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拟写一句话新闻(一)什么是“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
它要求比标题具体丰富,比导语简洁明了。
(二)“一句话新闻”题的解题技法1、要素提取法新闻属叙事类文体,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
新闻的格式一般特点,决定了答题的信息区间主要是导语一段,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
【例题】1:根据下面的消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4字)微软公司目前的挑战不仅来自司法部和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对手,还来自内部——人才流失。
在过去18个月,多名重量级相继离开,包括科技主管南茜•迈德福及领导发展视窗95的西尔弗伯格。
发现他们离职原因有一个共同点,即感到微软已失去活力。
解题思路: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提取信息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根据文意可知,陈述对象是微软人才,所发生的事情是:微软人才流失,特别是重量级人物的离去,而流失原因是他们感到微软已失去活力。
又因为:一句话新闻必须是一句话,也就是说必须是一个主谓句式的长单句,那么我们就要把相关内容要点压缩变成一个包含“人物”或“事件”的主谓式陈述句。
参考答案:众多微软人才因公司失去活力而离职。
2.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记者马海燕)2012年清华大学计划招收本科生3372人,与往年基本持平。
除北京市计划招生人数减少18人外,中西部部分省份投放的招生名额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他省份招生人数基本保持稳定。
清华大学15日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北京及周边省份的几千名考生和家长来到清华园,参加招生政策宣讲、名师专题讲座、院系部门咨询、图书馆和校史馆参观、实验室体验等活动。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涵就今年的招生信息进行说明时表示,今年减少招生生源的只有北京市,其他省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重点将招生计划向生源数量相对较多、升学压力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倾斜,对甘肃、陕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西部12省(区、市)均扩大了招生计划投放,同时对升学压力较大的河南、山东、广东、安徽、湖北、河北等省也重点增加了招生计划投放。
新闻的有关知识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
一般说来,新闻标题较一句话新闻更简洁,往往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
一句话新闻,又叫标题新闻,就是采用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来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
拟写一句话新闻,要把握语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一句话新闻”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对象)、事件(过程、结果)及原因(目的)等要素。
概括主要内容或信息,这类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对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及语文概括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必须明确材料中哪些信息是主要信息(符合材料表达主旨的实质性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评价性的、示例性的、阐述性的信息)。
而后,将主要信息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1、今年三月“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总理关于教育问题的一席话,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
(不超过10个字)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素质。
……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
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
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
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
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全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
(不超过15个字)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2006年5月20日14时整,经过34小时的连续浇筑,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顺利收仓,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总浇筑时间为3080天,海拔高程185米。
今年汛期,大坝开始全面挡水,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可以解除洪水威协。
一、拟写新闻标题一、新闻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或者以前发生现在仍能产生社会效应的事实的报道。
2、基本概要新闻的样式很多,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简讯的格式:(1)标题:概括简讯的主要内容。
(2)导语:导语是简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简讯的最基本内容。
(3)主体:主体是简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
(4)结尾:是对简讯内容的小结。
有些简讯可无结尾。
3、分类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社论、录音新闻等,狭义的专指信息。
4、结构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5、要素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简单来说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6个因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下面这条新闻,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下午2:02分在白宫东厅正式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
通过对这六要素的把握,我们面对一篇新闻,可以很迅速地把握其主要内容。
这对于每天接触大量信息的现代人,快速筛选有用信息,提高阅读效率,无疑是有帮助的。
6、特点1.迅速及时2.内容真实3.语言简明(及时性、真实性、价值性、简洁性)4.结构鲜明(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7、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的区别一句话新闻,即运用一句话,采用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一篇新闻稿件的报道任务的新闻。
它又叫标题新闻,但却不等同于新闻标题。
二者区别如下:1.新闻标题通常有正题、引题、副题等形式。
正题,常用于概括和提示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和思想意义。
引题,位于正题之上,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提示意义等。
副题,位于正题之下,补充交代一些次要事实,以弥补正题的不足。
因此,一个正题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借助引题或副题共同表达。
新闻标题只要将主要的事实和意义概括出来即可,有的内容还要在主体部分中加以表达。
2.而一句话新闻只能用一句话来解决问题。
一句话新闻,在内容上,要用一句话严格而完整地反映新闻事实;在语言上,要做到运用最准确、凝炼的语言,揭示新闻事件的内容和意义。
“一句话新闻”解题方法“一句话新闻”是用一句话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
在解答“一句话新闻”题时,快捷实用的方法是:首先,不管文段有多长,只问一个问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题目的主要问题)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及解题的字数要求,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它有什么影响、意义或者作用?酌情进行增、减。
例一:把下面的一段简讯浓缩为15字以内的一句话消息。
陈一峰任教于广东惠州大学艺术系,为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他曾历时两年游历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到少数民族村寨,画下几千幅速写。
他的作品,渗透着强烈的乡土情怀。
1998年10月20日至25日,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惠州大学主办的陈一峰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
展出的50幅作品,大部分是他近年来的新作。
这些作品造型敦实朴拙,用笔沉郁、厚重,其中的两幅巨制《战争》与《和平》,画面宏大,用笔豪放,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解题思路:首先抱着“发生了什么事”这个问题看材料,我们会发现,画线部分即是答案。
前面部分是对陈一峰的介绍,后面部分是对其作品的介绍,都可以抛开不管。
然后我们对画线部分的主干和主要信息进行分析。
新闻专项练习一、关于新闻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的起因、经过、结果。
④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二、常见题型。
1.给新闻拟标题或拟写导语。
2.根据新闻内容写一句话新闻。
3.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谈看法。
三、技法:1.抓新闻或消息的导语(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2.提取主要信息(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结果)。
3.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洁。
(关注字数限制,标点也要计算字数)4.谈看法时主要看结语,或者表明观点立场,或者指出事物发展的趋势。
四、新闻标题和一句话新闻的区别新闻标题不一定要将新闻事件的主要要素全部概括出来,只要将主要的事实和意义概括出来就可以了,因为有的内容还要在主体部分中加以表达。
而一句话新闻既要在一句话中将新闻事件中必须报道的内容表达出来,又要在语言表达上符合新闻标题拟写的要求,做到“准、鲜、活”,即运用最准确、凝炼的语言,揭示新闻事件的内容和意义。
例如: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以下两题:1、拟写标题(不超过10字)2、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北京市公安机关在追逃专项斗争中,采取“网上作战”等高科技手段和对在逃人员的分级督捕,自 7月1日至8月1 日,将211名在京作案后逃跑的犯罪疑人缉拿归案。
据介绍,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的部署。
北京市公安局自5月份开始对全市1990年以来的负案、批捕、扣留在逃犯罪嫌疑人和从监管等场所逃脱的犯罪嫌疑人和罪犯,进行全面调查,将查出的1000余名在逃人员的情况全部输入计算机上网.并与公安部联网。
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的区别
新高考新教法
2010-11-23 0735
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的区别
一、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的区别
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
它又叫标题新闻,却不等同于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通常有正题、引题、副题等形式
正题,常用于概括和提示新闻中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和思想意义。
引题,位于正题之上,常用于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提示意义等。
副题,位于正题之下,常用于补充交代一些次要事实,以弥补正题的不足。
因此,一个正题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借助引题或副题共同表达。
但一句话新闻不行,只能用一句话的标题来解决问题。
一句话新闻,从形式上看,是一句话的新闻,这句话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一般情况下以单句为主。
从内容上看,既然是新闻,就必须体现新闻的属性,应尽可能地严格而完整地反映新闻事实,以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新闻内容。
2.新闻标题不一定要将新闻事件的主要要素全部概括出来
新闻标题只要将主要的事实和意义概括出来就可以了,因为有的内容还要在主体部分中加以表达。
而一句话新闻,就不一样,它既要在一句话中将新闻事件中必须报道的内容表达出来,又要在语言表达上必须符合新闻标题拟写的要求,做到“准、鲜、活”,即运用最准确、凝炼的语言,揭示新闻事件的内容和意义。
二、一句话新闻的拟写
1.一句话新闻的拟写要求
“一句话新闻”题型是在1999年高考卷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
这是一种很有创造性的新题型,它能较好地考查考生语言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这种题型到现在还很受出题者的亲睐。
我们知道,新闻作品要具备以下五个要素,即“五个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为什么)。
据此,“一句话新闻”必须包含的答题要点是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面面俱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一句话新闻的拟写方法
(1)根据新闻要素,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
新闻分导语、正文等几部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导语的任务是以简约、精炼的文字,把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的要点和要旨揭示出来,以唤起读者的注意,并引出新闻事实的主体。
主体的任务主要是用充分、典型、有说服力的材料阐述和说明导语所提示的事实或观点,同时补充导语未涉及的其它具体内容,提供新闻背景,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使之更为充实。
由上可知,信息区间主要集中在导语一段,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
当然,为了保险,有必要对提供的材料做全面阅读,对新闻材料作一个分析,辨别一下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准确确定重点语段或语句。
例如新华网兰州2004年12月12日电 12月11日晚11时36分左右,甘肃省兰州市夜空出现红白两道亮光,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飞去,随即发出巨大的爆炸声。
兰州方圆100公里之内的地方出现强烈的震感。
事发当晚有人猜测可能是陨石坠落,为此兰州警方抽调大批警力连夜进行搜寻。
当日晚11时36分,在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往永登县拉煤的司机张先生称,他驾车驶至永登县通远乡时,突然一道亮光在头顶闪过,面前突然豁然大亮,感觉如同白昼一般。
他急忙将车靠边停住,看到一个如同初升太阳般大的火球拖着长约3米尾巴由西向东而去。
在兰州工坪区某单位值夜班的冯先生说,他看到院子突然变得通红,急忙出院查看时,看到天空中有一片红色的雾状物在移动,接着就听到两声巨响。
家住西固区西柳沟的米先生说,他正在休息,突然被两声巨大的爆炸声惊醒,当时他还以为地震了。
不明物体出现后,兰州市110指挥中心立即指令红古、西固、安宁、城关区以及榆中县等县区的公安民警全力寻找不明飞行物。
截至12日下午3时,警方仍在全力寻找不明飞行物的下落。
这则新闻的信息区间就集中在导语一段,正文是对导语的进一步说明和适当补充,最后一段是次要信息。
现在,我们就根据新闻要素,以“导语”为搜寻概括的重点,同时兼顾其它内容,筛选答题信息点
时间分别有“2004年12月11日晚11时36分左右”、“当日晚11时36分”、“12日下午3时”,其中,第一、第二个时间都是最重要的时间信息,其实是同一个信息,如果要受字数的限制,还应该压缩或改变说法,这里可压缩为“12月11日晚”。
地点甘肃省兰州市
人物(对象)兰州警方、张先生、冯先生、米先生。
其中,兰州警方是主要的。
事件(过程、结果)表述事件的关键点在于寻找关键性动词。
这里有“出现”、“爆炸”、“震感”、“搜寻”等。
原因(目的)事发当晚有人猜测可能是陨石坠落。
这一点不是主要点,可以略去。
(2)遣词合成
现在,我们将上面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组合,就可以写成一句话新闻了
12月11日晚,兰州警方连夜搜寻不明飞行物。
三、新闻标题的拟写
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
怎样拟写新闻标题呢?
1.新闻标题的结构
新闻标题由主题、引题和副题组成。
主题是对新闻中最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
引题和副题则是用来说明主题或加强主题的气氛和力量,协助主题共同完成标题任务的。
只要主题能够独立承担标题的任务,引题和副题就可以省去。
2.新闻标题的要求
(1)题文一致
题文一致主要是指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的依据,论据不足,即使标题是正确的,也会令读者感到没有说服力。
(2)一语破的
新闻中的事实往往不止一件,其中最新鲜的事实,才是它的精华,因此要牢牢地抓住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事实,以一语破的。
(3)简洁明快
对标题内容,不仅只保留核心部分和事情发展的结果,省去那些不必要的过程、细节、消息来源和不必要的议论,还要通过锤炼字句和适当采用简称等办法使标题简洁明快。
(4)旗帜鲜明
标题要有明确的是非、鲜明的爱憎。
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写新闻标题不能无动于衷,要明确表达的立场。
(5)生动活泼
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了告诉读者事实而外,还要让他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感染到什么,要给人以启迪,做到言语尽而意无穷;标题要生动形象,就要注意选词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3.新闻标题的拟写方法
(1)拟写正标题时,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因为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
无论在导语中,还是在主体中,我们筛选的都是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信息。
我们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大致的主标题了。
(2)拟写引标题时,我们要把目光锁定在新闻的背景中,因为背景是介绍主体事件发生的背景、目的、原因的,引标题正是要告诉读者主题所发生的背景、目的和原因。
所以,要注意“在……下”“为了……”等表明事件背景或行为目的的词语。
如果没有相关的提示,我们要注意分析隐含着背景或目的信息的语句,并从中筛选出关键词语,连缀成大致的引标题。
(3拟写副标题时,应把目光锁定在结束语部分,这因为结束语是交代新闻主体事件的意义、作用、影响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的,而副标题正是告诉读者主题的意义、作用、影响或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所以,应注意捕捉那些能够表明主体事件的意义、作用、影响或对未来发展方向预测的关键词句。
无论是主题,还是引题、副题,应该说以上所得还不算正式标题,充其量是所需的关键性信息,或者叫标题雏形。
所以,我们还要对“雏形”进行加工润色。
从词语方面讲,就是要使用生动、形象、贴切的词语;从修辞方面讲,就是要通过用比喻、排比、借代、比拟、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从句式方面讲,就是要多用对偶、排比等句式,造成严谨、整齐、凝练、鲜明的印象;从语态和时态角度讲,就是要多使用主动语态,因为它便于正面直接表达,收到简明、生动、有力的效果,还要尽可能用现在时和将来时,而不采用过去时,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