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2019年版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2019年版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2019年版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2019年版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2019年版

第一条为了规范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认定和管理,促进旅游度假区

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度假休闲需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旅游度假区,是指为旅游者提供度假休闲服务、

有明确的空间边界和独立管理机构的区域。

本办法所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

分》(GB/T26358)相关要求,经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旅游度假区。

第三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认定和管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度假休

闲旅游发展水平,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第四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认定和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遵

循自愿申报、规范认定、动态管理和示范引领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认定和管理由文化和旅游部按照本办法和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26358)及相关细则组织实施,具体

工作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承担。

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初审推荐和

日常管理,以及省级旅游度假区的认定和管理。

第六条鼓励旅游度假区按照本办法和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26358)及相关细则要求,积极开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和申报

工作。

第七条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26358)及相关细则要求;

(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三)度假设施相对集聚,经营状况良好;

(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健全;

(五)游客综合满意度较高;

(六)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七)土地使用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八)主要经营主体近3年无严重违法违规等行为记录;

(九)近3年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

(十)被认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1年以上。

第八条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应当经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向文化和旅游部提交下列材料:

(一)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文件;

(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认定申请报告书,包括旅游度假区基本信息(含名称、管理机构、空间范围、面积、总览图等)、度假设施分布和经营状况、旅

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游客综合满意度、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等内容;

(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自评报告及相关说明材料(含文字、图片和视频);

(四)县级以上自然资源部门关于土地使用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相关材料;

(五)近3年无严重违法违规等行为记录和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的承诺书;

(六)文化和旅游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文化和旅游部按照下列程序组织认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二)组织专家评审组按照旅游度假区等级基础评价评分细则,对通过材料审核的旅游度假区进行基础评价;

(三)组织专家或者第三方机构按照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分细则,对通过基础评价的旅游度假区以暗访的形式进行现场检查;

(四)对通过现场检查的旅游度假区进行审议,根据需要可以安排答辩环节,确定公示名单;

(五)对确定的公示名单,在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

(六)对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发布认定公告。

第十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标识、标牌样式由文化和旅游部统一设计。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可以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统一设计的等级标识、标牌样式,自行制作简洁醒目、庄重大方、具有自身特点的等级标牌。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应当将等级标牌置于度假区内醒目位置,并在宣传推

广中正确使用其等级标识、标牌。

未被认定或者被取消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的,不得使用相关称谓和等

级标识、标牌。

第十一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变更名称、管理机构或者调整空间边界的,应当自变更或者调整之日起2个月内,经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报文化和

旅游部备案。

第十二条文化和旅游部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采取重点复核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社会调查、游客意见反馈等方式,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进行管理和复核。原则上每3年进行

1次全面复核。

第十三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文化和旅游部给予

通报批评处理,并要求限期整改:

(一)经检查或者复核,部分达不到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GB/T26358)及相关细则要求的;

(二)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的;

(三)游客投诉较多或者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且未及时有效处理的;

(四)因管理失当,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五)发生较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的;

(六)变更名称、管理机构或者调整空间边界未及时备案的;

(七)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文化和旅游部给予取消等级处理:

(一)经检查或者复核,与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26358)及相关细则要求差距较大的;

(二)存在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的;

(三)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

(四)发生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的;

(五)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

(六)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七)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受到通报批评处理的,应当及时认真进行整改,整改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整改期限届满后,经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报文化和旅游部检查验收。通过检查验收的,下达整改合格通知;未通过检

查验收的,文化和旅游部给予取消等级处理。

第十六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受到取消等级处理的,自取消等级之日起3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第十七条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品牌建设和形象推广等予以支持。

第十八条鼓励地方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在土地使用、金融支持、人才引进、宣传推广等方面,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供支持与

服务,为旅游度假区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019年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2019年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 会发展新形势、新机遇、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是: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是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 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 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树立创新发展理念。 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推动理论创新、制 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 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新形势下,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总体布局,准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动城乡区域协调 发展,促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持续增强发展整体性。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 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体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为世界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世界化潮流,坚 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 经验。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就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 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 参与世界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治理中的制 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全民共享、全面共享、 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 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考点链接】 1.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是事物内部和事 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树立 整体性的观点去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五大发展理念虽然有各自的地位,他们是相互促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引 领着发展,所以实施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要树立整体观、联系观点, 实现相互促动共促发展。 2.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世界是 由矛盾组成的,在矛盾体系当中,各个矛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在解决问题的时候 中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五法发展理念当中,就是要实现整体推动和重点 突破。 3.坚持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 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质变互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 否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坚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看到矛盾

2019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2019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十个怎么办之一 一、填空题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是(邓小平)提 出来的。 3、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发展) 4、又好又快发展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坚持发展为先、做到又好又快,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注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二、判断题 1、发展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对) 2、发展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对) 3、发展应是又快又好的发展。(错) 4、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必须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大胆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认真破解发展难题。(对) 5、转变增长方式与转变发展方式没有什么区别(错) 6、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对) 三、理论题 1、大寨村、江西的新江村,济南的振兴街道。他们的故事说明一 个道理? 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2、结合济南章丘官庄乡的发展,怎样理解又好又快发展?好表现 在几个方面? 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为前提,同时快也是好的必要条件,必须处理好好与快的辩证关系。

好应该表现在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生态良好、民生改善。 3、中国重汽的又好又快发展说明了什么?怎样加快转变发展方 式? 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放在第一位。第一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二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第三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第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五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第六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内需。 之二 一、填空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2、(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3、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本”就是(本源、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5、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判断 1、之所以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根本原因在于它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又体现了我党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对) 2、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对) 3、古代的民本思想和现在的以人为本没有本质区别(错) 4、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对) 5、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对)

2019考研政治 思修知识点背诵汇总(背诵版)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服务! 绪论 (一)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价值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配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坚定理想信念 (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 (1)理想: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2)信念: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分为低层次的信念和高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最高层次的信念(即信仰)具有最大统摄力,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信仰。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理想信念的实现 1.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此,人们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辩证地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任何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要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归根结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来实现。 弘扬中国精神 (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2019年考研政治经典复习资料(彩版)

2019年考研政治经典复习资料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 (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 ①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 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②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将 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 (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 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 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 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 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②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③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④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多选把握)(一)

2019年考研政治试题

2019年考研政治试题 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不同,它是 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科学之科学 D.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简答题 2、ABC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制订业务质量控制制度,经过领导层集体研究,确立了下列重大质量控制程度: (1)合秋人的晋升与考核以业务量为主要考核指标,同时考虑遵循质量控制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2)对员工介绍的客户,由员工所在部门经理根据收费的高低自行决定是否承接; (3)所有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在业务完成后90日内整理归档; (4)由于尚未取得上市公司审计资格,不予执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制度;(5)无论审计项目组内部的分歧是否得到解决,审计项目组必须保证按时出具审计报告; (6)以每3年为一个周期,选取已完成业务进行检查,检查对象为当年度考核等级位列后3名的项目负责人。 要求: 多选题 3、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 A.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B.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C.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单选题 4、《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 单选题 5、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A.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单选题 6、党的_____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 A.十五大 B.十三大 C.十二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多选题 7、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2019年考研政治近代史重点复习提纲(精华版)

2019年考研政治近代史重点复习提纲(精华版)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 综述: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 2通过几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虎 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4签订不平等条约后,中国所丧失的权利:主权和领土完整、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 5鸦片战争的影响(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分析点)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和文化上都具有封建性的特征。而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这些特征开始瓦解,主要表现在: (1)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以后,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中国:主权遭到破坏,丧失完全独立的地位;但名义上仍然是独立的国家。经济上是半封建的中国: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在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及依附于它的官僚资本居于主要和支配地位。在中国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仍然占着显著的优势。 (2)社会阶级关系变动。旧的阶级,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发生了一些变化。就地主阶级来说,有的转化为官僚地主,有的转化为城居地主。农民阶级一部分向贫农和雇农转化,一部分成为了产业工人后备军。同时,导致了新的阶级的产生,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3)主要矛盾变化。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4)出现两大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确实在各个方面给中国都带来了极大影响,因此可以说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进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中国工人阶级的优势: 第一,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第二,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及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 第三,高度集中,便于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第四,与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买办、商人、地主和官僚。 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弱点:软弱性。 9如何评价“帝国主义侵华有功论”?(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帝国主义国家对 落后国家的侵略一定程度了促进了落后国家近代化的进程,是帝国主义“充当了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官方发布word版)

201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201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 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 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1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16 分( 16 小题,每小题 1 分) 多项选择题 34 分( 17 小题,每小题 2 分) 分析题 50 分 Ⅳ.考查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 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019-2020年考研政治知识点汇总Ⅱ

2019-2020年考研政治知识点汇总Ⅱ 单选题 1、没有启蒙运动,就不会有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没有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就不会有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围家的建立;没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成功;没有邓小平理论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成功。这说明 A.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B.理论发展创新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各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有国民素质的提高 D.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践问题的超强指导能力 答案:A 本题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对不同历史任务的解决,必须需要一个先进的指导思想,这就必须根据各种具体的时代特点与面对的不同任务目标而不断地发展创新理论,从而指导社会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答案:C [命题出处]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五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思路剖析] 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可见,C是唯一的正确选项。A是毛泽东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方针,B 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主题,D是完成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一中心任务的根本保证。[必背考点]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中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汇总(一)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农村农业发展问题 农村农业问题的主线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此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指出现阶段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例题:(2017.8)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民转向非农产业,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截止2016年6月,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已超过30%,流转土地4.6亿亩。当前,为解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不再种地,想种地的人又没有相应权利这一突出问题。我国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做出的重大制度创新是() A.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B.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C.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农村耕地保护制度 【答案】:B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例题:(2015.26)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A.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2019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及内涵(十一)

2019考研政治思修知识点及内涵(十一) 一、民主管理权利的内涵 民主管理权力是指公民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 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物的权力。 二、监督权的内涵 监督权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的活动。 三、人身权利的内涵 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等权利。 四、生命健康权的内涵 生命权是指维持生命存有的权利。拥有生命是人最基本、最原始 的权利,享有生命权是人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生命权包括生命 安全维护权、防止生命危害发生权、改变生命危险环境权等。健康权 是在公民享有生命权的前提下确保自身头题健全和精神健全、不收任 何危害的权利。 五、人身自由权利的内涵 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搜查、拘禁、逮捕等行 为侵犯的权利。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人身自由,首先是指人的身体不收拘束,其次是指人的行动自由,最后是指 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限制和剥夺。 六、人格尊严权利的内涵 人格尊严权利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 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主要表现为人格权,它是公民参加社会活动时

理应享有的资格。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理应享有的地位、待遇或尊 重的总和,集中表现为人的自尊心和自爱心。 七、住宅安全权的内涵 住宅安全权也称住宅不受侵犯权,是指公民居住、生活、休息的 场所不受非法侵入或搜查的权利。包括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搜查,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封查。 八、通信自由权利的内涵 通信自由包括通信秘密,是指公民通过书信、电报、传真、电话 及其他通信手段,根据自由的意愿实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2019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政治理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2019年在职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卷(A)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考试时间:5月25日上午9:00—11:30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诡辩论的观点。() 3.环境与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价值增殖过程不外乎是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劳动时间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 7.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8.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9.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是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份,共10分:答案为A、B、C、D四个选项中的一个)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指的是()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之间的桥梁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2.()解释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空想社会主义的破灭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它们的实物形式不同 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它们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它们的流通形式不同

2019-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

2019-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 单选题 1、1948年,南斯拉夫对从苏联照搬来的“行政命令式的国家集权式”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 A.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B.社会主义工人自治制 C.人民自治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答案:A 暂无解析 单选题 2、20世纪中国共产党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______。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答案:D A、B、C三项分别是在十三大、十二大、十四大上提出的。 单选题 3、20世纪中共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______。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答案:D

[解析] A、B、C三项分别是在十三大、十二大、十四大上提出的,D项是1997年十六大提出的。 单选题 4、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命名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 A.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 B.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邓小平是其主要创立者 答案:D [解析] 考查对邓小平理论科学涵义的掌握。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型。本题是单项选择题,答案只能是一个。 ABCD都能说明为什么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以邓小平理论命名的原因,其中D予以概括说明。 单选题 5、党的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 A.十五大 B.十三大 C.十二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A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十五大的主题,也是十五大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

2019考研政治史纲“三”有关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2019考研政治史纲“三”有关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三大论战 (1)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1898年前后,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首先,要不要变法。 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主张“宁可亡国,不可变法”。洋务派官僚张之洞也在《劝学篇》一书中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 而维新派则根据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他们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只有维新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挽救中国所面临的危亡局面,以图求存和自强。 其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最后,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守旧派反对西学,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斥之为“奇技淫巧”。洋务派虽认为西方的军事和技术可以学习,但坚持封建的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不能触动三纲五常。而维新派则认为要救中国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 针对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口号,维新派驳斥道:“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因为体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用”,西学有西学的“体”“用”,把中学之“体”和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要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

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2)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双方论战涉及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三个: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社会革命只会导致中国的大动乱。他们还攻击主张平均地权是煽动乞丐流氓,主张土地国有是危害国本。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地权失平”的现象,而救治之法只有实行土地国有政策,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这场论战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但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比如,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动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在回答

2019年考研政治重点复习题库100题(含答案)

2019年考研政治重点复习题库100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 A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朱德 2.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是( D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朱德 D、王稼祥 3.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毛泽东思想做了科学概括和全 面论述的是( C ) A、王稼祥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朱德 4.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C ) 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5.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指( A )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 C、国民革命 D、北伐战争 6.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 C ) 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 7.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评价 的是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C ) A、《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论联合政府》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新民主主义论》 8.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是( A ) A、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B、捍卫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C、开展对错误思想的斗争 D、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9.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是在( C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 领导集体领导下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是指( C ) A、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 B、进行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政权 C、进行人民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 D、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1.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C )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2.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D )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B、人民战争思想的形成 C、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的形成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 13.下列著作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 A ) A、《反对本本主义》 B、《井冈山的斗争》

2019年考研政治重要名人名言考点(三)

2019年考研政治重要名人名言考点(三) 名人名言: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这个总和中抽 象出来的。”(恩格斯) 名人名言: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 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有,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一、考点解析: (一)考点内容分析 恩格斯和列宁的这两段名言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中“物质” 的概念的表述。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这个总和中抽 象出来的。”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通过个别与一般的关 系界定的。恩格斯认为的“物质”是一种抽象的本质特征即客观实在性。所以恩格斯所说的“物质”并不是现实的物,但“物质”又不能 脱离现实的物,哲学的“物质”范畴就是把现实中的多种多样的物依 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的本质特征。所以广大考生要理解恩格斯所 说的“物质”是揭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共性 的特征。这就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说成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有了根本的区别。同时针对恩格斯给“物质” 下的定义大家要明白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因为哲学揭示的是物质世界的本质特征,揭示的是共性,而具体科学 揭示的是特殊领域的规律,体现各学科的特殊性,是个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 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有,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

反映。”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这句话说明物质是意识的源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过来会反映物质。 (二)考点考试方式及考试角度分析 对“物质”范畴的理解多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该考点能够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 (1)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范畴的区别。 (2)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二、真题再现 (1989年多选)科学的物质范畴是 A.感性地存有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准所理解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 E. 与实际存有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答案】CD 【解析】选项CD体现了恩格斯给“物质”范畴做的概括,物质就是把现实中的多种多样的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的本质特征。AE属于唯心主义,B项体现的是具体科学的“物质”含义。

2019年考研政治:与人民、民生有关的11个知识点

2019年考研政治:与人民、民生有关的11个知识点 考研政治中,凡是与人民、人、民生相关的知识点都容易被考察,下 面总结了11个,大家注意梳理。 1.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 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 点和归宿。 2.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出 发点和归宿。 4.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 前提,也是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 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5.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所 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能够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 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6.我们的收入分配政策,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准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7.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 落脚点。 8.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9.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 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0.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1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 统筹规划,协同推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动社会 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 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2019年考研政治重点题101

考研政治练习题(107)答案见最后 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不同,它是()。 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科学之科学 D.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多选题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C.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 D.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单选题 3、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 A.解放生产力 B.推进工业化 C.建设现代化国家 D.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单选题 4、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A.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单选题 5、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______。 A.坚持用科学的态度推进改革 B.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D.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单选题 6、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A.辅助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基础性作用 D.补充性作用 简答题 7、(3)对照材料3,说明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出现的重大变化及其意义。 简答题 8、当代中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快更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试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多选题. 9、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党和毛泽东根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学说,是在借鉴苏联经验,总结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具体表现为 A.实现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精华知识点整理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精华知识点整理 【篇一:促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 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也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把握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使较快的增 长速度长期保持下去。如果单纯追求快速增长,忽视质量、效益、结 构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有可能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攀比高速度, 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结果则欲速不达。 为促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 进展。要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提升节能环保水平、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解,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 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二、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增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水平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 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水平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 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水平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 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 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持续巩 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