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皖南民居西递看村落发展人教版

从皖南民居西递看村落发展人教版

从皖南民居西递看村落发展人教版
从皖南民居西递看村落发展人教版

从皖南民居西递看村落发展

唐敏珠卢文英

(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提要:

安徽西递村以其完好的原始形态展现了古民居科学的人居环境,以独特的古建筑和装饰物显示了高超的艺术造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有马头墙、天井、园林化情调三大建筑特色,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在村落发展的今天,它的发展应以旅游业为龙头,保持其“落后”,为人类留下一幅历史的长卷。

关键词:

特色落后

古村落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旅游地之一,成为新世纪旅游热点。作为徽州古村落的精华,西递是徽州文化的典型体现和物化写照,洋溢着浓厚的徽州文化气息,从中折射出徽州文化的各个层面。由于特别完好地保存了中国传统的乡村住宅等原因,与宏村于2000 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成为我国第一批古村落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2001 年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慕名而来。

西递的魅力源于何处,这类村镇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今后发展的方向在于何处,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村落概况与特色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西递村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西递的石、砖、木三雕,堪称西递三绝。

二、民居形态及成因

皖南民居形成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富于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从现存的村落选址、布局来看,当初迁入黟县的中原大族,均是选择背山、面水的地方,作为聚居之地,通常“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这种依山傍水的选址,从地理观念来看,似乎是为了调节风向、风力与温度、湿度,形成温和的小气候。但实质上,它还体现了那些当初迁入这里的人们,一种自卫防御的心理。这些饱受战争蹂躏的人们,迁入这远离战场的深山,把这儿作为躲避战祸的“洞天福地”,开始了一代代漫长的繁衍生息。他们的根大多在黄河、淮河流域。一家一户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凝聚在一起的一个宗族的力量,便足以使宗族的每个成员,免受外姓的侵侮。这就使他们要在宗族的庇护下生存,从而使一些原本规模很小的村落,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一个大的宗族聚居地。随着人口与建筑的增多,黟县依山傍水的村落由初期均是傍着水流的纵向发展状改变为横向发展,从而改变村落的整体形状。

黟县古民居的外形,全部是粉墙青瓦。远处望去,较大的村落往往是绿树丛中灰白的一片。这种色彩既与水乡风光、湿润气候特点融为一体,又能迎合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西递村凿溪绕屋过户,九曲十八弯。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架起了桥梁。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更创造了一种“浣汲何妨汐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徽州民居建筑上的一大特色便是马头墙的设置.马头墙又称“封火墙”,它是在邻居发生火灾时,起着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为了使封火墙具有艺术美感,设计师采用抽象手法将其设计成昂首长嘶的马头。第二大特色是天井的设置。由于黟县多为外出经商发财的富户,唯恐财帛外露,建起了高大封闭的墙体。房屋外墙,除入口外,只开少数小窗。但高大的墙体也带来了通风、采光、心理压力等一系列矛盾。于是就在厅中或厅前的顶上空出一块露出蓝天白云,曰“天井”,暗合了“肥水不外流”的心理。园林化情调是古民居居中的第三大特色。皖南民居的各部形体简单,可是一入大门,砖雕、石雕、木雕,极大地丰富了装饰的内容,从而使黟县古民居在中国民居建筑上独树一帜。楼上在柱子上外侧周围装有华美的木栏杆,栏杆上花纹有的简洁秀丽,有的复杂细致,在统一中又有若干变化。以水平线条为主的雕饰较繁密的栏杆,与上下两层以垂直线条为主、体形比较素净的木板壁及柳条式的窗棂形成强烈的对比,内部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黟县民居多有小庭院。院落内步步入景,处处堪画,特别是庭院中的小窗,通常用水磨砖或黑色青石雕砌成各种形式漏窗,点缀于白墙上,形成强烈的疏密对比,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也反映着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三、认识民居发展的现实意义:

皖南民居是黟县重要的旅游资源。即使黟县日后的发展进步,完全采用机械化、电气化,但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落后”仍有其保留的价值。如今几乎只在文化博物馆中了解到的策牛扶犁、刀耕火种、缠着小脚的女人、显示荣耀的牌坊……这些全都在黟县化成了活生生的具像。正是落后,它将遥远的历史一下子推到了游客面前,使人仿佛进入时光隧道。而山川秀美、水质洁净和纯朴的民风交融的景象,更激发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向往。“黟县是历史与现代,人类与自然的焊接点”。皖南的民居以旅游为龙头拉开了开发的序幕,黟县的魅力首先在于其落后。

研究“皖南民居”及其居民对生活的认识,对塑造个性化的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是由农村聚落发展而来的,城市发展如何保持个性在全球化的大潮下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捷的全国性及至世界性的一个大问题。在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的同时,如何满足居民亲近自然的需求和享受多样化环境和景观的乐趣,成为我们时代急需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们生活中许多快乐来自多样化和地方特色。我希望[中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化城市的真正原有特色,并且保护、改善和提高它们。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太可珍贵了,不能允许它们被西方传来的那种虚伪的、肤浅的、概念的洪水所淹没。我确信[中国]遭到了这种威胁,你们需要用你们的全部智慧、决心和洞察力去抵抗它。”(英国皇室建筑学会前会长Parkinson语)。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个性的重要因素,而“皖南民居”所包含的地域文化内涵,应该引起我们充分的认识和重视。有了城市或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就有了新的来源。我们应当能从皖南民居、丽江古城、平遥古城找到灵感,作为抵抗全球化的力量,创造中华文明新的辉煌。但这样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拒绝全球化,关键在于我们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认识和文化自信心。

建筑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直观体现,如今发达城市都很注意老城区和老建筑的保护,从而形成一座城市魅力独特的风貌。西递民居因相对封闭而免遭战乱,如今能保存下来较为珍贵。在“千城一面”的城市发展趋势下,它们以其独

特的建筑理念和建筑风格,不仅组成城市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而且它们代表钢筋混凝土出现之前我们城市建筑的最高成就,它在安徽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创造性地体现出防水、防火、朝向、保暖防寒、采光、排水等结构特征,对于今天我们的城市建筑如何体现城市个性和魅力,极有研究和借鉴价值。

西递经久不衰的还有其物化了的文化。西递的文化氛围熏人醉,以文字体现的古楹联、古题额仿佛是一位寿逾千年的智者,向每一位拜谒他的后人,娓娓讲述那人生深沉的哲理。“瑞玉庭”的“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笃敬堂”的“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楹联给企业家、改革者无尽的启迪和勇气;“凡礼、义、廉、耻,只可以律已,不可以绳人,律已则寡过,绳人则多怨”这些格言可警示世人,产生强大的道德约束力。“浣月”、“步蟾”、“半闲”的古题额表现极高的文学素养,意境深远。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阅历、不同性格的人,都能在古楹联、题额中,发现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综上所述,当人们处在愚昧之中,当有价值的东西还得不到应有保护时,它们的庐山真面目还是迟一点发现为好。“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人间的这一历史画卷宜长存于此。

参考文献:

《桃花源里人家》余治淮著—黄山书社出版2002.5

2019-2020学年度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五单元 中华文明的瑰宝第17课 全村同在画中居--皖南古村落

2019-2020学年度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五单元中华文明的瑰宝第17课全村同在画中居--皖南古村落岳麓版巩固辅导三十四 第1题【单选题】 平遥古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古民居建筑的主要特点是( ) ①轴线分明,左右对称 ②数量众多,保存完好 ③精巧秀丽,安全舒适 ④“三雕”精美,典雅俊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我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是( ) A、平遥古城 B、燕京县城 C、轮台县城 D、廊坊县城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明清时期很多著名的晋商在经商发财后大兴土木,留下了诸如乔家大院之类的著名建筑。这一现象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A、缩小了晋商文化的内涵 B、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C、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进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民国时期,乔家大院西北院进行改进,占用原来的厨房建成客厅,并按异国风情加以装修,又把旧厕所改造成“洋茅子”……新院的窗户全部安装大格子玻璃,装饰仿造西洋式,美观大方,别具一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居室建筑的典型特征是 A、设计精巧,建筑考究 B、彩饰金装,工艺精湛 C、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D、内涵深刻,名扬三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是埃及最著名的旅游区的标志之一,它属于 A、人文景观 B、自然景观 C、宗教景观 D、非物质遗产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清朝后期,平遥城曾流传“平遥城,聚宝坑,填不满、拉不完”之说,从中我们可知 ①平遥金融业发达②大量金银流入平遥③平遥经济的繁荣④平遥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山西民居建筑特点解析

山西民居建筑特点 广袤的黄土高原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铸就了古老的三晋文明。山西民居是一种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群。当中大致可以分为窑洞、平房或两者混合的建筑。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极其有限的古代社会,自然环境对建筑型制和村落布局的形成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受特定环境因素长期的作用和影响,山西传统民居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型制与村落布局特点。一. 山西的自然条件山西是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省境四周山环水绕,与邻省的自然境界分明。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山西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 米以上,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19.9%。 山西地处大陆东岸中纬度的内陆,东距海岸虽只有300~500 千米,但由于省境东部山岭阻挡,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弱,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比较寒冷;南部受到从河南黄淮海平原和豫北平原北上的夏季暖湿气团的滋润,比较温和;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南长北短,雨水集中;春季气候多变,风沙较多;秋季短暂,天气温和。全境日照充足,热量

皖南民居特征解析

对皖南民居“间”的解析 摘要:皖南民居为中国民居文化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传奇色彩,有不同的开间根据不同环境和组合方式而产生的多种住宅形式. 通过对皖南民居中的“间”这一概念的分析,能让我们对民居理念又有一个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关键词:民居; 群落; 空间; 天井; 开间 皖南民居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就是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皖南山区徽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村落。皖南古村落位于古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江西婺源境内,西递和宏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处古民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大量古建筑而驰名。新安为文化之乡,历史上多出官宦商贾,仅歙县举人以上的士官即达数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称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们巨大的财富,营造了皖南这个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馆。今存徽州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县、歙县、绩溪、休宁。黟县今存古村落十余处,要者如西递、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筑更多,保留有价值的古建筑近500处,有价值的一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潜口、棠樾、深渡等村。绩溪今存古建筑一百余处,集中在磡头、坑口、冯村、上庄等处。1.历史背景 皖南现存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县、歙县、绩溪、休宁。皖南古民居集中的村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同姓居民为主。方志载:“千丁之家,不动一坯;千丁之旅,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数十世不改。”从分析徽州家族的族谱人手,得出一条结论,“徽州大多数村落均为南迁避乱者所建。”这说明皖南古村落尚在胚胎阶段就将血缘和地域连在一起了。这是徽州古村落在雏形期就具有的基本特征。 2.开间—民居的基本单位 2.1存在的“间” 开封民居空间的基本单位无一例外是由“间”围合成的木结构框架, 不论是建筑正中一间的明间、还是左右侧的次间、亦或是梢间、尽间等都是以间为单位的,间成单体,单体合成庭院,庭院组成群体。有的“间”无形中成为室内空间向室外的延伸, 又为室外空间提供了空间的铺垫。因而间与各个空间部分都有着相互的联系。传统民居中大型建筑都是在虚实相间的间组成的纵横交错层层渐进之后的过程。 2.2虚无的“间” 在各开间名称的基础上有迷离着虚无的间,不管是在建筑开间内部的墙体、门窗、格栅、桌椅等或是各个开间的组合位置,甚至是一切我们能够想到的物品都会影响室内外空间的形成和变化,深深的突显出空间的虚实。 3.空间—民居的基本灵魂 通讯作者:吴耀欢(1988―),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艺术研究。 (E-mail: 674897685@https://www.doczj.com/doc/757464921.html,). 3.1民居空间组合 民宅的形式一般俗称为“三间屋”,有明三间、暗三间、回廊三间之别。徽州宅居最基本格局为三间式,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的布局,中为厅堂,左右布置厢房,多层房屋则在一楼厅堂左右或左右两侧设置楼梯。天井在入口自然形成。像其它的建筑形式都是在“三间式”的基础上通过纵横向发展成四合式、大厅式和穿堂式。四合式可以分为大四合式和小四合式。

艺术设计概论考题解析

《艺术设计概论》期终考试A卷试题 时量:120分钟共100分 一、选择(28分,每空一分) 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a) 设计文化学 b) 人机工程学 c) 设计美学 d) 设计史学 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a) 波谱运动 b) 新艺术运动 c) 绿色设计运动 d) 装饰艺术运动 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semasiology)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sema( 符号) 。” a) 毕加索 b) 贡布里希 c) 索特萨斯 d) 莫里斯 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a) 解构主义 b) 抽象主义 c) 立体主义 d) 符号学 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a) 格罗佩斯 b) 贡布里希 c) 米斯 d) 莫里斯 6.设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的研究对象。 a) 艺术设计 b) 设计方法 c) 设计批评 d) 设计史 7.设计disegno概念产生于( )文艺复兴时期。 a) 中国 b) 法国

d) 意大利 8.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a) 借用 b) 理论 c) 社会性 d) 参照和创造 9.国际经济界的分析认为:“( )经济=设计力”。 a) 日本 b) 法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10.设计的特征有? a) 文化性 b) 社会性 c) 国家性 d) 民俗性 11.人面鱼身纹是( )彩陶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a) 仰韵文化彩陶 b) 庙低沟彩陶 c) 马家窑彩陶 d) 半山彩陶 12.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 )。 a) 《考工记》 b) 《园治》 c) 《天工开物》 d) 《营造法式》 13.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 )设计著名的“水晶宫”。 a) 麦金托仕 b) 博克斯登 c) 戈地 d) 毕亚莱至 14.1919年,( )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推行一套新的教学制度和设计理论,使该校成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 a) 彼特贝伦斯 b) 罗维 c) 格罗佩斯 d) 赫尔佐格?德梅隆 15.展示设计属于( )的设计。 a) 二维 b) 三维

西递宏村生态旅游调查报告(推荐)

西递宏村生态旅游调查报告 学号:*** 姓名:***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式: 三、调查目标 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西递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她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yè)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 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

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四、调查结果 (一)自然生态环境影响 1、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在宏村共有饭店、旅社22 家,西递为17家( 均不包括零散 的家庭旅社) 。随着两村旅游接待能力的增加,其生活垃圾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据统计,西递现在垃圾年排放量达515 吨,宏村达577 吨。目前,两村的垃圾处理方式仍以堆放、填埋方式为主,不利于村落环境的保护。水体污染。目前西递、宏村的污水年排放量均在30 万吨以上,而两村的污水处理仍保持历史时期的雨污 混排方式,自净后流入河道。由于两村均没有独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大量的生活污水洗涤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或渗入地下。随着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接待量和饭店旅社数量的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这样的现代城市问题也在困扰着古村落。 据调查,由于西递景区九成以上的服务设施( 饭店、旅馆) 集中在核心景区内,生活污水严重污染了地下水,致使旅游景区内的水井( 40 余眼)已不能使用。在宏村的调查也显示,大多数游客均认为目前宏村的水污染状况严重; 有85. 1%的游客都赞同“如果宏村月沼、南湖的水质恶化严重,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宏村之旅”。 此外,由于西递、宏村修学旅游已具规模,全国每年约有120 多所建筑与艺术类院校学生来此实习。学生写生时倾倒的含有大量化学物质的颜料废水也严重污染了水体,使水质有逐步恶化的趋势。有67. 1%的居民认为“学生画画,颜料污染溪水”,这是西

西递宏村旅游攻略

黟县,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我所选择的西递和宏村就在黟县,属于古村落。 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递、宏村作为一个项目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乘坐火车出行,感觉只有做火车才有旅行的概念,可以看到沿途的风景。事实证明,选择是多么明智! 青岛至黄山只有一趟列车K70,是开往福州的列车,19:12分开,次日16:30左右到黄山市,基本上是一夜一天。白天的时候经过了长江大桥,也看以看到车外满眼的油菜花和山峰,感觉不错。 需要说明的是,黄山市和概念中的黄山(景区)绝对不是一个地方,当地人称黄山市为屯溪。 去之前,我预先定好了一家旅馆——黄山国际青年旅馆(地址:黄山市屯溪区北海路58号,电话:86-559-2114522),据说是一个英国人开的连锁旅馆。在火车站过了第一个红绿灯左转不到200米就到达了该店。的确有很多老外住在店里,前台接待的小伙子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酒店的卫生很干净,一个竹子地板炕,上面有床垫,类似日本榻榻米的设计。24小时热水淋浴,只是没有一次性洗漱用品。墙上有挤压式沐浴露和洗发水,而我在洗澡的时候忽然发现,洗发水已经挤不出来了,这让我对该店的印象打了折扣。 事实证明,如果不在旺季去,完全可以不用预定,这样子你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也可以砍价。因为我看见携程上标间140元/间的黄山杭州假日酒店在搞特价99元/间(地址:黄山市前园南路1-6号火车站下车往前走过三个红绿灯徽州大剧院对面距离火车站大约800米)。 黄山汽车站距离火车站不远,打出租车到汽车站大约6-8元,汽车站每隔20分钟一趟发往黟县的车,票价12元,1小时10分左右的车程,最晚的车是17:30分发车。如果运气好,能够遇到火车站发往黟县的车,车非常少,全凭运气。 如果选择先去西递,可以在上车的时候告诉司机,你在西递入口下车,这样子可以在西递入口处等开到西递村的车。省去一段时间和路程,不用去县城再转到西递村的车,因为那种车经常要等到人满了才走,浪费时间。黟县到西递的车票2元,10多分钟车程。 西递的门票80元,只能说是超级贵,如果你是参加旅行社,估计你在西递的时间超不过3小时,而你看到的景点也十分有限。 西递的门票中含有当地导游(也就是讲解员)的费用,所以,你可以大方的等待或告诉景点人员给你安排导游,如果你去的时候没有别人,哪怕是一个人也

安徽宏村西递调研写生日记

设计调研日记 7月5号 下午,我们整装出发,坐在去南京的车上,心中有许多说不出的激动,许多憧憬。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和那么多同学一起坐车,也许是因为第一次那么多人一起到比较远的地方,也许是第一次去实习,也许....在车上我们全班一起吃东西、一起嬉笑,当到达黟县境内,已是晚上了,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那绿色,那天然的景像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我们一路上就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达目的地已经是8点的样子,老师安排休息,好多同学已经安耐不住这里的吸引就和当地的居民、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起来了。在那里聚集了好多院校的学生:有江西的,安徽的,还有其他学院学习建筑、设计、摄影等专业的学生也是比比皆是。 7月6号 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联合国专家称赞它为“举世无双的小城镇水街景观”。因为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有时云蒸霞蔚,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四周山色与粉墙青瓦倒映湖中,人、古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印象最深的是那座周润发《卧虎藏龙》里走过的小桥,这是进入宏村里面的主要地点,每个导游都会把这里好好的介绍一番。 然后就是半月潭,里面有很多红色的大鱼,天气好的时候它们会浮上来,可以看到一片红色。 宏村,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美。 美中之极。。 当然这次来宏村,也是参杂了一些个人感情的。 以前总是听人讲它有多美。。 这次总算亲身感受了。 走在宏村里的每条路上,想着这路以前是她走过的。 看到某个景点,会想这是在她照片里出现过的。 去找她说的那家煎饼店 去找她遗憾没买的银饰 去那家大角苗买吉祥的东西,只是还是没有她的姓氏。。 一直在宏村里不停的走啊走。 希望走过每条她走过的路。。 幻想她在我身边,给我讲以前她来的时候怎样怎样。。 这次宏村写生 让我领略到了优美的古村落风光;了解的徽派建筑的特点;见识了丰富的古村落人文。 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知识。 看着一张张在宏村留下的作品,心里很满足。。 7月7号

西递宏村英文介绍

On our way to the village, you can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 in the countryside and I’d like to give you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Xidi village. Xidi village lies in the southeast of Yixian County. It extends 700 meters from east to west, 300 meters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it covers an area of 16 hectares, with 320 households and 1100 villagers. There is a small river which flows through the whole village, with a hill in front of the village blocking its course, so it flows to the west instead of the east. That’s how Xidi got its name. The topography of Xidi village is well planned. It looked like a sailing boat from the high position. 122 houses, in black, white and gray colors, were built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Each has white walls, with elaborated shaped eaves and courtyards. The design of the streets and lanes are what they used to be, maintaining their ancient style of life and architecture. So in Jan. 2000, it was named by UNESCO as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n on, lots of tourists have come to visit it. 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 that there will be no town if there is no Huizhou-style building and there will be no business if there is no merchant from Yixian County. Obviously, the Yixian fellow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uizhou business sector. The successful merchants and high-rank officials gathered enough power and wealth. They came back to build their houses to show their respect for their ancestors and show off their wealth and position. But the strict hierarchy of society was also show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ousehold. At that time, only the emperor has the right to build the grandeur building as seen in the Forbidden City. So the merchants could only choose the best materials and plan most sophisticated workmanship to show off their wealth and position. In Xidi village, you can see many examples of fine stone carving, wood carving, bamboo carving and brick carving in doors and windows. Ok, here we are. Let’s get off the bus and bring your camera. The first sight that comes to us is a high archway---- the Archway of Hu Wenguang, the only survival of nine archway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is archway was built in the Ming Dynasty to reward Hu’s devoted service and efforts for the public interest. Hu Wenguan, once being a high-ranking official like the governor of our province, was a native of this village. This archway is a fine example of stone carvings. Now we shall go to the second stop---Hongcun village, about half an hour’s bus ride from here. Compared with Xidi village, Hongcun village is more primitive, not so commercial. Because the place is full of beautiful scenery, Hongcun Village has always enjoyed the name "a village in the Chinese painting". Now can I ask you a question? Have you enjoyed the film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Some of the scenes are shot in this village.

2012皖南(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写生考察报告

2012皖南写生考察报告 一、写生考察时间:2012年10月22日——2012年10月26日 二、写生考察地点:安徽黟县南屏、西递、屏山、卢村、宏村 三、写生考察人物:建筑设计学院师生 四、写生考察内容:风景写生(速写、摄影)、建筑 五、写生考察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3、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色彩风景的掌握能力 4、增加班集体的荣誉感 10月22日,早上8:00我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开往安徽的长途汽车,当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窗外一栋栋高大的房子划过视角,带着小小的疑问我们走进了徽州。与我们生活的景致完全不一样,但却在个体的差异间辉映着整体的共性,彰显的是自然的魅力,是人文的多彩,是历史的回顾!高高的房子,并不规整的水田,满山遍野的茶树,以及让人并不适应的盘山路成为了最初的南方印象。可是漫长的等待对于当时兴奋的我来说成了一种煎熬。九个小时的漫漫之旅把我的兴奋和激动一点点的消磨殆尽。我们终于在下午五点多到

达了我们第一个目的地,安徽黟县的南屏村。找到学校事先给我们预定好的饭店,疲惫的我们到宿舍便倒头大睡。 南屏 南屏村,位于安徽黟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原名叫叶村,后因村西南北倚南屏山,更名南屏村至今。 这个规模宏大的古村庄始建于元、明年间,有1100多年历史。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有着族祠、家祠和支祠之分,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特色建筑——祠堂群 南屏最具特色的建筑应属祠堂群。“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南屏至今还保留着8座祠堂,大多坐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南屏村大姓叶氏宗祠“序秩堂”就是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歇山重檐、端庄轩敞的古祠。大门上端悬挂着“钦点翰林”、“钦赐翰林”、“钦取知县”的金字匾额,显示着先祖的勋业,也使子孙蒙受荣光。祠堂门前照壁矗立,门楼高大,一对一人多高的大石鼓,雕刻

安徽宏村写生报告

安徽宏村写生报告 大二5月7号开始的近十天的宏村采风让我的大学四年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和难忘,我相信,等到毕业那天,蓦然回首,我会清楚地记得和同学老师们和睦相处机会难得的一次采风。 我们从学校出发,大家一路上都情绪高昂,激动不已,终于在6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到了我们要住的宾馆,时是下午,我们在导游的组织下一起去观光了宏村,南湖。 首先导游向我们介绍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之后我们从小桥上进入宏村,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宏村自古口碑称为“牛形村”。全村以耸峙高昂的雷岗山如“牛头”,苍郁青翠的古树如“牛角”,村里高低错落的房舍为“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当时村边有四座木桥为“牛腿”。四环青山黛峰。稻田相连,整个村落就像一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来到村北头,沿着水圳往回走,只见那九曲十湾的水圳如同一条轻柔的银带在村中“缓缓飘动”。沿路处处可见一池碧水中楼台涟漪,形成了家通水渠,户有水池,巷穿水圳,村有月沼的水上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导游带我们穿梭于宏村狭窄的石板小道,参观月沼,承志堂等地,不得不说宏村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气质,在这里能让一颗嘈杂的心变得宁静。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一起吃饭之后乘车去了西递,到那之后发现小巷子里面都是画画的学生,成了另一条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在西递呆了一天,拍照,画画,22号又去了南屏。我感觉宏村和西递很像,不知以前宏村和西递谁当年更加兴旺,都有雕梁刻窗、莲门斗拱,洋溢着徽商的富贵,只是西递更加厚重,宏村更加写意,首尾衔湖,水系纵横,随时随地,都有轻盈淡然的感觉。

西递宏村导游词

西递宏村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西递宏村旅游观光,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兵,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坐在旁边的是司机张师傅,他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坐他的车大家可以尽管放心。接下来的几天就由我们为大家服务。现在呢,就由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西递宏村风景区吧。 西递是建于北宋的古村落,迄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西递村风光秀丽四面环山,它所有的街道均以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扰,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在黟山脚下,也就是黟县的西北角,距离屯溪65公里地方就是宏村。宏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代宏村人独出机杼,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像一只昂着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说着说着咱们已经到了,现在我们准备下车,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不要将自己的贵重物品落在车上了,还要请大家记住我们大巴的车牌号、颜色及停车地点。 各位游客,现在巍然屹立在村口迎接我们的就是胡文光刺史坊了,说到胡文光,他可是很有名的,明嘉靖时,他在担任江西知县期间造福于民为百姓所爱戴,升任胶州刺史,政绩卓着,被誉为“荆藩首相”。明神宗皇帝恩准建造这座牌坊以弘扬他的政绩,流传后世。大家再看一下,这檐下斗拱上刻有32个圆形花盘饰纹,象征着胡文光为官32年,也表达了他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走进的就是笃敬堂了,这里是胡积堂的一处居所。一进厅堂,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幅遗像,画的就是胡积堂和他的三位夫人,那么大家可以从胡积堂的服饰上看出他的官阶吗在我国古代,红宝石为一品、红珊瑚为二品、蓝宝石为三品,文官佩戴家禽图案,武官佩戴野兽图案,细看一下,胡积堂衣服上饰有家禽图案,且头戴蓝宝石花翎,身着补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三品文官。笃敬堂最具特色的当数这两侧的楹联了“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联文将营商和读书相提并论,表达了徽商渴望提高自身地位的愿望。 那么游完了西递,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宏村了。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

皖南民居资料

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西递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为两层以上的楼房,中间围合一个很小的天井,厅堂设在天井的北侧。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属于开阔的空间。在厅堂的北侧,也就是后部是木质的太师壁,太师壁的两侧为不装门扇的门。太师壁的前面放置长几、八仙桌等家具。厅堂东西两侧,分别放置几组靠背椅与茶几,人们常常将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作为装饰。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大量古建筑而驰名。新安为文化之乡,历史上多出官宦商贾,仅歙县举人以上的士官即达数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称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们巨大的财富,营造了皖南这个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馆。今存徽州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县、歙县、绩溪、休宁。黟县今存古村落十余处,要者如西递、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筑更多。全县保留有价值的古建筑数百处。仅西递就有122幢。歙县共有古建筑365处,有价值的一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潜口、棠樾、深渡等村。绩溪今存古建筑一百余处,集中在磡头、坑口、冯村、上庄等处。古村落一般由牌坊、民居、祠堂、水口、路亭、作坊等组成,有的村落规模很大,如呈坎有街巷99条,陌生人进去后往往会迷失方向。许多村落布局井井有条,宏村的水系就是一例。宏村在村头依山筑坝,村内水渠从街道两侧进入每户,汇于村中部的月塘。再分流至户,流入南湖。每户都有大、小水渠,分供洗涤和饮用水。民居的布局一般是以天井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两层高度。中型、大型宅院采用多院落组合,建筑全是粉墙黛瓦。旧时大户人家的许多建筑群,规模庞大,采用徽州三雕装饰,布局精巧,错落有致。一片片皖南古建筑镶嵌在黄山、九华山、新安江广阔的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宛然一个无须妆点的世界级公园。

西递宏村旅游攻略

黟县简介 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西部,黄山西段横亘县境中部,三府尖海拔1227米,为全县最高点。南部盆地群山环抱,清溪南流。中部山岭为长江、新安江分水岭。岭北诸水为青弋江上源,岭南诸水为横江源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8℃,年降水量1795毫米。矿藏有石煤、石灰岩、石英、瓷土、钒、铁等。 黟[yī]县因黟山(黄山)而得名,总面积857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总人口9.67万。建置于公元前221年,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也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更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素有“东方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国传统文化缩影”之美誉。黟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田园风光迷人。陶渊明游历于此,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李白题诗赞誉“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因此,黟县又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 黟县生态优美,资源丰富。全县耕地面积0.403万公顷,山场面积7.0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3%。年平均气温15.8℃,降水量1686毫米,无霜期212-213天,适宜众多的动植物生长。茶、桑等农作物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香菇、木耳、香榧等特产蜚声海内外。 土特名产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黟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具体制作: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味则更好。“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它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食桃 黟县民间,每年寒冬腊月,家家户户都遵照习俗蒸“食桃”,食桃是用优质籼米掺入一定比例的糯米机成米粉,如用石磨研粉更佳。然后用水和粉,揉成粉团,压入模中成型,蒸熟即可食用。食桃模多用枣木、桃木精制雕刻而成,外形为桃的形状,上面图案各异,有麒麟送子、寿星福星和元宝等。食桃冷却后浸入水中,久存而不变质。食桃(又称米果),食桃选用优质籼米并渗入一定比例的糯米机成米粉(古时是舂粉或磨粉),用水和粉,揉成粉团,压入形状各一,大小不等的“食桃模”,食桃成型用劲打出再放入锅中竹扁上,蒸熟即可食用。一时吃不了,等其冷却后浸入水中,每五、七天换一次干净冷水,冬季不易变质。食用方法是,可整个烘烤吃,也可切片用肉丝炒,鸡蛋炒,虾米炒以及青菜炒。其味鲜美,耐饥饿。古时黟县人外出经商,多带食桃。 西递镇 西递镇,原名东源乡。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1998年1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西递镇。西递镇位于皖南黟县东南部,处于皖南“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经济圈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对外交通便捷,距县城仅8公里,离黄山火车站52公里,黄山机场50公里,距黄山南大门43公里。西递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是黄山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旅游业是西递镇的支柱产业。 自1986年以来,西递村依托独特、珍贵的古民居资源大力兴办旅游业。2000年11月30日西递作为“中国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宝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6月25日,西递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年分别接待了江泽民、乔石、朱镕基、连战、安南、泰国王储等一大批中外领导人和中外媒体。相

皖南实践报告

皖南实践报告 篇一:皖南实习报告 旅游管理系 皖南实习报告 班级姓名 学号 2011年 03月26日 目录 一:实习要求 1: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导游服务技能 2:发扬艰苦朴素作风,培养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 二:实习目的 1: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导游工作基本技巧。2:考察黄山自然景观,熟悉皖南旅游线路。 三:实习线路 徽商大宅院—谢裕大茶叶博物馆—西递宏村—屯溪老街—花山谜窟—翡翠谷 四:实习体会和收获 五:实习时间 2011年03月21日~03月23日

皖南实习报告: 时光荏苒,因着高考,踏入经贸,转眼已经一学期了。大学 不同于高中时期的应试教育,尤其是旅游系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 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自身的动手 能力。在早春三月,我们在系领导的带领下来到皖南进行为期三 天的实习实训教学活动。 徽商大宅院 21日上午6:40,天空飘洒着濛濛细雨,汽车缓缓开离金陵, 因为雨天路滑,经过将近6个小时的奔波,汽车抵达歙县时已是 下午13:30,我们的第一站是歙县的徽商大宅院,一下车就被大宅门恢弘的气势震慑,在讲解员的陪同下我们踏入这颇具徽派建筑 风格的徐氏院宅。石雕大门,九曲回廊,山水楼阁,尽显徽派建 筑重视山水的特色。 徽商大宅院又名“西园”,这个大宅院占地10000多平 方米,整座古建筑群集牌坊、戏台、亭阁、花园、水榭等于一体,为组合式的宅第群体,有宅第26座、房屋数百间、天井36个、柱子1580根。徽商大宅院气势宏伟,马头墙层层昂起,飞檐 翘首,亭阁桥榭、牌坊宅第浑然一体,“三雕”精品比比皆是。 歙县是古徽州州府所在地。歙县有关部门计划在这座徽商大宅院 内建多座反映徽文化的博物馆,如徽派建筑历史博物馆、徽州雕 刻精品馆、徽州民俗馆、徽州历代名人馆等。 在这座古宅中讲解员向我们娓娓道来徽州建筑文化,受益匪

皖南建筑

建筑色彩 皖南民居的色彩,以清新淡雅为基本风格。建筑采用白色粉墙、黑色瓦片和灰色青砖,墙角多采用灰色的条形青石或鹅卵石堆砌,黑、白、灰组成了古民居建筑的主色调。单纯质朴的白墙、黑瓦颜色,与当地清幽秀丽的山川景色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淡雅明快的美感。这种水墨画般的隽永意境,渲染出皖南传统民居极具地域特色的基本风貌。 别具一格的山墙造型 皖南民居的造型颇有特色,采用了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为了避免山墙檐距屋面的高度过大,采用了向屋檐方向逐渐跌落的形式,既节约材料,又使山墙面高低错落、富于变化。这种做法原是为了防火,故俗称“封火墙”。它打破了一般墙面的单调,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一些大型宅院由数间、数十间不同朝向的房屋组成,马头墙也就随之出现交错不同的朝向。加之房屋宽度、进深的不同,地形高低的变化,马头墙的高低随之有所不同,就形成了更丰富的空间变化。实用、美观的漏天之井 皖南民居的基本形式为庭院式布置,院内以南向房间为主,东西两侧为辅,中为东西较长的天井,平面组成口字形。也有在入口处设进厅的口字形布置,以及两个庭院前后重复拼接的日字形庭院组合体等。 皖南的这种庭院型住宅与北方的四合院及江浙一带的合院型宅院不尽相同。北方的合院,分别由正房和东西两侧厢房组成,天井较大,四面建筑与天井大院是相隔开的。江浙一

带的个体院落略小,一处宅院一般仅为一家使用,但东西厢房分明,仍是作为正式房间。皖南民居则不同,它主要的房间位于南向,而东西向是次要的、开间较小的辅助房间,一般为廊屋、楼梯间、储藏等性质。正因为这样,所以天井较窄。这种天井院在功能上除采光、通风、承接和排除屋面流下的雨水外,还是建筑空间的补充,是与建筑相渗透、融汇的部分。由于天井较狭小,风沙对院内的干扰也较少,因此有可能将南屋厅堂临院的一面门扇打开,或根本就不设门,几乎与天井是统一体。厅内见院,院内见厅,相辅而就,由厅至院,由院至厅几乎是一个天地。这与现代建筑的“流动空间”,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徽州民居由于天井窄小,所采光线多为二次折射光,这种光很少天然眩光,所以比较柔和,给人以静谧舒适之感。 依山临水的自然布局 皖南为山岗丘陵地貌,溪流水塘遍布,民居多借助山水布置,强调自由式的布局。其依山者因山而建、其临水者沿水而建,房屋群落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形成了优美的村镇风貌。如黄山市的洽舍村,位于丰乐水库岸边,前临清澈的湖面,后依郁郁青山。黟县的屏山村沿着一条曲折有致的溪流,排列着一栋栋形式即统一而又富变化的各式民居,建筑借溪流形成了优美的画面,是典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景色。黟县的宏村更是在水上大做文章,通过筑坝抬高水位的办法把村外的河水引入村内,九曲十八弯流经街巷,成为天然自来水。村中开挖的月沼,如同一方明镜,把周围的建筑物映衬得处处美如图画。村头的南湖景色更胜,远处青山起伏,近处故树浓荫、粉墙横列、鹅鸭浮游,被国外旅游者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村庄之一。 错落有致的空间变化 皖南民居的建筑平面比较简单,一般都是由天井为中心组成的方形或矩形。但在总体组合上,却有着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因环境而组成各种形式的群体平面空间。在立面形式上也有较大的灵活性,其正房与辅助房在层数上常有变化,房屋的进深也多有不同,形成了不同高度的山墙面,加之房屋随地形自然起伏,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姿、错落有致的群体空间造型。 幽深宁静的街坊小巷 徽州民居组群坊里间多为曲折幽深的巷道,其宽度一般仅达建筑层高的五分之一左右,因此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深街幽巷,显得异常宁静,生活气息甚浓。这样的布局形式的优点:其一,徽州夏季炎热,幽深的巷道可避免阳光直射;其二,这种坊里密度较高,一般住宅区建筑密度均在70%以上,用地紧凑;其三,由于街巷狭窄,外来车马难以入内,有利居住的宁静安全。当然这种低层高密度住宅区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冬季日照卫生条件差,也不利于消防,这是在旧区改建中值得重视的。黟县南屏村的巷道不仅深窄,而且曲折迂回,犹如迷宫。有的巷道还在通往大街的出入口设牌坊、门楼,即起到不同街道的分隔作用,又是巷道入口的重要标志。 图1.燕翼堂

安徽宏村西递旅游心得

安徽宏村西递旅游心得 我是从学校出发,前往安徽宏村的旅行,终于在10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到了安徽宏村,我们在导游的组织下一起去观光了宏村,南湖。 首先导游向我们介绍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之后我们从小桥上进入宏村,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宏村自古口碑称为“牛形村”。全村以耸峙高昂的雷岗山如“牛头”,苍郁青翠的古树如“牛角”,村里高低错落的房舍为“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当时村边有四座木桥为“牛腿”。四环青山黛峰。稻田相连,整个村落就像一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来到村北头,沿着水圳往回走,只见那九曲十湾的水圳如同一条轻柔的银带在村中“缓缓飘动”。沿路处处可见一池碧水中楼台涟漪,形成了家通水渠,户有水池,巷穿水圳,村有月沼的水上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导游带我们穿梭于宏村狭窄的石板小道,参观月沼,承志堂等地,不得不说宏村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气质,在这里能让一颗嘈杂的心变得宁静。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一起吃饭之后乘车去了西递,到那之后发现小巷子里面都是画画的学生,成了另一条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在西递呆了一天,拍照,画画,22号又去了南屏。我感觉宏村和西递很像,不知以前宏村和西递谁当年更加兴旺,都有雕梁刻窗、莲门斗拱,洋溢着徽商的富贵,只是西递更加厚重,宏村更加写意,首尾衔湖,水系纵横,随时随地,都有轻盈淡然的感觉。 总觉得西递的大路小巷更有规则,易于亲近,而且西递的水道稀疏,不象南屏关路水道纵横,整个村落流于安闲,角角落落都有写生的学生,手里的画笔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