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肌理

什么是肌理

什么是肌理
什么是肌理

什么是肌理

?肌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悬赏分:0|提问时间:2008-12-29 12:03|提问者:

陈宜南

详细的问题说明,有助于回答者给出准确的答案

推荐答案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一般来说,肌理与质感含义相近,对设计的形式因素来说,当肌理与质感相联系时,它一方面是作为材料的表现形式而被人们所感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肌理形态,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能创造出丰富的外在造型形式。

在绘画中,肌理是物质材料与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产物,是作者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物象特质的感受,利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技巧创造出的一种画面的组织结构与纹理。任何物体表面都有其特定的纹理变化,这种特定的纹理变化所呈现出的神奇的视觉感受,正是绘画艺术所探求的肌理效果。肌理在绘画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不可低估,它有着其它表现手法难以实现的美学特质。

水彩画不仅有绚丽的色彩、高雅清新的格调、丰富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有最使画者心醉神迷的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真亦幻、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这种水与彩的交融所产生的效果是自然物象借助作者主观与客观、有意与无意的创作活动而呈现出来的,这种物体表象特征所呈现出的特殊视觉语言,就是水彩画有别于其它画种而特有的语言魅力,即水彩画的肌理美。

下面结合教学与创作的实践,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水彩画的肌理之美。

一、自然肌理与艺术肌理之美

大自然千姿百态,世间有万物之貌,这是构成视觉形象最基本的要素。生活是艺术表现、艺术创作的源泉,就水彩风景而言,同样如此。天空的绚丽多彩、大海的浩瀚波澜、山寨的老墙木屋、晨烟的依稀梦幻、古道的曲折逶迤、山岩的鬼斧神工、阳光的妩媚灿烂、雨雾的朦朦胧胧、枯树的斑驳沧桑、幼苗的生机盎然,无不呈现出奇妙无限、变幻无穷的自然肌理之美。

物体表面都有一层“肌肤”,在自然的造化中,它有着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或平滑光洁,或粗糙斑驳,或轻软疏松,或厚重坚硬。这种种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变化,使之形成一种客观的自然形态,即肌理,从而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肌理并不都是美的,只有当它在一个特定的空间、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光线之下才能呈现出某种美感。画家正是从这里汲取了艺术的灵感,把这种自然肌理感觉恰当地运用到视觉语言表现中去,创造出人为的艺术肌理之美。如美国画家怀斯在《冬日的磨坊》、《苹果酒桶》等作品中表现了斑驳的油漆、千疮百孔的断壁残垣、粗糙的栅栏等,在生活中这些物象也许并没有什么美感可言,然而当它们经过画家艺术化的加工处理后,便以艺术美的崭新面貌呈现出来,从而表达出特定的审美因素和审美意味。水彩画不论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与内容,都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再现,更不是纯客观的摹仿,它是画家在生活体验基础上的一种升华和表达。

罗丹曾说:

“艺术家所见的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自然。”其中的道理是值得深思的。那些普普通通的景物,一旦成为艺术家描绘的对象,便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借景抒怀、寓情于景,使自我的审美理念、精神追求找到了抒发的物体依托。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中,人与物、情与景融为一体。自然的肌理一旦溶入画家的情感,便激发起画家创造的激情,使之成为画家“借题发挥”的对象,它们被画家利用各种材料、工具、手法、特技等方法创造出各种各样惟妙惟肖、无穷变幻的艺术肌理来,从而成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对水彩画来讲,独特的工具使之具有得天独厚的肌理创造本领,这是其它画种不可比拟的。当然,这种以各种手段制作出来的艺术肌理是经过画家主观化了的纹理,即使是随意泼洒的水迹,也同样会留下画家对物象的主观感受,这就使得艺术肌理在某种意义上更具审美的意蕴。

艺术肌理在艺术实践中的运用,不但能丰富艺术的表现力,而且还能增加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当面对雄浑磅礴的太行山,那层层的山岩、斧劈状的石痕,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内在的感人力量。当身处烟花三月的江南水乡古镇,在淡淡的晨雾里,那水淋淋、意切切,那空蒙秀美、细雨无声,给人以轻灵隽永、意犹未尽的朦胧美。这不仅仅是大自然与物象的外表之美,在这些外表与可视的肌理背后还蕴藏着更为深层的意境之美。种种自然肌理无不关联着人们的心理想象,将各种自然肌理纹样作为视觉信息转化成绘画语言便产生出艺术肌理,使之传情达意,这无疑将会丰富和拓展水彩艺术的表现力度,使水彩画的表现与心理效应之间达到高度的吻合。

二、具象写实的肌理美

肌理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基本语言形式,同色彩、线条一样具有造型和表达情感的功能。在具象写实的水彩画表现中,肌理可以再现物体表面丰富多变的特征,具有意想不到的造型效果。肌理在传统写实风格的水彩画中运用非常广泛。像威廉、透纳、萨金特这样的写实主义水彩画大师,不但能娴熟地驾御水彩画的工具性能,还能在水彩画的创作中突破古典程式的束缚,大胆探索与拓展特殊技法与肌理效果在水彩绘制中的运用。英国水彩画家亨特在巨幅水彩《十一月风光》中第一次运用泼洒的特殊技法,使画面上的水与色相互作用,从而在偶然中寻找机遇,巧妙地利用颜料自由生发的图形进行绘制创作。这是对传统水彩画的延伸与变革,手绘的痕迹被部分的肌理取代,从而使水彩画创作中的情感释放找到了一种新的载体形式。美国水彩大师安德鲁·怀斯、瑞典画家佐伦等人的水彩作品是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完美结合,他们把油画、版画的一些技法优势,通晓吸纳,为我所用,在保持水彩透明、纯真基点上,采用润色喷染法、油水分离法、刀刮法、拓印法,这些特技所产生的肌理效果,既丰富了水彩画内涵,又拓展了其外延。

我国著名水彩画家王肇民对具象写实风格潜心追求、深度挖掘,他的多幅作品如《静物系列》、《木棉花》等,是当代中国写实风格的水彩作品中最具肌理之美的典范之作,特别是他创造的在水彩纸上做肌理底子的画法使水彩画坚实雄厚、深沉博大。在用笔用色上,他吸收了我国画像石、画像砖及石窟壁画的厚实感,既有功力,又有哲理,表现了纯朴、酣畅、厚重的肌理之美。

肌理不仅可以表现物体的不同质感,同时,也使画面呈现多样的视觉效果,不同的肌理对比,可以使人感受到不同的审美意蕴。如水彩特技中的洒盐法,它利用盐粒遇水溶化的特性,在画面湿时撒上盐粒,盐粒渗化将颜色挤开,形成了一颗颗类似雪花状的小白点,恰似百花竞放又似雪花飞舞。又如在花卉静物的写生中,随意在背景上滴下几颗水滴,画面立刻就会打破远景上的平板状态,生动起来,与前景上的花朵相映成趣。同样,颜料渗溢出的肌理与树枝的生长形态具有某种同构关系,运用自然渗化的方法表现密密麻麻的树枝,更增添了画面的自然天趣。

三、抽象写意的肌理美

水彩画中的所谓“抽象写意”与“具象写实”是一种相对的概念,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在同一画面上达到互补与和谐。具象是情系自然的脉络,抽象是通往理性思维的枢纽。抽象与写意的肌理在水彩画的表现中有着其它画种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水的品格是清澈、明净、流动,色彩的特性是变幻、神妙、诡奇。水与彩的交融,构成了一个晶莹亮丽的世界、一个水色淋漓的世界、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水色在流动、撞击、融合、分解的过程中产生了种种神奇美妙的肌理效果。尽管很难看出与生活实际相符的具体形象,但是却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相关的视觉联想,似乎看到了生物进化的萌动、天体运动的轨迹,似乎是细胞、海藻、星云、波光、森林、花朵在混沌状态中的忽隐忽现。

这种特殊的视觉肌理之美,更强调于精神世界的视觉形象化,在象征与联想中寻找一种潜意识的东西,从而达到“大象无形”、“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著名美籍华裔水彩画家程及以中国写意山水画的意象表现为基础,创造性地探索出独具东方艺术风格的抽象水彩画表现方法,他的代表作品《秋色》、《白莲》、《大象无形》等在肌理表现上融泼洒、冲积、拓印、罩染、皴擦和勾勒为一体,从而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总之,水彩画在肌理表现的手法上是非常宽泛的,它既可“意在笔先”,又可“意在笔后”,从而形成水彩画表现的“千言万语”。从自然肌理之美中寻找艺术肌理之美,这是水彩画真正的特点和优势。它既能借助肌理把物象表现到惟妙惟肖的程度,也可以利用肌理把画面表现得朦胧飘渺;它既能在具象中包含抽

象的意味,又可以在抽象中产生真实与灵动。从艺术语言审美的探求中挖掘水彩画肌理表现的内在潜力,将会不断赋予水彩艺术新的内涵,开拓新的语境,形成新的风格。

四,立体构成中的肌理

在立体构成中,肌理指的是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它根据来源可分为材料本身的肌理(日木纹、大理石纹等等)和人工处理的肌理(如仿木纹的人造板材、仿大理石纹的人造石材以及将各种材质综合形成的肌理等等)。另外肌理根据人体感受方式不同,可分为触觉优先型肌理和视觉优先型肌理两种。可以通过人皮肤的触觉而感受的称为视觉优先型肌理。在立体构成中的肌理往往是触、视觉综合性的肌理,既能通过视觉感受,又可触摸得到。

触觉是人体的一种特殊感觉。各种外界刺激(日冷、热、软、硬、光滑、粗糟等)通过分布在皮肤的神经末梢,传达到大脑,使人体产生一种综合的感受,它较之听觉、视觉都更为复杂。比如,有经验的陶艺师通过对陶土的触摸就可以判断陶土的好坏,以及用此陶土烧制的瓷器的好坏等等。因此,触觉是带给我们肌理感受的主要手段。通过触觉,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性质。另一种肌理感受,则来自视觉。比如我们从高空府澉大海,蔚蓝的海面会通过视觉传达给我们海面的肌理感受。再如站在山腰看云海,虽然我们不能通过触觉来感受云海,但通过视觉,仍然可以感受到云海那特殊的肌理。不同的肌理,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大理石肌理表现华贵、高雅的意境,布纹肌理传达了亲切柔和质朴的意境等等。同时,不同的肌理,因造成反射光的空间分布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光泽度和物体表面感知性。比如,细腻光亮的质面,反射光的能力强,会给人轻快,活泼、冰冷的感觉;平滑无光的质面,由于光反射量少,会给人含蓄、安静、质朴的感觉;粗糙有光的质面,由于反射光点多,会给人笨重、杂乱、沉重的感觉;而粗糙无光的质面,则会使人感到生动、稳重和悠远。

在立体构成中,肌理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属于造型的细部处理,也就是相当于产品的材料选择和表面处理。肌理在立体构成中具有以下作用:

①肌理可以增强立体感。比如一个形态的表面和侧面分别用不同的肌理来处理,就可以增强造型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肌理的这一作用,是由肌理的形状和分割配置关系决定的。

②肌理可以丰富立体形态的表情。不同的肌理会呈现形态不同的表情和特征。为很好地发挥肌理的这一作用,在立体构成时,我们常将肌理放置在视线经常看到的部位。③肌理还具有情报意义。也就是不同的肌理会提示我们其作用和用途。

如瓶盖、旋钮、开关等特殊肌理会指导我们对形体的使用。为发挥肌理的这一作用,在立体构成时,我们可以将肌理布置使用时常接触的部位。利用同类材料构成的肌理可产生谐调统一的效果,但要避免单调和呆板;而用不同材质构成的肌理则会产生变化丰富的效果,但要注意避免散乱和无序。综上所述,在立体创造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肌理来表现作品,同时,肌理与造型、色彩之间的和谐统一也是创作一件好的立体构成作品的保证。

制作肌理的常用材料有

制作肌理的常用材料有: (1)石灰粉。可研制成细粉状和沙粒状,能与油画颜料混合使用,但不能添加过多,否则将减弱附着性。 (2)大理石粉。类似石灰粉,但此石灰粉硬且重,不易磨碎。 (3)沙子。使用前需用水清洗,易于油画颜料混合。 (4)赤铁粉。需和油画颜料调和充分才能获得均匀的肌理。不适合浓厚用法。 (5)其它。玻璃、锯末、杂草等均匀使用。 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添加物,都会影响颜色的附着力。若使用极多的添加物,可利用上光油增加此媒材的附着力,而且使表面产生光泽。下面介绍几种制作肌理的简单方法: (1)利用大白粉或立德粉调白乳胶成膏状,利用画笔或画刀在需要的地方制作出斑驳的笔痕肌理,或将白粉膏涂于底层,用刀具、梳子、滚子等制作出所需要的肌理。 (2)将达玛或玛蒂树脂溶解于松节油再调和白颜料,达到一定粘稠度时再用画笔或大画刀在刮过胶的画布上制作理想的肌理。松节油挥发后,铅白会很快变硬(约二分钟),因此要恰当地掌握时间,如果太迟,涂料变硬,肌理制作就难以进行。 (3)使用丙烯颜料或丙烯塑型膏制作肌理非常方便,因丙烯材料干得快,亦可以堆砌。但如果在油底子或着色后的油膜上使用,丙烯颜料易剥落,所以使用前应先用砂纸打磨一下。 (4)作画过程中可以通过稀、稠、薄、厚等色彩变化,借用笔触与刀法直接做出凹凸不平的粗糙效果,或在颜料中掺入砂子、锯末、玻璃碎末、面包渣等颗粒状材料制作肌理。 如何借用肌理来表现物象的质感 借用肌理作画,以求得视觉的满足是古典写实绘画常用的技法。现代派画家更注重肌理,甚至将布片、草根、树叶等实物直接贴于画面之上。这里介绍几种借用肌理表现物象质感的油画技巧: 毛绒感:用小笔触有规律地点成一片或在铺好颜色的地方使用小笔杆、硬木棍等点出绒毛状。传统方法中有使用木屑、沙粒等物的,具体作法:将胶液涂于所

肌理的介绍

肌理的介绍 肌理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面的肌理是面的内部大小不同、方向不同、形状不同、密度不同、明度不同的点、线或形状规律或无规则的排列与组合产生的视觉效果。基本概述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一般来说,肌理与质感含义相近,对设计的形式因素来说,当肌理与质感相联系时,它一方面是作为材料的表现形式而被人们所感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肌理形态,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能创造出丰富的外在造型形式。 绘画中的肌理 在绘画中,肌理是物质材料与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产物,是作者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物象特质的感受,利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技巧创造出的一种画面的组织结构与纹理。任何物体表面都有其特定的纹理变化,这种特定的纹理变化所呈现出的神奇的视觉感受,正是绘画艺术所探求的肌理效果。肌理在绘画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不可低估,它有着其它表现手法难以实现的美学特质。 水彩画不仅有绚丽的色彩、高雅清新的格调、丰富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有最使画者心醉神迷的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真亦幻、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这种水与彩的交融所产生的效果是自然物象借助作者主观与客观、有意与无意的创作活动而呈现出来的,这种物体表象特征所呈现出的特殊视觉语言,就是水彩画有别于其它画种而特有的语言魅力,即水彩画的肌理美。 自然肌理与艺术肌理之美 大自然千姿百态,世间有万物之貌,这是构成视觉形象最基本的要素。生活是艺术表现、艺术创作的源泉,就水彩风景而言,同样如此。天空的绚丽多彩、大海的浩瀚波澜、山寨的老墙木屋、晨烟的依稀梦幻、古道的曲折逶迤、山岩的鬼斧神工、阳光的妩媚灿烂、雨雾的朦朦胧胧、枯树的斑驳沧桑、幼苗的生机盎然,无不呈现出奇妙无限、变幻无穷的自然肌理之美。 物体表面都有一层“肌肤”,在自然的造化中,它有着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或平滑光洁,或粗糙斑驳,或轻软疏松,或厚重坚硬。这种种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变化,使之形成一种客观的自然形态,即肌理,从而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肌理并不都是美的,只有当它在

大漆的材质与肌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57799741.html, 大漆的材质与肌理 作者:胡秀姝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30期 摘要:文章从肌理美和材质美阐明了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装饰效果,说明漆艺肌理和质感是构成漆艺作品可视形象的重要审美基础和必要因素。 关键词:天然大漆肌理质感 天然大漆材料在视觉审美首先表现在肌理美和材质美。为了对漆艺材料有进一步的认识,必须搞清材料的肌理和质感的内涵。“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在漆艺中是指材料的表面形态。任何材料的表面都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形态和纹理。即使推光揩青后的漆面也表现为一种肌理,这种漆的肌理是最细微,致密的肌理。肌理与质感含义相近,对设计的形式因素来说,当肌理与质感相联系时,它一方面是作为材料的表现形式而被人们所感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肌理形态,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能创造出丰富的外在造型形式。 质感是指人们对材料表面质地的心里感受和情感态度。这种感受主要通过人的视觉、触觉等审美感官来获得。不同的物质其表面的自然特质称天然质感,如空气、水、岩石、竹木等;而经过人工的处理的表现感觉则称人工质感,如陶瓷、玻璃、布匹、塑胶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正如日本学者指出:质感各有其独自的秩序,这种体验是不能被其它东西代替的,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需要直接地用肌肤或用眼睛观看,才能有生理的直接感受。如打磨抛光的漆面产生神秘、光滑、细腻的感受,粗漆灰产生质朴、粗糙的感受。人们对材料产生的粗糙与光滑的感受,是触觉受材料表面刺激的持续性和间断性。刺激为间断性的产生粗糙的感觉,刺激为持续性的产生光滑的感觉。触觉器官所受的刺激大小,轻重不一的产生粗糙的感觉,反之,则产生光滑的感觉。材料表面微小立体形态群化所形成的肌理,正是产生粗糙与光滑的感觉的根本原因。 对漆艺表面的各种感知,有的是由肌理的形态直接引起的,有的则是由各种材料的性质引起。由于材料的性质同时也隐含在材料表面的肌理形态中。这种感知有的通过视觉获得的,有的通过触觉获得的。由于视觉和触觉的通感效应,触觉感受也可以由视觉获得,比如看到物体平整发亮的表面,就可产生光滑的感觉,尽管根本没有去触摸。可见视觉在感知中的重要。下面我们从视觉审美特性来分析肌理。 天然大漆的包容性比较强,选择材料的范围比较宽泛,不同漆艺材料与天然大漆结合后 具有不同的肌理和材质特性,同时也表现不同的视觉审美特性。我们从光滑、反光、纹理特征三方面来评价漆艺材料的视觉审美特性。

材料的质感肌理表现 Microsoft Word 文档

木材材料的质感肌理表现 质感(qualityfeeling):是人们通过对物体的色泽!纹理!软硬!轻重!粗糙!温润等性能状态进行把握的感觉,并由此产生的一种对其所用材料的质的特征的直观把握和审美感受"在设计艺术中则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不同的材料具有各种各样的丰富质感,使人感受到不同的感触!联想!心理感受和审美情趣"而采用不同的手法处理也能使相同的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使人有不一样的感受"表层的感觉是通过材料表面的色泽!滑涩!肌理和材料的质地等,产生粗犷与精细!通透与朦胧!坚硬与柔软!冷与暖!轻与重等等感受"同时,材质与肌理还具备:质朴与华丽!古典与现代!舒畅与沉闷!轻快与沉着!鲜活与凝固等不同的心理效果和信息符号反应。 现代设计中,许多设计师在设计空间时,常采用简单统一的素色,有时甚至用纯白/一统天下,虽然色彩单一,但是由于他们十分注重对不同材质质感的运用,即使是同一颜色,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加工工艺所产生的微妙质感变化,让细部更耐看"而这种简约单纯的风格,常会使人们更细腻强烈的体验材料的质感表现。 肌理是材料质感最显著的一个特征要素"在许多现代设计中,对材料的运用,肌理所产生的偶然性和随机性造成一种非平衡结构的视觉样式"它具有强烈的形式意味和感官激活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唤起审美主体的内在心理活动"天然材料肌理有很多种,大多美丽而自然,具有人工难以模拟的真实美感与感染力"而人为加工的肌理则有更强的设计装饰目的,表现出更丰富的特殊效果。 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纵横交错!高低起伏!粗糙平滑!色彩斑斓的纹理变化,以及形成的条理!韵律!节奏所产生的形式美感。 肌理可分为视觉感受和触觉感受,视觉感受主要体现在物体表面和表层色彩纹理,包括光被肌理折射后对人的视觉强弱反映,触觉感受则指通过触摸感受到物体表面的光滑或粗糙!坚硬或柔软的体验。 肌理的视觉感受和触觉感受有时会融合而模糊起来,不一定是真实的触感,也许会是一种由于花纹!图案形成的触觉联想"比如同样光滑度的复合地板,水曲柳丰富的曲线和橡木的平直花纹也会产生不同的触觉联想,体现出肌理致密与疏松!细致与粗犷带来不同的感受。 我的木材网行业事业部

设计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就像表现重点与表现角度好比目标与突破口一样,表现手法可以讲是一个战术问题。表现的重点和角度主要是解决表现什么。这只是解决了一半的问题。好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是设计的生机所在。 不论如何表现,都是要表现内容、表现内容的某种特点。从广义看:任何事物都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任何事物都必须与其它某些事物有一定的关联。这样,要表现一种事物,表现一个对象,就有两种基本手法:一是直接表现该对象的一定特征,另一种是间接地借助于该对象的一定特征,另一种是间接地借助该明关的其它事物来表现事物。前者称为直接表现,后者称为间接表现或叫借助表现。 直接表现 直接表现是指表现重点是内容物本身。包括表现其外观形态或用途、用法等。最常用的方法是运用摄影图片或开窗来表现。 除了客观地直接表现外,还有以下一些运用辅助性方式的直接表现手法。 衬托:这是辅助方式之一,可以使主体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衬托的形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处理中注意不要喧宾夺主。 对比:这是衬托的一种转化形式,可以叫作反衬,即是从反面衬托使主体在反衬对比中得到更强烈的表现。对比部分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在直接表现中,也可以用改变主体形象的办法来使其主要特征更加突出,其中归纳与夸张是比较常用的手法。 归纳:归纳是以简化求鲜明,而夸张是以变化求突出,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对主体形象作一些改变。夸张不但有所取舍,而且还有所强调,使主体形象虽然不合理,但却合情。这种手法在我国民间剪纸、泥玩具、皮影戏造型和国外卡通艺术中都有许多生动的例子,这种表现手法富有浪漫情趣。包装画面的夸张一般在注意可爱、生动,有趣的特点,而不宜采用丑化的形式。 夸张:归纳是以简化求鲜明,而夸张是以变化求突出,二者的共同点是对主体形象作一些改变。夸张不但有所取舍,而且还有所强调,使主体形象虽然不合理,但却合情合理。这种手法在我国民间剪纸、泥玩具、皮影造型和国外卡通艺术中都有许多生动的例子,这种表现手法富有浪漫情趣。包装画面的夸张一般要注意可爱、生动、有趣的特点,而不宜采用丑化的形式。 特写:这是大取大舍,以局部表现整体的处理手法,以使主体的特点得到更为集中的表现。设计中要注意所取局部性。 间接表现 间接表现是比较内在的表现手法。即画面上不出现在表现的对象本身,而借助于其它有关事物来表现该对象。这种手法具有更加宽广的表现,在构思上往往用于表现内容物的某种属性或牌号、意念等。

材质与肌理--教学案例

材质与肌理--教学案例

《材质与肌理》的教学案例 授课者: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金水中学李奕平 一、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多感官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活动体验,来丰富独特的视觉感受。本课程是一个单元的内容,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相结合,是属“综合·探索”的单元性学习领域,其中第一课以“欣赏·评述”为主,第二课以“造型·表现”为主,适当结合“设计·应用”的学习内容。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将两课并为一个课时来完成该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在观察、发现、探求、制作的美术活动过程中,既了解材质、肌理等美术语言和形式美感和特点,又学习利用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来丰富美术作品的表现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的知识内容,是对美术特有语言——肌理的认识了解,主要通过肌理视觉材料观察和文字解析,让学生对肌理的形式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围绕美的形式要求发表各人的见解与感受,进而揭示生活与美术的一种必然关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视觉审美要素,达到领会美术源于自然生活的基本涵义。通过对肌理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了解肌理在各种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表现,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或探索课本中介绍的两种造肌理制作方

法(拓印法、抗水法),让他们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获得操作经验和艺术创作乐趣,增强对艺术的感悟力和审美体验。 三、教学设计 课题材质与肌理 教学目标 1、能对肌理的形式特点作出基本明确的描述,尽可能表述个人对肌理形式美感的见解。 2、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寻找肌理美的形象素材,能对人工与自然形成的肌理作出分析比较。 3、能对肌理艺术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着重是对作者如何运用材质表现情感的探讨。 4、了解各种制作肌理的方法,通过动手尝试过程,学会制作技巧和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要点 1、重点:对肌理素材根据根据造型要素点、线、面、色彩、质感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对肌理美术作品的赏析,并能借鉴人造肌理的方法制作一幅肌理美术作品。 2、难点:能否说出对肌理形式美感的个人独到见解;能否控制肌理作效果,并作出审美判断。 教学准备 1、教师:相关的肌理实物教学材料、肌理美术作品的图像资料、教学课件。 2、学生:收集各种肌理资料、备好可制作人造肌 理的各种材料工具。

《肌理与应用》教案

《肌理与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2、学生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了解各种制作肌理的方法,通过动手尝试过程,学会制作技巧和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制作肌理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学生制作肌理时的创意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教师出示一幅由肌理制作而成的图画,提问:这幅画是画出来的吗?(其实画画不一定是画的)那么你觉得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些画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二、发现探索 1、摸一摸(触觉感受): 我这里有几件东西,想叫一位同学用手触摸一下,通过感受每样物体的触感来说出物体的名称(海螺、贝壳、树叶、石头、布、陶瓷等)。 2、说说触摸的感受,导出肌理的概念 师:这些物体中,有的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这些凹凸不平的的物体本身就有一种漂亮的纹理,出示海螺,看!上面漂亮的圈圈螺旋纹,这就是肌理。 肌理(质感):是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那些纹理是随机的,自然形成的。不同的肌理会给我们不同的触觉感受、传达不同的美感。 但由于人们触觉物体的长期体验,以到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因此,不同肌理的物品,会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 粗质的纹理,给人一种粗犷豪放,植被的心理感觉;光滑的质感,给人一种细腻精致、华丽严谨的心理感觉;纤细的质感,给人一种嫩弱、精细、灵巧生动的感受。

3、看一看(视觉感受):我们的大自然中有哪些美的肌理呢? 出示大自然中的肌理图片: 树叶:那细细密密的叶脉就像蜘蛛网一样; 风沙开成的自然纹理:摄影家林永基所拍摄,沙漠上强烈的大风把沙吹成波纹状的纹理,形成了有条理、有节奏、有韵律的自然图案。 土墙:是客家围屋的墙壁。土墙的缝隙形成一种节律美,给人沉重的历史感。 “鸡血红”石:石质略透明,上有鲜红的斑斑块,像鸡血所凝结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肌理。 大理石:表现华贵、高雅的意境; 布纹:传达了亲切柔和质朴的意境; 比如:干涸的土地、苦瓜、麻绳、贝壳、布纹等等 得出结论——肌理的美表现为纹理排列的秩序美、节奏美、韵律美。 细腻光亮的表面,给人轻快、活泼、冰冷的感觉; 平滑无光的表面,给人含蓄、安静、质朴的感觉; 粗糙有光的表面,给人笨重、杂乱、沉重的感觉; 粗糙无光的表面,使人感到生动、稳重、悠远。 4、想一想:我们如何把这些这么美的肌理保存下来呢?——引出肌理制作的方法。 小故事:老师小时候在河边洗碗的时候,发现碗里的油花快速地扩散到河面上,在阳光中五彩缤纷,但是这种美丽一会儿就没有了,如果能长久保持该多好啊。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吸附制作法。 吸附制作法: 将墨或颜料滴在水面上,少进行搅动(可加油),使其自然混合形成偶然性。用较能吸水的纸张,然后晾干即可。这是一种多变的偶然性,可作为仿大理石的效果。 师:同学们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到美术的肌理作品? 拓印制作法: 1)、利用玻璃,其朦胧效果,变化奇妙,有无穷的想象空间,像山峦、像野兽。 2)、利用些自然形象,如:干树叶、草编织物、米粒、沙石、木板花纹、硬币、钥匙、海绵等,在上面涂洒颜色后,用纸铺在上面压印所形成的图案。 教学建议:一棵树用不同色彩的拓片复制,改变大小或方向,重叠摆放,即可变成树林。一条鱼、乌龟。 5、介绍肌理制作的其余几种方法

质感与肌理

(一)质感 所谓质感是指物体表面的质地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产生的心理反映,即表面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质感的深刻体验往往来自于人的触觉,不过由于视觉和触觉的长期协调实践,使人们积攒了经验,常常是光凭视觉也可以认识到质地的感觉。例如人用手去触摸大理石时,眼睛也同时在观察大理石的形态,因此,人们所感觉到的大理石表面的光滑、质硬、低温等特性是手眼共同实践的综合结果。所以日后人们在看到大理石的时候,不必用手触摸,通过视觉经验就可以认识到大理石表面的质感状态。何况从视觉形式要求方向来讲,物体表面的温度、硬度并没有重要的造型意义,而且有物体表面的软细程度才能构成质感这个形式要素。 质感怎样分类 质感从宏观上分类可分为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两个大类,在造型设计中我们可以用原始的天然材料质感进行设计,也可以用人力加工的材料质感来设计,还可以两种材料组合设计,究竟哪种材料好要从实际构成要求出发,单从材料类别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从构成形式方面来讲,质感可分为三大类和六种典型形式。 (三)质感的表情 所谓质感的表情,就是粗、中、细不同质地表面对人产生的视觉心理影响和情绪反映。 一般情况下粗质感具有质朴、厚重、温暖和粗犷的视觉心理反应。从另一方面来说粗质感也具有负面的心理效果,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粗俗、简陋、笨拙的不良后果。细质感则具有精致、高雅、寂静的视觉心理影响。当然它也有消极的一面,即使用不当时会产生平淡、单调的后果。至于中间质感则具有温和、软弱、平静的视觉心理影响,也是一种调和过渡的感觉形态。另外,光与麻的质感也会造成特定的心理影响。一般情况下,光亮的质感会产生高贵、华丽、明快的动人效果,而无光的麻面会使人产生纯朴、真实的视觉效果,它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 质感构成的要点

油画制作肌理的常用材料有

油画制作肌理的常用材料有: (1)石灰粉。可研制成细粉状和沙粒状,能与油画颜料混合使用,但不能添加过多,否则将减弱附着性。 (2)大理石粉。类似石灰粉,但此石灰粉硬且重,不易磨碎。 (3)沙子。使用前需用水清洗,易于油画颜料混合。 (4)赤铁粉。需和油画颜料调和充分才能获得均匀的肌理。不适合浓厚用法。 (5)其它。玻璃、锯末、杂草等均匀使用。 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添加物,都会影响颜色的附着力。若使用极多的添加物,可利用上光油增加此媒材的附着力,而且使表面产生光泽。下面介绍几种制作肌理的简单方法: (1)利用大白粉或立德粉调白乳胶成膏状,利用画笔或画刀在需要的地方制作出斑驳的笔痕肌理,或将白粉膏涂于底层,用刀具、梳子、滚子等制作出所需要的肌理。 (2)将达玛或玛蒂树脂溶解于松节油再调和白颜料,达到一定粘稠度时再用画笔或大画刀在刮过胶的画布上制作理想的肌理。松节油挥发后,铅白会很快变硬(约二分钟),因此要恰当地掌握时间,如果太迟,涂料变硬,肌理制作就难以进行。 (3)使用丙烯颜料或丙烯塑型膏制作肌理非常方便,因丙烯材料干得快,亦可以堆砌。但如果在油底子或着色后的油膜上使用,丙烯颜料易剥落,所以使用前应先用砂纸打磨一下。 (4)作画过程中可以通过稀、稠、薄、厚等色彩变化,借用笔触与刀法直接做出凹凸不平的粗糙效果,或在颜料中掺入砂子、锯末、玻璃碎末、面包渣等颗粒状材料制作肌理。 如何借用肌理来表现物象的质感 借用肌理作画,以求得视觉的满足是古典写实绘画常用的技法。现代派画家更注重肌理,甚至将布片、草根、树叶等实物直接贴于画面之上。这里介绍几种借用肌理表现物象质感的油画技巧: 毛绒感:用小笔触有规律地点成一片或在铺好颜色的地方使用小笔杆、硬木棍等点出绒毛状。传统方法中有使用木屑、沙粒等物的,具体作法:将胶液涂于所需

材质与肌理 教学案例

《材质与肌理》的教学案例 授课者: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金水中学李奕平 一、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多感官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活动体验,来丰富独特的视觉感受。本课程是一个单元的内容,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相结合,是属“综合〃探索”的单元性学习领域,其中第一课以“欣赏〃评述”为主,第二课以“造型〃表现”为主,适当结合“设计〃应用”的学习内容。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将两课并为一个课时来完成该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在观察、发现、探求、制作的美术活动过程中,既了解材质、肌理等美术语言和形式美感和特点,又学习利用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来丰富美术作品的表现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的知识内容,是对美术特有语言——肌理的认识了解,主要通过肌理视觉材料观察和文字解析,让学生对肌理的形式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围绕美的形式要求发表各人的见解与感受,进而揭示生活与美术的一种必然关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视觉审美要素,达到领会美术源于自然生活的基本涵义。通过对肌理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了解肌理在各种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表现,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或探索课本中介绍的两种造肌理制作方

法(拓印法、抗水法),让他们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获得操作经验和艺术创作乐趣,增强对艺术的感悟力和审美体验。 三、教学设计

四、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为因素”。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本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即“感知——思维——知识——技能”,始终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发挥全部技能去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在课堂上同学们看到自己小组中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都雀跃不已,有学生说:“平时生活中并不怎么关注所谓的美,而今天肌理一课让我感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还有学生说:“我第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真是一种享受!不要畏惧,其实我真的能行!”……我想,做为一名美术老师,能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地学习并掌握知识,那就是我的快乐! 五、案例点评:(点评人:欧阳碧玲)

什么是肌理

什么是肌理 ?肌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悬赏分:0|提问时间:2008-12-29 12:03|提问者: 陈宜南 详细的问题说明,有助于回答者给出准确的答案 推荐答案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一般来说,肌理与质感含义相近,对设计的形式因素来说,当肌理与质感相联系时,它一方面是作为材料的表现形式而被人们所感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肌理形态,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能创造出丰富的外在造型形式。 在绘画中,肌理是物质材料与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产物,是作者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物象特质的感受,利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技巧创造出的一种画面的组织结构与纹理。任何物体表面都有其特定的纹理变化,这种特定的纹理变化所呈现出的神奇的视觉感受,正是绘画艺术所探求的肌理效果。肌理在绘画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不可低估,它有着其它表现手法难以实现的美学特质。 水彩画不仅有绚丽的色彩、高雅清新的格调、丰富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有最使画者心醉神迷的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真亦幻、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这种水与彩的交融所产生的效果是自然物象借助作者主观与客观、有意与无意的创作活动而呈现出来的,这种物体表象特征所呈现出的特殊视觉语言,就是水彩画有别于其它画种而特有的语言魅力,即水彩画的肌理美。 下面结合教学与创作的实践,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水彩画的肌理之美。 一、自然肌理与艺术肌理之美

大自然千姿百态,世间有万物之貌,这是构成视觉形象最基本的要素。生活是艺术表现、艺术创作的源泉,就水彩风景而言,同样如此。天空的绚丽多彩、大海的浩瀚波澜、山寨的老墙木屋、晨烟的依稀梦幻、古道的曲折逶迤、山岩的鬼斧神工、阳光的妩媚灿烂、雨雾的朦朦胧胧、枯树的斑驳沧桑、幼苗的生机盎然,无不呈现出奇妙无限、变幻无穷的自然肌理之美。 物体表面都有一层“肌肤”,在自然的造化中,它有着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或平滑光洁,或粗糙斑驳,或轻软疏松,或厚重坚硬。这种种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变化,使之形成一种客观的自然形态,即肌理,从而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肌理并不都是美的,只有当它在一个特定的空间、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光线之下才能呈现出某种美感。画家正是从这里汲取了艺术的灵感,把这种自然肌理感觉恰当地运用到视觉语言表现中去,创造出人为的艺术肌理之美。如美国画家怀斯在《冬日的磨坊》、《苹果酒桶》等作品中表现了斑驳的油漆、千疮百孔的断壁残垣、粗糙的栅栏等,在生活中这些物象也许并没有什么美感可言,然而当它们经过画家艺术化的加工处理后,便以艺术美的崭新面貌呈现出来,从而表达出特定的审美因素和审美意味。水彩画不论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与内容,都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再现,更不是纯客观的摹仿,它是画家在生活体验基础上的一种升华和表达。 罗丹曾说: “艺术家所见的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自然。”其中的道理是值得深思的。那些普普通通的景物,一旦成为艺术家描绘的对象,便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借景抒怀、寓情于景,使自我的审美理念、精神追求找到了抒发的物体依托。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中,人与物、情与景融为一体。自然的肌理一旦溶入画家的情感,便激发起画家创造的激情,使之成为画家“借题发挥”的对象,它们被画家利用各种材料、工具、手法、特技等方法创造出各种各样惟妙惟肖、无穷变幻的艺术肌理来,从而成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对水彩画来讲,独特的工具使之具有得天独厚的肌理创造本领,这是其它画种不可比拟的。当然,这种以各种手段制作出来的艺术肌理是经过画家主观化了的纹理,即使是随意泼洒的水迹,也同样会留下画家对物象的主观感受,这就使得艺术肌理在某种意义上更具审美的意蕴。

材质与肌理--教学案例

材质与肌理--教学案例 《材质与肌理》的教学案例 授课者: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金水中学李奕平 一、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多感官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活动体验,来丰富独特的视觉感受。本课程是一个单元的内容,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相结合,是属“综合?探索”的单元性学习领域,其中第一课以“欣赏?评述”为主,第二课以“造型?表现” 为主,适当结合“设计?应用”的学习内容。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将两课并为一个课时来完成该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在观察、发现、探求、制作的美术活动过程中,既了解材质、肌理等美术语言和形式美感和特点,又学习利用自然肌理和人造肌理来丰富美术作品的表现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的知识内容,是对美术特有语言——肌理的认识了解,主要

通过肌理视觉材料观察和文字解析,让学生对肌理的形式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围绕美的形式要求发表各人的见解与感受,进而揭示生活与美术的一种必然关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视觉审美要素,达到领会美术源于自然生活的基本涵义。通过对肌理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了解肌理在各种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表现,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或探索课本中介绍的两种造肌理制作方

法(拓印法、抗水法),让他们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获得操作经验和艺术创作乐趣,增强对艺术的感悟力和审美体验。 三、教学设计

小组合作选用一种方法制作一幅人造肌理的美术 作 美术作品。(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指导他 们大胆的创新制作肌理,体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 之间 的多向反馈结构,充分考虑课堂的开放性、互动性、 立体 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轻松愉跃的气氛中积极主动 的学习, 一幅幅意想不到的精美作品从中应运而生。 ) (一) 公布本节课学习规则:以小组比赛计分形式, 一节课累计高分小组,课后颁发奖品奖励。(借鉴娱乐 竞赛 的形式,满足他们的好胜和好奇的心理, 让学生在 轻松愉快 的气氛中手、脑得以释放,小组合作的形式提 供学生与学生 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 团结协作的精 神。) (二) 游戏创设、激趣导入 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称叫 “盲人”摸物(课件展示,教师简要讲解游戏规则, 教 师预先准备一些肌理特征明显的实物, 如瓦楞纸、毛笔 卷、贝壳、陶瓷等),请个“小老师” 上台协助。(培 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团结协作的精神,“小老师” 引导全班同 学一起学习本课知识 。) 1、触摸实物 教师:老师这里有几件东西,在没有让它们亮相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材料的肌理

材料的肌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材料的肌理 [摘要] 肌理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在现代设计中材料肌理的运用随处可见。一些关于肌理的问题,包括肌理的含义、视觉肌理与触觉肌理的关系、肌理的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 材料、肌理、设计 一、肌理的含义 任何一件设计作品都是由许多的基本的构成因素来构成的,在众多的因素中形、色、肌理三者是最基本的要素,由这三者为基础进行编排和组织就构成了千姿百态的设计作品。在常人的理解中形与色是物体的常态,而肌理被提及的次数远远不及前两者。多数时候肌理与形与色是完全融合的,没有脱离形与色的肌理。但是肌理又是独立存在的,与形和色又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发挥着独立的作用。肌理一般指物体表面的条纹、纹理。 二、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的关系 视觉肌理主要是指以视觉方式感知的特性,包括物体表面和表层纹理以及是否透明等,触觉肌理主要是指以触觉方式感知包括物体表面的光滑和粗糙、平整或凸凹不平、坚硬或柔软,在进行触摸时有无弹性等。这两种肌理在不同的设计形式当中又有着不同的地位。比方说在平面设计中视觉肌理占的比重比较大,这是由于这类作品一般不靠触觉来传达信息。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有一部分平面设计作品中也逐渐得引入了有触觉的肌理,而在一些产品设计作品当中触觉肌理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来说产品都需要有一个实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者与产品之间多多少少的会有触碰的过程。在这个触碰的过程中触觉肌理便产生了作用。是光滑的还是发涩的,是冰冷的还是温暖的,是坚硬的还是柔软的等等一系列的触觉体会便会随之传递到使用者,构成了产品总体印象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肌理与材料在许多的设计作品中肌理的存在在很多的时候是依附于材料的,这种通过肌理所表现出来的色彩和形体是其他形式所无法代替的。 三、肌理的应用 材料在不同的设计学科中的应用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学科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在招贴的设计中一般只会用到纸、印刷的颜料、表面覆膜等材料。其材质的变化一般来说是比较小的,其肌理的营造大多数也都要靠印刷,当然有些时候也会在表面覆膜上面做一些文章,还没有见过在招贴设计中运用石材、木材的。与招贴设计相比产品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就有着更多的变化。金属、木材、塑料、玻璃、陶瓷等都是在产品设计中经常用到的,而这几大类的材料之间可以营造的肌理效果也是大相径庭的。比如说木材拥有天然的纹理,细腻而富有变化拥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使人产生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而陶的质感粗糙、朴实无华,从头到脚渗透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美感。不同

肌理与意境

肌理与意境--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特殊技法的表现研究一件作品通过点、线、面、色彩、肌理等基本构成元素组合而成的某种形式及形式关系,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纹理。 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肌理是理想的表面特征。人们对肌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但由于人们触觉物体的长期体验,以至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我们称它为视觉质感。 肌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肌理给人以各种感觉,并能加强形象的作用与感染力。 视觉肌理是一种用眼睛感觉的肌理,如屏幕显示出的条纹、花纹凹凸等,但都是二维平面的肌理。 触觉肌理一般通过拼压、模切、雕刻等加工方式而得到,是三维立体的肌理,用手能触摸感觉到。 一般在美术里我们以肌理的效果完成一项视觉传达,在当代中国工笔画里用得比较多。 一、培养审美的眼睛-------发现肌理。 任何物体表面都有一层“肌肤”,它有着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或平滑光洁,或粗糙不平,这种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变化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形态,也即自然肌理,如树皮(有光洁的、粗糙的),叶片表面的经脉凹凸,山石的各种起伏,它们都是客观的自然的材质肌理。自然肌理并不是都是美的,只有在特定的空间,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光线下才能呈现出某种美感。如斑驳的油漆、千疮百孔的断壁残垣,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美感,甚至给人一种悲凉、一种伤感,然而,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处理,从而呈现出某种抽象的审美因素。所以,自然肌理并不是艺术肌理,艺术肌理也不是自然肌理的再现。 二、匠心独运-------制作肌理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创造了许多新的产品,这些新的工业产品给人们带来许多新的视觉感受。用新材料新工艺制造的工业产品有着全然不同于我们所习惯了的大自然的肌理,它所呈现的是另一种人为创造的肌理。 绘画艺术中所呈现的肌理与一定的工具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材料与制作技法的综合产物。 宣纸: ●如何辨认值得好、差。一看二摸三试。看:看颜色:越白越差;要白而 无反光,白中透暗,白里泛黄才是上品;看云朵……摸:即手感,要柔而不脆,韧而有力度,手感平滑细腻,无滞涩感;试:即用色墨试用,看是否留得住墨迹而不乱跑。 ●如何制作熟宣纸

工笔画肌理的制作方法

工笔画肌理的制作方法 一·揉纸法 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 2·局部揉 熟宣纸常用。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 画时不必过于具体。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 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 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压纸 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 1·画前扎染 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画后扎染 3·干后展开 4·趁湿展开 三·拼贴挖补法 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1·把一幅画切割、分解,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 2·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构成新的关系。如用金箔直接贴在画面等。 3·穿插拼贴法(如画芦苇和芦苇后的渔舟)。 四·纸板遮挡法 1·纸筋法 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 刻出大雁、白鹭等形象,再拓印。其它杂物:麻批子、松针等。 3·纸版漏印 此法与遮挡法相反,先在较硬的纸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来刷印或拓印。 五·反衬法

1·在背面勾皴 2·正面勾皴,背后着色 3·正面作画主体,托纸上画背景 六·拓印法 可作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胶合板、塑料板、布料、纸张、石板、铁板等。在玻璃上拓印,可在下面衬一张白纸,以显示墨色之形迹与深浅变化。 ·硬板拓印 1·单墨色直接拓印 2·多墨色直接拓印 3·局部拓印 4·反复拓印 5·连续拓印 在已经拓印过的材料上,尚留少许墨色,可趁其未干时继续拓印,可得干裂秋风而又迷离朦胧之趣。 6·干画纸拓印 7·湿画纸拓印 8·加油拓印 9·刷水点墨拓印(滃拓法) ·水拓印 10·一次拓印而成 11·多次拓印而成 12·水中花纹处理后拓印,拓印后也可以提起较长时间,或在局部加点水墨,任其自然流淌。 13·先胶矾再水拓 14·水中加油拓 要用挥发油:松节油、汽油等。 16·在已有墨色的水面淋油后拓印 17·再水中淋油后拓印,再着墨色。 ·实物拓印 18巧借实物纹理,拓后再渲染。可选择的实物有:树叶、绳子、麻批子、松针、席子、蝇拍、木板花纹等 19·对印 20·反面拓印 在画纸的反面拓印,再冲墨处理。 21·拓团蘸色印 将纸团、蔗滓、麻绳、麻袋布、粗纹布料、木板纹、丝瓜瓤等肌理材料做成拓团,蘸了墨色直接拓印到画纸上。 七·滚印法 1·软垫滚印法 2·硬垫滚印法 3·加绳滚印法 4·滚版拓印法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纹理=肌理

纹理=肌理 概述 在绘画中,肌理是物质材料与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产物,是作者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物象特质的感受,利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技巧创造出的一种画面的组织结构与纹理。任何物体表面都有其特定的纹理变化,这种特定的纹理变化所呈现出的神奇的视觉感受,正是绘画艺术所探求的肌理效果。肌理在绘画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不可低估,它有着其它表现手法难以实现的美学特质。 水彩画不仅有绚丽的色彩、高雅清新的格调、丰富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有最使画者心醉神迷的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真亦幻、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这种水与彩的交融所产生的效果是自然物象借助作者主观与客观、有意与无意的创作活动而呈现出来的,这种物体表象特征所呈现出的特殊视觉语言,就是水彩画有别于其它画种而特有的语言魅力,即水彩画的肌理美。 大自然千姿百态,世间有万物之貌,这是构成视觉形象最基本的要素。生活是艺术表现、艺术创作的源泉,就水彩风景而言,同样如此。天空的绚丽多彩、大海的浩瀚波澜、山寨的老墙木屋、晨烟的依稀梦幻、古道的曲折逶迤、山岩的鬼斧神工、阳光的妩媚灿烂、雨雾的朦朦胧胧、枯树的斑驳沧桑、幼苗的生机盎然,无不呈现出奇妙无限、变幻无穷的自然肌理之美。 物体表面都有一层“肌肤”,在自然的造化中,它有着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或平滑光洁,或粗糙斑驳,或轻软疏松,或厚重坚硬。这种种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变化,使之形成一种客观的自然形态,即肌理,从而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肌理并不都是美的,只有当它在一个特定的空间、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光线之下才能呈现出某种美感。画家正是从这里汲取了艺术的灵感,把这种自然肌理感觉恰当地运用到视觉语言表现中去,创造出人为的艺术肌理之美。如美国画家怀斯在《冬日的磨坊》、《苹果酒桶》等作品中表现了斑驳的油漆、千疮百孔的断壁残垣、粗糙的栅栏等,在生活中这些物象也许并没有什么美感可言,然而当它们经过画家艺术化的加工处理后,便以艺术美的崭新面貌呈现出来,从而表达出特定的审美因素和审美意味。水彩画不论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与内容,都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再现,更不是纯客观的摹仿,它是画家在生活体验基础上的一种升华和表达。 罗丹曾说:“艺术家所见的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自然。”其中的道理是值得深思的。

材料的肌理

材料的肌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材料的肌理 [摘要] 肌理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在现代设计中材料肌理的运用随处可见。一些关于肌理的问题,包括肌理的含义、视觉肌理与触觉肌理的关系、肌理的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 材料、肌理、设计 一、肌理的含义 任何一件设计作品都是由许多的基本的构成因素来构成的,在众多的因素中形、色、肌理三者是最基本的要素,由这三者为基础进行编排和组织就构成了千姿百态的设计作品。在常人的理解中形与色是物体的常态,而肌理被提及的次数远远不及前两者。多数时候肌理与形与色是完全融合的,没有脱离形与色的肌理。但是肌理又是独立存在的,与形和色又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发挥着独立的作用。肌理一般指物体表面的条纹、纹理。 二、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的关系 视觉肌理主要是指以视觉方式感知的特性,包括物体表面和表层纹理以及是否透明等,触觉肌理主要是指以触觉方式感知包括物体表面的光滑和粗糙、平整或凸凹不平、坚硬或柔软,在进行触摸时有无弹性等。这两种肌理在不同的设计形式当中又有着不同的地位。比方说在平面设计中视觉肌理占的比重比较大,这是由于这类作品一般不靠触觉来传达信息。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有一部分平面设计作品中也逐渐得引入了有触觉的肌理,而在一些产品设计作品当中触觉肌理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来说产品都需要有一个实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者与产品之间多多少少的会有触碰的过程。在这个触碰的过程中触觉肌理便产生了作用。是光滑的还是发涩的,是冰冷的还是温暖的,是坚硬的还是柔软的等等一系列的触觉体会便会随之传递到使用者,构成了产品总体印象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肌理与材料在许多的设计作品中肌理的存在在很多的时候是依附于材料的,这种通过肌理所表现出来的色彩和形体是其他形式所无法代替的。 三、肌理的应用 材料在不同的设计学科中的应用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学科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在招贴的设计中一般只会用到纸、印刷的颜料、表面覆膜等材料。其材质的变化一般来说是比较小的,其肌理的营造大多数也都要靠印刷,当然有些时候也会在表面覆膜上面做一些文章,还没有见过在招贴设计中运用石材、木材的。与招贴设计相比产品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就有着更多的变化。金属、木材、塑料、玻璃、陶瓷等都是在产品设计中经常用到的,而这几

四PHOTOSHOP肌理与质感表现图像合成

《平面设计软件基础》模拟试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PHOTOSHOP的图片调色 (36) 实验二特技文字、质感表现 (37) 实验三滤镜应用仿真效果图表现 (38) 实验四PHOTOSHOP肌理与质感表现、图像合成 (39) 实验五PHOTOSHOP路径与形状路径创建工具 (40) 实验六矢量插画制作 (42) 实验七标志设计 (43) 实验八名片的设计与海报制作 (44) 实验九化妆品的设计 (45) 实验十杂志、书籍封面与内页设计 (46) 实验十一综合设计 (47)

实验一PHOTOSHOP的图片调色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掌握掌握色彩和色调的调整方法。 二、实验要求 1、调整亮度/对比、色彩平衡、调整图像色相/饱和度的方法; 2、自动色阶调整平衡图像色调、颜色变化调整、去色的方法等; 三、实验准备 1、教师:教师机、教学广播软件、课件、PHOTOSHOP设计案例。 2、学生:复习上一讲的内容,复习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工具使用。 四、实验内容 1.图像色彩的基本知识。 利用Photoshop CS对图像进行各种编辑与处理之前,应该先了解有关图像大小、分辨率、图像色彩模式以及图像格式的知识。 2.图像色彩和色调的调整方法。 五、重点实验步骤指导 1、双击背景层将其不透明度调整为0。 2、使用椭圆工具画出一个12厘米的正圆,新建一个图层1,并用白色填充,再使用椭圆工具画出一个1.5厘米的正圆选区,使用图层命令中的对齐命令将新选区对齐于图层1的正中。按删除键删除。快速获取图层1选区,使用描边命令用淡绿色为选区描边。将国画2文件打开,并复制到上述文档中,形成图层2,将变形处理后,放在文档正中间。 3、将图层1选区载入,使用该选区将图层2进行删除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