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的生殖作用详解

植物的生殖作用详解

植物的生殖作用详解
植物的生殖作用详解

第10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植物的生活周期或发育周期:高等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到结实的整个过程。

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植物发育:胚发育;

胚后发育:幼年期;

成年期: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

花芽分化:成花诱导之后,植物茎尖的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原基和腋芽原基,而分化形成花或花序的过程。

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成花诱导(flower induction):某些环境刺激诱导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

成花启动(floral eviation):分生组织经过一系列变化分化成形态上可辨认的花原基. 也称为花发端(floral initiation)

花发育(floral development):即花器官的形成过程

根据成花启动对环境的要求,可将植物分三类:

1)光周期敏感型

2)低温敏感型

3)营养积累型

第1节幼年期与花熟状态

花熟状态:植物开花之前必须达到的生理状态。

幼年期:植物在达到花熟状态之前的生长阶段。

高等植物幼年期的长短,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第2节春化作用

1 春化作用的发现及植物对低温反应的类型

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植物对低温的要求大致表现为两种类型:

相对低温型:植物开花对低温的要求是相对的, 绝对低温型:植物开花对低温的要求是绝对的,

2 春化作用的条件

1)低温和时间

植物种类或品种不同,有效低温的范围以及低温持续的时间也不一样。

根据原产地的不同,可将小麦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品种三种类型,

脱春化作用或去春化作用:由高温消除春化作用的现象。

再春化:去春化的植物再度被低温恢复春化的现象。

2)氧气、水分和糖

植物春化还需要有充足的氧气、适量的水分和作为呼吸底物的养分。

3)光照

光照对植物春化的影响,因植物种类不同存在明显差异,且与春化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

3 春化作用的时期、部位和刺激传导

不同植物感受低温的时期具有明显差异。

(种子春化;绿体春化)

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尖端的生长点(实验:芹菜等)。

冬性禾谷类作物的一部分胚组织也能感受低温。

感受的低温刺激在某些植物间可以传递(如天仙子、烟草、矮牵牛等)。这种可在植株间进行传递的刺激物称为春化素。

4 植物在春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植物完成春化后,在生理生化上发生显著变化,包括呼吸速率;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种类;激素水平等。

赤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与春化作用有关,可以部分代替低温的作用。

Melchers和Lang(1965)提出有关春化机理的假说:春化作用由两个阶段组成:

低温低温

前体物——→中间产物——→最终产物(完成春化)

高温↓

中间产物分解(解除春化)

低温诱导促进开花基因的表达并抑制开花抑制基因的表达

DNA去甲基化

春化作用诱导一些特异基因的活化、转录和翻译,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生化代谢过程的改变,最终进入花芽分化、开花结实。

第3节光周期现象

1 光周期现象的发现

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光周期)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日照长度变化是季节变化最可靠的信号。

2 光周期反应类型

1)短日植物(SDP)

2)长日植物(LDP)

3)日中性植物(DNP)

4)长-短日植物( LS-DP)

短-长日植物( SLDP)

5)中日性植物(IDP)

6)两极光周期植物(amphophotoperiodism plant)

临界日长

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日照时数。

绝对短日植物和绝对长日植物:对日长有明确要求,不满足便不开花;

相对长日植物或相对短日植物:对日长的反应不严格,没有明确的临界日长。

4 光周期诱导

达到一定生理年龄的植株,只要经过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在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仍然可以长期保持刺激的效果而诱导植物开花的现象。

光周期诱导的诱导周期数:不同植物通过光周期诱导所需的天数不同。

一般增加光周期诱导的天数,可加速花原基的发育, 增加花的数目。

叶片对光周期刺激的敏感性与年龄有关

5 暗期间断与临界暗期

临界暗期:在昼夜周期中长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长暗期长度或短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短暗期长度。

SDP实际上就是长夜植物(LNP),而LDP实际上是短夜植物(SNP),

光期过短SDP亦不能成花。

不同波长试验:夜间断中最有效的光是红光,远红光可以逆转红光的作用。说明光敏色素在植物感受光周期过程中参与了对开花的控制。

温度不仅影响植物通过光周期诱导所需的时间,还可能改变其对光周期的要求。

6 光周期诱导开花的机理

1)成花素假说

成花素(florigen)=赤霉素(GA)+开花素(anthesins)

2)开花抑制物假说:植物在非诱导条件下,体内产生一种或几种开花抑制物,从而使植物不能开花; 而在诱导条件下阻止了开花抑制物的产生或使它们降解,从而使花的发育得以进行。

3)光敏色素与开花:光敏色素活化某些基因,促进新的蛋白质或酶的合成,并可使膜蛋白发生变化,这些都可能参与了开花过程。

Pfr/ Pr比值或光稳定平衡值的大小可能决定成花过程

SDP:要求较低的Pfr/ Pr值……

LDP:要求较高的Pfr/ Pr值……

4)碳氮比假说:植物体内糖类与含氮化合物的比值即C/N比高时,植株就开花;而比值低时,植株就不开花。

5)植物生长物质与成花诱导

赤霉素:部分代替LD

生长素:促进天仙子等LDP,但抑制苍耳等SDP开花

细胞分裂素:不同使用剂量和处理时间对一些植物开花有不同影响

乙烯:促进菠萝等开花

脱落酸:部分代替SD

其他化学物质,如多酚类、有机酸、多胺等

第4节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l.春化处理:

调节播期;控制开花

2.光周期处理:

育种:解决育种花期不遇等,加速良种繁育;维持或延长收获营养体作物的营养生长;

调整观赏花卉等花期

3.指导引种

不同纬度间引种时,需考虑被引品种是否有春化需求;光周期特性;收获部位等

例:

SDP:收获果、种:南种北引/北种南引;早熟/晚熟

LDP:收获果、种:南种北引/北种南引;晚熟/早熟;

收获营养体:相反

第5节花器官形成及其生理

1 成花启动和花器官形成的形态及生理生化变化

成花反应的标志:茎尖分生组织在形态上发生显著变化,从营养生长锥变成生殖生长锥,经过花芽分化过程,逐步形成花器官。

花芽分化时,生长锥的表面积都变大。但生长锥的形态变化是在成花诱导之后才发生的。

花芽分化过程中,细胞代谢明显加快,RNA和蛋白质含量明显增高。

2 调节花器官发育的基因

以拟南芥和金鱼草为主要研究对象克隆的有关基因有:

开花时间决定基因

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

花器官特征基因

花发育的ABC模型:

花萼花瓣雄蕊心皮

2 影响花器官形成的条件

1)光照

2)温度

3)水分

4)肥料

5)植物生长物质

3 植物的性别分化

植物性别表现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的特点,易受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雌雄同株同花;雌雄同株异花;雌雄异株异花(性染色体:XY; XX)

3.1雌雄个体的代谢差异

呼吸速率,同工酶谱带数,还原能力,内源激素含量等

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通常雄花出现早于雌花

3.2环境因素对性别分化的影响

1)光周期

2)营养因素

3)温度

4)植物激素

5)机械损伤

第6节受精生理

1 花粉的寿命和储存

不同花粉生活力差异很大。减弱呼吸的措施有利于花粉储存。

2 柱头的生活力

一般比花粉的长,具体时间长短因植物不同而异。但其受精能力随时间推移而下降。

3 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

识别反应决定于花粉壁蛋白和柱头乳突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表膜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外界条件对授粉的影响

1)温度

2)湿度

3)风

4)肥料

5 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6 受精前后雌蕊的生理生化变化

1 名词解释

春化作用去春化作用再春化花熟状态幼年期短日植物长日植物中日性植物日中性植物短长日植物长短日植物两极光周期植物临界日长临界暗期/夜长光周期诱导

2 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SDP LDP DNP LSDP SLDP IDP

3 简答题

l).植物的成花包括哪三个阶段?

2)什么是春化作用?如何证实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叶片?

3)什么是光周期现象?说明植物的主要光周期类型。

4)暗期长度和日长哪个对成花更为重要?为什么?

5)为什么说光敏色素参与了植物的成花诱导过程?它与植物成花之间有何关系?

6)如何用实验证实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以及光周期刺激可能是以某种化学物质传导的? 7)有关开花的假说主要有哪些?

8)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9)影响植物花器官形成和性别分化的条件分别有哪些?

10)影响花粉生活力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P268思考题

《被子植物的生殖》参考学案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生殖 1、通过回忆花的结构,掌握有性生殖的概念。 2、通过课本观察与思考,掌握无性生殖的概念。 3、举例说明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你还记得花的结构及植物受精的过程吗?通过观看屏幕,思考下列问题: 1、一朵花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 2、受精卵是由哪两种细胞结合而来的?这两种细胞分别是由花的什么结构产生的? 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根据刚才对知识的回顾,填写课本第2页花的知识框架,并总结出有性生殖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观察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发现椒草靠_____来繁殖后代,马铃薯靠_______来繁殖后代; 2、与有性生殖比较,你知道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吗? 3、总结无性生殖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内交流:组长组织本组所有成员,进行讨论,统一组内答案,准备展示。 1、根据生活经验,还能举出哪些常见的无性生殖的例子? 2、讨论总结无性生殖的特点有什么? 小结:1、生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既有通过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有性生殖方式,又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无性生殖方式。如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而且经常用根、茎、叶这三种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 2、有性生殖通过果实和种子,往往可以耐受不良环境条件,也容易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3、无性生殖产生新个体的速度快(有性生殖所需时间一般较长),有利于在

环境适宜条件下短时间繁殖出大量新个体,而且后代性状较为一致,能很好的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4、多种生殖方式的形成,体现了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 自学课本,填空(5分钟后,组内交流答案) 1、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例如,甘薯、葡萄、菊花等的栽培,常用_______的办法;苹果、梨等果树利用______繁育优良品种。 2、嫁接分为枝接和芽接。就是把一个植物的枝或芽(作为________)接到另外一个植物体(作为______)上,并应注意接穗与砧木的_________紧紧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3、选用紫背天葵进行扦插时,一般每段长20厘米左右,并保留两个节,上方的切口是______的,下方切口则是_______的,上一节去掉_________,下一节去掉_________,这样做主要是降低植物的_________作用,有利于扦插材料的成活。组内交流:组长组织本组所有成员,进行讨论(每人都要发表意见),统一组内答案,准备展示。 1、如果扦插材料自身条件已经完全具备,但扦插后还有部分不能成活,请思考:植物的无性生殖还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小结:1、植物的无性生殖除了扦插和嫁接外,还经常采用压条、分根、组织培养等方式,如小麦可以萌蘖(分根繁殖),种植菊花和芦荟时,一棵植株会常常长成一丛,这也是由于它们有很强的萌蘖(分根)能力。 2、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有很多,都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如材料的选择:可以有枝条长、短的对比,枝条嫩、老的对比,剪口部位或形状的对比,腋芽的饱满与否或有无的对比,枝条极性逆顺的对比等,环境条件可对比的也有很多,如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光照强度或时间,不同湿度等。但要特别注意,选择某一因素进行对照处理后,要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否则将不能说明问题。 【盘点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牛刀小试】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资料21-2-1 水生植物的传粉适应 资料21-2-2 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 资料21-2-3 传媒方式 资料21-2-4 关于花粉症的小知识 资料21-2-5 花粉传播与健康 资料21-2-6 传粉与环境变化 资料21-2-7 蜜蜂与传粉 资料21-2-8 果实的类型 资料21-2-9 种子 资料21-2-10 果实的结构 资料21-2-11 植物如何避免自交? 资料21-2-12 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 资料21-2-13 受精与单性结实 资料21-2-14 单性结实与无子果实 资料21-2-15 单性结实的原因 资料21-2-16 最大的种子 资料21-2-1 水生植物的传粉适应 很多水生植物在开花的时候,把花伸出水面,如陆生植物一样,靠昆虫来传播划分,如水莲、荷花一样。但有些水生植物却是靠水或靠特殊的形态结构来传播花粉的。 水深植物苦草又一个特别的传粉方式,苦草的花柄很长,把花伸出水面来得到授粉的机会。如果不断的增加水的深度,它的花柄就不断伸长,始终要把雌花伸出水面,以达到接受雄花传粉的目的。因此,每年秋季,在生长着苦草的溪流或水塘中,可见到水面上漂浮着大量的白粉状的雄花,直径只有1~1.5mm,这些雄花放出花粉,为伸出水面的雌花受粉。授粉后雌花弯入水中,然后发育成由三棱的柱状果实,沉于水低成熟,待果皮腐烂后,种子逸出,随水传播。

还有一些生于温暖的海洋中的种子植物,叫做丝粉藻,它属于单子叶植物角过藻科,在水里生长,是沉水植物。这些植物的花粉细丝状,雌蕊的柱头也是丝状或羽毛状的,这就使雄蕊和雌蕊成熟时,花粉和柱头在水中相遇,用以互相纠缠在一起,完成传粉受精作用。这也是很奇异的适应于水中繁殖的特性。 资料21-2-2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所谓自花传粉,就是花中雄蕊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如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芝麻等都是自花传粉植物。自花传粉植物一定是两性花,但是两性花的植物不一定进行自花传粉,更多的是进行异花传粉。 所谓异花传粉,就是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或一朵花的花粉传到不同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从生物学意义来讲,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更进化,因为自花传粉时,雌雄两方的生殖细胞处于同一环境条件,它们的遗传性差异较小,连续自花传粉,可使后代的生活力逐渐衰退。自然界里至今仍然保留着自花传粉的植物,这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合理的适应现象,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系的。当环境条件不适于异花传粉时,植物通过自花传粉就可以完成生殖过程。其实自然界里没有一种植物是绝对进行自花传粉的。在它们中间总有很少一部分个体在进行着异花传粉,这些比例很少的异花传粉的后代,对野生植物而言,足以维持物种的延续。再则,自花传粉也有它有利的一面,它能避免花粉受雨水的淋湿和昆虫的吞食,并且自花传粉植物具有稳定的特性。 异花传粉时,雌雄两方的生殖细胞在差别较大的环境中产生,两者的遗传差异圈套,产生的后代就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和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在进化过程中异花传粉逐渐被选择并得到发展,成为大多数被植物的传粉方式。 资料21-2-3 传媒方式 植物进行异花传粉时,一定要借助外力的帮助,才能把花粉传播到其它花的

《植物的生殖方式》教案

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过程,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学习农业生产上一些植物的生殖过程,概述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3.在学习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础上,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 4.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并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选讲)。 5.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 6.体会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对前两节讲述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加以归纳,进而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以马铃薯的繁殖方式为例,阐述了无性生殖的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营养繁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并要求学生参加有关实践活动。因此,在教材地位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生物学有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对“生物的生殖”这部分知识尚处于空白阶段。通过第19章前面2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生殖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有关其他生物生殖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 营养繁殖的过程与实践活动 2.教学难点: 植物营养繁殖——扦插、嫁接的过程与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 1.比较分析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回顾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理解植物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3.通过实例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储存器官繁殖、扦插、嫁接、压条等) 4.通过植物营养繁殖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营养繁殖的过程,体会无性生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5.通过图片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和意义 6.通过分组讨论,比较分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人、鸟类、蛙类和昆虫的生殖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动物与人的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以及有性生殖后代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此处采用问答法结合讲授法。 1.有性生殖:由亲体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有性生殖特点: (1)存在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3)后代生活力较强 二、新课学习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1.鼓励学生回忆并描述植物进行种子繁殖的过程,用图片及动画展示绿色开花植物种子繁殖的过程,引导学生将植物的种子繁殖与动物的有性生殖加以比较,明确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的范畴。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植物除进行种子繁殖以外,还有其它的生殖方式吗? 2.结合图片讲述农业生产上怎样种植马铃薯的方法,引入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无性生殖:像马铃薯的块茎繁殖这样,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特点:

21章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3-4)课时

授课班级:八年级授课时间:3月16日授课教师:李玉彦审核人:宋鹏【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开花、传粉、受精的过程 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结合形成,再发育为的生殖方式。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 (2)什么是传粉?观察教科书的图21-7和21-8,说出传粉可以分为哪两种方式?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3)认识雄蕊和雌蕊的结构。看图21-7。 (4)讨论: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2、观察教科书中的图21-10,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过程。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分组讨论: (1)两种传粉方式各有何优缺点?异花传粉需要借助哪些外力? (2)讨论并交流精子到达胚珠与卵细胞完成受精所经过的行程。 (3)什么是受精? 二、合作探究 1、学生4人一组,仔细观察图21-10和21-11,认识子房和胚珠的结构,说出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 2、讨论: (1)果实的各部分结构分别是由子房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2)为什么桃、李等植物的果实只有一粒种子,而西瓜、蚕豆等植物每个果实有多粒种子?三、拓展延伸 1、课后思维拓展。 2、课后自我评价1、2题。 四、堂清反馈 1、植物开花后,雄蕊上的花粉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 A、传粉 B、自花传粉 C、异花传粉 D、受精 2、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 A、开花和传粉 B、开花和受精 C、传粉和受精 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3、花瓣、雄蕊和花柱完成“历史使命”,逐渐调落是发生在下列哪个过程之后?() A、开花 B、传粉 C、受精 D、子房发育 4、鸭梨的可食用部分来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A、胚珠 B、受精卵 C、子房壁 D、珠被 5、剖开一个果实,发现其内有多粒种子,由此可推断发育成该果实的花含有() A、很多子房 B、很多胚珠 C、很多雌蕊 D、很多胚 6、一朵被害虫咬过的桃花不能接出果实,那么在这朵花中被害虫咬去的结构是() A、花丝 B、花冠 C、雄蕊 D、雌蕊 7、正常情况下,一个西瓜果实内含有种子的数目取决于() A、一朵花中有多少雌蕊 B、一个胚珠中有多少个卵细胞 C、一个雌蕊中有多少个子房 D、一个子房中有多少胚珠 8、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由母体产生性个体 B、能否进行有丝分裂 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9、有的花只开花不结果,如有的黄瓜花、南瓜花等,原因是() A、只有花萼 B、只有雌蕊 C、只有雄蕊 D、只有花瓣 【课后反思】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案第14章 第二节 植物的有性生殖10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举例说出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和果实的发育关系 难点: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我们在七年级上学期曾经学习过花的结构,首先我们一起来回忆下一朵花包括哪些结构? (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问:在花的这些结构当中什么是主要结构? 述: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雌蕊和雄蕊的结构。 问:大家还记不记得在雄蕊的花药里含有什么物质? 述:在植物开花之后,雄蕊中的花粉会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被称为传粉。 问:传粉有哪两种方式? 1、什么叫自花传粉:小麦、水稻、碗豆、番茄;(CAI展示) 2、什么叫异花传粉:油花、向日葵、苹果(CAI展示) 补充:花粉的传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你知道有哪些途径呢? 虫媒:苹果花; 风媒:玉米花 师生回忆子房的结构,结合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 讲述: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受到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花粉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在花粉管内有两枚精子。花粉落到柱头上便开始了受精过程,要了解受精过程,我们先来了解子房的结构。 述:花粉管过以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的胚中,(胚珠位于子房内) 述:接下来的步骤就是通过精卵细胞的结构完全受精,这一重要过程发生在子房中,我们再来详细了解一下子房的结构。 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珠孔等 极核:卵细胞(靠近珠孔) 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被称为双受精,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起通过图片来了解。(动画:双受精)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植物的有性生殖 教案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教学目标: 1、知道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的基本情况,进一步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通过直观教学、动手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通过植物生殖过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并从另一个方面中感悟到生命的可贵、生命的来之不易。 重点难点:1、传粉方式。2、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动手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演示百合花,进一步熟悉花的基本结构,重点突出雌蕊和雄蕊的结构。 [板书]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课件展示]被子植物开花的基本情况:花萼、花冠打开,雄蕊伸长,花药裂开,雌蕊也伸长,柱头分泌黏液。 [板书] 一、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落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 [板书]传粉分为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例如:(豌豆花在没有开放时,花粉已经传到了雌蕊的柱头上,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棉花是异花传粉) [板书]异花传粉的方式可分为昆虫传粉和靠风传粉等。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把花分为风媒花与虫媒花。 [讨论]假如你是一只小蜜蜂,你会去什么样的花上采蜜呢?(课件展示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图片)总结虫媒花的特征:花瓣鲜艳,花蜜香甜等;风媒花的特征: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成羽毛状,并且伸出花瓣外面。(说明传粉并不是很容易的,从而说明生命的可贵)[板书] 二、受精 [课件展示被子植物受精] 请学生参照课本上图片,自己先总结植物的受精过程,然后以链式模式图的形式来边讲

边说,老师再补充归纳,具体详见课件。 传粉以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花粉管内有精子,花粉管到达子房,花粉管内的精子与子房内的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板书] 三、果实、种子的形成 [课件演示果实的形成] 传粉受精后,花的哪些部分会枯萎、凋谢呢? (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柱头、花柱) 不断发育的是:子房、胚珠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子房发育成果实 珠皮发育成种皮 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讨论] 1、如果在植物开花期出现天气连续下雨、刮大风或无风等情况,对植物的繁殖会有什么影响?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讨论回答) 2、如果植物传不了粉,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传粉不能完成,果实、种子不能形成) 由上述可知,传粉受精的重要性,但有些作物在开花后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无法传粉也就结不了果,这时人们常用人工授粉的方法,给作物传粉,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小结] 植物开花传粉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完成了有性生殖。传粉以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花粉管内有精子,花粉管到达子房,花粉管内的精子与子房内的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课后探讨] 植物作为自然界的重要成员之一遍布全球,请结合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实际谈谈植物的果实、花、种子的利用情况。

《植物的生殖》习题附带答案

第一节植物的无性生殖 课时测评 一、选一选 1.下列诗句中,与生物生殖现象有关的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2、洛阳的牡丹天下闻名,美不胜收,对洛阳的牡丹来说与有性生殖有关的结构是() A 花蕊 B 花瓣 C 花托 D 花柄 3、炎热的夏季,吃一块甜美的西瓜既甜爽可口,又降温解暑,你知道里面的种子是由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么() A 子房 B 花粉 C 胚珠 D 受精卵 4小华的妈妈将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分割后埋在地里进行繁育,这种繁殖方法属于( ) A.孢子生殖B.分裂生殖C.有性生殖D.无性生殖 5、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A.播撒小麦种子种地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D.埋下鸡冠花种子后,种子发芽 6.对植物生殖多样性之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使植物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B.植物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 C.增加了物种变异的速度D.生殖的多样性可能产生更多的后代 7、必须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才能实现的是()A.同一株菊花上绽放出不同的花朵B.“试管”婴儿的诞生 C.克隆羊“多利”的问世D.生产胰岛素“工程菌”的培育 8、果农常用营养繁殖培育龙眼,农科所常用种子繁殖培育龙眼新苗,两种繁殖方式方分别是() A.有性生殖、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C.有性生殖、无性生殖D.无性生殖、无性生殖 9、切取一段紫背天葵的茎,插入湿润的沙土中,一般在4-10天后,即可生出新根,这种繁殖方法叫() A.扦插B.压条C.嫁接D.组织培养

10、图中生物的生殖现象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植物的嫩枝 B.萌发的咖啡种子 C.果树嫁接 D.组织培养 11、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将水蜜桃的芽接到毛桃上,结出的成熟果实其味道为( ) A.甜B.酸C.酸甜各半D.苦涩 12、园艺师将一株仙人掌培育成具有多种形状,开多种颜色花朵的仙人掌类植物,能达到上述结果的技术是() A 组织培养 B 嫁接 C 种子繁殖 D 扦插 13、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 B.②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 C.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 D.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二、填一填 1、看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

植物的生殖方式

课题名称: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 教师姓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文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的无性生殖类型 2.举例说明无性生殖特点及与有性生殖的 区别。 3.了解植物所具有的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尝试用无性生殖的知识解决植物繁殖的实际问题,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 值观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认同植物无性生殖的实际应 用价值。 教学重点 1.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概念比较。 2.尝试解决生物繁殖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尝试解决生物繁殖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提问:“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描写的是植物的哪种生命活动? 引入课题——植物的生殖方式 思考,回答 有性生殖提问:植物生命的开始是种子,你 还记得种子是怎样形成的吗? 提问:植物的这种生殖方式与我 回忆,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们前面讲过的人的生殖与动物的生殖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都有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无性生殖提问:植物只能通过种子发育成 新个体吗? 请课前完成马铃薯种植的生物小 组同学介绍马铃薯的种植过程。 提问: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与 我们讲过的人的生殖与动物的生 殖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引导学生分析、完善、总结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概念。 提问:回想以前的学习内 容,还有那些生物的生殖方式属 于无性生殖? 提问: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 式是出芽生殖吗? 介绍营养生殖的概念。 观看细菌分裂视频,引导学 生分析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 子生殖及营养生殖的好处及特 思考,回答 倾听、概括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分析,总结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二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

第二节有性生殖 1.受精作用的过程及实质。(重点) 2.植物的双受精作用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重、难点) 3.举例说明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一、阅读教材P18~19分析受精——孕育新的生命 1.概念: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受精过程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该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其中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4.意义 (1)使卵细胞的缓慢代谢转变为旺盛代谢,从而促进受精卵不断地分裂、分化,使新生命逐渐发育为成熟个体。 (2)决定性别。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为男性,带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则发育为女性。 (3)和减数分裂共同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二、阅读教材P19~21完成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有性生殖 (1)概念: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特点: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3)过程 亲本精子卵细胞合子新个体 2.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 (1)含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

(2)过程: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同时释放到胚囊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3)适用范围:被子植物。 3.绿色开花植物子房的发育 (1)果实的形成 子房壁胚珠珠被子房 果皮种子种皮果实 (2)胚乳的发育 ①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因被子叶吸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种子。 ②一些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达,储藏大量的养分,如水稻、小麦、玉米的种子。 (3)胚的发育 ①实质: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②发育结果: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最后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个体。 4.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 (1)胚胎发育 ①含义: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②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 ③三胚层的发育 (2)胚后发育 ①含义:幼体从卵膜中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出生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②类型: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较小,如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如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判一判 (1)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融合,关键是精子核和卵细胞核的融合。(√) (2)精、卵一结合,即决定了后代的性别。(√) (3)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4)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易保持亲本的性状。(×) 填一填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教案(苏教版初二上)植物的有性生殖 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描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3.使学生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 能力目标 通过对椒草生根和马铃薯发芽的图片观看,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发觉咨询题能力和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花的观看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2.通过对椒草生根和马铃薯发芽的观看,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异与多彩。 ●教学重点 1.概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教学难点 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观看、讨论、讲述、练习。 ●教具预备 教师预备:一朵桃花的挂图或投影片或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注:师生共同简要复习生物体的差不多特点,导入新课,教师语速尽可能舒缓) 教师:同学们,我们大伙儿共同的家园是——(学生:地球),那么地球上除了我们自己以外,还有我们生活的环境。哪些同学能跟大伙儿谈一谈环境包括哪些呢? 学生A:包括教室、桌、椅、不处的植物、动物,还有山、水等等。 教师:专门好,像大伙儿刚才所讲的环境中,阳光、空气、水都属于没有生命的物体,即——(学生A接述:非生物),而人类、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那么属于有生命的物体——生物。那么,如何判定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学生B:生物体的生活需要营养,在营养物质被消化和吸取以后,生物体又能排出躯体内产生的废物。 学生C:生物能进行呼吸,像我现在如此吸入O 2,呼出CO 2 气体。 (注:学生表演深吸气和呼气的动作,假设未表演,教师给以提示)

《被子植物的生殖》典型例题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生殖 例题一:把落地生根的叶片掰下来放在潮湿的土壤上,不久就可以长出根来,形成一个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叫做() A.扦插 B.压条 C.无性生殖 D.嫁接 解析:植物的生殖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其中植物的无性生殖主要指由植物的营养器官形成的新个体。包括:扦插、压条、嫁接等。从本题的提干上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无性繁殖的一种,但又不属于扦插、压条、嫁接中的任何一种。 答案:C 例题二: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做() A.授粉 B.受精 C.组织培养 D.无性生殖 解析:精子与卵细胞是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两者的融合过程叫受精。授粉指的是被子植物的花粉落到雌蕊住头上的过程。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法。 答案:B 例题三: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结出的成熟的果实,其味是() A.酸的 B.甜的 C.酸甜各半 D.酸涩 解析:本题属于植物无性繁殖中的一种方法,即嫁接。嫁接是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接在一起,嫁接成活的植株与原来接穗的性状一样。根据题意,可知接穗的性状是味甜的水蜜桃。 答案:B 例题四:简答题: 烤白薯是大家爱吃的食品之一,白薯还是酿酒的重要原料,长期以来人们都是通过将甘薯的块根埋入苗床中进行育苗,然后再将上面长出的带有根的苗进行移栽。你认为甘薯的这种繁殖方式有什么优点?在生产实践中,科学工作者建议

经过几年之后,还应该想法让一些甘薯开花结果,生产种子进行繁殖,你认为有这样做的必要吗? 解析: (1)选题目的:科学知识是为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或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而存在,帮助学生将知识自觉运用到实践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运用知识进行相关决策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便于生物学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2)题目分析:甘薯用块根进行的繁殖,是无性繁殖,也是生产上常用的繁殖方式,但是无性繁殖虽然能保持亲本优良的特性,并且繁殖速度较快,但是长期无性繁殖却导致品种的退化;甘薯的开花以前常常被认为是不吉利的现象,农民们一见到甘薯或者竹子之类的植物开花,便认为有灾难即将来临,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解释。提供条件让甘薯开花、结果以便选择优质的种质资源,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答案: 甘薯用块根所进行的繁殖具有能够保持品种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方便等优点。但是长期的无性繁殖容易导致品种退化,还必须经过有性繁殖选育优良的品种。

《被子植物的生殖》例题解析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生殖 一、选择题 1.以下是农业生产上常采用的繁殖方式,其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用扦插方法繁殖葡萄 B.以黑枣为砧木嫁接柿子树 C.把大豆种子播种后长出幼苗 D.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草莓 答案:C 解析:A、利用扦插方法繁殖葡萄,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A错误; B、以黑枣为砧木嫁接柿子树,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B 错误; C、把大豆种子播种后长出幼苗,有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C正确; D、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组织培养是加速植物繁殖、创造优良品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草莓,应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 故选:C。 2.生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区分二者的最可靠依据是() A.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B.是否具有亲本的全部特征 C.染色体数量是否与亲代相同 D.是否产生了可遗传变异 答案:A 解析: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而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

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可见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故选:A。 3.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运用,下列不属于植物无性生殖优点的是() A.后代生活能力强 B.能稳定保持母体遗传性状 C.繁殖速度快 D.可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答案:A 解析:A、因为无性生殖中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便降低,A错误; B、由于无性生殖中并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所以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B正确; C、繁殖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出所需要的植物个体,C正确; D、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正确。 故选:A。 4.将红果番茄的接穗嫁接到黄果番茄的砧木上,嫁接后结了果实的颜色是()A.红果 B.黄果 C.红黄各半 D.红黄相间 答案:A 解析:接上去的枝或芽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很多果树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的品种,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二节 有性生殖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

第二节有性生殖 【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图文,简述受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3.结合教材图文,说出绿色开花植物和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及个体发育过程。 一、受精——孕育新的生命 1.概念 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始于两细胞细胞膜的接触,终于两者细胞核的融合。2.受精的过程 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的细胞质后,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精子的尾部留在外面。 3.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于卵细胞(母方)。 4.意义 (1)使卵细胞的缓慢代谢转变为旺盛代谢,从而启动受精卵不断地分裂。 (2)受精决定生物个体的性别。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为男性,带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为女性。 (3)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共同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二、有性生殖 1.概念 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或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双受精 ①含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 ②过程: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 a.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 b.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③适用范围: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 (2)被子植物子房各部分发育成为果实的图解

子房?????? ????子房壁——果皮胚珠??????珠被——种皮 胚囊????? 卵细胞——受精卵—胚2个极核—受精极核—胚乳种子果实 (3)胚乳的发育 ①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被子叶吸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等种子。 ②一些植物的种子胚乳发达,储藏大量的养分,如水稻、小麦、玉米的种子。 (4)胚的发育 ①实质: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 ②发育结果: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个体。 3.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脊椎动物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1)胚胎发育 ①概念:是指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②发育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 (2)胚后发育 ①含义:幼体从卵膜中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②类型: a .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较小,如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b .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异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如蛙的胚后发育。 4.有性生殖的意义 由于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判断正误 (1)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于卵细胞。( ) (2) 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共同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 (3)生物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 (4)动物克隆有卵细胞参与属于有性生殖。 ( ) (5) 双受精是指两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 ) (6)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 ) (7)胚乳是由一个精子与一个极核结合之后发育成的。 ( ) (8) 脊椎动物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 )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1.1被子植物的生殖

6.1.1 被子植物的生殖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花的基本结构。 2.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3.说明花与果实的关系。 4.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5.尝试植物的嫁接。 6.列举的无性生殖。 7.描述植物的组织培养。 (二)能力目标 1.运用所给的知识制作植物双受精活动图片。 2.尝试对植物进行嫁接。 (三)情感目标 1.形成爱护植物的情感,初步形成科学的意识。 2.生殖知识也是重要的科学知识,培养严肃认真对待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重点难点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花的结构。 三、教学媒体 挂图,视频 四、课时建议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有性生殖 一、导入新课 按照课本的“身边事”进行引入。引入本课“什么是果实,什么是种子呢它们都是与植物的有性生殖有关,这节课就让我们认识一下植物是怎样生殖的。”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本节的学习。 二、探究新课 (一)教师安排学生对照课本观察桃花和白菜花的结构。最好每人一朵桃花,一朵白菜花。花的观察有一定的顺序,教师按照花的结构,由上到下,有外向内进行描述,要做到尽可能的详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认识花的结构。 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对花的结构进行总结. (二)教师出示“雌蕊的结构”挂图,讲解雌蕊的组成。 (三)在学生掌握雌蕊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反映植物双受精过程的图片。 在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各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作品,并说明双受精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制作,展示和阐述过程,可以加深其对双受精作用的理解。 (四)安排学生对照课本的“图6-1-3”分析果实与种子分别是由子房的哪一部分发育成的,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学生分析后,教师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并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按照争取的方法解剖桃花和白菜花,对照课本的图示认识花的结构,并进行总结。 认识雌蕊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反映双受精作用的图片,并尝试阐明双受精的过程。 分析课本的图片认识果实和种子分别是由子房的哪些结构发育而来。 三、大家谈 本部分有三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可以在探究竟的过程中加以解决.

6.1.1 被子植物的生殖(二)无性生殖(教案)

《无性生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尝试植物的扦插。 (2)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 (3)描述植物的组织培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无性生殖的生殖方式。 (2).通过阅读教材,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无性生殖的方式,认同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是保证种群的延续和对环境适应的体现。 【教学重点】 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尝试植物的嫁接。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 【课前准备】 实验探究相关的器材和材料,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草莓是大家喜欢的一种水果,你们知道草莓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 生:(根据经验回答)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直接把茎插到土壤中繁殖。 师:用茎繁殖与用种子繁殖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植物的《无性生殖》。

二、新知导学 (一)营养繁殖 师:有些被子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外,还可以通过根、茎、叶等器官繁殖后代,我们跟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营养繁殖。你知道哪些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的植物呢? 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 师:(补充)落地生根可以在叶上长出新的植物体,落到地上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物体;马铃薯茎上长出的芽可以长成新的植株;甘薯的根上能长出新的茎和叶繁殖后代;月季可以用枝条插到土壤中繁殖后代。 师:常见的营养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压条、嫁接等。我们经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树是怎样繁殖的呢? 生:(阅读教材)在适宜的季节,剪去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这种繁殖植物体的方法叫做扦插。 师:怎样进行扦插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扦插步骤,将屏幕中的扦插步骤补充完整。 生:(阅读教材并补充填空) 1.选择月季的枝条,剪成长10—15厘米的段,保留3—4个芽, 2—3 片叶。剪取枝条时,上切口剪平,下切口剪成斜面。 2.将剪好的枝条插到土质疏松的土壤中,及时浇水,注意保持遮阴状态。当枝条长出新的叶片和根后,扦插就成功了。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扦插的步骤,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如果剪取的枝条上没有芽,扦插能成功吗? 2.为什么要去掉一部分叶片?为什么要放在遮阴的地方? 3.为什么上切口剪平,下切口剪成斜面? 生:(分小组讨论)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1.不能,带芽的枝条更容易生根成活。 2.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3.水平切口面积小,斜向切口面积大,切口面积小减小蒸发,有利愈合。根部切口面积大有利于生根。 利用我们分发的实验器材,请同学们分小组练习扦插。

植物的有性生殖练习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60) 1.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B.能否进行减数分裂 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结合 2.绿色开花植物形成种子和果实必须完成哪两个生理活动? () A、开花和受精 B、传粉和受精 C、开花和传粉 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3. 花生种子中贮存养料的结构是什么发育来的?() A.珠被 B.子房C.受精卵 D.受精极核 4.高等植物的胚、胚乳和个体发育的起点依次是() A卵细胞、极核、胚 B受精卵、精子、胚 C受精卵、受精极核、受精卵 D受精卵、受精极核、子房 5.在减数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发展到精细胞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6. 很多双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原因是() A.胚珠里没有极核 B.极核没有受精 C.受精极核不发育成胚乳 D.在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 7. 下列哪一种结构的染色体数是3N() A.胚乳 B.胚 C.胚柄 D.子房 8. 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西瓜花有() A.多个雌蕊B.多个胚珠 C.多个子房 D.多层珠被 9. 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属于()

A.无丝分裂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D.无法确定 10.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 A 水分不足 B 传粉不足 C 光照不足 D 营养不足 11.种子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幼体的是() A 胚芽 B 胚乳 C 胚 D 子叶 12.下列细胞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胚细胞 B.精原细胞 C. 初级卵母细胞 D.极体 13. 被子植物受精作用完成于() A.花柱 B.柱头 C.胚珠 D.卵巢 14.玉米种子的胚细胞、胚乳细胞、种皮细胞中含有来自父本染色体的比值依次是() A 1/2、1/3、0 B 1/2、1/3、1 C 1/2、2/3、2/3 D 1/3、1/2、0 个初级卵母细胞和100万个初级精母细胞如果全部发育成熟,受精后最多能产生的合子数目是() A. 400万个 B. 100万个 C. 400个 D. 100个 16.花粉管的作用是() A.贮存精子 B.使精子到达胚囊 C.为精子提供营养 D.为受精卵的发育提供能量 17. 油菜和小麦的胚萌发成幼苗时,供给营养物质的部位分别是() A.子叶和子叶 B.胚乳和胚乳 C.子叶和胚乳 D.胚乳和子叶 18.有性生殖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后代具备两个亲本的遗传性 B. 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 C. 后代具备不受环境影响的特性 D. 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19.某生物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有18条染色体,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初级性母细胞中四分体数目分别是()

2017年中考生物复习 植物的生殖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植物的生殖 一、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有性生殖 概念: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所产生的新个体(后代),其遗传信息来自亲本双方,精子和卵细胞是上下两代联系的桥梁,即亲本双方的遗传信息分别通过精子和卵细胞遗传给新一代(子代)。 2.无性繁殖 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因此新个体(子代)的遗传信息只来自母体一方,子代表现的性状由母体一方的DNA决定。 ①分裂生殖 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生物由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个体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生出的新个体,大小和形态都是大体相同的。在单细胞生物中,这种生殖方式比较普遍。例如,细菌、草履虫都是进行分裂生殖。 ②孢子生殖 有的生物,身体长成以后,能产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个体,这种细胞叫做孢子。这种生殖方式叫孢子生殖。如青霉、曲霉的生殖。 ③出芽生殖 又叫芽殖,是由母体在一定的部位向外突出,逐渐形成与母体形状相似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从母体脱离下来而形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酵母菌、水螅常常进行出芽生殖。 二、植物的生殖 1.植物的有性生殖 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由它的生殖器官——花来完成的。 种子的胚

新一代植株 2.植物的无性生殖 ①断裂生殖 母体折断以后,每段都能生活、生长,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水绵的生殖。 ②营养生殖 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秋海棠的叶、蓟的根、草莓的匍匐枝、马铃薯的地下茎都进行营养生殖。 a.扦插 用枝条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至少要带有两个芽),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 如葡萄、杨柳等常用枝条进行扦插。 除用茎(枝条)外,还可以用其他的营养器官进行扦插。如秋海棠的叶、红薯的根(块状根)、马铃薯的芽等等 扦插繁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