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施农业技术论文

设施农业技术论文

设施农业技术论文
设施农业技术论文

设施农业技术论文

2011年湘西电大毕业论文赵欢欢

展高效农业,打造湘西农业之路

——浅谈湘西设施农业发展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地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正向高科技、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面对这种新形势,

一、绪言发展历史现状思路

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电子、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生物、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设施农业应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火车头”,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区、示范区,农业持续增长的“增长极”。面对当前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者队伍日益萎缩、农民增收日益艰难、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下、效益微薄、农民增收困难的现状,就势必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走技术密集型道路,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二、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层的原始温室。到清代末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温室,其结构形式为一面坡式,以玻璃作为透光材料,夜间采用草帘保温。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保护地栽培技术,但由于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原因,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60年代末,由简单覆

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在北方城市郊区出现。70年代,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温室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 1 -

2011年湘西电大毕业论文赵欢欢

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以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hm2,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部分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仅包括园艺作物,也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林果生产、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领域。

三、湘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3.1 认识程度不够

湘西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问题十分突出,绝大部分科技人员对设施农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有的农技推广人员这方面的技能还不如专业大户,更谈不上提供优良有效的服务。自2002年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以来,农业大市兴化市全市至今没有新增一个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其他地方农业部门也反映,现在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离农倾向十分严重。

3.2 生产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市县乡级农技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陈旧、结构老化、思想僵化、丧失学习能力、靠吃老本的经验主义种田,已不适应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要,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直接从事农业”、“老龄化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队伍日益萎缩、老化,部分地区出现“劳力荒

3.3 相关政策不配套

湘西设施农业起步较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要加快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同时,设施农业是典型的高投人、高效益的产业,一栋占地667时的普通简易日光温室,建设成本需要1.2万元以上。政府补贴一般每667m2只有1000元,普通农户想要投人往往力不从心。设施农业的大棚、内部设施等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无法向银行贷款。如何解决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前期投人资金不足的难题,促进农- 2 -

2011年湘西电大毕业论文赵欢欢

民增收,已成为湘西设施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

3.4 设施农业规模不大

设施农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型产业。发展设施农业需要一定规模的连片土地,从事设施农业基本上是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户无力高投人发展设施农业,大户迫切希望扩大生产规模,又遇到土地流转难度大的问题,导致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

3.5 设施技术研究不够

湘西设施农业起步晚、发展不快,技术研究与生产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设施农业主要涉及花卉、苗木、蔬菜、菌菇、养殖等方面,种养技术和设施装备的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工厂化高效农业设施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全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开展研究很早,目前第五代日光温室已大量

应用生产,而湘西至今还没有自主研发的、适合本地情况成熟完善的设施类型。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湘西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

4.1 提高对设施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既不能“一窝蜂”式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蜗牛式”发展设施农业。领导在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些地区农业比重较低,但地位重要,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重点是发展高效、特色、设施、生态、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因此,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要结合实际,要用发展眼光、超前意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4.2 加强生产队伍素质建设

设施农业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开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生产者运作,才能充分发挥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思想、熟悉现代农业理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并且具备创新能力的精干的技术、经营管理和研究开发人才队伍,提高生产队伍的素- 3 -

湘西电大毕业论文赵欢欢 2011年

质。

4.3 制定优惠政策

要制订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产业、人才、金融等优惠政策,对各地区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推进;要设立发展设施农业专项资金增加投人,解决农民的资金投人问题。要因地制宜,对有些大力引导和鼓励“三资”投向设施农业,重点发展钢架大棚,鼓励发展连栋大棚、智能温室,大力推广遮阳网、喷(滴)灌等辅助设施;,

对有些给予政策和资金适当支持,重点发展温室、大棚,积极发展大中棚;对于经济薄弱的地区,要给予更大政策倾斜和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引导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三资”投向设施农业,重点发展标准化节能型日光温室、竹木大中棚,鼓励发展钢架或钢架、竹木混建温、大棚等。 4.4 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连片成规模,规模出品牌,品牌出效益。设施农业投人高、产出高、效益高,只有进行规模化生产才可能形成品牌效应,占领市场,使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要培育一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

4.5 培育专业合作组织

实践证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开辟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增强农民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手段,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个体农民的市场力量较弱,缺乏竞争力。要引导那些具有近乎相同的产品、相同的利益、相同市场地位的农户组成利益共同体,大力培育适合市场竞争的共同利益集体,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同时,建立相应的政策与法规,规范各类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健康运行。

4.6 加强技术创新研究

要加强技术创新研究,加大科研开发力度,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特别是加强基质栽培、节水滴灌、营养液配置及管理、生物防治、环境、计算机控制等技术的应用和研究;重视协作攻关,积极开展配套技术开发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和技术,形成集成优势,促进设施农业的技术。

- 4 -

2011年湘西电大毕业论文赵欢欢

五、湘西农业设施参考技术方案

5.1 无土栽培技术

在设施农业中,无土栽培正在改变着传统种植方式,成为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无土栽培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的供应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充分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

达100多个。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无土栽培商业化生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区,主要栽培作物有黄瓜、番茄等蔬菜,无土栽培面积超过2 000平方米。荷兰是无土栽培最发达的国家,其无土栽培面积达4 000平方米,有64,的温室都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日本也是无土栽培较发达的国家,其无土栽培以岩棉培和NFT为主,无土栽培面积约300平方米。中国无土栽培的总面积约为315平方米,仅占其温室面积的万分之一。我们也可以学习他们的技术。湘西也可以利用地区资源,实施该技术。

5.2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作为温室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独特的优越之处,如不存在化学杀虫剂的污染、残留和害虫抗药性等问题。随着病害生态防治技术和害虫天敌人工繁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利用生物防治技术、生态调控技术防治设施蔬菜病虫害越来越普遍。目前国际上工厂化生产天敌昆虫的公司已有80多家,已经商品化生产的天敌昆虫达130多种。如荷兰Koppert公司,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的天敌昆虫如粉虱天敌浆角蚜小蜂、丽蚜小蜂,斑潜蝇天敌潜蝇姬小蜂,蚜虫天敌食蚜瘿蚊以及对许多害虫均有良好控制作用的赤眼蜂、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在该公司均有商品化的产品。目前发达国家完全通过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设施害虫的温室越来越多。如荷兰温室的青椒,其生物防治的商品率已经达到80%~90%。

5.3 自动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是指对设施内温度、湿度、光照、水分、营养、CO2浓度等综- 5 -

2011年湘西电大毕业论文赵欢欢

合环境因子的自动监测与调控,这是当前国际上设施农业研究的热点。其中,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有:一是温室作物高效生产管理模型的研究。通过对温室作物生理信息与环境、营养之间定量规律的研究,建立作物数字化模型,为温室精准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如荷兰开发出的Tomsim(番茄)、Hotsim(黄瓜)等模型,对包括整枝方式、栽培密度、基于天气和植株生育状况的环境管理指标、不同生育阶段的水肥管理指标、病虫害预防和控制技术等进行了量化,并已得到广泛应用。日本农业研究中心开发出的MetBroker系统和山武股份公司开发的拓扑案例模型法(Topological Case-Based Modeling:简称TCBM),形成的作物模型已成功用于温室番茄的管理。二是基于Web的温室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软硬件的开发。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通过将作物管理模型与环境控制模型相结合,实现温室的智能化管理,大幅度降低了系统能耗和运行费用。日本千叶大学利用遥感技术和图象检测装置测定植物群落的生长状况,实现了温室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以色列ELDAR,GAL公司研制的能同时采集数十个植物生理和环境信息的监测仪,通过与专家系统结合实现对植物环境的精确调控。

六、湘西农业设施展望

我国围绕“设施农业植物生理生态检测和环境调控系统”、“温室设施配套作业技术装备”、“设施农业嫁接、移钵自动化技术装备”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和攻关。开发研制出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和基于以太网的温室环境智能化调控系统、移动式无土栽培基质消毒与营养液循环再利用技术装备、土壤消毒设备、温室精确育苗与移植设备、嫁接用大粒种子定向播种机、自动化嫁接复式作业装备和自动

化幼苗移钵装备等。自动测量、环境控制和计算机程序化技术已在发达国家设施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促进了设施农业高新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随着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不断紧张,作为高效农业生产的设施园艺将围绕未来资源短缺和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的新局面,以高产优质生产为目标,以区域优化为手段,不断创新工程技术,用现代农业设施建造设计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武装设施农业,实现设施农业向环境控制自动化,信息化、节能化方向发展。湘西在今后的发展逐渐向着这个方向,采取各种措施,相信湘西的农业设施技术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 6 -

2011年湘西电大毕业论文赵欢欢

参考文献:

[1] 何勇.《科学人生》.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

[2] 张英,徐建华,李万良. 《无土栽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展望出版社,2008,4.

[3] 邱仲华.《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2.

[4] 科学技术部开发中心.《设施农业在中国》.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

- 7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