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团体标准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协会标准化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试行)》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章程》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体标准”),是指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在协会组织下制定并发布,供会员单位或行业采用的标准。

第三条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过程接受国家和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与监督。

第四条团体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技术要求应高于推荐性标准。优先在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领域制定团体标准,适应支付清算规范发展和市场创新需求,切实加强消费者保护。

第二章团体标准的组织管理

第一节组织机构

第五条协会安全与技术标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

委会”)负责团体标准的统一管理。

第六条专委会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是团体标准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落实专委会相关决议,开展标准化日常管理与协调工作。

第二节标准编号与文件管理

第七条团体标准编号由团体代号、团体标准代号(T/)、团体标准顺序号和年代号组成。团体代号由协会英文名称缩写PCAC组成。

T/PCAC xxxx-xxxx

其中PCAC对应团体代号,T对应团体标准代号, xxxx 分别对应团体标准顺序号及年代号。

第八条针对一个标准化对象,原则上应编制成一项标准并作为整体发布。在标准篇幅过长、后续内容相互关联等情况下,可根据需要编制为分部分标准或系列标准。

第九条分部分标准编号从阿拉伯数字1开始,并用下脚点与团体标准顺序号隔开,如“T/PCAC xxxx.1—xxxx”。

第十条系列标准的每一项标准编号按照单项标准进行编号,如“T/PCAC xxxx—xxxx”。

第十一条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团体标准编号采用双编号,如“T/PCAC xxxx—xxxx/ISOxxxx:xxxx”。

第十二条协会标准化工作中产生的制度文件、标准文本及其它工作文件由办公室归档。

第三章团体标准的制修订程序

第十三条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原则上应按照立项、起草、征求意见、评审、审议和发布、废止等程序进行。

第十四条符合以下条件的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可视情况采用快速程序:

(一)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项目,或经一定规模的实践检验证明可行的企业标准转化项目,可直接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二)对现行团体标准的修订项目,可直接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第一节立项

第十五条办公室负责征集团体标准制修订的立项申请,拟订团体标准制修订年度工作计划,并报请专委会主任单位批准予以立项。

第二节起草

第十六条专委会负责组建团体标准起草工作组,开展团体标准的研究、编制等工作。团体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应具有该领域标准化工作专业能力,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代表性。

第十七条团体标准应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起草,同时撰写编制说明。起草工作完成后,形成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三节征求意见和评审

第十八条办公室应将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团体标准涉及的相关方征求意见。被征求意见的单位或个人逾期未回复的按无异议处理。

第十九条团体标准起草工作组应认真汇总和处理反馈意见,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

第二十条专委会根据团体标准的具体情况,根据需要可组织相关专家对团体标准的修改稿进行评审。标准起草工作组应依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形成团体标准审议稿。

第四节审议与发布

第二十一条团体标准的审议稿,可根据具体情况由专委会或者协会理事会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以协会的名义发布。审议未通过的,应根据意见进行处理。

第五节修订及废止

第二十二条需作修改的团体标准作为修订项目,列入计划。修订流程与制订流程相同。

第二十三条已无存在必要的团体标准予以废止。

第四章知识产权管理

第二十四条团体标准涉及专利时,按照GB/T 20003.1—2014《标准制定的特殊程序第1部分:涉及专利的标准》和《国家标准涉及专利的管理规定(暂行)》处理。

第二十五条在团体标准制修订的任何阶段,团体标准

起草工作组应及时向协会披露其拥有和知悉的必要专利,提供相应专利信息及证明材料,并对所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六条团体标准版权归协会所有。未经协会同意,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复制、传播、印制和发行团体标准的相关条款。

第二十七条任何组织或个人依据团体标准开展的培训、检测、认证等活动应经过协会授权。

第五章团体标准的推广与应用

第二十八条团体标准的推广与应用由协会统一管理,会员单位应配合协会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十九条协会在自律管理规范框架下组织开展基于团体标准的合格评定、符合性测试等工作。

第三十条鼓励团体标准在条件成熟时转化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在转化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后应予废止。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协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3.0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仪器仪表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满足仪器仪表行业健康发展需要,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团体标准是指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组织制定,并批准发布的一种规范性技术文件,包括: a) 为快速响应创新和市场对标准的需求,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 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 为引领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制定严于现行国家 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范性文件; c) 根据市场需要,推动国际贸易,提供相关英文版的技术规范。 第三条团体标准编号依次由团体标准代号(T/)、协会代号(CIMA)、标准顺序号和年代号构成。 编号示例如下 T/CIMA xxxx-xxxx 年代号 标准顺序号 团体标准代号/协会代号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科技与规划部负责团体标准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

责是:研究制定团体标准的发展规划、工作细则、年度计划,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团体标准。 第五条根据团体标准制修订需要,协会委托仪器仪表领域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聘请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立项评估和标准审查。 第六条根据团体标准制修订需要,设立团体标准起草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负责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工作组对所起草的团体标准质量负责。 第三章团体标准的制定 第七条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应当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 第八条团体标准制定程序和要求,包括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出版、复审等,应符合《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细则》的规定。 第九条协会会员单位可随时提出团体标准立项申请,协会秘书处及分支机构也可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团体标准的立项申请;非会员单位也可提出仪器仪表团体标准立项申请。协会科技与规划部受理立项申请,提出团体标准计划建议,组织专家评估和审查。 第十条经协会批准立项的团体标准,由工作组负责组织起草。工作组原则上由团体标准立项申请单位负责组建。 第十一条团体标准的审查形式一般采用会议审查,也可采取函审。审查意见原则上应协商一致,如需表决,必须获得不少于参与审查专家的四分之三赞成票方为通过。 第十二条团体标准由协会科技与规划部编号,协会法人批准,以协会公告形式发布。 第十三条团体标准由协会科技与规划部负责组织出版发行。 第十四条团体标准制定周期一般为12个月,特殊情况下,经申请批准,项目最多可延期6个月。 第十五条对于已有成熟标准草案的项目,如等同采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制修订项目和对现有标准的修订或其它标准的转化项目可采用快速程序,即由立项阶段直接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或审查阶段。

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

一、我国支付清算系统存在的问题 尽管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在支付清算领域进行了不断改革,但是,支付清算系统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1、支付密码的法律地位问题 由于我国《票据法》并没有认可支付密码代替签章的效力,因此,支付密码不能代替印章,一旦出现制服纠纷,组织同城清算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将处在无法可依的被动地位。 2、支付清算管理办法的缺位 目前我国还缺乏对市场化的支付清算组织的管理办法,对组织形式、准入、退出的标准也没有具体的规定,更谈不上管理监督和风险控制。少数单位由于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出现了不法分子盗用银行资金,造成重大损失。如何面对支付清算服务市场化的趋势,加强对支付清算组织的监督,控制风险,是人民银行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3、《电子联行往来制度》严重不适应业务发展要求 《电子联行往来制度》一直停留在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交换纸质凭证的运行模式,严重滞后于实际业务的发展。 4、对新兴电子支付工具尚未立法 相应法律规定空白的存在,一旦产生纠纷很难解决。另外,由于缺乏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各家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关于电子支付工具方面的管理办法、执行规定以及监管措施也很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系统完整性不足。因此,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是迫在眉睫。 (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电子联行系统应用软件和设备严重老化 (1)电子联行软件存在缺陷,业务高峰时间在下午3点到5点,小站只能提前关闭“本地进程”,以便有足够时间向总站发送信息。这时,如果有新的往帐到达该站,通汇点显示往帐发送已妥,事实上小站并未收到该笔往帐。 (2)电子联行通汇点查询不能及时处理。 (3)中继行系统软硬件老化,计算机档次低,出现故障的概率高。 2、大额支付系统运行维护机制尚未建立 系统出现大的故障时,由于人民银行将开发和推广外包,并不熟悉系统,所以无法采取有效手段予以解决,造成业务处理延迟。 3、灾难备份系统建设严重滞后 大额支付系统运行以来,国家处理中心至少出现了两次故障,累计停工4小时。这种现状不利于防范运行风险。 (三)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周期过长,总体规划不断发生变化,产生混合运行风险。 2、数据过于集中,增加了运行风险。 3、排队机制设计影响了系统效率。 二、中国金融支付清算系统改革构想 1、将商业银行等机构的清算账户予以合并、集中 应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账户予以合并与集中,即在一个地区内,同一商业银行的所有分支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多个账户将合并为一个账户,用于结算支付交易和法定储备管理。将所有中央银行账户集中在全国处理中心,建立全国统一的结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合作协议

协议编号: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 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合作协议 甲方: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乙方: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存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信息共享,防范和降低信用风险,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甲方组织建设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以下简称“风险信息共享系统”)。为更好地使用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本着平等、自愿、诚实、守信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甲乙双方达成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合作协议。协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系统概述 1、甲方负责组织建设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并承担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2、甲乙双方通过使用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查询风险信息,风险信息共享系统自动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反馈,从而实现行业内信息的共享。 3、风险信息的定义。风险信息是指申请借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互联网金融企业等机构的存量未结清借款记录、逾期借款记录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申请人风险评估的信息。 4、风险信息共享系统采用接口查询模式,系统接入单位无需向甲方批量报送风险信息,仅基于单一查询申请反馈单一查询结果。 5、乙方得到的反馈结果是接入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的机构反馈信息的汇总数据,而非单一系统接入单位反馈的数据。甲方不保证系统接入单位反馈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承诺在信息汇总的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地位。 6、甲乙双方开展风险信息共享活动,应当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不得危害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二、乙方接入系统的条件及程序 1、凡具有借贷类数据信息,以及业务经营过程中需要查询客户风险信息情况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其他机构,均可申请接入风险信息共享系统。 2、乙方申请接入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团体标准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协会标准化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章程》(以下简称《协会章程》)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体标准”),是指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在协会组织下制定并发布,供会员单位或社会采用的标准。 第三条团体标准在制修订和实施过程中接受国家和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与监督。 第四条团体标准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与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保持一致。优先在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领域制定团体标准,适应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和市场创新需求,切实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鼓励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 第二章团体标准的组织管理 第一节组织机构 第五条协会负责团体标准的统一管理。 第六条协会理事会负责审议团体标准以及相关管理制

度。在理事会闭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行使相关职责。审议规则按《协会章程》执行。 第七条 协会秘书处是团体标准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落实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相关决议,开展标准化日常管理与协调工作。 第二节 标准编号与文件管理 第八条 团体标准编号由团体标准代号(T/) 、团体代号、团体标准顺序号和年代号组成。团体代号由协会英文名称缩写NIFA 组成。 第九条 针对一个标准化对象,原则上应编制成一项标准并作为整体发布。在标准篇幅过长、后续内容相互关联等情况下,可根据需要编制为分部分标准或系列标准。 第十条 分部分标准编号从阿拉伯数字1开始, 并用下脚点与团体标准顺序号隔开,如“T/NIFA xxxx.1—xxxx”。 第十一条 系列标准的每一项标准编号按照单项标准进行编号,如“T/NIFA xxxx—xxxx”。 第十二条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团体标准编号采用双编T / NIFA ×××× ×××× — 年代号 团体标准顺序号 团体代号 团体标准代号

支付清算体系

一,支付清算体系的简介 支付清算体系是一个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或说公共服务。我国由央行主管此事,目前大体维持“结算-清算”二级制的支付体系。通俗地讲,银行与商户、消费者之间为结算关系,而银行之间构成清算关系,两个层次交易完成后,支付环节才算终了。清算,其实就是因跨行交易而产生的银行间债务债权进行定期净轧(比如每日),以结清因跨行交易产生的债务债权。清算更为底层,是一个平台,由央行主导建设,一般个人用户不会直接接触清算系统。结算则是前端,由银行、非金支付公司等向客户提供服务,也就是所谓的支付业务。银行自身接入清算系统,非金融支付公司则以自已开户的备付金托管行代理,接入清算系统。 图1“结算-清算”二级体系 从上面的二级体系可以看出,跨行的清算必须经过央行的清算系统进行处理,而银行内部的结算,则是由各个商业银行自己经营办理。 在《中国人民银行法》中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对清算的义务和责任: 1,中国人民银行应当组织或者协助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清算系统,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清算事项,提供清算服务,具体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 2,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银监会)制定支付结算规则。 在《商业银行法》中规定了商业银行对结算的支持:

1,商业银行可以经营办理国内外结算。 因此,清算不等于结算。从基础概念看,央行主导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清算系统,而商业银行则可以经营国内外结算业务,即是“结算-清算”二级制的支付体系。 那么,为什么央行需要维持目前的“结算-清算”二级体系呢?笔者认为本质是监控资金在全社会的流动,避免系统性风险,提高支付的效率,树立公众对支付体系的信心,同时,有利于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等。由于清算系统是平台系统,不是前端服务,因此对用户体验没有刻意要求,但对系统稳定性、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要求极高,央行将其视为金融的基础设施,或称公共服务,依然未允许市场化的商业介入。结算环节则是市场主体分散的交易,对用户体验要求较高,因此在不产生系统性风险(要一定程度上容忍非系统性风险,比如创新业务试点中发现安全漏洞之类的)的前提下,当局鼓励创新,增加用户支付效率,改进体验。因此,我们认为,央行希望实现的意图为维持现有格局,清算环节仍然视为基础设施,不希望市场介入;支付结算环节则放开竞争,鼓励创新。 目前在运行的清算系统均由央行主管,主要包括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超级网银)、同城票据清算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CUPS)、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系统和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等。这些系统大多由央行主办,可视为非盈利的基础设施,仅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由特许企业(银联)运营(但银联仍由央行主管)。 二,清算的运作过程 本节笔者以银联为例子,结合目前的刷卡消费涉及的发卡行,收单行,衔接机构,用户和商户等主体,全面阐述清算的过程。 1,清算账户的开通 清算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参与清算的主体需要开通清算账户,用于管理清算过程中形成的债权债务沉淀,管理资金的头寸。 首先接入相关清算系统的主体需要在清算系统开清算账户,银行一般需要在央行开通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主要用于清算),银联则只需要在央行开通备付金账户即可,无需准备金账户。 而商户对接银联的清算则有两种接入模式: ? 直联商户:即直接通过银联的POS接入商户,商户的交易过程会经过银联网络,且其清算过程是由银联的收单清算系统进行处理,直联商户的结算账户(不在央行清算系统开清算账户,只是在商业银行开结算账户而已)一般不是开在央行的清算系统,而是开在一般商业银行中,银联通过对应的小额系统对其结算账户进行贷记处理。 ? 间联商户:是由收单行自己布置POS对接的商户,商户的交易过程一般对银联来说是透明的,其清算过程,或者说应该是结算过程是由对应的收单行跟各个商户自己进行的,银联不参与其中的结算。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移动支付行业自律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移动支付 行业自律公约》的通知 【法规类别】支付结算 【发文字号】中支协移动支付发[2012]5号 【发布部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发布日期】2012.02.11 【实施日期】2012.02.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业规定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移动支付行业自律公约》的通知 (中支协移动支付发〔2012〕5号) 各成员单位: 为加强自律,促进我国移动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工作需要,移动支付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起草了《移动支付行业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征求了成员单位意见。《公约》已经移动支付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即日起实施。 特此通知。 附件:移动支付行业自律公约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工作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附件: 移动支付行业自律公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移动支付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移动支付服务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秩序,保护成员单位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移动支付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共同协商下,制定本公约。 第二条协会移动支付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移动支付委员会”)是移动支付行业自律管理的专业组织,移动支付委员会成员单位(以下简称“成员单位”)通过全体成员会议参与自律管理。 第三条本公约所称移动支付业务是指成员单位依托移动互联网或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通过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实现收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业务。 第四条移动支付行业自律遵循依法合规、诚实守信、安全效率、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用户管理规定(试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用户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定的范围 本文件对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用户注册、用户的权限、用户资格的管理进行了规定。 第二条平台建设的依据 为了更好地推动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按照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国质检标联[2016]109号)的要求,建立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该平台的网址为。 第三条平台的目标 平台的运行和管理以服务团体标准化工作为目的,发布团体标准化工作相关的政策、新闻和资讯,为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提供对团体标准获取、评价和监督的渠道,实现对社会团体和团体标准的信息管理,为社会团体和公众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第二章用户的分类 第四条平台用户的分类 平台的用户包括两类:个人用户和团体用户。 个人用户。符合条件的个人可在平台上进行实名注册。注册通过后,可以浏览和了解团体标准化工作的信息,下载相关团体标

准并对团体标准进行评议。 团体用户。具有法人资格和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以及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按照其登记地在平台上申请注册,经审查符合条件后,可在平台上浏览和了解团体标准化工作的信息、下载相关团体标准、经审核后可发布社会团体相关的新闻、公布其所制定的团体标准的相关信息。 第三章用户注册条件 第五条个人用户 年满十八岁,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到平台进行注册。个人用户注册时应提供以下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邮箱、联系电话、个人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手写签字的自我承诺声明(见附件一)。 第六条团体用户 具有法人资格和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以及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可以到平台进行注册。团体用户注册时应提供以下信息和材料: 社会团体的基本信息:社会团体代号、社会团体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社团法人登记证号、发证机关、发证日期、有效期限、发证机关所在地、业务范围、住所、法定代表人、活动地点、注册资金、通讯地址、邮编、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社会团体应以其社会团体代号作为注册名称。该社会团体代号将成为该社会团体标准编号(团体标准的编号规则见第十条)的一部分。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工作规定模版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运行管理工作规定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某银行支付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进一步明确支付系统各相关业务、技术、运行操作管理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分工协作,及时预防、发现、报告、处理各类影响支付系统正常运行事故的发生,确保支付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根据人民银行《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及某银行有关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某银行支付系统的各项业务操作和管理工作。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支付系统,包括大、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交 换系统。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承担支付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的资金清算部、科技开发部以及各支行。 第五条支付系统管理由总行资金清算部负责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行;科技信息部负责总行支付系统及软件维护、硬件维护以及技术维护。 第二章岗位职责 第六条某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由资金清算部、科技开发部共同负责,系统设置系统管理员、密押员、业务主管和操作员岗位: 资金清算部作为支付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接受人民银行某市中心支行会计财务科和科技科的业务、技术指导, 总体负责支付系统的业务管理,主要职责包括: (一)根据总行及石家庄中心支行相关制度,制定我行支付系统相关业务管理规定,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负责所辖支付系统参与者的准入、变更和退出的初步审核,并按相关要求上报人民银行某市中心支行。 (三)负责商业银行前台客户端的系统设置,以及相关维护。负责商业银行前台客户端正常业务处理。前置机(MBFE)登录和退出。 (四)负责对所辖支行的系统参与者进行业务指导,受理各参与者的清算举报、纠纷以及业务咨询。 (五)发生影响我行支付系统业务正常处理的异常情况和重大故障时,经主管行长批准后向当地人民银行和石家庄中心支行业务主管部门报告故障原因、处

支付清算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支付清算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支付清算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全面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建立行业良好声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章程》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是对支付清算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责任及职业纪律等方面的基本规定和要求。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支付清算行业从业人员是指从事支付清算服务业务的相关工作人员。 第四条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本职业道德规范,并接受所在机构、行业自律组织、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二章 基本准则 第五条从业人员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范以及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第六条 从业人员应诚实守信,高度珍惜职业声誉,不从事有损所服务机构利益和职业形象的活动。 第七条 从业人员应保守所服务机构和交易对手的商业秘密,保护客户信息和隐私。 第八条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同业人员,公平竞争,禁止商业贿赂和回扣行为。

第九条 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反洗钱有关规定,熟知本单位承担的反洗钱义务,在严守客户隐私的同时,及时按照有关要求,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 第十条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格与能力。 第十一条 从业人员应敬业勤业,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维护所服务机构的合法利益。 第三章 对所服务机构的责任 第十二条从业人员应当自觉遵守所服务机构的各种规章制度,保护所服务机构的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自觉维护所服务机构的形象和声誉。 第十三条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所在机构的内部操作规程和风险管理制度,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第十四条从业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以及所服务机构有关兼职的规定,不得利用兼职岗位为本人、本职机构或利用本职为本人、兼职机构谋取不当利益。 第十五条从业人员应遵守所服务机构关于接受媒体采访和对外发布信息的规定,不得擅自代表所服务机构对外发布信息。 第十六条 从业人员应尊重同事,树立团队合作精神,不得不当引用、剽窃他人的工作成果。

深圳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深圳市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深圳市团体标准管理,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增加标准有效供给,以高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结合深圳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深圳市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团体,是指在深圳市注册或登记的社会团体组织,包括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组织。 第四条团体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 第五条团体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市场和质量监

管委)负责统一管理全市标准化工作;市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各行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各辖区局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团体标准化工作,各区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团体标准化工作。 第六条鼓励团体以国际一流、行业最高为标杆,建立行业先进标准体系,制定发布团体标准;鼓励团体积极探索标准与研发、标准与业务流程相结合的途径;鼓励团体在重要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团体标准。 第七条鼓励团体将团体标准推广作为企业标准;鼓励团体标准转化为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者国际标准。 第二章团体标准的制定修订 第八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制定团体标准: (一)在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 (二)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但不能满足经济社

派盟-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发展报告2018-2019.1-44页

CHINA PAYMENT AGGREG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REPORT 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发展报告2018年

前言 聚合支付定义 研究数据 研究范畴 服务机构运用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集成银行卡支付和基于近场通信、远程通信、图像识别等技术的互联网、移动支付方式,对采用不同交互方式、具有不同支付功能或者对应不同支付服务品牌的多个支付渠道统一实施系统对接和技术整合,并为特约商户提供一点式接入和一站式资金结算、对账服务,有效降低特约商户系统投入和运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支付方式,为特约商户支付效率和消费者提供支付体验,推动支付服务环境不断改善。 本报告重点研究聚合支付行业,主要包括非银行、非第三方支付的科技公司。报告对聚合支付行业的缘起今生、发展现状和趋势展望予以分析、总结和预测。在内容安排上突显整体性、专业性和政策性,主要包括行业生态组成、宏观背景、历史沿革、监管现状、竞争格局、增长指标和驱动因素等。通过以上问题讨论的逐一铺排,为业界、学界、监管和社会提供有益的思考成果和有价值的参考材料。 一手数据来自对被研究企业的深度访谈;二手数据主要来自行业公开信息、政府数据和第三方机构研究内容等。

目录 CONTENTS 01 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发展背景 02 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发展现状 03 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发展趋势

PART 1 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发展背景

消费能力与消费总量持续提升,为移动支付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升,带来消费能力和消费总量水平的持续提升,为移动支付和聚合支付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聚合支付直接服务线下商户,成为实践普惠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积极力量。从2012年至2017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到2017年达到2.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9%;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连年增加,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到2017年已经达到了36.62万亿元,同比增长达10.21%。 2012-2017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元人民币 * 来源:国家统计局。单位:亿元人民币 * 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团体标准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团体标准 《隔离式防雷与接地保护装置及系统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工作组 2017年1月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团体标准 《隔离式防雷与接地保护装置及系统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本任务来源于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气象服务协会防雷减灾委员会及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的标准制定工作,可满足新一代技术、5G通信、智慧杆以及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共享信息网络的建设速度、建设质量、运行质量和稳定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旨在解决信息化系统建设和维护的周期长、成本高、效益低的难题。 1.2 主要工作过程 自从本项目启动起,我司成立项目专家组,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先后前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上海电科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中国民用航空深圳空中交通管理站气象台、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等超20家单位进行调研学习,与各单位专家进行技术方案、防护措施、实施规则、技术指标等方面的深度交流,获得各单位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及丰富建议,在理论层面和实际应用层面都获得良好成效,对本项目有极大的推进作用,也加速本项目提前保质保量完成。 其次,依据本项目要求,结合各单位和专家的建议,我司积极开展标准基础性试验和关键技术验证工作,先后联合北京邮电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进行雷电防护方案设计、防护模型搭设、防护成效仿真和保护措施编制等工作,并先后经中国科学院的人工引雷实验验证、中国气象局的野外雷电试验验证、南方电网的冲击电力发生器和真型接地网试验验证、上海防雷中心的雷电入侵试验验证、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的模拟试验验证,验证结论是本项目编制的军用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方案良好,新引进的雷电入侵通道隔离防护技术方案(隔离式分组接地技术和通道隔离防护技术方案)安全、合理和实用。 最终,为确保本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并结合本项目合同要求、标准体系方案和标准验证结论,我司邀请国内知名雷电防护专家对本项目进行会审评定,会议结论是本项目的雷电防护方案和标准内容是合理、环保和实用的,建议推广使用。 依据本项目要求,我司开展雷电防护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验证工作。截止日前,我公司先后联合北京邮电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启动隔离式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2019试行版与正式版比对)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正式发布(新旧对比) 发布人:团体标准服务平台发布时间:2019-04-23 1月17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印发《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废止了原《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试行)》。新旧《规定》对比如下: 为规范、引导和监督团体标准化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制定了《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并经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于1月9日正式发布。 《规定》总则中强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团体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团体标准化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团体标准化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团体标准化工作;国家实行团体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鼓励社会团体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进团体标准国际化。 在团体标准的制定章节中,《规定》强调,社会团体应当规范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配备熟悉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建立具有标准化管理协调和标准研制等功能的内部工作部门,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标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团体标准制定、实施的程序和要求;除吸纳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消费者、教育科研机构、

检测及认证机构、政府部门等相关方代表参与标准制定以外,还支持消费者和中小企业代表参与制定;规定了禁止利用团体标准实施妨碍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等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制定团体标准应当以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为目标,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填补标准空白,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鼓励制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团体标准。 在团体标准的实施章节中,《规定》明确,团体标准实施效果良好,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制定要求的,团体标准发布机构可以申请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并鼓励各部门、各地方在产业政策制定、行政管理、政府采购、社会管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招投标等工作中应用团体标准;鼓励各部门、各地方将团体标准纳入各级奖项评选范围。 《规定》对团体标准的监督也做了详细说明,明确了监督机构、措施、投诉和举报途径以及查处措施等。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新旧对照表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试行)》《团体标准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引导和监督团体标准化工作, 第一条同《试行》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制定本规 定。 第二条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适用本规 第二条同《试行》第二条 定。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运维管理办法

xx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运维管理办法 xx总发〔xx〕5号,xx年1月14日印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本行支付清算系统管理工作,防范系统运行风险,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支付清算系统包括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电子汇票系统、网银互联系统、交换系统;所指的支付清算系统相关组件包括MQ、CICS、行内综合前置等组件。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支付清算系统的监控管理、变更管理、日志管理、备份管理、应急演练等运维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四条成立由会计结算部、个金业务部(电子银行部)、科技部、运营管理部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支付清算系统安全运行领导小组,业务分管行领导任组长,全面负责相关业务的组织领导,确保业务系统安全运行。 第五条科技部为支付清算系统运维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一)负责审批、监督、管理各类变更操作以及支付清算系统生产环境的变更实施; (二)负责支付清算系统日常的运行维护、管理和监控; (三)负责网络、安全产品的运行维护、管理、监控和逻辑访问控制; (四)负责支付清算系统备份系统可用性检验和应急演练。 第三章监控管理 第一节监控范围 第六条应该对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运行状态包括但不限于通信状态、应用进程等进行监控。 第七条应该对支付清算系统的相关组件进行监控,相关组件包括但不限于中间件、综合前置等。

第八条应该对支付清算系统的系统性能进行监控,系统性能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的CPU、物理(虚拟)内存、文件系统空间进行监控。 第九条应该对支付清算系统的网络状态进行监控,网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端口、主备线路、通讯连接等状态。 第十条应该对支付清算系统的所有服务器及相关组件的日志进行监控,日志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层、数据库、网络等的交易日志和系统日志。 第二节监控实施 第十一条应用管理员负责建立对信息系统运行状况的全面监控机制,通过人工检查或监控系统每天定时检查监控范围中规定的内容,并填写《人行支付清算系统检查日志》。 第十二条应用管理员根据一周的检查监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每周例会;会议对一周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措施。 第十三条机房值班人员通过人工检查或监控系统对监控范围中规定的内容进行实时监控。按照既定的监控流程进行检查后,填写《中心机房运行监控日志》。 第十四条系统管理员每月总结日常监控工作,包括监控工作执行情况、系统的性能、流量和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及异常发现,并将总结内容合并入《运维月报》。 第三节监控异常处理 第十五条对于发现的事件,必须根据《xx银行信息科技事件及问题管理办法》进行解决处理,必要时上报科技部相关负责人。 第十六条对于发现的重大的或频繁发生的事件,必须根据《xx银行信息科技事件及问题管理办法》上升为问题进行问题分析,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 第四章变更管理 第一节变更的申请 第十七条变更分为:一般变更和重大变更。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银行卡收单外包业务自律规范》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银行卡收单外包业务自律规范》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银行卡收单外包业务自律规范》和《银行卡收单外包服务协议范本》,从行业自我约束角度为会员单位发展银行卡收单外包业务立下规矩、明确相关纪律,推动收单机构和外包服务机构合作规范化,以期达到整顿市场秩序、逐步消除市场乱象的目的。 记者日前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获悉,为保护会员单位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协会组织会员单位编写了《银行卡收单外包业务自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同时配套拟订了《银行卡收单外包服务协议范本》(以下简称《协议》),并于12月7日正式对会员单位发布。 银行卡收单市场是银行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包括银行和第三方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内的收单机构通过为商户提供收单服务,挖掘了消费者潜在消费需求,提升了商户资金运转效率,并通过叠加商户进销存管理、业务周转贷款等多种类型增值服务,依托大数据为商户进行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持,丰富了收单服务这一基础支付服务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了收单服务的价值,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收单外包服务是收单服务业务的延伸和拓展。近年来,少数收单机构在利润导向目标驱动下,以粗放扩张方式跑马圈地,依托外包服务机构以“扫街”方式不断做大商户规模,放松了对商户准入要求和风险管控标准,导致不符合资质的商户入网、不法商户与持卡人串通套现等乱象。 为规范银行卡收单外包服务市场秩序,通过加强对外包服务业务的自律管理提升会员单位收单业务管理水平,维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秩序,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动员行业力量,组织会员单位编写了《规范》,同时配套拟订了《协议》并对会员单位发布,从行业自我约束的角度为会员单位发展银行卡收单外包业务立下规矩、明确相关纪律,推动收单机构和外包服务机构合作规范化,以期达到整顿市场秩序、逐步消除市场乱象的目的。 相关专家就此表示,协会近期根据管理层对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的要求,制定了收单外包业务《规范》和《协议》,有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收单外包业务治理都是监管重点,此次《规范》所体现出来的一个创新是明确了外包机构的准入标准;另一个创新是将逐步建立起外包机构的备案制度和黑名单制度。 《规范》紧扣收单外包业务实质,提出了统一的自律规范标准。一是对于依托不同渠道开展的收单业务不做差异化区别对待,对线上和线下收单业务外包服务业务实施同一约束标准。在当前线上线下业务边界日渐模糊、融合趋势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各类创新收单业务模式、渠道和工具层出不穷。《规范》透过收单业务所依托具体渠道及技术类型的表象,直指收单业务本质,明确了对符合收单业务实质的业务均以同等标准进行规范约束,符合监管制度精神,有利于为会员单位打造公平的业务发展环境。《规范》进一步重申银行卡收单业务的范围既包括通过实体受理终端发起的收单业务,也包括通过互联网、移动电话等网络渠道办理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相应地,外包服务机构同时涵盖为实体特约商户及网络特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附件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试行) 2017年03月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和《团体标准化第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GB/T 20004.1-2016)等规范要求,为培育和发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协会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协会标准是由协会按照市场竞争、行业发展和会员需求,组织会员及相关方面按照协会标准制定程序制定并发布,供协会会员或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 第三条协会各职能部门、分支机构、会员单位,在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下,都可提出编制协会标准的需求。 第四条协会标准不应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 第五条协会标准编号由团体标准代号、协会代号(CAMET)、团体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代号组成,格式为团体标准代号/协会代号标准顺序号-年号。如:T/CAMET 01066-2016。 第二章协会标准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协会设立标准管理部门(协会标准部),其职责: (一)标准化工作管理; (二)承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日常工作; (三)起草标准化工作的各项政策和制度; (四)管理和协调标准化工作;

(五)开展与有关标准化机构的联络; (六)开展标准制修订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七)承担标准制修订项目通过和发布阶段的具体工作; (八)组织开展标准的宣贯培训、实施情况评价及复审工作。 第七条协会设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TC),TC是协会在城轨交通领域内,为协会标准的起草和技术审查等标准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的非法人组织,其委员由会员中的城轨交通业主单位代表、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各专委会、分会等机构主抓技术或负责标准化工作的专家组成。主要职责如下: (一)起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及其秘书处工作细则; (二)提出协会团体标准化发展规划; (三)编制并维护协会标准体系表; (四)提出协会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建议; (五)协会标准立项及送审稿的技术审查;必要的技术论证;就标准技术内容达成协商一致; (六)提出标准宣贯建议;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价; (七)协调指导标准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版权等技术问题; (八)组织实施标准的复审; (九)指导和检查分技术委员会工作; (十)协会标准化工作的咨询; (十一)负责与国内外相关的标准化技术组织的联络; (十二)标委会章程规定应当表决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TC下设若干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C),SC的专业领域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2016.4---2019.6) 常务理事 会长赵欢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 副会长丁向群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 副会长分管领导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副会长刘秋万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 副会长谢众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 副会长李浩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 副会长杨文杰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主任 副会长时文朝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副会长兰奇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副会长彭蕾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副会长王吉绯资和信电子支付有限公司董事长 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洪波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秘书长 常务理事唐毅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运部总经理 常务理事曲家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 常务理事卢鸿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 常务理事林云山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 常务理事徐海燕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 常务理事分管领导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理事余文熙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CIO 常务理事沈根伟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常务理事赖智明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务理事李晓峰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常务理事熊文森开联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常务理事王静颖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常务理事穆海洁上海汇付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 常务理事茅蔚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董事长 常务理事陈生强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务理事李贲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常务理事钟毅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务理事陈亮得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常务理事康玲连连银通电子支付有限公司董事长 常务理事唐垚嘉联支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常务理事王雁铭开店宝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理事 理事黄良波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 理事殷久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 理事符盛丰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理事孙雄鹏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 理事林德云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理事赵志宏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助理

江苏省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引导和促进团体标准健康发展,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江苏省标准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江苏省行政区域内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团体标准,是社会团体依据科学技术、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需求,以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通过公开透明、协商一致的办法,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并以社会团体名义发布,供市场主体自愿采用的标准。 第四条团体标准制定主体为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 第五条团体标准实行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省团体标准化工作。省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团体标准化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团体标准化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人

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团体标准化工作。 第七条鼓励标准化研究机构和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与社会团体共同开展标准研制、标准化人员培训、标准化技术咨询等服务。 第二章团体标准的制定 第八条社会团体应在其章程规定业务范围内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建立标准化决策、管理协调和标准研制等功能的内设机构,配备熟悉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标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团体标准制定、实施的程序和要求。 第九条制定团体标准应当遵循开放、透明、公平的原则,吸纳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消费者、教育科研机构、检测及认证机构、政府部门等相关方代表参与,充分吸收各方的共同需求。支持消费者和中小企业代表参与团体标准制定。 第十条制定团体标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得与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相抵触,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 (二)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增强产品的安全性、通用性、可替换性; (三)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