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最新版)

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最新版)

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最新版)
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最新版)

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最新版)

急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也称突发性聋或特发性突聋,为了规范名称,避免混淆,本指南统一命名为突发性聋(简称突聋)。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制定了《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1J,200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修订并刊出了《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旧1。既往国内虽然有很多突发性聋临床研究,但多为回顾性分析,指南的制订缺乏强有力的循证医学数据支持旧引。2007年启动的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了大量随机、对照的研究数据∽j,我们在此基础上参考德国和美国新版突发性聋诊疗指南及最新研究进展"母J,对我国2006版突发性聋诊疗指南进行了再次修订。

定义

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

注:原因不明是指还未查明原因,一旦查明原因,就不再诊断为突发性聋,此时突发性聋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

分型

突发性聋根据听力损失累及的频率和程度,建议分为:高频下降型、低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含极重度聋)。

1.低频下降型:1000Hz(含)以下频率听力下降,至少250、500Hz处听力损失≥20dBHL。

2.高频下降型:2ooo Hz(含)以上频率听力下降,至少4000、8000Hz处听力损失≥20dBHL。

3.平坦下降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8000Hz(250、500、1000、2000、3000、4000、8000Hz)平均听阈≤80dBHL。

4.全聋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8000Hz(250、500、1000、2000、3000、4000、8000Hz)平均听阈≥81dBHL。

注: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听力曲线1000Hz处有切迹)我国罕见,可能为骨螺旋板局部供血障碍造成Coni器缺氧损伤所致,多与遗传因素相关,目前暂不单独分型(可纳入低频下降型)。

流行病学

我国突聋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但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数据。美国突聋发病率为5~20人/10万,每年新发约4000~25000例口”“。日本突聋发病率为3.9人/10万(1972年)、14.2人/10万(1987年)、19.4人/10万(1993年)、27.5人/10万(2001年),呈逐年上升趋势旧8【。2004年德国突聋指南报告中发病率为20人/10万,2011年新指南中增加到每年160一400人/10万¨?。德国突聋患者高发年龄为50岁,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儿童罕见m1。我国突聋多中心研究显示,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l岁,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左侧略多于右侧‘6|。双侧突聋发病率较低,约占全部患者的1.7%~4.9%,我国多中心研究中双侧发病比例为2.3%‘6I。病因及发病机制突发性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均可能引起突聋,常见的病因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只有10%~15%的突聋患者在发病期间能够明确病因-29’3?,另有约1/3患者的病因是通过长期随访评估推测或确认的旧1|。一般认为,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突聋的主要诱因∞2。33|。

目前较公认的可能发病机制包括:内耳血管痉挛、血管纹功能障碍、血管

栓塞或血栓形成、膜迷路积水以及毛细胞损伤等。不同类型的听力曲线可能提示不同的发病机制,在治疗和预后上均有较大差异:低频下降型多为膜迷路积水;高频下降型多为毛细胞损伤;平坦下降型多为血管纹功能障碍或内耳血管痉挛;全聋型多为内耳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剖。因此,建议根据听力曲线进行分型,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临床表现

1.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

2.耳呜(约90%)M J。

3.耳闷胀感(约50%)M J。

4.眩晕或头晕(约30%)∞J。

5.听觉过敏或重听。

6.耳周感觉异常(全聋患者常见)。

7.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影响生活质量。

检查

一、必须进行的检查

1.耳科检查:包括耳周皮肤、淋巴结、外耳道及鼓膜等。注意耳周皮肤有无疱疹、红肿,外耳道有无耵聍、疖肿、疱疹等。

2.音叉检查:包括Rinne试验、weber试验以及Schwabach试验。

3.纯音测听:包括250、500、1000、2000、3000、4000及8000Hz的骨导和气导听阈。

4.声导抗检查:包括鼓室图和同侧及对侧镫骨肌声反射。

5.伴有眩晕时,应进行自发性眼震检查,并根据病史选择性地进行床旁Dix-hallpike试验和/或R011试验。

二、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检查(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1.其他听力学检查:如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ABR)、耳蜗电图、言语测听(包括言语识别阈和言语识别率)等。

2.影像学检查:包含内听道的颅脑或内耳MRI,应注意除外听神经瘤等桥小脑角病变;根据病情需要可酌情选择颞骨cT检查。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等)、c反应蛋白等。

4.病原学检查:支原体、梅毒、疱疹病毒、水痘病毒、HIV等。

5.对伴有眩晕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进行前庭和平衡功能检查。

注:对于有设备噪声或较强刺激声的检查(如MRI、ABR等),除因怀疑脑卒中等紧急情况而必须立即检查外,一般不推荐在发病1周内安排检查。

诊断依据

1.在72h内突然发生的,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为单侧,少数可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2.未发现明确病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

3.可伴耳鸣、耳闷胀感、耳周皮肤感觉异常等。

4.可伴眩晕,恶心、呕吐。鉴别诊断

突发性聋首先需要排除脑卒中、鼻咽癌、听神经瘤等严重疾病,其次需除外常见的局部或全身疾病,如梅尼埃病、各种类型的中耳炎、病毒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耳带状疱疹(Hunt综合征)等。双侧突发性聋需考虑全身因素,如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内耳病、Cogan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弥散性脑炎、多发性硬化等)、感染性疾病(脑膜

炎等)、血液系统疾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脱水症、镰状细胞贫血等)、遗传性疾病(大前庭水管综合征、usher综合征、Pendred综合征等)、外伤、药物中毒、噪声性聋等。

治疗

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根据听力曲线分型对突发性聋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对各型突聋均有效,合理的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效果要好;低频下降型疗效最好,平坦下降型次之,而高频下降型和全聋型效果不佳旧J。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指南推荐下列治疗措施。

一、基本治疗建议

1.突聋急性发作期(3周以内)多为内耳血管病变,建议采用糖皮质激素+血液流变学治疗(包括血液稀释、改善血液流动度以及降低黏稠度/纤维蛋白原,具体药物有银杏叶提取物、巴曲酶等)。

2.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口服给药:泼尼松每天lmg/kg(最大剂量建议为60mg),晨起顿服;连用3d,如有效,可再用2d后停药,不必逐渐减量,如无效可以直接停药。激素也可静脉注射给药,按照泼尼松剂量类比推算,甲泼尼龙40mg 或地塞米松10mg,疗程同口服激素。激素治疗首先建议全身给药,局部给药可作为补救性治疗,包括鼓室内注射或耳后注射Ⅲ∞]。鼓室内注射可用地塞米松5mg或甲强龙20mg,隔日1次,连用4~5次。耳后注射可以使用甲强龙20~40mg,或者地塞米松5一10mg,隔日1次,连用4~5次。如果患者复诊困难,可以使用复方倍他米松2mg(1m1),耳后注射1次即可。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在征得其同意,密切监控血压、血糖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全身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局部给药。

3.突发性聋可能会出现听神经继发性损伤,急性期及急性期后可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神经营养因子等)和抗氧化剂(如硫辛酸、银杏叶提取物等)。4.同种类型的药物,不建议联合使用。

5.高压氧的疗效国内外尚有争议,不建议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如果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作为补救性措施。

6.疗程中如果听力完全恢复可以考虑停药,对于效果不佳者可视情况延长治疗时间。对于最终治疗效果不佳者待听力稳定后,可根据听力损失程度,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

二、分型治疗推荐方案

全聋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的痊愈率较低,尤应尽早积极治疗∞J。1.低频下降型:①由于可能存在膜迷路积水,故需要限盐,输液量不宜过大,最好不用生理盐水。②平均听力损失<30dB者,自愈率较高,可口服给药,包括糖皮质激素、甲磺酸倍他司汀、改善静脉回流药物(如马栗种子提取物)等,也可考虑鼓室内或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或复方倍他米松等);听力损失≥30dB者,可采用银杏叶提取物+糖皮质激素静脉给药。③少部分患者采用②的方案治疗无效,和/或耳闷加重,可给予降低纤维蛋白原(如巴曲酶)及其他改善静脉回流的药物治疗。

2.高频下降型:①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等)+糖皮质激素;②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利多卡因)对于减轻高调耳鸣效果较好;③可考虑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甲钴胺等)。

3.全频听力下降者(包括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①降低纤维蛋白原药物(如巴曲酶);②糖皮质素;③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等)。建议尽早联合用药治疗。

注:附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临床研究用药方案和疗效结果供参考。

1.低频下降型:激素、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巴曲酶、金纳多+激素四组治疗方案中,金纳多+激素组有效率最高,为95.83%。建议方案:①糖皮质激素;(多5%葡萄糖250IIll+金纳多87.5mg静脉滴注,连用10d。

2.高频下降型: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激素、金纳多、金纳多+激素四组治疗方案中,金纳多+激素组有效率最高,为68.33%;对耳鸣疗效最好的是利多卡因+激素组,有效率达到100%。建议方案:①糖皮质激素;(劲.9%生理盐水250IIIl+金纳多105.o mg静脉滴注,连用10d;(劲.9%生理盐水250IIll+2%利多卡因10Illl静脉滴注,连用10d。

3.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巴曲酶、巴曲酶+金纳多、金纳多+激素、金纳多+巴曲酶+激素四组治疗方案中,均是金纳多+巴曲酶+激素组有效率最高,平坦下降型为87.39%、全聋型为78.31%。建议方案:①糖皮质激素;(劲.9%生理盐水100“+巴曲酶5~10Bu,隔日1次,巴曲酶首次lO Bu,之后每次5Bu,共5次,每次输液时间不少于lh,每次使用前检查血纤维蛋白原,如果低于1g/L,则暂停ld后再次复查,高于1g/L方可继续使用;③0.9%生理盐水250IIll+金纳多105.0mg静脉滴注,连用10d。

疗效判定

一、疗效分级

1.痊愈:受损频率听力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2.显效: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30dB以上。

3.有效: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15~30dB。

4.无效: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不足15dB。

二、判定方法说明

国内外对突发性聋疗效判定的指标包括:①痊愈率;②有效率;③各下降频率听力提高的绝对值;④听力提高的比例;⑤言语识别率¨0。11,14。6’3643I。本指南建议计算痊愈率和有效率。全频听力下降(包括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需要计算所有频率的听阈值;而高频下降型和低频下降型只需要计算受损频率的听阈值即可。预后:

1.低频下降型预后较好,全聋型和高频下降型预后较差。

2.听力损失的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3.发病一开始就全聋或接近全聋者,预后差。

4.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预后越好。

5.复发主要出现在低频下降型。

6.伴有眩晕的全聋型患者预后不佳。

注:突聋有一定的自愈率,文献报告为32%一65%[9,36j,但临床经验表明该数据可能被高估‘?。相关研究对于突聋基本上没有分型,势必会影响自愈率的结果m3。从本次突聋多中心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各种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突聋预后差异很大,低频下降型痊愈率可达到78.16%,而全聋型只有14.29%㈧。因此必须进行分型,根据各型所占比例,才可能推算出总体自愈率。

百度文库

2020-5-8

突发性耳聋之中医药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药治疗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教授彭斌博士突发性亦称特发性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一侧耳居多,听力损失多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可同时或先后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Ⅷ对脑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发病年龄以4O岁左右中年人居多,发病率每年约5~20/10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病属于耳科急症,应在发病后尽早治疗,以抢救听力。少数患者有自愈倾向,则疗效较好,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成为永久性耳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称本病为暴聋,指出:“暴聋是因邪犯耳窍、起病迅速的感音神经性聋,主要指特发性暴聋(突发性聋)”。古代文献中所谓风聋、卒聋、热聋、火聋、厥聋、气聋、肝火聋、痰火聋、窍闭等,可能与此病有关。暴聋之名最早见于《素问·厥论》:“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可能是指流行性腮腺炎所致。“暴聋多实”,古代文献中凡论暴聋而病机属实者,可能与本病有关。《内经》中对暴聋实证病机论述颇多。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至真要大论”、“五常政大论”、“热论”等篇,指出了暴聋因于风、寒、暑、湿、燥、火为患的病因病理。 【中医病因病机】 耳属清窍,贵在清空通利。凡六淫外感,脏腑不平,气机逆乱,生气不足,皆致耳窍窒塞,清窍不利,功能失司,发为突聋、耳鸣。然暴起多实,渐起多虚,故本病以实证病机居多,但亦有虚证病机者。其病程长者,与“感音神经性聋”辨治无异。 1、风邪犯耳:外感风邪,肺金不利,邪闭葱笼,故令。清·尤在泾《医学读书记》说:“肺之络会于耳中,肺受风火,久而不清,窍与络则为之闭,所以鼻塞不闻香臭,鸣不能闻音声也。”《温热经纬·外感温热篇》亦谓:“耳为肾水之外候,然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笼葱,专主乎听,金受火烁,则”。 2、肝火上扰:情志忧郁,肝郁化火,或暴怒伤肝,气机上逆,肝火上扰清窍,致耳窍功能失司,听力障碍。《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气逆则头痛,不聪。” 3、痰火郁结:脾胃蕴热,痰火内生,上壅清窍,功能失司,听力障碍。《丹溪心法·》卷四说:“皆属于热,少阳厥阴热多,当用开痰散风热,通圣散、滚痰丸之类。” 4、心脾亏虚:心主血脉,奉养于耳;脾为后天之本,主生化气血,升发清阳,上奉于耳。若心脾亏虚,气血不足,耳失所养,可突发耳鸣。 5、肝肾亏虚:肝藏血,肾藏精,为元阴元阳之府。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甚则阴虚火旺,上扰清窍,致突发耳鸣。 6、气滞血瘀:气机不利,气滞血瘀,痹阻耳窍,故令。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谓“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 【西医病因病理】 病因未明,目前主要倾向于两种学说。(1)病毒感染学说。据临床观察,不少患者在发病前曾有感冒史;不少有关病毒的血清学检查报告和病毒分离结果也支持这一学说。据分析,许多病毒都可能与本病有关,如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Ⅲ型、EB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支持这一学说的的另一个资料是颞骨的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Schuknecht等(1986)研究了12例突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突发性耳聋(ICD-10:H9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5年,济南)。 1.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 2.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 以上。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3.病因不明(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 4.可伴耳鸣、耳堵塞感。 5.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 6.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

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5年,济南)。 详细询问病史,积极寻找病因,尽早介入治疗。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并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3.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 4.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抗凝药物。 5.神经营养类药物。 6.其他治疗,如混合氧、高压氧等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1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91.2突发性耳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随着社会的发展,突发性耳聋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儿童突发性聋较少见,突聋患者中14岁以下的患儿约占3.5%。 儿童突发性耳聋病因: 一、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使血管内膜发生水肿,造成血球粘连,形成血栓,使管腔狭窄阻塞,从而影响内耳功能。其中,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与儿童如发行耳聋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二、自身免疫性因素。 儿童期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者,更易发生免疫相关的耳聋,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双侧听力下降。 三、血管因素。 内耳的血供主要来自基底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分出的迷路动脉,迷路动脉分为前庭动脉、耳蜗固有动脉和前庭耳蜗动脉三个分支,其分支均为终末支,因此,当发生血管痉挛、血液凝

固性增高、血栓形成、栓塞、动脉硬化等时,很难由其他动脉血补偿,从而出现内耳供血障碍,导致儿童突发性耳聋。 四、遗传因素 目前已鉴定出120多个与耳聋相关的致病基因,其中线粒体DNA l2S rRNA、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为我国最常见的致聋基因,这些致聋基因引起的小儿耳聋有时候也表现为儿童突发性耳聋。 五、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因素引起的突发性耳聋大部分都与学习成绩差、被家庭和社会关注少而引起的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当怀疑患儿为伪聋时,一方面要向患儿及家属咨询相关的情况,另一方面对患儿应进行相关的心理咨询和指导。 儿童突发性耳聋的干预措施: 1、药物治疗。目前对于儿童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即抗病毒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物辅以高压氧等进行综合治疗。此外,也应注意个体化用药,对于儿童突发性耳聋患者,应针对病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人工听觉干预。人工听觉技术干预儿童突发性耳聋的听力损失以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为主,多为永久性的,药物治疗有效率较低,尤其是对于语前聋患儿,可能严重影响其言语发育,故早期佩戴助听器或行人工耳蜗植入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儿童突发性耳聋患儿的言语感知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儿童突发性耳聋患者认知能力较差,能否早期发现耳聋、及早就诊对其预后至关重要。一般认为,发病至初诊时间越短,疗效也越好,急性发病2周内都属于治疗的最佳时机。听力损失程度轻的患儿预后较好,听力损失较重的患儿预后不佳。

五官科三基试题

五官科 姓名:科室:得分: 一、名词解释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 2、腺样体面容 3、突发性耳聋 4、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5、喉麻痹 二、判断题 1、咽旁脓肿在颈外触诊较易摸到波动感。() 2、患不动纤毛综合征的患者易患鼻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 3、确诊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后,立立即行上颌窦穿刺冲洗,并向窦内注射抗生素。() 4、发生7年的颈部肿块一定是先天性颈部肿块。() 5、食管异物不会引起呼吸道症状。() 6、与耳鼻喉科疾病相关的吞咽困难是指阻塞性吞咽困难。() 7、结核性咽后脓肿一经确诊,应尽早在咽部切开排脓。() 8、外耳道豆类异物最好用枪状镊取出。() 9、颞骨骨折,脑脊液耳漏不止,可用无菌明胶海绵填塞。() 10、耳聋是前庭病变的主要症状之一。() 三、单项选择题 1、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不应有的是:() A、咳嗽、憋气、窒息 B、颈部声门下拍击声 C、颈部可触到撞击感 D、喘鸣音 E、两侧肺呼吸音不一致 2、正常情况下,食管镜检查成年男性,送入镜管23 cm(距上切齿距离)可见主动脉弓压迫食管所致的搏动,其方位应是:() A、食管的前壁 B、食管的后壁 C、食管的左侧壁 D、食管的右侧壁 E、以上均不是

3、咽后脓肿引起的呼吸困难,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是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期延长,吸气运动增强,呼吸频率基本不变或减慢 B、是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期延长,呼气运动增强,吸气运动略增强 C、是混合性呼吸困难,呼气与吸气均增强 D、肺部检查见有充气过多的体征 E、以上都不对 4、喉阻塞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喉喘鸣声较响,吸气性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显著,有烦躁不安、不易入睡、不愿进食、脉搏加快等缺氧症状,应诊断为:() A、Ⅰ度喉阻塞 B、Ⅱ度喉阻塞 C、Ⅲ度喉阻塞 D、Ⅳ度喉阻塞 E、以上都不对 5、喉阻塞所表现的呼吸困难是:() A、吸气性 B、呼气性 C、炎症性的是吸气性的,肿瘤性的是呼气性的 D、炎症性的是呼气性的,肿瘤性的是吸气性的 E、以上都有可能 6、小儿急性喉阻塞可有的症状是:() A、吸气性胸骨上窝凹陷 B、缺氧 C、犬吠样咳嗽 D、吸气性呼吸困难 E、以上都是 7、诊断喉阻塞的主要依据为:() A、直接喉镜检查 B、喉部摄片 C、病史 D、喉部CT检查 E、症状和体征 8、因喉部或邻近组织的病变影响喉部通道,引起的呼吸困难称为:() A、喉阻塞 B、喉狭窄 C、喉痉挛 D、喉麻痹 E、喉运动障碍 9、由炎症引起的Ⅱ度喉阻塞,最佳治疗方案是:() A、大剂量抗生素 B、大剂量类固醇激素 C、抗生素加类固醇激素 D、抗生素加激素,同时气管切开术 E、抗生素加激素,准备气管切开术 10、呼吸功能失常的主要表现是:() A、呼吸困难 B、咳嗽 C、多痰 D、呼吸频率加快 E、呼吸频率降低 11、对食管异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食管镜检查不可能发生呼吸困难 B、钡餐透视是诊断食管异物最准确的方法 C、食管各段的异物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D、带勾刺的异物已刺入第二狭窄食管壁不能顺势取出时,不要强行拉出,必要时请胸外科会诊 E、食管异物不会出现致命性并发症 12、下列有关食管异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进食时忌匆忙,尤其吃带有刺食物时更应注意 B、老年人应及时修理损坏的假牙 C、误咽异物后,小者可用进食饭团或韭菜等方法将异物推下,不奏效时及时就医

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护理常规

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护理常规 突发性耳聋亦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1至2天内听力减退,甚至发展到严重的耳聋。其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清,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变态反应、听神经炎、自身免疫、代谢紊乱及内耳压力突变有关。突发性耳聋发病率为5/10万至20/10万,多为单耳患病,双耳患病占7%至10%,双耳同时发病占0.2%至2%,目前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突聋给患者造成了生活上及心理上的不便和痛苦。对于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护理常规如下: 一.心理护理: 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常因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感到不知所错,存在抑郁和焦虑,患者入院时,要积极主动地和病人交流,协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结合具体病情将疾病的机理、转归、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传授给患者,使其对自己的病情有个全面的了解,以配合治疗。 2.与患者交流时要正对患者,说话稍大声,语速要慢,要让患者看清唇形,善于用面部表情及无声语言与患者交流;对于重度听力丧失者,以笔谈形式与之交流,使患者消除顾虑,克服忧郁、紧张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部分患者可能减治疗疗程长、见效慢,对治疗失去信心,对医护人员失去信心,常发脾气,甚至拒绝治疗。此时,医护人员应保持沉默,让患者宣泄内心的情绪。当患者安静后,再安慰及鼓励患者,耐心解释本病治疗方法及效果,使护患之间产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和谐关系。

4.对伴有耳鸣者,要利用看书、聊天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使患者不过分关注自己的症状,减轻心理负担。 5.向患者讲明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佩戴适合的助听器。通过助听器的扩音效果,科正常的生活和进行人际交流。开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改变思想和生活态度,见见适应生活。 二.饮食护理: 护理治疗期间宜进低盐低脂\清淡食物,预防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戒烟,可少量饮酒,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多和淡茶,因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多吃含有维生素E的食物、蔬菜及新鲜水果,入蛋黄、植物油、豆类、白菜等。 三.睡眠与休息: 了解患者发病前的睡眠习惯,有无经常失眠或者睡眠不足,告知失眠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尤其重要。入院后尽量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知道可采用睡前一杯牛奶、热水泡脚、自我放松等方法促进入睡。如不能自我调节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如安定、舒乐安定等。 四.药物治疗指导: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故指导患者入院后不要再外出,应尽快地使用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并给患者讲清楚早期用药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及用药时间长短,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感音神经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介绍 神经性耳聋是耳聋中的一种类型表现,耳聋可包括多种类型,常见的有老年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儿童耳聋等,神经性耳聋严重的还会伴有耳鸣。 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常常伴有耳呜。神经性耳聋系指耳蜗、听神经和听觉通路的病变。 神经性耳聋患者不要滥用饕物,尤其是有刺激性或者过敏性饕物,患者在早期要及早的进行诊断,治疗,在情绪上保持乐观,放松自己的心情。

造成神经性耳聋的症状有哪些 神经性耳聋的原因复杂,可能是病毒感染,也有可能是血管类疾病所致。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性的缓解病情,无法从根本上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切忌盲目用药。 神经性耳聋的症状主要有听力障碍、减退甚至消失为主要症状,患者常自觉耳中有蝉鸣或其他各种声响,在安静环境中患者感觉更明显。可伴有发热,头痛,烦躁不安,腹胀,腰酸乏力等多种全身症状。

神经性耳聋的生活调理 神经性耳聋的症状主要有听力障碍、减退甚至消失为主要症状,患者常自觉耳中有蝉鸣或其他各种声响,在安静环境中患者感觉更明显。可伴有发热,头痛,烦躁不安,腹胀,腰酸乏力等多种全身症状。 神经性耳聋的生活调理 1、要保证患者足够的睡眠时间。 2、按摩期间要避免噪声的干扰。 3、患其他病时,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避免其不良反应。 4、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减少温燥食物,睡前忌饮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5、对于重症的耳聋患者,出门要注意交通安全。

神经性耳聋会不会遗传 神经性耳聋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另一个是后天性神经性耳聋。那么神经性耳聋会不会遗传呢?那就要看耳聋患者患的是先天性耳聋还是后天性耳聋来定。 神经性耳鸣耳聋属于后天性耳聋,不会遗传。先天聋的发病率约占我国聋人的50%,而遗传聋约占先天聋的85%,其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具有关报道,在正常群体中,近亲结婚率仅为2%,而在遗传聋患者中,70%为近亲结婚。可见近亲结婚是并发遗传聋的主要因素。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起病急,常伴耳鸣,患者情绪烦躁,担心预后。做好心理护理关键是向患者讲解突发聋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等有关知识。护士不但要了解疾病,更要从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了解患者。由于听力下降,在与其谈话时,单侧者应在其耳边谈话,双侧者声调要提高。护理人员要注意语言的整体效果,与突聋患者交流时注意力集中、态度诚恳,并不时加以点头、手势,以增添语言的力度,使患者消除不信任感及消极心理。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介绍治疗的过程、注意事项,说明该病有较高治愈率。介绍同病区恢复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焦虑情绪,配合治疗。 3.2休息指导:患者的病情不稳定,反复发作,与其治疗不彻底、未能充分休息和重返工作岗位有关,有些年轻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病情不够重视,加之好动的性格,病情稍一好转即想离院。首先,要使患者了解休息在治疗中的重要性。在住院期间,嘱患者少活动,多休息。在病情发作时,应平卧休息,避免病床摇动,以免引起眩晕。护士要保持病室的安静、整洁。另外,为避免患者寂寞要鼓励其亲友常来探访,与护士共同做好患者的安慰工作。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和迷路窗膜破裂有关。内耳缺血、缺氧是本病的病理基础。因此发病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疲劳,眩晕患者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消失。 3.3饮食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限制盐和水的摄人,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且注意勿食辛辣刺激性食忌烟、酒及浓茶等。可给予适量纤维 3.4药物反应观察 3 . 4 .1糖皮质激素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使内耳血管内皮层肿胀消退,改善微循环,减轻抗原抗体反应对病毒及自身免疫因素有明显疗效,对中枢听力损失也有显著效果。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胃肠道反应及睡眠状况。患者出现食欲较前明显增强,嘱肥胖患者应适当控制饮食;10例原有胃炎、胃溃疡病史患者出现胃部烧灼感,经报告医生,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较多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可向患者说明为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应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以改善夜晚的睡眠。以上副作用在逐渐停药后会自动消失,必要时给予适当的镇静催眠剂 3.4.2血管扩张药、抗凝纤溶药,能使阻塞的血管及时疏通,改善微循环。其不良反应:凝血功能一过性下降。 4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4.1入舱前: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因不了解而产生精神紧张,应向患者讲解高压氧的治疗效果及其过程并介绍设备情况,以及通讯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教会患者进行开张咽鼓管的动作,如口含糖果,吞咽唾液,捏鼻、鼓气等,最好人舱前点滴麻黄素滴鼻剂预防之。每次人舱前提醒患者不准携带易燃物品.如火柴、打火机、酒精汽油等。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精神放松。 4.2入舱后: 嘱患者只要按操舱人员指导进行呼吸,即可安全渡过加压阶段在稳压阶段,患者开始戴呼吸面罩,吸入纯氧。一般用0.2-0. 3 MPa空气压,为了防止氧中毒,应采取间歇吸氧法,如吸氧30 min-吸空气5min一再吸氧30 min在吸氧时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如出现早期氧中毒的症状和体征,立即嘱患者除去面罩,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舱处理。 5出院指导

突发性耳聋指南(2015)

突发性耳聋诊断治疗指南(2015) 急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也称突发性聋或特发性突聋,为了规范名称,避免混淆,本指南统一命名为突发性聋(简称突聋)。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制定了《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200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 员会修订并刊出了《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既往国内虽然有很多突发性聋临床研究,但多为回顾性分析,指南的制订缺乏强有力的循证医学数据支持。2007年启动的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了大量随机、对照的研究数据,我们在此基础上参考德国和美国新版突发性聋诊疗指南及最新研究进展,对我国2006版突发性聋诊疗指南进行了再次修订。 注:目前约90%的突发性聋病因不明,因此治疗上缺乏针对性。由于缺少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文献报告的各种突聋治疗方法及疗效常有很大争议。截至2014年,国际上只有16项设有未治疗或安慰剂治疗组的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较高质量的前瞻性随机研究只有30余项,其中部分为双盲对照研究,采用单一或联合治疗方案进行对照;还有3项前瞻性对照研究,但未采用随机方案;而其他研究,包括自愈率研究都未设立对照组或仅为回顾性分析,属于低质量证据。即使是上述少数几个前瞻性对照研究也未得出统一结论。基于上述原因,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组织了全国突发性聋多中心前瞻 性随机临床研究,共收集病例1024例,根据不同的听力曲线进行分型,并比较了不同分型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获得了大量有意义的数据和结果。尽管美国和德国的突发性聋诊疗指南都很强调循证医学证据,但在很多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其中主要原因与各国不同的医疗模式、保险机制以及临床经验等有关。我们应从中借鉴好的经验,但不盲从,根据我国多中心研究结果,结合实际国情,重新修订2006版突发性聋诊疗指南,规范国内突聋的诊治。 定义 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 注:原因不明是指还未查明原因,一旦查明原因,就不再诊断为突发性聋,此时突发性聋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 分型 突发性聋根据听力损失累及的频率和程度,建议分为:高频下降型、低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含极重度聋)。 1. 低频下降型:1000Hz(含)以下频率听力下降,至少250、500Hz 处听力损失≥20dBHL。 2. 高频下降型:2000Hz(含)以上频率听力下降,至少4000、8000Hz处听力损失≥20dBHL。 3. 平坦下降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8000Hz(250、500、1000、2 000、3000、4000、8000Hz)平均听阈≤80dBHL。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 文章目录*一、突发性耳聋的概述*二、突发性耳聋的典型症状*三、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病机*四、突发性耳聋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突发性耳聋的并发症*六、突发性耳聋的防治方案 突发性耳聋的概述 1、定义突发性耳聋或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2、别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突发性聋、突聋 3、发病部位耳 4、传染性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30~40岁人群 6、科室耳鼻喉科 突发性耳聋的典型症状

1、突发性耳聋的典型症状耳聋 多为单侧耳聋,发病前多无先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发生突然,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听力损失方达到最低点。 耳鸣 可为始发症状,大多数患者可于耳聋时出现耳鸣,但耳鸣也 可发生于耳聋之后。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听力可以提高,但耳鸣可长期存在。 眩晕 一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可与耳聋同时出现,或于耳聋发生前后出现。 其他 少数患者可有耳闷堵感、压迫感或麻木感。 2、突发性耳聋的分类突发性耳聋有几种常见的耳聋类型, 一种是低频下降性耳聋,听力曲线损害在125、250-500Hz左右,这样类型的耳聋。如果听力损害在这部分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大概80%-90%的患者可以改善或者恢复,甚至有些病人能够自行痊愈。 当然,还有两种类型是非常差的,其中一种是全聋性,全聋性

就是所有的低频到高频,也就是从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8000Hz,所有不同频率的听力损害达到90分贝以上。这类的病人的预后是非常差的,就是治疗起来难度比较大。 当然,还有一种类型,是高频下降型,也就是4000Hz、6000Hz、8000Hz以上的损害的病人,预后也是比较差的。平坦型突聋,也就是从125Hz-8000Hz听力范围内的损害,都是中度左右,60-80。这类的病人称为平坦型突聋。还有比较轻度的耳聋,40-60的平坦型突聋,它的预后相对来讲也比这种全能型要好一些。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病机 突发性聋的病因不明,很多致病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聋, 目前获得广泛认可的主要有病毒感染学说、循环障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以及膜迷路破裂学说等。

突发性耳聋应该怎么办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516092980.html, 突发性耳聋应该怎么办 作者:胡纯红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R764.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041-01 张先生正值事业发展高峰期,每天日程满满,经常加班到深夜,这天起床后发现他的左耳总有一个尖锐的声音在鸣叫,不胜其烦,但是不疼也不痒的,想到一天的工作已经安排好了,等周末时再去看吧!李阿姨退休后可没闲着,带孙子给儿子做好后勤虽然累点,但看着儿子儿媳成天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帮帮他们也是心甘情愿。一天,她发现她的右边耳朵突然听声音挺费劲儿的,“可能是肾虚”,李阿姨给自己下了结论,乘着接送孙子的时候去药店在店员推荐下买了点药开始吃起来。不过收效不大,等有时间想去医院看看是已经是1个多月以后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性的疾病,突发性耳聋就是现代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人面对突然发生的听力减退会不知所措,也有的不以为意,延误治疗。我们只有对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才能保证对突发性耳聋进行一定的有效性治疗。那么,什么是突发性耳聋呢?面对突发性耳聋又该怎么办呢? 1 什么是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在医学上又被称作为特发性耳聋,它是指找不到确切发病原因的一侧耳朵的听力突然减退,在数小时或几天以内出现,甚至是完全听不到了。有的人还会感到耳鸣、眩晕、恶心呕吐。不少的人发病是在睡眠中,当起床以后就会感觉到耳聋、耳鸣。大多数的患者朋友年龄在中年,近几年发病率明显在不断上升,发病的年龄也在逐渐减小。 2 突发性耳聋治疗方法 得了突聋怎么办?还治得好吗?在医生确诊突发性耳聋前,会对病变部位、程度通过听力学一系列检测确定性质、程度,并通过头颅核磁共振(MRI)排除一些颅内病变也会导致的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的疾病。在我国,早在2006年就已经制定了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指南,并在2015年做了修订且并且把突发性耳聋分为了全聋型、平坦型、中高频下降型、和低中频下降型四种类型。运用不同的治疗手法对不同类型的耳聋进行治疗,可以让突发性耳聋患者得到更精准的治疗。 通常我们会采用的方法是综合治疗,在发病七到十天里尽早治疗,会对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有好处,因为越早治疗恢复听力几率就会越高。如果说你的听力下降不明显,要先到医院检查,经医生检查后给出意见是否要住院检查。如若听力受损严重,甚至还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病

医师定期考核试题及答案(耳鼻喉头颈外科试题)

2014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试卷)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 一、名词解释(5道共10分,每题2分) 1.耳廓假性囊肿 2.突发性耳聋 3.脑脊液鼻漏 4.发声障碍 5.下颌下间隙 二、填空题(10道共10分,每题1分) 1.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按遗传模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连锁遗传, ____________。2.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鼻源性颅内并发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以分为三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5.单侧声带麻痹的主要病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6.梅尼埃病的典型临床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 7.声导抗检查鼓室曲线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急性扁桃体炎可引起全身各系统许多疾病,常见者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发音共鸣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10.目前国内采用的听觉辅助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三、单选题(50道共50分,每题1分) 1.有关中耳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约80%的患者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 B.晚期可有面瘫 C.出现颈部包块要考虑颈淋巴结转移 D.如果怀疑本病,不可术前活检,应术中送冰冻病理 E. CT及MRI辅助检查可以帮助了解病变范围 2.鼓室体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鼓室体瘤是压力感受器肿瘤 B.鼓室体瘤是嗜铬细胞肿瘤 C.鼓室体瘤多起源于面神经膝状神经节 D.鼓室体瘤多起源于鼓岬Jacobson神经

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护理常规

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心理护理: 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常因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感到不知所错,存在抑郁和焦虑,患者入院时,要积极主动地和病人交流,协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结合具体病情将疾病的机理、转归、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传授给患者,使其对自己的病情有个全面的了解,以配合治疗。 2.与患者交流时要正对患者,说话稍大声,语速要慢,要让患者看清唇形,善于用面部表情及无声语言与患者交流;对于重度听力丧失者,以笔谈形式与之交流,使患者消除顾虑,克服忧郁、紧张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部分患者可能减治疗疗程长、见效慢,对治疗失去信心,对医护人员失去信心,常发脾气,甚至拒绝治疗。此时,医护人员应保持沉默,让患者宣泄内心的情绪。当患者安静后,再安慰及鼓励患者,耐心解释本病治疗方法及效果,使护患之间产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和谐关系。 4.对伴有耳鸣者,要利用看书、聊天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使患者不过分关注自己的症状,减轻心理负担。 5.向患者讲明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佩戴适合的助听器。通过助听器的扩音效果,科正常的生活和进行人际交流。开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改变思想和生活态度,见见适应生活。 二.饮食护理:护理治疗期间宜进低盐低脂\清淡食物,预防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戒烟,可少量饮酒,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多和淡茶,因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多吃含有维生素E的食物、蔬菜及新鲜水果,入蛋黄、植物油、豆类、白菜等。 三.睡眠与休息:了解患者发病前的睡眠习惯,有无经常失眠或者睡眠不足,告知失眠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尤其重要。入院后尽量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知道可采用睡前一杯牛奶、热水泡脚、自我放松等方法促进入睡。如不能自我调节的,

突发性耳聋

【概述】 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De Klevn(1944年)首先描述此病,发病率逐年有所增加,1万人中约有10.7人发病,占耳鼻喉科初诊病例的2%。两耳发病占4%,其中一半两耳同时发病,也有报告高达17%者。性别、左右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亦增加,患病时年龄在40或40岁以上者占3/4。其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应视为耳科急诊,就诊时间以一周内为宜,十日后就诊效果不佳。 【病因病理病机】 突聋病因不明,文献记载引起本病的原因共100多种,其中许多是罕见的。据Mattox(1977年)的意见,本病的原因顺序为病毒感染、血管疾病、内淋巴水肿、迷路膜破裂及上述诸因素的联合。 (一)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引起本病的最常见的原因。病毒感染循下述主要途径。 1.血行感染病毒颗粒由血循环直接进入内耳血循环内,引起耳蜗循环障碍或内淋巴迷路炎。 2.经脑膜途径病毒由蛛网膜下腔经内听道底的筛板或经蜗小管侵入外淋巴间隙引起外淋巴迷路炎,故耳蜗症状出现于脑膜炎之后。带状疱疹病毒是引起外淋巴迷路炎的主要病原。 3.经圆窗途径病毒引起的非化脓性中耳炎,感染可经圆窗侵入内耳。 (二)血管病变 血管病变在突聋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Wilson指出由于部分或全部耳蜗血管堵塞引起的突聋的发病率还不清楚,但少于病毒性迷路炎。也有人认为血管病变在突聋致病原因中占3/4。由于血管痉挛、栓塞、血栓形成、血管受压、血管内狭窄、出血、血液凝固性增高、动脉血压波动以及其他血管障碍,因缺氧而使螺旋器感觉结构发生变性。其中除血管痉挛者外,其他预后均差,常致永久性聋。耳蜗耐氧力很弱,缺氧60s后耳蜗微音电位和神经动作电位就消失,如血流被阻30min,虽血流恢复,但耳蜗电位却不能恢复。大崎胜一郎借助放大55倍的皮肤粘膜显微镜观察到突聋病例中存在血管内“淤塞”现象,认为这种现象可能造成内耳微循环障碍而导致突聋。其病理生理机制是病理性血管内红细胞凝聚→血液粘度增加→血流速度下降→缺氧→渗透性增加、组织水肿、血液浓缩、小血栓形成→组织损伤。 (三)迷路膜破裂 迷路膜破裂系指内耳的圆窗或卵圆窗膜破裂合并蜗管膜破裂。由于膜破裂,引起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眩晕和耳鸣等症状。因突然用力活动或经历气压剧变引起中耳气压骤变及颅压骤变。此压力的改变引起迷路膜破裂的机制可从两方面理解。 1.外爆途径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疗效观察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疗效观察 陈燕 摘要:[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效果。[方法]将突 发性耳聋、耳鸣病人 10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采用葛根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丹参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耳聋、耳鸣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突发性耳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 05) ,两组耳鸣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均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葛根素;耳聋;耳鸣 葛根素注射液是由丹东联盛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无色液体制剂 ,其主要成分为葛根素 ,为血管扩张药 ,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突发性耳聋、耳鸣是耳科常见病 ,短时间内常致全聋 ,临床上治疗效果不明显。自2009年 1 月—2011 年 12 月我们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病人 ,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符合 1997 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诊断标准。突发性耳聋60 例 ,男 39 例 ,女 21 例 ,年龄最小为 16岁 ,最大为 83 岁 ,平均年龄 53.6 岁。40岁以上发病 35 例 ,占总数的 58. 3 %。就诊最早为3 h ,最迟为4 个月。按听力学受损程度分为轻度耳聋 15 例 ,听阈在 10 分贝~30 分贝;中度耳聋 3 2 例 ,听阈达 60 分贝;重度耳聋 1 3 例 ,听阈超过 60 分贝。神经性耳鸣 40 例 ,病程皆在半年之内 ,其中发病小于 1 个月者 18例 ,1 个月~2 个月 12 例 ,3 个月~6 个月者 10 例。不包括耳部病变引起耳鸣者。其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龄43岁~72 岁 ,平均年龄 49 岁。40 例耳鸣病人中伴有不同程度听力减退者 35 例 ,占87.5 %。 2 治疗方法 2.1 突发性耳聋将 60 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治疗组每日用葛根素注射液 500 mg(2 支) ,加入 5 %~10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250 ml中静脉输注;对照组每日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 ml 和 10 %葡萄糖 250 ml 加 ATP 40 mg、辅酶 A 100 U 静脉输注 ,均15 d为 1 个疗程。 2.2 神经性耳鸣将 40 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20 例。治疗组每天用葛根素 500 mg(2 支)加入 5 %葡萄糖 250 ml 稀释后静脉输注。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250 ml 静脉输注 ,另加口服西比灵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 ,均15 d为 1 个疗程。 2.3 护理入院后按医嘱立即配药及时输注。配药时注意用药剂量 ,以免影响疗效。严格控制滴速为 40 gtt/ min~50 gtt/ min ,以保证250 ml 药液在2 h内滴完。同时观察病人有无发热、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 ,并及时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 ,肝肾功能不全及出凝血时间异常时应暂停用药。同时给予心理护理 ,因为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鸣病人多数听力丧失 ,从而产生焦虑、忧郁、恐惧、害怕、孤独等不安的多种心理,因此,护士应关心病人。 3 结果(见表1,表2)

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最好治疗方法

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最好治疗方法 1.影响情绪:长期严重耳鸣可以使人产生心烦意乱、担心、忧虑、焦急、抑郁等情绪变化。有的人宁愿听不见了也不要耳鸣,达到难 以忍受的程度。 2.影响听力:非常响的耳鸣能够干扰所听的内容,常常听到声音但分辨不清别人在说什么。耳鸣常使病人休息不好,产生极烦闷的 感觉,以至于头昏,精力不能集中,听觉敏感度下降。3.影响睡眠:耳鸣尤其在夜深人静时响的厉害,使人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也特 别浅。有人诉说,睡眠不深时可以被耳鸣吵醒(耳鸣如同外界声音一 样能够吵醒人)。因为半夜醒来后,耳鸣仍然响个不停,所以使人烦 躁不安,辗转难眠。 4.影响家庭生活:因为耳鸣而长期求医吃药,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巨大经济压力。如果不被家庭成员所理解,则影响家庭和睦。 当你感觉劳累的时候,出现一过性的持续几秒或几十秒的耳鸣,要知道,这是耳朵在提醒你,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不能太过劳累。 当你连续熬夜或处在身心疲惫、精神紧张的时候,如出现突然的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到专科医院及时就诊处理。 1、听见噪杂声:高音调、顽固性耳鸣,初时为间歇性尖声,有 时一耳先发作,逐渐发展为双耳持续性的噪杂声,不少患者兼有颅鸣。 2、听力不集中:部分早期耳聋患者首先感觉到的是自己听觉注 意力方面的变化。比如,时间稍长耳聋患者便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 在聆听对方的交谈上。经常注意不到别人在和自己打招呼。再如, 阅读或写作时便难以听到他人的话语等等。

3、说话声音变大:另有些耳聋患者可以明显感觉到听到的声音 不够大,因此经常将手拢在耳后,以增加接收音量。看电视或听收 音机时常常要求加大音量,使得家人感到震耳难忍。 4、耳鸣眩晕:耳鸣和眩晕往往是耳聋的信号。出现眩晕、耳鸣 或耳鸣明显加重时应当考虑及时就诊,检查一下自己的听力状况。 5、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面对面交谈时,早期的耳聋患者经常 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打电话时经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而无论何时,他们自己说话的音量常会不自觉地加大。对于他人之间的交谈,哪怕是近在咫尺也经常难以听准。 持续性、高音调耳鸣、耳聋,耳内或有堵塞感,舌暗红或淡红,边有瘀斑。治宜活血通窍。药用赤芍、石昌蒲各15克,桃仁、当归、红花各12克,川芎、柴胡、蔓荆子各10克,甘草6克。 耳鸣如蝉呜,耳内闭塞感,耳聋多突发,头晕头重,胸闷,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腻。治宜化痰清火。药用竹茹、 黄芩、法半夏、云茯苓、括萎真、石菖蒲各15克,枳实12克,磁石?穴先煎?雪30克,陈皮、甘草各6克。 耳呜耳聋由微渐重,头晕,虚烦失眠,腰酸,颧红,舌边红而干、苔少或薄白,脉弦细。治宜补益肝肾。药用丹皮、熟地、山萸肉各 12克.云茯苓、泽泻、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磁石,珍珠母?穴 均先煎?雪各30克,五味子10克。 耳呜如蝉噪,或如钟鼓,面色不华,倦怠乏力,大便易溏,唇舌色淡,舌有齿印。治宜益气健脾。药用黄芩、党参、云茯苓、淮山 药各15克,白术、蔓荆子、升麻各10克,葛根30克,甘草6克。 以上方药每日1剂,用清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顿服。14 剂为1疗程,可连服2个疗程。 山药30克,熟地、女贞子、炙首乌、桑寄生、枸杞子各15克,柏子仁、山萸肉各10克,灵磁石、龙骨各30克(先煎20分钟),五 味子7克。每日1剂,水煎,上下午分服。

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最新版)

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最新版) 急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也称突发性聋或特发性突聋,为了规范名称,避免混淆,本指南统一命名为突发性聋(简称突聋)。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制定了《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1J,200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修订并刊出了《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旧1。既往国内虽然有很多突发性聋临床研究,但多为回顾性分析,指南的制订缺乏强有力的循证医学数据支持旧引。2007年启动的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了大量随机、对照的研究数据∽j,我们在此基础上参考德国和美国新版突发性聋诊疗指南及最新研究进展"母J,对我国2006版突发性聋诊疗指南进行了再次修订。 定义 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 注:原因不明是指还未查明原因,一旦查明原因,就不再诊断为突发性聋,此时突发性聋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 分型 突发性聋根据听力损失累及的频率和程度,建议分为:高频下降型、低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含极重度聋)。 1.低频下降型:1000Hz(含)以下频率听力下降,至少250、500Hz处听力损失≥20dBHL。 2.高频下降型:2ooo Hz(含)以上频率听力下降,至少4000、8000Hz处听力损失≥20dBHL。

3.平坦下降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8000Hz(250、500、1000、2000、3000、4000、8000Hz)平均听阈≤80dBHL。 4.全聋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8000Hz(250、500、1000、2000、3000、4000、8000Hz)平均听阈≥81dBHL。 注: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听力曲线1000Hz处有切迹)我国罕见,可能为骨螺旋板局部供血障碍造成Coni器缺氧损伤所致,多与遗传因素相关,目前暂不单独分型(可纳入低频下降型)。 流行病学 我国突聋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但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数据。美国突聋发病率为5~20人/10万,每年新发约4000~25000例口”“。日本突聋发病率为3.9人/10万(1972年)、14.2人/10万(1987年)、19.4人/10万(1993年)、27.5人/10万(2001年),呈逐年上升趋势旧8【。2004年德国突聋指南报告中发病率为20人/10万,2011年新指南中增加到每年160一400人/10万¨?。德国突聋患者高发年龄为50岁,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儿童罕见m1。我国突聋多中心研究显示,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l岁,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左侧略多于右侧‘6|。双侧突聋发病率较低,约占全部患者的1.7%~4.9%,我国多中心研究中双侧发病比例为2.3%‘6I。病因及发病机制突发性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均可能引起突聋,常见的病因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只有10%~15%的突聋患者在发病期间能够明确病因-29’3?,另有约1/3患者的病因是通过长期随访评估推测或确认的旧1|。一般认为,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突聋的主要诱因∞2。33|。 目前较公认的可能发病机制包括:内耳血管痉挛、血管纹功能障碍、血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