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工程大气毕业设计

环境工程大气毕业设计

环境工程大气毕业设计
环境工程大气毕业设计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设计说明书 (4)

1 设计目的 (4)

2设计课题 (4)

3设计原始资料 (4)

4 设计内容和深度要求 (4)

5 提交的设计成果 (5)

6参考文献················································

第二章设计方案比较及相关选择 (16)

1烟气脱硫工艺比较、选取确定的工艺 (16)

2 针对设计要求及吸收塔本身性能特点,选取吸收设备··

3 吸收剂的选取·····································

4 除尘器装置的比较及其选择·························

第三章设计计算书 (14)

1烟气量的计算 (14)

浓度的计算 (15)

2 粉尘和SO

2

3 除尘系统的设计计算 (15)

4脱硫系统的设计计算 (18)

5 烟囱的设计计算 (20)

6 管道的设计计算 (22)

第四章工程概算 (25)

一投资费用 (25)

二运行管理费用 (27)

参考文献 (28)

心得体会 (29)

前言

包围地球的空气称为大气。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

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圈层的一门科学。它研究大气的具体情况,包括组成大气的成分、这些成分的分布和变化、大气的结构、大气的基本性质和主导状态的运动规律.大气的运动变化是由大气中热能的交换所引起的,热能主要来源于太阳,热能交换使得大气的温度有升有降。空气的运动和气压系统的变化活动,使地球上海陆之间、南北之间、地面和高空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不断交换,生成复杂的气象变化和气候变化。大气科学将从气压的变化、气压分布不均形成的气压场和气压系统、各层大气中空气运动的各种情况、风的现象和性质等方面,深入研究大气中各种环流系统、天气系统,以及基于流体力学、热力学研究大气运动的本质和现象。天气,从现象上来讲,绝大部分是大气中水分变化的结果。在太阳辐射、下垫面强迫作用和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天气的长期综合情况称为气候。大气科学将研究气候的成因,不同区域的气候状况,气候变迁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等问题。

大气污染对大气物理状态的影响,主要是引起气候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很明显的,有时则以渐渐变化的形式发生,为一般人所难以觉察,但任其发展,后果有可能非常严重。大气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其自然的变化进程相当缓慢,而人类活动造成的变化祸在燃眉,已引起世界范围的殷切关注,世界各地都已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防范、治理。控制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代人类一项重要事业。

据环保总局介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改变,煤炭消耗量将将持续增长。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中火电装机容量占74%以上,火电机组又以燃煤机组为主,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等单位的研究结果表明,酸雨污染给我国造成的损失每年超过1100亿元。

燃煤锅炉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烟气的

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SO

2 、CO、CO

2

、氮氧化物以及碳氢化合物等。烟尘包括

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因此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

本次毕业设计是对火电厂锅炉烟气脱硫系统进行初步设计。是为了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补充:摘要与英文翻译

1.设计任务书

1.1设计课题

火电厂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初步设计。 1.2设计原始资料

(1)设计参数

设计燃煤量35t/h ,空气过剩系数1.3。额定蒸发量为75t/h ,煤的成分见表1-1。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为20350kJ/kg 。 表1-1 煤的组成 成分 C H O N S A W V 比例/%

52.57

3.25

7.89

1.01

0.83

26.81

7.64

24.74

(2)烟气性质

最大烟气量180000m 3/h ,排烟温度150℃,灰飞率80%,烟气最大含尘量15g/m 3,烟气露点温度100℃,烟气压力约3000Pa 。 (3)烟尘性质

灰尘的成分、粒径分布见表1-2和表1-3。

表1-2 灰尘成分 单位:%

SiO 2 Al 2O 3 Fe 2O 3 MgO CaO K 2O Na 2O P 2O 5 TiO 2 SO 3 49.71

41.27

2.92

0.59

3.35

0.18

0.08

0.24

1.12

0.54

表1-3 粉尘粒径分布

灰尘粒度/μm ﹤5 5~10 10~20 20~30 30~47 47~60 60~74 ﹥74 分布/%

6.4

13.9

22.9

15.3

16.4

6.4

5.3

13.4

(4)气象条件

年平均大气压101.27kPa ,最低温度平均值1.9℃,最高温度平均值36.3℃,冬季室外风速平均值2.4m/s ,夏季室外风速平均值1.8m/s ,海拔高度6.6m 。 (5)排放标准

要求满足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3时段排放标准,烟尘排放浓

度<503

/N m mg 、3

/4002N SO m mg C 。

1.3.设计内容和深度要求

⑴除尘脱硫系统方案论证。

包括除尘器及脱硫设备的选择及基本工艺路线确定。

⑵方案论证主要进行方案的技术比较,如处理效果,技术合理性和先进性;同时进行经济比较,如一次性投资,运行管理费用及运行管理的复杂程度。

⑶除尘脱硫系统的工艺设计计算。

⑷除尘系统脱硫平面布置图和系统立面图。

1.4.提交的设计成果

⑴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各一份。

⑵设计图纸:除尘系统工艺流程图,系统总平面布置图、轴侧图、立面图及主要设备构筑图各一张。

2.设计说明书

2.1除尘工艺的选择与确定

2.1.1方案选择原则

(1).本设计方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处理后各项均达到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

(2).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在技术上满足工艺生产及环境保护对含尘气体的治理要求,在经济上是最合算的。

(3).选用的方案尽量做到消耗资源少,并且对环境影响最小。

(4).管理、运行、维修方便,尽量考虑操作方便,减少劳动强度。

(5).在不影响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和运行成本。

(6).在具体选型设计时要结合生产实际状况、参考国内外类似工作的实际经验和先进技术全面考虑,处理好三个技术性能指标的关系。

2.1.2除尘设备的选择

2.1.2.1 除尘器的种类

在日常工业上用于粉尘颗粒物分离的设备主要有:重力沉降式除尘器、惯性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旋风除尘器

(1)重力除尘器

重力除尘器是使含尘气体中的粉尘借助重力作用自然沉降来达到净化气体的装置。它的沉降速度太小,仅为离心沉降速度的几十分之一。实际应用中,结构简单,阻力小、但体积大、除尘效率低、设备维修周期长。

(2)惯性除尘器

这是一种利用粉尘在运动中惯性力大于气体惯性力的作用,将粉尘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除尘设备。这种除尘器结构简单,阻力较小,但除尘效率较低,一般应用于一级除尘。

(3)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中的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场电离时,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作用下,尘粒沉积于电极上,从而使尘粒与含尘气体相分离的一种除尘设备。它能有效地回收气体中的粉尘,以净化气体。各种电除尘器由于具有效率高、阻力低、能适用于高温和除去细微粉尘等优点,获得了比其他除尘器更快的发展,但投资大。关于减少电除尘器的耗电量,运用空调技术使高电阻含尘气体也能获得很好效果,使除尘器操作处于最佳条件和提高除尘效率等问题正在开展研究。

(4)湿式除尘器

这种除尘器是使含尘气体与水或其它液体相接触,利用水滴和尘粒的惯性碰撞及其它作用而把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湿式除尘器以水为媒介物,因此它适用于非纤维性的、能受冷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含尘气体,不适用于除去黏性粉尘。湿式除尘器具有投资低,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能同时进行有害气体的净化、含尘气体的冷却和加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处理高温度高湿度和有爆炸性危险气体的净化,但由于采用了水为净化物,会带来了二次污染。

(5)袋式除尘器

主要依靠编织的或毡织的虑布作为过滤材料来达到分离含尘气体中粉尘的目的,由于粉尘通过滤布时产生的筛分、惯性、黏附、扩散和静电作用而被捕集分离。袋式除尘器适应性比较强,不受粉尘比电阻的影响,也不存在水的污染问题。在选取适当的助滤剂条件下,能同时脱除气体中的固、气两相污染物。但其存在过滤速度低、压降大、占地面积大、换袋麻烦等缺点。

(6)旋风除尘器

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的含尘气体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干式气-固分离装置。这种除尘器主要优点:结构简单,本身无运动部件,不需要特殊的附属设备,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简便,压力损失中等,动力消耗不大,运转、维护费用较低;操作弹性较大,性能稳定,不受含尘气体

的浓度、温度限制,对于粉尘的物理性质无特殊要求。目前,旋风除尘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建筑、矿山、机械、轻纺等工业部门。

2.1.2.2 除尘器使用范围和性能比较

型式除尘器种

适用范围不同粒径除尘

效率%

投资比

力50 5 1

干式惯性除尘

>15 >10 <40

20~

100

96 16 3 <1 <1

旋风除尘

>5 <10

<40

40~

200

94 67 27 1 1.5

电除尘器>0.

05

<30 <40

10~

20

>99 >99 96 9.5 3.8

袋式除尘

>0.

1

3~1

<30

80~

200

>99 >99 99 6.8 4.2

湿式自激式洗

涤器0.0

5~1

00

<10

<40

0 80~

100

100 93 40 2.7 2.1

高压喷雾

洗涤器

<10 <40

100 96 75 2.6 1.5

2.1.2.3 除尘器的方案的确定

在本设计中采用静电除尘器,它运行维护方便,造价和运行费用都较低,并且烟气中的水蒸汽对电除尘器运行是有利的;而且增湿可以降低粉尘比电阻,提

高除尘效率,在正常情况下水蒸汽不会引起极板的腐蚀。因而,选择静电除尘器

作为除尘设备

2.2 脱硫工艺的选择与确定

2.2.1 常见脱硫工艺

当前应用的烟气脱硫方法大致有三类: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

三种脱硫技术综合对比如下表:

干法半干法湿法

环境性能一般一般好

工艺流程简易情况简单较简单吸收剂制备要

求较高,流程较

复杂

工艺技术指标脱硫率可达90%以

上,并可除一部分

氮脱硫率80%,钙硫

比1.5,利用率50%

脱硫率95%,钙

硫比1.1,利用

率90%

吸收剂获得一般较易容易

脱硫副产品副产品为硫氨和硝

氨混合物,含氮量

20%以上,可用做氮

肥或复合肥料脱硫渣为烟尘、

CaSO

4

、CaSO

3

Ca(OH)

2

的混合

物,目前尚不能利

脱硫渣为CaSO

4

及少量烟尘,可

综合利用或送

堆渣场堆放

技术成熟度国内已工业示范商业化商业化

对锅炉、除尘器及的影响脱硫工艺在除尘器

之前,对除尘器的

运行有较大的影响

脱硫工艺在除尘器

之前,对除尘器的

运行有较大的影响

脱硫工艺在除

尘器后面,对锅

炉燃烧和除尘

系统基本没有

影响

FGD占电厂总投

资的比例

10~15% 8~12% 13~19%

脱硫成本(元/

吨)

1400~1600 900~1200 1000~1400

占地面积小中大

根据上表对比可知,湿法烟气脱硫不断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性高,而且成本也不高,并且不影响除尘系统的运行;另外根据电厂相关产业政策,本设计决定选用目前应用最广泛湿法烟气脱技术。2.2.2 工艺比较

2.2.3 方案确定

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有石灰石/石灰法脱硫、循环流化床脱

硫等

①石灰石/石灰湿法脱硫

石灰石/石灰湿法是当今世界最成熟、使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除尘后的锅炉烟气经增压风机增压,通过气-气热交换器交换热量降温后从底部进入脱硫塔,与石灰石浆液发生反应,除去烟气中的SO 2。净化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去烟气中携带的液滴,通过气-气热交换器升温后从烟囱排出。反应生成物CaSO 3进入脱硫塔底部的浆液池,被通过增氧风机鼓入的空气强制氧化,生成CaSO 4,继而生成石膏。为了使生成的石膏不断排出,新鲜的石灰石/石灰浆液需连续补充,才能得到纯度较高的石膏。

②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

锅炉排出的未经除尘或经除尘后的烟气从脱硫塔底部进入,脱硫塔下部为一文丘利管,烟气在喉部得到加速,在渐扩段与加入的消石灰粉和喷入的雾化水剧烈混合,Ca(OH)2和烟气中的SO 2、SO 3、HCl 和HF 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O 3、CaSO 4、CaCl 2、CaF 2等。同时烟气中有CO 2存在,还会消耗一部分Ca(OH)2生成CaCO 3。净化后的烟气在脱硫塔出口烟尘质量浓度高达1000 g/m 3,进入除尘器前先经过一个百叶窗式分离器,该百叶窗式分离器的除尘效率为50%左右。经静电除尘后的烟气温度在70~75 ℃,不必再热,可直接从烟囱排出。从百叶窗分离器及静电除尘器下部捕集的干灰,一部分送回循环脱硫塔的再循环灰入口,另一部分送至灰库。

此技术的优点为 技术成熟,是世界上最成熟的脱硫技术之一,已广泛应

用于世界各地;钙硫摩尔比较低,一般在1.05~1.10;脱硫效率高,一般可达95%以上;脱硫剂利用率高,一般大于90%;烟气处理量大,特别适合大机组;煤种适应性强,低、中、高硫煤均可,对高硫煤优势突出;

脱硫产物石膏可作为建筑等材料。

此技术的缺点为 投资费用高;运行费用较高;占地面积大;电耗较高,;脱硫塔内构件易发生腐蚀;塔底部的持液槽易结垢、堵塞及腐蚀;耗水量相对较大;排出废水需要处理;对石灰石/石灰颗粒的粒径要求比较严格;净化后的烟气会对尾部烟道及烟囱产生腐蚀;脱硫成本相对较高;系统管理操作

复杂。

2.3 吸收装置选择

2.3.1吸收塔的选择原则:

脱硫吸收塔的选择原则, 主要是看其液气接触条件、设备阻力以及吸收液循环量

2.3.2常用的吸收塔设备类型及特点

吸收设备的类型装置示意图工作过程工艺特点

喷淋吸收塔石灰石浆液通过

雾化喷嘴形成雾

滴,均匀地喷淋于

塔中;进入吸收塔

的烟气与自由移

动的液滴紧密接

触(一般是以逆流

方式布置,且不设

气流限制装置);

净化后的烟气所

携带的液态雾滴

由除雾器捕获。

喷淋塔优点是塔

内构件少,故结垢

可能性小,压力损

失也小。逆流运行

有利于烟气与吸

收液充分接触,但

阻力损失比顺流

此技术优点

初投资较低;运行费用较低;钙硫摩尔比较小(1.2~1.5);脱硫效率高,可达90%以上;系统电耗小;占地面积较少;适于各种含硫煤种;工艺成熟,流程简单,系统设备少,不需专职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系统可靠性高;能同时有效脱除氯化物和氟化物等有害气体;

此技术缺点对石灰品质和颗粒粒径要求高;脱硫系统对除尘器除尘效率有一定影响;生成的CaSO

3

比CaSO

4

多,CaSO

3

需经处理才可成为CaSO

4

,副产品不能利用。

填料塔填料塔操作时,液

体自塔上部进入,

通过液体分布器

均匀喷洒于塔截

面上。在填料层

内,液体沿填料表

面自动分散呈膜

状流下。气体自塔

下部进入,通过填

料缝隙自由空间,

从塔上部排出。

与板式塔相比,填

料塔的基本特点

是结构简单、压降

低、填料可用耐腐

蚀材料制造。

板式塔板式塔正常工作

时,液体在重力作

用下自上而下横

向通过各层塔板

后由塔底排出;气

体在压差推动下,

经均布在塔板上

的开孔由下而上

穿过各层塔板后

由塔顶排出。

板式塔的空塔速

度较高,因而生产

能力较大,塔板效

率稳定,操作弹性

大,且造价低,检

修、清洗方便

文丘里洗涤器气体进入扩散管

后,流速增大。洗

涤液通过喉管的

喷嘴进入,液滴被

高速气流雾化和

加速,由于液滴与

粒子之间惯性碰

撞,使微细尘粒被

捕集。在扩散管中

使尘粒凝聚,形成

直径较大的含尘

液滴而随水排出。

是一种高效湿式

洗涤器,常用于高

温烟气降温和除

尘。由于高速气流

要加速和雾化液

滴,因此压降较

大,一般为

3000-9000Pa,甚

至更高。

喷射鼓泡吸收塔烟气通过喷射器

直接喷散到洗涤

液中,经处理后的

烟气经过升气管

进入上层的混气

室,然后经除雾器

后由烟囱排出。

取消了复杂的浆

液再循环系统,简

化了工艺过程,也

降低了能耗,因而

使基建投资和运

行费用都有所减

少。该工艺另一个

重要特点是低pH

低(3.5-4.5),

而一般的FGD工艺

pH为5-7

2.3.3脱硫吸收设备的性能比较

脱硫吸收器对比表

吸收器

持液量逆流接触防堵性能操作弹性设备阻力除尘性能类型

喷淋塔低是中较好低差填料塔高是差较好中中凿球塔中是好中中较好筛板塔中是中中中较好旋流板塔高是好好低好

2.3.4 脱硫吸收设备的比较及选择

由以上对比,可知:

①物料系统易起泡沫;高粘性物料;具有腐蚀性的介质宜用填料塔;

②有悬浮固体和残渣的物料,或易结垢的物料,宜用板式塔中大孔径筛板塔、十字架型浮阀和泡罩塔等;

③对于处理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或须加入热量的系统;当初李系统的液气比L/G 小时,宜采用板式塔。

最终选择填料塔,作为脱硫吸收设备

2.4 吸收剂的选取

2.4.1湿法脱硫吸收剂的选择原则

⑴吸收能力好,选择性能好

⑵挥发性低,无毒,不易燃烧,化学稳定性好,凝固点低,不发泡,易再生,粘度小,比热小

⑶不腐蚀或腐蚀小,以减少设备投资或维护费用

⑷来源丰富,容易得到,价格便宜

⑸便于处理和操作,不易产生二次污染

2.4.2 常见吸收剂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目前选用作为铁水脱硫剂的主要是Ca、Mg、Na等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常用的脱硫剂主要有:

Ca系:电石粉(CaC

2)、石灰(CaO)、石灰石(CaCO

3

)等

Mg系:金属Mg粉

Na系:苏打(Na

2CO

3

2.4.3 常见的吸收剂性能比较

2.4.

3.1 CaC

2

脱硫有如下特点:

1)在高碳系铁水中,CaC

2

分解出的Ca离子与铁水中的硫有极强的亲和力。

因此CaC

2有很强的脱硫能力,在一定的铁水条件下,用CaC

2

脱硫,脱硫反应的

平衡常数可达6.9×105,反应达到平衡时,铁水中硫含量可达4.9×10-7。

2)用CaC

2

脱硫,其脱硫反应是放热反应,有利于减少铁水的温降。

2.4.

3.2 脱硫有如下特点:

1)在高C和一定含硅量的铁水中,有较强的脱硫能力,在1350℃时,用脱硫,反应达平衡时,铁水中硫含量可达,比的脱硫能力要弱得多。

2)脱硫渣为固体渣,扒渣方便,对铁水缶、混铁车侵蚀较小,但用量较大,故形成的渣量也大,铁损也较高,铁水温降也较大。

3)石灰粉资源广、价格低、易加工,使用安全。

2.4.

3.3镁粉脱硫有如下特点:

1)Mg有很强的铁水脱硫能力,13500C时,用Mg粉脱硫,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17×105,反应达到平衡时,铁水中含硫量可达l.6×10-7,大大高于Ca0的脱硫能力。

2)Mg的沸点为ll070C,Mg加入铁水后,变成Mg蒸气,形成气泡,使Mg的脱硫反应在气液相界面上进行,另外由于金属Mg变成Mg蒸气.使得反应区附近的流体搅拌良好,大大增强Mg的脱硫效果。

3)Mg在铁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铁水经过Mg饱和后能防止回硫,这部份饱和的Mg在铁水处理后的运送过程中仍能起到脱硫作用。

2.4.4 吸收剂的确定

由实践证明石灰是烟气脱硫较为理想的吸收剂,而且工业上常常选取石灰或

石灰石做为吸收SO

2

的吸收剂。故此次设计选用石灰石(石灰)做为吸收剂

2.5 石灰石/石灰法的吸收机理 ⑴石灰石的溶解过程:

m 32232()CaCO H O CO Ca HCO ++→ 23222CaCO H Ca H O CO +++→++ ⑵吸收过程:

2223SO H O H SO +→ 22HCl H O H Cl OH +--+→++

22HF H O H F OH +--+←++ 233(pH (H SO H HSO +-→+低值时)吸收区下部)

2332(pH (H SO H HSO +-→+高值时)吸收区上部) 23322()Ca HSO Ca HSO ++→

33322CaCO H HSO CaSO CO H O -+++→++ 2344222CaCO H SO CaSO CO H O -+++→++

2233Ca SO CaSO +-+→ 222Ca F CaF +-+→ 222Ca Cl CaCl +-+→ ⑶反应产物的氧化:

232422HSO O H SO -+-+→+ 322242()2Ca HSO O H O CaSO +→+ 32422CaSO O CaSO +→ ⑷结晶生成石膏:

424222CaSO H O CaSO H O +→ 323211

22

CaSO H O CaSO H O +→

2.6 填料塔填料的选择 确定设计填料塔的填料类型选用

Φ50×50×45规格,陶瓷拉西环填料(乱堆); 填料参数Φ=50㎜,23193/a m m δ==

3. 设计计算书

3..1.烟气量的计算 以1Kg 煤燃烧为基础,则

%(以质量计)

重量/g 摩尔数/mol 需氧量/mol

C 52.57 525.7 43.81 43.81 H 3.25 32.5 16.25 8.125 O 7.89 78.9

2.47

- 2.47 S 0.83 8.3 0.26 0.26 N 1.01 10.1 5.05 水分(W ) 7.64 76.4 4.24 挥发分(V) 24.74 247.4 / / 灰分(A )

26.81

268.1

/

/

假定干空气中氮氧的摩尔比(体积比)为3.78,则1kg 样煤完全燃烧 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为49.725×(3.78+1)=237.6855 mol/Kg 煤

实际空气量为:237.6855×1.3=308.99mol/Kg 煤

理论情况下烟气的组成(单位:mol )

CO 2

H 2O

SO 2

N 2

43.81

4.24+8.125=12.365

0.26

5.05+49.725×3.78=193.21

理论烟气量为:43.81+12.365+0.26+193.21=249.645mol/Kg 煤 实际烟气量为:249.645+237.6855×(1.3-1)=320.9506mol/Kg 煤

所以燃烧1Kg 煤,产生烟气体积为:320.9506×10004

.22=7.189 m 3N / Kg

由PV=nRT 知,在烟气温度为150℃时,实际烟气体积为:

V =(150+273.130)/273.13×7.189=11.14m 3N / Kg , 由于锅炉耗煤量为

35t/h;

所以标准状况下的烟气流量为7.189×35000=251615m3/h=69.89 m3/s 实际情况下的烟气流量为11.14×35000=389900m3/h;

3.2 烟尘和SO

2

浓度的计算

在标准状况下,

由于飞灰率为80%,则烟尘浓度为:

189

.710

%

80

1.

2683

?

?

= 29834mg/m3

N

SO

2浓度为:

3

189

.7

10

64

26

.0?

?

=2314.65 mg/m3

N

在烟气温度为150℃时,

由于飞灰率为80%,则烟尘浓度为:

14

.

1110

%

80

1.

2683

?

?

= 19253.1mg/m3

3.3 除尘系统的设计计算

3.3.1.除尘效率概算

粉尘经除尘器后进入脱硫系统,由于脱硫系统还有50%的除尘率,故除尘器的除尘效率η可由下式计算:

C

o

×(1-η)×(1-50%)≤50

即29834×(1-η)×(1-50%)≤50 得η≥99.66% 设计除尘效率为99.7%,则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29834×

(1-99.7%)=89.5mg/m3

N 烟囱出口处粉尘浓度为:89.5×(1-50%)=44.75mg/m3

N

3.3.2静电除尘器的设计计算

3.3.2.1确定主要部件的结构型式

静电除尘器的主要部件是电晕极线和收尘极板。本设计中电晕线采用芒刺线,集尘板采用管式极板,

3.3.2.2确定电场风速

本设计中,选用静电除尘器净化锅炉飞灰, 采用经验法取电场风速为1.15m/s 。

3.3.2.3确定粉尘的驱进速度

本设计中的粉尘为锅炉灰尘,采用经验法取有效驱进速度为0.12m/s 。 3.3.2.4计算电场断面积

电场断面积是指静电除尘器内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有效断面积。计算式如下:

V Q

F =

式中:F —电除尘器电场的有效断面积,m 2

;

Q —通过电除尘器的烟气量,s m /3;此处为251615m 3/h;合69.89

s m /3

V —烟气通过电场的风速,m/s

所以F ′=69.89/1.15=60.77m 2

取电场的有效断面积为61 m 2

对管式静电除尘器而言,其电场断面为圆形,其中高略大于宽 (一般高宽比为1~1.3),确定高、宽中的一个值即可确定电场的高(H )及宽(B )。 根据上面计算确定电场的高为9m ,宽为7m 。 3.3.2.5计算集尘极板总面积

由多依奇公式可知,当已知烟气处理量Q 、有效驱进速度e ω和设计所要求的除尘效率η,便可确定所需的收尘极板面积A ,本设计中取ωe =0.12 m/s

A=

e

Q ωη)

1ln(- =3378取收尘极板面积为3380m 2

。应考虑各种参数的准确性

和电除尘器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应将极板面积适当增加一定的余量,一般按5%考虑。则A ′=A (1+5%)=3549㎡ 3.3.2.6比集尘面积

'A f Q

=

=50.78m 2

3.3.2.7电场数n 的确定

先计算收尘极与放电极的间距和排数

收尘极的排数可以根据电场断面宽度和收尘极的间距确定:

1

+?=B B n 式中:n —收尘极排数;

B —电场断面宽度,根据前面计算为7m ;

B ?—收尘极板间距(2b),根据经验多取2b=400mm.

所以 收尘级的排数 n=7/0.4+1=17.5,取18 则放电极的排数为n-1=17排.

通道数(每两个集尘极之间为一个通道)n-1=17个

再算电除尘器的电场总长度L 为: L=NH A

2=3549/(2×17×9)=11.60m ,取电场总长度为12m.

于是电场个数为n=L/l=12/4=3(单一电场长度通常选取l=3~4m ) 3.3.2.8电场高度h

'2

F h =

=5.5 m 2,圆整后取h=6 m

3.3.2.9同极距(2s )的确定

本设计宽间距电除尘器,加宽极间距可以提高两极的工作电压,粉尘的驱进速度也相应提高且电除尘器内电极的安装和维修方便,在处理相同烟气量和达到相同集尘效率条件下,所需的集尘面积也少。故,本次设计采用400㎜的同极距。

3.3.2.10电场断面F

(2')F Zh s k =-=61.56 m 2

实际风速Q

F

υ=

=1.14m/s 3.3.2.11选型结果如下表所示

选型结果

序号 名称

单 位

数量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型号

CDPK —20/2 7 除尘效率 % 99.7% 2 数量

1

8

有效驱进速度

/cm s

12

3

处理烟气量 3/m h

251615 9 集尘极面积 ㎡ 3549

4

烟气温度

150

10

比集尘面积

23/()m m s 50.78

5 电场风速 /m s

1.14 11 电场数 个 3 6

截面积

61.56

12

电场长度 m

12

3.3.2.12每个电场的有效长度

2A

l hZn

=

=5.48m 根据所选阳极板看,板宽为480 ㎜,则电场长度方向需要的阳极板数为:

1480

l

n =

=11.41 圆整后取n=12

故需要的板的块数为12块,则电场的有效长度为:L=480×12=5760mm 3.3.2.13 灰斗的设计计算

采用四棱台状(角锥形)灰斗,斗壁倾角为60

o

,灰斗出料口的尺寸由排灰

量大小确定,排灰量由式 G=3QC 0η/n 1 计算:

式中,系数3是考虑排灰能力增大倍数, n 1是沿宽度方向上的灰斗数。

所以G=2

36007.99.0102983425161536?????-=1.04Kg/s=3.7t/h

角锥形灰斗排灰量

灰斗下口宽B 1/mm

300×300 350×350 400×400 500×500 排灰量/t 1-?h

20

35

50

100

根据上表可以确定灰斗的下口宽为300mm ×300mm,灰斗的高度为:

1160tan 2/???

??-=B n B h

式中:B —静电除尘器内壁宽,mm B 1—灰斗下口宽度,mm

所以732.123002/7000???

?

???-=h =2771.2mm 设计灰斗高度为2772mm 。

3.4.脱硫系统的设计计算 3.4.1 脱硫效率概算

由SO 2初始浓度(C o =2314.65 mg/m 3N )和排放要求(<400 mg/m 3N )计算脱

硫效率η为:

η>1- C / C o

=1-400/2314.65=82.72%

设计脱硫效率为83%,则SO 2出塔浓度为2314.65×(1-83%)=393.49 mg/ m 3 3.4.2吸收剂用量的计算

环境工程学B大气污染工程课程设计讲解

大型作业报告 班级:12级机械设计与制造(环保设备) 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 2013年12月30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某冶炼厂工艺设备每小时产生3000(3200)Nm 3的含尘烟气,烟气含尘浓度85(90)g/Nm 3,烟气进口温度为250℃,除尘器内平均静压P s = -340 Pa ,试设计一台双筒CLT/A 型旋风除尘器作为除尘系统的第一级除尘设备。 设计参数: 烟气密度:3/293.1Nm kg g =ρ 烟气粘度:26/10849.1m s kg ??=-μ 粉尘密度:3/2160Nm kg p =ρ 旋风除尘器进口粉尘的粒径分布 平均粒径 )(m d p μ 1.5 3.5 5 10 15 22 28 36 44 粒径分布 (%)D ? 3.5 6 15 17 24 16 11 5 2.5

前言 除尘器是控制尘粒污染的有效措施,也是研究应用较早的一项技术。但在尘粒初始量增加,排放量进一步严格的情况下,企业必须重新计划自己的操作条件和排放控制系统,开发或应用更高效的除尘器,以满足现行法规的要求。所以本设计要求完成一台CLT/A型旋风除尘器作为除尘系统的第一级除尘设备的设计。 旋风除尘器是除尘装置的一类。除沉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降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管理,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较低,已广泛用来从气流中分离固体和液体粒子,或从液体中分离固体粒子。在普通操作条件下,作用于粒子上的离心力是重力的5~2500倍,所以旋风除尘器的效率显著高于重力沉降室。在机械式除尘器中,旋风式除尘器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它适用于非黏性及非纤维性粉尘的去除,大多用来去除5μm以上的粒子,并联的多管旋风除尘器装置对3μm的粒子也具有80~85%的除尘效率。因此,它属于中效除尘器,且可用于高温烟气的净化,是应用广泛的一种除尘器,多应用于锅炉烟气除尘、多级除尘及预除尘。 旋风除尘器在我国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旋风除尘器必将有越来越重要的应用,而管式以其显著的优点将会在除尘器的未来发展中显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可从发达国家除尘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证明;另一方面,开发新型除尘装置也是大势所趋。基于我国的特殊国庆,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无论如何,由中小型,低效除尘设备向大型高效除尘设备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最新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及对 策 1 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设计题目与工程实际脱节 目前的毕业设计题目通常由指导教师确定,指导教师的水平将严重影响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由于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部分专业教师为年轻的硕士、博士,参加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且缺乏工程实际经验,因此给学生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多为模拟设计,如模拟废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废气处理工艺的设计等。此类题目虽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但与真题真做差距较大。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多简单套用国家规范、标准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设计方案的确定、工艺参数的选择等都比较随意,未能结合实际工程进行选择,导致毕业设计形式雷同,没有特色。指导教师在指导多名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承担较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致使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不足,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另外,毕业设计的指导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工程实践经验或科学研究经验,而近年来许多硕士、博士未经过工程实践锻炼和系统的岗前培训,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一线教学岗位,缺少毕业设计的指导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在选题、教学手段、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均存在较大不足,影响其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1.3 学生时间与精力投入不足 根据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第8学期前3周为毕业实习,接下来是为期14周的毕业设计,而这一阶段是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时期。目前,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双向选择,竞争激烈。对于未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来说,他们把大量

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解决就业问题,而导致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同时指导教师也为学生求职着想,放宽对学生的要求,降低毕业设计难度。而对于已确定就业单位的学生来说,若将来从事的工作性质与专业相差较远,则认为毕业设计不太重要,进而投入毕业设计的精力有限。另外,有些学生根据多年来无论毕业设计质量高低最后都能通过的现象,想当然地认为“毕业设计不卡人”,从而对毕业设计的态度消极,时间精力投入不足,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1.4 毕业设计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2 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应对措施 2.1 选题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毕业设计题目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保证毕业设计题目质量,在选题方式上,由指导教师“闭门编题”的传统做法逐渐改变为到设计院或相关企业寻找课题,在实践中选择课题[1]。毕业设计题目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满足教学要求,又要切合环境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如某化工厂的废水或废气治理课题、某水泥厂的噪声控制课题、某小区的固体废物治理课题等。同时指导教师布置的设计任务不仅要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全面应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学院通过毕业设计督导组加强对毕业设计题目的审查工作,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将不允许开题。 2.2 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阶段 为了避免学生因求职而对毕业设计质量的不重视,可让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阶段。为此,我校将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总体思想是专业课程前移,在第7学期的前8周仅安排少量专业课程学习,让学生利用第7学期的后半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把毕业设计的一部分工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计模板

辽宁科技学院 (20 级) 本科课程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说明书页,图纸张

课程设计评语

炼钢转炉除尘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中,主要采用混凝沉淀的方法来处理除尘废水。处理构筑物主要有粗颗粒沉淀池、浓缩池、冷却塔等。该系统可在构筑物中对悬浮物进行高效的去除,使水体温度得到大幅降低。该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且工艺可靠,出水水质好。 本设计经过详细论证工艺,对工艺过程的设备和构筑物进行了参数选择、设计计算和选型。进行了平面布置、高程布置等方面的设计,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作为循环冷却水继续使用。 关键词:污水处理,浓缩池,混凝沉淀

The Process Design Of Steelmaking Converter Dedust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Abstract In this design,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 of coagulation deposition to handle dedusting wastewater.Mainly processing structures are Coarse particle settling basin,Concentrated tank, cooling tower, etc。The system can be efficient removal of suspended solids in the structure, make the water temperature reduced greatly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has high efficiency, energy saving, and reliable technology, good effluent water quality Through detailed demonstration of our design process, process equipment, and design of structure parameter selection, calculation and https://www.doczj.com/doc/753472576.html,yout, vertical layout and other aspects of design,After treatment,sewage may continue to use as cooling water Key words: sewage disposal, thickener,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环境工程 大气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煤锅炉烟气电除尘设计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院专业班 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说明书 (1) 1.1课程设计题目 (1) 1.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简介 (1) 1.3课程设计的任务 (1) 1.4课程设计目的 (1) 1.5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 1.6 设计原始数据 (2) 1.7设计依据和原则 (3) 1.8工艺流程描述 (3) 二、设计方案 (4) 2.1烟气计算 (4) 2.3除尘效率 (5) 2.4电除尘器电场风速选择及有效断面计算 (5) 2.5静电除尘器简介 (7) 2.6烟囱设计 (7) 2.6.1烟囱高度确定 (7) 2.6.2烟囱出口内径计算 (8) 2.6.3烟囱进口内径 (8) 2.6.4烟囱抽力的计算 (8) 2.7除尘系统阻力损失计算 (10) 2.7.1管径的确定 (10) 2.7.2烟道及风管沿程阻力损失计算 (10) 2.7.3计算从锅炉出口到除尘器进口段阻力损失, (10) 2.7.4除尘器出口到风机段沿程阻力损失计算 (11) 2.7.5风机出口到烟囱段的阻力损失 (12) 2.8 风机的选择与计算 (13) 2.8.1烟气量的计算 (13) 2.8.2风机风压的计算 (13) 2.8.3电动机功率计算 (14) 2.8.4 确定风机型号 (14) 三、总结 (16)

一、设计说明书 1.1课程设计题目 150 t/h燃煤锅炉烟气电除尘系统设计。 1.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简介 (1)大气污染防控制工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厂址选择,总体设计,工艺设计等。其中工艺设计包括:生产方式选择、生产工业流程设计,工艺计算(物料及能量平衡),设备工艺计算与造型,设备和管道的配置,并提供工艺设计的条件及对公用工程要求等。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学完基础课程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后,进一步学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相关选修课的知识,联系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际,完成以控制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实践。 1.3课程设计的任务 本次设计得目标是对燃煤锅炉烟气除尘预处理系统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了解燃煤锅炉的排污特性,确定烟尘预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具体包括确定烟尘处理系统的主要管道、除尘器、风机、烟囱等的结构及型号; (2)本次设计是在了解燃煤锅炉排污特性的基础上,设计整个烟尘预处理系统及其辅助设备,其中主要包括根据锅炉烟气参数来进行烟尘吹系统的设计,计算除尘系统设备的尺寸、压力损失,选择风机; (3)还包括烟囱高度、烟囱直径等的计算,确定除尘器、风机及烟囱位置; (4)绘制烟尘处理设施系统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除尘设备图等; (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4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掌握控制单元操作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熟悉查阅技

环境工程专业 个人职业规划书

环境工程专业个人职业规划书 前言: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一.自我解析: 1、自我兴趣爱好盘点: (1)喜欢做的事:研究软件使用; (2)业余爱好:运动、听音乐、日语; (3)喜欢的书籍:《三分钟的你自己》《麦田里的守望者》; (4)喜欢的歌曲:《笨小孩》《welcome to my world》《Stairway to the Stars》; (5) 心中的偶像:科比*布莱恩特、比尔*盖茨; (6)信奉教条:没有你做不到的事; 2、自我优缺点盘点: (1) 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 (2) 务实、实事求是,有目标有想法,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喜欢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不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对细节很强的记忆力。(3)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但身高上缺乏自信心,且害怕别人在背后评论自己。 (4)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学习生活比较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依据明晰的评估和收集的信息来做决定,充分发挥自己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 (5)想象力丰富,能简单构造出一个感人故事。 (6)性格方面的弱点,有时给自己压力过大,急于求成,过犹不及。 (7)不主动锻炼身体,除了和朋友一起打篮球和其他球类运动。 (10)在交朋友的时候,喜欢故事经历丰富的朋友,不喜欢朋友没有故事,太平淡。 3、个人分析: (1)在职业兴趣测评中,我是A型的结果:人格类型特征:喜欢通过艺术进行自我表达;常常被认为是充满想象力的、内省的和独立的;重视艺术形式的美学和创新。 职业领域:摄影师、音乐家、诗人、作家、漫画家、演员、戏剧导演、作曲家、雕刻家、漫画家、乐队指挥、室内装饰专家等。 因此,我经常多愁善感,犹疑不决,总觉得会有更完美的在前面,追求更好的,以至于失去机会;(2)在职业能力测评中,我是A型的结果,与第职业兴趣测评一样,而相对较近的是R型:人格类型特征;更喜欢具体的工作任务;也许显得有些直率、实际和固执;通常具备一些技能和技巧。

环境工程-CASS课程设计+汇编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 (1) 第二节基本资料 (1) 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2) 第二节工艺确定 (2) 第三章处理构筑物设计 (3) 第一节格栅间和泵房 (3) 第二节沉砂池 (5) 第三节初沉池 (7) 第四节CASS池 (9) 第六节加氯间 (20) 第七节污泥浓缩池 (20) 第八节污泥脱水间 (21) 第四章污水厂总体布置 (22) 第一节主要构(建)筑物与附属建筑物 (22) 第二节污水厂平面布置 (22) 第三节污水厂高程布置 (22) 第五章总结及参考文献 (22) 第一节设计总结 (22) 第二节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 一、《水处理工程》的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 依据《课程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资料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设计一个污水处理厂,主要包括完成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平面、高程布置图、以巩固和深化《水处理工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由理论与实践 结合到技术技能提高的目的; 2. 熟悉国家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程序以及与我专业相关的步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基本设计程序包括: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有时视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将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合并为扩大初步设计)。 3. 学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和相关《设计规范》等工具书的应用; 4. 提高对工程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克服轻视工程设计的倾向。 1)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许多创新课题是由应用的需要提出来的,而创新的价值也往往在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际应用这一过程中工程设计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一般是离不开工程设计的; 2)一个工程类理论研究的试验装置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 3)工程设计能力是工科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在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工程设计能力的要求是较高。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设计、计算、绘图方面得到锻炼。 针对一座二级处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活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设计深度一般为初步设计的深度。 第二节基本资料 1.水量为 10000 m3/d;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混合后的水质预计为: BOD 5 = 200 mg/L,SS = 220 mg/L,COD = 400 mg/L,NH 4 +-N= 40 mg/L,TP= 8 mg/L。 2.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 标准。即COD<50mg/l,BOD 5<10 mg/l,SS<10 mg/l,NH 4 -N <5 mg/l,TP<0.5mg/L。

大气课设

1概述 .......................................................................................................................................... - 1 - 1.1任务来源........................................................................................................................ - 1 - 1.2设计目的........................................................................................................................ - 1 - 1.3设计依据........................................................................................................................ - 1 - 1.4设计原则........................................................................................................................ - 1 - 1.5气象资料........................................................................................................................ - 1 - 2处理要求及方案的选择........................................................................................................... - 2 - 2.1处理要求........................................................................................................................ - 2 - 2.2 处理方法简介............................................................................................................... - 2 - 2.3处理方法的比较............................................................................................................ - 2 - 2.4处理方法选择................................................................................................................ - 3 - 3工艺流程................................................................................................................................... - 4 - 3. 1 工艺流程图.................................................................................................................. - 4 - 3. 2 工艺流程简介.............................................................................................................. - 4 - 3. 2.1 集气罩............................................................................................................... - 4 - 3.2.2吸收塔................................................................................................................. - 4 - 3.2.3管道..................................................................................................................... - 4 - 3.2.4风机及电机......................................................................................................... - 5 - 4平面布置................................................................................................................................... - 6 - 5参考文献................................................................................................................................... - 6 - 1集气罩的设计........................................................................................................................... - 7 - 1.1集气罩的基本参数的确定............................................................................................ - 7 - 1.2集气罩入口风量的确定................................................................................................ - 7 - 1.2.1冬季..................................................................................................................... - 7 - 1.2.2夏季..................................................................................................................... - 8 - 2集气罩压力损失的确定........................................................................................................... - 9 - 3管道设计................................................................................................................................... - 9 - 3.1阻力计算........................................................................................................................ - 9 - 4动力系统选择......................................................................................................................... - 12 - 4.1安全系数修正.............................................................................................................. - 12 - 4.2风机标定工况计算...................................................................................................... - 13 - 4.3动力系统的选择.......................................................................................................... - 13 -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设计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1875m3的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二、设计内容 污水流量Q为120000m3/d 进水SS=370 mg/L 出水SS=20 mg/L 三、设计要求 1、设计依据 初次沉淀池设计中应遵守的准则 初次沉淀池设计中应遵循下列一般准则: (1)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不少于2个,并按并联工作考虑。 (2)沉淀池的设计流量应按具体情况决定: ①当污水由泵提升后进入沉淀池时,应按水泵的最大设计出水量计算; ②当污水直接自流入沉淀池时。应按入流管道最大设计流量计算; ③当沉淀池为合流制排水系统服务时,应按降水时的设计流量计算,沉淀时间应不小于30min。 (3)对于生活污水或与之近似的废水,已有较可靠的设计参数可供使用。如表3-1~表3-5。而对于其他废水,理应通过试验求得设计参数方可设计。 一般试验条件比较单纯,没有风力的扰动,也很少受短流和进出

口构造的干扰,为了切合实际,在设计时应将试验得出的负荷值除以l.25~1.75,将试验得出的停留时问乘以1.25~1.75。 (4)初次沉淀池应设置撇除浮渣的设施。 (5)沉淀池的入口和出口均应采取整流措施,以使水流均匀分布,避免短流。 (6)初次沉淀池的污泥。采用机械排泥时可连续或间歇排泥,不用机械排泥时应每日排泥。 (7)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两个或多个泥斗不宜共用一条排泥管。 (8)配水井有消能和向数池均匀分配进水的作用。当进水管有压力时,进水管应由配水井的井壁接入井内,不宜由井底接入。且应将进水管的进口弯头朝向井底。 (9)当每组有两个以上沉淀池时,为使每个池子的进水量均等,应在进口处设置调整流量的设备,如进水闸阀等。 (10)池子的超高至少采用0.3m。 (11)一般沉淀时间不小于1.0h,有效水深多采用2~4m,对辐流式指池边水深。 (12)沉淀池的缓冲层高度,一般采用0.3~0.5m。 (13)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圆斗不宜小于55°。 (14)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一般按不小于2d的污泥量计算,采用机械排泥时,可按4h污泥量计算;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毕业设计

3 前言 (1)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2) 1.1 设计目的 (2) 1.2 毕业设计题目 (2) 1.3 设计基础资料 (2) 1.4 设计要求 (2) 1.5 设计成果 (2) 1.6 参考资料 (2)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 (3) 2.1工程概况 (3) 2.2除尘系统的组成及除尘方案的原则 (3) 2.3除尘效率概算 (3) 2.4除尘系统方案的选择和确定 (4) 2.5管网布置 (11) 第三章设计计算书 (12) 3.1 管道系统的计算 (12) 3.2 风机、电机的选择 (14) 3.3 烟囱高度的计算 (15) 第四章设计概算书 (16) 4.1一次性投资费 (16) 4.2设备运行费用 (17) 第五章结束语及参考文献 (19) 5.1 结束语 (19) 5.2 参考文献 (19)

前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黄石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在毕业之际,根据院教研组的安排,我选择了以大气污染控制为主题的毕业设计----------- 某公司堆存铬渣回转窑还原焙烧干法解毒尾气除尘系统设计。 作为工业三废中的废气污染,随工业生产的迅速拓展而急剧膨胀,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的巩固自己所学,以便能为实际工业废气治理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我组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联系了生产及毕业实习的生产实践,制定此次毕业设计。 设计中的每部分应体现出技术的可行性和规范性,此外还要体现出经济上的合理性,即是要从技术、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使设计项目在有效工作的同时,具有费用节省的特点。 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刘子国给予了悉心指导,同组同学也给予了热心帮助,帮助我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一名未毕业的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设计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王超君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要求 主考:河海大学 一、毕业设计要求 、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联系工作实际进行选题,选题后按任务书要求进行设计。 、有一定的应用性和科学性,文笔流畅,表达清晰。 、毕业设计提纲、初稿、完成稿均需纸打印。、以下为参考选题,也可自己选题。 二、做环评毕业论文的答辩要求: ()各自准备好分钟的,介绍所做论文的主要内容(图文并茂),特别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部分,重点部分(评级等级确定、工程分析、现状评价、预测评价等)要求介绍具体过程,不能一带而过(答辩的好坏计入成绩); ()介绍完后由答辩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钟左右; ()可以自带参考材料,但不能频繁翻阅,对自己做的主体内容必须熟练,并能迅速回答相关问题,答辩老师的提问主要是基于你们做的论文,但不限于此;

三、做工程设计论文的答辩要求: ()各自准备好分钟的,介绍所做论文的主要内容(图文并茂),特别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部分,重点介绍(工程规模、来水水质、处理目标、执行标准、处理工艺比选、工程投资、平面高程布置等)要求介绍具体过程,不能一带而过(答辩的好坏计入成绩); ()介绍完后由答辩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钟左右; ()可以自带参考材料,但不能频繁翻阅,对自己做的主体内容必须熟练,并能迅速回答相关问题 ()答辩过程中的提问主要是基于设计的内容、步骤、要求,并会涉及主要构筑物工作的基本原理,但不限于此;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参考选题 环境影响评价毕业设计任务书(一) 毕业设计题目 某水厂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毕业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某水厂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工程师所必需的综合训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研究、查阅文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能力。 三、毕业设计任务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等相关要求进行某水厂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内容有: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风险分析;、总量控制;、公众参与等。 四、毕业设计成果 、环境影响报告书 、就环境影响评价中遇到的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必要的讨论。 五、原始资料 选题后通过向指导教师索取。 环境影响评价毕业设计任务书(二) 毕业设计题目 某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毕业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环境工程大气课程设计

大型作业报告 班级 : 12级机械设计与制造(环保设备) 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 2013年12月30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1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燃煤锅炉排烟量、烟尘及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排烟量及浓度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实际需湿空气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产生的烟气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3净化系统除尘方案的分析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工艺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应用及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旋风除尘器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烟气氨法脱硫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硫铵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4脱硫方法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除尘装置及相关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除尘器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烟道管径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烟囱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烟囱高度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烟囱直径与抽力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3系统阻力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风机及电动机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参考书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束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大型作业成绩评定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设计 院系: 完成时间: 2015 年 7月 5 日 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课题名称 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核心构筑物设计—初沉池和曝气池 设计条件: 某城区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其生活污水, 设计生活污水流量为100000m3/d; 为200mg/L,TP为5 mg/L,SS为250 mg/L,COD为450 mg/L ,进水水质:BOD 5 TN为20 mg/L。 出水水质要求:BOD 为20mg/L,COD为30 mg/L ,TP为1.0 mg/L,SS为20 5 mg/L,TN为5 mg/L。

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设计要求: 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5000字),内容要求: (1)掌握传统活性污泥法二级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及计算机绘图方法,主要包括格栅、污泥泵房、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以及高程的计算. (2)确定曝气池的尺寸,并对供气量进行计算。 (3)绘制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 1 张自杰.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 孙力平.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娄金生编.水污染治理新工艺与设计[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3 4 曾科,卜秋平,陆少鸣.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5 高廷耀,顾国维.水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张中和.排水工程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7郑兴灿.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目录 1 引言 (3) 2.工艺选择 2.1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背景及现状 (4) 2.2工艺设计原始资料 (4) 3.设计计算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 30、武汉钢铁公司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烟气治理 姓名:宁文识 学号:1020320132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赵素芬 2013年11月25日

1、设计任务 1.1 设计题目 发电厂锅炉的烟气治理系统设计 1.2 设计原数据 2台670T/h的燃煤锅炉(WCZ670/73.7-87型)排放的烟气,烟气量为Q =161.5×104m3/h,含尘浓度为19.62g/Nm3,SO2浓度为6.72 g/Nm3。烟尘浓度和SO2排放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废气最终排放温度为420℃,当地年平均气温为22.3℃。 设计要求 (1)根据已知的气象条件,计算出各方向的污染系数,求得最佳位置,以免污染到居民区。 (2)计算脱硫装置的主要设备尺寸。 (3)计算和选择风机型号及风管管径。 (4)烟囱的排放口直径3.0m,试确定烟囱高度。 一年内风向风速频率%风向频率频率频率频率频率 N 0.460.630.09 1.730.27 NNE 0.45 2.460.640 2.01 NE 0.450.63 3.560.270 ENE 0.54 4.20.45 2.740.37 E 0.360.99 4.390.82 1.82 ESE 1.187.590.91 1.090.09 SE 0.91 1.73 4.760.550.55 SSE 0.45 5.58 1.73 3.010.09 S 0.630.9 3.190.370.46 SSW 0.72 3.20.720.640.18 SW 0.55 1.45100.18 WSW 0.81 1.280.730.540.36 W 0.360.910.920.090 WNW 0.64 1.830.720.180 NW 01 1.2800.27 NNW 0.82 2.460.360.820 C(静风)8.13 风速(m/s)<1.5 1.5<u <3 3<u< 5 5<u< 7 >7

环境工程毕业设计摘要前言

摘要 克什克腾旗经棚镇位于赤峰市西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与阴山山脉交汇处,镇区周边条件较多,三面环山,两水汇一,镇区生活区向北发展,工业区字山以南发展。当地水资源紧缺,污水的处理和再利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克什克腾旗经棚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工艺流程选择及构筑物设计和计算。 该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规模两万吨/日,采用A/O工艺。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稳定,除磷效果好,进水为连续流,对温度适宜性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该污水厂的污水处理流程为:从泵房提升到格栅流入沉砂池,进入A/O池,二沉池,最后出水;污泥的流程为:从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进一步脱水后,污泥外运。

Abstract KeShenKeTengQi tent tow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chifeng city, the greater hinggan mountains and the yinshan mountains, township surrounding conditions more, surrounded on three sides by mountains and faces the two water transfer, township development living areas to the north, industrial word mountains south of development. Local water resources, sewage treatment and reuse problem is imminent. The graduation design topic for KeShenKeTengQi tent tow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project design. Main task is to process selection and structur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e scale of twenty thousand tons/day sewage treatment plant engineering design, adopting A/O process. This process has the effluent is stable, the phosphorus removal effect is good, water as the continuous flow, the temperature suitability is strong. Strong ability to resist impact load characteristics The sewage plan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for: from pump house to the grating into the grit chamber, into the pool of A/O, and the second pond, finally out of the water; Sludge process for: from the second pond, the surplus sludge discharge into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 and dehydration machine, after further dehydration sludge sinotrans. 关键词:污水处理 A/O工艺污泥浓缩 Key words: Sewage treatment sludge concentration of A/O proces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