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向社会—一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

面向社会—一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

面向社会—一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
面向社会—一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

面向社会—一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

美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尤其引入注目。它不仅是其高等教育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摆脱美国社会经济与科技衰退困境的必要措施。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特点是:高等院校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化。

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在继续发扬高等院校为社会服务的传统这一过程中,十分注意到用高校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想的优势来发展新兴工业。近年来,美国建立了上百个“大学与社会联合体”,如合作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多学科研究中心及各种类型的科学园、科技开发区。美国的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企业与高校联合规划的协作机构以促进产学合作。同时,学校被看成是社会的缩影,完善的教育不仅在为学生打好稳固的学术基础,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如何步入社会。当前有一批教育工作者正在学校里推行“微型社会”计划,为学生日后投身社会铺平道路。

本文拟从美国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与社区学院教育三个不同层次的教改模式和特点入手,探讨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进程和现状;进而重点阐述美国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不同层次的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及其改革方向

(一)多方向多途径培养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当代美国高等教育中,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内容不断更新,培养模式和途径亦趋于多样化。概括起来,美国的研究生培养途径主要有三种:高等院校常规培养,高校与企业或科研单位联合培养,企业及科研单位独立培养。除此之外,美国大学的商学院目前正在综合利用这三种培养途径,培养一种“三项全能人才”,即将商业和技术更加周密地融为一体,以独特的方式培养技术型工商管理项士

(techno-MBA)。

1、高等院校常规培养—一美国的高等院校拥有严格而系统的研究生教育体系,高校仍然是其培养研究生的主要场所。自70年代以来,进大学研究生院研修的学生数量大为增加,其中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各级学校教育的师资水准。美国各高校目前都已相继建立了提高师资水准的制度,要求中学教师的学历须获硕士学位,而一般认为博士方有资格担任专科以上学校的任课教师。

美国的研究生论文选题一般要强调某个领域在国内外科技发展中的动态,尤其是理工科论文,不仅要注意国际理论水平的进展,还要特别留心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新理论的开拓。

2、与企业及科研单位联合培养—一高等教育职能的拓宽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增强了高等院校的开放性,使得研究生的培养与企业及科研机构紧密联系起来,尤其在应用性学科方面。一般认为,美国大学与企业界联合培养研究生最早起源于电子计算机工业的发展。这是因为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工业发展需要大量具有研究生水平的专业人员攻克电子技术领域的难关。为此,美国大学纷纷实行“合作教育计划”来培养研究生。这种计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大学制定研究生学习计划,学习期间到企业进行工作实践;二是由企业输送生产技术人员到大学学习研究生课程。譬如:斯坦福大学在“硅谷”的筹建和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该校为使工科研究生毕业后即能适应工作,满足人才需求,鼓励在校研究生去“硅谷”从事公司、企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该校还用闭路电视系统为“硅谷”的工作人员开设计算机及工程两类研究生课程,每学期(学季制)学两门课程,修止两年可获得硕士学位。

美国高校与企业的联合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此类合同一般规定:学生可在学习期间到公司参加企业的有关工作,合同要求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对学生的工作予以指导并由企业付给学生一部分劳动报酬。到目前为止,美国约有1300多所高校与国内5万个以上大中小型企业推行这种合作教育计划,约有97%的参加合作的企业、公司对联合培养的学生提出聘请,约有60%的学生应聘。

美国为了保持其工业、经济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从本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在一些大学中建立了14个工程研究中心。创立这些中心旨在密切高校与企业界的联系,综合大学各门学科的优势,把大学和企业界的研究目标凝聚到探求技术的基础知识和设计原理上来,增进那些具有基础性、共生性及能产性的技术革新方面的知识研究。目前有大批研究生在这些工程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撰写博士论文。这些中心吸引着成千上万个大学生、研究生参与其中的研究课题。工程研究中心的创立是工程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新模式,对青年学生涉足科学、工程发展的前沿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3、科研单位或企业独立培养—一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高等院校内,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和企业也通过各种形式培养本专业的研究生。

美国的公司和企业为了增加其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60年代开始便日益重视企业内教育和培训,用大量的财力和时间对职员进行继续教育。据估计,全美目前每年企业内教育总投资金额达400多亿美元,接近于美国四年制大学和研究生院的年投资总额。每年参加企业内教育的人数在800万左右,与上述高等院校的年招生人数差不多。一些企业创办的学校能授予学位(含副学士学位)。二战以前,能授予学位的此类学校只有3所,1985年达18所,1992年达43所。能授予硕士以上学位的企业学校,1970年前有5所,1989年已达14所,其中4所可授予博士学位。如美国兰德公司和纺织研究所等均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而王安公司、小阿瑟股份公司等可给学员授予硕士学位。

4、“三项全能”人才的培养—一综合以上三种研究生培养途径,美国的商学院目前正在注重培养一种“三项全能”人才,极力将商业和技术周密地融为一体,培养技术型工商管理硕士。这种“三项全能”人才,简言之,就是按照新型横向型公司的要求,通过把工程学、计算机和商业管理的课程结合起来,培养公司需要的技术型工商管理人才。美国一些名牌大学的商学院给接受这种训练的学员授予技术型MBA学位。获得此类学位的研究生,不仅懂得营销学、会计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还掌握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能够帮助公司营销产品,招徕服务。创立技术型MBA的行动在美国始于1986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全国工程科学院的一次会议。当时,波音公司和通用电器公司等美国大公司的代表与大专院校的代表会晤,提出培养技术型管理人员的主张。90年代初,这种主张得到更多的支持。美国拥有工程学科专业的综合大学的商学院率先采取这一行动,如麻省理工学院、珀杜大学、卡内基一梅隆大学、伦斯勒工艺学院、利哈伊大学、班顿学院、得克萨斯大学、伯克利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由于具有工程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的工商管理人才近年来在美国非常走俏,所以美国的商学院希望把这种MBA专业扩大为在职学习的课程。但有些刚裁员不久的公司不愿有发展前途的人才离开时间太长。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商学院采取了高技术手段,除了在校园里开办短期寒暑假训练班外,这些在职学生一边工作,一边通过交互式视频工具同教授和同学们讨论课程内容。目前这种教学手段正在推广。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院长格伦·厄本(Glen L.Ur-ban)预言道,最终将形成一个“把新加坡、汉城和华盛顿的学生联结在一起的世界性网络”。

(二)注重能力培养,改进本科教育

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注重能力培养应该说是本科教育改革的最显著的特点。1986

二战后法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09—2010 第一学期作业课程:外国教育发展史 任课教师:杨光富 题目:二战后法国高等教育的变革探析院系: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专业:09级教育史 姓名:屈博 学号:51090102044 2010年3月1日

二战后法国高等教育的变革探析 摘要: 二战期间,法国的高等教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全国各地一片衰败的景象。战后,高等教育的恢复和重建成为当务之急。五六十年代,随着战后经济的全面复苏,法国高等教育也基本完成了恢复、重建以及调整工作。之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法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由外到内的变革,从而使法国走上了一条高等教育的强国之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复苏,变革,影响 法国在二战期间,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方面面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教育也不能幸免。尤其是高等教育,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不过,法国在戴高乐政府的领导下,不仅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时也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就了道路。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经济的复苏,法国高等教育基本完成了恢复、重建以及部分调整工作,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战后高等教育的复苏 战后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增加教育投资提供了可能。教育经费的提高还基于对教育和科学研究意义的理解。政府中的决策者逐步认识到“劳动力质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结构只有在提高工业技术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有效的加强”。 [1]然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和工业技术能力的加强,都离不开教育。1954—1968年,法国脑力劳动者从100万增加到300多万,其中工程师和技术员分别增加40%和55%。 同时,国家提出把教育作为一种“投资”。这种思想是受到苏联计划经济的启发。法国政府于l946年成立了以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莫内(Monnet)为首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在第二个国家计划期间(1954一l957年),教育被提到议事日程。通过普遍调查和分析比较之后,计划委员会发现,国家不能把教育看作是简单的“消费”,而是应该看到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把教育看作一种“投资”。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法国努力增加教育投资,教育经费占国家预算的比例从1950年的6.65%上升到1957年的10.3%。在第三个国家计划中,这一比例又上升至12.6%。[2] 第二,1944年法国临时政府成立教育改革研究委员。委员会先后由物理学家朗之万和儿童心理学家瓦隆先后领导,并于1947年向教育部提交了教育改革方案(被称为“朗之万—瓦隆计划”),它成为法国战后经典性的教育文献之一,也被视为“教育改革的经典”。方案确定了法国战后教育改革的总原则: 一是教育公平原则。它包含两个相互补充的方面:平等与多样,教育应当向人人提供得以发展的均等机会,应让所有的人能接触到文化,并得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即不是使最有天赋者远离人民大众,而是通过不断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来推进教育民主化; 二是定向原则。先是学业定向,后是职业定向,最终都是使每个劳动者、每个公民处在最适合其可能性并且最有利于其成功的岗位上。这个方案把高等教育分为大学预科(即大学校预备班和大学低年级)和大学校以及大学高年级,方案还准备将大学校划归大学,使其成为专门学院。

美国教育体系概况

美国教育体系概况 美国的教育制度,整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那就是: (1)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2)初等教育(elementary education); (3)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 (4)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 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都是属于大学前(pre-college)的教育,包括保育学校 (nursery school)及幼儿园(kindergarden)、小学、初中 (junior high school)及高中(high school)。美国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衔接,上下沟通。按照法律规定,美国公民不分男女、宗教信仰、民族、阶级,也不论居住地点和年龄,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一生都可以选修正式课程或参加非正式课程。这是美国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称为单轨制。 一、学前教育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种类繁多,不管公立还是私立,大致可以分为保育学校(招收3-5岁的儿童)与幼儿园(招收4-6岁儿童)两类。学前教育的宗旨在于:辅助家庭;并且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儿童在饮食起居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儿童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身体,发展体育技能,了解社会生活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学会一些读写算的基本常识,具有一定的表达情意、观察、尝试、思考和概括的能力,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好身心准备。 二、初等教育

美国把5岁以后幼儿学前教育纳入公立小学系统,孩子凡到5岁一律强迫入学,5岁可进小学的预科班,6岁上小学1年级。美国初等教育的机构为公立和私立小学。美国全国教育协会的“视导和课程编制学会”曾把小学教育宗旨概括为六条,具有广泛影响。这六条是:(1)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 (2)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 (3)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 (4)发展儿童有效地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 (5)发展儿童的民主生活价值观。 (6)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 小学开设的课程一般有:语文(阅读、说话、拼写、书法),算术,社会(把历史、政治、社会学、心理学等科目综合在一起),科学(主要是自然常识),美术和应用艺术,音乐,体育,卫生和劳作等。美国小学德育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行为规范教育。 (2)道德教育。 (3)公民教育。 (4)纪律教育。当儿童入学时,校方就将学校的纪律和校规向儿童和家长交代清楚,以便保证课堂纪律和校园秩序。 三、中等教育 按照美国学制,中学主要有四年制、六年一贯制和三三制三种。美国的中学以综合中学为主体,兼施普通和职业技术教育、也有单独

简述法国17-18世纪教育发展的脉络

题目:简述法国17~18世纪教育发展的脉络 (一)、17~18世纪大革命前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 教育内容:宗教教育在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尤以天主教的影响最大,辅助读.写.算的教学。 教育制度; 采用班级授课制,以法语讲课。 教育对象:面向下层的子女免学费。(富人家请家庭教师开启学生的初等教育。) 二,中等教育 教育学校:主要是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 教育内容:拉丁语及“七艺”科目。(17世纪成立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在中等教育仅次于耶稣会。特别是18世纪中期耶稣会被逐后,更成为举办中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三,高等教育 代表:巴黎大学 16.17世纪,一批新型教育和研究机构应时代之需而先后建立,后来它们成为法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构成法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特的一枝。进入18世纪,一批高等专科学校应运而生。高等专科学校是法国高等教育的精华,它的出现标志着法国近代工程技术教育的开始,同时也使法国高等教育进入独具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并存且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历史新阶段。 特点:17~18世纪期间,法国的初等教育始终掌握在教会手里。各教派为扩大自己的势力,竞相开办学校,利用学校传播宗教教义。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派都重视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方案,要求实施普及的、免费的初等教育。由于政局不稳,这些方案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实行。发生于18世纪末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促进了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法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在大革命期间,法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传统受到彻底的冲刷和改造,旧大学被取缔,各种专科学校得到发展、改组或创建,此外还创立了某些专门研究机构。 (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和改革(1789~1794) 1789~1894年法国革命的是继17世纪英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一次更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从根本上推翻了统治法国的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在教育方面,资产阶级执政的各派力量都拟过方案,其中著名的有康多、雷佩尔和拉瓦锡等人所拟的教育方案。这些方案虽然在当时都未来得实行,但对法国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康多塞1792年向立法大会提出的方案,不仅给法国而且给其他国家提供了讨论19世纪教育发展的基础。共同点是:都要求由国家举办世俗性的学校,反对教会垄断教育;主张实施普及的、平等的教育;提出废除宗教科目,加强科学教育。 这一时期教育是实际情况是: 一,初等教育远未普及。 二,中等教育,政府设立中央学校(设在每郡首府),培养工业方面的人才。 三,高等教育被重视,采用开设专门学校的办法培养专门人才。 法国革命中制定塔列兰教育法案、康多塞的国民教育组织计划纲要、雷佩尔提的教育方案,都不同程度表现资产阶级各派的共同愿望。 第一,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 第二,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国家应当保护并实行普及教育。 第三,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俗化、科学化,也是大革命中各种教育方案的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2005-5-17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一、促进高等医药教育改革的内外部动因 1.卫生服务和社会需求改变随着人口年龄谱、疾病谱的改变,农村和城市 中心贫民区卫生服务不足,卫生服务需求发生重大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医学教育都面临着适应卫生服务需求变化的要求。美国政府 和医学院协会( AAMC )早在 1970 年就提出以综合健康为目标的卫生 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为重点的初级 卫生保健,并作为发展和改革高等医学教育的一项策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除了适应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外,更多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变 化,特别是当今我国正在实行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 向集约型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 略,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与培养过 程、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势在必行。 2.卫生费用的急剧上涨和医学教育投资的政策导向随着高科技医疗的发展 和初级卫生保健的普及,卫生服务费用也急剧上涨,这是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美国国会通过了卫生人力发展计划,试 图通过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导向,将传统的、以培养第三级医疗服务为目标的医学教育转向培养以面向社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医生方面来。 3.科技进步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影响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医学新知 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形成了与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和 交叉学科,传统的医学教育已不能采用简单地扩充课程内容的方法来实 现,需要进一步进行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4.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的交流合作日趋国际化,了 解和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能够促进医学教育思想、观 念和方法的转变。 5.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使得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应改 变。如上世纪 30 年代起医学教育界对人文教育的逐渐重视,使得增设 人文课程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际教育界逐步树立起 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质量观,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 素质教育成为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6.医疗行业对自身成员的素质要求要提高医疗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收益,维 护行业整体利益,必须在学校阶段起就开始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执 业能力进行规范化的培养,这也促进了高等医学教育的不断进步和革 新。 二、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形势

法国新闻史简述

第二节法国新闻史简述 一、官报占统治地位时期——法国王权对出版物的集权控制时期 (16世纪初——1789年) 1、特点:官报一统天下,早期报刊都经过国王特许发行 2、三大官报(教材109-110页): 《公报》(1631年5月由法国新闻之父勒诺多创办;1632年的“问讯处专版”,即今之“启事栏”,为现代报纸广告版的雏形); 《学者报》; 《信使报》 3、法国第一份周刊《各地见闻》,1631,巴黎,路易·旺多姆 法国第一张日报《巴黎新闻》,1777、1、1,巴黎,雅克·布 里索(非官报,但经官方批准,且接受新闻检查官的审查)二、政党报纸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时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 的报刊(1789——1881) 1、特点:围绕新闻出版自由的确立,报刊政治色彩浓厚,政党报 刊渐增,并在革命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廉价报纸出现, 新闻出版管制随政局的变化松紧不同 (113页: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报纸被认为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的记叙”(伏尔泰),思想家们主要用书籍、小册子表达思想。 大革命爆发后,报纸才开始真正参与反封建斗争。) 2、革命期间的报刊(1789-1799)

(1)第一次起义时期(1789-1792)松 1789、8、26《人权宣言》,人类历史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 马拉《人民之友报》(116页):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办得最出色、影响最广泛的报纸; 阿贝尔《杜歇老爹报》(118页) 德穆兰《法国布拉班革命报》(119页)。德穆兰: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新闻记者。 “社会俱乐部”《铁嘴报》 (2)第二次起义时期(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1792-1793)紧 吉伦特派掌权,取缔保皇派报纸,停止执行新闻自由政策“最黑暗时期” (3)第三次起义时期(1793-1794)紧 雅各宾派控制,罗伯斯皮尔实行恐怖政策 (4)热月党人政变时期(1794-1799)紧 督政府压制 3、革命后的报刊(1799——1881) (1)拿破仑执政时期(1799-181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紧 雾月政变 “一张报纸抵得上三千毛瑟枪”

第二节 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二节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一、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法国的教育制度 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征服了高卢。法国作为罗马帝国的高卢行省从那时起,受罗马帝国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最强大的的一支部落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了最强大封建王国--法兰克王国。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即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和中法兰克王国。其中,西法兰克王国就是法国的雏形,后来演变为法国(东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后来的德国,中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后来的意大利)。10世纪后,法国封建社会迅速发展,到15世纪后期形成了中央集权国家。 法国在这一时期仍然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而且是当时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从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对它影响不大,因此,天主教在法国的势力十分强大。尽管从16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因素在法国已得到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的手工业工场,对外贸易也在不断扩大与加强,资产阶级逐渐成长。但一直到18世纪前期,法国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城市贫民、手工业者和农民)在政治上还比较软弱,处于无权的地位,受到封建专制制度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形成封建贵族与第三等级之间日益尖锐的对立。上述社会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法国教育总体上看还是教会特别是天主教教会一统天下。 (一)初等教育 16世纪末到17世纪前期近30年,法国的初等教育主要掌握在胡格诺派手中。16世纪中叶以后,加尔文教在法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加尔文新教的信奉者被称为胡格诺派教徒。胡格诺十分重视教育,在其控制地区,率先进行了实行强迫初等教育、男女可以同校、采用本族语教学等方面的改革。胡格诺派的教育活动,推动了法国早期初等教育的发展,但不久遭到禁止。1684年,天主教神父拉·萨尔(La Salle)建立了"基督教学校兄弟会",成为了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这一时期的初等学校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学;用班级教学代替个别教学;以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弟,免收学费。富人们则聘任家庭教师对其子弟进行初等教育。"基督教学校兄弟会"还注重师资培养的问题,它于1685年在兰斯(Rheims)创办的教师讲习所是西欧最早的师范性质的学校之一。 (二)中等教育 17世纪前期,属于新教的冉森派和胡格诺派曾开办过一些中等学校。冉森派是17-18世纪在欧洲流行的新教,其创始人是荷兰神学家冉森。冉森派特别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调本族语的地位,在方法上,反对强记,重视判断力的磨练和读写技能的训练,主张采用实物教学。17世纪60年代冉森派开办的学校被迫停止教学活动。胡格诺派开办的中等学校被称之为学院或基础学校,设7个年级,主要教拉丁文、希腊文和法文。1685年以后,胡格诺派的学院也不复存在了。 1534年,以反对宗教改革、巩固并恢复天主教阵地为宗旨的耶稣会建立,到17世纪,活跃于许多欧洲国家,成为法国教育中的重要力量。耶稣会特别重视中、高等教育,对初等教育缺乏兴趣。在1618-1746年近一个半世纪期间,由耶酥会创办的中等学校成为法国中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耶酥会创办的中等学校也称为学院。除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年的短暂时间外,耶酥会的教育活动是得到法国封建统治者全力支持的,因此,它的中等学校网迅速遍布法国各地。成立于1611年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在中等教育中的力量仅次于耶酥会,特别是在18世纪中期耶酥会被驱逐后,更成为法国举办中等教育的主要力量。圣乐会虽然是一个属于旧教的宗教派别,但它比较接近于资产阶级,圣乐会所办的许多中学显然就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入学者都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这种中学在前四年学习法语不学拉丁文,高年级学习拉丁文不学希腊文,注重历史教学,加强数学以训练思维,增加实科

详解法国的高等教育制度

详解法国的高等教育制度 凡申请进入第一阶段学习的学生,需通过法国使馆的法语考试。法国大学接受取得国 内大学录取资格的中国高中毕业生赴法攻读本科;中国大学在校生可去法国大学插班学习;中国大专和本科毕业生可去法国攻读硕士学位。 课程介绍:该专业为高等教育方向,该课程在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教课和 学习,课程创新,研究指导,学术引导;做独立的项目。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在某一教学领 域的教学技能会得到提升。该课程不为学生提供教师资格。每位学生修满48个学分方可 毕业。 法国高等教育体系多元化,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而课程设置和入学条 件也各不相同。众多公立、私立学校各有千秋,公立学校由国家资助,相比之下,学费低 廉的近乎于免费。按教学机构划分,现有三大类教学机构并存: (1)综合大学:遍布法国全国各地的87所综合大学,通过各种学科的划分实施基础 及应用教学,分短期和长期学制。 另一方面,欧盟亦有9个国家免学费(包括来自欧盟外的国际学生)。而缴交学费学生 的比例各国亦有不同。部分国家每位学生皆需缴交学费,如:比利时荷语区、荷兰等国; 部分国家大多数学生需缴交学费,如:比利时法语区、法国、义大利等7国;部分国家仅 少数学生需缴交学费,如:德国。 入学条件:招收持有法国高中会考证书或同等学历的学生向校方递交申请材料,学校 根据候选人材料择优录取。(注:由于中国高中毕业证书不能等同于法国高中会考证书, 因而中国学生入学条件限于获得中国大学录取通知书者,中国大学在校生或毕业生。)综 合大学教育含义下的3个阶段,各阶段文凭均属国家级文凭,第一阶段实施大学基础知识 教育;二、三阶段的学习趋向于专业化。 ?常用的教学方法与选用原则? 常用的教学方法: 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

近现代法国教育的发展史

近现代法国的教育 一、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 Ⅰ、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教育 (一)历史背景 在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法国在这一时期仍然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而且是当时欧洲君主专制国家的典型,王权和神权极度强化,天主教在法国的势力十分强大。虽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就已萌芽,并在17世纪形成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但是由于政府不直接办学,新教各派力量薄弱,所以天主教会紧紧控制着法国的学校教育。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受到压制直到18世纪才有了显著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矛盾伴随着这个过程而不断增长和激化。法国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突出地以宗教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学校教育 1、初等教育 新教: 出现一些新教派别,如胡格诺派和詹森派等,也通过开办学校,传播各自的教义。詹森派学校不同于天主教,尤其是耶稣会的学校。它们重视数学、地理、历史的教学,强调学习本民族语言并用民族语言教学,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要求教师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这在当时的法国是一种进步的现象,可惜它只存在二十多年,到17世纪60年代就被耶稣会派封闭了。 天主教: 天主教神甫拉萨尔(LaSalle)于1684年创立“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后来成了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教育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用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女免收学费,目的是对抗新教的办学活动,维护天主教的势力。该会所办的学校在法国当时的初等教育方面占据统治地位。18世纪法国国王又曾发布命令,指出学校应受天主教僧侣的监督,儿童应当学习识字、教义问答和祈祷。 2、中等学校 中等教育学校主要有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它们以拉丁语及“七艺”科目为教学内容,经院主义气息十分浓厚。成立于1611年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在中等教育中得力量仅次于耶稣会。圣乐会中学显然就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入学者都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这种中学在前四年学习法语不学拉丁文,高年级学习拉丁文不学希腊文。拉丁文的教学不重文法而重阅读原著,注重历史教学,加强数学以训练思维,增加实科方面的内容,使物理、化学在课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圣乐会的教育活动一直继续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法国的中等教育有一定的影响。 3、高等学校 到18世纪法国共有22所大学,超过其他欧洲各国,其学术水平在西欧也很高。法国大学以巴黎大学为代表,大多产生于中世纪。在16世纪前后,巴黎大学已拥有许多个学院。与初等和中等教育一样,这一时期法国的高等教育也处于天主教会的管辖之下。大学在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为经典;排斥新教徒,从1638年起还停止向新教徒颁发学位;同时极力扼杀进步思想,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科学家笛卡儿(1596—1650)和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尔维修的著作都被巴黎大学列为禁书。在当时的大学

法国工程师教育体制

法国工程师教育体制 一.项目简介 法国工程师教育是令法国人引以为豪的精英教育,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是由拿破仑创立,最初是处于军事目的,后来逐渐扩展到工程教育的各个方面,主要是为了克服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学生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经过200多年的经验积累,在世界上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特点。 二、项目优势 教育质量高,文凭含金量高,课程内容实用度高,实践程度高,就业率高年薪高 三、学制 法国的工程师教育分为两个阶段:为期两年的基础课程阶段和为期三年的专业阶段。 基础课程阶段是专门服务于法国工程师教育的高教体系,接收高中毕业生,以大学基础教育为主,无特别的专业区分。 专业阶段采取专业自选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进行学习。这一阶段的前两年中,学生需要到企业实习三到四个月,第三年要求学生实习半年。因此,工程师学校的毕业生技术能力、科研能力及管理能力都很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工业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工作中。学生毕业时会获得工程师文凭和法国国家硕士文凭两项文凭。 四、就业方向 法国工程师的工作领域和内容早已不限于技术层面和工业领域,更多的则是从事中高层管理、项目管理,团队领导等,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机械制造领域、现代医疗器械领域、能源领域、金融领域、商业领域、第三产业的等等有数以万计的工程师在施展他们的才华。换言之,工程师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工程师教育的其中一个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世界各地胜任工作的国际型人才。 录取条件: 1.当地高考一本分数线上至少15分 2.校方面试录取(面试语言为英语) 法国高等商学院 一、学院简介 法国高等商学院系统也称"精英院校",是法国教育机制的一大特色。因为其毕业生往往有很好的前途与"钱途",成为许多法国与海外求学者梦寐以求的理想院校。法国高商以培养世界高级商业精英而闻名于世。法国名牌商校的学生筛选标准严格,薪酬高,适应企业环境能力强,擅长外语,在就业市场上非常抢手。 二、项目优势 2005年9月11日,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这项排行榜,在25所提供欧洲最佳管理硕士课程的院校中,法国不仅有7所商校入选,而且有5所位居前10名。 《金融时报》的排行榜的排名主要依据三大类约15个方面的标准,其中包括:毕业生的职业升迁速度、现行工资、毕业后3个月内的就业率、国际任职率、学校的教学多样性、科学研究成果、女生比例、外国留学生比例、拥有博士学位的师资比例以及学生的国际实践

法国的新闻传播调控

法国的新闻传播调控 1、法律调控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其中第11条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是,在法律限定的情况下,应当对滥用此项自由承担责任。”《人权宣言》明确了新闻自由和防止滥用新闻自由的原则,被认为是法国现代新闻立法的基石。 1881年,当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颁布了《新闻自由法》,该法案一直沿用至今,是世界上施行时间最长的一部新闻自由法。 《新闻自由法》的主要特点是:(1)确立了新闻自由的基本原则,取消新闻检查和取消出版的事先限制。(2)对各种滥用新闻自由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事后惩罚。(3)建立了经理和出版人责任承担制度。(4)限定诽谤罪和侮辱罪的适用范围,并且受害人不同,处罚不一样。(5)规定了一些有利于新闻自由的诉讼规则和量刑制度。(6)保障当事人的更正权和答辩权。 1958年,法国设立了宪法委员会,该委员会享有在某些条件下对法律进行审查的专属管辖权。1984年10月,宪法委员会做出以下决议: 首先,在1984年的“新闻法决定”中,宪法委员会驳回了基于新闻自由的挑战,判决所有权结构的公布要求并不侵犯新闻自由,相反,这些信息对新闻自由权的有效行使很有帮助。通过让公众了解新闻公司真正业主的身份、同它们有关的经济业务及相关的经济利益,可以使读者们能够在报刊之间进行自由取舍。公众由此可以对新闻界提供的消息有充分的了解。 其次,在有关该法规在限制新闻界经济集中、维护多元化的安排时,宪法委员会强调立法只有两种目的,即便利言论自由之行使,并使之与其他宪法性规则或原则相协调。该委员会宣布要保护报业的“多元主义”,即要防止过度的经济集中,并将此作为一项宪法目标。宪法委员会还要求报社有足够大型的编辑队伍,并保证新闻记者的活动自由和作品发表的“观念自主权”。 1989年,法国设立了高等视听委员会,其宗旨是为了促进法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开放与自由。其主要职责包括:提名各公营广电媒体的董事及董事长,提供政府或国会与广电产业相关的专业意见,管理及分配无线电波、广播电视执照的发放,监督节目内容,对财务报告及节目予以评估,惩处违反规范的媒体。 2000年8月,法国国会通过了广播电视法修正案,该法案的目的是为了改革公共电视系统和为无线电视数字化铺路。 这些法律的出台大大放宽了国家对传媒领域的垄断和控制,从而使法国的传媒业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法国高等教育主要文凭

法国高等教育主要文凭 改制之后, 法国高等教育各级学位(grade) 与各类大学学历文凭(titres universitaires) 之间的关系大致如下: 原来第一阶段相当于bac +2 水平的各项文凭和证书-如" 普通大学学业文凭(DEUG)" 、" 技术学大学文凭(DUT)" 、" 高级技师证书(BTS)" 及" 科学与技术学大学学业文凭(DEUST)" -依然作为两级学位之间的中间学历文凭而继续存在;也就是说, 注册攻读学士课程的学生, 在修完第二年学士课程( 即获得120 个欧洲学分) 后, 可要求获得相关的学历文凭或证书。然后, 继续学习三年级课程, 以获得学士学位。 同样, 原来第二阶段相当于Bac +4 水平的旧制硕士文凭(Matrise) 也仍然作为 中间学历文凭继续存在;取得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的学生, 可以申请注册攻读旧制硕士(Matrise)文凭或新制硕士(Master) 一年级课程, 在获得旧制硕士文凭( 即修满240 个欧洲学分) 后, 再继续修读新制硕士(Master) 二年级课程, 以获得硕士学位。 攻读新制硕士(Master) 学位课程的学生, 须在修满前60 个欧洲学分并取得法国旧制硕士文凭(Matrise)后( 也即在二年级时) 进行定向, 或选择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硕士(Master professionnel) 或专门修读以从事研究为目标的研究硕士(Master Recherche) 。研究硕士属于博士学位课程的第一阶段, 通常由相关学校的博士研究生院组织承担。 关于" 高等深入研究文凭(DEA)" 和" 高等专业学习文凭(DESS)" :按规定, 这是两项与新制硕士(Master) 等值的文凭。实行新学制后, 已获得颁发新制硕士(master) 国家文凭资格的综合大学便开始以研究硕士和职业硕士国家文凭分别取代" 高等深入研究文凭(DEA)" 和" 高等专业学习文凭(DESS)" 。在目前尚无资格颁发新制硕士文凭的综合大学, 学生在修完四年课程、取得旧制硕士(Matrise) 国家文凭( 即学士学位后取得60 个欧洲学分) 后, 可继续选择以就业为目标的" 高等专业学习文凭(DESS)" 、或攻读以研究为目标的" 高等深入研究文凭(DEA)" 。但从长远看, " 高等深入研究文凭(DEA)" 和" 高等专业学习文凭(DESS)" 将会逐渐消失, 分别被" 研究硕士(Master Recherche)" 和" 职业硕士(Master professionnel)" 所取代。 改革后的法国大学学制, 依然保持了它的多样化特性:学生除了可以攻读与欧洲和国际体制接轨并受公认的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外, 还能继续获得各类在法国和国际上享有特殊声誉的大学学历文凭。因为, 事实上, 在法国大学里修读的每一年课程, 除能获得相应的欧洲学分(ECTS) 外, 还能受到一项法国制文凭或证书的正式认可。 法国高等教育体制的这种多样化特性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有利因素:它使每个留学生有机会根据个人学历和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培养形式和课程。

外国新闻传播史法国整理

法国 一、150多年王权对报刊的集权控制——三家官报统一天下 1485年,法国出现了一张印刷新闻纸。1488年起,巴黎出现了两中手抄报纸。1474年起,法国官方开始着手管理出版业。1537年建立出版检查制度控制思想传播。1 1631年,1月,让·马丁和书商路易·旺多姆出版了法国第一家新闻性周刊《普通新闻》(生命期六月)。 三大公报: 1、1631年5.30,泰·勒诺多创办了《公报》。得到当朝首相黎塞留的支持。 2、1665年1议员萨洛创办《学者报》。该刊旨在发表科学和文学报告、对作品的评价,以及对发明的评审。 3、1672年,国王宠信维泽创办《文雅信使》,月刊,开始内容复杂,后以刊载文学作品为主。 1777年元旦,法国出现了第一张日报。由印刷商科朗塞和化学家卡德·沃创办《巴黎日报》。主要是为社会服务,刊登一些实用资料和琐屑传闻。 二、1789-1881年:法国确立新闻出版自由的近百年磨难 1、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1789-1799) (1)1792.8.22,制宪议会通过新闻责任法,对滥用出版自由作出规定。至此新闻出版自由的法律已经较为完善,但很快就被一系列的政治权利的更迭打破。 (2)1792年9月吉伦特派代表斐扬派掌握政权,君主立宪派的报刊被取缔。 (3)1793.6雅各宾派取代吉伦特派掌握政权,开始恐怖统治。八月公布监护者法令,民间报纸要么封闭,要么成为雅各宾派的喉舌。1793.8.25《巴黎新闻》的迪罗苏瓦被推上断头台,这是革命法庭处死的第一个职业记者 (4)1794年7月底,热月党人推翻雅各宾派政权,为压制反对派,在新闻出版仍实行高压政策,津贴拥护政府的报刊。 2、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1799-1814) (1)拿破仑执政后,与1799.12.24公布《共和八年宪法》,取消了大革命的重要成果——新闻出版自由。1800.1颁布法令,取缔了60家报刊,巴黎只保留了13家。1811年,巴黎只剩四家报刊,并全部收归国有。 3、波旁复辟王朝时期(1814-1848) (1)1814.5路易十八保证尊重新闻出版自由,1814.10的法令却借口整顿自由,维持出版特许贺印花税制度。 (2)1815.3至6月拿破仑百日复辟,法国新闻出版一度完全自由 (3)1819.3至6月,复辟王朝司法大臣塞尔伯爵在法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尝试制定新闻发布会,该法废除了预审制,报刊案件交陪审团审理。(生命3个月) (4)1830年7月,首相波林尼雅克公爵颁布法律,废除所有报纸的发行权,实行新闻检查制,由此引发七月革命,复辟的波旁王朝长系被推翻。 4、七月王朝时期(1830-1848) (1)七月王朝宣布取消一切新闻检查,减少了出版保证金,新闻出版获得相对自由。离出版自由还有相当的距离。 5、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1851)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初期,新闻出版自由得到1848年3月法令的保障。法令规定,废除印花税和保证金,报刊享有不受限制的自由。巴黎工人发动六月起义后的7.8月,资产阶级的政府公布亮相法令恢复了保证金和对报刊留在文学作品才印花税。 6、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1851-1870) 巴拿巴只允许巴黎保留11家报纸的发行权,在外则对“红色报纸”进行讨伐。1852年2月

美国教育体系介绍

美国教育体系介绍 美国教育体系介绍 美国教育环境介绍 (一)美国教育制度 ▲公私立教育体系 美国学校分为公立、私立两类,公立学校系统规模庞大,是因为背后有美国政府资助,所以美 国九成的学生大多在公立教育系统内就读。联邦政府也设有教育部,不过功能不同于我国的教 育部,美国教育部是教育政策研究&咨询的机构,负责制定教育政策,但不参与执行工作,也 不监管地方学校,也因此对国家的教育素质、教育问题研究、通过教育法案...等都起很大的 作用。美国教育都由各州州政府去做规划、制定,联邦政府并不具备监管约束的权力,『公立 学校』受到州政府&联邦政府的拨款,也因此受到各州州政府的监管,并遵守各州议会制定的 有关教育的法律。『私立学校』基本上不受任何政府的监管,

不过对学校政策有影响力的是家 长和教师联合会PTA(Parent and Teacher Association),以及较具有专业性质的一般坊间教 育机构。 ▲美国教育体制 美国的6~18岁是属于中小学义务教育的部份。教育大概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学前教育、小学 、中学及高等教育。在高中毕业前是属于通才教育,到高等教育(学院、大学和研究所)才分职 业教育和一般教育。美国学制没有学力测验、大学联考,学生凭着在校成绩及SAT/ACT分数, 自行申请大学入学。 和许多国家不同的是,美国没有国立大学这种名称,义务教育由州政府来承担。且在义务教育 的部份,只要你是合法居留人(Green Card),就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且在美国受义务教育都 是免费的,不必缴交学杂费、课本。美国所有的中小学都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课本,多数的课本 都是上届学生传给下届学生,一直到不能用为止。此外,还有些学校练习本、作业本也不用买 ,而是由学校发的。不过,学生就要自己买铅笔、橡皮擦、

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

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一、法国高等教育简况 法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层次多样,具备适应各种职业目标的教育系列。2001-2002学年,法国有各类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16万人。此外高等学校中还拥有一批与国家科研中心相联合的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支庞大的科研队伍,许多研究成果令人瞩目。法国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大学和大学校二大类。 1、大学:即综合性大学(Université)。法国拥有最古老的大学,如巴黎大学(建于1179年),图鲁兹大学(1229)等,其学科齐全,是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大学在各学科(文学、人文科学、法学、经济学、自然科学、医学、药物学、工程技术、艺术、政治学等)内实施基础和应用性教学,并进行科研活动。培养目标是高校师资、科研人员及理工、司法、经济、管理、医疗卫生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大学亦被称之为“开放式大学”,因此凡持有高中毕业会考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均可不经过入学考试在大学注册学习。法国现有公立大学84所,在校学生约150万人。法国另有7所私立大学,其学科比较单一,规模较小,运行机制也比较复杂,故在此不作介绍。 2、大学校:即高等专业学校(Grande Ecole ),是法国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成立的重点高校,目标是培养高级工程师、具有商务及管理能力的企业领导人及其它各类专门人才。法国的工程师学校始建于18世纪初,最早建立的有路桥学校(1743年)、矿业学校(1783年)等,其宗旨是为工业部门输送具有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的高级技术干部。这类学校教学严谨,与企业联系密切,社会上有很高声誉。专业领域基本为应用学科,即工科、农科、师范、行政管理、商业经济管理等。这些学校尽管号称“大学校”,但通常规模较小,规模在二、三百至千人之间。据统计,法国有各类公立、私立高等专业学校600多所,其中高等师范学校4所(31所高等师范学院“IUFM”不计在内);工程师学校237所;政治行政学校22所;商业学校226所;私立学校64所,其它学校45所。这些学校实行“精英教育”方针,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学生均要经过二年的大学校预科学习,通过严格的考试后方能入学。现有在校人数约9万人(其中大学办的工程师学校约3万人)。 二、法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行政归属与管理模式 1、大学。法国现有84所国立大学(Universités)均是教育部所司学校,国民教育部每年根据部校教学科研合同(每4年签订一次)从国家财政拨给学校运转经费(不包括工资,因法国教师是国家公务员,工资由国家财政直接转帐到个人银行帐户)及部分科研经费,其余科研经费由学校与国家科研中心(CNRS)和企业签订合作研究开发协议获取。大学的基建经费则通过立项申请方式经教育部批准后逐项拨给。因此,大学在经费上部分依赖于教育部,但不全靠教育部,各大学在经济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 在管理上,国家教育部向每所大学里委派一名秘书长参与大学的行政管理,在经费使用、后勤人事安排、教育部与大学协调、学生生活和校务中心事务等方面起作一定的作用。然而,法国大学是“公立的科学、文化和职业的国家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教学与学术、行政与财务方面享有自治权。”(“教育法典”第187页)其基本含义是:法国大学是由学校员工和学生以民主的方式进行管理。各学校制订自己的教学、科研政策。大学的决策与管理机构是民主选举产生的校长和行政、学术、学生学习与生活三个委员会。“大学校长,校内行政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学生学习与生活委员会通过决策和裁决,保证大学的管理”(“教育法典”第190页)。 2、大学校。法国大学校归属比较复杂,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别: 国立大学校。一般隶属于中央各部,如四所高师属教育部,国立行政管理学校直属总理府,综合理工学校属国防部,路桥学校和矿业学校属工业部,国立高等农学院属农业部等。这类学校约173所,其中教育部直属128所,其它部属45所,学生数6万多人。包括高等师范学校、综合理工学校、巴黎高科集团、矿业学校集团、中央学校集团、电讯学校集团、应用科学学院等。

完整word版,法国高等教育

法国高等教育 法国高等教育(一) 法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经过800多年的漫长岁月,终于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层次结构多样,学科门类齐全,学制灵活,讲求实效,能与中等教育有机衔接并具有本国特点的高等教育体系。 法国高等教育机构种类繁多,有综合大学(les universites)、高等专科学校(les grandes ecoles)和学院之分。高等教育机构基本是公立机构,除个别学科外(医学、药学),原则上不进行入学考试。高中毕业生只要通过中学会考,持有会考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历,要求在大学注册者,就可被普通大学录取,进入大学一年级就读。 法国的高等教育分为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两种。长期为2年以上,相当于我国的大学;短期为2年,偏重于实用技术,相当于我国的大专。长期制包括大学与技术学院;短期制包括二年制专科、高等技师专科、两年制技术专科。另外尚有一年至五年不等的技术职业专科学院。 法国高等教育(二) 长期制教育学程

大学教育(les Universites) 法国大学采用宽松入学但严格淘汰制。所有高中毕业生必须具有高中会考证书,方可申请进入大学就读。一旦进入大学后,学生必须逐年接受严格考核淘汰,方可毕业。 法国大学可接受一百二十万名以上的学生申请入学。大学提供文学、艺术、人文科学、管理与经济学、科学与技术、医学等一般教育。 大学教育分三阶段。第一、二学年为第一阶段(premier cycle),学校授予大学通科文凭( D.E.U.G)。第三、四学年为第二阶段(deuxieme cycle)。学生修毕第三学年课程,通过考试,学校授予Licence 文凭。修毕第四学年课程,完成一篇论文,学校授予Maitrise 文凭。具Maitrise文凭的学生可以申请就读第三阶段博士班学程( troisieme cycle)。第三阶段又分为二段,第一段,修业年限为一年,要修读「深入研究文凭」(D.E.A) 始可进入正规博士班(doctorat de troisieme cycle),开始撰写博士论文。正规博士班修业年限为三至四年。国家承认各大学颁发的文凭。有的大学亦核发特定科目文凭。 目前,法国共有七十九所大学,五十九所设在外省、十七所设在巴黎地区、三所设在海外属地。所有大学总计约一千余系所。 技术学院教育(les Grandes Ecoles) 法国的技术学院学习年限为三年。高中学生具高中会考证书,上过一至二年的预科,经过入学考试便可进入技术学院就读。一般而言,考试竞争激烈。全国约有300余所技术学院。 法国的技术学院有其特殊的地位。大部份的工程师、技术学院教授或中央公务机构干部都一定是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企业界欲雇用中高级干部亦欢迎具技术学院文凭的毕业生。 短期制教育学程 两年制专科教育 两年制专科教育相当于大学通科教育。其目的在于学生在就业前可以学习就业工作技巧,以与实际就业环境相衔接。两年制专科教育又有高等技师专科教育与两年制技术专科教育两种。 高等技师专科教育(STS) 高等技师专科学校全法国共有1700所,共约九万五千名学生。学校设在技术高中或多元化技术高职校内。学生修业2年期满,成绩合格,学校颁发高等技师专科教育文凭(BTS)。 两年制技术专科教育(IUT) 两年制技术专科学院全法国共有90所,505个系所。学习年限为2年,学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学校颁发两年制技术专科学院文凭。学校负责教导工业技术或服务业方面的课程。 法国的院校数量在西欧各国中是最多的,有87所国立综合大学、3所私立综合大学、400多所工程师学院、200余所公立、私立艺术学院和近千所商业学院。因此,任何学生都拥有充分的院校资源供自己选择。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别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别 一、引言 在许多家长的眼里,中国的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太多,教育专家们纷纷给出各自的改革方案,尤其是向美国学习的呼声渐高。然而,美国的教育专家们也在研究本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借鉴亚洲教育经验。在教育过程中,受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教育参与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呈现出差异化,必然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而在当今信息的时代、变革的时代,任何教育模式都存在适应性问题。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美国一流大学在数量和质量上均领先于全世界。中国高等教育经过211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985工程的实施,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比较分析不同的高等教育模式特别是中美高等教育模式,博采众长,融贯中西,对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比较与分析 (一)教育理念差异巨大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与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不同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因此,受文化传统以及教育传统的影响,中美在高等教育理念诚如诸多教育专家学者研究所说,确实存在着很大不同。一般

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现出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现出权威主义和功利主义。美国通过融合原著民以及一系列的战争取得独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并形成了独特的自由平等的思想,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文化上讲究天人合一,强调群体观念而轻视个人观念。其次,美国的社会开放多元,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兼容并包、灵活多样。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社会稳定有序,吸纳性强,更强调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再次,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而中国高等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传承和构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相对而言,中国的学生比美国的学生更尊重知识和权威,美国的学生比中国的学生对知识和权威更容易质疑。 由于这种文化背景及教学理念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并提问。虽然有些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老师都会认真解答。而有的问题则非常尖锐,学生甚至可对老师的观点进行反驳。课程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对现行政策或评估方法进行批判性的论述。美国高校老师对学生的课程报告或者课程设计的评阅多以鼓励为主:对思维独特、见解不一般的学生大加褒扬;即使一些学生的报告刚刚过关,老师也可以从报告中找到文章的亮点予以鼓励。这些鼓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可明白自己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而中国教育尊重老师权威性,主要以讲授为主,互动少,学生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提高方面,团队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