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营商解决方案

运营商解决方案

运营商解决方案
运营商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打印

?发送本文

?添加到收藏夹

运营级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

方案相关内容

随着视频监控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各个行业、商业企业、公众用户对于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要求越来越迫切,“全球眼”及“宽视界”的业务模式逐渐显示了优势,运营商可以利用无处不达的宽带网络优势,将分散、独立的图像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区域、广范围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

运营级监控平台的要求

运营商监控“全球眼”及“宽视界”平台的用户可分为行业用户、普通商业用户、个人用户,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行业用户是当前运营商监控的主要目标客户,而监控本身是一个行业化、个性化的业务,就运营监控业务而言,根据专业用户、普通商业用户以及公众个人用户对于监控图像清晰度、时延、数据可靠性、成本的不同要求,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部署和实施。

因此在一个运营级的监控平台中,既要求其具备可运营可管理特性,能够符合运营商系统大容量、可扩展、高性能的特点,同时由于要发展大量行业用户,还要能够满足最终用户的大量行业特色需求,如高清晰低时延图像、公安平安工程的三台合一、报警联动、智能图像分析、车牌识别等行业专用的增值业务需求等。

创新的iVS运营级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上述运营商监控的用户需求,H3C公司基于在IP网络、IP视频应用及IP SAN存储等领域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对网络视频监控本质需求的深入理解,推出了iVS运营级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在按照“全球眼”、“宽视界”规范进行开发的同时,也融合了H3C在多种行业解决方案中提供的特色功能和增值业

务,充分满足运营级监控平台的不同行业用户需求。同时iVS运营级智能监控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NGN 体系架构,创新性地运用了硬件媒体交换机、统一存储管理、iSCSI块存储模式、EPON接入等多种技术。

图1 iVS运营级智能监控方案五大创新

◆首家将NGN架构、SIP控制信令引入监控系统中,采用信令控制与媒体处理相分离的架

构,基于软交换的思想实现监控管理和控制平台,所有监控功能采用IP标准技术实现,从

而极大的改善了原先监控行业采用厂商私有协议的局面。

◆首家推出硬件流媒体交换机UMS,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大容量、低时延媒体流交换,

全面提升运营商流媒体分发网络的整体水平。

◆首家引入存储管理(DM)的概念,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大规模监控面临的视频海量存储管

理问题,实现海量存储的分布式部署,集中管理,存储空间的动态分配及调整。

◆首家将iSCSI块存储的存储方式引入监控中,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原有监控视频图像采用

文件方式存储带来的哑铃效应问题(流媒体服务器性能瓶颈引发的系统性能低、集群管理

复杂、和稳定性差等),同时实现了历史录像的即时回放和秒级检索。

◆首家将EPON技术引入监控方案,可用一根光纤承载多个监控点,从而解决了大规模监控

占用大量光纤资源的问题。

iVS运营级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概述

iVS(IP Video Surveillance)运营级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用标准、开放、简洁、全IP的NGN 系统架构取代了传统解决方案非标、异构、封闭和复杂的系统架构。

1、方案组成

H3C iVS 运营级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包括视频监控管理服务器VM系列视频管理组件、MS系列媒体分发、存储组件,EC/ECR系列视频编码器、DC系列视频解码器、客户端软件VC、IP-SAN网络存储设备等。

iVS方案系统组成图如下所示:

图2 iVS IP智能监控系统组成图

各部分组成如下:

中心服务平台:负责完成用户和设备的接入管理,提供视频访问和控制服务以及存储处理服务等业务。

●VM中心管理单元:作为域内的业务中心,负责全域的业务控制;作为域间的交互实体,负责域

间的业务控制,协调全局的业务、认证等功能。同时内置NRM存储管理模块,实现了对系统内大量存储设备的集中管理以及存储资源的动态分配。

●VM控制信令单元:作为域内的信令处理中心,负责全域的信令处理;作为域间的信令交互实体,

负责域间的信令控制;协调本域或外域终端实体的信令交互。

●UMS9005通用媒体交换机:与MS视频分发单元功能一致,完成视音频的转发分发,但与MS

视频分发单元采用PC服务器+软件的架构不同,UMS9005是采用H3C高端交换机架构,采用NP技术开发的VTDU单板进行媒体转发,单板转发容量达到8G,单台设备最大配置4块单板,可以提供真正高性能的媒体处理能力,适合运营级别的大容量媒体转发,同时还支持双主控,双电源。

●MS视频分发单元(VTDU):MS视频分发单元主要功能是提供实时视音频媒体流的转发、分发功

能,可接收EC/ECR媒体终端发送的单播或组播实时视音频数据,转发、分发给多个视频客户端

(VC或DC媒体终端)。系统内可分布式部署多台MS视频分发单元,由VM视频管理单元进行管

理和业务调度,实现负载分担。

●MS网络存储单元(NRU):负责视频数据的转存和检索,它负责接收MS视频分发单元转发的视

频数据,将其存入IP SAN存储设备中,同时基于标准的RTSP、RTP协议,为视频客户端提供历

史录像的VOD点播功能。系统内可分布式部署多台MS网络存储单元,由VM视频管理单元进行管

理和业务调度。

●IP SAN视频存储设备:提供视频数据的存放。IP SAN存储技术对于海量信息的存储与共享,无

疑是最好的选择。视频音频存储部分包括H3C公司的IP-SAN存储设备。所有的IP SAN存储设备

可以根据需求灵活的部署在不同的监控中心,但都可以接受存储管理模块的统一管理。

前端单元:完成视频信号的输入功能,视频源除了包括各种前端摄像器材、云台外,还包括H3C公司的EC/ECR系列监控媒体终端。

图3 部分前

端设备

EC/ECR前端编码器采用电信级器件,温度、湿度适应范围广,在防雷、防腐、防潮等指标上均大大优于普通视频编码器,同时ECR编码器还内置存储设备,实现前端的本地存储,且支持本地高可靠SATA硬盘,支持RAID、热插拨等高可靠技术,同时支持完善的SNMP网管,可实现设备及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此外EC/ECR具备丰富的网络接口,除支持标准电口外,还支持SFP光纤接口和EPON无源光网络接口等。

用户端单元:是远程图像集中监控和维护管理的应用平台,包括DC系列视频解码器以及VC客户端软件。

DC系列监控媒体终端同时具备视音频解码、输出和网络接入功能,可以把来自前端监控媒体终端传送过来的IP 数据包还原成模拟视音频信号后输入到电视墙等设备。

VC客户端软件包括管理员版和客户版两个组件,管理员版主要由运营商管理员使用,完成客户业务的开通等管理工作,客户版由最终用户使用,用户可通过VC完成视频实时监控、云台控制、录像点播等业务功能。

图4 VC客户端

i VS 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运营级特点及优势

iVS 运营级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集视频编解码、网络存储、管理平台和传输网络四大平台为一体,以标准、开放、高质、可靠的IP技术,提供了适合全球眼监控业务的解决方案。具备如下特点:

●借鉴NGN的电信级架构,控制与承载相分离

iVS方案充分整合了IP网络、视频、存储、信令等领域的技术,采用开放的架构,标准的技术实现。整个体系架构分为接入层、媒体交换层、管理控制层、业务支撑层,层次清晰;

图5 H3C iVS 体系结构图

iVS方案借鉴NGN(下一代通讯网络)架构,将信令控制与媒体流交换分离的先进理念引入视频监控系统。系统管理服务器只处理信令流,媒体流通过网络或专用流媒体服务器的处理交换以分布式的形式分发出去,所有控制信令采用SIP信令实现。正是iVS 监控方案采用了业务承载和控制相分离的机制,使得整个系统具备很高的性能和可扩展性,尤其适合大规模监控应用。

●运营级大容量、高性能

iVS方案单域系统支持15000个前端编码设备,45000个摄像头,同时可通过集群进一步扩充,充分满足了运营级监控平台大容量的需求。

创新的硬件流媒体交换机UMS9005,单块VTDU板支持8G转发,整机满足4块VTDU高性能单板转发,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大容量、低时延媒体流交换,全面提升了运营商流媒体分发网络的整体水平。

●标准化的实现,奠定运营级监控平台基础

H3C iVS IP监控方案所采用的技术全部遵循相应的国际/国内标准。

1)监控控制信令:符合SIP标准,SIP已经成为运营商和公安“3111标准”推荐的控制信令标准,可以方便的和其它多媒体系统互通。

2)图像编码: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包括H.264 BaseLine Profile和H.264 MainProfile,同时支持MPEG4和MPEG2国际标准,图像格式标准化完全通过国际通行的第三方公司Tektronix测试仪器的严格测试。

3)存储技术:完全符合国际iSCSI标准,充分支持端到端的IP SAN。

各项标准技术的采用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用户的投资。

●电信级的前端设备高可靠性设计,降低运营商TCO

采用电信级器件和制造工艺,充分满足高风险等级场所的高可靠性监控需求。编码器产品针对室外恶劣环境使用设计,温度范围广,长时间工作范围0-65 ℃。防雷等级达到了正负4KV,冲击电流3KA的通流量要求,静电达到了正负8KV的要求,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 500,000小时,指标远远高于一般民用产品。支持醇酸树脂绝缘涂覆保护技术,达到防潮、防霉、防盐雾侵蚀的1级户外防护等级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

iVS方案采用专业IPSAN进行数据存储,同时VM-CMS中心管理平台的NRM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对所有存储设备、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

存储设备的物理部署可分布式也可集中式,但逻辑上可由NRM管理模块统一管理,NRM可根据前端摄像头动态调整存储设备中的数据资源,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存储空间的运营管理,同时NRM可为每个前端编码器的应用要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存储计划和存储策略,完成差异化的存储SLA方案。

同时iVS在存储可靠性方面也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如支持RAID、支持硬盘在线热插拔、支持硬盘电源短路保护、支持可选冗余热插拔电源、支持电源自动故障切换等。从而确保了可靠海量视频信息的可靠存储。

●丰富的运维管理手段

H3C iVS智能监控方案支持丰富的管理特性,由专业的网管系统进行管理。H3C网管系统可提供统一的平台、前端管理视图以及全面的故障处理机制,当前端或客户端发生视频丢失、网络中断、点播失败等告警时,网管平台可及时呈现并以醒目的方式进行通告;同时网管可以对前端网络完好率、视频完好率、视频点播情况以及平台设备的性能信息等进行统计,以图表的方式进行定期输出,帮助管理员了解监控业务状况。中心平台还可以完成对前端设备的定期巡检,批量下发配置信息,对用户进行分权分域的角色管理等网管功能。

●兼容3G/NGN等新技术标准,确保监控运营平台平滑升级

H3C针对视频监视网络大规模、大容量灵活部署的需要,创新的开发了可灵活部署的系列流媒体交换平台UMS,这为真正推动运营级监控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运营级行业大客户监控平台业务的发展,最终会与公众监控平台及3G/NGN网络互通。同时,我们看到,监控所涉及的每个子领域的技术都处在快速的发展中,如监控接入层中的各种无线技术,包括WLAN、GPRS、3G等;网络承载层中的IPv6、高性能以太网等;控制层的模块化软件技术、中间件技术等;业务

应用层的IP SAN、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iVS方案采用这种标准、开放的架构,有利于每个层次技术的独立发展及平滑演进,保护用户的技术投资。

i VS解决方案应用于行业大客户监控的优势

在运营商监控客户群中,可分为行业大客户、普通商业用户、公众用户等几部分,行业大客户是其中关键的用户群体,监控规模大、要求高,需要高清晰的图像质量以及低时延的查询控制;对于大量的视频监控数据,要求高效存取、快速检索、即存即看;同时往往需要监控系统提供增值接口,与自身的业务应用系统相结合。H3CiVS智能监控解决方案在满足大客户接入方面同样有其独特的优势。

●高清、舒适的图像质量,满足运营商大客户专业需求

iVS解决方案支持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MPEG2、MPEG4和H.264编码方式,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从CIF标准清晰度到D1高清晰度的多种格式,完全遵守国际标准可以保证系统互连互通的基本业务需求,同时便于今后开展各种图像增值应用业务。可适应128K到8M的网络带宽环境,支持MPEG2标准最高达8Mbps 码流,MPEG4最高可达4Mbps,H.264(BP)可提供3Mbps编码方式。

●开放的API接口,实现行业增值应用

由于IP承载协议的开放性,iVS系统间的各个模块可以有机的通过IP协议结合起来,并可以与外部模块进行良好的兼容,iVS可以提供标准的API接口,与第三方上层应用及相关业务系统进行联动,可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合作提供行业监控应用,为客户实现GIS地图、三台合一、门禁、报警联动、智能图像分析、人脸识别等增值应用;

图6 开放接口应用

●历史数据秒级检索、快速回放

传统的文件模式存储,需要将流数据切成一个个文件进行存储,从而造成海量的文件信息难以有效检索,同时由于流媒体服务器进行大量文件切分工作而形成瓶颈,造成所谓“哑铃效应”。iVS方案端到端的IP-SAN存储采用基于数据块的存储模式,前端编码器直接将流数据存入IPSAN设备,避免了文件切分的瓶颈问题,同时克服了传统监控模式中文件存储容易损坏文件和无法查询最近图像的弊端,在提高系统可靠性同时大大缩短了系统的图像回放响应时间,可实现历史图像信息的秒级监控,为紧急情况处置争取了时间。

●创新的双流分离设计,高质量保证实时流和存储流

用户的业务模式的不同,网络建设规模的不同,存储建设规模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用户对于查看和存储的需求有较大的差异,实时查看流和存储流在时延、可靠性、稳定性的要求均有所不同。

iVS方案根据网络监控中对实时流和存储流的需求差异,在前端编码器实时流和存储流合一的单流基础上,创新性地在全系列编码器产品中采用了实时流和存储流分别输出的双流设计,其中实时流支持单、组播,存储流支持iSCSI标准的TCP单播流。同时在用户接入带宽较窄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单流在有限的带宽下提供尽可能高的图像质量。

●分级分域的管理模式,满足大规模组网需求

系统针对不同的用户可以采用域管理、用户管理和云台控制冲突管理等多种权限管理模式。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指定的权限对系统进行操作。这种分级分域的多种管理模式非常适合运营级监控平台的管理模式。

●支持多种接入方式,适应运营商IP承载网各种环境

iVS方案支持Ethernet、SFP、EPON、XDSL等多种接入方式。EC/ECR编码器支持双网口、SFP光纤接口和EPON无源光网络接口,方便用户选择组网方案。如在光纤资源充足的接入点,采用SFP接口百兆数字光纤接入,充分利用现有IP网络。在光纤资源紧张的地方采用EPON无源光网络,通过一根光纤可以解决大量的监控媒体终端的接入,大幅减少用户的光纤布线成本,降低系统综合成本和线路租金。在规模较小的监控点,可通过外置Modem实现ADSL/ADSL2+、G.SHDSL等方式接入,满足不同规模监控点的接入需求,从而实现灵活的线路运营。

图7 iVS方案EPON接入示意图

H3C iVS智能监控解决方案在充分满足运营级监控平台需求基础上,也针对专业大客户的接入提供了个性化的优势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全球眼”、“宽视界”等领域及满足运营商大客户监控网络的建设。

世界各国的运营商简介

首先说明电信只不过是中国电话业务的一个运营商。 什么是运营商? 运营商又名代理商 1.代理商体系的构成 知持科技的代理商分为:战略合作伙伴、核心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 2.代理商的职能 各级代理商承担不同的代理职责,只有成为核心代理及其以上级别才可以发展下一级代理商。相应的享有不同的产品代理价格折扣和支持。详情请与知持科技相关负责人联系。 三、相关政策 1.全国统一售价 实行全国统一的终端市场价格策略,避免各代理商在价格上进行的竞争,充分保障代理商的利润空间。 2.区域保护 在没有得到知持科技正式授权的情况下,代理商均不能跨区域操作业务。 3.客户保护 代理商发展的客户,知持科技将不再与其发生商务层面的联系,包括结算费用款项等。 四、市场监控 知持科技通过严格有效的监督机制,维护OIS在线协同系统市场的健康发展,坚决肃清破坏市场的违规行为,为大家创造一个公平、健康、持续发展的市场。如有代理商进行打折销售或违约跨区操作,一经查实,代理商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其代理商资格。 世界各国的运营商简介: 一、韩国: SK电讯(以信息通讯产业为核心之一的世界一流企业) LG Telecom(韩国移动业务排名第三) KTF(韩国移动业务排名第二位) KT(韩国电信,固定电话业务第一大运营商) 二、日本: KDDI(日本最大的3G运营商) NTT DoCoMo(日本排名第一的移动通信公司) Vodafone(日本排名第二的移动通信公司) 日本电信 三、美国 Cingular Wireless(美国第一大手机运营商) Sprint(美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 Verizon Wireless(美国最大电话通讯公司) AT&T (美国第一大电信运营商,世界顶尖数字通信公司之一)

电信运营商实名制解决方案

电信运营商实名制解决方案

电信运营商“电话实名制”解决方案 1. 实名制背景 2013年7月16日工信部部长苗圩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5号文件。文件内容为《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已经2013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2.运营商渠道现状分析 三大运营商渠道基本分为自有营业厅、合作营业厅、专营店、特约代理点、末梢渠道五级,其中绝大部分自有营业厅、合作营业厅、专营店、特约代理点已经符合《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要求。 但末梢渠道由于数量众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销售单一,一直以来是实名制登记的盲区。在新的监管要求下,末梢渠道如何满足工信部实名制要求成为上海移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杭州仁盈实名制解决方案 3.1 方案背景 工信部于2010年9月出台文件,要求三大运营商实现新增用户实名登记,2010年同时也是3G快速发展的元年,3G的发展意味的渠道的变革。因为观察到这两种变化,杭州仁盈开始致力于为运营商提供新一代渠道移动式营销和服务解决方案--“快营销”。 “快营销”是将营业厅的一线设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写卡器、身份识别)优化到一台只有A4纸大小的设备上,等同于营业厅的业务服务能力,将营业厅延伸到用户身边,能快速发展代理商、有效管理代理商、提升代理商业务能力。 在2011年4月仁盈科技为上海联通定制了1500台“快易点”终端,不仅解决了上海联通末梢渠道管理松散,增量不增收的现象,又满足了工信部提出

的实名制要求。从此以后在其他运营商(新疆移动、湖北移动、四川移动、北京电信、宁夏移动、青海移动等)陆续实施。 3.2 方案概述 目前“快营销”针对移动末梢渠道有三种解决方案,均能满足工信部实名制要求。 方案一:代理商人工识别身份证真伪,通过手机拍照获取身份信息(定制客户端)和号卡信息,并自动将信息(身份证图片、身份信息、号码、套餐)上传到渠道经理处或后台集中处理。 方案二:代理商人工识别身份证真伪,通过电脑连接杭州仁盈“办易伴”终端(含定制桌面客户端,用于拍摄身份证并自动识别),将获取信息(身份证图片、身份信息)并填入CRM系统,然后将工单号回填桌面客户端提交后台处理。

ITU官方全球电信运营商MCC+MNC列表

Annex to ITU Operational Bulletin No. 1056 – 15.VII.2014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TSB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BUREAU OF IT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bile Network Codes (MNC) for the international identification plan for public networks and subscriptions (According to Recommendation ITU-T E.212 (05/2008)) (POSITION ON 15 JULY 20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eneva, 2014

Mobile Network Codes (MNC)for the international identification plan for public networks and subscriptions Note from TSB 1. A centralized List of Mobile Network Codes (MNC) for the international identification plan for public networks and subscriptions has been created within TSB. 2. This List of Mobile Network Codes (MNC) is published as an annex to ITU Operational Bulletin No. 1056 of 15.VII.2014. Administrations are requested to verify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List and to inform ITU on any modifications that they wish to make. The notification form can be found on the ITU website at www.itu.int/itu-t/inr/forms/mnc.html . 3. This List will be updated by numbered series of amendments published in the ITU Operational Bulletin. Furthermore,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Annex is also available on the ITU website at www.itu.int/itu-t/bulletin/annex.html . 4. Please address any comments or suggestions concerning this List to the Director of TSB: Union (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Director of TSB 5211 730 +41 Tel: 22 5853 730 Fax: +41 22 tsbtson@itu.int E-mail: 5. The designations employed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 in this List do not imply the expression of any opinion whatsoever on the part of ITU concerning the legal status of any country or geographical area, or of its authorities.

移动电信联动运营商项目实施配合方案(实用版)

移动电信联动运营商项目实施配合方案 本项目由监控系统和网络系统组成,任何一方在进度、质量或沟通上发生问题都将对整个项目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建立以下措施,双方共同落实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1、与运营商的沟通协作承诺; (1)以项目正常实施为目标,摒弃异议,互相配合,全力做好工程施工工作。 (2)加强协调沟通工作,愿与运营商共同成立工程协调工作组,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工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制定解决办法。 (3)与运营商就项目实施方案、进度安排进行探讨,制定双方接受的施工安排,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与运营商制定统一的建设分工方案及建设协同方案,做好各自分工的工作,积极协调,做好交叉工作。 2、建设分工方案 (1)运营商负责每个信号与指挥中心的网络线路的建设、调测,包括各监控点至指挥中心的光纤提供,光缆布放施工、光缆熔接、光路的测试,各监控中心网络平台搭设,保证所提供线路具备使用条件。 (2)我方负责监控系统的建设,包括前端监控点的建设、镇街监控平台的建设、指挥中心监控平台的建设、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调测、户外设备箱及立杆的安装、配电安装等工程项目。

3、建设协同方案; 为加强与运营商沟通与协调,保障沟通顺畅,减少推诿扯皮等拖延工程进度的情况的发生,制定建设以下协同方案。 (1)建立沟通协作机制,我方将与运营商协商成立由双方现场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参见的现场工作协调小组,小组每天沟通,处理当天发生的协作问题,协调安排第二天需要协作配合的工作,每周举行联席会议,总结一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突发的情况随时协调,及早处理。 (2)施工前期,双方共同勘查现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监控点,协商确定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时间。我方会有独立人员同运营商一起完成前期工作,如前端定点工作以便于方尽早将光缆布放到位。 (3)施工期间,我方先期打基座(新设杆)或安装设备箱,确定监控点位置。运营商依此布放光缆;我方供电线路与光缆路由重合点位,与运营商共同施工,双方协商施工方案;新设杆点立杆,须等运营商光缆布放到位后开始施工,立杆时协助运营商将光缆布放到箱; (4)在完成光缆施工、熔接,测试线路通畅后,以约定方式通知我方运营商人员,确认交接。 (5)我方在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过程中,遇到疑似网络或光缆线路问题,将主动联系运营商,共同排查故障,共同确定故障具体原因,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在故障原因不明确时,积极查找原因,不推诿。 (6)在系统联调过程中,我方将与运营商全力合作,保障项目系统正常运作。

网络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样本

网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目录 (2) 一网络性能监控和流量管理重要性 (5) 1.1影响网络性能因素 (6) 1.2问题症结 (6) 1.3解决之道 (7) 二当前也许存在困惑 (8) 三解决方案 (10) 3.1方案目 (10) 3.2方案实行 (11) 3.2.1 Solarwinds系列产品概述 (11) 3.2.2 产品架构图 (12) 3.2.3 产品布置及配备规定 (13) 3.2.4 采用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r(NCM)实现配备管理 (16) 3.2.5 采用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NPM)监控管理您网络 (22) 3.2.6 采用IP Address Manager(IPAM)监控管理您网络 (26) 3.2.7 采用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APM)监控管理您网络 (30) 3.2.8 采用NetFlow Traffic Analyzer(NTA)控制带宽使用率 (36) 3.2.9 采用VoIP Monitor(IP LSA)控制带宽使用率 (40) 3.2.10 采用Solarwinds Toolset 实现对网络监测和分析以及网络故障及时发现 (43)

四 Solarwinds技术服务内容 (47) 五 Solarwinds客户分享 (50) 六项目建设投资回报 (51) 七总结 (53)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数字信息时代到来,运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收集、信息传递,已成为咱们生活中不可缺少一某些。随着网络接入成本不断减少,公司上网不再是大公司大机构专利,中小公司顾客运用宽带接入手段只需付出很少开支,就可以同样享有到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便利。继电话、传真之后,互联网成为公司又一种重要对外沟通手段,并且大有取代前两者趋势。不但如此,越来越多公司不再满足于网上浏览、电子邮件等初级信息应用,逐渐开始关注远程视讯会议、IP电话等网络通讯手段,ERP/ERM、OA等信息管理应用也被越来越多公司所采纳。通过组建跨地区公司Intranet,公司将分散在各地构造联成一种整体,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减少了管理成本。此外,通过建设公司门户网站,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网络协助公司不断赢得新商机。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公司寻常运营中不可缺少一种重要环节,网络服务中断或者性能减少都会导致公司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或者间接引起运营成本增长。网络在公司寻常运营中重要地位,决定了网络运营维护成为公司IT人员首要工作。然而长期以来,网络管理人员对于网络上流量有多少,什么时间流量最高,流量中不同合同和应用分布等状况一概不知,唯一可以拟定就是网络通或是不通。由于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网络管理,当浮现网络性能下降状况时,技术人员无法及时做出判断,并采用有效办法加以解决。IT管理员将需要更多工具和服务,来提高网络可视性,并在发生网络问题迈进行积极规划和防御。

关于移动运营商在大数据方面的应用及策略

关于移动运营商在大数据方面的应用及策略 发表时间:2017-10-11T15:22:24.2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作者:白雪伟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运营商的用户数量和业务数据呈现指数式的增长。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 530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运营商的用户数量和业务数据呈现指数式的增长,数据处理的复杂程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但随着大数据在移动运营商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工作人员在处理数据方面更加的高效、精确,同时也促进了网络资源的优化,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本文从大数据的优势特征以及大数据在移动运营商尚存不足之处的角度入手,进而分析了移动运营商在大数据方面的应用,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移动运营商大数据发展策略。 一、大数据的优势特征和不足之处 1.大数据优势特征 大数据对于互联网领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互联网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生产力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得以大幅度的提高,移动运营商在大数据应用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其具体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用户基数庞大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移动运营业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迄今为止,三家运营商移动用户已达到约13亿人次,移动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及海量的基础数据第二,数据的时效性4G时代的到来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移动互联网紧密相关,移动运营商掌握着庞大的第一手用户行为数据,并保持数据的不间断更新,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第三,移动运营商转型契机为应对OTT的竞争,移动运营商巫需向数字化服务提供者转型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兴起,移动运营商能加快转型的步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信息服务。 2.移动运营商在大数据应用方面面临的挑战 第一,数据来源广而杂,聚集较为困难系统数据形式不一,格式多样,而系统往往只支持单一的数据结构处理模式,无法全面覆盖各种类型的数据处理,进而无法满足互联网多样化的发展,同时也给大数据的技术人员在处理数据上造成一定的困难第二,商业模式尚未成熟移动运营商由于拥有的用户基数过于庞大,掌握的数据资源也非常多,但对于这些数据的处理上仍存在一定难题由于移动运营商尚未建立对外数据平台,大量的数据只能供内部人员使用,而不能使外部人员对其加以应用,从而造成这些数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第三,大数据运营存在风险人们的隐私关系到他们的自身利益、名誉,甚至生命安全等,因此,移动运营商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保证个人隐私不泄露至关重要对移动运营商而言,大数据安全策略的研究将会是重中之重 二、移动运营商在大数据方面的应用 1、提升网络服务 优化网络建设通过分析小区级数据流量,了解用户流量消费水平的分布情况,针对流量消费较高的区域重点优化4G网络建设;通过MR数据分析,辨别信号较差的区域,然后根据关联用户的相关信息,为用户进行网络优化服务;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实现网络切换,优化网络性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基于用户行为信息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基于用户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以用户手机号码为例,第一种是根据用户提供的相关信息,移动运营商先对用户的手机号码进行匿名处理后,即用伪码来代替真正的手机号码,然后第三方再根据用户提供的相关数据为伪码做标签处理,使其成为用户手机号码特有的标志;第二种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在于为用户打上标签的是移动运营商,而非第三方。 三、移动运营商在大数据应用上的发展策略 1.应用大数据协助内部运营 利用大数据来协助移动运营商的内部运营对于移动运营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措的施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运用大数据为用户服务通过对用户的位置定位,根据用户对网络信息的反馈,及时了解关联用户的网络质量,帮助用户解决网络问题第二,优化网络质量移动运营商通过对用户的爱好、位置等相关信息关联,分析用户所在的网络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进而促进运营商的网络建设。 2.向大数据转型、开展新的业务模式 移动运营商向大数据转型的核心要点是合理规划大数据业务模式首先,借助大数据运营中心平台,通过分析海量基础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同时实现移动运营商利润的最大化其次,通过采集、分析大量数据,发挥大数据的真正价值构建完整的大数据运营中心,针对性的解决数据多而杂的问题除此之外,利用大数据开展新的业务模式,以进一步加强移动运营商的竟争力。 三、移动通信运营商营销平台的大数据应用案例 大数据精准营销应用,契合了移动通信公司流量转型的需要不同于终端、号卡销售时代,流量经营时代不仅依靠营销资源的投人,更需要精细化的运营平台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丰富的网络日志,智能识别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通过海量数据分析,描绘全方位的客户画像,分析其行为,深度细分客户群,关注客户需求,开展差异化营销;为精确和实时运营提供支撑,针对性地灵活支持资源分配策略。 广西某地市移动通信运营商基于LBS数据、客户消费能力数据、客户消费习惯数据的综合调用,建构客户“标签库”精准营销内部应用平台,利用大数据关联分析,在营销平台中组合调用,通过不同渠道接触客户,实现了精准营销实时化和差异化。 首先,采集LBS、客户消费能力、客户消费习惯三大类客户数据,并封装三大类数据的分析查询结果通过网络的无线定位技术获取LBS数据,基站信号获取手机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采集在选定时间客户出现在何处的信息,指定区域在特定时段内的人流量信息,对LBS数据的时间、位置人流量三个基本属性进行分析,获取某个区域一天内的人流量变化情况,提供指定时间、位置的人流量查询能力通过BOSS系统获取客户消费能力数据,采集客户的缴费、套餐定制数据,对客户的缴费频度、金额、套餐消费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得到

【销售话术】电信运营商营销话术

优质话述 《终端营销》项目 :吸引客户的开场 关注到您是我们在网*年的老客户,为回馈您多年的支持,我们邀请您参加中国移动手机节活动,买手机返话费,12款低价手机更可以0元获得,活动期间在线订购还可免费包邮,这么优惠的活动给您介绍了解一下吧。 话述点评:话述以老客户作为开端,简单介绍了优惠力度及购货方式,简单清晰较具吸引力。 :觉得合约机麻烦,怕手机有质量问题。 移动的合约机都是享受国家三包政策的正品手机,质量有保障,而且现在有返费优惠,像您每月大概都要消费40、50话费,即便您不参与本次活动,您平时可能也会按月来交费用,莫不如参与这次活动,即可以给您按月返费又相当于您免费获得一部手机,而且这个签约方式很灵活,像您也可以选择签约6个月,签约时间也不是很长。 话述点评:异议处理有针对性,从优惠方面吸引客户办理。 :针对年轻人的卖点 听您的声音比较年轻,您平时肯定也经常使用手机上网,那您对手机的上网速度、手机配置方面肯定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拥有一部支持移动3G/4G高速上网的手机,肯定会为您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那我们本次给您推荐的*款手机,它是大屏手机无论是观看视频、玩游戏都会为您带来更舒服、更轻松的视觉体验,同时它支持主流安卓4.2系统,上网速度更快,性能更卓越,我们帮您在线预定一下好吗? 话述点评:切入点较好,贴近年轻人对手机的关注点,更易于引起年轻人群的兴趣。 家里有好几个手机呢

您看您家里有好几部手机,这说明您也是一位生活质量极高的人,追求的是精益求精,那么您就更需要一部当前领先潮流的4G手机了,因为现在已是4G时代,如果说2G上网相当于您步行,那么3G上网就好比您骑自行车,4G上网就如同您乘飞机的速度了,所以您现在完全可以先他人一步去体验4G手机带给您的速度了。 话述点评:抓住客户情景为切入点,适当赞美客户;将客户感受过的网络速度做形象比较,凸显4G网络的优势,同时迎合消费者追逐时尚的心理。 《GPRS流量套餐营销》项目 之前产生流量都是孩子弄的 其实咱们自己平时也可以用手机来上网呀,用手机上网挺方便的,因为咱在家里虽然有电脑,但不可能24小时坐在电脑跟前,对您的健康也不好,您要是有时候出去、上班、闲下来的时候用手机上上网,或者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用手机上上网,那样的感觉比您在电脑跟前坐着要舒服多了对吧,缓解您的疲劳,而且也能给您带来一份快乐,对吧,咱这5元钱按日计,一天才合1毛6分钱,收费也不多的。 话述点评:将手机与电脑上网进行对比,提出手机上网的优势,并且话术运用较好,既能够突出手机上网的益处,同时也能让客户感受到服务的贴心和温暖,有利于营造温馨的沟通氛围。 10M) 因为流量它不像打电话,有分钟有秒或者象发短信有条数,比较好算。上网时刷新比较频繁一些,或者图片比较大,网页内容比较多,流量费相对就高了,这个不是很好掌握的。所以说,您看咱们现在不太上网就已经产生20多M的流量了,您还不如升级为10元包月,还能多使用一些流量。 话述点评:将手机上网产生的流量与打电话的分钟数及短信条数进行对比,说明了上网操作时流量“不好掌握”,说服力较强。 二、优质案例

大数据时代运营商的SWOT分析

西安邮电大学 科研训练(论文)题目:大数据时代运营商的SWOT分析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1102班 学生姓名:刘丹 导师姓名:尹丽英职称:讲师 起止时间:2013年9月16日至12月6日

科研训练(论文)成绩鉴定表 指导教师评语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大数据时代运营商的发展现状 (1) 2.1大数据的含义及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及其价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大数据时代运营商的发展现状 (3) 2.4大数据时代运营商的发展趋势 (4) 3 大数据时代运营商的SWOT分析 (5) 3.1优势与劣势分析 (5) 3.2机会与威胁分析 (6) 4大数据时代运营商的经营策略 (8) 5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 近年来,大数据所带来的挑战推动了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分布式并行处理平台Hadoop、软硬件一体化数据库服务器Exadata等一批新产品。对于电信运营商这样的大型企业而言,需要思考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解决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从而提升企业价值。本文立足于电信行业,通过分析大数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利用SWOT分析模型,阐述电信运营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最后展望在大数据时代电信企业的发展及转变趋势。 关键词:大数据运营商 SWOT分析模型数据挖掘

电信运营商实名制解决方案

电信运营商“电话实名制”解决方案 1. 实名制背景 2013年7月16日工信部部长苗圩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5号文件。文件内容为《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已经2013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2.运营商渠道现状分析 三大运营商渠道基本分为自有营业厅、合作营业厅、专营店、特约代理点、末梢渠道五级,其中绝大部分自有营业厅、合作营业厅、专营店、特约代理点已经符合《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要求。 但末梢渠道由于数量众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销售单一,一直以来是实名制登记的盲区。在新的监管要求下,末梢渠道如何满足工信部实名制要求成为上海移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杭州仁盈实名制解决方案 3.1 方案背景 工信部于2010年9月出台文件,要求三大运营商实现新增用户实名登记,2010年同时也是3G快速发展的元年,3G的发展意味的渠道的变革。因为观察到这两种变化,杭州仁盈开始致力于为运营商提供新一代渠道移动式营销和服务解决方案--“快营销”。 “快营销”是将营业厅的一线设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写卡器、身份识别)优化到一台只有A4纸大小的设备上,等同于营业厅的业务服务能力,将营业厅延伸到用户身边,能快速发展代理商、有效管理代理商、提升代理商业务能力。 在2011年4月仁盈科技为上海联通定制了1500台“快易点”终端,不仅解决了上海联通末梢渠道管理松散,增量不增收的现象,又满足了工信部提出的实

名制要求。从此以后在其他运营商(新疆移动、湖北移动、四川移动、北京电信、宁夏移动、青海移动等)陆续实施。 3.2 方案概述 目前“快营销”针对移动末梢渠道有三种解决方案,均能满足工信部实名制要求。 方案一:代理商人工识别身份证真伪,通过手机拍照获取身份信息(定制客户端)和号卡信息,并自动将信息(身份证图片、身份信息、号码、套餐)上传到渠道经理处或后台集中处理。 方案二:代理商人工识别身份证真伪,通过电脑连接杭州仁盈“办易伴”终端(含定制桌面客户端,用于拍摄身份证并自动识别),将获取信息(身份证图片、身份信息)并填入CRM系统,然后将工单号回填桌面客户端提交后台处理。

瑞斯康达边缘接入网综合网管解决方案

瑞斯康达边缘接入网综合网管解决方案 【简介】 NView NNM系统针对解决边缘接入网运营维护的问题,遵循ITU-T M.3010标准规范,采用TCP/IP和SNMP协议,并采用面向服务的应用集成架构的设计方法... 边缘接入网通常意义下指由用户侧到运营商机房这一网络层面。随着互联网内容的不断丰富,网络电子交易、网络游戏、网络视频、VOD等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带宽的需求空间迅速膨胀,边缘接入网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对边缘接入网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新需求也不断涌现,这样对网络配置、监控和维护的平台——网络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针对宽带接入设备品种多、分布广、数量大、管理和监控困难的特点,瑞斯康达科技凭借自身在网络管理软件开发方面的多年经验和对客户网管需求的良好理解,推出全新的边缘接入网综合网管整体解决方案——NView NNM。 边缘接入网运维难题 1.分布广,数量庞大,管理层次复杂 边缘接入网设备节点分布密集程度非常高,数量极其庞大,IP地址资源耗费严重,网络拓扑层次多,运维管理体制面临边缘接入网的这个特点,采用传统网管系统的“平面集中”管理体制已经很难适应。 2.接入设备品种多样化 边缘接入网技术发展迅速,除了传统的LAN、xDSL、HFC等技术,也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例如FTTH、无线热点接入等,并且许多核心网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网络边缘以提高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网络运营商的接入网建设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这就造成边缘接入网的设备品种的多样化。然而运营商目前采用不同类型设备的网管系统,只能针对某种类型的设备进行管理,无法管理整个网络,同时也造成了各个信息孤岛,系统难于融合。 3.与现有OSS系统整合困难

基于大数据的能力开放平台解决实施方案

基于大数据的能力开放平台解决方案

————————————————————————————————作者:————————————————————————————————日期:

基于大数据的能力开放平台解决方案 1 摘要 关键字:大数据经分统一调度能力开放 运营商经过多年的系统建设和演进,内部系统间存在一些壁垒,通过在运营商的各个内部系统,如经分、VGOP、大数据平台、集团集市等中构建基于ESB 的能力开放平台,解决了系统间调度、封闭式开发、数据孤岛等系统问题,使得运营商营销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 2 问题分析 2.1 背景分析 随着市场发展,传统的开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业务开发敏捷性的要求。2014 年以来,某省运营商经营分析需求量激增,开发时限要求缩短,业务迭代优化需求频繁,原有的“工单-开发”模式平均开发周期为4.5 天,支撑负荷已达到极限。能力开放使业务人员可以更便捷的接触和使用到数据,释放业务部门的开发能力。 由于历史原因,业务支撑系统存在经分、VGOP、大数据平台、集团集市等多套独立的运维系统,缺乏统一的运维管理,造成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付复杂,无法最大化 的利用系统资源。统一调度的出现能够充分整合现有调度系统,减少运维工作量,提升维护质量。 驱动力一:程序调度管理混乱,系统资源使用不充分

经分、大数据平台、VGOP、集团集市平台各自拥有独立的调度管理,平台内程序基本是串行执行,以经分日处理为例,每日运行时间为20 个小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指标的汇总展示。 驱动力二:传统开发模式响应慢,不能满足敏捷开发需求 大数据平台已成为一个数据宝库,已有趋势表明,只依赖集成商与业务支撑人员的传统开发模式已经无法快速响应业务部门需求,提升数据价值。 驱动力三:大数据平台丰富了经分的数据源,业务部门急待数据开放 某省运营商建立了面向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整合了接入B域、O 域、互联网域数据,近100 余个数据接口,共计820T 的数据逐步投入生产。大数据平台增强了传统经分的数据处理的能力,成为公司重要的资产,但是传统经分数据仓库的用户主要面向业支内部人员,限制了数据的使用人员范围和数据的使用频度,已经无法满足公司日益发展的业务需求,数据的开放迫在眉睫。 2.2 问题详解 基于背景情况分析,我们认为主要问题有三个: 1、缺乏统一的调度管理,维护效率低下 目前经分系统的日处理一般是使用SHELL 脚本开发的,按照串行调度的思路执行。进行能力开放后,目前的系统架构无法满足开发者提交的大量程序执行调度的运维需求。如果采用统一调度的设计思路则基于任务的数据表依赖进行任务解耦及调度,将大大简化调度配置工作和提高系统的

三大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平台发展分析

三大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平台发展分析 9月29日消息,如今我们处在一个无处不数据的时代,坐拥大数据这座富矿,国内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运营商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大数据平台,企图将这座宝矿开发成为熠熠生辉的“钻石”。 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步伐和规划各自不同,中国电信的大数据平台已经扩展到31个省,基础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中国联通虽然起步晚一些,但是其大数据产品体系已经发展成为六大产品种类;相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成熟,中国移动的数据中心资源略显不足,但是需求量不断递增,也在不断努力布局中。 中国电信:大数据平台扩展到31个省基础平台建设基本完成 中国电信所有的大数据都是在云平台和云设施之上搭建的,如今其大数据平台建设从原来的5个省现在扩展到31个省,数据的种类从开始的几类主要的数据扩展到十几类,实效性是原来一周到现在小时的延时。 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大数据事业部首席数据分析师张宇中表示:“中国电信的大数据平台跟其它合作伙伴的模式不一样,中国电信主要是做节约化运营,将数据的汇聚、接入、存储、加工、输出整合在一起,这样前端的响应可以快速的传递到客户中去,并且可以持续的循环。同时,中国电信的平台开发还做了具体功能区分。” 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完成了大数据基础平台的建设,正在继续完善行业的应用。依托云网融合,中国电信的大数据开放平台一直拥有强大的资源,中国电信有八大资源基地,还有内蒙和贵州两大数据中心,并且很多区域下沉的边界。 2015年11月28日,中国电信正式发布“天翼大数据”品牌,并推出精准

营销、风险防控、区域洞察、咨询报告四类数据型产品和大数据云平台型产品,重点服务于旅游、金融、广告、政府、交通等行业。这是中国电信运营商第一个大数据业务品牌。 据了解,中国电信推出的4+1产品模块,拥有15个子项。其中有面向个人拥护推出的风控的和精准营销产品;还有一部分是输出具体数据,形成相关报告;此外,中国电信还开发了PAAS的平台对价值链的某一方面具有专业特色的公司能够利用大数据平台做它所擅长的事情。可以说,中国电信通过多种手段为产业链打造了一个比较安全可靠的大数据平台。 此外,中国电信还和其它100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BDU中国企业大数据联盟,期望能够与产业链共同推进大数据生态的建设。 中国联通:大数据产品体系发展为六大类 中国联通从2013年开始发展大数据业务,如今其大数据产品体系已经发展成为六大产品种类。 据了解,这六大产品种类分别是:一征信产品,例如大数据最大的应用是在金融行业,金融行业需求电信运营商所拥有的大量用户的真实性数据;二沃指数,分析包括市场洞察和行业指数两个方面,行业指数涉及到金融、交通、旅游、APP,以及各类的各个垂直行业分析的指数;三精准营销产品,中国联通有很多用户资源和渠道,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可以做到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用户,进行内部和外部的精准营销;四用户标签;五能力开放平台;六智慧足迹。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底中国联通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发布了“沃指数”大数据产品体系。该产品体系以中国联通4亿用户数据为基础,具备海量、实时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与政府、行业权威机构的数据进行整合、提炼、分析和挖掘,具有真实、全量、安全、实时、公正的特点。 据介绍,“沃指数”涵盖了3000余个用户标签,能够轻松识别3.8亿条URL、6万个互联网产品、约3000个手机品牌、8.2万个终端型号,据此可助力政府在城市规划、公共服务、交通出行、旅游监控、抢险救灾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在商业选址、广告投放、信用控制、产品设计等方面提供分析报告及经营决策指导;为公众提供交通出行、旅游选择、消费指南等生活服务。 目前中国联通对移动网和固网用户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分析和挖掘,形

全球20大移动运营商排名

全球20大移动运营商排名 1.中国移动(China Mobile,中国) 用户数:6.34亿(2011年9月数据) 2.新加坡电信(SingTel,新加坡) 用户数:4.16亿(2011年8月数据) 截至2011年9月30日,新加坡电信集团及其联营公司全球移动用户总数达到4.24亿。 新加坡电信的用户数包括其在本土以及全球25个国家的联合公司的用户数。新加坡电信在新加坡交易所是市值最大的公司,该公司由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主要控股。而淡马锡控股公司则是新加坡财政部于1974年出资组建的政府投资公司。 3.沃达丰(Vodafone,英国) 用户数:3.8172亿(2011年6月数据) 沃达丰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全球性通信公司。该公司以营收计,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 该运营商的业务涉及全球30多个国家,并在另外的40多个国家建有合作网络。 4.美洲移动(America Movil,墨西哥) 用户数:2.36亿(2011年6月数据) 美洲移动公司的总部在墨西哥城。该公司是拉丁美洲最大公司之一,也是财富500强公司之一。 该公司由世界首富Carlos Slim Helu所拥有。美洲移动主要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提供服务。 5.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西班牙) 用户数:2.2732亿(2011年6月数据) 西班牙电信公司是在欧洲和拉丁美洲提供宽带和通信服务的一家通信运营商。 该公司是西班牙最大的固话和ADSL运营商。 6.巴蒂电信(BhartiAirtel,印度) 用户数:2.2704亿(2011年9月数据) 巴蒂电信在横跨南亚、非洲和海峡群岛的20个国家提供电信服务。该公司在所有这些国家运营着一张GSM网络,向用户提供2G或3G服务。 该公司是印度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截止2011年10月底,该运营商在印度的用户数已超过1.7373亿。 7.Orange(法国) 用户数:2.173亿(2011年6月数据) Orange是法国电信的一个关键品牌,是欧洲的主流运营商之一。向用户提供

officeTen网管平台解决方案.doc

officeTen网管平台解决方案1 OfficeTen OMC简介 OfficeTen OMC是网经科技推出的远程集中网管软件,通过该软件可实现对OfficeTen设备进行集中式远程管理,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能够实时的告警Email通知功能,准确掌控网络状态。系统提供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模块,可提供故障告警、远程诊断、远程升级、数据备 份与恢复、管理员认证授权等功能。 OfficeTen OMC在网络中的位置 在TMN中的位置 在电信管理网TMN模型中,OfficeTen OMC位于网元管理层EM-layer(Element Management-layer),并向上级网络管理系统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提供网管接口。如下图所示: 在IMS网络中的位置 在网经公司的OfficeTen解决方案中,OfficeTen OMC位于业务管理层 集中式部署 运维模式分为中心维护局和区域维护局两级,OfficeTen OMC服务器部署在中心维护局,统一管理域内的所有设备。OfficeTen OMC客户端部署在区域维护局,通过分权分域只能管

理本局的设备。 分布式部署 每个独立的本地网部署一套OfficeTen OMC系统,只负责管理本局的设备。 这种部署方式适用于网络规模较大、有本地管理和监控设备需求的场合。 组网特点 集中统一管理 OfficeTen OMC实现了对OfficeTen IMS接入设备的集中统一管理,能够方便地对整个网络进行监视、操作、配置和维护。 组件化架构 OfficeTen OMC基于网经公司统一的网管软件平台,采用多进程、模块化、面向对象的组件化架构设计,各网元管理组件耦合性小,支持不同应用进程通过注册文件的方式融入系统,具有灵活的扩充能力。OfficeTen OMC支持数据库系统、业务处理系统和前台应用系统的分布化和层次化,支持多客户端操作,能适应复杂、大型网络的管理需求。 安全可靠 在设计OfficeTen OMC时充分考虑网管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基于企业级数据库平台设计,在网络架构上、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安全接口等方面具备很高的安全性。

2021年全球20大移动运营商排名

全球20大移动运营商排名 1. 欧阳光明(2021.03.07) 2.中国移动(China Mobile,中国) 用户数:6.34亿(2011年9月数据) 3.新加坡电信(SingTel,新加坡) 用户数:4.16亿(2011年8月数据) 截至2011年9月30日,新加坡电信集团及其联营公司全球移动用户总数达到4.24亿。 新加坡电信的用户数包括其在本土以及全球25个国家的联合公司的用户数。新加坡电信在新加坡交易所是市值最大的公司,该公司由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主要控股。而淡马锡控股公司则是新加坡财政部于1974年出资组建的政府投资公司。 4.沃达丰(V odafone,英国) 用户数:3.8172亿(2011年6月数据) 沃达丰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全球性通信公司。该公司以营收计,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 该运营商的业务涉及全球30多个国家,并在另外的40多个国家建有合作网络。 5.美洲移动(America Movil,墨西哥) 用户数:2.36亿(2011年6月数据) 美洲移动公司的总部在墨西哥城。该公司是拉丁美洲最大公司之一,也是财富500强公司之一。

该公司由世界首富Carlos Slim Helu所拥有。美洲移动主要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提供服务。 6.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西班牙) 用户数:2.2732亿(2011年6月数据) 西班牙电信公司是在欧洲和拉丁美洲提供宽带和通信服务的一家通信运营商。该公司是西班牙最大的固话和ADSL运营商。7.巴蒂电信(Bharti Airtel,印度) 用户数:2.2704亿(2011年9月数据) 巴蒂电信在横跨南亚、非洲和海峡群岛的20个国家提供电信服务。该公司在所有这些国家运营着一张GSM网络,向用户提供2G或3G服务。 该公司是印度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截止2011年10月底,该运营商在印度的用户数已超过1.7373亿。 8.Orange(法国) 用户数:2.173亿(2011年6月数据) Orange是法国电信的一个关键品牌,是欧洲的主流运营商之一。向用户提供移动和宽带互联网服务。 9.挪威电信(Telenor,挪威) 用户数:2.03亿(2010年12月数据) 挪威电信集团是一家国际化无线运营商,在斯堪的纳维亚、东欧和亚洲以Telenor为品牌名称提供服务。 Telenor以“Telegrafverket”为名自1855年开始创立,当时它提供的是电报服务。

电信运营商虚拟化解决方案

电信运营商解决方案 行业背景 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为主的电信行业面临国内外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如何利用最新的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在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所有运营商亟待考虑的问题。 运营商内部支撑系统,包括BSS、OSS、MSS、增值业务平台的云化改造中,已经采用虚拟化技术打造内部统一支撑云;外部业务,包括政企业务、中小企业业务和公众业务等云化改造,都采用虚拟化技术,通过整合大型IDC 的资源和小型IDC 的资源,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统一调度和弹性按需分配。 应用特点 ?虚拟化转向深度应用,为满足业务快速的发展,运营商需要结合自身应用和业务系统特点合理选择虚拟化技术,需要充分考虑应用软件虚拟化环境的移植;还需要为虚拟化资源管理设计新的管理和操作流程;同时要保证业务的可靠性、安全性。 ?原有业务系统迁移,虚拟化要求上层业务软件架构具备分布式部署、跨平台调度等特性。业务系统迁移时除了节约成本、保证业务连续运行外,还需要考虑整体付出与投资回报。优先选取对实时性要求较低、对业务影响较小的系统开展现网部署。 ?资源动态、自动化管理,目前应用的虚拟化技术大多实现了“一分多”的初级使用,但也要面对后续资源动态化、自动化,异构虚拟化平台的统一

管理,以及如何建立与大规模虚拟化应用相匹配的存储、网络、管理系统乃至数据中心等问题。 ?应用场景合理选择,虚拟化过程中,应用场景、技术实现和实施方案选择方面要相对合理。IaaS 层需要选择技术体系成熟的厂商,PaaS 层需要 选择具有完整解决方案的厂商,SaaS层则需要运营商基于原有的业务软件基础和架构进行创新。 EASTED 数据中心整合方案 针对电信运营商内部信息化和IDC 面向未来发展的需要,使用易讯通EASTED 云计算虚拟化平台实现数据中心资源的虚拟化整合。EASTED 云计算虚拟化平台具有Farm、Policy、HA、DRS 等高级特性,可保证整合后的数据中心平台的稳定可靠运行。 价值和收益 ?降低成本:有效降低管理成本、硬件成本、软件、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电力成本 ?资源利用率:整合计算和存储资源,摆脱复杂混乱的硬件、电源、机位、网络、存储等 ?弹性扩展:通过计算和存储动态资源分配提高IT 的架构灵活性和扩展能力,加快应用扩展的响应速度 ?提高可靠性:降低维护造成的宕机时间;在软件、硬件故障时快速备份恢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