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健壮:推进发展转型 办好开放大学 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方健壮:推进发展转型 办好开放大学 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方健壮:推进发展转型  办好开放大学 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方健壮:推进发展转型  办好开放大学 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推进发展转型办好开放大学

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2011年广东电大系统校领导会议上的讲话

广东电大校长方健壮

(2011年11月17日)

各位书记、校长,同志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惠州,参加2011年广东电大系统校领导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以及2011年全国电大党委书记校长会议精神,回顾?十一五?时期和总结2011年的广东电大系统教育工作,交流服务学习型社会的经验,探讨推进开放大学建设,科学谋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电大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省教育厅对此高度重视,魏中林副厅长专门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分析了广东教育的形势和任务,对广东电大系统今后的工作特别是广东开放大学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后,我们要深刻学习和领会魏中林副厅长的讲话精神,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现在,我代表省电大对?十一五?以来广东电大系统的教育发展做回顾和总结,并就近期的主要工作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功能和优势,不断创新办学思想,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有了显著提升,在我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办学规模稳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广东电大系统开放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保持平稳增长,并连续5年位居全国电大系统44所省级电大首位。各类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共招生386911人,毕业256074人(其中本科55641人,未含2010年成招)。2009年开始启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育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年内试点市县电大从5所增加到33所,在校生数从272人增加到849人。奥鹏远程教育在校生从2004年秋季开始招生的533人增加到30323人。电大中职教育在校生从7735人增加到14837 人。

数据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2005年、2010年)

(二)教学改革持续深化

省电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如《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粤电大教务[2006]3号)、《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资源建设项目评审验收办法》(试行)(粤电大教务[2007]15号)、《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粤电大教务[2008]24号)、《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粤电大教务[2009]50号)、《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省开课程管理规范》(粤电大教务[2009]76号)、《关于印发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经费管

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粤电大教务[2006]3号)、《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统设课责任教师工作职责和规范》(粤电大教务[2010]9号)、《广东广播电视大学专业责任教师工作职责和规范》(粤电大教务[2010]10号)、《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省开课程主持教师职责》和《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省开课程管理规范》(粤电大教务[2009]76号)。

全面推进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与考试模式改革,广泛实施了基于网络的辅导、答疑、研讨、论文答辩等教学活动。

坚持定期召开广东电大系统教学工作会议、教务管理工作会议。坚持每年开展广东电大系统教学检查和网上教学检查。

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共批准立项32项,其中基层电大有7项。省电大教师建设的部分资源被中央推广使用,丰富了中央电大的学习资源。省电大多个专业的教师参与中央电大统设课的资源建设,充实中央电大专业建设的力量。全电大系统有一批优质教学成果脱颖而出,在各种评选中获得奖励。

表4:?十一五?期间广东电大系统非教学软件类获奖情况(省级、中央电大)

表6:?十一五?广东电大系统期间教学软件类获奖情况

(三)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教师整体规模大体满足系统教育教学需要,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专任教师数量达到3460人,从位居全国电大系统的第3位上升到第2位;聘请校外教师1814人,位居全国电大系统的第四位。

表8:2005年、2010年广东电大系统师资队伍比较(单位:人)

数据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2005年、2010年)

作为承担全电大系统教学管理与指导的省电大,师资队伍建设也经历了一个大的飞跃。截止2010年底,省电大有教师334人,包括?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人。

2009年中央电大启动?全国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在首批7个教学团队中,省电大李江、陈显强、周凌、赵翠芳等四位老师分别成为开放教育指南、数学、会计、英语4个教学团队的核心成员。

2010年省电大师资队伍比较(单位:人)

表9:2005年、

远程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装备条件进一步改善。截止2010年底,广东电大系统学校产权固定资产规模为15.32亿元,位居全国电大系统的第三位。

省电大加大投入,建成覆盖全电大系统的现代远程教育数字化校园,使系统内各市县电大及直属分校与省电大网络高速互联,通过便捷、稳定、高效的远程教学平台、教务管理系统、开放电子公务系统等,保证远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省电大投入283.48万元,建成数字图书馆,引进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读秀知识库、中宏数据库、道琼斯财经资讯教育平台等多种大型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实现全电大系统共享省电大数字图书资源。

数据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2005年、2010年)

(五)系统建设不断增强

2006年在中央电大公布的省级电大总结性评估结论中,广东电大获得?系统建设与管理?单项成就奖。?十一五?期间,广东电大系统以改革促进发展,成功地经受住全国性的地方教育资源整合风潮,保持了系统的完整性。

2009年以来,省电大坚持以?示范性基层电大(教学点)创建项目?和?基层电大(教学点)发展援助项目?为工作重点,分别投入120万元、40万元,推动系统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

表11:示范性基层电大(教学点)创建项目情况

表12:基层电大(教学点)发展援助项目情况

2010年12月,又推荐4所市电大和1所县电大申报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第三批示范性基层电大。通过项目创建或遴选,基层电大对系统的归属感得到增强,办学能力也得到较大提升。建立健全省电大与基层电大之间的会议制度、协商制度,从2007年起,广东电大系统市县电大校领导会议形成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十一五?期间,省电大共计投入系统会议经费达表13:?十一五?期间广东电大系统性会议组织情况

172万元。结合起草《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我省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意见》、开展?广东电大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以及编制《广东电大?十二五?发展规划》,省电大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10年开展过3次全省电大系统的办学现状调查,并积极帮助基层电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参与解决和落实部分市电大正处级的行政级别问题,协助基层电大向地方政府争取解决办学基地,延缓部分基层电大管理费上缴等。

2007年至2010年广东电大系统共推荐评选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优秀毕业生?39人,2010年推荐评选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希望的田野’奖学金?3人。从2007年起启动?省级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共评选出省级优秀毕业生39人。

省电大在2009年设立?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校友总会?,设计校友网页,发挥广大校友的作用,加强信息沟通,促进省电大与基层电大以及校友之间的合作。

(六)科研工作扎实开展

省电大成功加入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MIS系统,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依托单位。省电大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8项,校内课题立项102项。

从2005年起省电大每年提供专项科研资助经费10万元,面向全电大系统设立?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基金?,加大对全电大系统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并重点向基层电大倾斜。2006年至2010年期间,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基金共立项课题94项,其中基层电大立项课题所占比例为100%,实际资助基层电大科研经费29.65万元。

表14:?十一五?期间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基金实施情况

积极开展广东电大系统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科研成果奖108项,其中基层电大获得92项,占85.19%。

2005年启动的教学改革项目当年批准立项15项。?十一五?期间教学改革项目共批准立项38项,其中基层电大占25项,65.78%。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质量显著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2010年荣获?全国高职成高院校十佳学报?称号。《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共刊登学术论文725篇,其中刊登基层电大学术论文182篇,占25.1%。

(七)办学转型顺利推进

2006年?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顺利结束,标志着全国电大系统进入一个新的转型发展期,即开放教育由试点转型为常规发展。广东电大系统对试点的基本经验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总结,制定出明确的改革思路、发展方向、重要举措。省电大正逐渐建设成为广东省的远程教育中心,市县电大正逐渐建设成为当地的远程教育基地和社区教育中心。

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下达了?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的改革任务并确定由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等五省、市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来承担。

12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备案意见的通知》(教改办函[2010]23号),省电大承担的?组建广东开放大学,探索终身教育模式?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审核备案,准予开始实施。12月,组建广东开放大学研讨会在恩平召开,各市级电大、省直分校的主要领导参与研讨,广东开放大学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获得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同。

广东开放大学的组建使得全电大系统又面临着一次新的发展转型。

(八)?十二五?发展规划完成编制

省电大成立?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开展省外调研工作,与兄弟省级电大共同研讨规划编制问题。开展系统内办学情况调研,广泛征集基层电大关于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开展省电大有关部门研讨会,汇聚集体智慧。《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教代会审议通过。

同志们,五年来,省电大在面临资金短缺、人员不足等各种压力下,积极开拓进取,依靠基层电大的支持和配合,在整个系统中较为成功地扮演了改革创新的领导者、办学业务的指导者、系统关系的协调者、办学环境的优化者等多种角色,带领全电大系统取得了丰硕成果,各方面工作上了新的台阶。?十一五?期间广东电大系统办学成绩的取得,凝聚着系统全体教职员工的心血,是大家团结一致、艰苦拼搏的结果,我谨代表省电大向在座的各位书记校长并通过你们向全电大系统教职员工包括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广东电大系统的改革和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1)系统办学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要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亟待完善;(2)系统内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统筹发展力度亟待加强;(3)内涵建设还不尽人意,办学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4)教育保障水平仍然偏低,基础能力建设亟待推进;(5)非学历继续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影响较小。

二、?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主题,着眼于建设广东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全局,以稳固的办学系统和雄厚的办学实力为基础,以建设一流的广东开放大学为重点,以政府的支持为推力,以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强化学校内涵建设为手段,以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支撑,全面推进广东电大系统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我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和建设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总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完成国家?组建广东开放大学,探索终身教育模式?试点项目。以创建广东开放大学为核心和关键,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健康、协调发展。将广东开放大学建成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覆盖全省城乡,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办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开放大学,成为我省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到2015年,基本建成体制健全、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广东开放大学。各类高等学历教育注册学生达到50万人以上,中职教育在校生数达到3-4万人,非学历教育年均培训量(含参与课程学习的人数)达到500万人次。

三、2011年主要工作总结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广东电大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聚焦内涵、提升

品牌?为重点,进一步推动了系统各项工作科学发展。近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开放大学组建工作全面开展

2011年3月,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粤教工委“2011”5号),?组建广东开放大学,探索终身教育模式?被确定为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广东开放大学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扎实有效地做好试点工作,在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省电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开放大学建设工作。

1.成立工作机构,制订工作计划。省电大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成立发展规划办(与组建办合署),专门负责组建的具体工作。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制订工作计划,规划了各阶段目标、工作内容及预期成果,明确了每项具体工作任务的主办部门与协办部门,将责任落实到人,对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案,保障了试点项目有序推进。

2.制定实施方案,完成备案工作。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省电大制定了?组建广东开放大学,探索终身教育模式?试点项目任务书,向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核,获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组建广东开放大学,探索终身教育模式?项目,进入实质性的组织实施阶段。

3.组织广泛调研,充分学习借鉴。去年以来,省电大先后派出人员赴英国开放大学、日本放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和台湾空中大学学习考察,参加了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及开放大学论坛,

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还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到香港、福建等地调研技术平台建设,充分学习借鉴。

4.开展专题研究,厘清相关问题。试点项目带有较强的研究性质,为抓住主要矛盾、寻求突破口和工作思路,省电大在校内组织开展开放大学专项课题研究工作,首期立项20个课题,基本覆盖了顶层设计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课题资助总经费达14万元。于今年4月全部完成,为顶层设计、可行性研究和组建方案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5.加强沟通协调,取得政府支持。省电大注意加强与省教育厅的沟通,多次向省教育厅罗伟其厅长、魏中林副厅长以及省教育厅主管处室领导汇报广东开放大学建设进展情况,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今年5月份,魏中林副厅长带领规划、高教、法规等部门负责人和省电大校领导先后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进行学习考察,调研兄弟省市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以及开放大学建设方面的经验,考察后形成了《苏浙皖沪教育改革发展考察报告》报省政府并呈教育厅所有厅领导和各处室。该报告针对上述四地以组建开放大学为契机,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做法,提出了我省开放大学建设的思路和建议。今年5、6月,省教育厅3次召开专题会议,审议建设方案。最近,省教育厅又决定将学习型社会和开放大学建设列入我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议题。

6.遴选首批试点专业,即将进入专家论证阶段。省电大开展了广东开放大学首批试点专业的调研和遴选工作,试点专业的遴选以以错位发展为原则,以打造特色专业为目标,以适应珠三角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着力为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输送人才。今年9月试点单位完成了对广东开放大学首批试点专业申报材料的初评。目前,首批试点专业即将进入专家论证阶段。

7.制定建设方案,进入行政审批。今年4月, 省电大完成建设方案初

稿,之后召开了广东省10所市级电大和6所县级电大校长座谈会,征求对《建设方案》(讨论稿)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和会后相关市县电大提出了修改建议37条,经研究,完全采纳26条,部分采纳3条,采纳率达78%。今年5、6月,省教育厅3次召开专题会议,审议《广东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又提出修改意见18条,全部予以采纳。经过几十余次反复修改与完善,建设方案基本成熟,形成了《建设方案》(送审稿)。《建设方案》明确了广东开放大学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性质和任务、建设目标、组建方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重点、建设步骤和保障措施。与此同时,省电大还组织起草完成了相关配套文件,包括:《关于组建广东开放大学的可行性报告》、《广东开放大学分支机构设臵方案》、《广东开放大学机构编制方案》、《广东开放大学办学经费及场所保障方案》、《广东开放大学招生方案》。

《广东开放大学章程(草案)》也已经完成。今年8月,省电大将建设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正式报文,广东开放大学建设进入行政论证审核程序。

《广东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明确规定广东开放大学依法享有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包括高等教育专科、本科学历教育的举办权,学科、专业设臵和调整的自主权等,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取得学位授予权以及职业资格认证权。广东开放大学是由本部和分支机构组成的办学网络系统。分支机构分为地方开放大学和行业开放大学两种类型,其中,地方开放大学包括市级开放大学和县(市、区)级开放大学。广东开放大学分支机构的设臵标准和建设标准由省政府组织制定,明确分支机构的办学场地、人员、设施设备等标准。同时建立分支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分支机构的准入和退出由省教育厅和广东开放大学共同组织评定。广东开放大学建设具体目标

包括?一网一台一库一行一模式?:

一网:建立覆盖全省城乡的数字化终身学习网络体系。在每一个乡镇和较大的社区建立终身学习中心,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广东开放大学终身学习网络体系,积极推进数字化学习进乡镇、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为我省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服务。

一台:建立广东省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支持多种终端用户接入,为学习者、教师、服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公众、机构用户(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网络教育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

一库:建立广东省终身教育数字化资源库。建成集学历与非学历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一体的广东省终身教育数字化资源库,面向我省社会成员,随时、随地提供丰富、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一行: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建立一个具有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登记、储存、累积、转换的学分银行,实现各级各类教育间横向沟通、纵向衔接,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一模式: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课程体系,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学分累积和转换制度,已有学习成果的认证制度,构建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的、开放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开放大学章程》报请省政府批准后,将以省政府规章的形式发布,明确广东开放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规模、教育形式、内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财产和财务制度、政府与学校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等事宜。为保障开放大学建设前期工作顺利开展,省电大专门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省电大将争取省政府投入启动经费8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期投入。

(二)办学规模继续稳定发展

秋季全电大系统共112个教学点参与开放教育招生,本科19个专业录取8151人,专科27个专业录取31768人,本、专科录取新生数同比增长约3.9%,实现了稳定持续发展并刷新了开放教育秋季招生纪录。春季和秋季开放教育共录取注册学生69683人,全年录取数继续保持全国电大系统省级电大首位。截止到2011年10月,全电大系统开放教育在校生166255人,其中本科生35170人、专科生133085人,占全国电大系统开放教育学生总数约8%。奥鹏远程教育和电大中职教育也保持稳定发展。

(三)办学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

开展全电大系统教学检查,省电大组织有关人员对33个教学点的面授辅导课组织及落实情况、形成性考核组织及落实情况、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情况等进行实地检查。

继续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立项10项(网络课程5项、多媒体课件3项、主教材2项),共计资助9.6万元。教学改革立项20项,共计资助6.8万元。

大学毛概论文论_改革开放6000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论改革开放 学校专业姓名学号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三十年改革,三十年风雨探索,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喜悦收获,三十年光辉历程。三十年我们是如何走过来的,其中蕴藏着哪些深刻的启示,这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总结。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那么改革开放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改革开放,是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存在着其必然性。首先,改革开放是根除历史遗留的需要。封建经济、殖民地经济的影响在人们思想中的遗留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开拓。从明清至民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封建经济理念;外国入侵掠夺、军阀混战蹂躏的动荡经济环境;明中期以后,东南沿海遭受倭寇骚扰、荷兰入侵;晚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举入侵,瓜分中国;民国时期,帝国主义支持各派军阀,为争夺地盘而长时间混战,导致民不聊生。这些导致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封闭性、排外性。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进行过土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开放教育学习指导题库及答案

《开放教育学习指南》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开放教育学习指南》是开放教育学生的(A) A. 公共基础课 B. 实践课 C. 专业基础课 2. 1978年,邓小平批准创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大学首次开学的时间是(B) A. 1978年2月6日 B. 1979年2月6日 C. 1980年2月6日 3. IP课件播放时,通常会将计算机屏幕分成三个区域,这三个区域不包括(C) A. 老师授课的录像画面 B. 课程内容提要 C. 学生信息 4. SQ3R阅读技巧指的是(A) A. 概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 B. 概览、提问、阅读3遍 C. 概览、提问、阅读、作业、练习 5. 按现行开放教育免修免考管理规定,下列各教育类型可替代开放教育课程总学分比例正确的是(B) A. 电大课程(含注册生)可替代必修总学分的比例90% B. 国家自学考试课程可替代必修总学分比例的40%

C. 普通高等学校课程可替代必修总学分的比例100% 6. 采用图像、声音、图表、视频资料等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是(A) A. 录像教材 B. 录音教材 C. 文字教材 7. 倡导并批准创办广播电视大学的是(B)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8. 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课程论坛的主要功能是(B) A. 资源存储 B. 学习交流 C. 上传、下载 9. 关于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的登录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使用学号(或用户名)及密码进行登录 B. 使用邮箱及密码进行登录 C. 使用手机号码及密码进行登录 10. 关于个人学习空间,下列说法不妥当的是(C) A.要尽量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舒心的、安静的学习空间 B. 如果你的住所离教学点比较近,可以选择去教学点上自习 C. 上班时间在单位学习 11. 关于开放教育学生的毕业及毕业证书,正确的说法是(B) A. 学生只要累积的学分达到最低毕业学分数要求就可以毕业 B. 毕业证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颁发并报教育部进行电子注册

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研究

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研究 作者:欧阳英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9年第10期 欧阳英 摘要: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以及建设等不同时期的社会研究课题,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转型期的背景,我国各级统战部门必须 主动创新实践工作理论与方法,优化改善政治发展渠道方式,有效构建出先进的互动交流平台。本文将进一步对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社会整合 在社会发展转型期,我国面临着经济体制、社会形态以及社会结构转型的重大任务,党 组织执政能力也面临着新的历史考验。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稳定持续地发展,达到 社会民众对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相关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出统一战线工作的价值作用,优化 协调好利益关系,并科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全面提高党的执政综合能力。 一、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概况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是三次社会转型期中最为复杂多样的,无论是社会文化 环境,还是社会经济与政治都发生了更为复杂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统一战线不 同阶层内部的成员追求利益与目标不只具有唯一性特点,而是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从而导致 统战力量开始变得分散化[1];2.统一战线各个阶层影响力在不断增加,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完善,这样也促使我国统一战线地位变得日益重要起来;3.统一战线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渐变大,统一战线内部结构需要得到及时优化调整,否则就会出现各种阶层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问题,影响到整个社会建设和谐稳定发展。 二、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改进措施 1.设置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在当前社会发展转型期,政府要进一步拓宽社会政治参与渠道,设置完善政治参与机制,确保更多不同社会阶层优秀成员通过不同政治参与渠道献言献策,真正参与到社会经济与政治事务建设管理工作中。与此同时,还需创新完善政治参与形式,充 分保障社会不同阶层民众参政议政方式的高度灵活性,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方式进行参政议政的 交流对话,促使参政议政由政治层面有效拓宽到社会层面。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政治参与的实效性,有关部门必须科学规范社会政治参与程序。比如,科学明确社会政治协商内容,提前多少 天告知民主党派需要进行协商的具体内容,这样能够方便各个党派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及 时获取最新的民众反馈意见,从而有效提高政治协商工作质量。政治参与机制的设置能够帮助 国家更好发挥出统一战线的优势作用,有效调动起任何能够调动的社会经济因素,全面提高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服务水平。 2.创新发展社会化组织。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化组织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特点,利益表达组织发展较为落后,无法有效保障不同阶层成员的切身利益。针对社会利益分化和社 会化组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统战部门必须加强对各层级社会组织的创新建立工作,确保能够 有效发挥出不同阶层社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作用,促使民众能够从不同社会组织部 门表达自身合理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统战部门要合理构建出共同利益分享机制[2],体现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关切,让弱势阶层成员利益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统战部门可以通过 搭建起先进的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各阶层社会组织部门利用该平台加强与对应利益群体的交流 互动,有效形成和谐友好的交流局面,推进社会公开舆论表达。

专题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②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考点30.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4.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政策又有了重大发展,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 7.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新的内容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8.新战略提出的意义: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中国外交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微课 开放大学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微课开放大学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摘要:在当今微信、微博、微电脑盛行的“微时代”,“微课”也在我国各类学校开展的轰轰烈烈,已成为现代教育信息化的新热点。“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因其教学内容短小精悍、学习方式方便灵活、学习内容丰富有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大学,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适应性和多元化等特征。开放大学和微课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必将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 关键词:微课教学开放大学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b)-0231-02 Microlecture a new teaching form of Open University Li Wenjian (Wuxi Open University,Wuxi Jiangsu,214011,China) Abstract:Now the microlecture is expanding in school.The microlecture is a new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method. The Open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felong education. The microlecture can be

fully characterized by the study of the Open University. The microlecture help Open University’s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The microlecture is very important for Open University. This is a new educational model This will bring a new teaching experience. Key Words:Microlecture;teaching;Open University;Experience 教育工作者应该记得,在上世纪提出的教育现代化的标准中有一条是三机一幕,即录音机、电视机、光学投影机和投影幕布进入教室,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三机一幕又有了新的定义,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液晶投影仪和投影幕布取代了老的三机一幕,到现在三网的融合走向了电脑屏、电视屏、手机屏的融合。这是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变革,“微课”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1 论述 1.1 微课的定义 “微课”的前身有慕课、微格教学……,“微课”是这几年出现的。“微课”很多专家、学者、教育部门都有自己的定义,综合起来。一般现在有三种定义[2]:(1)微课是一种教学规频资源(类似英文的Micro-lecture);(2)微课是以微规频为中心的资源包,构成微课程(Micro-lesson

转型时期的社会道德问题

转型时期的社会道德问题 姓名:刘畅班级:会计C102 学号:106540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步入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其中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尤其突出。道德滑坡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使社会道德提升,也要从多方面努力。 关键字:转型时期社会道德道德滑坡公正合理 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生活中人们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对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社会心理领域的影响尤为突出。以至于在转型期部分社会成员中的道德水平下降和道德冲突上升。这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生活健康有序发展起到反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治生活环境的稳定。 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系列违反基本道德的事件,“我爸是李刚”“郭美美事件”“彭宇案”等都刺痛了大众的神经,社会道德也成为了讨论的热点。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都没有把“老人跌倒,要不要扶”作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今天,当我们可以邀游太空,可以享受丰裕生活的时候,道德突然成为了说不清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的并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它怎么成为了问题。从彭宇案到许云鹤案,一桩桩案例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扶起摔倒老人要面临如此巨大的风险,那么举手之劳的善举便成为了义无反顾的冒险。谁来保护我们行善?谁来鼓励我们与道德同行?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社会的道德怎么了?今天,我们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传统的道德文明却在商品经济社会的冲击下,显得摇摇欲坠。我们拥有的数千年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不知从何时起,竟沦落到这样一个令人唏嘘的地步。 转型期间的道德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政治上,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自己由“人民的公仆”变为“利益的获得者”当前党内腐败现象被大量纰漏后,人们开始对道德普遍失去信心,道德情感迅速淡化。而当前分配机制的不健全,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尚未形成,使得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政治资源在社会范围内不能得到合理分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人们的社会心理必然失衡,进而产生对是和会道德的质疑,甚至作出不道德的行为。 在经济上,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只是初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种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在给社会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却在各种体制不配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以及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经济主体的趋利性的条件下,使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倒退性道德信仰危机滋生。特别是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尤其是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扩大,由此产生的对道德观念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可以说,不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导致人们道德价值混乱的根本原因。 在文化上,传统的道德规范体系显然无法满足当前新的历史条件对价值观的需求,它的主导地位已逐渐消退。而目前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型时期,社会并存着多元化的价值观。 在现实中,德行与幸福不能达到统一。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应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德福统一的社会;一个具有伦理权威的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明显的嬗变:择业方式更趋向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择业首选标准开始看重未来发展前景,从职业选择、职业期望以及职业选择地域等方面来看,都更趋理性化,更加符合时代的实际。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和大学教育制度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市场化改革以及社会的转型有密切的联系。 [关链词]改革开放;大学生;择业观;择业标准;社会价值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加强了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择业观,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期望或选择职业的标准,是大学生关于职业的发展可能性、职业的声望、职业的报酬和求职应付出的代价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与看法,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也是大学生处理择业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指导思想。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关系,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月收人呈正相关关系,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1] 本文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择业观方面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并分析这种择业观的嬗变背后的社会因素以及由此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

1.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 创业”的嬗变特点 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_主择 业”的嬗变过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 家“统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这种体 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 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 位,因为这是“铁饭碗”,没有“风险”。 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 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伴随着改革开 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化和 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 观念逐渐淡化。有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 险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 1990年代, 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己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33.2%,选择“在国内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为50.5%,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5.6%。 [2]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了58.1%,认为“可行”的占28.2%。[3]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一种择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当然,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课程教学大纲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 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是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本、专、一村一所有专业的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起到基础导学作用的一门统设必修课。 课程任务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为导向,从学习者如何完成国家开放大学规定的专业学习任务的角度,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一个专业的学习,同时描述国家开放大学基本的学习方式,说明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环境,解释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上基本术语的涵义,使学生能使用学习平台的基本工具辅助完成学习活动,并且了解国家开放大学学生相关事务与管理规定。使学生初步具备利用现代远程技术在国家开放大学进行学习的能力。 二、先修课要求 无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理解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专业平台,熟练基本的远程技术学习操作技能,掌握远程学习的学习方法,较好利用国家开放大学资源和学 习支持服务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 本课程的特点是:网络课程完善、课程内容新、课程形式丰富、实践性 强、涉及面广,因此建议通过网络,在计算机教室(或计算机多媒体教 室)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讲授与实践统一考虑。 2. 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本教学大纲规定 的学时。 3. 对于重要概念、关键技能和方法等问题可辅以网上答疑讨论的形式。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 课程的教学要求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 1. 了解: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 2. 理解: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 3.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18学时,1学分。其中网络课程为13学时, 课堂练习和实验为5学时。

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

毕业生论文 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 学校:焦作电大博爱分校 类别:中国电大开放专科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

目录 引言 一、文献综述 (5) 二、诚信的起源和含义 (6) 三、寻找诚信遗产,重塑诚信有望 (8) 四、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9) 1、“强政府”模式下的缺陷引发诚信缺失 (9) 2、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主体动因 (10) 3、学校、家庭对孩子个人诚信的教育的失误 (10) 4、社会制度的监管缺失或不健全纵容诚信缺失 (10) (1)制度供给不足 (10) (2)产权制度改革的滞后 (11) (3)法律法规监督制度的不健全 (12) (4)民主与法制还不够完善 (12) 五、社会诚信问题的重塑策略思考 (12) 1、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诚信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 (13) 2、树立现代诚信观念,加强诚信宣传,形成诚信文化 (13) 3、建立和完善诚信法律法规,通过制度化手段构建诚信体系 (14) 4、构建多层次信用服务机制,培育社会化信用服务组织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 姓名: 完成时间: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政府诚信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制约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政府失信存在政治思想和制度建设两方面的原因,政府失信有着严重危害,现代政府诚信的要义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实现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诚实不欺,信守诺言,通过自己的行为体现对公众的忠诚,并得到公众的认可。最后,转型期政府诚信重塑的途径是:对公务人员加强以道德为支撑的诚信施政理念教育;规范行政管理体制,强化依法行政的观念;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约;健全行政责任追究赔偿制度,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和追究论文下载。诚信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今中国的诚信缺失现象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有关。文章认为,通过塑造政府诚信和大型国企诚信、转变国民的思想基础、推动社会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及加强法制建设等措施,可以重塑优良的“社会诚信”环境。]一方面,要在教育管理、教学实践过程中遵守诚信原则,要对受教育者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从建立全国通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询系统、加大失信成本、完善法律等方面来强化社会诚信。 【关键词】诚信缺失转型期对策改善 绪论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范畴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社会诚信问题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开启了诚信问题的研究,齐美尔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①,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齐美尔去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课题研究阶 段性成果展示 指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决策,从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以来,为了进一步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我国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跨时代进程的政策,使我们的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离我们最近的身边事就能过看出这三十年来祖国的腾飞与富强。或许出生在这个幸福时代的我们对这一切的变化感受的并不深刻,可我们的父母却是在这三十年中成长起来的,对这三十年的变化感受颇深,那么,三十年来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提出设想: 通过本次小组同学之间的调查研究以及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交流,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质疑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最终方案: 分组查阅网络及书籍资料、采访调查,整理出相关材料,写一篇有关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研究步骤: 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调查采访——总结展示成果——反复修改——得出结论。 准备工作一: 把小组分为3个小队采访调查、搜集整理资料: ⑴张云云、潘娅: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的变化 ⑵周玥玥、夏子雯、成鹏、王艺: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方面的变化 ⑶祁东格、王荣昇、周楠、朱雯: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方面的变化 准备工作二: 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准备展示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已有整整三十年的光景,在这三十年中祖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建湖周边的乡村及城市的社会调查中就可以得到不少的答案。

重要社会转型期

中外历史上重要社会转型期的知识整合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春秋战国(公元前8~3世纪)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 ①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 ①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②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③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 ④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⑤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承古萌新。“承古”的具体表现: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类书——《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 中外联系: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总体特征: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 具体而言: ①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I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心理健康教育 院系:日本语学院 年级: 2009级 班级: 11班 班内序号: 05 姓名:张帅 2010年2月1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 张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世界感叹。期间,领导人的正确领导,国人的共同努力,战略方针的高效有力,等等,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打下基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当然,在教育、科技、航天等领域,中国的进步,有目共睹! 下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的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约合14 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课堂教学大纲.doc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 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是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本、专、一村一所有专业的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起到基础导学作用的一门统设必修课。 课程任务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为导向,从学习者如何完成国家开放大学规定的专业学习任务的角度,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一个专业的学习,同时描述国家开放大学基本的学习方式,说明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环境,解释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上基本术语的涵义,使学生能使用学习平台的基本工具辅助完成学习活动,并且了解国家开放大学学生相关事务与管理规定。使学生初步具备利用现代远程技术在国家开放大学进行学习的能力。 二、先修课要求 无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理解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专业平台,熟练基本的远程技术学习操作技能,掌握远程学习的学习方法,较好利用国家开放大学资源和学

习支持服务。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本课程的特点是:网络课程完善、课程内容新、课程形式丰富、 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因此建议通过网络,在计算机教室(或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讲授与实践统一考虑。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本教学 大纲规定的学时。 3.对于重要概念、关键技能和方法等问题可辅以网上答疑讨论的 形式。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 课程的教学要求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 1.了解: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 2.理解: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 3.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18学时,1学分。其中网络课程为13学时,课堂练习和实验为5学时。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 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葫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 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二、明末清初(17~18世纪)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 1.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3.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 4.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5.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承古萌新。“承古”的具体表现: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类书——《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 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三、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变化 班级:软件+土木082班学号:姓名:崔悦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2008年8月,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军团获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位列金牌榜第1位,成为了真正的体育大国! 中国的变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尝试,其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深度、广度和开放性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划时代的尝试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最重要的一步。从历史的长远观点来看,这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改革进程的路还很艰难,任重而道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变化之大,举世瞩目。如何借鉴30年成功的经验,牢牢把握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这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其中,改革的“变”与“不变”最值得研究。 邓小平曾多次用“变”与“不变”指明改革的本质和前途,比如,他在1980年指出,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形势下,坚持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再比如,他在1984年分析改革形势时说,“最大的不变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变”。此外,他还预言:这个“变”与“不变”的问题,“是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

10264广东开放大学学习指引(答案)

广东开放大学学习指引(本专,2020春)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广东开放大学是教育部举办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开展远程开放教育并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新型高等学校。 答案:错 2、在开放大学的学习中认识同学可以增强开放大学学生间的交流与友情,促进学生对开放大学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克服学习中的孤独感。答案:对 3、广东开放大学服务于广东学习型社会,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答案:对 4、广东开放大学的本科(专升本)和专科学历教育最低的修读年限都是3年。 答案:错 5、“开放、全纳、终身、灵活、便捷”是广东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答案:对 6、如果你拥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以上学历,就可报读广东开放大学的本科专业进行学习。 答案:对 7、拥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及以上学历,

就可报读专科学历专业的学习。 答案:对 8、学分银行是用来积累、储存、转换学习者各阶段、各类课程的学分,使学习者避免重复学习,节省学习时间和精力。 答案:对 9、挂靠在广东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是广东省终身教育学费银行的管理与执行机构。 答案:对 10、“学分银行”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模拟、借鉴银行的特点,以课程为计量单位,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是具有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功能的新型学习制度、教育管理制度和学分管理机构。 答案:错 11、广东开放大学的前身是()。 答案: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12、广东开放大学正式更名于() 答案:2012年12月 13、在开放大学学习的要经过()才能毕业。 答案:2.5年 14、开放大学学生的学籍()有效。 答案:终身 15、广东开放大学拥有全国最完整的办学体系,由市级、县级和行业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2016-5-6 社会转型期的含义: 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 ①、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 ①.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②.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③.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 ④.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⑤.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承古萌新。“承古”的具体表现: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类书——《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