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彼得艾森曼建筑作品的构成试析

彼得艾森曼建筑作品的构成试析

彼得艾森曼建筑作品的构成试析
彼得艾森曼建筑作品的构成试析

彼得艾森曼的建筑作品的构成试析

一.彼得艾﹒艾森曼简介

1932年生于纽约,他在康奈尔

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在哥伦比

亚大学获建筑硕士学位,在剑桥大

学获博士学位。他曾先后在剑桥大

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哈

佛大学等校任教,并主编《反对派》

杂志。1980年,他自行开业,他的

作品多次获奖。1982年到1985年期

间,他在哈佛大学担任建筑学教授,

1993年秋任哈佛大学Eliot Noyes

设计评论家。

二.彼得﹒艾森曼的建筑特点

彼得艾﹒埃森曼的作品明快而简洁,他的主要工作是将建筑从以往的联系中释放出来。尽管他总是在建筑学设计和哲学理论中寻找一种平衡,但是人们总是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理论工程的寓意。埃森曼早期的建筑涉及从相关语言之间的细微联系到建筑本身的底层结构,后来的工作显示了他对“非人性化”观点的同情。埃森曼设计的作品完全由所安排的格局确定,在预先安排的内容中形成一种不易被人看透的概念。

三.艾森曼的解构主义建筑

1.活在建筑的可能性之中

虚拟为艾森曼找到一个逃避现实的借口,投资方种种苛刻的要求使他不厌其烦,艾森曼情愿让自己活在幻觉之中,活在建筑的可能性之中。于是他开始找寻全新的表现方式,几

条曲线组成的面、一套网格的定位系统、一种色调和

动态的观念——而不是传统的尺度、空间区域的划分

——完全颠覆了建筑的经典模式。那是些怪物,像工

业设计中的某一个零件,线条繁复、用意隐晦,也许

电脑的硬盘才是它们永恒的归宿。从水晶几何学中获

得的灵感,他把建筑当作了切割机下的钻石毛坯,舒

适指数之类的问题他是不屑一顾的,制图法模仿建筑

运动的轨迹、瞬时的静止和体量的变化,就好像建筑

也是有生命的。同时这又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只

有结构、建筑语言、隐喻和点、线、面、体的组合被

单独拿出来分析,人为因素被排斥在决策圈之外了。

电脑设计的迅猛发展为艾森曼的建筑实验提供了契机,在与塞林考德的访谈中,艾森曼强调电脑对于他的重要性,它使原本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使得无法想象的建筑形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些潦草的想法一旦经过电脑软件的处理,它们会逐渐完整起来,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去配制一套想象之物。在传统建筑体系中,屋顶保护我们的躯体,墙体环绕着我们周围,分割空间,遮风挡雨。的确,这是建筑的首要功能,也是基本的功能,但建筑的形态显然并未穷尽。我们的内心被繁杂的表象所充满,艾

森曼试图进入一片心理上的空旷。建筑裸露在他的面前了,它的钢筋、表皮、文脉都是自我指涉的,似乎在有意向我们所尊奉的美德、优雅、秩序和慰藉发起挑战。

2.建筑是自治的

作为一个后功能主义者或者说新理性主义者,他坚信,建筑是自治的,是一块独立王国,建筑师的任务不是像上帝一样“建造”住宅,而是呈现它们,让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存在。支离破碎的设计潮流出现在80年代初期和中期,在德里达旗帜的鼓舞下,圣莫尼卡学派的弗兰克盖里、埃里克欧文莫斯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伯纳德屈米等人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毫无疑问,艾森曼也是其中呼风唤雨、不可忽略的一员大将,他本人也受邀参加了纽约现代美术馆中举办的“7人解构主义展”。

建筑批评家肯尼思弗兰肯普顿指出,艾森曼的作品不是一种比喻式的,而是言说式的,通过巧妙的措辞,它们被用来反映最深刻的建筑系统,即生命本身。

3.他一直是个反对派

佩思的安伯艾公共高中建筑设计竞赛是为高中改建而举办的,它不是简单的翻新,而是希望建筑体现出一种新精神,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共同构成一个人居的新场所,一个教学的新天地。彼得艾森曼的作品和威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所做的设计有着相似之处。一条通道穿过整个学校,两翼是又像坡地又像拱桥一样的土木建筑。经过建筑的掩饰,街道从室外空间一变而为半室内的场地,在建筑的阴影中若隐若现。临街建筑构成了一个藕断丝连的空中走道,将两片校舍联系在一起,于是整个校园就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在这个整体中,咖啡厅、阅览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室内体操场、礼堂和健身中心一应俱全,这一次,艾森曼没有故弄玄虚,他仔细地考察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并以一种凝练、冷静的姿态出现,建筑构型浑然一体,同时,也不乏艾森曼招牌式的造型特征,比如说动态的理念贯穿始终:一个更为封闭的环境要营造的是一种家园的感觉,一到夜晚,建筑物就会从一所高中转变为一个拥有图书馆的社区活动中心。

四.主要建筑作品分析

1.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1983~1989年为俄亥俄州立大学设计的威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在这个设计中,建筑仿佛一把扶梯或者脚手架,又像是某种动物遗骸中的脊骨横卧在大地上。白色的格架是一个步行的过道,穿过现有的建筑,将校舍和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的城市建筑连接起来,一种典型的艾森曼式设计风格。他不会孤立地理解建筑单体,过去与未来、

都市与校舍、内与外在艾森曼这里获得某种直接的线索,因为这些二元对立之物在艾森曼看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2.IBA社会住宅

3.意大利维罗纳卡斯托拉维奇奥博物馆

罗纳卡斯托拉维奇奥博物馆的庭院中彼得·艾森曼的装置艺术" (令人停步的花园)对于建筑理论,解构主义哲学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哲学家与彼得·艾森曼的影响力。艾森曼从解构文艺运动和根据记载的在拉维列特公园竞选项目与德里达的合作中悟出了一套哲学。德里达、艾森曼和丹尼尔·李伯斯金都关心在场形上学。这也成了建筑理论解构主义哲学的主要课题。“此在”与“不此在”的辩证或者“实在”与“空虚”都常见于艾森曼的建筑项目。德里达和艾森曼都相信所在地就是建筑,而“此在”与“不此在”的辩证则存在于建构与解构之中。

五.总结

彼得﹒艾森曼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师,也是一名教育家,他思考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是人与建筑的和谐交融,他的解构主义建筑思想是对传统的反对,它的建筑是自由的,存在着意想不到的可能性,是创新,是他所独具的风格。在大师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建筑,更应该是他所具有的优秀的品格和职业精神。他在建筑设计中追求解放与自律性,有着深厚的文化联系。

参考资料:《当代世界建筑经典精选》,百度文库。

朴实还是奢华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

朴实还是奢华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 关键词:清水混泥土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教堂三部曲 摘要:安藤认为真正后现代文化不应存在于消极、享乐,以过度的服务来满足消费文化的需要,而是应包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安藤反机能主义,是对于具有空调和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 1.安藤的建筑历程 2.安藤的建筑理念(例子) 2.1.建筑三要素 2.2.住吉的长屋 3.安藤对世界建筑的影响 4.结语 5.参考文献 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正因为此,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安藤忠雄是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 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长泽节所创立,被称作是“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饭野和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是目前都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者。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在成为建筑师之前,曾经担任过以关西为中心,许多茶馆或咖啡厅的室内设计。1995年,成为普立兹建筑奖是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不是参天大楼奢华建筑就是最好的建筑,安藤忠雄用他的建筑告诉我们,朴实的房子也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激荡。安藤飘游四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他个人的形式结合,安藤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安藤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安藤反机能主义,是对于具有空调和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对安藤来说,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一脆弱的、理性的庇护所。他重复地再现“住吉的长屋”的风格,因为在这个设计中他在城市建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人们的生活似乎又重回了大自然的怀抱。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复杂性——以彼得·沃克景观作品为例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复杂性——以彼得·沃克景观作品为例 发表时间:2020-04-14T02:52:48.106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王璐璐 [导读]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手法特征主要体现在把握整体性;对建筑化简约、纯粹空间的追求;对材质的关注和构造的精细;对纯净、抽象形式的运用、对时间与自然造化的体现等。运用简化和提炼、简洁抽象几何形体、景观要素的系列化等方法来实现纯净抽象的形式。 王璐璐 滨州学院 256600 摘要: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手法特征主要体现在把握整体性;对建筑化简约、纯粹空间的追求;对材质的关注和构造的精细;对纯净、抽象形式的运用、对时间与自然造化的体现等。运用简化和提炼、简洁抽象几何形体、景观要素的系列化等方法来实现纯净抽象的形式。由于其设计手法的此类特征,其本身所反映出的复杂性往往被忽视。通过分析彼得·沃克作品,从感官体验角度分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复杂性问题。 关键词:景观设计;极简主义;复杂性;感官体验 1.极简主义景观设计 自20世纪60年代起,现代艺术蓬勃发展,影响越来越广泛,艺术家开始涉足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一些景观建筑师开始接触极简主义艺术,从极简主义艺术中汲取创作营养,并运用到景观设计的实践中,创作了许多具有极简主义风格的景观作品。其中代表作有彼得·沃克的唐纳喷泉、玛塔·施瓦茨的面包圈花园以及彼得·拉茨的杜伊斯堡公园金属广场等。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强调从整体性把握设计,追求极致简单、纯粹的空间构成、关注材质细节的运用。其作品在设计层面上通过高度概括的设计手法与精炼简约的表现手段,深度挖掘景观本质带给人们的体验。 极简主义景观的设计理念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极简的设计方法,设计师对设计对象研究、分析后,确定其关键性因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细节表现,以最简练的表达手法取得最大的景观效果;二是极简的表现手法,设计师运用及其精炼简单的元素、景物已经材质表现景观最本质的特征;三是极简的设计目标,在充分了解场地文脉、肌理的基础上,找出适应场地的最理想方式,并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 2.保罗·沃克作品分析 彼得·沃克(Peter Walker)是当代景观设计中极具代表性的大师,也是将极简主义风格运用到景观设计中的代表人物。他所设计的景观作品大多结合当地文脉,融入丰富的历史与传统文化,通过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运用古典的景观元素,营造浓重的原始气息以及神秘的氛围。这些都是彼得·沃克作品的显著特点及过人之处——艺术与景观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以下将通过其景观设计作品分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复杂性。 2.1唐纳喷泉 哈佛大学的唐纳喷泉建于1984年,是彼得·沃克早期的作品。喷泉位于校园内的一个交叉路口,同时跨越草地和水泥路地面,并且包含了附近的两棵树,由159块花岗岩不规则排列组成直径约为18.3M的圆形石阵,每块石头大约4英尺长、2英尺宽、2英尺高,当人们坐在草地上时,刚好可以被用作石椅或石桌。石阵的中央是一座雾喷泉。 唐纳喷泉立足于夏天使用,而在冬天,利用周边建筑供热系统可以继续喷雾,当气温继续降低直至无法喷雾时,白雪覆盖石阵,则是另一番景象。石阵中心处设有水池,此处石头也更加密集。春夏秋三季,水雾像云一样在石上舞蹈,将石阵的边界模糊。白天阳光反射令水雾产生彩虹;夜晚水雾在灯光的影响下制造出丰富的光影变化。 虽然运用极简的设计手法,但彼得·沃克也对空间的使用功能进行了推敲,石阵具有空间划分的作用。设计师利用159块天然石块围合出一块直径60英尺的圆形静空间,并与周边环境有所分区。同时,水雾喷泉以柔和的方式阻隔了人们直线相互对视的目光,使这里更显私密,增加了实用性。 2.2 911国家纪念广场 911国家纪念广场是彼得·沃克生涯里一件极具代表性的作品。2004年1月,以色列建筑师迈克·阿拉德以作品“倒影缺失”从63个国家5000多份方案中脱颖而出,之后他便邀请彼得·沃克一同完成该项目,并最终获得了201ASLA专业奖。 为了纪念911事件,在纽约世贸广场遗址上设立了庞大的瀑布,周边设置了森林广场,人们从周边繁华的城市走向这个静谧又有着瀑布轰鸣声的神圣场所,纪念逝去的生命,人们向下行走,将看到遇难者的名字,穿过森林广场向上走又回到了日常的生活,巨大的高差,让

彼得艾森曼的解构主义建筑

彼得艾森曼的解构主义建筑:建筑可以很哲学的 尽管一直遭到方方面面的非议,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在先锋建筑学界中的地位却如日中天,俨然已是最受瞩目、也是最炙手可热的建筑师之一。批评家拜茨基本在他那本颇受好评的著作《破坏了的完美》中为艾森曼、海扎克、盖里和文丘里戴上了一顶高帽子,将四人并称为当代建筑的“四教父”,他们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也许是有了这顶高帽子护身,自从和解构主义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吉尔德勒兹等人打得火热之后,艾森曼的建筑风格越发地肆无忌惮起来。的确,他天生就是那种沉湎于幻觉和哲学思辨的设计师,所以一旦有了理论家的支持,他就不再顾忌什么实用、功能之类现代主义价值体系的纠缠了。 活在建筑的可能性之中 80年代,他曾经为客户设计了一套住宅,却令业主无法入住而沾沾自喜;时过境迁,艾森曼的古怪脾气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来愈激进和夸张。1997年参加“虚拟住宅竞赛”的实验性作品令人目瞪口呆,它们是雕塑,还是梦中之物?反正如果用它来装人,估计是怎么住怎么费劲的。虚拟为艾森曼找到一个逃避现实的借口,投资方种种苛刻的要求使他不厌其烦,艾森曼情愿让自己活在幻觉之中,活在建筑的可能性之中。于是他开始找寻全新的表现方式,几条曲线组成的面、一套网格的定位系统、一种色调和动态的观念——而不是传统的尺度、空间区域的划分——完全颠覆了建筑的经典模式。它们是精心打造的惹是生非,是一次建筑的冒险,因为他知道,虚拟性就体现在和我们之前看到和熟悉的事物毫无瓜葛之上。和同时参赛的利伯斯金、伊东丰雄、简诺威尔等人相比,艾森曼简直把建筑当成电脑游戏或电影特技中的场景设置了。 那是些怪物,像工业设计中的某一个零件,线条繁复、用意隐晦,也许电脑的硬盘才是它们永恒的归宿。从水晶几何学中获得的灵感,他把建筑当作了切割机下的钻石毛坯,舒适指数之类的问题他是不屑一顾的,他用Silycon制图法模仿建筑运动的轨迹、瞬时的静止和体量的变化,就好像建筑也是有生命的。同时这又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只有结构、建筑语言、隐喻和点、线、面、体的组合被单独拿出来分析,人为因素被排斥在决策圈之外了。

国内外建筑大师的名字

国内外建筑大师的名字,谢谢大家~~ 揪错┆评论 [大师]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í) 安托内·普雷多克(Antoine Predock)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 矶崎新(Arata Isozaki) 彼德·埃森曼(Peter Eisenman) 理查德·麦耶(Richard Meier) 西萨·佩里(Cesar Pelli) 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AM Stern) 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 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路易·艾瑟铎·康(Louis Kahn) 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 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安藤忠雄(Tadao Ando) 贝聿铭(I.M. Pei)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彼得·祖索尔(Peter Zumthor) 诺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 丹下健三(Kenzo Tange) 朱莉亚·摩根(Julia Morgan) 盖·奥兰蒂(Gae Aulenti) 巴里(M. H. Baillie) 罗伯特·西吉尔(Robert Siegel) 威廉·勒巴隆·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库柏·西梅布芬事务所(Coop Himmelblau) 罗伯特·亚当(Robert Adam) 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an) 杰弗里·鲍娃(Geoffrey Bawa) 亨里克·彼图斯·伯拉吉(Henrik Petrus Berlage)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甘特·班尼奇(Gunter Behnisch) 格尔顿·本夏夫特(Gordon Bunshaft) 皮耶特罗·贝鲁斯基(Pietro Belluschi) 贝特伦·古德西(Bertram Goodhue) 槙文彦(Fumihiko Maki)

安藤忠雄设计作品之分析

安藤忠雄设计作品之分析 指导教授:杨裕富研究生:江涵榛 一、前言: 设计作品分析,在不同的设计领域都是常见的,设计作品分析与式样分析或临摹有最大的重叠,或是我们可以说临摹的进一步就是设计作品分析,广义的设计作品分析就是式样分析。 1998年6、7月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推出「安藤忠雄建筑展-创造的过程」,其中一个主题为「痕迹的过程」,把安藤的手稿及创作的方法来源作一次有系统的整理,安藤不担心别人知道他的作品的出处,反而希望藉由空间的临摹来证明他建筑的本质是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求学生要常作案例分析(case study)来体验建筑,如果没办法现场体验空间,他觉得其折衷方式就是透过做剖面模型来体会虚实感,但他仍建议亲身的体验空间是绝对必要的。 二、安藤忠雄简介 图: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出生於日本本州的大阪市(Osaka),有一双胞胎弟弟。他并未接受过正统的建筑教育,於1962~69年在美国、欧洲、非洲旅行考察自学建筑学。返国後於1969年自行创办安藤忠雄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曾经在美国的大学作客座教授,也曾担任多次国际竞赛的评审委员。 1995年,成为普立兹建筑奖是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他对建筑的独特见解是从旅行中一点一滴地体验而来的,在日本各地包括京都、东京、广岛等地,他所接触到京都庙宇龙安寺的枯山水,体验到传统日本建筑的空、间、寂的奥义,这种榻榻米模矩化空间,看似简单又有变化,让他深受感动;当他旅行至广岛参观丹下健三於1995年所设计的和平纪念公园时,看到清水混凝土的面材质感,也受到莫名的感动。由於丹下健三的作品风格师承柯比意,他在自学建筑期间,买了一整套柯比意的作品全集来临摹,开始了「向大师学习」建筑的过程。

丹下健三大师简介

大师简介: 丹下健三,日本著名建筑师,曾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东京奥运会主会场就是他的杰作。1961年他创建了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而他本人也赢得日本当代建筑界第一人的赞誉。1980年丹下健三被授予日本文化艺术界的最高奖——日本文化勋章。 丹下健三,1913年生于大阪。 1935年他进入东京大学建筑系学习。毕业后进入前川国男建筑事务所。 1938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 1938年-1942年在前川国男事务所工作了4年。 1942年-1945年在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专攻城市规划。 1946年在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任教。 1949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获广岛和平中心设计竞赛一等奖。并出席国际现代建筑协合大会,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注意。 1949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地点原址建造和平中心的设计比赛中胜出,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1959年获得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59年,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邀请作建筑系客座教授。 1961年他创建了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 1964年设计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 1987年他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2005年3月22日,第9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亚洲第一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当日丹下健三因心脏衰竭在东京的家中离世,终年91岁。 丹下的建筑创作生涯长达60余载,不仅作品颇丰,在建筑教育方面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他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客座教授,还在哈佛、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的建筑系执教。而日本的第二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桢文彦(Fumihiko Maki,1993年得主),以及在日本建筑界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矶崎新(Arata Isozaki)、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等人都曾师从丹下。 他在世界近代建筑史上留下的许多丰碑名作,更像“燃烧着历史尖端的火焰”,熠熠发光,激励着建筑师们去大胆探索,执意求新,把建筑艺术的价值观不断深化到全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进程。 建筑生涯: 第一阶段 为战后50年代,丹下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典型化”的概念,赋予建筑比较理性的形式,开拓了日本现代建筑的新境界。代表作品有: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广岛和平纪念公园(1955年)、旧东京都厅舍(1952-1957)、日本香川县厅舍(1955-1958)、仓敷县厅舍(1958-1960)等。 第二阶段 为60年代,是丹下和他的研究所成果辉煌的时期。在1960年的东京规划中,提出了“都市轴”的理论,对以后城市设计有很大影响。在大跨度建筑方面作了新的探索,最著名的是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1961-1964)。在运用象征性手法和新的民族风格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如山梨文化会馆(1966)、东京罗马天主教圣玛丽大教堂(1964年)、静冈新闻广播东京支社(1966)等。 第三阶段 为1970年以后,丹下健三及其研究所在北非和中东做了不少建筑设计,如约旦哈西姆皇宫工程、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城市规划(1976年)、阿尔及尔国际机场等。这一时期,丹下健三还对镜面玻璃幕墙进行了探索,重要作品有东京都新市政厅、东京草月会馆新馆。以及大阪万博场址、基础设施规划、御祭广场(1970年)、广岛国际会议场(1989年)、新东京都厅舍(1991年)、新宿公园塔(1994年)、富士电视台总部大楼(1996年)、东京'Dome' Hotel(“穹隆”大酒店)(2000年)等。

著名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

个人简介: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简历: 1932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德纳市(Pasadena)。 195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景观设计学学士学位。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6年在伊利诺斯大学进行景观设计学研究生课程的学习。 1957年获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景观设计学硕士学位,并获得美国景观设计专业优秀学生奖——魏登曼奖。同年(另说1958年)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佐佐木英夫教授(Hideo Sasaki 1919-2000)共同创立了SWA(Sasaki Walker Associates)景观设计事务所,其逐渐发展壮大,后成为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之一。 1958-1959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讲师。 1959年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 1973-1983年担任SWA集团暑期学校主任。 1976-1991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副教授,教授景观设计课程。 1977—1978年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城市设计专业代理主任。 1978-1981年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 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Peter Walker and Partners,简称PWP),标志其设计风格趋于成熟。 1988年-1991年担任美国《景观设计》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1992年出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Charles Eliot主席 1997-1999年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景观设计系主任 2004年PWP设计的纳什雕塑中心和Saitama天空森林广场两项目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大奖。 2007年PWP赢得2007年景观设计单元的国家设计奖(National Design Award for Landscape Design)

世界建筑大师

世界建筑大师汇总 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 霍华德·戴维斯(Howard Davis) 诺曼·弗斯特爵士(Sir Norman Foster) 皮埃尔·德默隆(Pierre de Meuron) 维廉姆·莫里斯(William Morris) 格伦·默克特(Glenn Murcutt)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安德烈亚·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 伯纳德·梅贝克(Bernard Maybeck) 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 理查德·诺伊特拉(Richard Neutra) 苏珊娜·托雷(Susana Torre) 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 菲利普·韦伯(Philip Webb) 保罗·威廉(Paul Williams) 克拉夫·威廉·埃利斯爵士(Sir Clough Williams-Ellis) 阿道夫·卢斯(Adolf Loos) 斯蒂芬·阿伦兹(Steffen Ahrends) 格雷戈里·安(Gregory Ain) 阿尔贝蒂(Leon Battista Alberti) 加里亚佐·埃里希(Galeazzo Alessi) 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 威廉·范·阿伦(William Van Alen) 阿门诺菲斯三世(Amenophis III) 约翰·安德鲁斯(John Andrews) 安西米奥斯(Anthemios) 阿波洛道鲁斯(Apollodorus) 阿顿(Arton) 阿斯比(C. R. Ashbee) 阿斯普朗德(Erik Gunnar Asplund) 阿迪森·麦兹那(Addison Mizner) 泰奥多尔·林克(Theodore Link) 查尔斯·巴雷爵士(Sir Charles Barry) 威廉·亨利·巴洛(William Henry Barlow) 法尔克·巴莫(Falke Barmou) 爱德华·巴恩斯(Edward Larabee Barnes) 威廉·霍拉伯德(William Holabird) 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 贝尔吉欧加索、皮瑞瑟第和罗杰斯(Belgiojoso、Peressutti、Rogers)查尔斯·格瓦德梅(Charles Gwathmey) 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

丹下健三的作品与设计方法分析

丹下健三的作品与设计方法分析 摘要:作为世界著名的现代派建筑设计师,丹下健三结合日本文化,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对建筑形式不断地探索,使日本现代建筑风格在世界建筑上有一席之地。对其作品的的赏析,从中探索丹下健三独特的设计方法。 关键字:作品赏析;设计方法;都市轴 日本设计界一直追求着独到的东方呢风情,日式的设计总是希望能够体现一种以柔克 刚和朴素内敛的风格理念,虽然现代建筑的变革同样冲击着日本和建筑界,改变着日本城 市的风貌,不过就核心的本原而言,日本建筑界一直不曾放弃他们的传统。“我们所面临 的困难课题就是如何使现代建筑在日本的现实当中生根。”将日本文化与建筑的结合也是 丹下健三一直所期望和追求的。 一、作品赏析: (1)代代木体育馆 1964年在东京召开的第18届奥运会而建的,由于功能和结构的巧妙结合新颖的外部,内部空间处理使这个作品得到日本和各国建筑界很好 的评价。

它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具有原始的想像力,达到了材料、功能、结构、比例,乃至历史观的高度统一,被称为20世 纪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这栋建筑的出现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建筑达到国际 水准的标志。 总用地面积为9.1公顷,南北有近6米的高差。建筑群由第一体育馆, 第二体育馆和附属部 分组成,总建筑面积 为34204平方米。第一 体育馆为两个相对错 位的新月形,第二体 育馆为螺旋形两馆南 北呼应形成中心广场, 其主轴线与用地北面 得明治神宫的轴线一 致,主要入口位于西北的原宿和南面的涩谷。用地内设置东西向宽敞的人行步道将两馆连系 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巧妙地将观众人流,车流明确地分开来,贵宾和 管理人员的入口在步行道下面。室外停车场可停车250台。 仿生建筑——海螺、贝壳、海浪漩涡… 这是一个由瞬间的海浪漩涡引发的灵感设计,其类似海螺的独特造型给人很强 的视觉冲击。整个设计线条没有直角直线,流畅的线条让人想起的是浮世绘中 的海浪神秘。

安藤忠雄之经典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之经典建筑分析 ——水之教堂 Church on the Water

目录 安藤忠雄简介 个人经历 建筑风格 影响 作品介绍 清水混凝土介绍 水之教堂分析 简介 地形分析与北海道选址 空间构成分析 功能分析 数据分析 交通流线分析 采光分析 水之教堂与基督教文化 模型制作过程 总结

一、安藤忠雄简介 个人经历 日本著名建 筑师,从未受 过正规科班 教育,开创了 一套独特、崭 新的建筑风 格,是当今最 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于1995年获得普列茨克奖。 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安藤忠雄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 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 建筑风格 可靠的材料。即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纯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纯粹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 自然。安藤所谓的自然,并非泛指植栽化的概念,而是指被人工化的自然、或者说是建筑化的自然。他认为植栽只不过是对现实的一种美化方式,他追

求的自然是由素材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 影响 安藤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以半制成的厚重混凝土, 以及简约的几何图案,构成既巧妙又丰富的设计效果。 安藤的建筑风格静谧而明朗,为传统的日本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 的启迪。 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融合了东方美学与西方建筑理论;遵 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出“情感本位空间”的概念,注重人、 建筑、自然的内在联系。 安藤忠雄还是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和 东京大学教授,其作品和理念已经广泛进入世界各个著名大学建 筑系,成为年轻学子追捧的偶像。 安藤忠雄在当代引起广泛的赞赏不是偶然的。他的作品简约平正, 冷凝深远,含有诗意哲理,在现代建筑的物质手段中传达出日本古 典美学的情趣与底蕴。 作品介绍

彼得·艾森曼的建筑创作浅析

彼得·艾森曼的建筑创作浅析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1932年8月11日-),出生于新泽西州,他在康奈尔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建筑硕士学位,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曾先后在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校任教,并主编《反对派》杂志。1980年,他自行开业,他的作品多次获奖。1982年到1985年期间,他在哈佛大学担任建筑学教授,1993年秋任哈佛大学Eliot Noyes设计评论家。著作有:Moving Arrows、Eros and Other Errors和Houses of Cards等,另外,彼得·艾森曼还是美国著名杂志《Oppositions Journal and Opposition Books》的编辑和作者,他还在世界上著名的杂志和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建筑学方面的论文。因其碎片式建筑语汇而同各式其他建筑师一起被打上了解构主义的标签。虽他拒绝被标签化,但仍为了保留他在学术界中的注视而惹起争议。他在建筑学的理论追求解放及自律性,他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坚持一个企图-解放形式-一种很难了解的奋斗。他与欧洲知识分子像他的英国辅导者Colin Rowe和意大利史学家Manfredo Tafuri有着牢固的文化关系。哲学家德里达的工作对艾森曼的建筑有很关键的影响。 艾森曼还是纽约建筑师协会的领导者(即“建筑界5巨头”之一),是当今国际上著名的前卫派建筑师,美国建筑界对他的作品评价很高。他是首位通过自身领域的工作来证明当代文化是一个交互影响的连续体,而所有的文化现象和人类的知识都有可能成为建筑学中的一部份的建筑师。 1980年,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写作和设计并做出令人敬仰的理论工作后,艾森曼将他的专业经验集中在建筑学方面。他设计了大量的原型项目,其中包括大面积的住宅、城市设计规划、教育器材的设计以及许多私人住宅。1993年,俄亥俄州哥伦布市耗资6500万美元的会议中心攀行了动工典礼;1996年,耗资3500万美元的阿伦诺夫中心(Aroff Center)动工。1985年,埃森曼先生凭借威尼斯第三届国际建筑双年展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方案获得石狮奖(头奖)。埃森曼先生是1991年第五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代表美国参展的两名建筑师之一,他的方案被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画廊内展出。埃森曼先生是建筑与城市研究所,(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一个建筑批评的国际性思想库——的创立者和前任所长。他曾获得无数奖项,包括一个古根海姆学会奖(Guggenheim Fellowship)。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的Brenner奖。 艾森曼的作品明快而简洁,他的主要工作是将建筑从以往的联系中释放出来。尽管他总是在建筑学设计和哲学理论中寻找一种平衡,但是人们总是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理论工程的寓意。 艾森曼声明:“由于没有足够的图像材料去说明传统的组织形式,所以我正在寻找如何定义空间概念的方式,在可以转移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定位关系。这就是我一直试图做的事,去转移目标,并将目标定义为有概念的建筑”。 艾森曼早期的建筑涉及从相关语言之间的细微联系到建筑本身的底层结构,后来的工作显示了他对“非人性化”(anti-humanist)观点的同情。艾森曼设计的作品完全由所安排的格局确定,在预先安排的内容中形成一种不易被人看透的概念。艾森曼也是一位教育家。1980年,在经过多年教学、写作和令人敬佩的理论创作之后,他创立了自己的职业事务所专门从事建筑。 如果梳理一下艾森曼的庞杂的言说,我们可以把他那些高深的理论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将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引入建筑,为解构建筑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建筑大师丹下健三2

1.丹下健三(たんげけんぞう)是世界著名的日本建筑师。1913年9月4日生于大阪府。1938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1949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地点原址建造和平中心的设计比赛中胜出,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 育馆,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具 有原始的想像力,达到了材料、功能、结构、比例, 乃至历史观的高度统一,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美的建 筑之一。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为之 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而他本人也赢得日本当代建 筑界第一人的赞誉。 他在74岁时获得了普立兹克建筑奖,成为第一位 获得该奖的日本建筑师,也是第一位亚洲得奖人。 期间有很多重要的著作:《米开朗基罗颂----勒. 柯布西耶绪论》、《桂----日本建筑的传统与创造》、《1960年东京规划----构造改革的方案》、《伊势----日本建筑的原型》、《日本列岛的未来》、《丹下健三1946年~1958年----现实与创造》、《丹下健三1955年~1964年----技术与人类》、《丹下健三1946年~1969年----建筑与城市》、《人类与建筑》、《建筑与城市》、《21世纪的日本》、《丹下健三----建筑与城市》、《丹下健三 Studio》、《1986年东京规划――东京都临海城区与东京湾城区的设计构想》、《从一支铅笔开始》、《回忆录---15个月的时光》、《丹下健三》。 在丹下健三长达40多年的建筑活动中,他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面的作品和方案有近200件之多,其中不乏传世之作。同时他还发表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获得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七个博士或名誉博士学位;并获得日本文化勋章,以及美国建筑师学会(AIA)、英国皇家建筑学会(RIBA)和法国建筑科学院的金奖,还有联邦德国、意大利、南斯拉夫等许多国家的金奖或大奖。 不仅如此,他在建筑教育方面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他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客座教授,还在哈佛、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的建筑系执教。而日本的第二位普立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稹文彦,以及目前日本建筑界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矶崎新、黑川纪章等人都曾师从丹下。 2005年因心力衰竭在东京家中去世,享年91岁。日本媒体纷纷表达惋惜之情,慨叹“‘世界的丹下’去世,终结了日本建筑界的一个时代”。 2.丹下键三在四十多年的建筑活动中,始终坚持走现代建筑的道路。丹下键三获得的结合日本文化的现代建筑的成就对日本建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动了后备建筑师的成长。 就像肌崎新在《不懈地描绘国家的肖像——悼念建筑大师丹下键三》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他认为丹下键三建筑思想中“彻头彻尾始终意识到国家的存在”。他还说到“其建筑思想的深层,隐藏着一条面向某种超越性的存在的‘轴线’。我认为,那恰恰就是对民族国家的意识”。 根据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建筑思想,从4个方面加以解析。 (一)“功能典型化”——现代和传统调和的时代 在二战结束后,丹下键三的创作活动也进入了最活跃的时期。他认识到日本建筑的重要,认真地研究日本传统文化,对日本传统建筑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他“借传统之力超越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化,决定论的局限,又借现代建筑技术和思想理论超越了传统建筑观念与形式的局限,创造性地完成了日本建筑语言的现代重建。”

全世界400多位建筑大师作品分类整理-清华设计院内部资料

一共437位建筑大师专辑 (含简历,图书和所有存世作品,作品分析等)多年整理成果,现免费分享。 这里是目录,下载共48G。 先看看文件

给您带来不便,还请见谅。以下是我整理资料的内容缩图。 世界建筑大师名录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í) 安托内·普雷多克(Antoine Predock)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 矶崎新(Arata Isozaki) 彼德·埃森曼(Peter Eisenman) 理查德·麦耶(Richard Meier) 西萨·佩里(Cesar Pelli) 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AM Stern) 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 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路易·艾瑟铎·康(Louis Kahn) 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 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安藤忠雄(Tadao Ando) 贝聿铭(I.M. Pei)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彼得·祖索尔(Peter Zumthor) 诺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 丹下健三(Kenzo Tange) 朱莉亚·摩根(Julia Morgan)

盖·奥兰蒂(Gae Aulenti) 巴里(M. H. Baillie) 罗伯特·西吉尔(Robert Siegel) 威廉·勒巴隆·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库柏·西梅布芬事务所(Coop Himmelblau) 罗伯特·亚当(Robert Adam) 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an) 杰弗里·鲍娃(Geoffrey Bawa) 亨里克·彼图斯·伯拉吉(Henrik Petrus Berlage)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甘特·班尼奇(Gunter Behnisch) 格尔顿·本夏夫特(Gordon Bunshaft) 皮耶特罗·贝鲁斯基(Pietro Belluschi) 贝特伦·古德西(Bertram Goodhue) 槙文彦(Fumihiko Maki) 丹尼斯·斯科特·布朗(Denise Scott Brown)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里查德·巴克明斯行·福勒(R. Buckminster Fuller) 维廉姆·莫里斯(William Morris) 格伦·默克特(Glenn Murcutt)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安德烈亚·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

国内外建筑大师名单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í) 安托内·普雷多克(Antoine Predock)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 矶崎新(Arata Isozaki) 彼德·埃森曼(Peter Eisenman) 理查德·麦耶(Richard Meier) 西萨·佩里(Cesar Pelli) 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AM Stern) 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 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路易·艾瑟铎·康(Louis Kahn) 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 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安藤忠雄(Tadao Ando) 贝聿铭(I.M. Pei)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彼得·祖索尔(Peter Zumthor)

诺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 丹下健三(Kenzo Tange) 朱莉亚·摩根(Julia Morgan) 盖·奥兰蒂(Gae Aulenti) 巴里(M. H. Baillie) 罗伯特·西吉尔(Robert Siegel) 威廉·勒巴隆·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库柏·西梅布芬事务所(Coop Himmelblau) 罗伯特·亚当(Robert Adam) 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an) 杰弗里·鲍娃(Geoffrey Bawa) 亨里克·彼图斯·伯拉吉(Henrik Petrus Berlage)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甘特·班尼奇(Gunter Behnisch) 格尔顿·本夏夫特(Gordon Bunshaft) 皮耶特罗·贝鲁斯基(Pietro Belluschi) 贝特伦·古德西(Bertram Goodhue) 槙文彦(Fumihiko Maki) 丹尼斯·斯科特·布朗(Denise Scott Brown)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里查德·巴克明斯行·福勒(R. Buckminster Fuller)

彼得沃克

2009年4月16日晚上,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知名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P eter Walker)主旨报告成功举行。 讲座上,彼得·沃克将自己从事景观行业五十余年来的具体项目、工作经历、教育经验及设计思想与在座的听众分享,并热情而耐心地回答了听众的提问,给予设计师和学生很大的启发。 彼得·沃克是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作为一位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设计了无数佳作. 彼得·沃克提到当年美国也同样面临现在中国所遇到的问题,城市化快速发展,低密度的重复建设等。开发商开发房地产时,都带着"风格"让设计师进行设计。因为房地产景观归根到底还是商品,带有商业性,而客户的喜好,就决定了该商品设计的导向。面对这样的设计环境,彼得·沃克间接地进行了反思,他从20世纪60年代的极简主义画家和雕塑家的一些作品中得到了灵感。他认为这些艺术品和景观是紧密相连的,这些艺术品设计构成简单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正是这些简约的构成,却可以形成很好的景观。20世纪60年代斯特拉、安德烈、贾德、弗莱文以及莫里斯等艺术家的作品再次从艺术上肯定并复苏了简朴性、力量和清晰性,给于了设计新的方向。 那么,如何利用这些简单的构图来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如何将图纸上的艺术品和景观设计结合在一起。例如:有的艺术家在沙漠中行走,一次获得一条美丽的路径,但是这样的形式,如何应用于景观设计中,并被客户所接受?一些景观中的某种元素,放于室内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品,并具有宗教感和强烈的神圣感,但是这种想法应该如何实现?一个艺术馆的展出里,水泥块被整齐排列于地表,这样的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但是它又如何应用于景观?再如安德烈的作品"切割线":枕木摆于草地中,成为一定的序列就使草地变得十分的不同,变得难以忘却。正是对于这些问题的长期思考,彼得·沃克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如此简单的东西,却可以产生强烈的震撼。这些思考也充分说明了他自己的话"从艺术的角度来获得关于景观设计的灵感",并让他成功找到了将艺术和他的景观设计融合在一起的途径,使用极简主义来做设计,并将它运用到极致。

艾森曼解析

西方建筑流派 之——建筑大师:彼得.埃森曼

批评家拜茨基本在他那本颇受好评的著作《破坏了的完美》中为艾森曼、海扎克、盖里和文丘里戴上了一顶高帽子,将四人并称为当代建筑的“四教父”,他们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艾森曼给人们的鲜明印象就是,一个耽于幻觉的自我臆想者,他的头脑里到处是与经验无关的想象。然而在他70年代的一系列作品中,已体现出艾森曼独特的艺术信仰:功能只是形式的附庸,为了达到最完美的形式,艾森曼情愿以牺牲住宅的使用面积为代价。作为一个后功能主义者或者说新理性主义者,他坚信,建筑是自治的,是一块独立王国,建筑师的任务不是像上帝一样“建造”住宅,而是呈现它们,让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存在。 80年代,艾森曼曾经为客户设计了一套住宅,却令业主无法入住而沾沾自喜;时过境迁,他的古怪脾气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来愈激进和夸张。1997年参加“虚拟住宅竞赛”的实验性作品令人目瞪口呆,它们是雕塑,还是梦中之物?那是些怪物,像工业设计中的某一个零件,线条繁复、用意隐晦,也许电脑的硬盘才是它们永恒的归宿。 他一直是个反对派1967年,艾森曼创立并担任建筑与城市研究院(IAUS)的院长和《反对派》杂志的编辑,艾森曼致力于建筑观念上的革新。虽然1982年,学院和杂志都走到了它们事业的终点,但艾森曼的建筑实验似乎并未受到什么影响,反而“变本加厉”。它既是一种主观的冥想,又是在符合建筑学规律的范畴内所做的脚踏实地的尝试。他的后期设计更加令人费解,他考虑的是身体与灵魂的新空间,热衷于依靠电脑软件AutoCAD、

3dsmax制造出各种复杂的造型,效果图也以表达概念为第一目标,所以虽然在学界获奖不断,在商业上却并不受宠。 作为一个从业建筑师,他拒绝商业化的操作,孜孜以求建筑的真谛并不断超越。他的建筑设计实践与理论保持忠实合一,为当今建筑学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财富。他深入研究建筑历史,从他的前辈鲁道夫·威特科尔( Rudolf Wittkower)、柯林·罗( Colin Rowe)那里继承了对古典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的认识、形式分析方法,同时他又积极的姿态面对 即将到来的建筑变革,并不断地为建筑注入新的活 力。 了解一些埃森曼建筑思想的人都会感到,他的 建筑理论晦涩难懂。一方面,是我们通常对他建筑 思想的发展过程缺少一个系统的认识。实际上,柯林·罗的教学思想: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建筑本质的追求,另一方面强调质疑的精神,深刻影响他的得意弟子埃森曼,埃森曼既继承了前辈们的形式分析方法,又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另一方面,埃森曼的建筑思想是十分庞杂和难以理解,同时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埃森曼的建筑思想难以理解,是因为他将所思考的建筑学问题放 置在复杂的西方文化语境中,但在讨论建筑问题时总与其它的知识体系纠缠在一起,是因为建筑本身就是与其它的知识体系并行的一门学科,它所及的问题层面与其它的知识体系类似,在埃森曼看来从古典时期建立的稳定的建筑知识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