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基建项目水保方案(报批稿)

旅游基建项目水保方案(报批稿)

(***)水保资证甲字第***号

************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报批稿)

建设单位:*********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单位:***省******

2009年4月

目录

1综合说明 (1)

1.1项目概况 (1)

1.2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2)

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意见 (2)

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2)

1.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3)

1.6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及主要工程量 (3)

1.7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4)

1.8结论与建议 (4)

1.9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5)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7)

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7)

2.2方案编制依据 (8)

2.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 (9)

2.4指导思想 (10)

2.5方案编制原则 (10)

2.6方案编制深度 (11)

2.7设计水平年 (12)

3项目概况 (13)

3.1项目区地理位置及交通 (13)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3.3项目概况 (14)

3.4工程土石方平衡情况 (18)

3.5施工方案 (19)

3.6工程水电及建筑材料 (20)

4项目区概况 (22)

4.1项目区地理位置 (22)

4.2自然环境 (22)

4.3社会经济概况 (24)

4.4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 (26)

5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30)

5.1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 (30)

5.2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评价及总投资 (32)

5.3结论 (34)

6防治分区与防治责任范围 (35)

6.1防治责任范围 (35)

6.2水土保持防治分区 (36)

7水土流失预测 (38)

7.1预测任务与基础 (38)

7.2预测单元和时段 (38)

7.3水土流失预测内容、方法和预测参数的选取 (40)

7.4水土流失预测 (41)

7.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和综合分析 (46)

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体系布设 (48)

8.1防治目标 (48)

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49)

8.3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49)

8.4新增水土保持措施 (52)

8.5防治措施工程量及新增措施实施安排 (61)

9水土保持监测 (63)

9.1监测目的 (63)

9.2监测标准 (63)

9.3监测内容 (64)

9.4重点监测地段和重点监测项目 (65)

9.5监测点位布设 (65)

9.6监测方法 (66)

9.7监测时段和频率 (67)

9.8监测机构 (68)

9.9监测制度 (68)

9.10监测设施和设备 (68)

10.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69)

10.1投资概算 (69)

10.2效益分析 (81)

11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 (85)

11.1组织管理 (85)

11.2后续设计 (85)

11.3招投标 (86)

11.4施工管理 (86)

11.5水土保持监理 (87)

11.6水土保持监测 (87)

11.7水土保持竣工验收 (88)

11.8水土保持资金来源和管理 (88)

11.9监督管理 (89)

11.10公众参与 (89)

12结论与建议 (90)

12.1结论 (90)

12.2建议 (91)

附件:

1、************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

2、************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认函

3、************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监理、监测承诺书

4、《***省林业厅关于建立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区的批复》(***林文[2002]64

号)

5、景区公路为原***林场***消防隔离带及消防通道的证明

6、************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评审意见及专家名单

附图:

1、************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2、***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

3、************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范围及防治分区图

4、************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总体布置图

5、************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拦水坝水保措施平面布置图

6、************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弃渣场水保措施设计图

7、************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停车场水保措施设计图

8、监测点位布置图

1综合说明

1.1项目概况

************旅游区地处***西伏牛山脉北麓,位于***东南部,省道临木路与***在景区入口处交汇,交通十分便利,生物优势明显,景观类型齐全,是***旅游发展主要项目之一。目前,景区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为加速***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根据旅游区目前开发现状,结合基础设施优先开发原则,提出该旅游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原始***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景区交通工程建设、景区主入口区建设、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给排水、供电工程、数字景区建设、环卫工程建设,共占地62880m2,工程于2006年5月开工建设,拟定于2009年12月全部竣工,总投资3323万元。

************旅游区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段,山体以南为北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1月平均气温-4.9℃,7月平均气温19.7℃,近几年中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32.5℃,极端最低气温-17.9℃,年平均气温7.7℃。全年降水量约1050mm。气候特点是:春季温凉,夏季温和湿润,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遍野积雪。

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为2010年。

1.2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按照《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区划图》的划分,本项目区位于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内,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为一级。

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意见

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工程设计、施工组织、弃土的科学调配与集中堆放比较合理,能有效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各工程区排水措施、挡土墙的设计科学合理,景区主大门广场和***广场铺设透水植草砖和实施绿化措施改善了项目区环境,符合水土保持相关规定,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门景区******山庄前的广场、木楼沟停车场、***停车场地表为砂土质,易产生二次扬尘和水土流失现象;污水处理站、拦水坝工程尚未建设,其建设和弃渣过程势必破坏、占压原生地貌和植被,若不采取系统有效的防护措施,势必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因此,本方案重点对以上区域和时段设计具体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已有的措施一并形成完善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1.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依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规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63224m2,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为62880m2,直接影响区面积为344m2。

1.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工程的建设扰动破坏地表面积62880m2,损坏占压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37250m2,造成水土流失面积19950m2,产生3850m3的弃渣。通过预测计算,项目的开发建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42.14t,新增流失量为36.76t。

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工程施工期间水土流失最为剧烈,拦水坝工程区因施工周期长、扰动面积大而成为本方案水土流失重点防治时段和区域,另外,工程临时占地也是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重要区域。

1.6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及主要工程量

根据本项目各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结合项目区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及建设时序等要素,将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为五个分区,在设计上突出拦渣、临时工程和植被恢复,采取以临时措施为先导、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综合治理因工程建设引起的的水土流失。

本项目水土保持新增措施主要工程量有:

①工程措施:浆砌石挡土墙22m,浆砌石截水沟165m,现浇C20砼排水沟140m;②植物措施:栽(植)草300m2,撒播草籽30.38kg;③临时防护措施:填土编织袋挡墙96m3,草苫覆盖320m2,临时排水挖土27.8m3,铺设塑料薄膜143m2。

1.7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1.7.1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59.84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20.87万元,植物措施费0.92万元,临时工程费1.44万元,独立费31.05万元,基本预备费1.09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4.47万元。

1.7.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通过实施工程原有规划的防护措施和本水土保持方案新增防护措施,项目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预测计算,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均达到并超过治理目标。防治效果见表1-1。

表1-1 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表

指标名称方案目标值预测分析值扰动土地治理率95% 98.6%

水土流失治理度97% 99.8%

土壤流失控制比 1.0 1.0

拦渣率95% 99%

林草植被恢复系数99% 99.2%

林草植被覆盖率28% 28.2%

1.8结论与建议

为使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落到实处,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避免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影响,提出以下建议:(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占地范围应尽量缩小,尽量减少对项目周边土壤和地表植被的破坏。土方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季,同时应及时

采取临时防护措施,避免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

(2)、主体工程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应按水土保持***环境建设要求进行优化。

(3)、在工程下一步实施中,必须充分考虑项目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落实本方案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确保各项水土保持工程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

(4)、工程建设单位应与当地有关部门配合,做好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管理和监督,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开展水土保持监理,严格控制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质量和投资。

1.9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表1-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

项目名称************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理位置******镇

所属行业农林开发项目总投资3323万元土建投资2200万元总工期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设计水平年2010年

项目组成

项目面积(hm2)挖方量(m3)填方量(m3)交通工程区44120 6400 6400

配套服务设施2160 3800 2600

门景区11300 8900 10100

环卫工程区450 35 35

给排水工程区300 80 80

拦水坝工程区

拦水坝2000 6100 2250

弃渣场1200 / 3850 临时施工场地800 / /

国家、省级防治区类型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地貌、土壤类型

中山丘陵区

棕壤土、褐土气候、植被类型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落叶乔木、灌木

扰动地表面积(m2)62880 土壤容许流失量

[t/(km2·a)]

200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1900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m2) 63224 损坏水保设施面积(m2)37250 项目建设区(m2)62880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42.14 直接影响区(m2)344 新增水土流失量(t)36.76

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拦水坝建设区、弃渣场、临时施工场地

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5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 土壤流失控制比 1.0 林草植被恢复率(%)99 拦渣率(%)95 林草覆盖率(%)28

防治措施

主要工程量投资工程措施浆砌石挡土墙22m,浆砌石排水沟165m,现浇C20砼排水沟140m20.87万元植物措施栽(植)草300m2,撒播草籽30.38kg 0.92万元临时措施

开挖临时排水沟27.8m3,填土编织袋挡墙96m3,草苫覆盖320m2,

铺设塑料薄膜143m2

1.44万元

水土保持总投资163.82万元防治费23.23万元独立费31.05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 4.47万元监理费 3.39万元监测费8.00万元

方案编制单位***省****** 建设单位*********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水利电力局办公楼五楼地址***市******镇项目负责人及电话黄冠(136********)法人代表常青山

联系人及电话黄冠(0379—66332446)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hnssxsbs@https://www.doczj.com/doc/706248381.html, 电子信箱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区地处***境内,属于淮河流域***支流。项目的建设具有大面积扰动地表、占压土地等人为侵蚀的特点,必将加剧项目区的水土流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项目建设实际,结合项目施工工艺、区内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情况,通过编制、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可有效防治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保护***环境,确保项目的安全运行,使开发建设与***环境建设达到双赢。

编制本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建设单位法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与义务,预测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危害,分析并拟定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与措施体系布局,给出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保障措施,并估算水土保持所需投资,从水土保持角度给出项目建设意见和建议,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提供技术依据。

编制本方案的主要意义是:通过水土保持方案的全面落实,可有效地控制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保障项目建设安全,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避免产生潜在的水土流失,确保当地经济活动不受影响,对于防治因项目开发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项目区水土资源和***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方案编制依据

2.2.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 1995 第5号令,2005年7月8日根据水利部第24号令修改);

(5)《***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3年8月16日***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6)《***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取消停止征收和调整有关收费项目的通知》(***政[2008]52号);

(7)《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通告》;

(8)《***人民政府关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通告》。

2.2.2技术规范、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 50433-2008);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

(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96);

(4)《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文;

(5)《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

(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

(7)《***公益林建设技术规范》(GB/T 18337.3-2001)

(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

(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85)

(1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防洪标准》(SL252-2000);

(11)《***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图集》。

2.2.3引用的重要文件、资料

(1)************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

(2)《************旅游区总体规划》(***省韶光旅游规划研究中心,2006年11月);

(3)《************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工程咨询公司,2006年11月);

(4)***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

(5)全国第一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

2.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

按照《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区划图》的划分,项目区所在地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的确定原则,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为一级。

2.4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减轻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环境,为工程建设、项目运营、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控制,注重景观建设、鼓励废弃土石方综合利用,保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等。

2.5方案编制原则

(1)坚持全面防治和局部防治相协调的原则

针对项目区水土流失和工程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科学合理的配置各类水土保持措施,正确处理全面防治和局部防治、综合防治和单项防治的关系。

(2)严格遵守“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

因地制宜地布设水土保持措施,重点防治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尤其是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临时性水土保持措施和施工工艺与时序的安排,突出***环境建设体系的特色。

(3)坚持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相适应原则

按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水土保持措施,

使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与主体工程设计相衔接、相互补充和协调一致。

(4)坚持重点突出和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结合工程实际,合理布置各类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建立造型美观、结构合理、功效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提出一个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水土保持方案。

(5)坚持水土保持措施和主体工程建设相协调的原则

水土保持方案应为主体工程总体设计的一部分,并为之服务,其措施的选择与布设须与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相衔接,并与工程安全运营相结合。

(6)***优先,绿化美化环境的原则

将***环境的治理与恢复作为水土保持的一项基本措施,优先考虑土地复垦利用及林草措施,并使控制水土流失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持和恢复土地生产力有机结合起来。

(7)安全、经济、实用原则

力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做到安全、经济、实用。

2.6方案编制深度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中方案编制深度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必须与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相对应,鉴于本项目已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已达初步设计阶段,本水土保持方案为补报方案,其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

2.7设计水平年

本项目属于建设类项目,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规定:建设类项目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当年或完工后第一年。本项目工程于2006年5月动工建设,计划于2009年12月全部完工,因此,确定本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0年。

3项目概况

3.1项目区地理位置及交通

************旅游区地处***西伏牛山脉北麓,位于***的东南部,东与***、***接壤,南与***相依,距******80km,地理坐标处在北纬33°43′~33°46′、东经111°11′~112°14′之间,规划总面积约为17.6km2,包括***林区和山下***镇龙王村所辖部分区域。旅游区门前有***通过,与洛栾快速通道相连,向东13km即达***景区,向西20km 可达白云山景区,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旅游区地理位置见附图。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旅游业具有投资少、回报高、资源垄断性强、无污染等特点,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其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旅游区地处伏牛山腹地,位于白云山、***两大热点旅游区之间,生物优势明显,景观类型齐全,处于伏牛山大旅游规划区范围之内,是我省第一个以“原始***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区,也是伏牛山精品旅游线上的重要一环,更是***旅游发展主要项目之一。目前,景区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较为滞后,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发展,为加速***旅游业的发展,合理开发我省第一个“原始***旅游区”,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根据旅游区目前开发现状,结合基础设施优先开发原则,提出该旅游

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根据旅游区现状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具有以下必要性:

1、是增强景区可进入性,打造精品景区,促进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是提升景区服务条件和接待能力的需要;

3、是景区***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3.3项目概况

根据旅游区地域面积大、景观变化多的特点,结合《******原始***旅游区总体规划》对旅游区的划分及各旅游点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旅游区原有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为发挥资源利用效能,提高旅游区建设标准,本项目主要工程类型和建设内容有:景区交通工程建设、拦水坝工程建设、景区主入口建设、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给排水、供电工程、数字景区建设、环卫工程建设等,工程总投资3233万元。

1、景区交通工程

景区道路由车行主干道、山上旅游步道和沿河步道及各景区停车场组成。

2、门景区

门景区设在***与***河道之间的平坦地带,建设内容有主停车场及景区大门。主停车场用来停放外部车辆,使其不进入景区内部。

3、景区配套服务设施

在门景区依托***村和山下谷地建设主服务区,主要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河谷宾馆、木楼沟、***管理服务点和停车场等。

4、拦水坝

在距门景区约2.3km处的***与青龙潭之间建设一座拦水坝,以满足门景区旱季补充生活用水需求及形成局部水面景观。拦水坝长70.4m,高28.26m。拦水坝蓄水总库容8万m3,有效库容5万m3,最大淹没区面积约8250m2。拦水坝非溢流坝采用M7.5水泥砂浆砌块石,堰面宽21m,溢流段两侧为厚1m的导流墙,在左岸设冲砂洞。

5、给排水设施

建设景区给排水系统,包括提灌站、给水管道(3000m)、污水收集管道(2600m)、污水处理站及废水综合利用设施等,满足门景服务区给、排水需要;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并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灌溉。给排水管道沿河道敷设。

6、环卫工程

全部景区沿道路共设23座环保厕所,2座水冲厕所。

在停车场、观景台等游客停留的场所设置垃圾箱,沿旅游步道每100m 设置一个垃圾箱;配备垃圾车1辆,建设垃圾中转站,配备环卫人员,搞好垃圾的集中收集和处理。

7、供电设施、数字景区

在门景区、***服务点和木楼沟服务点设置变压站,电缆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景区网络及监控系统,在各景区设置IC卡电话,增加移动和联通等通讯公司服务基站,在入口设置邮政服务点。

具体布局详见附图。

根据工程类型不同,其建设内容与规模、占地面积及建设现状等详见表3-1。

表3-1 项目概况一览表

序号 建设内容及建设地点 规模

占地面

积(m 2

) 建设情况 备注 单位 数据 一 景区交通工程 44120

1 道路工程: m 5800 29000

已完成,但路侧边坡绿

化不完善 利用

原有

砂石

路基

1.1 ***广场~*** m 2700,宽5m 13500

1.2 ***~木楼沟口

m 2400,宽5m 12000 1.3 木楼沟停车场~***停车场 m 700,宽5m 3500 2 游道、步道:

m 8300 9960 2.1 木楼沟~官帽峰(步道) m 800 960 已完成,但部分旅游步道未硬化

2.2 ***~玉皇顶(步道) m 3500 4200

2.3 ***~玉皇顶观景台(步道) m 300 360 2.4 ***~官帽峰(步道) m 2700 3240 2.5 暖树~石林(步道) m 1000 1200 3 停车场:

5160

已完成,但

表面未硬化完善,停车

场边坡绿化

也不完善

3.1 ***广场(换乘中心) m 2

2760 2760

3.2 ***停车场

N33°45.733′E112°15.307′

m 2 1800 1800 原已

有停

车场 3.3 木楼沟停车场

N33°44.753′E112°14.778′

m 2 1700 1700 4 护栏 m 6000

5 护墩 m 3000

6 标志牌 个 214 二 拦水坝工程

拟建

1 拦水坝(作为蓄水水源调节) 座 坝长70.4m ,高28.26m 2000

2 弃渣场

1200 3 施工临时场地

800

三 入口区建设

11300 已基本完

成,G311北

侧部分广场

尚未硬化

1 景区主大门

N33°46.611′E112°14.990′

处 三层砖混,建

筑面积521m 2

300

2

入口广场

m 2

11000

110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