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til Foundation Mock Exam1-2

Itil Foundation Mock Exam1-2

Itil Foundation Mock Exam1-2
Itil Foundation Mock Exam1-2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incorrect?

A. Problem Management may be involved when a major incident occurs.

B. The Service Desk monitors problems throughout their lifecycles.

C. Problem Management is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the resolution of problems.

D. Problem Management is responsible for Error Control.

Answer: B

2. The successful diagnosis of a problem results in a known error. On

the basis of this known error a request for change may be raised.

The known error record may be closed when....

A. A review of the change has led to a satisfactory result.

B. The proposal for change is lodged with Change Management.

C. The request ofr change is authorized by the Change Advisory Board.

D. Incidents related to the known error don't occur any more.

Answer: A

3. Known error occur when:

A. An error has occurred serveral times and has been passed to

Problem Management.

B. An error occurs that has not been diagnosed and for which a circumvention

does not yet exist.

C. A problem has been diagnosed and a resolution or circumvention exists.

D. The resolution of a problem has been implemented.

Answer: C

4. There is a network incident that affects 200 us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Managing Director's printer has broken and he wants to

print a report now.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n be deduced from this

information?

A. There is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which incident has

the higher proprity.

B. The Managing Director's printer must be fixed because of the

higher business impact.

C. Both incidents have an equally high priority.

D. The network incident has a higher priority than the Managing

Director's printer because it affects a lot more people.

Answer: A

5. Consider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1. An incident exceeds the downtime stipulated with a SLA.

2. The business impact of an incident changes due to unforeseen

circumstances.

3. The number of users impacted is greater than first thought.

4. A senior manager in the customer's organization complains about the

lack of progress being made on a particular incident.

Which of the above could be valid reasons for the Service Desk to

invoke escalation procedures?

A. All four.

B. 2, 3 and 4

C. 1, 2 and 3

D. 1, 3 and 4

Answer: A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part of the role of the Service Desk?

A. Providing support to the user community.

B. Resolving the root cause of incidents.

C. Acting as day-to-day interface between IT services and users.

D. Monitoring the progress of incidents.

Answer: B

7. A new service is to go live tomorrow.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uld

be available at the Service Desk?

1. The Service Level manager to take the heat out of any antry

confrontations very quickly.

2. Scripts.

3. The appropriate change schedule.

4. Network specialists.

A. 1 and 4

B. 2 and 3

C. 1, 2 and 3

D. All of them

Answer: B

8. A Service Desk is suddenly inundated with phone calls from customers who cannot work any more. After questioning callers it soon becomes clear that an important system on a central UNIX server has failed.

Fo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ctions is the Service Desk NOT responsible?

A. The categorization of incoming calls.

B. Identifying the cause of the failure.

C. The prioritization of incoming calls.

D. The escalation of the incidents.

Answer: B

9. Following the release of a software upgrade to fix a known error,

which area is responsible for ensuring that the CMDB is updated correctly?

A. Change Management.

B. Problem Management.

C.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 Release Management.

Answer: C

10. A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CMDB) can contain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items(CIs). Which of the items below would

NOT normally be regarded as a CI?

A. A user name.

B. A video monitor.

C. A brought-in software package.

D. A procedure.

Answer: A

11. A delivery of PC's is received in the good inwards department.

The status of the PC's has to be changed from "ordered" to "in stock".

Which process is responsible for recording the change of status?

A. 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IT Services.

B. Problem Management.

C.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 Change Management.

Answer: C

12. Change Management ensures that scheduling decisions are based

on:

1. Urgency

2. Impact

3. Resource

Which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A. 1 and 2

B. All three.

C. 1 and 3

D. 2 and 3

Answer: B

13. When can the building, test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hange begin?

A. If it is urgent, as soon as the Request for Change has been classified.

B. As soon as there is a back-out plan for the change.

C. As soon as the impact analysis has been discussed by the members of the Change Advisory Board.

D. As soon as the Request for Change has been formally authorized. Answer: D

14. In which cases must change review take place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a change?

A. If another incident of the same type occurs again.

B. Always.

C. At the request of the person who submitted the change request.

D. Randomly.

Answer: B

1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is NOT part of the release process:

A. Moving software from the DSL to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B. Moving software from the DSL to the live environment.

C. Moving software from the development to the test environment.

D. Moving software form the live environment to the DSL.

Answer: D

16. The words Delta, Full and Package describes different types of release.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true?

A. Package release always contains hardware and software.

B. Urgent changes are always Delta releases.

C. A Delta release is only ever part of a Package release.

D. A Full release releases the normal release unit into the live

environment.

Answer: D

17. Release Management staff do NOT carry out:

A. The planning of roll-outs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B. The distribution of software to remote location applications.

C. The testing of software to eradicate errors.

D. The release and implementation of software into the live environment(s). Answer: C

1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Problem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A. Ownership of an incident throughout its lifecycle.

B. Investigation and Diagnosis.

C. Raising Request for Change.

D. Maintenance of a known error database.

Answer: A

19. A company has received messages concerning errors in the daily batch run which handles the ordering of raw materials f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is is probably due to an incorrect change

in the software. The changes involved extending the "stock number"

field by two positions. This change waw also introduced in a monthly program that has not yet been run. This situation needs

to be corrected very quickly to avoid affecting manufacturing.

What is the best possible solution to be adopted by Problem Management when handling the error?

A. The errors are reported and because the underlying cause is known,

handled by Change Management as a Request for Change with the

status of "urgent change".

B. The errors are reported as Problems at the Service Desk and, because manufacturing is involved, are directly introduced as Changes.

C. The errors are reported as Incidents to the Service Desk and after

some research they are identified as Known Errors, which can then

be changed.

D. The errors are reported as Incidents and a Problem is identified.

After the cause of the error has been established ans a temporary

workaround found, it is labelled as as Known Error that can be

corrected by raising a Request for Change.

Answer: D

20. Customers find that during acceptance tests response times do not always meet the level specified in the Service Level Requirement, Nevertheless they decide to introduce the new application.

Which process is responsible for seeking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this shortcoming after "go live"?

A. Availability Management.

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 Problem Management.

D.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Answer: D

21. Which is the correct sequence of events for describing an incident lifecycle after the incident has occurred?

A.Detection, Repair, Recovery, Restoration, Diagnosis.

B. Detection, Recovery, Repair, Restoration, Diagnosis.

C. Detection, Diagnosis, Recovery, Repair, Restoration.

D. Detection, Diagnosis, Repair, Recovery, Restoration.

Answer: D

2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scribe the normal sequence of events for

fault resolution?

A. Problem - Incident - Change - Known Error.

B. Incident - Problem - Change - Known Error.

C. Incident - Problem - Known Error - Change.

D. Problem - Incident - Known Error - Change.

Answer: C

2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NOT be provided by the ITIL-based

Service Desk?

A. Reduced requirment for IT knowledge throughout the user

community.

B. Effective correction of the root cause of incidents.

C. Early warning of potential business IT operational failures.

D. Keeping customer's informed.

Answer: B

24. Which incidents should be logged by the Service Desk?

A. Only incidents not resolved at logging.

B. Only incidents from bona fide customers.

C. All incidents except simple enquiries.

D. All incidents.

Answer: D

25. The Service Desk has a number of core activities. Which of the lists

below most closely represents those activities?

A. Incident Management, direct user support, problem identification,

delivery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 Incidents Management, informing users, direct user support,

delivery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s.

C. Incidents Registration, to give support and to classify, to research

and diagnose, to escalate incidents, to solve the repair.

D. Incident Registration, to give support and to classify, to research

and diagnose, to solve and repair.

Answer: B

======================================================================= =============

1.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is requesting an urgent

change justified?

A. Only one small component requires changing and it is unlikely to

affect any other components.

B. The CAB meeting has been cancelled because most of the members

are unavailable at the time previously agreed.

C. The supplier has advised that previous versions will not be

supported very much longer.

D. The change is needed to correct an error on a business critical

system.

Answer: D

2. Within an ITIL compliant Change Management process, who

decides on the categorization of a proposed change?

A. Change Manager.

B. Change Advisory Board.

C. Change Requestor.

D. Change Implementer.

Answer: A

3. Consid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1. Effective Change Management ensure that urgency and impact

are key to decisions made on the scheduling of changes.

2. Change Management controls all aspect of the change process.

Which of these statement is true?

A. only 1.

B. Neither of them.

C. only 2.

D. Both of them.

Answer: D

4. Consider the following periodic metrics:

1. Number of changes implemented during the period, in total and by CI.

2. Number of changes backed out, by reason.

3. Number of known error cleared.

4. Number of Change management staff training records complete and

up to date

Which would be those collected and monitored by a Change Management?

A. 1, 2 and 3.

B. 2, 3 and 4.

C. 1, 2 and 4.

D. All of them.

Answer: C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lease Management process?

A. Distributing software.

B. The physical aspect of software control.

C. Helping to determine the software release policy.

D. Ensuring that the CMDB entries concerning software CIs are verified. Answer: D

6. Which is the correct combination of concept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processes?

1.Risks A. Capacity Management

2.Reliability B. Release Management

3.Thresholds C. Availability

4.Roll-outs D. IT Service Continuity Planning

A. 1-B, 2-A, 3-D, 4-C.

B. 1-C, 2-A, 3-D, 4-B.

C. 1-D, 2-C, 3-A, 4-B.

D. 1-C, 2-D, 3-B, 4-A.

Answer: C

7. One of Release Management's tasks is to set up a DHS.

Which statement most closely describe the DHS?

A. A DHS is a number of physical locations where baselines are stored.

B. The DHS is a tool for relaesing hardware into the live environment.

C. A DHS is an area set aside for the secure storage of definitive hardware spares.

D. A DHS is a database in which all definitive hardware Configuration Items are recorded.

Answer: C

8. Problem Management includes several core activities.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most accurately summaries these?

A. Problem control, error control, management reporting.

B. Identification, control, status, accounting, verification.

C. Incident control, severity analysis, suuport allocation, reporting.

D. Identification, severity analysis, support allocation, investigation. Answer: A

9. One of the objectives of Problem Management is to minimize the

impact of problem on IT service.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is NOT a responsibility of Problem Management?

A.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 with third party suppliers.

B. Working with Availability Management to ensure agreed levels of

service availability.

C. Known Error management.

D. Always tacking control of difficult incidents.

Answer: D

10. Which of the tasks below are regarded as proactive?

1. Control of Known Errors.

2. Reviewing incident and problem analysis reports to identify

trends.

3.Preventing problems in one service being replicated in another.

4.Identifying the root cause of incidents.

A. 1 and 4.

B. 1, 2 and 3.

C. 2 and 3.

D. 1 and 3.

Answer: C

11.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of Incident Control is

A. Keeping customers informed of future problems.

B. Matching incidents with known errors.

C. Restoring service following incidents.

D. Raising multiple incidents to Problem Management.

Answer: C

12. The Service Desk is informed that a user has forgotten her

password after her holiday. This only affect the one user. The

Service Desk and the user are both aware that solving this incident

will take only a few minuties.

From the information given, you would say that....

A. The impact is high.

B. The priority is high.

C. The urgency is high.

D. Nothing can be said about impact, priority or urgency.

Answer: D

13. The Service Desk is unable to deal with a customer's inquiry. What action should they take?

A. Log the details and inform the customer of the incident number. Tell them someone will contact them within a agreed time with an update. Retain

ownership of the incident but refer to apporiate second line support

group. Monitor progress and keep customer informed.

B. Tell them to ring back if it happens again.

C. Log the details and inform the customer of the incident number.

Suggest they ring back if they have not heard within 48 hrs.

D. Suggest the customer contack a third party.

Answer: A

14. Consider the following metrics:

1. Number of incidents closed on without onward referral.

2. Number of incidents correctly categorized at logging.

3. Number of hardware faults reported.

Which of the above are vali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the Service Desk?

A. All three.

B. 1 and 2.

C. 1 and 3.

D. 2 and 3.

Answer: B

15. The percentage of Service Requests closed without requiring

further action is an effectiveness measure of :

A. Availability Management.

B. Problem Management.

C. The Service Desk.

D.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Answer: C

16. Status Accoun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hich process?

A. IT financial Management.

B. Change Management.

C. Incident Management.

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Answer: D

17. Consider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1. Type identify.

2. Unique Identifier.

3. Version number.

4. Copy number.

Which of the above details should be recorded for every CI brecorded within the CMDB?

A. 1 and 2.

B. 1, 3 and 4.

C. All of them.

D. 2 and 3.

Answer: A

18. What i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a CMDB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 and a typical asset register?

A. A CMDB is a computerized system - most asset registers are not.

B. There is no difference.

C. More than just hardware is recorded in a CMDB.

D. A CMDB is a database that links its contents together.

Answer: D

1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need NOT be recorded as part of a Change Record?

A. The scheduled implementation date.

B. Some details of the back-out plan.

C. Any CAB recommendations.

D. The names of the CAB members.

Answer: D

20. Under a ITIL Change Management process, once a change has

been built, who should undertake testing?

A. The change builder.

B. The Change Manager.

C. The Change Advisory Board.

D. An independent tester.

Answer: D

2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The Change Advisory Board(CAB) should ensure that the prpposed changes are assessed for :

1. The likely impact on IT Service Continuity recovery plans.

2. The effect of not implementation the change.

3. The resources required to implement the change.

4. The likely impact on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A. 1, 2 and 3.

B. All of them.

C. 2, 3 and 4.

D. 1, 2 and 4.

Answer: B

22. How frequently should CAB/EC meetings be held?

A. Daily.

B. Monthly.

C. Weekly.

D. As required.

Answer: D

23. From a well-informed User's perspectiv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likely seque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a service failue?

A. Incident Management, Change Management, Release

Management, Problem Management.

B. Incident Management, Problem Management, Release

Management, Change Management.

C. Incident Management, Problem Management, Change

Management, Release Management.

D. Change Management, Incident Management, Problem

Management, Release Management.

Answer: C

2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est describes the Definitive Software Library?

A. A secure software library containing all version of software CIs

in their definitive, quality controlled form.

B. A logical library, held securely on computer, containing all versions of software CIs.

C. A secure physical library containing the lastest version of erery

software CI in a quality controlled manner.

D. A logical library, held securely on computer, containing the lastest

version of every software CI.

Answer: A

25. Salesmen are able to use their laptops from hotels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ravel routes and travelling times. On several occasions they have found that when a certain modem had been installed, commucation was unsatisfactory. A temporary solution

to this fault has been identified. Which processes other than

Incident Management are invoived in achieving a long term

structural solution?

A. Change, Configuration, Releas & Problem Management.

B. Only Configuration, Problem & Release Management.

C. Only Change & Release Management.

D. Only Change, Release &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Answer: A

云计算中心运维管理制度

云计算中心运维管理制度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就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起以下重要目标: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也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分析和关注。 一、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共可分成5类: (1) 机房环境基础设施部分。这里主要指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电力资源、环境资源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因为大多数用户基本并不会关注到数据中心的风火水电。但是,这类设备如发生意外,对依托于该基础设施的应用来说,却是致命的。 (2) 在提供IT服务过程中所应用的各种设备,包括存储、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硬件资源。这类设备在向用户提供IT服务过程中提供了计算、存储与通信等功能,是IT服务最直接的物理载体。 (3) 系统与数据,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程序等软件

资源;还有业务数据、配置文件、日志等各类数据。这类管理对象虽然不像前两类管理对象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却是IT服务的逻辑载体。 (4) 管理工具,包括了基础设施监控软件、监控软件、工作流管理平台、报表平台、短信平台等。这类管理对象是帮助管理主体更高效地管理数据中心内各种管理对象,并在管理活动中承担起部分管理功能的软硬件设施。通过这些工具,可以直观感受并考证到数据中心如何管理好与其直接相关的资源,从而间接地提升的可用性与可靠性。(5) 人员,包括了数据中心的技术人员、运维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提供服务的厂商人员。人员一方面作为管理的主体负责管理数据中心运维对象,另一方面也作为管理的对象,支持IT的运行。这类对象与其他运维对象不同,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其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运维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运维对象本身。 二、定义各运维对象的运维内容 云计算数据中心资源管理所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环境管理、网络管理、设备管理、软件管理、存储介质管理、防病毒管理、应用管理、日常操作管理、用户密码管理和员工管理等。要对每一个管理对象的日常维护工作内容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定义操作内容、维护频度、对应的责任人,要做到有章可循,责任人可追踪。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的追踪管理。 三、建立信息化的运维管理平台系统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应从数据中心的日常监控入手,事件管理、

集团云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规划设计

集团云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详细规划设计

目录 1前言 (2) 1.1背景 (2) 1.2文档目的 (2) 1.3适用范围 (2) 1.4参考文档 (2) 2设计综述 (3) 2.1设计原则 (3) 2.2设计思路 (5) 2.3建设目标 (7) 3集团云计算规划 (8) 3.1整体架构规划 (8) 3.2云管理平台规划 (8) 3.2.1云平台 (9)

1前言 1.1背景 集团信息中心中心引入日趋成熟的云计算技术,建设面向全院及国网相关单位提供云计算服务的电力科研云,支撑全院各个单位的资源供给、数据共享、技术创新等需求。实现云计算中心资源的统一管理及云计算服务统一提供;完成云计算中心的模块化设计,逐渐完善云运营、云管理、云运维及云安全等模块的标准化、流程化、可视化的建设;是本次咨询规划的主要考虑。 1.2文档目的 本文档为集团云计算咨询项目的咨询设计方案,将作为集团信息中心云计算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 1.3适用范围 本文档资料主要面向负责集团信息中心云计算建设的负责人、项目经理、设计人员、维护人员、工程师等,以便通过参考本文档资料指导集团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具体建设。 1.4参考文档 《集团云计算咨询项目访谈纪要》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 《OpenStack Administrator Guide》(https://www.doczj.com/doc/756398795.html,/) 《OpenStack High Availability Guide》(https://www.doczj.com/doc/756398795.html,/) 《OpenStack Operations Guide》(https://www.doczj.com/doc/756398795.html,/) 《OpenStack Architecture Design Guide》(https://www.doczj.com/doc/756398795.html,/)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目的意义) 这部分主要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想从何而来,即选题的来源和背景,研究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意义。这是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过程的宗旨所在。问题的提出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选题论证,即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的文献情况及情况综述。 (三)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等。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一)研究依据:包括政策依据、法规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及研究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依据等。 (二)理论假设:即对事物因果关系所作的一种推测,也就是对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的一种预测。假设在表述上有四个要点: 第一,明确。假设一般是陈述句或复合句,必须包含两个以上变量间关系的推测。 第二,新颖。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 第三,合理。符合求真、求善的要求及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可测。能通过明确的目标体系、具体的操作要求和科学的检测标准来验证。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如前所述,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一般可划分为总

体研究和抽样研究两大类:可根据课题的性质、要求、研究对象情况及研 究力量的可行性出发进行选择。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来说,多采用抽 样研究方式。抽样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能代表总体的样本进行研究,取 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 征或规律性。方案设计中要对抽样的原则和步骤加以说明。若是实验研究,则需对实验班与控制(对照)班的确定原则、方法加以说明。 (二)研究方法:主要指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每一项课题 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法。一般可采用综合的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 它方法为辅。这样有利于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的结论。在方 案中应提出用这些方法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操作等等。 四、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内涵和 外延清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并能够检测。 五、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研究内容是在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的基础上,将研究思路具体化。通常是将研究变量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各 子课题为总课题服务,既各有侧重,又互相渗透,构成统一的整体。研究 内容的确定就是对教育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测试、调查、实验, 以揭示其本质特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 律的认识。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要确定变量的类别和性质,划定变量的 范围,说明变量的控制方法,并制定标志变量变化的标准(即指标)。对于实验研究,应对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检测因变量,如何控制无关变量

多媒体教室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多媒体教室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摘要:文章结合温州大学的多媒体教室管理实际,运用Web技术,研发出了一个多媒体教室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多媒体教室管理信息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提高维护人员的管理效率和工作水平。该系统实现了用户管理、教室报修、计算机报修、日常维护记录、灯泡更换记录、设备更换记录等功能模块。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教室管理;管理系统 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当今先进教学手段。据调查统计,我国高校已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之密切相关的多媒体教室管理在高校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高校的扩招,教室的使用率逐年上升,引发了设备在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多媒体教室的工作重心也从建设方面转移到维护和管理方面。结合多媒体教室维护与管理实际,设计研发出基于校园网、功能完整、结构清晰的多媒体教室运维管理系统,有效地保证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的质量,为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维护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需求分析 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非多媒体设备资产性的管理与设备日常维护、更换等记录,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查询、统计等工作。但目前记录这些信息大多还停留在纸质或Excel表格形式上,且各个教学楼的信息由不同的维护人员来记录和更新,记录格式不统一,信息不规范,数据易丢失,不利于各种数据查询、统计和修改,对设备的维护也不能及时地提供科学参考。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研发一个多媒体教室运维管理系统是多媒体教室科学、规范化管理的首要任务之一。 结合多媒体教室日常管理工作事宜,该系统功能基本需求如下: 教室报修单的录入、查询、打印、统计等功能,其中教室报修项目包括投影机、中控、音箱、讲台、线路、功放、幕布等项目报修。 计算机报修单、日常维护记录信息、灯泡更换记录信息及设备更换记录信息的录入、查询、打印、统计等功能。 2 总体设计 针对需求分析,对教室的运行与管理工作进行整理与归类,以维护人员与部门主管两个角色,为本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维护人员根据日常维护中出现的设备故障,如投影机、幕布、计算机、音箱、功放、线路,等故障,在系统中的教室报修或计算机报修模块中报修,部门主管

项目策划书基本框架

项目策划书基本框架 项目策划书的基本框架是包容策划所有内容的“容器”,它会因项目的不同而不同,但同一类项目会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工业项目策划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旅游项目策划主要包括市场分析与预测、商业模式评价、场址条件分析、工程工艺要求及方案选择、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消防、项目总投资估算、融资安排、财务预测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等。从上述两种不同的项目来看,二者之间也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为了满足大多数项目策划的需要,总结出项目策划书撰写的大致框架。 1、策划目的介绍 此部分内容多集中在项目策划概述中,是项目策划的开始,属于整个策划的纲领性文字。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或视具体项目策划的要求而定。 第一,项目策划背景的介绍。包括项目发起人的一般情况、发展战略以及本项目对企业的作用介绍等;项目所在地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本项目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介绍等。 第二,项目策划范围的介绍。包括项目自身的范围、项目策划的具体范围以及适用时间的介绍。 第三,项目策划目的的介绍。项目策划目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制定项目发展的战略;二是制定项目的营销策略;三是制定项目管理的依据;四是通过上述几种策略的综合,体现项目发起人通过项目创造最大价值的要求。 2、政策依据介绍 有些项目策划,如,旅游项目、工业项目、农业项目以及能源项目等等,需要交代项目策划的政策依据。这些依据主要涉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定、特殊行规以及国家标准等。项目政策依据的主要内容也可放在项目策划书的前言或概述中以罗列的形式加以介绍。 3、环境分析 一般来说,环境分析主要用SWOT分析框架来阐述。由于不同的项目面临的环境不同,外部环境分析一般涉及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的介绍,内部环境则是对企业和项目的分析。其中宏观环境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技术等。产业环境主要设计竞争对手、消费者、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方式等。 企业分析需要考虑企业的实力、能力和资源的现状等。项目分析需要考虑项目的自身特点等。通过内外环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的SWOT分析,从而找出在各种环境组合下的项目方案制定的依据。 与内外部环境分析相关联的还有项目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分析,内外环境分

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1.1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1.1.1设计目标 公安将关键业务运行于IT网络系统之上,那么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业务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之所在。但目前普遍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问题是:网络变慢了、设备发生故障、应用系统运行效率很低、想升级改造系统但无法说清问题的真实原因。网络系统的任何故障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妥善处理都将会导致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成为灾难。因此,如何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预知故障,即在故障发生之前发现故障;实时告知,即在第一时间将故障情况通知相关的管理人员;有效处理,即在预定的时间内处理故障,若未及时处理将采取升级措施;以上问题简单来说,如何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成为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主管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系统设计目标是建设一套对平台服务器、服务软件模块、数字视频设备、监控摄像头和图像质量进行定时巡检诊断、故障记录、告警、统计分析、故障旁路、设备和软件模块整合于一体的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 1.1.2系统组成结构 系统由设备巡检服务器、视频信号诊断服务器、报警转发服务器、网管客户端和数据库组成。 设备巡检服务器通过向各本服务器、服务软件模块、数字视频设备发送巡

检指令来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对于故障设备,按照服务器热备策略自动启动备份服务器(如流媒体服务器),或重启设备和服务模块,以实现故障旁路和自动恢复功能。 视频信号诊断服务器对系统内视频信号轮巡检测,检测结果在数据库自动产生记录并告警; 故障信号通过报警转发服务器向网管客户端、手机和电子邮件发送告警信息。 为了提高故障检测诊断效率,增强故障发现的实时性,设备巡检服务器可以分布部署,设计在每个分局部署一台设备巡检服务器,负责对本网络区域内设备的巡检。 报警转发服务器和数据库仍利用一期的设备,无需另外配置。 系统原理结构图如图4.5所示。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 现代信息中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信息中心机房设备的运行正常与否就非常关键。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加强对云计算运维管理的要点以及相应改进方面措施的研究与探讨,以此不断提高IT运维质量,实现高效的运维管理。这就给运维是否到位提出了严格要求。 1 运维在机房中的地位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地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在信息中心机房配备有运维人员,但大都是“全才”的,即什么都管,尤其是对供电系统大都是由主机运维的人员代管。当电源系统出故障时,此代管人员一问三不知,甚至连配电柜门都没开过。这实际上就是把机房的运维放在了一个次要的地位。 当然也有的地方有所分工,看似重视,实际上也没得到真正地重视。比如说机房设备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这时如果运维人员提出要增添运维方面的测量设备,有的领导就认为多余,很难得到批准。但他不知道机房设备所以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正是由于这些运维人员的细心维护和努力保养所获得的。并不是这些人员每天闲着无事可干,他们的这些工作一般是领导看不见的。比如同样多款的UPS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在某卫星地面站就极少出故障,而在同系统别的地方机房同一家同规格的机器就故障连连。原来是前者的运维人员每天都在细心观察和分析机器面板LCD上显示的数据,一旦发现异常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而后者只限于每天抄写这些数据就算完成任务,使异常苗头不断积累,以致于导致故障。比如断路器在额定闭合状态发现触点处温度高了,就要检查是不是电流过大到超过额定值,如果不是就要检查触点接触是否牢靠,是否需要再紧固一下。这样一来,故障隐患就排除了。如果一直不管不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跳闸而使系统崩溃。这都是一些小的动作,都是在巡查中顺便做的事情。所以同是运维人员在巡查,但前者在做事而后者只是走马观花。这就是数据中心可靠与不可靠的区别。 运维人员就像幼儿园的保育员和老师。孩子交到幼儿园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保育员和老师,这时保育员和老师就是主体。机器就好比是幼儿园的孩子,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机器是否正常运行,除去本身的健康(可靠性质量)状况外,那就是运维人员的责任了。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IT 基础设施库)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关注。 2 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要点 (1)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一般可分成5大类: ①机房环境基础设施 这里主要指的是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的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供配电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和安保系统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比如大多数用

云计算中心运维管理制度

云计算中心运维管理制度 现代信息中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信息中心机房设备的运行正常与否就非常关键。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加强对云计算运维管理的要点以及相应改进方面措施的研究与探讨,以此不断提高IT运维质量,实现高效的运维管理。这就给运维是否到位提出了严格要求。 1 运维在机房中的地位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地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在信息中心机房配备有运维人员,但大都是“全才”的,即什么都管,尤其是对供电系统大都是由主机运维的人员代管。当电源系统出故障时,此代管人员一问三不知,甚至连配电柜门都没开过。这实际上就是把机房的运维放在了一个次要的地位。 当然也有的地方有所分工,看似重视,实际上也没得到真正地重视。比如说机房设备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这时如果运维人员提出要增添运维方面的测量设备,有的领导就认为多余,很难得到批准。但他不知道机房设备所以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正是由于这些运维人员的细心维护和努力保养所获得的。并不是这些人员每天闲着无事可干,他们的这些工作一般是领导看不见的。比如同样多款的UPS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在某卫星地面站就极少出故障,而在同系统别的地方机房同一家同规格的机器就故障连连。原来是前者的运维人员每天都在细心观察和分析机器面板LCD上显示的数据,一旦发现异常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而后者只限于每天抄写这些数据就算完成任务,使异常苗头不断积累,以致于导致故障。比如断路器在额定闭合状态发现触点处温度高了,就要检查是不是电流过大到超过额定值,如果不是就要检查触点接触是否牢靠,是否需要再紧固一下。这样一来,故障隐患就排除了。如果一直不管不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跳闸而使系统崩溃。这都是一些小的动作,都是在巡查中顺便做的事情。所以同是运维人员在巡查,但前者在做事而后者只是走马观花。这就是数据中心可靠与不可靠的区别。 运维人员就像幼儿园的保育员和老师。孩子交到幼儿园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保育员和老师,这时保育员和老师就是主体。机器就好比是幼儿园的孩子,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机器是否正常运行,除去本身的健康(可靠性质量)状况外,那就是运维人员的责任了。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IT基础设施库)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关注。 2 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要点 (1)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一般可分成5大类: ①机房环境基础设施 这里主要指的是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的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供配电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和安保系统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比如大多数用户都不会忽略数据中心的供电和制冷。因为这类设备如果发生意外,对依托于该基础设施的应用来说是致命的。 ②数据中心所应用的各种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存储、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等硬件资源。这类设备在向用户提供IT 服务过程中提供了计算、存传输和通信等功能,是IT服务最核心的部分。 ③系统与数据 这部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环节和应用程序等软件资源,还有业务数据、配置文件、日志等各类数据。这类管理对象虽然不像前两类管理对象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却是IT服务的逻辑载体。 ④管理工具 这部分包括基础设施监控软件、IT监控软件、工作流管理平台、报表平台和短信平台等。 这类管理对象是帮助管理主体更高效地管理数据中心内各种管理对象的工作情况,并在管理活动中承担起部分管理功能的软硬件设施。通过这些工具,可以直观感受并考证数据中心如何管理好与其直接相关的资源,从而间接地提升了可用性与可靠性。 ⑤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包括数据中心在内的技术人员、运维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提供服务的厂商人员的管理。 人员一方面作为管理的主体负责管理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另一方面也作为管理的对象,支持IT的运行。这类对象与其他运维对象不同,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其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运维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运维对象本身。 (2)定义各运维对象的运维内容 云计算数据中心资源管理所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环境管理、网络管理、设备管理、软件管理、存储介质管理、防病毒管理、应用管理、日常操作管理、用户密码管理和员工管理等。这就需要对每一个管理对象的日常维护工作内容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定义操作内容、维护频度、对应的责任人,要做到有章可循,责任人可追踪。实现对整个系统全生命周期地追踪管理。 (3)建立信息化的运维管理平台系统和IT服务管理系统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应从数据中心的日常监控入手,事件管理、变更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和日常维护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数据中心的日常监控。实现提前发现问题、消除隐患,首先要有完整的、全方位实时有效的监控系统,并着重监控数据的记录和技术分析。 数据中心的业务可以概括为:通过运行系统来向客户提供服务。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撑来运行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培训课件

望采纳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 现代信息中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信息中心机房设备的运行正常与否就非常关键。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加强对云计算运维管理的要点以及相应改进方面措施的研究与探讨,以此不断提高IT运维质量,实现高效的运维管理。这就给运维是否到位提出了严格要求。 1 运维在机房中的地位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地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在信息中心机房配备有运维人员,但大都是“全才”的,即什么都管,尤其是对供电系统大都是由主机运维的人员代管。当电源系统出故障时,此代管人员一问三不知,甚至连配电柜门都没开过。这实际上就是把机房的运维放在了一个次要的地位。 当然也有的地方有所分工,看似重视,实际上也没得到真正地重视。比如说机房设备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这时如果运维人员提出要增添运维方面的测量设备,有的领导就认为多余,很难得到批准。但他不知道机房设备所以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正是由于这些运维人员的细心维护和努力保养所获得的。并不是这些人员每天闲着无事可干,他们的这些工作一般是领导看不见的。比如同样多款的UPS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在某卫星地面站就极少出故障,而在同系统别的地方机房同一家同规格的机器就故障连连。原来是前者的运维人员每天都在细心观察和分析机器面板LCD上显示的数据,一旦发现异常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而后者只限于每天抄写这些数据就算完成任务,使异常苗头不断积累,以致于导致故障。比如断路器在额定闭合状态发现触点处温度高了,就要检查是不是电流过大到超过额定值,如果不是就要检查触点接触是否牢靠,是否需要再紧固一下。这样一来,故障隐患就排除了。如果一直不管不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跳闸而使系统崩溃。这都是一些小的动作,都是在巡查中顺便做的事情。所以同是运维人员在巡查,但前者在做事而后者只是走马观花。这就是数据中心可靠与不可靠的区别。 运维人员就像幼儿园的保育员和老师。孩子交到幼儿园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保育员和老师,这时保育员和老师就是主体。机器就好比是幼儿园的孩子,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机器是否正常运行,除去本身的健康(可靠性质量)状况外,那就是运维人员的责任了。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IT基础设施库)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关注。 2 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要点 (1)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一般可分成5大类: ①机房环境基础设施 这里主要指的是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的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供配电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和安保系统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比如大多数用户都不会忽略数据中心的供电和制冷。因为这类设备如果发生意外,对依托于该基础设施的应用来说是致命的。 ②数据中心所应用的各种设备

大型设备运维管理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解

大型设备运维管理平台系统的设计与 实现分解

基于web的大型设备运维管理平台系统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上作业逐渐成为主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工厂中的大型设备与日俱增。而大型设备的管理问题也日渐提上日程。科学、快捷、简便的大型设备运维管理方式必将成为主流。本系统是一个基于web的大型设备运维管理平台系统,它经过web与数据库的链接使得大型设备的运维管理更加便于管理。经过电脑操作使得工厂能够经过极少的资源达到准确、快捷的管理,解放了大量的生产力,避免了许多人为管理造成的损失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https://www.doczj.com/doc/756398795.html,和SQL Server 的环境下,设计和实现基于web的大型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主要步骤。本文按照设计与实现流程进行介绍,包括系统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以及系统的主要设计步骤。主要设计步骤包括前台以及后台数据库的逻辑设计等。另外还包括系统实现和测试的展现以及对开发过程的总结和经验。 大型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本系统是一个为适应对学校大型设备运维管理的迫切需求而设计开发的软件系统,其开发

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经过分析和比较,我们决定使用ASP和SQL作为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手段,特别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 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真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关键词:ASP;SQL;大型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Large-scale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eb ABSTRACT Laboratory equipment managements system is a typic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the system is a software system that adapts to the urgent need of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equipments to school, the development including two aspects, one is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 background database , the other i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end application. Afte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e decide to use ASP and SQL as the development tools, use various object-oriented development tools. Especially the data window , an intelligent database objects which can control the database conveniently and simple. First establishes application system prototype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基本面分析框架介绍(DOC)

投资理念总结 清晰的买股逻辑:如果不能持有一个股票1年以上,就不要去碰它!!!(铁律)理念的介绍: 运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减少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测,不受媒体情绪的影响干扰,保持思维独立和客观。交易以左侧为主,对“事件分析”多从事物的对立面思考,立足于企业的价值(价格)(主要是低于行业平均的估值:低PE,低PB,低PC,加上适度成长:年复合10%以上),不追市场热点(可考虑提前伏击热点),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合适的价格出现,不可贪胜,中长期持股(做好一年以上的持股周期)。先做好低估值,未来再将标的股往潜在的伟大公司拓展。控制股票的仓位,时刻提醒自己,在市场中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股市有句话: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我的任务是把“买”做好,把选股做好,把基本面分析再深入和详尽一些,把该考虑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会面临的抉择(最坏的情况)做一个预演,来坚定自己的持股信念!把“卖”交给时间和制定的规则。 一、选股标准,切记规避价值陷阱(低估值是由于市场因素和行业周期造成): 1)缓慢增长型个股:低PE<20倍;市值<100亿;分红率>2%;适度的利润增长率>10%;资产结构稳健。有点类似于彼得林奇的“沙漠之花”。 2)小市值(50亿以内)+新行业(互联网、软件、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低估值(动态PE<30倍)+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主要来自合适的价格,其他的因素包括:董监高增持,定增(有大股东、核心高管、高知名度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当股价跌入安全区域后,再结合基本面进一步分析; 3)周期股: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包括:有色、钢铁、煤炭、化工、地产、汽车制造等,周期股需要较好的基本面分析功底,把整个行业包括上下游的都有一个详细的理解和跟踪,但也蕴藏着较多的机会。由于周期股盈利的波动巨大,所以较难估值:可以采取的标准是:市值/max(5年内净利)<5倍,并且财务稳健。这一块要深入研究,还需要去充电,感兴趣的行业:化工、有色、汽车制造(包括零部件)。借用约翰内夫的一句话:除非从低估值中得到补偿,否则绝对不投周期股。其中也说明了周期性的难测,很多个股需要持股几年才能获得较好的回报。 4)大市值个股(市值>500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PE<10倍;分红率>4%;过去3年平均扣非净利增长率>10%; 5)防御性企业:食品饮料和医药、医疗等非周期性行业,往往是长牛的出处地,标准静待完善。 6)10倍股的逻辑分析,需要去做一个专题分析。 组合持股数量不能过多,集中持股,重仓股限制在5只以内,单个股最大持股比例不超过20%,保证重仓股的安全边际;

铁矿石的基本面分析框架

铁矿石的基本面分析框架 一、供给面: 世界铁矿石储量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中国,四国储量之和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二。 1、澳大利亚:大部分由力拓(RIO)和必和必拓(BHP)掌握。这两家公司合计产量约占澳大利亚总产量的80%。 2、巴西:淡水河谷(VALE)公司几乎垄断了巴西的铁矿石生产市场,其铁矿石产量占巴西全国总产量的80%左右。 3、俄罗斯:北方钢铁和新利佩茨克钢铁等控制了本国铁矿石市场份额的80%。 4、中国:我国铁矿石矿区较为分散,且呈现资源品质差,矿石类型复杂的特点,竞争力较弱。目前国内铁矿石平均品位不足30%。已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占全国总量的24.08%,四川省排名第二。 其中澳大利亚和巴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俄罗斯主要满足自身需求。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买家,号称全球"吸铁石"。 此外,供给面还需关注出口国关税政策、汇率变动(铁矿石属于大宗商品)、天气因素及运输费用(影响港口库存)等。 二、需求面: (一)终端需求层面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等政策因素影响。

2、房地产行业。关注国家房地产行业政策。 3、汽车等机械制造行业。 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因素。 (二)钢厂直接需求层面 重点关注钢厂因原料成本变动导致的利润空间变化、终端需求变化导致的增减产量计划调整等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影响钢厂开工率。此外,需求淡旺季影响、环保限产政策调整(钢铁属于两高一剩行业)以及今年疫情影响导致的被动减产、延迟复工等黑天鹅事件也是重点关注对象。 三、价格指数 1、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 为准确反映中国铁矿石市场价格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国内外钢铁企业、矿山企业和贸易企业对铁矿石价格走势的预判和分析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 2、荷兰普氏指数 普式采集的价格为中国主要港口的铁矿石CFR现货价格,并将这些价格经过相关处理标准化为至中国青岛港口固定品位的参考价格。 3、环球钢讯(SBB)铁矿石价格指数 主要发布含铁62%和58%的铁精粉中国港口CFR进口价。 4、BIO指数 该指数以中国青岛港口的62%品位的铁精粉价格为基准,

IT运维服务管理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监控功能图1传统IT运维模式与IT运维模式的比较 图2服务管理的基本原理 此功能设计的作用是监管和控制每个用户在使用时各项功能的实时运行情况与数据。在此平台日常的运行中,对硬件、软件设备配置的管理是负责软、硬件能否顺利运行、功能特点是否完全运行、出现问题时能否自我修复等,以及负责对下指令的发放与管理。还包含对软、硬件设备在运行时各种数据的搜集、整合、管理与分析,另外就是在出现问题时要能够

及时自我报警、提示问题出现在哪里并发出警报,如能完成对出现问题位置的准确定位是效果最好的。最后,还要能实现对系统运行时占用并使用了那些资源能够及时显示,为用户合理分配资源进行数据参考。 (四)对系统平台安全性进行监管 在现在人人都懂一些互联网技术的时代,对于网络安全的管理亦是同等重要,它主要是保障整个系统能够平稳、流畅、安全的使用,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计算机病毒的拦截与删除,利用此功能,使系统在接触陌生用户或者外来数据的传入时能够自我有效的阻拦陌生文件或病毒的入侵,从而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二是要对系统内每天登陆、录入用户操作等行的数据形成日志文件保存起来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三是对用户的管控,主要指新用户的增加、无效用户的删除、对用户详细信息的查询、用户自我修正个人信息等操作。 二、对系统配置、管理、信息发布的管控 (一)对系统配置的管控 此功能的作用是整个系统的运行中所有硬件之间的配合、相互之间的运行进行保护与分别识认,以便能够更有效的管理日子信息的修改与公开。另外也会保证基本设备、基本服务建立的模式进行一个初步的建设。建立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我们的目标客户提供一种管控数据的方式、展示出整个系统真实的配制数据,使硬件系统的质量能够更好的相互配合,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合理的分配各个存储设备的资源运用。 (二)对系统变更的管理 在整个系统的运行有效期中,不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的配置都有其一定的运行周期,不可能一直无限的运行下去,或者是有时整个系统的为之服务的对象也会有变化,因此对于服务系统的资产和软、硬件配置的改变是必须要依靠相关系统功能来实现的。在系统的设计与搭建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各种变更操作的记录,每一次变更可能引起的风险评估,以及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更重变更操作应当建立起相应规范的、合理的审批和操作程序。这一项中就应该包含对系统物理环境的管控、维修、操作有关的硬件配置、日志文件记录。 (三)对信息的发布管理 在这一项系统功能的实现中,主要是包含每个功能模块、操作程序、系统测试数据的公布和整理。在程序的生产环境情况下,对于何种信息、如何审批、如何公布进行安排。在信息发布过程中,不仅要在生产环境中进行提前的安排,同时要对系统的服务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将安排的信息能够切实的运用起来。 三、整个系统功能的有效实现

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要点

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要点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就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起以下重要目标: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也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分析和关注。 一、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共可分成5类: (1) 机房环境基础设施部分。这里主要指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电力资源、环境资源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因为大多数用户基本并不会关注到数据中心的风火水电。但是,这类设备如发生意外,对依托于该基础设施的应用来说,却是致命的。 (2) 在提供IT服务过程中所应用的各种设备,包括存储、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硬件资源。这类设备在向用户提供IT服务过程中提供了计算、存储与通信等功能,是IT服务最直接的物理载体。 (3) 系统与数据,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程序等软件资源;还有业务数据、配置文件、日志等各类数据。这类管理对象虽然不像前两类管理对象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却是IT服务的逻辑载体。 (4) 管理工具,包括了基础设施监控软件、监控软件、工作流管理平台、报表平台、短信平台等。这类管理对象是帮助管理主体更高效地管理数据中心内各种管理对象,并在管理活动中承担起部分管理功能的软硬件设施。通过这些工具,可以直观感受并考证到数据中心如何管理好与其直接相关的资源,从而间接地提升的可用性与可靠性。 (5) 人员,包括了数据中心的技术人员、运维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提供服务的厂商人员。人员一方面作为管理的主体负责管理数据中心运维对象,另一方面也作为管理的对象,支持IT的运行。这类对象与其他运维对象不同,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其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运维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运维对象本身。

电子运维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运维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目录

CONTENTS Chinese Abstart (Ⅰ)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Chapter 4

摘要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新的形势对中国电信的市场响应能力、服务保障能力、业务创新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网络规模随着业务的需要在不断扩大,多种业务发展迅速。新的技术、新的运营竞争环境使得电信运营商对运行维护效率、维护水平、维护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行维护要从面向设备、网络转变为面向市场、业务。因此,必须依靠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走综合化、集约化维护之路。实现设备、人力、信息等各类资源的高效配置,使运行维护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对市场和业务的支撑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效益为目标的生产体系,实行对网络全专业的整合。 电子运维流程系统的出现为电信运营商的运维管理系统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所谓电子运维流程系统,就是通过电子化来确保运维过程的流程化、工单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快速传递并反馈管控信息,实现快速故障定位和业务恢复,从而提高对市场业务的支撑力度,提高电信运营商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 在系统当中应用当前比较流行的工作流技术,将一个个具体的工作分解成多个任务、角色,并通过一定的规则和过程,约束这些任务的执行和监控,达到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目标,且很容易对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电子运维平台,实现了对数据互联网、骨干传输网、话务汇接网、长途信令网等专业网络的维护以及申告故障、协调工作的电子化、流程化处理。该系统的使用,进一步规范了移动设备管理及故障处理流程,提高网络维护工作的效率,缩短对网上故障的处理时限,为处理故障提供更加准确、迅速的绿色通道,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以及进行评估比较。任何一个经济理论基本上都是由这五个部分组成的。对这五个部份的讨论自然会引申到如何按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可以逐步深入地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发展出新的经济理论。这就是现代经济学中通常所采用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它包括提供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给出度量标尺,提供分析工具. 1、研究平台、参照系和度量标尺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提供各种层次和方面的基本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 ,从而给出度量均衡结果和制定安排的优劣度量标尺。提供研究平台和建立参照系对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极为重要,经济学也不例外。提供研究平台和建立参照系有利于:(1) 简化问题,抓住问题特征;(2) 建立评估理论模型和理解现实的标尺,以及(3) 理论创新。 研究平台:现代经济学中的研究平台是由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或原理组成,它们为更深入的分析打下了基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类似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即先将问题简化,再抓住问题的核心部分。当有众多因素形成某种经济现象时,我们需要弄清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这可以通过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研究其中某个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来做到。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而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是个人选择理论---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它们是现代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平台或奠基石。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基本上都是从讨论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着手的。它们为个人作为消费者和厂商如何作出选择给出了基本的理论,并且为更深入地研究个人选择问题提供了最基本的研究平台。一般来说,个人的均衡选择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也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为了研究清楚个人的选择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个人选择在不受他人影响时是如何作出决策的。现代微观经济学中标准的消费者理论与厂商理论就是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得到的。在这些理论模型中,经济人被假定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安排中。这样,每人都把价格作为参数给定,个人选择不受他人选择影响,并且每个人的效用或收益只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不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于是消费者的决策就是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的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从而个人的最优选择是价格和收入的函数而不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制度安排假设及没有消费外在性假设,可使得我们先考虑最简单的个人选择问题,而先不需要考虑自己的选择对别人的影响,也不考虑别人的选择对自己的选择的影响。厂商理论也是从研究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是如何做出权衡取舍开始的。 刚开始学现代经济学的人往往会对这种研究方法感到不解,认为这种简单情况离现实太远,理论中的假设和现实太不相吻合,从而认为现代经济学理论没有什么用。其实,这样的批评表明这些人对科学的研究方法还没有什么理解。这种将问题简化或理想化的研究方法为更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最基本的研究平台。这就像物理学科一样,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先抓住最本质的东西,从最简单的情况研究着手,然后再逐步深入,考虑更一般和更复杂的情况。标准的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就是按这个思路进行的,先研究最简单情况下的个人选择问题,以此建立一个研究个人选择的基本研究平台。从这个平台出发,人们可以考虑经济人之间相互影响这个更一般情况下的选择问题:个人效用或利润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也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从而个人的均衡结果是他人选择的函数。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垄断、寡头、垄断竞争等市场结构的理论就是在更一般情况下---厂商间相互影响下---所给出的理论。为了研究经济人相互影响决策这更一般情况下的选择问题,经济学家同时也发展出博弈论这一有力的分析工具。 一般均衡理论是基于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之上,属于更高一层次的研究平台。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为研究在各种情况下的个人选择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平台,一般均衡理论则为研究在各种情况下所有商品的市场互动,如何达到市场均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研究平台。例如,前面谈到的宏观经济学中大多数学派就是在一般均衡理论这个平台上展开的,用市场一般均衡来分析市场和研究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变化规律。 最近30年发展起来的机制设计理论又是更高一层次的研究平台,它为研究、设计和比较各种经济制度安排或经济机制(无论是公有制,私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它可以用来研究和证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和利用信息方面的最优性及唯一性。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安排不仅导致了资源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