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膏方制作方法

中药膏方制作方法

中药膏方制作方法
中药膏方制作方法

浸泡浸泡制作膏方的药材,通常要12个小时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都泡出来,这是保证膏方质量的第一步。

煎煮膏方煎煮起码要五六个小时。一开始用大火煎,先煎到沸腾,再改用小火,一边煎一边搅拌去除表面泡沫。煮到3~6小时,过滤取出药液,药渣加冷水再煎。这样反复三次,合并药液。关键是一定要确保煎满“三汁”才行。“三汁”是非常有讲究的,第一汁是为了让药材可以充分吸收,第二汁是为了把药材的成分煎出来,第三汁是为了能让药材彻底吸收。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

浓缩收膏煎完“三汁”后,静置沉淀,再用4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煎出的药液放到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使它逐渐形成稠膏状。如果用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要另外用小火熬成浓汁或研成细粉,在收膏时调入。熬制的膏方一定要到“滴水成珠”(膏胶滴入冷水中,不迅速分散和溶化)为止。

存放食用盛放膏方最好使用传统的膏方盛器——瓷罐。膏方由多味药材配伍熬制而成,不含任何防腐剂,在同样冷藏保存的条件下,瓷罐比其他材质盛器更安全。同时,一般膏滋药应放在阴凉处,如冰箱里或朝北房间,避免靠近厨房炉火边,以防温度过高而霉变。每天取用膏滋药时,不要每次换一只汤匙去掏,以免每天将水分带进罐里促进发霉。最好准备一个小罐,放上一个星期用量,吃完后再添加,既方便又卫生。

中药膏滋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由于其服用方便 ,较易贮存 ,疗效显著 ,特别

适用于需滋补的患者 ,故深受广大患者欢迎。膏滋的处方须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方 ,其制作可委托中药店代为加工 ,也可以在家中自行煎制 ,但操作质量将直接影响疗

效 ,因此 ,必须规范制作 ,现具体介绍方法如下。1 材料1。1 除了中药饮片外 ,还需事先准备好收膏药和一些特殊工具。收膏药包括:①胶类 :临床以驴皮胶 ,即阿胶最为常用 ,关于用量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 ,胶类过多会滋腻碍胃 ,过少则难以凝膏成形 ,一般

情况阿胶可用 2 5 0g左右 ,根据患者的体质亦可选用鹿角胶、龟板胶等 ,但它们胶质较薄 ,用量要酌加 ,并宜多胶混用。总之由于膏滋药的稠度是与胶类、糖类以及饮片中的滋腻药配比有关 ,因此还须参照具体情况增减胶类用量。②糖类 :一般可用冰糖、砂糖、饴糖、蜜糖 ,但后三者凝膏时的硬度和明洁度均不如前者 ,因此临床上冰糖为最常用 ,以滋补药为主的

膏滋 ,冰糖的用量可以掌握在 5 0 0 g左右 ,要是处方中苦寒药较多 ,为避免苦寒伤脾败

胃 ,冰糖可用至 1kg左右。

膏方的功效毋庸置疑,而其制作过程同样非常讲究,膏方的定制加工流程,主要为如下七个步骤:

1、配方

方法:将饮片、细料和辅料配齐分装,送入加工区。

通常内服膏方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以在药房买到的现成膏方药,如治疗咳嗽的“枇杷膏”,治疗痛经的“益母膏”,治疗体虚多病的“十全大补膏”等,这一类膏方药,大多药物组成简单,作用单纯。另一种是必须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疾病,经过医生全面诊断和辨证以后处定的膏方,一般应该先采用汤剂处方诊治服用一段时间,确定有效之后,将有效处方的用量增大10-15倍以上,即成为一次拟定的膏方剂量。

2、浸药

方法:饮片以专用容器加水适量,充分浸透2小时。

将药物和匀后,放入有盖的容器内,容器以砂锅最佳,也可用铜锅或搪瓷锅、铝锅,但不可

用铁锅,以免引起化学反应。然后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冷水浸泡,一般以水高出药面15厘米为度,浸泡时间约2小时左右,这样,药物中的有效成份容易煎出来。

3、提取

方法:浸透饮片入紫铜药锅煮沸2小时取出药汁,再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药液,药渣压出药汁并入上述药液,置容器放置沉淀6小时。

俗话说“煎药要煎透”。所谓“透”,就是恰如其分的意思。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药液溢出,煮至2

小时后,过滤取出药液,药渣续加冷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一般以淹没药料即可,如法煎煮三次为度,合并药液,静置沉淀,再用四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

4、浓缩

方法:取药液经80目药筛滤过后置紫铜药锅中,加入另煎细料药液,加热至沸,撇去浮沫。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用筷子或竹扁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趁热用筷子或竹扁取浓缩的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此谓清膏。至于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则不宜与他药同煎,以免造成浪费,应该用小火另煎浓汁,于收膏时将药汁冲入,或将人参、冬虫夏草研成细粉,于收膏时调入膏中亦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药效。

5、收膏

方法:在浓缩药液中加入胶类、黄酒和糖类细料,不断搅拌至胶块完全烊化,再经60目药筛滤过,倒入紫铜药锅继续加热搅拌至药汁滴下呈线或柱,再加入贵重细料,充分搅拌成膏滋。

在稠膏状的药液中加入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胶剂和适量蜂蜜或冰糖、蔗糖用小火煎熬并不断用筷子搅拌和匀的过程就是收膏。糖类和胶类的配料,均应根据需要选用,例如阴血虚弱者,可选用驴皮胶、龟板胶;阳气虚弱者,可选用鹿角胶;阴阳两虚者,可选用龟鹿二仙胶;便秘者可选用蜂蜜;糖尿病患者可避免用糖类;肝病者可不用黄酒浸胶等。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强调了“滴药如柱”和“插旗”两个特殊名词。所谓“滴药如柱”,就是形容整个药液经过熬制后呈现出的粘稠状态。只见俞药师在搅拌的过程中将竹扁轻轻一抬,顿时竹扁上留下的膏滋药立刻呈现出柱子般的绵延状态。至于“插旗”,则是指在经过了“滴药成柱”的状态之后,滞留在竹扁上的药液由于重力作用所形成的一个个小旗子形状。通常出现这两种情况,就说明这膏滋药快制做好了。

6、分装

方法:膏滋乘热快速倒入事先清洗、消毒过的专用容器(瓦罐一料一罐,玻璃瓶一料4-6瓶)内,或进入自动分装机内分装(每袋20g,一料约60袋)。

装有刚刚熬制好膏滋药的紫铜药锅非常烫手,但俞药师表示分装膏滋药的动作一定要快,否则粘稠的膏滋药容易凝结在一起。

7、凉膏

方法:膏方定制成品在净化环境中凉放备取。

膏方的收藏也是重要的一环,如收藏不妥,极易变霉变质,影响药效。一般存放膏方的容器以瓷罐为宜,切不可用金属的锅、罐存放,以免引起化学反应。一料膏方通常可服用4—8周,所以放置的环境以阴凉干燥为好,如避阳之处或冰箱内,因膏方中糖份含量高,且其中还含有动物蛋白,温度一高容易变质发霉。

膏方制作7步骤

膏方制作7步骤 膏方的功效毋庸置疑,而其制作过程同样非常讲究,膏方的定制加工流程,主要为如下七个步骤: 1、配方 方法:将饮片、细料和辅料配齐分装,送入加工区。 通常内服膏方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以在药房买到的现成膏方药,如治疗咳嗽的“枇杷膏”,治疗痛经的“益母膏”,治疗体虚多病的“十全大补膏”等,这一类膏方药,大多药物组成简单,作用单纯。另一种是必须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疾病,经过医生全面诊断和辨证以后处定的膏方,一般应该先采用汤剂处方诊治服用一段时间,确定有效之后,将有效处方的用量增大10-15倍以上,即成为一次拟定的膏方剂量。 2、浸药 方法:饮片以专用容器加水适量,充分浸透2小时。 将药物和匀后,放入有盖的容器内,容器以砂锅最佳,也可用铜锅或搪瓷锅、铝锅,但不可用铁锅,以免引起化学反应。然后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冷水浸泡,一般以水高出药面15厘米为度,浸泡时间约2小时左右,这样,药物中的有效成份容易煎出来。 3、提取 方法:浸透饮片入紫铜药锅煮沸2小时取出药汁,再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药液,药渣压出药汁并入上述药液,置容器放置沉淀6小时。 俗话说“煎药要煎透”。所谓“透”,就是恰如其分的意思。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药液溢出,煮至2小时后,过滤取出药液,药渣续加冷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一般以淹没药料即可,如法煎煮三次为度,合并药液,静置沉淀,再用四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 4、浓缩 方法:取药液经80目药筛滤过后置紫铜药锅中,加入另煎细料药液,加热至沸,撇去浮沫。 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用筷子或竹扁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趁热用筷子或竹扁取浓缩的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此谓清膏。至于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则不宜与他药同煎,以免造成浪费,应该用小火另煎浓汁,于收膏时将药汁冲入,或将人参、冬虫夏草研成细粉,于收膏时调入膏中亦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药效。 5、收膏 方法:在浓缩药液中加入胶类、黄酒和糖类细料,不断搅拌至胶块完全烊化,再经60目药筛滤过,倒入紫铜药锅继续加热搅拌至药汁滴下呈线或柱,再加入贵重细料,充分搅拌成膏滋。 在稠膏状的药液中加入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胶剂和适量蜂蜜或冰糖、蔗糖用小火煎熬并不断用筷子搅拌和匀的过程就是收膏。糖类和胶类的配料,均应根据需要选用,例如阴血虚弱者,可选用驴皮胶、龟板胶;阳气虚弱者,可选用鹿角胶;阴阳两虚者,可选用龟鹿二仙胶;便秘者可选用蜂蜜;糖尿病患者可避免用糖类;肝病者可不用黄酒浸胶等。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强调了“滴药如柱”和“插旗”两个特殊名词。所谓“滴药如柱”,就是形容整个药液经过熬制后呈现出的粘稠状态。只见俞药师在搅拌的过程中将竹扁轻轻一抬,顿时竹扁上留下的膏滋药立刻呈现出柱子般的绵延状态。至于“插旗”,则是指在经过了“滴药成柱”的状态之后,滞留在竹扁上的药液由于重力作用所形成的一个个小旗子形状。通常出现这两种情况,就说明这膏滋药快制做好了。 6、分装 方法:膏滋乘热快速倒入事先清洗、消毒过的专用容器(瓦罐一料一罐,玻璃瓶一料4-6瓶)内,

膏方制作和传统膏方介绍

膏方制作和传统膏方介绍 开膏方的药方往往是很大一张,里面有二三十味药。膏方最好请富有经验的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开具,医院和药店都可以代加工,患者也可以自己在家中熬治。 胡庆余堂煎制膏方的韩师傅介绍了煎膏要领。 步骤一:饮片入冷水浸泡,然后入锅煎煮,若药方中进补药多,煎煮时间较长。同时,把荤膏(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放入黄酒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步骤二:根据个人体质,可在药汁中加入适量冰糖、饴糖、蜂蜜,糖尿病患者可加入木糖醇。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步骤三:熬糖膏。把蜂蜜或饴糖放入火上浓缩,待糖变稠。 步骤四:把浓缩药汁与糖膏混合,可加入适当盐炒核桃、芝麻调味,一并放入不锈钢锅或沙锅中用文火煎熬,不停搅拌,熬至黏稠状。 步骤五:离火,自然冷却。用搪瓷罐、瓷罐、沙锅陈放。若用沙锅存放,沙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 名中医为你开出“名膏方” 国家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专家王会仍 主治:亚健康、术后、病后体虚未复 西党参(研末)250g、黄芪250g、白术120g、茯苓120g、甘草50g、熟地150g、全当归120g、川芎60g、白芍120g、桂枝60g、淮山药150g、陈萸肉120g、枸杞子120g、灵芝150g、陈皮60g、五味子60g、制黄精200g、玉竹120g、麦冬120g、巴戟肉120g、丹皮90g、杜仲120g、补骨脂120g、生米仁300g、龙眼肉60g、胡桃肉(研末)60g、阿胶250g、鹿角胶250g、黄酒250ml、冰糖250g。(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 省级名中医,儿科专家俞景茂主治:小儿哮喘 太子参150g、天冬120g、熟地30g、炙冬花90g、黄芪120g、补骨脂90g、丹参90g、椒目45g、炙甘草50g、红枣150g、冰糖160g、阿胶120g、黄酒100ml、川贝粉30g。(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 此方为小儿固本克喘膏,可预防哮喘反复发作,有良好的抗哮喘复发作用。 妇科专家傅萍 主治:子宫肌瘤 气虚血滞、疾湿内停,结而成症,月经量偏多,宜扶正运脾攻湿消症。常用方剂: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加减,胶类选用阿胶及鳖甲胶,用量随症加减。除胶类外,辅料可加入龙眼肉,核桃肉、红枣、黑芝麻等。 省立同德医院老年病专家李安民 主治:气血两虚症 十全大补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肉桂)、人参养荣汤(人参、甘草、当归、茯苓、丹皮、泽泻、五味子)加减,配以阿胶收膏。 胡庆余堂名医馆馆长、中医妇科专家张承烈 主治:更年期综合症 太子参300g、百合300g、生地200g、当归150g、仙茅150g、仙灵脾150g、珍珠母400g、生白芍300g、川芎150g、知柏各150g、酸枣仁200g、紫丹参200g、茯苓300g、枸杞子250g、菟丝子250g、煅龙牡各200g、桑寄生250g、川断250g、巴吉天200g、复盆子200g、米仁300g、炒白术200g、胡桃200g、蜂蜜250g、阿胶250g。 实用膏方十全大补膏

中药膏方制作方法

中药膏方制作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浸泡浸泡制作膏方的药材,通常要12个小时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都泡出来,这是保证膏方质量的第一步。 煎煮膏方煎煮起码要五六个小时。一开始用大火煎,先煎到沸腾,再改用小火,一边煎一边搅拌去除表面泡沫。煮到3~6小时,过滤取出药液,药渣加冷水再煎。这样反复三次,合并药液。关键是一定要确保煎满“三汁”才行。“三汁”是非常有讲究的,第一汁是为了让药材可以充分吸收,第二汁是为了把药材的成分煎出来,第三汁是为了能让药材彻底吸收。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 浓缩收膏煎完“三汁”后,静置沉淀,再用4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煎出的药液放到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使它逐渐形成稠膏状。如果用、等贵重药物,要另外用小火熬成浓汁或研成细粉,在收膏时调入。熬制的膏方一定要到“滴水成珠”(膏胶滴入冷水中,不迅速分散和溶化)为止。 存放食用盛放膏方最好使用传统的膏方盛器——瓷罐。膏方由多味药材配伍熬制而成,不含任何防腐剂,在同样冷藏保存的条件下,瓷罐比其他材质盛器更安全。同时,一般膏滋药应放在阴凉处,如冰箱里或朝北房间,避免靠近厨房炉火边,以防温度过高而霉变。每天取用膏滋药时,不要每次换一只汤匙去掏,以免每天将水分带进罐里促进发霉。最好准备一个小罐,放上一个星期用量,吃完后再添加,既方便又卫生。 中药膏滋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由于其服用方便 ,较易贮存 ,疗效显着 ,特别适用于需滋补的患者 ,故深受广大患者欢迎。膏滋的处方须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方 ,其制作可委托中药店代为加工 ,也可以在家中自行煎制 ,但操作质量将直接影响疗效 ,因此 ,必须规范制作 ,现具体介绍方法如下。1 材料1。1 除了外 ,还需事先准备好收膏药和一些特殊工具。收膏药包括:①胶类 :临床以驴皮胶 ,即阿胶最为常用 ,关于用量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 ,胶类过多会滋腻碍胃 ,过少则难以凝膏成形 ,一般情况阿胶可用 2 5 0g左右 ,根据患者的体质亦可选用鹿角胶、龟板胶等 ,但它们胶质较薄 ,用量要酌加 ,并宜多胶混用。总之由于膏滋药的稠度是与胶类、糖类以及饮片中的滋腻药配比有关 ,因此还须参照具体情况增减胶类用量。②糖类 :一般可用冰糖、砂糖、饴糖、蜜糖 ,但后三者凝膏时的硬度和明洁度均不如前者 ,因此临床上冰糖为最常用 ,以滋补药为主的膏滋 ,冰糖的用量可以掌握在 5 0 0 g左右 ,要是处方中苦寒药较多 ,为避免苦寒伤脾败胃 ,冰糖可用至 1kg左右。 膏方的功效毋庸置疑,而其制作过程同样非常讲究,膏方的定制加工流程,主要为如下七个步骤: 1、配方 方法:将饮片、细料和辅料配齐分装,送入加工区。 通常内服膏方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以在药房买到的现成膏方药,如治疗咳嗽的“枇杷膏”,治疗痛经的“益母膏”,治疗体虚多病的“十全大补膏”等,这一类膏方药,大多药物组成简单,作用单纯。另一种是必须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疾病,经过医生全面诊断和辨

如何在家自己制作中药膏方

如何在家自己制作中药膏方 膏方的制备 传统上中药剂型有丸、散、膏、丹、汤五大类型,各类剂型各有其作用特点,由于膏方对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改善体质偏颇,有比较好的疗效,膏方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 1膏方的配方 简单的讲膏方其实就是有汤药煎煮浓缩而来,因此一般来讲凡可制成汤丸者,也都可以熬成膏方服用。 2膏方的类型 一般来讲膏方分为内服与外用,外用药大多不适合自己在家熬制,故在此不讨论。内服的膏方就是将中医熬煮,去除药渣,然后小火浓缩,然后加入冰糖或蜂蜜收膏。 3膏方的制备 处方来源:凡是临床上使用的汤药服用有效,在症状稳定之后,可以将所用的方子制成膏方,也可以找医生辨证开方熬制膏方。 膏方的药物用量:膏方可以在有效汤方的基础上,取5到10副药的量,重量应至少使用1000克以上,否则药物太少不容易熬制。具体比例是这样的,1000克饮片,应该使用1000克蜜或冰糖,熬成的膏多是控制在1500克左右。 炼蜜:炼蜜作用有二,一是蜂蜜致中和除去偏性;二去除杂质水分,提高质量便于保存。方法:将蜜于锅内融化,熬沸除去上面的浮沫,当水分熬得差不多时会起大泡,蜜会呈老红色,这时候再加一点水,煮沸倒出滤去杂质,备用。一般一斤蜜会敖成八两。 膏方熬制;药物捣碎,加水浸没,泡上一夜,然后将药物反复不断的煎煮,熬到药物味道很淡了为止,然后取各次熬取的药汁于一处,静置并反复过滤去除杂质。然后将药汁置于锅中,武火煮沸浓缩,并随时去除浮沫,待药汁变得椆厚之

后,改成小火避免熬糊,熬到将药物滴一滴到纸上没有水分渗透为度,称之为清膏。将糖于锅中炒黄加一点水或预留的药汁化薄,滤去杂质,随后将清膏与之会合,文火浓缩,熬到能滴之成珠为度,当然也可以用之前提到过的蜜。熬成之后,放凉就可以放到玻璃瓶中密封冷藏保存。 服用:冬天是比较好的季节但也往往不拘时节,服用方法可以用水冲服,或用水冲服,或直接含服。日一两次次服20毫升为度。

《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第九章外用膏剂

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第九章外用膏剂 外用膏剂: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等作用,也可透过皮肤和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后者亦称经皮给药系统(简称TDDS,)或经皮治疗系统(简称TTS)。 1、特点:经皮给药系统中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循环,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破坏,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2、分类:软膏剂;膏药(黑膏药、白膏药); 贴膏剂(橡胶膏剂、凝胶膏剂、贴剂)。 3、药物透皮吸收过程:释放:从基质脱离并扩散到皮肤或黏膜表面。穿透:进入真皮、皮下组织,起局部作用。吸收: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4、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完整表皮--主要途径;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 5、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 ⑴ 皮肤条件:应用部位,皮肤的病变、温度与湿度、清洁

⑵ 药物性质:理想药物:具有适宜的油、水分配系数,既具有一定脂溶性又具水溶性。 ⑶ 基质的组成与性质: ①吸收:乳剂型基质>吸水性软膏基质(凡士林+羊毛脂)、硅酮、豚脂>烃类基质。 ②基质的pH 影响弱酸性与弱碱性药物的穿透与吸收:当基质 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或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a时,药物的分子型显著增加而利于吸收。 ③附加剂:表面活性剂、透皮促进剂。 ④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的基质,也能增加药物的渗透性。油脂性强的基质封闭性强,可显著增加皮肤水合作用。 ⑷ 其他因素:还与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及与皮肤接触时间等密切相关。 注: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对药物的释放较快,但对药物的穿透作用影响不大,制成的软膏较难透皮吸收。 软膏剂: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1、特点: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具有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和局部 治疗。全身治疗作用

中药膏方与制作

中药膏方与制作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伴随着秋冬脚步的到来,又到了冬令进补的佳季;以往冬令进补以炖汤、煲汤等药膳食疗为主,今年,古代是达官贵人专用的膏方滋补成为新时尚,为冬令进补增添了新的内容和选择。 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冬天人们食欲佳,脾胃运化好,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正如民间常讲“冬天进补,来春打虎。” 在市场买滋补食材时,很多人会买薏米,只因大家常说广东地区湿热,薏米去湿好。张年介绍:“不能盲目用药材进行去湿去热,毕竟不少人不是湿热体质。根据我院治未病中心及省内其他医院的大量人群体质辨识统计结果,佛山人并非习惯所认为的以湿热体质为主,而是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共占了60%以上,也就是说佛山亚健康人群还是以虚证为主,也是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耗气损阳的结果。” 不同体质开不同处方 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刘继洪主任医师介绍,滋补的中药的剂型很

多,最适合补虚的是煎膏制剂,这是传统的中药剂型之一,药性滋补,味道甘美,浓度高,体积小,容易保存,便于服用,具有良好的滋补效果。从季节而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其中冬季是闭藏季节,气候严寒,虚证也会加重或复发,因此更宜服用滋补膏。 一般膏方需根据不同的个体体质、不同临床表现确立个性化处方,多为20-30味甚至更多的药味组成的大型复方,经浸泡、煎煮、过滤、浓煎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后,掺入胶类、糖类等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膏方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发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尤其适合体质偏虚的亚健康人群。 滋补膏方制作需两周 而制作滋补膏,首先是对症选方、看你是气虚、血虚,亦或是气血俱虚,然后按上述介绍的方剂选择。 冬季是传统的滋补季节,如何能够补得好?补得对?刘继洪称,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在详细收集病人信息,并进行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再辨证开出滋补处方,既有方便的协定处方,更有“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滋补处方。“同一个药材方,不同体质的药材用量都有不同。不少办公室人群,常见脾胃虚,又伴随气虚,但是有些人气虚较重,

中药膏方制备实施计划方案

关于开展中药膏方制剂实施方案 膏方作为传统的中药制剂的一种,现在正在广泛开展,为响应我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的优势,打造我院中医药特色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中药膏方制剂在我院的应用,为此我院将具体开展中药膏方的制备工作。 一、膏方的认识 1、什么是膏方 膏方,俗称膏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辩证论治为基础,运用中药、滋补品或食品等依法熬制而成的膏类制剂。中药膏方渊源悠久,从传统的认知和临床经验角度来看,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中医传统剂型。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2、膏方的特点 祖国医学非常重视“天人相应”的理论,自然界万物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类到了冬季,也同样处于“封藏”时期,此时调补可以使营养物质易于吸收蕴藏。因此,民间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之说。但是,这并不是说其他季节一概不能进补,无论何时只要人体出现

气血阴阳失调,都可以及时调补。中药膏方具有吸收好、服用方便的特点,对一些需要长期调养的人群来说尤其适合。因此膏方有以下特点: 1)膏方均系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特点和不同症状、体征,不同的理化结果而组方,充分体现辩证论治和因人、因时制宜的个体化治疗原则,而且一人一方,针对性强。 2)膏方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通过调补脏腑的虚损和阴阳气血的不足,人体阴平阳秘,气血调畅,从而达到补中寓治,治中寓补的目的。 3)每料膏方可以连续服用一至两个月,与汤剂相比,省略了每天煎煮的步骤。根据各人需要,可适当添加糖、蜜或甜味剂调味,口感怡人。膏方体积小,携带和服用均比汤剂方便,适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3、膏方的分类 1)根据膏方中是否含有动物胶或胎盘、鹿鞭等动物药,可将其分为素膏和荤膏; 2)根据制作过程是否加入蜂蜜或糖等辅料将膏方分为 清膏和蜜膏,中药煎煮浓缩后直接收膏者为清膏,收膏时加入蜂蜜称为蜜膏,加糖称为糖膏; 3)按作用可分为滋补性膏方和治疗性膏方。 4、膏方的组成 1)中药饮片:一般需辩证施治,根据个人情况而不同,一

中药滋膏方制作方法简介

中药滋膏方制作方法 简介

中医药膏方制作简介 膏方是一门学问,又属中华文化之遗泽,应当传承不息,发扬光大。 物质------油脂成膏 形态-------凝而不固 味道------甘美滑腴 内容------物之精粹 作用----滋养膏润 膏方,又称“煎膏”“膏滋”,是中医常用的剂型之一。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健身体与治疗疾病相结合,疗效明显,服用方便的膏类制剂。 按使用方法分类: 1、内服膏方: 成方膏滋药:选用一些疗效确切,组成简单的膏方方剂,由药厂成批生产加工成膏滋,作为中成药在药店销售,供患者对证选用,如:益母草膏、二仙膏等。 临床膏滋药:又称为定制膏方,是指经过医生针对患者身体状况辨证施治处方,一人一方,由药房或医院药房定制加工成膏方,每一剂膏方只适合患者本人服用。 2、外用膏方: 中医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除用于皮肤、疮疡等疾病以外还在内科和妇科等疾病中使用。 3、按添加辅料分类:

素膏:指用砂糖或者蜂蜜所收的膏剂 荤膏:指在素膏中再加入阿胶或者龟板胶等动物胶而制成的膏剂。 膏方起源 1、起源于汉唐, 《黄帝内经》所在十三方中就有两张膏方豚膏和马膏,主供外用。 《金匱要略》大乌头膏、猪膏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 《千金药方》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 《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内服。 2、萌芽于宋朝 内服膏已受到普遍重视,膏逐渐替代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应用日趋广泛;《洪氏集验方》琼玉膏沿用至今,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圣济总录》瓜蒌根膏,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 3、发展于明朝 膏方日趋完善和成熟,膏方命名逐渐正规,制作比较规范,膏和煎有了明确的区别,“膏”专制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膏方的数量大大增加,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寿世保元》茯苓膏;《景岳全书》两仪膏。 4、兴盛于清代 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载内服膏滋方近30首,《张氏医通》记载的二冬膏、集灵膏为后世医家所沿用。晚清膏方组成渐复杂,张聿清《膏方》中用药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强调辩证施治,开列膏方之前先用“开路方”通过汤剂调

中药膏方制作方法

浸泡浸泡制作膏方的药材,通常要12个小时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都泡出来,这是保证膏方质量的第一步。 煎煮膏方煎煮起码要五六个小时。一开始用大火煎,先煎到沸腾,再改用小火,一边煎一边搅拌去除表面泡沫。煮到3~6小时,过滤取出药液,药渣加冷水再煎。这样反复三次,合并药液。关键是一定要确保煎满“三汁”才行。“三汁”是非常有讲究的,第一汁是为了让药材可以充分吸收,第二汁是为了把药材的成分煎出来,第三汁是为了能让药材彻底吸收。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 浓缩收膏煎完“三汁”后,静置沉淀,再用4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煎出的药液放到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使它逐渐形成稠膏状。如果用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要另外用小火熬成浓汁或研成细粉,在收膏时调入。熬制的膏方一定要到“滴水成珠”(膏胶滴入冷水中,不迅速分散和溶化)为止。 存放食用盛放膏方最好使用传统的膏方盛器——瓷罐。膏方由多味药材配伍熬制而成,不含任何防腐剂,在同样冷藏保存的条件下,瓷罐比其他材质盛器更安全。同时,一般膏滋药应放在阴凉处,如冰箱里或朝北房间,避免靠近厨房炉火边,以防温度过高而霉变。每天取用膏滋药时,不要每次换一只汤匙去掏,以免每天将水分带进罐里促进发霉。最好准备一个小罐,放上一个星期用量,吃完后再添加,既方便又卫生。 中药膏滋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由于其服用方便 ,较易贮存 ,疗效显著 ,特别 适用于需滋补的患者 ,故深受广大患者欢迎。膏滋的处方须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方 ,其制作可委托中药店代为加工 ,也可以在家中自行煎制 ,但操作质量将直接影响疗 效 ,因此 ,必须规范制作 ,现具体介绍方法如下。1 材料1。1 除了中药饮片外 ,还需事先准备好收膏药和一些特殊工具。收膏药包括:①胶类 :临床以驴皮胶 ,即阿胶最为常用 ,关于用量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 ,胶类过多会滋腻碍胃 ,过少则难以凝膏成形 ,一般 情况阿胶可用 2 5 0g左右 ,根据患者的体质亦可选用鹿角胶、龟板胶等 ,但它们胶质较薄 ,用量要酌加 ,并宜多胶混用。总之由于膏滋药的稠度是与胶类、糖类以及饮片中的滋腻药配比有关 ,因此还须参照具体情况增减胶类用量。②糖类 :一般可用冰糖、砂糖、饴糖、蜜糖 ,但后三者凝膏时的硬度和明洁度均不如前者 ,因此临床上冰糖为最常用 ,以滋补药为主的 膏滋 ,冰糖的用量可以掌握在 5 0 0 g左右 ,要是处方中苦寒药较多 ,为避免苦寒伤脾败 胃 ,冰糖可用至 1kg左右。 膏方的功效毋庸置疑,而其制作过程同样非常讲究,膏方的定制加工流程,主要为如下七个步骤: 1、配方 方法:将饮片、细料和辅料配齐分装,送入加工区。 通常内服膏方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以在药房买到的现成膏方药,如治疗咳嗽的“枇杷膏”,治疗痛经的“益母膏”,治疗体虚多病的“十全大补膏”等,这一类膏方药,大多药物组成简单,作用单纯。另一种是必须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疾病,经过医生全面诊断和辨证以后处定的膏方,一般应该先采用汤剂处方诊治服用一段时间,确定有效之后,将有效处方的用量增大10-15倍以上,即成为一次拟定的膏方剂量。 2、浸药 方法:饮片以专用容器加水适量,充分浸透2小时。 将药物和匀后,放入有盖的容器内,容器以砂锅最佳,也可用铜锅或搪瓷锅、铝锅,但不可

常用膏方

国家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专家王会仍 主治:亚健康、术后、病后体虚未复 西党参(研末)250g、黄芪250g、白术120g、茯苓120g、甘草50g、熟地150g、全当归120g、川芎60g、白芍120g、桂枝60g、淮山药150g、陈萸肉120g、枸杞子120g、灵芝150g、陈皮60g、五味子60g、制黄精200g、玉竹120g、麦冬120g、巴戟肉120g、丹皮90g、杜仲120g、补骨脂120g、生米仁300g、龙眼肉60g、胡桃肉(研末)60g、阿胶250g、鹿角胶250g、黄酒250ml、冰糖250g。(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 省级名中医,儿科专家俞景茂 主治:小儿哮喘 太子参150g、天冬120g、熟地30g、炙冬花90g、黄芪120g、补骨脂90g、丹参90g、椒目45g、炙甘草50g、红枣150g、冰糖160g、阿胶120g、黄酒100ml、川贝粉30g。(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 此方为小儿固本克喘膏,可预防哮喘反复发作,有良好的抗哮喘复发作用。 妇科专家傅萍 主治:子宫肌瘤 气虚血滞、疾湿内停,结而成症,月经量偏多,宜扶正运脾攻湿消症。常用方剂: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加减,胶类选用阿胶及鳖甲胶,用量随症加减。除胶类外,辅料可加入龙眼肉,核桃肉、红枣、黑芝麻等。 省立同德医院老年病专家李安民 主治:气血两虚症 十全大补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肉桂)、人参养荣汤(人参、甘草、当归、茯苓、丹皮、泽泻、五味子)加减,配以阿胶收膏。 胡庆余堂名医馆馆长、中医妇科专家张承烈

主治:更年期综合症 太子参300g、百合300g、生地200g、当归150g、仙茅150g、仙灵脾150g、珍珠母400g、生白芍300g、川芎150g、知柏各150g、酸枣仁200g、紫丹参200g、茯苓300g、枸杞子250g、菟丝子250g、煅龙牡各200g、桑寄生250g、川断250g、巴吉天200g、复盆子200g、米仁300g、炒白术200g、胡桃200g、蜂蜜250g、阿胶250g。 实用膏方十全大补膏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90g,肉桂90g,白术150g,茯苓150g,黄芪150g,炙甘草60g,当归150g,白芍药150g,川芎90g,地黄150g。 [制剂]先将人参煎汁备用,其他药物水浸一宿,文武火煎取浓汁,冲入人参汁后熬成膏。 [服法]每服一匙,开水调服。 [功用]温补气血。 [主治]五劳七伤,诸虚不足,潮热骨疼,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夜梦遗精,脚膝无力,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忧虑伤血气,喘嗽中满,及病后未复等症。 [按语]十全大补膏由八珍汤加肉桂、黄芪而成。取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加黄芪,补肺脾之气,四物汤(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益心肝之血,肉桂入肾温阳,诸药合用,五脏同补,气血双治。凡老年人见上述症状者,可常服之。

中药膏方制剂流程

中药膏方制备工艺流程 一、膏方的制备流程大概六步: 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包装 1、浸泡加8-10倍量清水(一般加水量应高于药面 2cm),常规煎煮方法煎药,浸泡时间应大于8小时;加压煎药法,通常要浸泡12个小时左右。 2、煎煮常规煎煮方法,煎煮二次,第一次大于1.5 小时,第二次大于1小时。采用煎药机煎煮,第一次大于1小时,第二次大于半小时。每次药液静置取上清液,混合后,再静置取上清液过80目筛,备用。 3、浓缩将煎煮液浓缩,水沸腾后,用勺不断捞去浮 沫,随水分不断地减少,药汁也越来越稠厚,因而药汁渐浓时要注意调整火候,不能太猛。 4、收膏在上述浓缩的药汁中加入处方规定的糖和胶

类(事先加热炼制或烊化),同时适当调节火候,充分搅拌,以免粘底起焦,在收膏行将结束前兑入细料药粉,以及其他经加工备用的辅料(核桃肉等),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直至成膏。成膏的判定:药汁在竹片上挂旗或挂丝或滴水成珠;膏体加热时呈蜂窝状,习称翻云头。 5、盛装将成膏趁热移入药罐、药瓶或盒(经过洗净消毒干燥),贴上标签,移入凉膏间,自然放凉,时间大约需12小时,凉透加盖。如未凉透加盖,极易霉变。采用膏方包装机包装时应趁热包装。 二、膏方的制备常用设备 1、煎药机、浓缩收稿机、膏方包装机 常压(直火)煎制膏方的锅具须采用不锈钢制品夹层锅或者自动煎药机。浓缩收膏机可以继续使用不锈钢制品的夹层锅蒸发收膏,或者选用多功能真空浓缩收膏机(YZN50)。膏方包装机采用适用于粘稠液包装的全自动膏方包装机(YB10-50A)。 2、不锈钢筛网:药液粗滤根据药液稠度和过滤的难易,可选用24-40目的不锈钢筛,合并两次或三次药液经过沉淀后再选用80-100目(常用80目)的不锈钢筛过滤。 3、药液存放用具:应首先选用不锈钢桶,其次选用无毒的塑料桶如聚乙烯、聚丙烯桶,均须带盖。严禁使用聚氯乙烯桶,药液不能久贮,特别是温度很高的煎液,最好不要用塑料桶存放,以免药液的某些成分与塑料起化学反应,既影响效果,又有可能

中药膏方

膏方制作和传统膏方介绍开膏方的药方往往是很大一张,里面有二三十味药。膏方最好请富有经验的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开具,医院和药店都可以代加工,患者也可以自己在家中熬治。 胡庆余堂煎制膏方的韩师傅介绍煎膏要领: 步骤一:饮片入冷水浸泡,然后入锅煎煮,若药方中进补药多,煎煮时间较长。同时,把荤膏(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放入黄酒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步骤二:根据个人体质,可在药汁中加入适量冰糖、饴糖、蜂蜜,糖尿病患者可加入木糖醇。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步骤三:熬糖膏。把蜂蜜或饴糖放入火上浓缩,待糖变稠。 步骤四:把浓缩药汁与糖膏混合,可加入适当盐炒核桃、芝麻调味,一并放入不锈钢锅或沙锅中用文火煎熬,不停搅拌,熬至黏稠状。 步骤五:离火,自然冷却。用搪瓷罐、瓷罐、沙锅陈放。若用沙锅存放,沙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 名中医为你开出“名膏方” 国家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专家王会仍 主治:亚健康、术后、病后体虚未复西党参(研末)250g、黄芪250g、白术120g、茯苓120g、甘草50g、熟地150g、全当归120g、川芎60g、白芍120g、桂枝60g、淮山药150g、陈萸肉120g、枸杞子120g、灵芝150g、陈皮60g、五味子60g、制黄精200g、玉竹120g、麦冬120g、巴戟肉120g、丹皮90g、杜仲120g、补骨脂120g、生米仁300g、龙眼肉60g、胡桃肉(研末)60g、阿胶250g、鹿角胶250g、黄酒250m l、冰糖250g。(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 省级名中医,儿科专家俞景茂 主治:小儿哮喘太子参150g、天冬120g、熟地30g、炙冬花90g、黄芪120g、补骨脂90g、丹参90g、椒目45g、炙甘草50g、红枣150g、冰糖160g、阿胶120g、黄酒100m l、川贝粉30g。(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此方为小儿固本克喘膏,可预防哮喘反复发作,有良好的抗哮喘复发作用。 妇科专家傅萍 主治:子宫肌瘤气虚血滞、疾湿内停,结而成症,月经量偏多,宜扶正运脾攻湿消症。常用方剂: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加减,胶类选用阿胶及鳖甲胶,用量随症加减。除胶类外,辅料可加入龙眼肉,核桃肉、红枣、黑芝麻等。 省立同德医院老年病专家李安民\ 主治:气血两虚症十全大补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肉桂)、人参养荣汤(人参、甘草、当归、茯苓、丹皮、泽泻、五味子)加减,配以阿胶收膏。 胡庆余堂名医馆馆长、中医妇科专家张承烈 主治:更年期综合症太子参300g、百合300g、生地200g、当归150g、仙茅150g、仙灵脾150g、珍珠母400g、生白芍300g、川芎150g、知柏各150g、酸枣仁200g、紫丹参200g、茯苓300g、枸杞子250g、菟丝子250g、煅龙牡各200g、桑寄生250g、川断250g、巴吉天200g、复盆子200g、米仁300g、炒白术200g、胡桃200g、蜂蜜250g、阿胶250g。 实用膏方十全大补膏[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90g,肉桂90g,白术150g,茯苓150g,黄芪150g,炙甘草60g,当归150g,白芍药150g,川芎90g,地黄150g。[制剂]先将人参煎汁备用,其他药物水浸一宿,文武火煎取浓汁,冲入人参汁后熬成膏。[服法]每服一匙,开水调服。[功用]温补气血。[主治]五劳七伤,诸虚不足,潮热骨疼,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夜梦遗精,脚膝无力,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忧虑伤血气,喘嗽中满,及病后未复等症。[按语]十全大补膏由八珍汤加肉桂、黄芪而成。取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加

(完整版)定制膏方加工制作规范

中药煎药人员管理制度 1、煎药员应具备初级调剂员以上资质(或者具有两年以上煎药工龄),并经过煎药岗位培训持证上岗。 2、应由一名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药师(或高级中药调剂员)负责煎药质量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督促做好煎药过程的质量、安全、卫生和记录工作。 3、相关人员应按照规定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有健康问题的人员应及时调离。 审方、核价、登记管理制度 1、代客加工的煎药处方审核必须经执业(从业)中药师或中药师审核并签名,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原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2、处方必须经核价员核价,填写加工单,登记顾客姓名、地址或联系电话,确定取货日期等,处方和加工制作记录一起转交员。 3、相关记录 (1)“定制膏方”加工制作记录 (2)审方回方记录 排单、配料、校对管理制度 1、排单员根据加工单编号及取货日期按序排单、确定定制日期,并做好记录,送配方员配料。 2、配方员应持有中药调剂员证书,必须严格按照处方进行调配,发现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拒绝调配,退回审方人员重新审

核。 3、贵细药料必须凭单另配,配料完毕后由中药师(士)、中药技师(高级工)担任的校对人员校对复核无误后签名,再将膏方处方、加工单及配料移至加工制作场地。 4、相关记录 (1)贵细药料配方领货单 (2)“定制膏方”加工制作记录 加工制作场地管理制度 1、加工场地应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措施,有除湿、排风、降温和安全防火设施。墙壁、灶台、顶壁、地坪应平整,易于清洁、不易脱落,无污迹、霉迹。 2、加工制作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易碎、易脱屑、易长霉的器具。和药液接触的设备、容器具等应采用优质耐腐蚀的不和药汁起反应的材质制成,禁止使用铝制品。 煎膏现场管理制度 1、煎膏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保持个人卫生。 2、每一药料(包括细料)及其煎煮锅、汁水桶、膏滋盛器均有明显标记,应注明顾客姓名、加工单编码、加工日期、操作人签名等。 3、文明操作,场地清洁,环境卫生,生产用具、加工设备、容器见本色。膏滋容器清洁消毒每一药料及药汁容器、物料、定点合理摆放。 4、加工制作区域不得堆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加工中产生

膏方的制作流程

膏方的制作流程 膏方的制作主要经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等几道工序。 1.接方、审方,准确按照处方配药,与医生讨论制 作方法与剂量。 2.浸泡:先将药物统统放入容量相当的不锈钢锅内,加水以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冬季浸泡8-10小时,夏季4-6小时。 3.煎煮:把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左右,转为微火以沸为度,1.5小时左右,此时药汁渐浓,即可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泡原来的药渣后即可上火煎煮一小时,如此反复三次,合并药液。 4.浓缩:过滤净的药汁倒入锅中,进行浓缩,在搅 拌到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来为度,此时方可暂停煎熬,这就是经过浓缩而成的清膏。 5.收膏:把蒸烊化开的胶类药或者贵细药粉与糖以 冰糖和蜂蜜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炼,不断用铲搅拌,直至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 6.封装:把熬好的膏剂放到专业封装机里进行封装, 装好的膏方后要放置阴凉处存放。 7.发药:按照医生医嘱准确发药,并与取药本人签 字确认用药方法与剂量。

膏方制作卫生规范及注意事项 一、卫生规范 1.进入操作室前用洗手液洗净手,避免手部灰尘等杂物污染药品 2.泡药前先用清水把盛放药品容器和搅拌工具清洗干净,放入药物加盖浸泡。 3.煎药过程中搅拌用的工具存放在干净固定的容器内,用之前用清水清洗,用过之后清洗干净放回。用过的帕子清洗干净后晾起。 4.夏季浓缩过程中防止蚊虫掉入药汁,需盖上一层纱布浓缩。 5.收膏加入的辅料必须是卫生干净的,防止辅料污染膏药。 6.其他辅助操作人员也要遵守以上卫生要求。 二、注意事项 1.药物需要熬制三遍,以使有效成分完全析出。 2.浓缩前需用80目筛子把药汁过滤一遍,把药渣和杂质过滤出来。 3.收膏时注意火候并不断搅拌,防止发生焦糊。 4.收膏用的蜂蜜需要提炼,把蜂蜜中的水分挥发掉练成“滴水成珠”时加入清膏充分搅拌均匀。 5.贵细药品单独熬制或者打粉,收膏时加入。有毒药品需要长时间先煎去除毒性。

中药滋膏方制作方法说明介绍

中医药膏方制作简介 膏方是一门学问,又属中华文化之遗泽,应当传承不息,发扬光大。 物质------油脂成膏 形态-------凝而不固 味道------甘美滑腴 内容------物之精粹 作用----滋养膏润 膏方,又称“煎膏”“膏滋”,是中医常用的剂型之一。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健身体与治疗疾病相结合,疗效明显,服用方便的膏类制剂。 按使用方法分类: 1、内服膏方: 成方膏滋药:选用一些疗效确切,组成简单的膏方方剂,由药厂成批生产加工成膏滋,作为中成药在药店销售,供患者对证选用,如:益母草膏、二仙膏等。 临床膏滋药:又称为定制膏方,是指经过医生针对患者身体状况辨证施治处方,一人一方,由药房或医院药房定制加工成膏方,每一剂膏方只适合患者本人服用。 2、外用膏方: 中医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除用于皮肤、疮疡等疾病以外还在内科和妇科等疾病中使用。 3、按添加辅料分类: 素膏:指用砂糖或者蜂蜜所收的膏剂 荤膏:指在素膏中再加入阿胶或者龟板胶等动物胶而制成的膏剂。 膏方起源 1、起源于汉唐, 《黄帝内经》所在十三方中就有两张膏方豚膏和马膏,主供外用。 《金匱要略》大乌头膏、猪膏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 《千金药方》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 《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内服。 2、萌芽于宋朝 内服膏已受到普遍重视,膏逐渐替代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应用日趋广泛;《洪氏集验方》琼玉膏沿用至今,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圣济总录》瓜蒌根膏,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 3、发展于明朝 膏方日趋完善和成熟,膏方命名逐渐正规,制作比较规范,膏和煎有了明确的区别,“膏”专制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膏方的数量大大增加,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寿世保元》茯苓膏;《景岳全书》两仪膏。 4、兴盛于清代 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载内服膏滋方近30首,《张氏医通》记载的二冬膏、集灵膏为后世医家所沿用。晚清膏方组成渐复杂,张聿清《膏方》中用药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强调辩证施治,开列膏方之前先用“开路方”通过汤剂调理脾胃功能,去除湿浊余邪。这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津现代膏方在上海、江浙及广东广泛使用,由以上海为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