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完美版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完美版

第七课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主干知识】

一、孙中山和中国同盟会

1.同盟会的建立

(1)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2)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将其概括为“三民主义”。

(3)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作用: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2.前期活动: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在各地发动一系列起义,促成了革命形势的高涨。

[解读与点拨]

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为此后民主革命有了统一政党的领导,有了明确的革命纲领,有了公认的民主革命领袖。

[深化探究1]

材料下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三幅漫画

图一图二图三

问题: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些现象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何关系?

二、武昌起义

1.条件

(1)思想条件: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形势不断高涨,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2)组织条件:革命党人建立共进会等革命团体、积极进行宣传组织工作。

(3)力量准备:革命党人发动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革命力量,武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摇篮。

2.过程:1911年10月10日发动起义,经过一夜激战,占领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12日,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所控制。

3.革命发展:武昌起义震动全国,各地纷纷起义响应,南方13个省及最大城市上海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解读与点拨]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解读:从主图中我们可以找到武昌起义的地点以及武昌起义以后宣布建立革命军政府的省份或地区,从而对全国的革命形势做出判断,武昌起义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告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深化探究2]

材料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吴兆麟的话分析为何推举黎元洪为都督?说明了什么?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1.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春,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2)内容:①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

④国民有选举、被选举权利以及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

(3)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4)意义:体现了民主精神,反映了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历史要求,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4.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①政治制度: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②社会意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历史地位: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④生产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⑤国际影响: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产生巨大影响,是“亚洲觉醒”的主要组成部分。

[解读与点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阐释: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防止帝国主义侵略,规定中华民国领土的范围;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依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人民的自由权利;规定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深化探究1]

材料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五十三条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问题:

(1)约法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政治权力的分工又体现了什么思想?

(2)约法中的哪些内容是旨在限制袁世凯权力的?

(3)约法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什么进步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约法具有什么性质?

1.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被誉为“中国革命之母”。这主要是因为

A. 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中心

C. 革命党人着手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D. 孙中山共和革命思想为民众广泛接受

2. 毛泽东指出: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规地说起来, 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是因为孙中山第一个

A.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团体

C. 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

D. 发动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

3.右图所示纪念徽章上的主要文字是“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图案是五色旗和十八星旗。该徽章纪念的是

A.武昌起义B.五四运动

C.金田起义D.南昌起义

4.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认为哪一项不

适合

A.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 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 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 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5.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这主要表现在

A. 它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 它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C. 它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D. 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式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依据材料一,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2)依据材料二,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3)综合两则材料,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4)你认为在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案导练·课时作业(活页)

1.“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

A.满清政府B.封建制度C.西方列强 D.北洋政府

2.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一章曾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9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

A.满清政府垮台 B.皇帝制度结束C.中华民国成立D.中国实现了近代化

3.右图是在重庆市云阳县发现的一张孙中山先生亲笔签署的委任状,云阳籍历史名人程德全投机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总长,而程德全原本是清政府的江苏巡

抚。孙中山此举反映出

A.清朝已覆灭B.封建势力已被彻底打倒

C.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D.辛亥革命有明显的局限性

4.一部历史作品中写道:“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文换乘

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

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孙中山就任同盟会总理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孙中山就任海陆军大元帅D.孙中山就任中国国民党总理

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

6.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

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

7.“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8.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⑴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⑵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⑶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可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如何理解其观点?

答案解析:

1.课堂探究答案

[深化探究1]

(1)图一体现了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顾此失彼,已经面临崩溃。

图二体现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图三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不断高涨。

(2)这些现象都是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深化探究2]

壮大革命声势。说明:革命党人比较幼稚,对旧官僚抱有幻想。

[深化探究3]

(1)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主权在民的原则。三权分立的思想。

(2)临时大总统公布法律,国务员须“副署之”;限十个月内召集国会。

(3)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的法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4)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2.随堂训练答案

1.【答案】B【解析】同盟会成立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中心,A、D两项表述错误,C项发生在同盟会成立前,应予排除。

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资政新篇》,资产阶级政治团体在当时也有许多,太平天国运动的目标也是武装推翻清政府,排除A、B、D三项;而从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团体兴中会建立之初,孙中山就明确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C项。

3.【答案】A【解析】由“中华民国鄂军政府”可知纪念的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湖北新军参加的,建立了湖北军政府。

4.【答案】C【解析】《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C项表述不正确。

5.【答案】B【解析】近代化是近代世界各国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而辛亥革命也是这一趋势的反映。从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看,辛亥革命更多地体现了政治意义,即在政治民主化上的作用。

6.【答案】

(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意识,等等。

(2)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改变当时的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现状,等等。

(3)从横向看,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材料一中的报纸主要在城市发行,材料二中的老农生活在农村);从纵向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

(4)证据要全面;孤证不立;不要武断下结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第(1)、(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观点的能力,第(3)问考查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4)问考查学生对史料运用的把握。

3.课时作业答案

1.【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剪刀除辫”可知描述的是辛亥革命,故材料中的“胡尘”应是满清政府。

2.【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并未在中国实现近代化。

3.【答案】D【解析】材料中委任状签署时间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五日”,此时清朝尚未灭亡,A项错误;B、C两项在题干及图片中没有体现;而江苏巡抚程德全投机革命,被任命为内务总长,这说明辛亥革命反封建并不彻底。

4.【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1912年元旦”等信息可知应选B项。

5.【答案】D【解析】《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革命派企图以此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6.【答案】B【解析】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华民国政府尽管号称“共和国”,但由于北洋军阀篡夺了革命成果而使得民国徒有虚名,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资产阶级的救国之路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

7.【答案】D【解析】“皇帝”代表的是君主专制,与之对应的是民主共和。

8.【答案】A【解析】“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民族意识,“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主权在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都未反映。

9.【答案】

⑴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⑵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⑶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第⑴问抓住1840~1911年这一时间限定,根据课本中有关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归纳总结。第⑵问读懂材料后,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总结辛亥革命的功绩。注意本题应用辩证的观点来评价,既要看到辛亥革命的功绩,也要看到其局限性。第⑶问对辛亥革命失败的理解,要注意从表面和实质两个角度认识。

4.教材问题解答

探究与思考(教材P31)

1. 提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规定了民主选举制度与三权分立的原则,体现了要建立的国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 提示: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故而,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 提示: ⑴革命党人的主要领袖都在国外;革命党人错误地认为需要当时有声望的人出面建立军政府;能迅速推进革命。⑵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对革命的认识不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