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结构比较研究

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结构比较研究

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结构比较研究
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结构比较研究

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发展趋势设想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报告》报告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指导教师:李海鹰 题目: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发展趋势设想 姓名:严浩南 学号: 13274022 班级 : 运输1309班

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发展趋势设想 摘要 客运站作为现代铁路建设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乘客出行过程中的起始空间。而随着当代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下,人们对客运站交通使用功能提出较高要求同时,铁路客运站本身也应根据自身缺点不足,完成自我改革。本文结合国内外的设计实例,分析了国外世界性客运站的成功要素和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列举我国部分综合性铁路客运站设计与发展的不足。基于我国综合性铁路客运站的现实矛盾及我国城市发展因素及旅客因素,提出几点针对不同方面的铁路客运站未来发展趋势设想。并结合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实例-----北京西站,列举该站所存在的问题,并设想该站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铁路客运站;发展趋势;设想;国外车站;北京西站 ABSTRACT

The railway st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railway construction as part of the more passengers in the process of starting space. And with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environment changing, people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passenger traffic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ailway passenger should themselves be insu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hortcomings, to complete the reform themselve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factors of the success of the foreign world bus and worthy of our using for reference, some comprehensive our country railway passenger the deficiency of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the reality of the contradi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our country urban development factors and passenger factors, put forward severa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railway passenger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nd combining with China's large-scale railway passenger instance -- -Beijingxi railway station, the site listed the problems, and assume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e.

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

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 1、铁路局集中管控模式 铁路局集中管控模式采用两级架构,即铁路局中心和车站级。车站旅服系统集中接入铁路局旅服中心,车站端设置旅服系统应急管理平台。 (1)铁路局旅服系统以列车时刻表为基础,组织开展车站各类生产和服务业务。其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TRS接口,从TRS获取列车时刻表信息,并具备手工编制和调整时刻表的功能,在旅服系统集成管理平台内形成系统可用的基础性数据。(2)铁路局旅服系统采用预设模板的方式,由操作员以列车时刻表为基础,根据所辖各站客运作业要求制订各站客运广播、导向显示、自动检票等业务的作业计划,铁路局旅服系统在设定时间生成作业计划,并将其下发到所辖车站数据库或终端设备。 (3)铁路局旅服系统将作业计划下发至各车站接口,所辖车站通过接口程序执行作业计划,按计划控制广播、显示屏、自动检票机等终端设备或控制器做出响应,开展车站客运组织和服务工作。 (4)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ransportation dispatch management system,TDMS)接口获取实时列车运行信息,通过与列车时刻表的比对,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所辖车站作业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5)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TRS接口,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实时余票信息,分类下发到相应车站,按预设的格式展现在车站票额屏上。 (6)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接口获取所辖车站的实时视频图像。通过网络,采用无线语音技术,铁路局旅服系统集成管理平台可对所辖车站现场进行无线语音指挥。 (7)在铁路局旅服系统岀现故障时,若网络和TDMS接口服务器正常工作,可远程启动所辖车站应急平台的应急处置功能,并将TDMS接口服务器重新定向到各站应急平台。车站应急平台执行已下发的作业计划,并根据实时列车运行信息动态调整并执行作业计划。 (8)铁路局旅服系统与某个所辖车站网络中断时,故障车站操作员可手工启动应急平台的应急处置功能。车站应急平台执行已下发的作业计划,操作员根据掌握的列车运行信息调整并执行作业计划。

2019年京沪铁路专题研究:旅客运输与路网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2019年京沪铁路专题研究:旅客运输与路网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内容目录 1.主要观点 (4) 2.京沪高铁:本次上市主要资产 (4) 2.1. 京沪高铁:盈利能力强 (4) 2.1. 股权结构:中国铁投为最大股东,国铁集团为实控人 (6) 3.立足京沪稀缺资产,旅客运输与路网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6) 3.1. 旅客运输与路网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6) 3.2. 线路可以更繁忙!产能瓶颈可由复兴号打破 (8) 3.2.1. 从量到价,旅客运输收入的弹性从哪里来 (8) 3.3. 路网服务:跨线车不断加开,已成第一大收入来源 (10) 3.4. 成本增长较为平缓,为利润率增长打下基础 (12) 3.4.1. 成本历年趋势及拆分 (12) 3.4.1.1. 与委托管理相关的成本,结算对象为沿线路局 (13) 3.4.1.2. 折旧成本:铁路资产特性导致折旧年限长,折旧率较低 (14) 3.5. 往期利润:旅客运输服务体现出较强利润弹性 (15) 3.6. 预判:收入高弹性VS成本低弹性,需求景气下利润率有望持续提升 (16) 3.6.1. 收入:产能通过车型变化,价格存在探索空间 (16) 3.6.1.1. 超长版复兴号投用,预计旅客运输仍有产能弹性 (16) 3.6.1.2. 价:自主定价 (17) 3.6.1.3. 路网服务:凭借线路优势成长 (17) 3.6.2. 利润展望:看好成本低弹性助力利润率持续攀升 (18) 4.募投项目 (18) 4.1. 拟以500亿对价收购京福安徽65.08%股权 (18) 4.2. 京福安徽:暂未盈利,但旅客运输量的提升,财务状况料将转好 (18) 5.投资建议 (21) 6.风险提示 (21) 图表目录 图1:京沪高铁线路图 (5) 图2:京沪高铁总资产、净资产(亿元)及资产负债率(%) (6) 图3:京沪高铁营业收入、净利润(亿元)与净利润率(%) (6) 图4:2016~1-3Q2019京沪高铁收入分类(亿元)及收入增速(%) (7) 图5:京沪高铁发送列车列次(列)、每列发送人次(人)及平均运距(公里) (9) 图6:京沪高铁客座率(%) (9) 图7:京沪高铁发送人次、周转量及其同比 (10) 图8:京沪高铁跨线车列次及其增速 (11) 图9:京沪高铁跨线车发送人数及其增速 (11) 图10:京沪高铁跨线车单列发送人次(人) (12)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尽头式、混合式、通过式)及实例分析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 及实例分析 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联系方式: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及实例分析 铁路客运站是主要办理售票、行李包裹运送、随身携带品寄存、旅客上下车等客运业务,以及旅客列车终到、始发、技术检查等行车工作和客车整备等作业的车站。办理大量始发、终到旅客列车的客运站,还设置供客车检修、清洗等作业用的客车整备场。主要设在大、中城市,与城市的关系甚为密切,位置要既方便旅客,又不干扰市区,在建筑环境面貌上要具有特色,素有“城市大门”之称。铁路客运站的布局按线路配饰的不同,可分为通过式、尽头式和混合式三类;按站房室内地面与站台面的高差关系,可分为线平式、线上式和线下式三类;按旅客同一时间内在站最高聚集人数可分为特大型站(4000人以上)、大型站(1500~4000人)、中型站(400~1500人)和小型站(400人以下)。下面就以第一种按线路配置的不同进行详细说明并配以实例进行分析。 一、尽头式客运站布局 尽头式客运站全部旅客列车到发线都为尽头式,站房设在到发线一端或一侧,中间站台用分配站台相连接,机务段和整备所与客运站纵列布置,尽头式客运站的优点是车站容易深入市区中心,旅客出行乘车方便,可缩短出行时间,与城市道路交叉干扰较少,站坪较短,占地少;旅客出入站可不比跨越路线。它的缺点较多,主要有:车站作业集中在一段咽喉区进行,进路交叉干扰较大,车站通过能力较小;对通过类车的挂换机车和变更运行防线等作业均不方便;列车进站速度低,占用延后时间长;旅客进、出站和行包搬运都要进过靠近站房一端的分配站台,人流与行包互相交叉;了此刻进、出站走形距离长。因此,新建客运站一般不采用尽头式客运站。只有在以始发、终到了旅客列车为主的客运站,当采用通过式客运站将近期巨大工程或当地条件不允许时,方可采用。 北京站是典型的尽头式客运站布 局,列车的到达和出发均在一端。北 京站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全国铁路 客运特等站。北京站地处北京市东城 区,二环路内,建国门与东便门以西, 崇文门与东便门之间,原北京内城城 墙以北、东长安街以南。北京站主要 担当京包线、京秦线、京哈线、京沪 线、京承线等铁路的旅客运输任务, 并有北京站发出开往朝鲜平壤、蒙古 乌兰巴托、俄罗斯莫斯科的国际旅客 列车。北京站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车站布局为纵列式,分为到发场、交接场、调车场。北京站站舍大楼坐南朝北,东西宽218米,南北最大进深124米,建筑面积71054平方米。站前广场面积40000平方米。站内主要服务设施:大小贵宾室6个,软席候车室1个,普通候车室4个,高架检票厅候车室1个,重点旅客候车区4个。 上海站也是另一典型的尽头式客运站布局代表。上海是中国铁路的枢纽之一,从上海站始发的列车开往全国各地,其中包括到北京的动车组卧铺列车,到南京、合肥等地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和到西安、太原等地的直达特别快车,以及到香港的直通快车。因为上海站有开往

车路协同服务云平台概要

车路协同服务云平台 1概述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车路协同平台综合感知、通信、计算、控制等技术,基于标准化通信协议,实现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中包括“车、交通、环境”等要素的相互映射,标准化交互与高效协同、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能力,解决系统性的资源优化与配置问题。 平台为智能汽车及其用户、管理及服务机构等提供车辆运行、基础设施、交通环境、交通管理等动态基础数据,具有高性能信息共享、高实时性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基础服务机制,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实际应用需求的基础支撑平台。主要包含标准化互联互通和共性基础支持两方面。其中标准化互联互通包括统一交互标准化语言,减少多领域协同时在理解和认识上的差异化;针对车辆与各类资源互联互通的实际应用需求,设计标准化基础设施体系部署与分段实施路径。共性技术支持包括提供针对智能网联具体应用需求的基础、共性技术服务,包括数据的安全性管理,存储,运维,大数据计算、仿真与测试评价技术等;为解决异构集成、互操作等实际业务需求提供一系列标准化开发接口与工具集。 平台包含了面向效率和面向安全两个方面。其中面向效率包括基于车路协同信息的交叉口智能控制技术、基于车路协同信息的集群诱导技术、交通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优化技术、动态协同专用车道技术、精准停车控制技术。面向安全包括智能车速预警与控制,弯道测速/侧翻事故预警、无分隔带玩到安全会车、车间距离预警与控制、临时性障碍预警。 平台面向产业链应用,面向全行业提供体系化的安全,高效,节能等在内的汽车智能网联驾驶应用,以及包括共享汽车,电子支付等一系列新型汽车应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PTSS)规划

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信息化专项规划 (征求意见稿) 铁道部运输局 二〇〇五年十月

目录 1前言 (4) 2发展战略 (5) 2.1 规划期限 (5) 2.2 规划依据 (5) 2.3 指导思想 (6) 2.4 建设原则 (6) 2.5 总体目标 (7) 2.5.1近期目标 (7) 3应用体系架构 (9) 3.1 体系结构 (9) 3.1.1铁路客运服务体系示意图 (9) 3.1.2铁路客运服务系统体系结构图 (10) 3.1.3信息服务和商务系统 (11) 3.1.4信息服务中心 (13) 3.1.5车站服务系统 (14) 3.1.6列车服务系统 (15) 3.2 层次结构 (18) 3.3 系统主要功能 (18) 4计算机网络平台 (23) 4.1 广域网需求 (23) 4.2 局域网需求 (24) 4.2.1信息服务中心局域网的要求 (24) 4.2.2车站服务系统局域网 (25) 4.2.3高速移动(列车)信息-高容错无线接入 (26) 4.3 网络与信息安全需求 (28) 5信息共享机制 (30) 5.1 总体数据结构 (30) 5.2 数据流分析 (31) 5.2.1各子系统数据流分析 (31) 5.2.2子系统间数据流分析 (31) 5.2.3中央、地区、站点数据流分析 (36) 5.2.4与外部系统间数据流分析 (37) 5.3 数据库的组织 (37) 5.3.1中央级数据库组织 (38) 5.3.2地区级数据库组织 (38) 5.3.3站点数据库组织 (39) 5.4 基础编码 (42) 5.4.1公用基础编码 (42) 5.4.2专用基础编码 (43)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1总则 为贯彻国家有关的法规和铁路技术政策,统一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的技术标准,使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的Ⅰ、Ⅱ级标准轨距铁路车站及枢纽的设计。本规范中凡与行车速度和铁路等级无直接关系的规定,也适用于其他客货列车共线运行的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 铁路车站及枢纽的设计年度应分为近、远两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10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20年。近、远期均采用预测运量。对于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对于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可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对于可随运输需求变化而增减的运营设备,可按交付运营后第3年或第5年的运量设计。枢纽总布置图尚应根据20年以上的远景规划,预留长远发展条件。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按规定配置保障人身和行车安全,方便旅客旅行的设施设备。 铁路车站及枢纽建设应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互配合和协调,并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灾减灾、文物保护、节约能源和土地。 编组站、区段站应按照减少车流改编次数,实现车流快速移动的原则设置。货运站的设置应有利于实现货运组织集中化和专业化,客、货运量较小时不应设置中间站。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应根据运输需要,系统、经济、合理地确定站段布局及规模。 铁路枢纽和复杂车站的设计方案,必须经过经济比较确定。在满足设计年度要求能力的前提下,铁路车站及枢纽的改、扩建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复杂的车站改、扩建工程应有指导性施工过渡设计。 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车站及枢纽设计应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会让站、越行站:为满足区间通过能力,必要时可兼办少量旅客乘降的车站。在单线上称会让站,在双线上称越行站。 中间站:办理列车通过、交会、越行和客货运业务的车站。 区段站:为货物列车本务机车牵引交路和办理区段、摘挂列车解编作业而设置的车站。 编组站:在枢纽内,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编作业的车站。 客运站:主要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 货运站:主要办理货运业务的车站。 工业站、港湾站:主要为厂、矿企业或港口外部运输服务的车站。前者称工业站,后者称港湾站。 铁路枢纽:在铁路网结点或网端,由客运站、编组站和其他车站,以及各种为运输服务的设施和连接线等所组成的整体。 进出站线路:进出枢纽或车站的单独线路的统称。 进出站线路疏解:为消除或减少进出站线路上列车或机车运行的进路交叉所采取的措施。 疏解线路:对进出站线路进行疏解布置而修建的线路的简称。 3车站设计的基本规定

道路网络分析

道路网络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网络分析基本原理、方法。 (2) 熟练掌握ARCGIS 下进行道路网络分析的技术方法。 (3) 掌握利用网络空间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最佳路径分析:根据给定的停靠点,查找最佳路径(最省时的线路) (1)创建路径分析图层:在网络分析工具栏[ Network Analyst]上点击下拉菜单[Network Analyst],然后点击[New Route]菜单项.此时在网络分析窗 口[Network Analyst Window]中包含一个空的列表,显示停靠点(Stops), 路径(Routes),路障(Barriers)的相关信息。同时,在TOC(图层列表) 面板上添加了新建的一个路径分析图层[Route]组合。 (2)添加停靠点:在网络分析窗口[NetworkAnalystWindow]中点选Stops(0); 在网络分析工具栏[Network Analyst]上点击“新建网络位置”[Create Network Location]工具;在地图的街道网络图层的任意位置上点击以定义一个新的停靠点;依次添加4 个停靠点。 (3)设置分析选项 (4)运行最佳路径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在网络分析工具栏[NetworkAnalyst]上点击“求解”[Solve]按钮;分析结果-最佳路径线状要素图层将在地图 中显示,在“网络分析窗口”[Network AnalystWindow]中“路径”[Route] 目录下也会同时显示;在网络分析窗口[NetworkAnalyst Window]中点击 Route树状结点左边的加号(+)显示最佳路径;在网络分析工具栏中点击方向[Direction]按钮打开“行驶方向”窗口;在行驶方向[Directions]窗口 中点击“超链接”[Map]可以显示转向提示地图。 (5)设置路障(barrier):通过在行驶路径步增加障碍,表示真实情况下,道路上无法通行的路障。在进行最佳路径分析将会绕开这些路径查找替代路线。 在ArcMap的中执行菜单命令[Window]>>[Magnifier]显示放大镜窗口

铁路客运服务论文15篇(论如何提高铁路客运站服务质量)

铁路客运服务论文15篇 论如何提高铁路客运站服务质量 铁路客运服务论文 摘要:目前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评价总体上,缺乏统一的理论研究指导。对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评价还停留在个人经验阶段,对影响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因素包括哪些,采用什么方法理论来进行评价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来指导。高速铁路正在快速发展并逐渐普及到全国,然而对铁路的客运服务评价仍然在传统的铁路上,不符合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应该在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这个背景下,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总结一套完善的服务评价体系。关键词铁路客运服务铁路论文铁路 铁路客运服务论文:论如何提高铁路客运站服务质量 摘要:现今交通运输方式呈多元化高速发展态势,对传统运输巨头铁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服务质量是铁路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成 都铁路局管内特等客运站成都站为例,就客运服务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寻求提升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 有效措施。

关键词:铁路客运站;服务质量;成都站 近年来,多样化的交通运输模式使铁路不再是出行的唯一选择,旅客在选择出行方式时,安全、速度、价格、舒适度、服务质量等均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铁路客运的“卖点”已经不能仅限于低廉的票价,特别是对于客运站而言,在无力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或是根据需求增长运能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情况下,提高服务质量就是不容忽视的关键。 一、铁路客运以及成都站的基本情况概述 1.铁路客运基本问题 铁路客运是铁路承担旅客运输的职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始发站、列车、中途站、目的站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其中客运站是整个铁路运输的起点以及终点,承担着售票、安检、组织、服务等职能。因此,客运站的服务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 2.成都站基本情况 成都站是西南最大的铁路枢纽,也是西南最大的特等站,直属成都铁路局,1952年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成都站位设在成都市金牛区,设到发线18条,总建筑面积超过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作业

1、你了解和接触过哪些高铁车票类型?针对我国与德国、法国票务服务的差距,从“票”的类型和内涵各方面提出你的建议。 1、高铁车票类型: ①商务座,特等座,一等座,二等座; ②普通票,学生票; ③红色软纸票,蓝色磁卡票。 2、我国与德国、法国票务服务的差距 德国票务服务: ①德国火车的网上订票系统,在每趟车次的后面,一般会有一个小小的备注箭头,里面是这趟车的一些情况说明和提醒。比如火车型号、停靠的站台号、是否可以托运自行车、某节车厢没有残疾人厕所等等细之又细的细节。所有车次细节,订票人在订票时就可以全部掌握,而不是到了火车站才知道。这就减少了火车站发生混乱和拥挤的概率。 ②选好车次后,就会出现订座页面,询问是否需要预留座位。这相当于询问订票人:是买指定座位票,还是不定座位但保证有座票,还是也接受无座票?德国上下班高峰的火车也常常是拥挤的,如果不预留座位,有时也不得不站着。预留座位需要加几个欧元。 ③喜欢安静的乘客,还可以指定“安静区域”,但坐在这个区域就不能随便接打电话,在电话里大声喧哗更是被禁止的。电话较多的商务乘客,则可以选择“电话区域”。 ④德国铁路出售常旅客卡,面值为25欧元、50欧元、100欧元三种。常旅客卡持卡人买车票有非常大的折扣,比如50欧元的卡可以打对折,基本上出行一次就可以把买卡的钱省回来,因此非常受欢迎。 法国票务服务: ①对旅客进行不同的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流等相关情况制定可以满足各类群体的票价。通过折扣方式鼓励旅客事先规划行程,旅客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优惠票、铁路卡等享受服务。而且,周末、节假日与工作日,SNCF(法国国家铁路公司)根据不同时期客流的变化制定了不同的票价措施。 ②法铁摆脱了铁路行业传统卖方市场的营销理念,由市场重新定位,树立正确的买方市场理念,在改进服务质量的情况下积极进行市场营销,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1总则 为贯彻国家有关得法规与铁路技术政策,统一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得技术标准,使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得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 得Ⅰ、Ⅱ级标准轨距铁路车站及枢纽得设计。本规范中凡与行车速度与铁路等级无直接关系得规定,也适用于其她客货列车共线运行得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 铁路车站及枢纽得设计年度应分为近、远两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10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20年。近、远期均采用预测运量。对于不易改、扩建得建筑物与基础设施,应按远期运量与运输性质设计;对于易改、扩建得建筑物与基础设施,可按近期运量与运输性质设计,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对于可随运输需求变化而增减得运营设备,可按交付运营后第3年或第5年得运量设计。枢纽总布置图尚应根据20年以上得远景规划,预留长远发展条件。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按规定配置保障人身与行车安全,方便旅客旅行得设施设备。 铁路车站及枢纽建设应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互配合与协调,并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灾减灾、文物保护、节约能源与土地。 编组站、区段站应按照减少车流改编次数,实现车流快速移动得原则设置。货运站得设置应有利于实现货运组织集中化与专业化,客、货运量较小时不应设置中间站。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应根据运输需要,系统、经济、合理地确定站段布局及规模。 铁路枢纽与复杂车站得设计方案,必须经过经济比较确定。在满足设计年度要求能力得前提下,铁路车站及枢纽得改、扩建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与设备。复杂得车站改、扩建工程应有指导性施工过渡设计。 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得车站及枢纽设计应满足有关规定得要求。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得有关标准、规范得规定。 2术语 会让站、越行站:为满足区间通过能力,必要时可兼办少量旅客乘降得车站。在单线上称会让站,在双线上称越行站。 中间站:办理列车通过、交会、越行与客货运业务得车站。 区段站:为货物列车本务机车牵引交路与办理区段、摘挂列车解编作业而设置得车站。 编组站:在枢纽内,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编作业得车站。 客运站:主要办理客运业务得车站。 货运站:主要办理货运业务得车站。 工业站、港湾站:主要为厂、矿企业或港口外部运输服务得车站。前者称工业站,后者称港湾站。 铁路枢纽:在铁路网结点或网端,由客运站、编组站与其她车站,以及各种为运输服务得设施与连接线等所组成得整体。 进出站线路:进出枢纽或车站得单独线路得统称。 进出站线路疏解:为消除或减少进出站线路上列车或机车运行得进路交叉所采取得措施。 疏解线路:对进出站线路进行疏解布置而修建得线路得简称。 3车站设计得基本规定 3.1.1在铁路车站线路得直线地段上,主要建筑物与设备至线路中心线得距离应符合表 3.1.1得规定。 3.1.2在车站线路得曲线地段上,各类建筑物与设备至线路中心线得距离及线间距应按现 行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 146、3得有关规定加宽。位于曲线内侧得旅客站台,如线路有外轨超高时,应降低站台高度,降低得数值为0、6倍外轨超高度。

当前高速铁路枢纽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当前高速铁路枢纽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摘要: 在高速铁路时代, 铁路枢纽的规划和开发不能再停留于传统的单一客站的模式, 应该发展客站综合体的模式。我们引入客站综合体的概念, 旨在为高铁时代铁路枢纽的建设提供一种思路和方向。高速铁路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 特别是数据的搜集有较大的难度, 因此, 本文主要是基于对国外先进案例分析并结合我国现有铁路客站的建设特点而得出的一些研究结论, 有待在我国高铁枢纽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铁路枢纽;发展方向;现状 1引言 根据日本、法国、德国等高速铁路相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铁路枢纽的建设将对城市或地区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能够集聚城市人口, 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城市的可达性。而这些宏观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高铁站点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功能和空间的合理组织实现的。传统的铁路客站的建设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高铁时代的新要求, 本文拟初步分析高铁时代来临后铁路枢纽建设的一些思路, 以期为我国高速铁路客站的规划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2传统铁路枢纽的现状与改进方向 我国的铁路枢纽建设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发展的, 反映了时代的演变。在传统铁路时代, 枢纽的站点功能、布局形式等方面呈现以下特点,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铁路大提速的要求, 这些建设模式已呈现诸多弊端并期待改进。 2.1 特点与弊端 1)站点功能: 单一的铁路作业功能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传统铁路枢纽的建设受到生产力水平及人口众多、旅客出行经验较少等制约, 在功能上, 铁路站点仅是一种较为单纯的对外交通集散地, 且车站规模较小。城市中的其他交通工具与车站的衔接不到位, 难以满足路网和城市规模扩大的需要, 也难以应对城市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 枢纽内部缺乏为旅客服务的综合性设施,车站功能仅停留在单一的铁路作业上。 2)布局形式: 孤立的站点布局形式 传统的铁路客站拥有自己独立而庞大的用地, 基本上由周边城市道路和铁路分割形成孤立的站房、站前广场空间。平面上摊开的布局形式缺乏与周边城市用地的联系,仅依靠站前广场来连接站房与城市空间, 不仅带来了旅客转乘效率的降低, 同时旅客异地转乘给城市带来庞大的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 重复性的客站用地占用了城市大量的土地资源, 造成城市空间利用价值低下等缺点。

高速公路路网运行管理系统建设

高速公路路网运行管理系统建设 路网运行管理系统主要实现路网日常运行监测与预警、路网运行协调联动、路网运行信息服务、路网运行统计分析等功能,其用户主要包括“省-市-县(区)”普通公路管理部门,“省局-分局-管理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高速公路运营公司、路政、养护管理人员,公路路政管理局各级路政管理人员以及省厅相关处室业务管理人员、信息中心等。 路网运行管理系统功能框架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运行监测人员运行管理人员应急值守人员 交通流量 数据公路环境 数据 基础设施 数据 设备运行 状况数据 突发事件 数据 车辆定位 数据 预警数据 信息报送 指标数据 监控视频 数据养护施工 数据 基础设施 数据 设备运行 状况数据 公路空间和 属性数据 管理机构 数据 应急资源 数据 系统功能模块 交通流监测与预警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预警 交通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 路网环境监测与预警 基础设施技术状况监测与预警 路网运行协调联动协调调度 治超协同 调度处置方案生成 养护协同 日常调度 路网运 行监测 与预警 实时路况公路网运行状态分析 设备运行信息 1路网运行监测与预警 路网运行监测与预警功能主要依据《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中的监测指标和评价方法,开展省内路网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建设,实现对交通流监测、交通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健康状况监测、设备运行状况监测、交通突发事件监测等信息的统一采集、编辑、维护等。其中,路网监测指标包括路网中断率、拥挤度、环境指数、节点通阻度、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等级、设施健康状况等6个单项指标和通道运行指数、路网综合运行指数等2个综合指标。 ——交通流监测:主要包括来源于“公路交通量调查管理系统”(外场自动

铁路客运站发展战略

1、刺激城市商业发展 纵观世界各地区的客运站, 其所处区域无疑是商业十分发达的地区()。如今许多大型车站往往都超越了单一的列车出发到达的场所而成为交通枢纽, 联系多种交通方式, 包括市内轨道交通、公交、汽车和城际、区域快速交通等, 实现交通运输方式的零换乘, 以满足多种通勤行为, 是城市紧凑发展、高效运作的保证。客运站地区往往因人流密集而吸引着其他城市功能的集聚, 也成为城市再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通道两侧来发展商业和服务业, 是打造现代客运站商圈, 形成具有综合消费功能的商业街或购物中心的普遍做法。大阪梅田车站、香港九龙车站等都是这方面成功的案例。 2、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客运站作为城市的大门, 是游客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和品味。需要做好城市铁路客运站与周围城市公共建筑的有机结合, 使之成为一个建筑群体, 共同反映城市的面貌[ 3 ]。客运站有时还能利用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 组成既反映城市现代化气息, 又体现地方风格的独特景色。我国近年来新建的一些车站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外有些城市还把客运站与城市公共建筑结合成一座多层的综合型交通、服务中心, 这样的综合体布局紧凑、使用便利, 突出了城市面貌, 成为城市标志。 3、为城市发展带来机遇 客运站的高聚集性, 使其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许多机遇。客运站从其产生之日起, 就对城市发展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当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新建客运站就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新客运站的建设, 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由于过度集中而造成的城市问题, 满足特大城市发展多个城市中心的需要, 同时可以引导人流向其集聚, 从而导致城市中其他物质流的集中, 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四、城市铁路客运站发展趋势 现代铁路客运站改变了其传统发展模式, 开始与城市公交、地铁、轻轨等联为一体, 成为城市中一个重要的交通中心[ 4 ]。未来城市铁路客运站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由于综合铁路客运站的建立可以形成一个可达性极强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里, 交通的可选择性极大, 对商业,办公等城市功能有较大吸引力, 容易形成大型的城市交通综合体, 有的甚至发展成为都市的另外一个中心。另外,随着交通方式发展的多样化, 人们会搭乘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进出铁路客运站, 由于交通流量巨大, 并且可以方便地到达城市的任何角落, 铁路客运站自然成为城市交通的核心[ 5 ]。而且, 人们搭乘航空、海运等城市对外交通工具后不得不再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而铁路运输是其中最方便快捷的一种, 铁路客运站与其它城市对外交通方式相结合, 使得旅客出行更方便, 这些都为客运站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成为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域 虽然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乃至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客运站地区都是最旺最繁华最主要的商圈之一。尽管在许多国人眼里, 客运站商圈过于杂乱, 很难与繁华的商圈划上等号, 但大连火车站青泥洼商圈和厦门火车站商圈通过近年来大规模的改造, 都已经发展成为了非常繁华的重要商圈。上海的客运站商圈在引入太平洋百货和名品商厦成功改制之后, 业绩也在不断上升。交通枢纽与商业空间结合的方式在现今的许多城市中已经得到了实现。交通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

目录 编制说明 (4)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9) 第一章总则 (9) 第二章系统规划与建设 (9) 第三章系统运行与信息管理 (10) 第四章信息内容与采集 (11) 第五章信息报送与传输 (12) 第六章路网协调管理 (12) 第七章路网应急处置 (13) 第八章公路出行信息服务 (13) 第九章跨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 (14) 第十章附则 (14) 第二部分暂行技术要求 (15) 第一章总体框架与功能要求 (15) 1.1一般规定 (15) 1.2总体框架 (15) 1.3总体功能构成 (16) 1.4功能基本要求 (18) 1.5建设与运行要求 (21) 1.6技术保障与系统检测 (22) 第二章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指标 (23) 2.1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指标体系 (23) 2.2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指标的测算 (23) 第三章公路网信息采集要求 (31) 3.1公路网信息采集内容 (31) 3.2路网监测点布设要求 (31) 3.3公路网运行信息采集基本参数要求 (33) 3.4公路网运行信息采集要求 (35) 3.5监测设施布设要求 (36)

第四章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软件 (40) 4.1软件总体要求 (40) 4.2软件核心功能要求 (41) 4.3数据字典 (45) 4.4平台支撑软件 (45) 4.5应用中间件及构件管理 (47) 4.6软件开发工具 (48) 4.7应用软件开发 (48) 第五章联网及数据接口技术要求 (50) 5.1组网方式 (50) 5.2传输内容 (51) 5.3数据传输周期 (52) 5.4接入控制器 (53) 5.5 IP地址规划 (57) 第六章公路出行信息发布技术要求 (60) 6.1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基本要求 (60) 6.2可变情报板功能要求与技术要求 (62) 6.3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网站技术要求 (68) 第七章系统安全技术与检测要求 (70) 7.1系统安全建设总体要求 (70) 7.2部、省级路网平台信息安全要求 (71) 7.3路网监测点信息安全要求 (81) 7.4检测要求 (83) 第三部分技术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 术语与符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 视频监测设施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C 交通运行状态监测设施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D 气象监测设施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E 数据交换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F 部、省级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数据字典.........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G 信息安全密码设备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路路网数据采集平台用户手册概要

第二部分公路路网数据采集平台

目录 第一章安装卸载 (1) 1.1运行环境 (1) 1.2安装 (1) 1.3卸载 (2) 1.4软件登录 (2) 1.5软件退出、最小化 (4) 1.6左侧切换 (4) 第二章地图操作 (6) 2.1无极缩放 (6) 2.2放大缩小 (6) 2.3放大两倍、缩小两倍 (6) 2.4平移 (6) 2.5全图 (7) 2.6上一视图、下一视图 (7) 2.7查找 (7) 2.8查询 (9) 2.9清除 (9) 2.10桩号信息 (9) 2.11测量长度 (10) 2.12刷新地图 (10) 2.13概览图 (10) 第三章数据采集 (12) 3.1设置采集参数 (12) 3.2采集路线 (13) 3.3采集点 (17)

3.3.1采集路上点 (17) 3.3.2采集非路线相关点 (18) 第四章编辑功能 (19) 4.1编辑图形 (19) 4.2修改线形 (20) 4.3分割合并 (20) 4.4属性编辑与同步 (21)

第一章安装卸载 1.1 运行环境 公路路网数据采集平台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xp /2000/2003/win7/win8 数据库:Microsoft sqlserver2000/2005/2008 软件:office 2003 及以上 1.2 安装 双击安装包里面的,启动安装界面,软件整个安装过程,步骤很简单。如果不需要修改安装目录,那么就是点击下一步,直到安装成功。 〖注意事项〗 1、安装路径选择非系统盘(一般不要安装到C盘,操作系统权限太低影响软件使用),选择空间较大的盘符(数据中包含多媒体数据)。 2、安装完成后,请将名字为“lwdata14....”的文件夹拷贝到安装目录下。如图: 图 1.2-1

《铁路站场与枢纽》客货运站1

客货运站,枢纽 ?要记住的长度 客运站:旅客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应按旅客列车长度确定,其有效长度不应小于650m 客运专线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为700m。困难条件下,单方向使用的到发线有效长度可采用575m。 旅客站台的高度:1.客货共线:邻靠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到发线一侧宜采用高 出轨面1250mm,必要时也可采用500mm;邻靠正线 或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到发线一侧应采用高出轨 面300mm。 2.客运专线:站台高度应高出轨面1.25m。 ?货运站 1.货运站 按工作性质分为:装车站、卸车站、装卸站 按其服务对象分为:公共货运站、换装站、工业站、港湾站。 按其办理的货物种类分为:综合性货运站和专业性货运站。 2.换装站:设在不同规矩铁路的接轨地点,为货物换装和旅客服务的车站。分为:国境换装站和国内换装站。 3.企业站:设在工业企业范围内,主要为工业企业内部运输服务,其产权属企业。 4.※港口铁路的组成一般由港口的吞吐量的大小决定。吞吐量达的港口,其铁路布置一般由港湾站、港区车场、码头线及货物装卸线组成。 5.铁路与企业(或港口)间的管理方式分为:由铁路同意管理的,简称“统管”;由铁路和企业、港口各自管理的,简称“分管”。交接方式可以分为货物交接、车辆交接和列车交接。 6.货物交接方式是铁路与企业(或港口)之间仅将到达企业(或港口) 甲

和从企业(或港口)发出的货物交给对方。 7.车辆交接方式是企业(或港口)配有机车,铁路与企业(或港口)在指定地点将货物连同车辆一并交给对方。 8.列车交接时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交接方式,又称路企(港)交接。通过适应性技术改造和运输组织化等措施,实现列车在铁路与三厂、两矿、一港、一路等企业间直入直出、运输作业全过程贯通和结合部的无缝连接。 9.※由于各国铁路运营条件、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重载运输的着眼点不同,采用的类型和组织方式也不同。 分为:1单元式重载列车;2组合式;3※整列式(是我国目前大部分繁忙干线发展重载运输的主要方式) 10.重载列车作业站分为:装卸站、途中技术作业站(包括组合分解站)、中间站(包括会让站、越行站)等。 11.※铁路轮渡是一项综合运输工程,涉及铁路、港口、船舶、航运等多行业,主要由站场、栈桥、渡船及港口等子系统构成。 12.轮渡站是以铁路车辆上下船作业为主,专为铁路轮渡作业服务的车站。 13.※铁路轮渡站一般由到发场、待渡场、码头取送线、栈桥和其他有关机务、车辆设备等组成。 ?铁路枢纽 1※在铁路干、支线的交汇点或终端地区,由各种铁路线路、专业车 乙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尽头式混合式通过式)及实例分析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尽头式混合式通过式)及实例分析

————————————————————————————————作者:————————————————————————————————日期: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 及实例分析 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联系方式:

铁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布局及实例分析 铁路客运站是主要办理售票、行李包裹运送、随身携带品寄存、旅客上下车等客运业务,以及旅客列车终到、始发、技术检查等行车工作和客车整备等作业的车站。办理大量始发、终到旅客列车的客运站,还设置供客车检修、清洗等作业用的客车整备场。主要设在大、中城市,与城市的关系甚为密切,位置要既方便旅客,又不干扰市区,在建筑环境面貌上要具有特色,素有“城市大门”之称。铁路客运站的布局按线路配饰的不同,可分为通过式、尽头式和混合式三类;按站房室内地面与站台面的高差关系,可分为线平式、线上式和线下式三类;按旅客同一时间内在站最高聚集人数可分为特大型站(4000人以上)、大型站(1500~4000人)、中型站(400~1500人)和小型站(400人以下)。下面就以第一种按线路配置的不同进行详细说明并配以实例进行分析。 一、尽头式客运站布局 尽头式客运站全部旅客列车到发线都为尽头式,站房设在到发线一端或一侧,中间站台用分配站台相连接,机务段和整备所与客运站纵列布置,尽头式客运站的优点是车站容易深入市区中心,旅客出行乘车方便,可缩短出行时间,与城市道路交叉干扰较少,站坪较短,占地少;旅客出入站可不比跨越路线。它的缺点较多,主要有:车站作业集中在一段咽喉区进行,进路交叉干扰较大,车站通过能力较小;对通过类车的挂换机车和变更运行防线等作业均不方便;列车进站速度低,占用延后时间长;旅客进、出站和行包搬运都要进过靠近站房一端的分配站台,人流与行包互相交叉;了此刻进、出站走形距离长。因此,新建客运站一般不采用尽头式客运站。只有在以始发、终到了旅客列车为主的客运站,当采用通过式客运站将近期巨大工程或当地条件不允许时,方可采用。 北京站是典型的尽头式客运站布 局,列车的到达和出发均在一端。北 京站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全国铁路 客运特等站。北京站地处北京市东城 区,二环路内,建国门与东便门以西, 崇文门与东便门之间,原北京内城城 墙以北、东长安街以南。北京站主要 担当京包线、京秦线、京哈线、京沪 线、京承线等铁路的旅客运输任务, 并有北京站发出开往朝鲜平壤、蒙古 乌兰巴托、俄罗斯莫斯科的国际旅客 列车。北京站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车站布局为纵列式,分为到发场、交接场、调车场。北京站站舍大楼坐南朝北,东西宽218米,南北最大进深124米,建筑面积71054平方米。站前广场面积40000平方米。站内主要服务设施:大小贵宾室6个,软席候车室1个,普通候车室4个,高架检票厅候车室1个,重点旅客候车区4个。 上海站也是另一典型的尽头式客运站布局代表。上海是中国铁路的枢纽之一,从上海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