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看叔本华_尼采唯意志论_省略__兼论弗洛伊德学说与叔本华_尼

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看叔本华_尼采唯意志论_省略__兼论弗洛伊德学说与叔本华_尼

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看叔本华_尼采唯意志论_省略__兼论弗洛伊德学说与叔本华_尼
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看叔本华_尼采唯意志论_省略__兼论弗洛伊德学说与叔本华_尼

弗洛伊德的思想与西方哲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弗洛伊德与叔本华、尼采哲学又是什么关系?弗洛伊德能否算是哲学家?在何种意义上是哲学家?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弗洛伊德思想本身的性质及其与哲学的关系。本文就是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试图通过揭示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尤其是本能理论与叔本华、尼采唯意志论的内在关联,特别是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来揭示叔本华、尼采哲学的内在矛盾,从而为回答以上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维度。

一、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与叔本华生存意志论的关系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与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具有一种内在关联,正是这一内在关联使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与哲学直接相通,从而汇入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源流之中。

在叔本华那里,所谓意志并不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一种心理品质,而是一般世界观意义上的意志,它实际上就是意欲。叔本华所说的意志是一种生存意志、求生意志[1],也就是生命意志[2],它包括两个方面:生存意志和繁衍种族的意志。繁衍种族的意志实质就是种族的生存意志,也就是“种族意志”。在叔本华看来,这种意志在世界上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人、动物界、有机界,甚至无机自然界都概莫能外。最能体现与叔

本华哲学内在联系的是弗洛伊德的早期本能论。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的本能可分为两种:自我保存本能与性本能,前者的主要目的是维持人体的生存,后者的主要目的则是繁衍人类种族。弗洛伊德早期的这种本能论主要探究的是人的生存的本能论,这是其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对比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与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可以明显看出二者具有相似性:自我保存本能实际上就是生存意志在人身上的具体表现,而性本能则是繁衍种族的意志的具体表现。从“性欲”方面来说,叔本华与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颇为

接近。所不同的是,叔本华的意志论更一般、更彻底,因而是一种哲学世界观,而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则主要局限于人,尚没有冲破心理学的樊篱,至多延伸到了一般生物学层次上。弗洛伊德明确地说,“有生命的个体有机物受两种意向即自我保存(self-preservation)

和种族保存(preservationof

species)的控制……实际上,我们现在正讲的,就是生物心理

学,我们正在研究生物过程的心理附属物。”[3]

弗洛伊德与叔

本华在关于“性”方面的一致很容易向纵深发展,弗洛伊德后期对本能论的修正和发展就是沿着这一方向展开的。

在弗洛伊德和叔本华各自的学说中,性的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又具有一般世界观的意义。叔本华说:“性欲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一切欲望的焦点,

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看叔本华、

尼采唯意志论的内在矛盾

———兼论弗洛伊德学说与叔本华、

尼采哲学的关系摘

要: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是一种哲学世界观,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则是一种心理哲学,二者之间具有一种

内在关联,从而使弗洛伊德的思想汇入西方哲学源流之中。从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看,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论都包含着一个内在矛盾,即无法在理论上逻辑地说明与生存意志及权力意志相反的现象,因为二者都共同缺失一个与生存意志或权力意志相对等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死亡原则。

关键词:无意识;生存意志;权力意志;生本能;死亡本能中图分类号:B51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87(2005)05-0053-04

白新欢

(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州

510640)

收稿日期:2005-04-21

作者简介:白新欢(1967-),男,河北行唐人,哲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家及马克思主

义哲学研究。

53??

性欲是求生意志最完全的表现和最明确的形态。”[4]“意志的焦点则是生殖行为,这种行为就是世界之内在本质的最明显表现,是它的核心、根本、精髓。简而言之,宇宙这一大谜团的谜底就是生殖行为……”[5]可以看出,叔本华的描述是一种哲学和诗人式的描述,这与弗洛伊德是不同的。叔本华的哲学洞见为弗洛伊德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南,弗洛伊德要把这些哲学洞见建立在精神分析学基础上,这就是二者的基本关系。

在对待人类未来、人生命运的态度上,叔本华与弗洛伊德都具有一种悲观倾向。“人们经常公正地认为,对于弗洛伊德的世界观(Weltanschauung)来说,他从叔本华那里吸取了灵感。比较二者的哲学,就可发现很多相似之处:悲观主义,对人类和社会的绝望,惨淡的现实原则,这种现实原则追溯人类精神以致原始的晦暗的本能力量的作用。”[6]相比之下,叔本华是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弗洛伊德则掺杂着乐观的希望。叔本华的“解脱”方案是在艺术中与本体世界合一,走向“涅槃”,而弗洛伊德则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否认任何超验世界的存在,当然更否认宗教上的天国的存在。弗洛伊德的希望存在于现实的人的爱欲的力量之中,在科学和理性之中。这种区别正反映了作为哲学家的叔本华与作为科学家的弗洛伊德之间的区别。

二、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与尼采权力意志论的关系

从尼采与弗洛伊德最大的内在关联看,二者都可被归属于心理哲学。弗洛伊德学说是心理哲学,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这里不再论述。我们重点来研究尼采。尼采在他的许多著作中一再声称他是一个心理学家,而且是真正的心理学家。尼采说,“在我之前从来没有过什么心理学。”[7]尼采自称为“老心理学家”、

“一位心理学家”[8]。当然,在尼采这里,“心理”并不是通常心理学所谓的心理,而主要是本能、欲望、无意识、情绪等,基本上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心理同义。在尼采的心理学中,心理主要不是高级的社会意识的心理,而是一般生命现象的心理,与生理学紧密相连,有时尼采干脆用生理学来论述。例如,尼采把基督教及其道德的产生诊断为怨恨和复仇欲的产物,是颓废者对生命的憎恨,这样一种心理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心理,而是一种本能和无意识的心理。尼采虽自称为心理学家,但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为科学家的心理学家,而是作为哲学家的心理学家,因为他主要是对基督教和传统道德,以及哲学和科学等进行心理诊断、批判,并不进行科学性的观察、实验、证实等活动。所以,尼采的心理学其实就是哲学,只是就其利用了许多心理学的术语来说才可称为心理学。

从尼采哲学的基本概念——

—权力意志——

—来看,尼采哲学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尤其是本能论大体上属于同一层次、同一论题。在尼采那里,权力意志就是生命本能、生命意志。尼采的“心理学”就是探讨生命本能、生命意志的“心理学”。正因为如此,尼采必然会深入到生理学层面,并最终到达整个有机界和无机界。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也同样由人的精神领域深入到一般心理领域,再进而追溯到生理层面和无机物层面,这在弗洛伊德早期的还原论倾向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总之,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对人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人是一种充满了各种本能和欲望的非理性动物,是意欲的化身。这使弗洛伊德学说与哲学联系了起来,并由此汇入西方哲学源流之中。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论尤其是本能论虽然与叔本华、尼采哲学具有内在关联和诸多相似之处,但要说弗洛伊德的思想来源于叔本华、尼采,笔者认为是不妥的。因为理论的内在关联和相似并不一定意味着渊源关系,它们还可能是一种外在的偶合。准确地说,渊源关系和偶合关系肯定都有,但笔者倾向于认为弗洛伊德与叔本华、尼采之间主要是一种偶合关系,而不是渊源关系。所以,叔本华、尼采哲学主要是弗洛伊德学说的哲学背景,而不是思想渊源。上文所述“内在关联”主要就是这种意思。弗洛伊德在谈到他与叔本华、尼采的关系时也明确地澄清了这一点。他在晚年带有总结性的自传中说,“精神分析学在很大程度上与叔本华的哲学见解相似,叔本华不仅强调情感的支配作用和性的极端重要性,他甚至还意识到压抑机制,但是,这并不能说是因为我熟悉了他的学说。我是一直到晚年,才拜读了叔本华的大作的。另一位哲人尼采的猜测和直觉,与精神分析学辛勤研究的成果也常常会出现惊人的一致,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我有很长时间尽量避免和他接触;我这样做主要是想让自己的思想免受干扰,我倒不在乎哪些观点是谁先提出的。”[9]

三、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看叔本华、尼采唯意志论的内在矛盾

让我们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开始。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痛苦,因为生存意志在人身上表现为无限地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假如有一天实现了,那么又会产生空虚和厌倦。因此,“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摆动;这二者就是人生的究极要素。”[10]“如果我们对人生作整体的考察,如果我们只强调它的最基本的方面,那它实际上总是一场悲剧,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意味。”[11]为什么追求满足本能与欲望的意志活动过程本身是一种痛苦,为什么满足了时也不意味着幸福呢?笔者认为,这里没有逻辑推理,而是一种带着“痛苦”的有色眼镜的心理投射,带着这幅眼镜看世界,世界尽都是痛苦。

对于个体来说,其最终结果无疑是走向死亡。无论生存意志多么强大,最终仍是死亡取得胜利,这是无法改变,也无可争议的事实,这是叔本华痛苦人生观和悲观主义的根本原因。叔本华说,“死亡在未吞噬它的战利品之前——

—就是我们从开始诞生到归于死亡之手前,每一时刻都受它蓄意地摆弄。但我们仍非常热心、非常审慎地冀望尽可能延长自己的生命,那就象吹肥皂泡,我们尽可能把它吹大,但终归会破裂。”[12]站在这样一种立场和视角审视人生,看到的景象必然

54

??

是悲剧的最终收场。

叔本华为何要站在这样一种立场和视角来看待人生?笔者认为,在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本体论中,隐去了类似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的一种对抗原则,这个缺失的原则在人的死亡现象中终于不可阻挡地露出了真面目,但叔本华并没使这个时隐时现的对立原则上升到他的意志本体世界中,尚没有把它作为与生存意志对等的生命原则,而仅仅是作为生命过程的一个必然现象。这是叔本华哲学的一个内在矛盾。叔本华看到了生存意志作为支配世界的原则,但又看到这种意志必会受挫,所以没有永恒的生命、完美的生命,凡属生命现象必有死亡。这是一种不可弥补的天然缺憾,是一种必然的命运。

其实,叔本华之所以认为生命必然走向死亡是一种无奈的痛苦结局,正好反映了叔本华对生命的珍惜和留恋。对生命的珍惜和留恋赋予了生命以至高无上的价值,生命具有了这种至高无上的价值后,它的死亡和毁灭才可能成为悲剧,一个不具有任何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是不可能构成悲剧的。简言之,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这是隐没在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中的逻辑前提,这一逻辑前提是以否定生命这一表现形式为其面具的。肯定生命但又否定生命,从肯定生命走向最终否定生命,这是叔本华哲学的基本逻辑,是叔本华哲学最深刻的矛盾。

哲学家的智慧总要落脚到化解不可避免的悲惨命运。叔本华也同样寻求解脱之路。无庸赘言,这就是否定意志,在哲学和艺术中超脱生死,进入佛教所说的涅槃境界。否定意志也就是否定生命,否定人生,否定这个世俗世界,只有如此才可进入自在之物的意志世界,与世界本体合一。但本体必然表现为现象,意志本体与意志现象是这个世界的两极。所谓“解脱”只不过是打通这两极而已,并不能消灭这两极而成为一极。所谓涅槃境界正是要超脱这种两分法,而自由出入于本体界和现象界,意志既是盲目的,又是自觉的,既可在人生中享乐,又可在自在的意志中获得永恒。这既是生又是死,既不是生又不是死的境界才是人生真正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叔本华实质上已经把死亡上升到了与生命同等重要的高度,但这仅仅是对于最后的涅槃境界才存在的,死亡原则不是贯穿叔本华哲学的基本原则。

从弗洛伊德后期的本能论来看,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是对等的。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只代表了生命本能,死亡只是必然现象。如果引入死亡原则,上述一切矛盾就会烟消云散:生命意志代表生的意志(生本能),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只能用死亡原则代表的相反意志来完成。至于最后的理想的涅槃境界则是生死两种原则的完整结合。如果不借助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假说,叔本华哲学的内在逻辑就不能自圆其说。

尼采对传统哲学与道德的批判也具有一种内在矛盾。尼采认为,非理性的本能世界才真正是生命力存在和发展的世界。然而,生命意志即尼采所肯定和崇尚的生命力原则是否世界的唯一原则?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道德否定生命力的倾向的出现及其历史发展有无必然性?它们是否代表了另一个原则?按照尼采哲学的一元论,世界的本质是权力意志,生命现象和生命意志是同一个东西,在生命现象背后没有另外的自在之物。

“——

—这是权力意志的世界——

—此外一切皆无!你们自身也是权力意志——

—此外一切皆无!”[13]可见,在尼采眼里,这个世界是生命意志主导一切的世界,也是唯一的世界,所以没有第二个对等原则。正因为如此,尼采才坚决要肯定生命,发扬生命。

尼采把世界统一为唯一的一个世界,把支配世界的原则也整合为一个原则,这就是生命原则。然而,生命现象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充满了死亡。尼采对生命现象的这一面只是赋予它道德解释、价值评价,这样,尼采就与另一个原则擦肩而过了。于是,他的哲学不再需要新的原则,因为整个世界就是生命意志及其表现。也就是说,世界作为权力意志、生命意志自身就是它的全部原因,它本身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倾向、生成和变化。它不需要另外的动力和原则,它自身就是动力和原则。至此,尼采的这一世界观,包括悲剧人生观,整体上似乎仍然无懈可击。不过,让我们继续往下分析。

尼采之所以反对基督教道德,反对奴隶道德,是因为这种道德否定生命,代表了生命意志的衰退。然而为何会出现这种生命意志的衰退,为何会出现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呢?强力意志既然是生命的本质,也是世界的全部本质,为何又会出现对强力意志的否定?为何代表衰败意志的生命能够战胜代表强力意志的生命呢?既然承认世界上有反生命的衰败意志,为何又说整个世界都是强力意志,“生命本身即是权力意志”[14]呢?对这些问题,尼采始终没有给予正面回答,而是停留在对它的心理学、生理学以及道德和价值观批判上。

从权力意志的一元论出发,并不必然会得出对传统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道德的否定,因为既然世界就是权力意志,那么理性、科学与传统道德就游离于权力意志之外吗?尼采同叔本华一样,都认为理性和科学只不过是非理性的意欲的工具而已,非理性的本能、欲望才是实质和目的。二者只能是扬弃关系,而不是彻底否定关系。作为整个世界的最终解释原则必然内在地包含或隐藏一切已存或尚未发展出来的原则,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的最终解释原则。权力意志是生命意志,是生命力求得自身肯定和发展的原则,这是因为其它原则已退居幕后,已被生命力的冲创活动所遮蔽。如果生命意志中没有内在地包含另外的原则,尤其是作为对立面的死亡原则,就无法逻辑地说明生命力的衰退、否定、退化现象,也就是尼采所批判的传统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道德。尼采在许多地方不得已用了“一种虚无意志、一种反生命的意志”[15],“厌世本能”[16]等概念,但这些消极概念终究未发展成与权力意志、生命本能对等的一个原则,这个反面原则还处于晦暗不明之中。

权力意志中必定存在的对立原则只能是死亡意志、死亡原则。如果没有这个原则,凡与生命意志相反的现象都不能得到最终说明。尼采之极力肯定权力意志,实质是想肯定生命。尼采对传统文明的批判只能意味着用生命反对死亡,而这一点也恰好是传统文明的本质,进一步说,也是人类文明的一般本质。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生命意志展现壮大的历

55

??

OntheInternalContradictionsofSchopenhauer'sandNietzsche'sVoluntarismfromFreud'sTheoryofInstincts

———OntheRelationbetweenFreud'sTheoryandSchopenhauer'sandNietzsche'sPhilosophy

BAIXin-huan

(PoliticsandPublicManagementCollege,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

Guangzhou,Guangdong510640,China)

Abstract:A.Schopenhauer'sandF.W.Nietzsche'svoluntarismisakindofphilosophicalworldoutlook,whileS.

Freud'stheoryofinstinctsisakindofpsychicalphilosophy.Thereisakindofinternalconnectionbetweenthem,andthismakesFreud'sthoughtsconvergeintothesourceandcourseofWesternphilosophy.AccordingtoFreud'stheoryofinstincts,Schopenhauer'sandNietzsche'stheoryofwillcontainsaninternalcontradictionthattheoppositephenomenaofthewilltoliveandthewilltopowercannotbeexplainedlogicallyintheory,becausebothlackasymmetricprinci-ple,thatisdeathprinciple.

Keywords:theunconscious;instincts;thewilltolive;thewilltopower;lifeinstincts;deathinstincts

史,尼采的主张与此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从弗洛伊德的生、死两种本能的观点来看待叔本华、尼采哲学,可以说,叔本华主张否定生命意志,实质是想用死本能克服生本能。尼采主张肯定权力意志,实质是想用生本能克服死本能。弗洛伊德则认识到了生、死两种本能的并存对立,而无法找到一个更高的原则统一二者,也想不出为什么生本能一定会战胜死亡本能,当然反过来也一样。这种更为全面、从而也更为正确的观点给弗洛伊德带来了无法克服的困境,走出这一困境的道路在荣格那里才得到展现。

[责任编辑张玉明]

参考文献:

[1][4][5][10][12][德]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M].陈晓南译.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4-15.68.144.99.99.

[2][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

].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52.539.

[3]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第3卷[M

].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566.

[6]EditedbyLaurenceSpurling,

SigmundFreud:Critical

Assessments,VolumeI:FreudandtheOriginsofPsy-choanalysis,Routledge,LondonandNewYork,1989:

186.

[7][13][16][德]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M

].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04.701.471.

[8][德]尼采.偶像的黄昏[M

].周国平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2.

[9][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M

].顾闻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6.

[1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0.

[14][德]尼采.超善恶[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

出版社,2000:18.

[15][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M].周红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136.

56??

对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认识和评价

对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认识和评价 姓名:陈岑 学号:201203140202 班级:2012级2班 摘要:正如很多人所说的及很多人云亦云的人所认为的:“叔本华所持的是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是最悲观的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似乎注定被扣上悲观的帽子。但是,一般说来被扣上的帽子都不为人真正地认可和属实。他的人生观在悲观之处体现着通达,让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得一种恍然大悟。在孤独之处透着智慧的光芒。而他的哲学也似乎总处于一种尴尬的被边缘化的地位。但真如他本人怀着的“流传久远和发迹迟晚成正比”的自信一样,他的思想的深刻性并不体现在他的哲学地位上。那么到底什么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为什么他的哲学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地位,我们又应当怎样认识和对待叔本华所持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态度。从这些方面的探索中,能否找到一条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人生观?这还有待分析斟酌推敲。 关键字: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通达孤独被边缘化深刻思想

一、我所了解的叔本华 “我很庆幸我认识的第一位哲学家不是黑格尔之流,而是叔本华”,记不清这是出自谁人之口,但难免让我也不得不那样认为,虽然我对黑格尔了解甚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了解叔本华多少。对叔本华是一种超越阶级超越情感的共鸣。奇怪的是我并不像他那么有钱,也没有像他一样从小周游列国,从一开始接受的不是纯书本上的知识,更没有和母亲相处不愉快,也没有像他对女人一样深恶痛绝地对男人深恶痛绝,更没有像他一样拥有与生俱来的超群的智慧。但他跟我不一样的一点是于他十八岁时父亲自杀,于我20岁时父亲意外身亡。如此看来,他似乎比我更加不幸。但我实际上是比他不幸的。“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不幸哪能比较?一个人的思想观点与他的人生经历相关密切。不同的人生经历造就不同的观点,相似的人生经历中和不同已达到共鸣。我想能与叔本华有所共鸣,有所分歧的原因也在这里。 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初见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人生就是痛苦”。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生存意志,就是生存欲望,为了生存不得不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产生欺诈残暴,产生一切痛苦。人的欲望与生俱来,没完没了,当一定的欲求得到满足后,新的欲望又随之产生。即使欲望得到了暂时的满足,那么可

弗洛伊德性学说

弗洛伊德性学说 奥地利医生S·弗洛伊德关于性的学说是其整体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 性本能与里比多学说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类有两大基本本能:1、性(欲)本能。2、自体生存本能,包括饮食本能、避险求安本能等,但从某种角度看,它仍是为了繁殖后代而存在的。所以从生物学种族生存的长链看,性本能始终居于核心环节。后来他修改了原来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两大基本本能为:1、爱及生存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 2、攻击与破坏本能。 弗洛伊德提出:各种原始本能的大本营居于本我,本我又是各种本能活动能量的源泉。他将性欲本能的能量叫做里比多,里比多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贯注、活动或转移。弗洛伊德认为爱及生存本能与攻击和破坏本能虽然是对立的,但也可相互转化(如爱转化为恨),而且还可以结合在一起。当性欲本能与攻击本能结合后,如指向外界的性对象时则形成性虐待,如转而指向自身时则形成性受虐心理变态。 性心理发展学说 弗洛伊德将个体出生后至性成熟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口欲期。 自出生至1岁左右。该时力比多贯注于口唇、口腔活动,婴儿从吮吸母乳中不但获得必要的营养,而且也获得极大快感。婴儿吃饱奶后的甜密入睡,与成人性交获得性乐高潮后的入睡状态相似。婴儿不仅从吮吸乳汁中获得快感,并且对其他口唇、口腔活动也极感兴趣,他们经常从吹泡泡、咯咯发声、咀嚼东西等活动中取乐,还喜欢吮吸手指、把手头能拿到的东西放在嘴里。弗洛伊德认为在幼婴期性欲的表现主要是追求躯体方面所产生的快感,并无成人的性意识与交媾意愿,他称之谓“自体性欲满足”。婴儿在口欲期的上述行为,即是其追求自体性欲满足的表现,即口欲满足。 精神分析学认为,母亲亲自哺乳,不仅对婴儿提供最佳营养(代乳品远所不及)而且对婴儿的母爱需要与口欲满足也是不可缺少的,对婴儿心理健康的发育是必要的。哺乳期的断奶问题也值得注意,一般以生后10-12个月为宜,过早或过迟都可能对婴儿的心理发育不利。在断奶问题上可能会发生3种偏差: 1、断奶过早使婴儿口欲不足,于后来可能成为儿童贪食症与异食癖的心理根源,也可能成为成年后贪食、嗜饮(酒)与吸烟癖的心理根源。 2、断奶过迟与给婴儿长时间的塞吸奶瓶,使其口欲过度满足,可能成为幼儿与青少年神经性厌食与神经性呕吐的心理根源。

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有感

以前很少看哲学书,主要是那些哲学咱看不懂。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贴近俺们的实际,前几个月看了他的几本书,有点感觉。这里简单记录一下读他的《人生的智慧》(韦启昌译)的一点感受: 1. 对待健康:叔本华认为人的幸福来自于“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保持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人的健康远远压倒了一切外在的好处……,一个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和地位所不能替代大”。 那么看看哲学家给出的健康方法:避免一切纵欲放荡行为、烦心和剧烈的情绪动荡、长时间的精神紧张;每天至少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勤洗冷水澡;节制饮食等。看来跟门口乘凉的大叔大妈给出的建议一样啊,果不然贴近咱老百姓。 大叔的生活确实极有规律:早上7点到8点起床,洗完冷水澡后喝上一杯咖啡。然后埋头写作一直到中午,这段时间禁止任何人打扰。之后吹笛半个小时娱乐,午饭后阅读到4点,然后不管天阴下雨,铁定出门快速散步,身后跟着他的卷毛狗“小叔本华”。晚上准时去图书馆,之后去剧院或音乐会。晚上9到10点回家,躺在床上看古印度的《吠陀》几页后睡觉。当然他活了72岁,也不算很长寿。 即使哲学家们不说,我们也知道健康的重要,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所以需要时时提醒注意健康,建议爱坛也开设“健康养生”栏目,督促大家保健。 2. 对待物质财富:物质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外,对于我们真正的幸福没有多大影响。相反,它还会打扰我们悠闲自由的生活。 大叔说:“我们看到很多人像蚂蚁似的辛勤劳作,从早到晚盘算着如何增加他们的财富。一旦脱离了那狭窄的挣钱领域,他们就一无所知。他们的精神空白一片,对挣钱以外的一切事情毫无感知”。 3. 对待别人的看法:不要太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否则它会导致虚荣和奢侈。我们的忧心、烦恼、操劳、愤怒和恐惧也与此相关。 “几乎所以的人毕生不息地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为什么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是由于“人们头脑里面的见解和认识,绝大部分往往是黑白颠倒和虚假荒唐的,这些见解不值得我们重视”。只要抛弃对名誉的最求,我们的生活才会宁静,就像隐居的人一样,他们不用生活在别人的视线里。 4. 对待生活:大叔认为生活是痛苦的而非幸福的。“快乐只不过是一场幻梦,但痛苦却是真实存在的”,他认为幸福是带有否定意义的、暂时的,而只有痛苦才是肯定的、永恒的。 “我们不要把目光盯着追求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上,而是尽可能地注意逃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这个世界所能给予我们的最好东西,不外乎就是一种没有痛苦的、宁静和可以让我们勉强活下来;我们必须限制对这个世界的期望和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把握实现它们

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或称为恋母情节)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或称为恋父情节),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兼具繁衍后代的功能,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 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 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弗洛伊德的《爱情心理学》读后感

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浅析 《爱情心理学》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与《性学三论》、《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不安》三者构成了“泛性论’的核心。所谓“泛性论”就是一切从性谈起,一切归结于性。但是,当我们把弗氏的大部分著作阅读之后,就不难得到一个印象,他所指的“性”,除窄义的男女之事外,实具有更深远的涵义。 原欲(即力必多—libido),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需要,如同饥饿一样,它需要获得满足,但不同的是,其满足的方式远比单一的饮食广泛得多。由原欲所迸发出来的能量,作为性欲冲动,可直接进行发泄和满足,但也可以经转化而升华为动力,成为文化与文明的创造源泉。然而,这种原欲所积累的能量,不一定都能顺利地满足或升华,在某种情况下,由于遇到阻力,则可变为畸形发展或是倒错,甚至出现性心理发育的反向退化或停滞现象,这些都会反映在人们对爱情选择、爱的对象和目的以及性满足的方式方法上,于是在心理学上形成一组特殊的变态病;或由于过分的压抑而形成各种心理症。这就是《爱情心理学》所涉及的中心内容。 由此可见,弗氏所著《爱情心理学》并不是一本谈情说爱的心理学,也不是就正常爱情过程做心理上的探讨和阐述。它的出发点旨在通过各种性变态以及心理症,对人类性心理发展做出反证——由病态推论正常的发展过程。现实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变态者,长期以来,医学家、心理学家找不到合理的科学解释,弗氏则基于深入的观察和研究,终于创造性地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进而形成一个独特完整的精神分析学体系。因此,当我们阅读《爱情心理学》时,万不可从中找出自己可效法的规律。它只能帮助我们去较好地研究精神分析学说,而不能把它作为爱情的指南,更不能依此来片面分析自己或他人的爱情生活,并从中为某种行为寻找什么心理的依据,因为,不懂精神分析技术,很难对人对已做出正确的评价。 浅析(一) 什么是人的“精神机制”和“人格结构”? 精神机制亦即心理机制。我们说任何一种精神现象或行为方式都具有其心理背景。表面上看是一哭一笑、一言一行,但其心理活动可能是极其错综复杂的,正如制作一颗螺丝钉,成品是那样轻而易举地掉下来,可是其生产工序流程的每道环节都要为形成这颗螺丝钉做准备。螺钉是受机械制约的,人的行为则受心理过程的制约,但这种心理过程,不仅在你的意识控制之中,有时连行为者自己都难以党察到,此即所谓的潜意识(弗洛伊德在研究歇斯底里患者时,发现他人的症状是受着一种患者本人也意识不到的力量所支配。通过催眠疗法,能使患者暴露出这种支配力量的内容,一旦患者意识到其内容,症状便会消失。于是他得出结论说,在人的意识之外还有一个隐藏着的东西,这就是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们意识到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是意识不到的潜意识,它是一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如同冰山下的海洋,冰山是可见的突起,而海洋则是无尽的辽阔。潜意识是人类本能冲动的源泉,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下去的不能满足的欲望的总仓库。为了使潜在的能量得以发泄,需要进行大量的秘密的心理工作,这就是所谓的“精神机制”。由于这种机制有其自己独特的表达和反应方式,所以不能以人们所意识到的心理过程去衡量。例如做梦和一些不可思议的变态心理症便是如此。即使是在正常人的精神活动中,有的也难免要流露出自己也不能理解的言与行。一位议长,在众议院致开幕词中,

叔本华虚无主义解读——取消其哲学的悲观主义意味

叔本华虚无主义解读——取消其哲学的悲 观主义意味 文化纵横谈 叔本华虚无主义解读 —— 取消其哲学的悲观主义意味 ■张>---7~ "这个时代再没有荣誉的桂冠可以送人了,它的赞美是猥 滥的,它的责备也没有什么意思." 叔本华说,"人生没有任何价值,只是由'需求'和'迷幻' 所支使活动.这种活动一旦停止,生存绝对荒芜和空虚便表现 出来."在这梦幻般的现实中,我们,阿童尼一般"没有死,也 没有睡,他不过是从生之迷梦中苏醒",活人迷于恶梦,像尸身 一 样在腐蚀着.我们没有所悲正如我们没有所喜,这一切,归 结至此,而或它还将延伸,也不过是一场虚无. 那么叔本华如何被合理的推崇为悲观主义的代表人物之 一 呢? 一 ,关于意志的论述 在继"世界是我的表象"之后叔本华指出了"世界的本质 是意志",而意志实际上就是意欲,是一种生存意志,生命意 志,在第四篇中叔本华做出了其间必要的转换:"意志既然是 自在之物,是这世界内在的涵蕴和本质的东西;而生命,这可 见的世界,现象,又都只是反映意志的镜子;那么现象就会不

可分离地伴随着意志,如影不离形;并且!t~JL有意志,!I~JL就会有生命,有世界.所以就生命意志来说,它确是拿稳了生命的;"作为处于主客体形式之外的意志,它不服从于必然的根据律,而正是这同一个意志,它又在不停地分裂,"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意志便是欲求,欲求 就是痛苦."一切追求挣扎都是由于缺陷,由于对自己状况的不满而产生的,一天得不到满足,就要痛苦一天,况且没有一次满足是持久的,每一次满足反而只是又一新的追求的起点…… 追求挣扎没有最后的目标,所以痛苦也是无法衡量的,没 有终止的."如果相反,人因为他易于获得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我们在叔本华的着作里,丝毫看不到半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只能感到人生的痛苦,无休止的烦恼,生存空虚, 以及没有任何希望的未来. 这是因为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所以也就是处于缺乏,所 以也就是处于痛苦. 正如叔本华所讲,"归根结底,这都是由于意志必须以自身饱自己的馋吻而产生的,因为除意志之外,再没有什么存在的东西了",而它呢,却是一个饥饿的意志.人世的追逐,焦虑和苦 难都是从这里来的这意志便决定了苦痛的人生. 二,人生哲学 现在我们都已认识到自己的现象的本质就是自己的意 志,我们的现象既是由于我们的行为,又是由于这行为的不变底本,意志虽不是行为的原因,然而意志却决定着行为,于是, 我们也不得不同叔本华一样认为:人生本质上是痛苦的.这是因为,生存意志本身就意味着欲求和渴望,"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却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要追求一种欲望并得到满足,就会遭遇种种烦恼和痛苦.一种愿望与欲求得到实现与满12

弗洛伊德理论的认识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认识 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弗洛伊德,是完全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发现人们内心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地方,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进行大量的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人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对我们行为、举止、生活的影响。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他对人类的心理活动进行大胆猜想和验证,提出无意识理论,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有了提高,具有非常独特的启示意义。 以潜意识为基础的人格学说是弗洛伊德学说的核心。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三方面:无意识与心理结构学说、本能学说、梦的学说。其他的基本学说都是为了从不同的层面阐释和论证无意识学说的。 早期,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意识部分就像冰山露在海面之上的那一部分;前意识相当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它随着海水的波动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没入水面;而无意识则是没于海水中的硕大无比的主体部分。(1)“意识”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它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可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2)“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受风俗、道德、法律的控制而被压抑或排挤到意识阙之下,但未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被压抑的欲望以性欲为主。无意识是生物本能和人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的积淀,是人的原始性、自然性本能的盲目动力,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处于心理结构的最深层。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是“一团混沌”;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这一部分个人是意识不到的,但它却能影响人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无法克制的强烈要求发泄的一种心理能量,其活动遵循快乐原则,其规律是不断企图渗入意识的层次中,通过获得本能欲望的满足而得到愉快,并避免对本能欲望的压抑。无意识是人的内驱力之源,其中本能、欲望和各种冲力赋予人的一切活动能量。(3)“前意识”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即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是调节意识与无意识

弗洛伊德心理学说

弗洛伊德心理学说 心理动力的本能论:弗洛伊德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本能来自身体的内部刺激,它驱使人通过活动来满足由于内部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宣泄和消除由于刺激所引起的紧张、痛苦和焦虑。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弗洛伊德多次提出和修改他的本能理论,如前期提出的自我保存与种族繁衍的本能,后期提出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等。但是他所反复强调、深入研究的则是性本能。他认为性本能是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因素," 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1)根据这一心理动力论,弗洛伊德系统地揭示了人格发展的过程,揭示了各种精神病的起因,解释了人类创造性行为的心理动机,性本能成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解人类活动的一把钥匙。正是这两个基本的理论发现,支起了一个巨大的拱门,精神分析的潮流就从这一拱门源源流出,并显示了独特的思想个性。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最有影响的分支主要包括 5 个方面:一、梦心理学。弗洛伊德用无意识来解释梦,认为" 梦都是本能欲望的满足。" (2)同时他还提出 了梦的工作机制,探讨了自由联想等释梦的方法和技术,将梦的

分析看着是理解和接近人的无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二、过失心理学。根据决定论思想,弗洛伊德深信任何偶然性的后面都受到必然性的支配,因而人的各种失误,如口误、笔误、遗失、遗忘、误听、误读、误行等,都是无意识动机与意识的控制相互冲突的体现,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暴露。三、变态心理学。传统的变态心理学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弗洛伊德则将病因转向了对病人的内心冲突和动机的分析,他指出,变态心理可以说是性的本能因受到外部和内部挫折和剥夺后所引起的非常规的寻求满足的心理,是无意识欲望的反常表现,是力比多的变态用法,是力比多满足的代替物。而这些变态心理大多是对早期婴儿的性满足方式的倒退,如受虐与施虐、自恋、同性恋、恋物淫、窥淫癖等。四、人格心理学。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 )、"自我" ( ego)、" 超我" ( super-ego )。" 本我" 的构成是被称为" 力比多" (libido )的原始的生命本能,它无条件地按照"快乐原则"行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而"自我"则使本能现实化理性化了,它已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了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其行为准则是"现实原则",它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 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儿童时期所认同的双亲或社会的

悲剧理论在西方的发展概况

悲剧理论在西方的发展概况 西方悲剧从古希腊悲剧发展至今已由两千五百多年历史了。伴随着悲剧辉煌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莱辛、席勒、黑格尔等许多著名的悲剧理论家。他们的悲剧理论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不断成熟和完善。 一、古希腊时期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祀,题材大都取自神话。古希腊最有名的悲剧诗人有三位: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希腊悲剧的主题常涉及命运,“诗人们往往以命运来解释他们无法理解和解决的矛盾和困难”。古希腊的悲剧理论也有着丰富的遗产。古希腊战乱频繁,客观上推动了不同地区文明的融合,促进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发展。宗教观念、哲学思想对于当时的文艺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柏拉图从政治家的角度出发,贬低“模仿的诗”。他认为它们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败坏人心,培养人们的‘感伤癖’和‘哀怜癖’。”这种癖好一旦养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就不能用理性去克服,因此他把诗人逐出了理想国。 第一个为悲剧下定义的人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写道,“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二、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时期的悲剧创作虽不如古希腊的悲剧那样繁荣,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古罗马时期战争频繁,政治混乱,集体主义精神消逝,文学主要反映个人情怀和日常生活。这时的文论家针对时弊,提倡文治统一和崇高的文风。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文艺理论家当属贺拉斯。他的《诗艺》是继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后古代欧洲出现的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 三、文艺复兴时期: 十四世纪中叶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继尔席卷全欧洲。这时的人文主义者们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莎士比亚。他的悲剧宣扬人文主义的“自由”、“博爱”的思想,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反映当时英国的现实生活。莎士比亚的悲剧突破了“三一律”原则,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新古典主义时期: 十七世纪初,新古典主义思潮首先在法国兴起,这一时期的悲剧理论特征是: 一、崇尚理性,主张理性战胜情感。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和代表作家高乃依在他的理论中强调:悲剧英雄的性格在于公民的义务战胜个人情感;悲剧情节可以虚构,但必须具有可能性;悲剧的唯一目的是给观众以快感,而教化则寓于快感之中;观众欣赏完作品后应是清醒的,而不是迷狂的。 二、艺术上崇尚和谐、典雅。高乃依认为悲剧的题材需要崇高的、不平凡的、严肃的事件。他还认为悲剧主人公不一定都是帝王将相。 三、悲剧创作严格遵守“三一律”。古典主义时期,大多数悲剧理论家把“三一律”当作永恒的真理,严格地遵守。布瓦洛将其写入《诗的艺术》,使它更具有了权威性。英国古典主义后期代表作家约翰逊没有简单地接受“三一律”,而是仔细分析,对其中的时间整一、地点整一给予了无情的批判。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_万菲

第12卷第4期武钢职工大学学报Vol.12No.4 2000年11月 J ou rnal of Univ ersity for Staff and Work ers of W IS GCO Decem ber.2000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万 菲 (华中师大中文系 武汉:430072) 中国分类号:B021 文献标识码:A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名字是精神分析学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在于弗洛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学说,而且还在于他穷毕生的精力去阐述、传播、运用精神分析学说。 “精神分析”一词是弗洛伊德于一八九六年三月在其发表的法文论文中首先提出来的。而在一八九五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共同出版的《歇斯底里研究》,则提出了精神分析学说赖以创立的理论基础。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着禁止相互制约且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精神病治疗方法及其理论,是从特殊的非正常人的心理过程出发,进而推及到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过程的解释。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心理学。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领域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的世界,它的最底层有着神奇的不被人所意识到的东西。也就是说,在人们意识到心理过程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远离人的意识的广博深蕴的心理层。弗洛伊德指出,人的心理本身就是由各种成分汇合而成的混合体,不仅包括有意识的,而且还包括无意识的,而无意识乃是人的心理更为原始的更为广泛的领域。于是对无意识的实质和无意识在人的心理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进行揭示和说明,便构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内容。据此,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即无意识和性的本能、冲动。第三,就某种意义说,哲学也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弗洛德反对把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哲学体系对待,实际上他在创立精神分析学说的初始就使这一理论潜藏着从哲学方面加以推广的思想倾向,终于在尔后精神分析学发展的历程中,逐步具备了某种哲学性质。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看作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但精神分析理论是否如弗洛伊德称之的,具有那么重大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关键在于它的理论基石是否可靠,是否科学,是否经得住历史实践的检验。 无意识学说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弗洛伊德曾经把这一学说作为精神分析的第一个基本理论前提。以无意识作为心理的基础,可以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领域,即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无意识是心理结构的深层领域,是它的最原始的基础,是心理系统最根本的动力。我们称之为意识知识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潜在的无意识的条件下,即在不能被心灵理解的状态下存在的。无意识的存在领域远远超过了意识,除了在特定条件下进入意识领域之外,大部分无意识的东西便以各种改装的形式,在意识的舞台上露面亮像。无意识活动最主要的是人的本能冲动。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冲动来自机体内部的刺激,举凡与本能冲动有关的欲望、情感、意向就组成了无意识的内容。弗洛伊德对意识独特的见解是认为意识又始终处在与无意识的冲突之中,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虽然有家长的地位,但这种地位的基础是脆弱的、不稳固的。自我意识的统一性和确立性,由于无意识的作用而发生分裂。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还存在一个前意识领域。所谓前意识就是意识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领域,无意识进入意识领域必须经过前意识领域,借助于前意识的某种形式才能实现。人的心理结构就是由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这三个领域或系统、层次构成的,无意识处于深层,意识处于表层,前意识是表层的储存库,这三个领域组成一个动态心理结构,它们始终处在相互渗透、流动变化之中。如果三者处在协调平衡状态,那么就是正常人的心理结构,具有常态的性质;如果三者处在不平衡的紊乱状态,那么就是非正常人的心理结构,具有变态的性质;变态的极端表现就是歇斯底里的症状。这 来稿日期:2000_05_29 作者简介:万菲,男,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基础理论本能性思想述评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1997年第2期(总第74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基础理论本能性思想述评 张丽锦 (宁夏大学基础部讲师,宁夏银川,750021) 如今谈弗洛伊德已不具有什么新意了,不论提及精神分析的哪个部分,不论对弗洛伊德进行褒或贬的评价,都不带有什么开创性或挑战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精神分析已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事实已经证明,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对精神病学、心理学乃至关于人的一切学科领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其理论对传统的心理学关于人的研究是一个令人惊骇的挑战,尽管这一挑战现在以至将来都要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和新理论的挑战。 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起来主要有潜意识论和性欲论两种主张,笔者认为:本能论是该理论的核心,无论是潜意识,无论是性欲,归根到底,都是本能的范畴。 精神分析所含盖的内容极为丰富,仅基础部分就包括潜意识论、性欲论、人格理论等,在此基础上又涉及到了社会文化、宗教道德、文学艺术和战争攻击等几乎所有关于人的研究的领域。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划分是研究弗洛伊德的学者们人为进行的,在精神分析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各个方面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一个复杂的统一体。本文的目的旨在阐述精神分析的基础理论潜意识论、性欲论和人格理论是以本能思想为核心和基础的,并且试图对其本能论思想进行客观评价。 一 本能的概念及精神分析理论的本能性 对本能概念的界定,目前还没有一个众所公认的权威概念,但各种关于本能的概述至少都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本能的非习得性,即本能具有先天遗传特质;(2)本能是一种力的冲动,即具有倾向性;(3)本能不是封闭性的。弗洛伊德对本能界定为,“一种源自体内而表现在精神上的内在刺激”[1]、“在本我的需要所引起的紧张背后存在着力,称之为本能”[2],同样也包含上述几个特征。 弗洛伊德关于本能的论述主要在于本能的起源、对象、目的和动力即它的特性和种类的划分两大部分,它们构成了其理论的本能论部分。我们之所以视本能为其理论核心,是因为我们认为弗洛伊德是一个本能论者,强调决定人的行为、人的本质的是内在的本能,而不是外在的别的什么,人性的本质是由基本的本能组成和决定的。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创立并发展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无论是潜意识论、性欲论,还是其人格层次理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构筑起来的。他首先以本能思想为核心建立其精神分析的理论大厦,充分强调其基础理论的本能特质;其次,通过对本能的特性和分类的探讨导源出他的注重生物基础的人性理论;第三,用本能论的思想广泛地解释社会现象,进一步突出了其理论的生物学特性。尽管他也看到了决定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因素,但为了突出其理论发现,最终还是夸大了生物特性。一种思想既促使他努力探讨人的深层心理,也促使他把所有发现归结为一,造成科学认识和理论研究的偏激。 二 弗洛伊德本能论思想的产生根源 作为本能论者的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受当时科学背景和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的。尽管我们必须承认:历史为某种思想体系提供客观背景和思想家如何在这一客观背景下提出建立这种思想体系和方法的方向问题,是不能混淆的两码事,前者涉及到的是理论产生的客观必然,后者则是思想家本人理论的主观出发点和自身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但一个新理论的形成,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弗洛伊德成为本能决定论者也是基于同样道理一是当时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另一是他本人生活、学习经验和个人的研究品质。本能论思想的形成一方面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而强调人的生物本能性,另一方面受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根据其对病态人格进行的研究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在此,他对发展心理学的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主要包括意识(conciousness)和无意识(unconciousness)两个部分。弗洛伊德后来修订了这种意识与无意识的“二分法”,而引进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 “本我”,类似于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的“无意识”概念。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弗洛伊德把本我比拟为充满剧烈激情的陷阱(pit)。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动机的里比多(libido)被围困在本我中,并且是通过减少紧张的意向表现出来。诸如,性欲的满足、干渴和饥饿的解除等,都使紧张状态消除而使个体产生快乐。在弗洛伊德看来,一个个体是要和现实世界发生交互作用的。即使是进攻、侵略,也是和本我的减少紧张状态的基本原则相联系的。 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是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由于他们可担忧的事情不多,除了身体的舒适以外,尽量解除一切的紧张状态。但是,由于生活需要,可能产生饥饿、干渴,于是就产生了紧张,他们等待吃奶、喝水,此时,本我可能会产生幻觉,出现希望目标的想象而且在幻想中获得满足;本我也可能闯入梦境,儿童在梦中吸吮乳头或拿起了水杯。这被弗洛伊德称之为初级过程思维(primaryprocessthinking)。儿童随着年龄的递增,不断地扩大和外界的交往,以满足自身增加的需要和欲望,并维持一种令其舒适的紧张水平。在本我需要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接通有效而适当的联络时,自我就从儿童的本我中逐渐地发展出来。

我所知道的叔本华

我所知道的叔本华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始祖。他出身于但泽(今属波兰)一个银行家家庭,1809年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医学,后对哲学感兴趣。1811年转入柏林大学专攻哲学,听过费希特的课,1813年以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耶拿大学博士学位。 因家境富有,他不必为生计奔忙,一生潜心著述。只有1820年和1826年两度试图在柏林大学开课,均因找不到听众而失败。 1819年,他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几乎无人问津,直到三十多年后,人们才认识到他的哲学的价值,他的声望在他70岁时达到顶点,两年后他死于肺炎。 叔本华最重要的思想是他的“唯意志论”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两句话是“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他认为“意志”是高于一切的,个体的“意志”即是他“世界”的主宰,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思想也是意志的派生物。意志也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肠胃、利爪、肌肉、性器官都是意志促使生物发展出来的。他把理性置于意志的支配之下,认为意志统率知觉、记忆、想象、判断和推理,人的思想、理性应当服从神秘的、无从解释的意志。人之初并无理性可言,只是后来需要体现意志时意志才造出了理性。但理性是不可能认识到世界的本质的,直觉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 叔本华对于意志的强调又引出了他的“生命意志论”。叔本华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生命意志是痛苦的本原,由生命意志产生的欲求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每一次欲求的满足、结束都必然一个新的欲求的起点,导致欲求的循环不止。欲求的无限,使痛苦也无穷无尽。即使欲求的实现带来了满足,它也是暂时的。因此,叔本华提出了他的摆钟理论,认为人生就像一个摆钟,在欲求之间、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地来回摆动(同时他也说过人类幸福的天敌是痛苦与无聊)。意志的本质就是挣扎,它没有目的、没有满足,欲望的暂时的满足也立刻导致空虚无聊,导致进一步的欲望和挣扎,欲壑难填。所以人生本质上就是无休止的痛苦。 由生命意志便可以引申出他最广为人知的“悲观主义”。既然世界本质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那么世界就无法脱离其痛苦的本质。于是叔本华认为所有的幸福都是虚妄,只有痛

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理论的比较

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理论的比较 (1)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性本能的心理能量称为里比多。弗洛伊德把里比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 阶段年龄(岁)性敏感区行为特点 口唇期0~1 口、舌、唇里比多从嘴开始,吮吸产生快感吸吮、吞咽、咀嚼、咬 肛门期1~3 肛门以排泄和玩粪便为乐 前生殖器期3~6 生殖器俄狄浦斯情结 潜伏期6~11 无特定区域性发展停滞或退化,相当平静的时期 青春期12~18 生殖器从父母或成人中摆脱,产生性冲动手淫、性交、对其他人的感情 弗洛伊德认为,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家长如果能适度满足儿童的性需要,儿童就能健康成长;如果儿童的性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固着或倒退,成为各种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2分) (2)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埃里克森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 阶段主要矛盾发展内容 婴儿期(0~2岁)信任对怀疑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儿童早期(2~4岁)自主对羞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4~7岁)主动对内疚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学龄期(7~12岁)勤奋对自卑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对混乱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感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对停滞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成年晚期(50以上)完善对绝望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演变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

叔本华论人生痛苦

叔本华论人生痛苦 孟令丽,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叔本华的哲学,尤其是关于人生痛苦的哲学有着消极的情愫,对后世哲 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种哲学思想的形成都有其深刻的根源,人生痛苦哲学的形成有其痛苦的根源。这也就证明人类世界自古就充满痛苦,所以现世的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笑对人生。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现实意义 Schopenhauer on suffering in life Meng lingli,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bstract:Schopenhauer's philosophy, especially philosophy on life has a negative painful feelings, on the later philosophers, had a profound impact. The formation of each philosophy has its deep roots, the formation of philosophy of life, suffering has its miserable. This also proved that the ancient human world full of pain, so this life we must learn lessons laugh. Keywords:Schopenhauer,pessimistic view on life, actual sign ificance 叔本华说,人生就象一个“钟摆”,摇摆于痛苦与空虚之间,永无休止。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的,人生的经历本身就是一场悲剧,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瞬间。人生的快乐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值,然而痛苦却远远超出我们的承受底线。“除以受苦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没有什么目的可言。”[1] 一、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形成原因 叔本华认为, 意志是世界的本原, 也是人的精神活动和行为的本源, 意志 又是盲目的、不可满足的欲求,欲求和挣扎便是人的全部本质。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也就是出于缺乏, 所以也就是出于痛苦。 叔本华这一悲观主义的哲学的形成既有他自身的原因,与当时社会环境也有密切关联,同时少不了受到前人及宗教的影响。 (一)内因。 叔本华个人的人生经历是他哲学形成的内因所在。叔本华从小就比较孤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