决策信息;

在决策支持方面,形成一套具有实时监测、科学预测、及时有效发布和动态反馈评估等功能的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决策支持。 在资源调度方面,通过系统对应急资源的科学调度,充分保证对特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资源的配置。 在公众信息发布方面,能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紧急救助信息服务和善后处理工作信息。 1.1. 2.方案特色 在监测、预警和应急领域提供“监测、预警、应急”一体化的应急决策指挥解决方案,实现系统“平战结合”的建设思想。 基于我们丰富的监测系统设计经验,我们提供一套快速的监测系统开发和部署框架;以多样化、可扩展的可靠信息渠道解决应急指挥中必须的信息来源问题; 基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提供多类行业的数据分析和预警模型,实现监测与预警联动; 融合门户技术和关键指标仪表盘设计技术,结合系统中丰富的系统分析模块,实现各种业务数据的显示界面集成,便于决策者快速、直观地了解信息、把握全局; 以业界主流和开放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模式,提供开放的、平台级的应用编程接口和管理工具,既满足各级政府部门快速拓展和实施系统,又便于保护投资,使系统长期健康发展。 1.2.总体框架 应急决策指挥系统涉及领域广,技术层次深,系统的构架也是比较复杂,总体来讲,其框架图如下:

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

北京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 物联网应用建设总体方案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建设,提出要发展物联网产业,带动中关村科技产业发展,并优先应用于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 物联网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化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已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力量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建设,提出要发展物联网产业,带动中关村科技产业发展,并优先应用于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为推进本市物联网应用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本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及物联网应用现状 (一)本市物联网应用发展的基础和现状。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包括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卫星定位、激光扫描和视频监控等),按照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具有技术融合度高、产业链条长、应用领域广等特点,具体包括信息的采集、传输、分析和应用四个环节(以下简称“感、传、知、用”)。 目前,本市物联网发展技术资源优势明显,源头创新基础较好,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产业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在智能交通、公共安防、地震监测、环境保护、气象服务等领域开展了物联网应用的探索,取得良好效果。但从总体看,本市仍处于物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标准不统一、缺乏资源共享、自主创新产品少、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备等问题,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产业规模尚待提高。 (二)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物联网应用面临的挑战。 从2005年4月市应急委成立以来,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一案三制”为核心,以“首都平安”为目标,建立健全“五大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技术系统在支撑应急管理各项业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搭建起以市应急指挥平台为龙头,16个区县、14个专项应急指挥部指挥平台为支撑,应急移动指挥平台为辅助的应急指挥技术支撑体系,

决策支持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目录 1 工程背景和依据 (2) 1.1 项目背景 (2) 1.2 编制的依据 (3) 2 决策支持建设现状 (4) 2.1 建设基础 (4) 2.2 需求分析 (4) 3 指导思想、建设原则 (6) 3.1 指导思想 (6) 3.2 建设原则 (6) 4 总体目标 (7) 4.1 总体目标 (7) 5 总体框架和体系 (8) 5.1 总体框架 (8) 5.2 技术路线 (9) 6 主要任务 (11) 6.1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11) 6.2 建立信息资源中心 (11) 6.3 搭建应用支撑平台 (11) 6.4 建立决策支持应用 (12) 6.5 完善相关支撑体系 (13) 7 重点工程 (15)

7.1 市领导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15) 7.1.1 市级领导应用 (15) 7.1.2 办公厅及部门应用 (15) 7.2 市领导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16) 7.3 市领导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7) 7.4 市领导多媒体协同办公系统 (18) 7.5 决策分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 (19) 7.6 领导决策综合数据库 (20) 8 保障措施 (22) 8.1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22) 8.2 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22) 8.3 加强资金保障 (23) 8.4 加强项目培训和咨询 (23) 8.5 强化标准规范建设 (23) 9 计划安排及投资类别 (24) 9.1 总体安排 (24) 9.1.1 工程一期 (24) 9.1.2 工程二期 (24) 9.2 投资类别 (25)

1 工程背景和依据 1.1 项目背景 贯彻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 《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切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及时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加强督促,有计划、有力度地搞好工作推进。”。 《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整合各专业数据系统的关系型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以及多媒体数据,建设全省电子政务数据仓库,利用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全省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哈尔滨市已经具备决策支持建设的条件和环境,《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统一建设了公文传输、信息管理、督办管理、目标管理、议案管理和政务值班管理等6个政务应用系统,在工商、税务等各业务部门分别建设各自业务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建设完成了全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城市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共享平台等跨领域、跨部门的应用系统,工商、建委、市政、市长热线和政务呼叫中心等电话呼叫系统,提高了政府为民排忧解难的服务效率”。 1.2 编制的依据《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哈尔滨市国民

决策支持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决策支持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摘要:决策支持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决策支持系统DSS(DeeisionS即portSystem)是信息系统研究的最新发展阶段。它是运用可供利用的、合适的计算机技术,针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通过人机互换方式帮助和改善管理决策制定的有效性的系统。卫生装备是保证部队平时和战时顺利完成卫勤保障任务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作为军队后勤战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装备发展战略是对未来一个时期军队卫生装备发展的整体谋划,包括对未来一定时期卫生装备整体保障效能的基本取向,对卫生装备发展在高层次、大系统、全方位等方面的综合筹划。它必须适应不同的卫勤保障模式,并随着军事战略和保障要求的变革而发生内在的客观变化,与战场环境及战争样式同步发展。它决定了一个国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军队卫生装备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其决策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卫勤力量的组成和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装备研究成果和平战时卫勤保障的水平。 关键词:卫生装备;决策支持系统; 整个卫生装备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图中两个阶段: 卫生装备发展战略制定阶段和卫 生装备发展战略实施与管理阶段。前一阶段是重点,决定了卫生装备体系建设的方向,后一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指导下按步骤完成的。在环境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可能的威胁来源与威胁程度,从而确定我军可能担负的卫勤保障任务,并进行一系列比较研究,发现我军卫生装备体系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一系列需求方案,再根据合适的方法对各种方案中提出的发展对象进行效能评估研究,将评估结果作为卫生装备发展战略决策的依据。因此,卫生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就是体现在如何制定战略上。在卫生装备研究方面,决策支持系统已用于卫生装备选型与编配等方面的研究。但在卫生装备发展方向与重点研究中,尚没有较系统的辅助研究手段,大部分发展研究工作都是研究人员根据实际经验和成功的案例进行,已经不能满足卫生装备科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巫需建立一个系统、实用的卫生装备发展决策平台,供从事卫勤保障与卫生装备决策的机关和研究人员使用,同时也为全军野战卫生装备论证中心提供决策平台。 国内外研究现状:决策支持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决策支持系统DSS(DeeisionS即portSystem)是信息系统研究的最新发展阶段。它是运用可供利用的、合适的计算机技术,针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通过人机互换方式帮助和改善管理决策制定的有效性的系统。目前,DSS 己成为系统工程与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索和研究,DSS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的实际应用中得到了 迅猛发展,在军事应用领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开发军事应用中的DSS。 国外民用代表性的DSS (1)GeodataAnalysisandnisply System(GADs)这是由IBM研究开发的一个地理 数据分析与显示系统,其作用是用计算机来构造和演示地图,它被用于辅助设计警察的巡逻线路、规划城市发展、安排学校的辖区范围等。 (2)water ware 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作为EuxekaEU487计划的最终成果,在墨西哥莱尔玛流域进行应用,以建立水量和水质的平衡,用这种方法可以产生一个取代历史流量资料的稳定流态,用来确定应改进哪些地方的废水处理设施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它采用了完全开放式的、模块化的体系,根据集合程度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结构。系统包括如下基本结构:a、主菜单程序,用以协调各项独立的任务;b、地理信息系统(GIS),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摘要 目前,中国仍处于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入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主题,而和谐发展与城市的公共安全问题密不可分。同时,城市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安全稳定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国在关键的转型时期,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办法,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城市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也具有一定是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面临的各种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指出了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still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view of science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he public security problem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city are inseparable. At the same time, construction of city safety issues directly affect China's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Therefore, our countr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key, establish an effective city public security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city public security, improve the city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level, reduce the city major public safety accidents is to promot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t i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stability is also is practice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ses all kinds of city public safety problems in China,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of our city public security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o strengthen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of our city public securit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city public safety emergency management

人工智能发展综述

人工智能发展综述 摘要:概要的阐述下人工智能的概念、发展历史、当前研究热点和实际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工智能; 前景; 发展综述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自1956 年正式问世以来的五十年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由于其应用的极其广泛性及存在的巨大研究开发潜力,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投入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去。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世界范围的开发新技术的高潮,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科技计划的重要内容是计算机技术,而尤以人工智能为其基本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成为国际公认的当代高技术的核心部分之一。 1什么是人工智能 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给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 是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从人工智能所实现的功能来定义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功能,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这些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 即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若是从实用观点来看,人工智能是一门知识工程学:以知识为对象,研究知识的获取、知识的表示方法和知识的使用。 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如果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电脑表现智能化,使电脑能更灵活方效地为人类服务。只要电脑能够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智能行为,就算是达到了目的,而不在乎在这过程中电脑是依靠某种算法还是真正理解了。人工智能就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个分支,人工智能的目标就是研究怎样用电脑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功能,并开发相关的技术产品,建立有关的理论。 2 人工智能历史 当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工智能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

大数据时代下城市应急管理发展之路

因此,本刊邀请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原研究员寇有观,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协会理事长、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江军,天津行政学院教授王慧军等专家,就大数据时代下城市应急管 寇有观 金江军 王慧军

https://www.doczj.com/doc/75972696.html, Smart Cities 057 主持人: 当前,很多城市都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您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城市应急管理将会起到哪些 方面的作用? 寇有观: 城市应急管理将会对于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金江军: 我国城市经常要面临地震、洪涝、滑坡等各种灾害以及疫情、火灾、燃气管道爆炸等突发性公共事件,亟待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据统计,在我国,位于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城市占45%,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有800多个城市处于洪水水位以下。城市人口集中、财富集中,一旦发生重大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后果往往很严重。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应急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智慧应急”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高城市应急管理水平,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城市更安全、更宜居、更宜业。 王慧军: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

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综述精编

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综述 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综述 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雷英杰 计算机是当代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技术之一,其应用几乎已深入到人类活动和生活的一切领域,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了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和变革。计算机科学技术具有极大的综合性质,与众多科学技术相交叉而反过来又渗入更多的科学技术,促进它们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了许多新学科,推动着科学技术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简称IDSS)是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简称DSS)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相结合的产物,它将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与处理的思想引入到DSS,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广泛的发展前途使之一出现就成为决策支持技术研究的热点。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通过提供背景材料、协助明确问题、修改完善模型、列举可能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等方式,为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的智能型人机交互信息系统。

实践表明,只有当决策支持系统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知识处理能力时,才能向决策者提供更为有效的决策支持。 考虑到IDSS是在传统DS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这里先介绍有关决策、决策科学和决策支持技术的基本概念。 一、DSS的产生与发展 1.1DSS的产生背景 电子数据处理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提高了工作效率,把人们从繁琐的事务处理中解脱出来。缺点:仅局限于具体信息处理,不共享,不考虑整体或部门情况。 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整体分析,系统设计,信息共享,部门协调。缺点:难于适应多变的内、外部管理环境,对管理人员的决策帮助十分有限。 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70年代中期Keen和Scott Morton在《管理决策系统》(1971)一书中提出。目标:对管理者做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背景:运筹学模型发展已经比较完善,多目标决策分析突破了单一效用理论的框架,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特别是知识处理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制度的探讨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制度的探讨

————————————————————————————————作者:————————————————————————————————日期: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探讨 摘要:城市是人类文明与创新的核心载体,安全是现代化城市的第一要素,城市安全是城市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和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已经十分紧迫。本文将探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内涵、分析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我国公共管理与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外国的经验,为我国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1、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公共安全已经不仅仅是指传统的安全和公共安全秩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现代工业、新技术、信息产业高速发展, 安全问题已经延伸到生产、生活、环境、技术、信息等社会各个领域,。公共安全是指为了使公众享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预防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的基础保障,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根据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公共安全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4大方面。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付、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急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滚轮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 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应急管理将重点主要集中在事件发生时的紧急控制和处理阶段,即应对阶段。虽然应急管理也有灾前的准备和灾后的恢复,但应急管理中的准备和预防是为应对服务的,恢复是对灾后造成后果的即时性、被动性的活动,也就是说是应对活动的自然延伸。而公共安全管理中的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是建立在防灾、减灾思想基础上的,也就是能够预防的阻止、

城市物流配送信息化之“智能配送”决策支持系统(精)

城市物流配送信息化之“智能配送”决策支持系统 智能配送决策支持系统,是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多目标决策技术、路径优化模型、数据库技术等技术,依托高精度电子地图,对物流配送调度业务进行订单处理、优化分析、可视化调度报表输出、订单动态查询等,而建立的智能化、可视化的新型配送系统,旨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减轻调度人员和司机劳动强度,满足城市配送、电子商务、电话购物等现代城市物流配送业务的发展需要。 城市物流配送面临的问题 城市配送物流是一个较新的行业,是伴随电子商务、网络化、人们购物习惯改变而产生的现代服务业。在城市物流成本中,运输和车辆配送的费用占有很大比重。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在车辆调度方面的技术比较薄弱,基本上还处于凭经验进行调度的阶段。伴随连锁商业、大型卖场等现代流通业、电子商务和电话购物等业态的发展,城市物流配送面临着诸多问题:城市道路网日趋复杂、交通管制、交通拥堵、客户订单数量增长、客户地点不断变动、客户收取货时间窗变化、配送车辆增多等等,造成运输资源管理难度大、车辆利用率低、员工工作强度增加、成本日益升高、盈利水平下降等等难题。 智能配送决策支持系统以满足客户配送要求为前提,以车辆最少、里程最少、运输费用最低、时间最快、满意度最高等因素为目标,把配送订单科学地分配给可用的车辆,生成装车单和派车作业单,协同仓库部门一起配送任务。系统提供了配载订单的明细列表、装货顺序、车型、送货顺序、上下货时间窗、任务完成时间表等,为城市物流配送业务提供有力的支持,配送业务透明可控,降低总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为企业创造持久的竞争力。 城市物流配送以DC(DeliveryCenter)为中心,提供仓储、运输等职能,负责串接买家、卖家,及时达成买卖双方的物流约定。DC需要完成仓储运输部门协同订单管理、货物接收、货物分拣、货物集拼、运输资源管理、派车等业务,同时需要把相关作业信息及时反馈给客户。城市物流配送的成本主要发生在运输环节,通过下图可以简单了解: 如何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即能降低物流成本,又能获得比较好的收益?DC每天要处理数千张订单,协调安排大量的车辆,只有建立合理运输计划,提高配送效率,才能发挥DC的作用,降低运输成本。 智能配送决策支持系统(AutoDispatch)解决方案 以下通过简单的介绍,从智能配送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分析城市物流配送: 支持多种物流配送的业务规划模式 一般配送业务是由DC拣货后,车辆依顺序配送到各个顾客点的单点装载配送作业。AutoDispatch支持车辆从出货仓库装货后,再到下一个出货仓库装货,再依顺序将货物配送到各个顾客点的多仓库装载共同配送作业(包含出货仓库间的回程车应用),实现配送业务的一体化管理。 支持配送途中,同时进行送货与取货 在配送途中希望同时建立送货与收货计划时,有效运用装载空间增加车辆装载量。AutoDispatch可以将送货订单与收货订单自动分配给最适当的车辆来

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综述

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综述 计算机是当代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技术之一,其应用几乎已深入到人类活动和生活的一切领域,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了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和变革。计算机科学技术具有极大的综合性质,与众多科学技术相交叉而反过来又渗入更多的科学技术,促进它们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了许多新学科,推动着科学技术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DSS的产生背景 三.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s---DSS)是70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系统。它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管理决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决策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信息论、人工智能、信息经济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旨在支持半结构化决策问题的决策工作,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能力与水平,最终实现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一、DSS的产生与发展DSS的发展70年代,Scott Morton在《管理决策系 统》(1971)一书中首次提出DSS。Peter G. W. Keen等人编写了一套丛书,阐明DSS的主要观点,初步构造出DSS的基本框架。1978至1988年,DSS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实用系统被开发出来,投入实际应用,产生明显效益。 1988至现在,DSS技术持续发展,目前已基本成熟。新一代DSS研究仍然十分活跃。DSS的理论基础 (1)信息论 信息是现代科学技术中普遍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 信息论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是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送、加工处理、输出而实现其有目的性行为的研究方法。 (2)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软件技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图形处理技术、知识处理技术等。 (3)管理科学与运筹学 管理科学MS(Management Science):面向管理者,研究决策问题,如决策目标、决策效能等。 运筹学OR(Operations Research):提供一系列优化、仿真、决策等模型。 (4)信息经济学 在信息时代,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得、传递、加工处理、输出等方面的价值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信息产生和获得的成本是多少?利润是多少?即研究信息价值问题。 (5)行为科学 研究决策者的决策风格、在决策过程中的决策行为等,指导DSS的设计和开发。涉及到决策者的心理学。 (6)人工智能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管理决策是一项开拓性工作。当前研究的IDSS就是DSS与AI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领域专家的知识来选择和组合模型,完成问题的推理和运行,为用户提供智能的交互式接口。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前沿,近十年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呈现了光明的前景。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和模式识别是人工智能中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三个研究领域。其中专家系统ES(Expert Systems)研究,取得了许多实用化的成果。当今世界上已经有上千个专家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探讨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探讨 摘要:城市是人类文明与创新的核心载体,安全是现代化城市的第一要素,城市安全是城市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和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已经十分紧迫。本文将探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内涵、分析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我国公共管理与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外国的经验,为我国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1、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公共安全已经不仅仅是指传统的安全和公共安全秩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现代工业、新技术、信息产业高速发展, 安全问题已经延伸到生产、生活、环境、技术、信息等社会各个领域,。公共安全是指为了使公众享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预防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的基础保障,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根据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公共安全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4大方面。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付、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急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

城市道路设施安全与应急管理分析

城市道路设施安全与应急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03T16:31:27.7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作者:杨静 [导读]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关乎城市的经济命脉,城市道路的标准也越来越高。高标准的城市道路应该有一系列完善的道路设施,为道路的运行提供方便。 天津市道路桥梁管理处天津市 30017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道路越修越多。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关乎城市的经济命脉,城市道路的标准也越来越高。高标准的城市道路应该有一系列完善的道路设施,为道路的运行提供方便。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应急管理;问题;对策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充分依靠广大干部职工,以保障城市路桥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逐步建成覆盖城市路桥方方面面的应急预案体系; 一、城市道路设施管理的现状分析 城市道路设施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以下3种: 1.集中管理。集中管理指的是政府市政设施管理单位对城市道路进行统一建设、管理与养护工作,形成一套建设、管理和养护为一体的管理。此种形式的体制不仅有利于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而且大大减少了推诿的现象出现。将城市道路养护费用与维修费用统一使用,可以合理的调配维修队伍和机械设备,然而,不利于调动养护和管理的积极性。 2.集中分级管理。在城市政府中既要设立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又要设立市一级管理部门,其主要工作是为了加强对城市主干路和跨区次干路的养护和管理;设立区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辖区内的次干路和支路的养护和管理。此种形式的体制不仅具有集中管理型的特点,而且从某个层面来说,更有利于调动区级城市道路养护与管理的积极性。然而,因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对区级城市道路养护和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在养护费用使用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 3.分散管理。将城市道路的养护和管理下放到区,交由政府授权各个行政区设立城市道路养护和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区域内城市道路设施养护与管理。此种习惯式的管理体制有利于调动区级城市道路养护和管理的积极性,深入挖掘财政潜能,从而弥补经费的短缺。然而,上述这种形式极易导致管理权与资金使用失控。 二、加强养护与管理措施 对于当前城市道路设施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通常可以利用以下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逐步解决: 1.对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道路养护意识。目前,在道桥设施的养护管理中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人员的素质不是很高,同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不足,因此,当前对于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的加强是相当迫切的,对于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需要进行分级培训,按照管理养护工作的不同来分配培训的对象,并且培训的工作也需要针对性的来区分培训对象。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必须需要将一些比较小的问题加强重视,不能任由其发展为大的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将道桥的设施安全作为最主要的目标,根据当前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规范,在管理中将自身的职责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强化,以避免道桥设施在其运行中逐渐的恶化。 2.强化规范管理。对于管理的制度以及措施一定要规范的进行监理,首先,就需要对城市中道路桥梁的相关情况全面摸清,然后再统一对道桥系统的资料进行编制。同时,监理一个长久有效的道桥管理机制,利用维护以及检查制度,将道桥的检测以及巡视制度进行健全。比如说,需要对道桥设施每年都要进行一个的常规检测,五到十年进行一次结构性的检查。按照《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确认每一个道桥的巡检周期,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做好养护档案,将道桥技术的状况有效系统的掌握。进行常规的检查并重点做好跟踪,将其排列进行分类,列出最差的和最好的,将一些异常的状况以及缺损尽量早的发现,并且按照设施维修的缓急来对经费进行安排,实现行车的安全。保证在其所管理的范围内,防止灾难性的事件发生。 3.加强道路养护信息化管理。对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还是依靠数据来进行,相对来说,传统的手工往往对其很难准确以及及时的评价,所以,要实现道路桥梁的科学化以及现代化,就需要全面对道桥管理实行信息化。近些年,新改建的城市道桥非常多,道路技术出现的状况变化很大,在规定的时期内组织人员进行道桥的专项调查,对于道路的技术状况很难完整的以及系统的查清,对于技术档案也很难进行完善。随着当前社会的服务水平不断在提高,并且道桥信息化的实施,在一定意义上对道桥的养护管理水平有效的提高了,同时使其管理程序变得更加规范以及合理,同时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能相符。 4.建立道路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对于道桥的安全事故以及突发事故与反恐应急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对于相关的应急队伍进行落实,并且对相应的养护以及应急物资在日常中准备充足。对于城市比较特殊的一些道路加强重点管理。完善相应的专业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管理与养护队伍,在日常中一些检测、维修以及养护的机械设备配备足够,对相应道路预警系统以及健康检测系统进行建立有必要时可进行实时的监控。 三、加强道桥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设 1.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应急平台建设要统筹规划,切合实际,注重实效,要依托政府系统资源网络,规范技术标准,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专业系统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满足值守应急、信息汇总、指挥协调、视频会商等基本功能,要积极推进城市道桥应急联动系统建设,按照“信息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的原则,实现应急信息接报平台的整合。同时,尽快制定缺项的应急专案,补充前期的应急框架体系。 2.强化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和预警工作。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准确上报和妥善处置。设立基层信息员,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要抓紧建设各类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建立预警信息通报与发布制度,充分利用电子屏幕、内部网络平台、手机短信息、电话等各种载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实现道桥结构安全的动态监测为目标,积极推进道桥设施的网络化、信息化的工作,加强数据积累工作,为道桥 3.设施的预测、预警、预防提供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完善桥梁结构安全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4.健全城市道桥应急处置队伍体系。建立充实城市道桥应急处置队伍,开展桥梁应急处置演练演习,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建立专家

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1 吴新年2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兰州730000) 陈永平 (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银川750021) 摘要:在简要回顾决策支持系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类型,分析总结了阻碍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决策支持系统未来的发展取向。 关键词:决策支持系统;现状;趋势;关键技术 1 决策支持系统的兴起与发展 决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时时处处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任何行动都是相关决策的一种结果。正是这种需求的普遍性,人们一直致力于要开发一种系统,来辅助或支持人们进行决策,以便促进提高决策的效率与质量。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更有力地推动了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的发展。 简要说来,DSS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后期,面向模型的DSS 诞生,标志着决策支持系统这门学科的开端;20世纪70年代,DSS的理论得到长足发展,80年代前期和中期,实现了金融规划系统以及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roup DSS);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将DSS与知识系统相结合,提出发展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的设想[1];此后,开始出现了主管信息系统( 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EIS)3、联机分析处理(OLAP)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关注和开发基于Web的DSS,随着Internet的革命性发展和深入应用,基于分布式的、支持群体网络化和远程化协同的情报分析与综合决策支持系统逐步浮出水面并开始走向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DSS 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人们决策的支持能力也越来越强大。 2 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类型 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决策支持系统(DSS)以来,DSS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主要有如下几种决策支持系统: (1)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Data-Driven DSS)[2]。这种DSS强调以时间序列访问和操纵组织的内部数据,也有时是外部数据。它通过查询和检索访问相关文件系统,提供了最基本的功能。后来发展了数据仓库系统,又提供了另外一些功能。数据仓库系统允许采用 1本研究受“西部之光”项目“甘肃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研究与示范”资助。 2作者简介:吴新年,男,1968年11月出生,在职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迄今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合作出版著作3部。主要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情报研究与决策咨询。wuxn@https://www.doczj.com/doc/75972696.html, 陈永平,男,1969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图书情报学系,副研究馆员,现任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组织与服务。cyp1120@https://www.doczj.com/doc/75972696.html, 3主管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指为了满足无法专注于计算机技术的领导人员的信息查询需求,而特意制定的以简单的图形界面访问数据仓库的一种应用。

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1)

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信息092 王岩090612271引言 决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在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决定策略或办法时,时时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任何行动都是相关决策的一种结果。正是这种需求的普遍性,决策支持系统应运而生。20多年来,DSS已在理论研究、系统开发和实际应用诸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并呈现出积极的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呈现多元化结构发展态势。 决策支持系统,简称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以特定形式辅助决策的一种科学工具。它通过人机对话等方式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将知识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信息处理能力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作环境,协助决策者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法,进行评价、预测和选优。 近几年来,从关于决策支持系统基本定义和决策支持系统基本结构出发,演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概念、观点和结构。为此,本文从对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现状加以概括论述,同时总结了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决策支持系统的兴起于发展 决策支持系统的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过程:20世纪60年代后期,面向模型的决策支持系统诞生,标志着决策系统的这门学科的开端,20世纪70年代,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80年代的前期和中期,实现了金融规划系统以及群体决策支持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将决策支持系统和知识系统相结合,提出了发展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设想;此后,开始出现主管信息系统,联机分析处理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关注和开发基于Web的决策支持系统,随着Internet的革命性和深入应用,基于分布式的、基于群体网络化和远程化的协同的情报分析与综合决策支持系统逐步浮出水面并开始走向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人们的决策的支持能力也越来越大。 DSS的系统结构 尽管DSS在形态上各色各样,但它们在结构上有一个基本特征——集成性,对不同形态的DSS进行分解时,又会发现DSS主要由五个部件组成:人机接口、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方法库。每个库又带有各自的管理系统,即对话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型库管理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方法库管理系统。因此一般地说,大部分DSS都可以认为是这十个基本部件的不同的集成和组合,即这十个部件可以组成实现支持任何层次和级别的DSS系统。 阻碍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1980年,Sprague就曾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的三部件结构,即对话部件、数据部件(数据库Data Base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模型部件(模型库MB和模型库管理系统MBMS)。该结构明确了DSS的组成,也间接地反映了DSS的关键技术,即模型库管理系统、部件接口、系统综合集成。 1981年,Bonczak等又提出了DSS三系统结构,即语言系统(LS)、问题处理系统(PPS)、知识系统(KS)[13]。从这些系统总体架构的概括与设计思路看,开发一个实际的高性能DSS需要解决如下关键技术问题: (1)模型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它包括模型库的组织结构、模型库管理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