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固体力学-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高等固体力学-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高等固体力学-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高等固体力学-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附件6.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简介

2014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试卷

华中科技大学 《工程力学实验》(A 卷,闭卷,90分钟) 2013-2014年第2学期(机械平台)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本题共30分) 简答题(含选择和问答题) 1. 选择题(6分): 试件材料相同,直径相同,长度不同测得的断后伸长率δ、截面收缩率ψ是( )。 A .不同的 B. 相同的 C. δ不同,ψ相同 D .δ相同,ψ不同 2. 选择题(6分): 铸铁压缩实验中,铸铁的破坏是由( )引起的。 A 正应力 B 与轴线垂直的切应力 C 与轴线成45°的切应力 D 以上皆是 3. 选择题(6分): 铸铁圆棒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图示的破坏形式,其破坏前的受力状态如图( )。 4. 选择题(6分): 如图示,沿梁横截面高度粘贴五枚电阻应片,编号如图,测得其中三枚应变 片的应变读数分别为80εμ、 38εμ和-2εμ,试判断所对应的应变片编号为( )。 A .1、2、3; B .5、4、2; C .5、4、3; D .1、2、4。

5. 在电测实验中,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片K =2.16时,若将应变仪的灵敏系数设置为仪K =2.30,在加载后,应变仪读数ds ε=400 με (单臂测量情况下),则测点的实际应变ε为多少?(6分) 6. 分析低碳钢拉伸曲线与扭转曲线的相似处和异同点?(6分) 二.在低碳钢拉伸实验中,采用初始直径d 0=10mm 的标准圆截面试样,峰值载荷F b =35.01kN ,其断裂时的载荷F d =29.05kN, 断面收缩率为64.1%。请据此计算该试样的抗拉强度和断裂时破坏面的真实正应力。(15分)

中科大火灾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方向

硕士研究方向硕士考试科目覆盖范围参考书目 1) 火灾动力学演化 2) 火灾过程模拟仿真与虚拟现实 3) 火灾风险评估与性能化设计 4) 火灾探测原理与技术 5) 清洁高效灭火原理与技术6) 清洁阻燃材料 7) 危化品应急处置及环境修复 8)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全过程动态模拟第一组: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03 传热学或810 电子学基 础或829 流体力学或832 普 通物理B 或840 系统安全工 程 第二组: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81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或846 综合化学 1) 电子学基础:参考物理学 院相关科目。 2) 普通物理B、高分子化学 与物理、综合化学:参考化 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相关科 目。 3)系统安全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的内涵 ·危险源的分类及辩识 ·事故(故障)的统计学规律 ·事故致因理论 ·人失误 ·后果分析 ·系统安全分析常用方法 ·事故树分析 ·安全评价 4)传热学: ·热传导、对流、辐射的基本 概念、基本定律。 ·一维、二维稳态热传导的分 析及数值求解。 ·瞬态导热的有限差分分析及 求解。 ·对流边界层基本概念、边界 层相似及方程。 ·自然对流换热过程的特征与 计算方法。 ·辐射的过程和性质。 ·黑体辐射、实际表面的发射、 环境辐射。 5)流体力学: ·流体力基本概念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及推导 ·粘性不可压流动 ·无粘不可压流动 ·典型旋涡运动及特征 ·层流边界层理论、近似解及 边界层分离 ·湍流基本的稳定性及湍流模 式 ·无粘可压缩流 1) 电子学基础:参考物理学院相关科目。 2) 普通物理B、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综合化学:参 考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相关科目。 3) 传热学:《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葛新石、叶 宏译,化学工业出版社。 4)流体力学:《流体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丁 祖荣,2003.12;《流体力学》,科大出版社,庄礼 贤。 5)系统安全工程:《安全系统工程》,汪元辉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罗云、 樊运晓、马晓春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华中科技大学结构力学试卷及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结构力学》试卷 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 姓名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成绩______ 1、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EI 为常数。 (只需做到建立好位移法方程即可)。(15分) 2、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对称结构的M 图。已知:40/q kN m =,各杆EI 相同。(15分) 3、已知图示结构B 点转角64 11B EI θ= ,各杆的EI 为常数,作M 图,8P kN =,12/q kN m =。 (13分)

q 4、图示结构,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时(先处理法,计轴向变形),请标注编码,并给出各单元的定位向量。(10分) 5、请求出图示结构等效结点荷载列阵。(15分) q 6、请求出图示结构C 点的转角。(12分)

A B EI C φφ 7、求两端固定梁的极限荷载u P F ,已知梁截面的极限弯矩87.1, 4.37u M kN m L m =?=。(12分) A B 8、请确定位移法计算该题时的未知量数,并画出基本体系。(8分)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结构力学》试卷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 姓名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成绩______ 1、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弯矩图。(25分) q q a a 2、请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并求D 点竖向位移。(25分) 3、指出图示结构位移法的未知量个数(最少),并在图上标出。(每题5分,共10分) 1)

2020华科社会工作考研经验分享

2020华科社会工作考研经验分享 考研结束后,有很多心得体会想分享出来,但是一直拖到了现在,最近一个学弟问过考研的事后就又想了很多,想想还是写下来比较好,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也可以借鉴一下,希望对你们有些帮助。 英语推荐用书: 1、单词是基础,如果不认识单词,做阅读题什么的都很困难。所以单词最好从一而终,在复习的各个阶段都要抽出时间背一背。我记单词的方法有几个:第一个是刷APP,可以用你碎片时间刷,比如坐车吃饭时等等;第二个方法是通过做真题积累单词,真题单词都会反反复复出的,所以一定要记住;第三个是看单词书和看视频。 2、真题非常重要,含金量是最高的,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模拟卷,质量参差不齐,如果真题都没有做熟悉,还是不要考虑模拟卷了。我把最近十年英语的真题前前后后分析了 3、4遍左右,有自己的真题笔记,笔记包括真题单词、长难句和文章结构。不用太在乎正确率,能把做题的感觉慢慢练出来就可以,所以不用为了自己的正确率低烦恼,重要的是分析做错原因和方法。考英语二的先做英语一,因为英语二真题有限,而且英语一更难,做完英语一你会发现英语二简单很多。留3套真题11和12月份做,按考试时间用来练手,熟悉做题程序。 3、英语作文。除了背作文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练习,可以一周练一篇作文,最好有人帮你看一下,我当时报名了爱考宝典的专业课辅导班,虽然老师是负责给我辅导专业课的,但是他也帮我看了一下,给我提供了一些意见。但是如果没有的话,可以自己对照范文判断自己的作文的不足。 专业课: 参考书目: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 文军社会工作模式:理论与应用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 我还买了社会工作中级的综合能力与实务两本教材复习要全面,考试考查的不仅是重点知识,而且还会考到书本上琐碎的、易被忽视的小知识点儿,所以不要自己划定重点,刻意避重就轻的复习,建议像我一样去报个班,老师会带着你复习,然后帮助梳理框架,勾画一些重点,这样比自己看更好一点,也比自己划的重点更准确一些。真题很重要。最好找到历年的真题,参考价值最大,一定要好好利用。剩下的就是背了,基础题都是靠背出来的,没背书再多技巧也没用。同时,对知识点做归纳也是很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要自己总结一下开放题的答案,一般师兄师姐只是给你思路,所以去年我自己总结了大题答案和回答思路,很有用。关注时事。社工出题一般都与时事热点相联系,所以平时就要多关注社工领域的时事,最快方法是多看公众号。当然这一部分也要总结,后期爱考宝典送了我一本资料专门讲最近热点的,然后里面有结合社工知识点,比如扶贫、精准脱贫、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等等。很多高校的题目其中都有所涉及。十二月份的时候可以拿之前的专业课真题来模拟,因为只有模拟了你才知道自己最佳分配时间以及自己能否写完,通常试题量都是很大的,所以要提前模拟。 最后,祝大家考研成功,加油!

流体力学学习

一、流体力学的先修课 先说说在学习流体力学之前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用学校里的行话叫先学哪些先修课。首先当然是要学习一些数学知识。这里只谈在初学习流体力学这门课的先修课,成为业内翘楚是另一个话题,需要学的东西更多一些。 流体力学这门课主要是在连续介质假设下展开的,也就是要把流体看作连续介质,把流体运动看作连续运动。在宏观运动范围内,除了在激波处速度、密度、压强等参数有突变,其它情况下,流体运动确实是连续的,流体质点分布也是连续无间断的。这个连续是数学意义上的连续,做这个假设的好处其实就是便于使用微积分工具研究流体的动力学问题。于是 择你看得懂的书就可以,就不特别推荐哪本书了。 不过最近刚看到王元先生写的《高等微积分》,内容跟上面说的那些《高等微积分》不同,主要讲微分流形及在一般力学中的应用。这本书专门设置了一个第零章,用于讨论数学语言问题。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的。根据过去学习数学的教训,数学上看不懂和理解错误的地方往往是对其语言不了解的地方。王元先生专门谈这个问题,看来也是知道很多学生虽然学了很多年数学其实还没有掌握数学的基本语法。 对圆柱绕流那么感兴趣,直到现在还有很多涉及圆柱绕流的文章在发表。我想其原因一方面是圆柱绕流是简单几何形体,容易把某种影响流动的因素孤立出来,另一方面就是圆柱绕流的实验、数值经验比较丰富,容易让人做个对比(特别是在验证一些新算法的时候),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个位势流理论,可以把圆柱绕流的结果推而广之到一些复杂形体中去。虽然现在已经可以用数值方法求解全NS方程,但是位势流理论并没有推出舞台,在很多工程应用(比如翼型设计等)中还在发挥作用,还是构成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的一个特别部分。这部分内容除了可以让你掌握一种求解方法,还为你提供了机理分析的工具,其价值还是非常 有些学校在高等数学课上学习,有些学校在连续介质力学课上学习,还有些学校是单独作为一门课在学习,无论怎样,只要掌握会用就可以。这方面的内容只要看吴望一老师的《流体力学》上册第一章就足够。这一章中还包括了曲线坐标系的内容,对于学习球坐标、柱坐标等坐标系下方程形式的变化是很有帮助的。 显然是要掌握的。热力学方面除了经典热力学知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热力学状态函数等)外,在学习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时还需要用到开放体系的热力学知识,涉及平衡、非平衡体系的热力学问题,因此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在学习流体力学基础课之前应掌握经典热力学的基本知识,在进一步学习时则要用到开放体系(耗散体系)的热力学知识。当然除了高超声速外,在研究流体的微观、宏观问题时也要涉及分子动力学(现在叫动理学,即英文中的kinetics一词)知识。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

研途宝考研https://www.doczj.com/doc/7515589386.html,/zykzl?fromcode=9820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 在考验的路上努力拼搏,趁自己年轻的时候拼一把!研途宝小编认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全力以赴! 1.华科实力 关于华科社会学系,总体来说,实力很强悍,五个博导,六个教授,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工作都不错。华科还是34所,自主划线,虽然是工科院校,但报考华科,说实话,不算太亏。个人觉得比之武大,华师,稍强一点。 2.参考书 关于参考书,说实话,现在没有指定参考书,不过现在用的多的是王思斌的社会学教程;孙秋云的文化人类学;佟新的人口社会学风笑天的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主要是这几本,至于李培林的那本,以及刘铮的人口理论教程,说实话,用处不。 3.招生人数 社会学里面有参加学术夏令营,只要被导师看中又过线的,一般都能上,这是一个秘密,好多人不知道。华科不存在公费名额,因为公费的也就是全额奖学金全部给推免的了,自己考上的一般都是半额奖学金,这一点很意外。此外,以后学术性研究生会越来越少,社工会越来越多。 4.考研真题 关于理论,华科就考一本教程,应该来说在所有院校中,本人觉得难度最低。所以这一点不用害怕,但是出题比较活。在几本书中,出题最多的也是这一本,华科的题量很大,没有名词解释,十个简答100分,四个论述但是选作三道50分,所以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 虽然华科真题理论性不强,但是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还要注意,特别是在复试的时候,笔试是三道大题,两道分析题,一道方法,希望大家好好看看理论,如果没有考上,要调剂其他院校,大多数院校都是要考理论的,特别是考后现代的,所以,现在一定要打好基础,广泛涉猎,以备将来。一方面看参考书,一方面扩大知识面,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5.复习时间 前边说过,华科的理论性不强,所以备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我是在六月份选的华科,但是由于要准备期末考试,没有好好看书,暑假更别提了,正式开始看书是在九月份。那会好多人已经做完了笔记,开始背书了。我先做笔记,我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一遍笔记能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因为光是看,很容易困乏,看后边的忘前边的,所以花了一个半月到十月二十三的时间做完了全部笔记。说是做笔记,其实就是抄书,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原文,

华科 流体力学-参考试题及解答2

参考试题2 注:水密度31000kg /m ρ=,空气绝热指数 1.4γ=,空气气体常数287 J/(kg K)R =?,重力加速度29.8m/s g =。 一.(14分)如图所示,矩形闸门宽120cm ,长90 cm ,顶端悬挂于点A ,闸门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保持关闭。假设闸门总重9800N ,重心位于点G 。试确定刚可以使闸门开启的水深h 。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xoy ,图中 l h h = ? =sin .601155 y l e h y y J y A y be y be y e y c D c cx c c c c c =- =-=+=+?=+2 1155045112112 32.. 45.0155.10675.01212-==-∴h y e y y c c D 45.0155.10675 .045.0)(2-+=-+=∴h y y e AD c D 2.19.0)60sin 2 (???- ?==e h g A gh P c ρρ而 闸门刚开启时,有:G P AD ?=?03. 即:980398092600912045006751155045...(.sin )..(....)?=?-?????+-h h 化简得:h h 2 127 03440-+=.. 解上面这个方程得:h m 1088 =.(), h m 2039=.()(不合题意,舍去) 故,刚使闸门打开的水深h 为0.88m 。

二.(14分)如图所示,两股速度同为V 的圆截面水射流汇合后成伞状体散开。假设两股射流的直径分别为1d 和2d ,并且不计重力影响,试求散开角θ与1d 和2d 之间的关系;又如果127.0d d =,试计算散开角θ。 解:如图6所示,在1-1(或2-2)断面及3-3断面列伯努利方程,可得: V V V V ==321)( 选取1-1、2-2及3-3断面间的液体所占据的空间做为控制体,有: () 2221214 d d V Q Q Q +? =+=π 在x 方向列动量方程,有: ()0cos 2211=--=∑V Q V Q QV F x ρρθρ ()212211cos Q Q V V Q V Q QV -=-=θ即 2 2 2 12 2 2121cos d d d d Q Q Q +-=-=∴ θ 3423.049.049.0cos 7.02 1 212 12112=+-==d d d d d d θ时当 7098.69≈=∴ θ 三.(12分)用图示水泵把低池中的水泵入高池,两池水面高度差30m H =,吸水管长112m L =,压水管长2100m L =,两管直径250mm d =,沿程损失系数0.02λ=,吸水管局部损失系数 5.0ζ=,不计压水 管局部损失。假设流量3 0.1 m /s Q =,水泵效率 0.7η=,水泵进口截面真空压强为6.5m 水柱,试求水泵的最大安装高度s h 和水泵功率N 。

中科大流体力学试卷及答案

流体力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简答题(30分) 1. 什么是粘性?气体与液体的粘性随温度变化趋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答:相邻两层流体做相对运动时存在内摩擦作用,称为粘性力。粘性是流体抵抗剪切变形能力的一种量度。 液体间粘性力主要由分子内聚力形成,气体间粘性力主要由分子动量交换形成的,所以导致气体与液体粘性随温度变化趋势不同,具体表现为:液体粘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温度升高,分子间距增大,内聚力降低),气体粘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动量交换加剧)。 2. 简述单位与量纲的联系与区别,简述Re, Fr的物理意义 答:单位是某一物理参数的量度,包含了物理量的物理特性与尺度。量纲表示物理量的物理特性。 R e是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较,Fr 是惯性力与重力的比较。 3. 什么是边界层厚度,位移厚度及动量厚度? 答:边界层厚度是速度等于外流速度的99%时的厚度;位移厚度--将由于不滑移条件造成的质量亏损折算成无粘性流体的流量相应的厚度,又称为质量亏损厚度;动量厚度--将由于不滑移条件造成的动量流量亏损折算成无粘性流体的动量流量相应的厚度。 4. 什么是流线,迹线及烟线? 答:流线:流场中的一条曲线,曲线上各点的速度矢量方向和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相同。 迹线:流体质点在空间运动时描绘出来的曲线。 烟线:从流场中的一个固定点向流场中连续地注入与流体密度相同的染色液,该染色液形成一条纤细色线,称为脉线。或另定义如下,把相继经过流场同一空间点的流体质点在某瞬时连接起来得到的一条线。 5. 简述层流与湍流的区别 答:层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其流动行为可以预测。 湍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流体运动具有随机性,强混合性与有旋性,其流动行为不可预测,本质上是三维,非定常的。 二、运算题 1. (15分)拉格朗日变数 (a, b, c ) 给出的流体运动规律为: 2222)1(,)1(,--+=+==t ce z t b y ae x t t 1)求以欧拉方法描述的速度 2)流动是否定常? 3)求加速度 答:1)设速度场三个分量为 u,v,w 消去拉氏变数: 222, , 11y zt u x v w t t =-= = ++22t x u ae t -?==-?2 2(1)2(1)1y b t v b t t t ?+= =+=?+22223 2(1)2[(1)(1)]1t t z ce t t w ce t t t t ---?+==+-+=?+

结构力学大作业(华科)

一、任务 1.求解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以及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和 各层的侧移。 2.计算方法: (1)用近似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用反弯点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采用分层法和二次力矩分配法计算。 (2)用电算(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复算。 3. 就最大相对误差处,说明近似法产生误差的来源。 4. 将手算结果写成计算书形式。 二、结构形式及各种资料 1. 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2. 基本计算参数 底层柱bXh(mm) 其它层bXh(mm) 边梁bXh(mm) 中间梁bXh(mm) 500X500 450X450 250X450 250X450 材料弹性模量: 72 3.210/ h E kN m =? 竖向荷载: 2 1 =23/ g kN m,2 2 =20/ g kN m 水平荷载: =32 p F kN 1,2 =18 P F kN 3. 荷载分组: (1)计算水平荷载(见图2);(2)计算竖向恒载(见图3); L1L2H1 H2 H2 H2 H2 F F F F F 图1 计算简图图2 水平荷载作用

g2 g1 g1 g1 g1 q2 q1 图3 竖向荷载作用 三、计算内容 ?水平荷载 1、反弯点法 (1)求柱的剪力 由所给数据可得各层梁柱的线刚度(单位:kN·m)如下表: i底柱i其它柱i左梁i右梁 34792363331270825417 第五层柱;F Q14 = F Q25 = F Q36 = 18/3kN = 6kN 第四层柱;F Q47 = F Q58 = F Q69 = 50/3kN 第三层柱;F Q710 = F Q811 = F Q912 = 82/3kN 第二层柱;F Q1013 = F Q1114 = F Q1215 = 114/3kN 第一层柱;F Q1316 = F Q1417 = F Q1518 = 146/3kN (2)求柱的弯矩 第五层柱;M 14 = M 41 = M 25 = M 52 = M 36 = M 63 = 6×3/2 = 9kN·m 第四层柱;M 47 = M 74 = M 58 = M 85 = M 69 = M 96 = 50/3×3/2 = 25kN·m 第三层柱;M 710 = M 107 = M 811 = M 118 = M 912 = M 129 = 82/3×3/2 = 41kN·m 第二层柱;M 1013 = M 1310 = M 1114 = M 1411 = M 1215 = M 1512 = 114/3×3/2 = 57kN·m 第一层柱;M 1316 = M 1417 = M 1518 = 146/3×4.8/3 = 77.87kN·m M 1613 = M 1714 = M 1815 = 146/3×2×4.8/3 = 155.74kN·m (3)求梁的弯矩 分别取结点1、2为隔离体 1 M12 ∑M1=0 M12=M14=9kN·m M14

学术性社会工作和专业性社会工作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09]44号)精神,全国首批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一共有33所,其中部委属院校18所,地方高校15所。 试点单位名单分省列表如下: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全) 北京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全)上海市: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未经证实)、上海大学(未经证实)、华东师范大学(未经证实) 吉林省: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全) 安徽省:安徽大学;(全) 浙江省:浙江师范大学;(全) 江西省:江西财经大学;(全) 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全) 河南省:郑州大学;(全) 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全)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师范大学;(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师范大学;(全) 重庆市:西南大学; 天津市:南开大学(未经证实); 陕西省:西北大学; 江苏省:南京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 广东省:中山大学(未经证实); 贵州省:贵州大学(未经证实); 云南省:云南大学(未经证实); ……(动态更新,敬请期待) 报名咨询请登录: https://www.doczj.com/doc/7515589386.html,/formguide/index.php?formid=1 详情请参阅本站专题:https://www.doczj.com/doc/7515589386.html,/special/focus_msw.html 链接:社会工作硕士简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指出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要“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为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满足和谐社会建设对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借鉴国际上专业学位设置的通行做法,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置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Social Work”,英文缩写为MSW。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具有一定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学士学位获得者。 在国际上,在社会科学领域,社会工作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它同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具有同等的学科地位,并已形成比较成熟和完备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不但招收大量的社会工作本科生,而且都设有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来培养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高层次人才。各国还通过设置社会工作博士(DSW)和社会福利博士(PHD)学位来培养应用取向、应用与学术相结合的研究人才,从而形成由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组成的学科教育体系。在这三个层次中,本科是基础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两个取向:一是偏重实务取向的社会工作硕士(MSW),另一个是偏重学术取向的哲学(社会工作方向)硕士(M.Phil);而博士研究生基本上是研究和学术型的。在发达国家,许多重要的大学(如美国的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英国的牛津大学等)都把培养社会工作硕士作为自己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术硕士VS专业硕士:相似大不同 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硕士对大家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说到MBA、MPA却是耳熟能详。其实,MBA、MPA 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两种类别。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学术型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律师、建筑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两类研究生在招生及调剂时按照“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的原则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分数标准。国家在确定今年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时,将统筹考虑前期计划和新增专业学

华科工程力学考试试卷

一、如图所示结构,杆AC 、CD 、DE 铰链连接。已知AB=BC=1m ,DK=KE ,F =1732kN ,W =1000kN ,各杆重量略去不计,试求A 、E 两处的约束力。(12 分) 一、如图所示结构,杆AB 、CD 、AC 铰链连接,B 端插入地内,P =1000N ,作用于D 点,AE=BE=CE=DE=1m ,各杆重量略去不计, 求AC 杆内力?B 点的反力?(12分) D

二、 如图,阶梯钢杆的上下两端在T 1=5℃时被固定,杆的上下两段的面积分别为A 1=5cm 2, A 2=10cm 2,当温度升至T 2=25℃时,求各杆的温度应力。(线膨 胀系数C 0 610512/.-?=α,钢杆材料弹性模量E=200GPa ,不计杆自重,) (12 分)

二、如图,杆二端固定,横截面面积为A =10cm 2,在截面C 、D 处分别作用F 和2F 的力,F =100kN ,弹性模量E=200GPa 。不计杆自重,求各段应力。(12分) 解: 受力分析如图, 建立平衡方程, A B AC CD DB A A AD CD B BD A B A AC A CD B BD 23(2)0 (3)0.4 ()0.50.37 :116.7kN 6 183.3kN (4)AC : 116.7MPa()()CD : 6.7MPa() BD :183.3MPa(F F F F F F F F EA EA F EA F F F F A F F A F A δδδδδδσσσ+=+=++=?-?==-?======-====变形协调条件, 力与变形的物理关系, 联立求解得各段的应力为,段拉段拉段)压 2 F B F D 2B F A

中国科大水面浮油的连续收集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大水面浮油的连续收集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俞书宏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和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丁航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合作,在清理回收水面浮油装置的设计及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刊登在《德国应用化学》期刊上,并被该刊选为“Hot Paper”。 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3级硕博生葛进同学等在导师指导下,创新地提出将经疏水纳米二氧化硅处理过的疏水亲油海绵与自吸泵相结合的新思路,成功设计了一种新型浮油收集设备,能在水面上连续而且高选择性地收集水面浮油。研究发现,该浮油设备的关键部分是疏水亲油海绵,其独特的相互贯穿的大孔结构使油能在海绵内部快速流动,同时也阻碍水的浸透。丁航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流体力学理论模型,证明了该浮油收集设备的工作原理,即该海绵在自吸泵的作用下,油/空气和油/水界面的毛细管压会根据自吸泵产生的负压变化进行自发调控,使油-空气和油-水界面像保护膜一样阻止水和空气进入海绵内部,只有水面浮油在海绵内部负压的作用下流入到海绵中并被抽走。有趣的是水面上没有浮油时,空气则进入海绵内部并被抽走,有浮油时,海绵转而吸取浮油,直到浮油消失。 课题组所提出的疏水亲油材料同自吸泵的结合的设计方案,将大大减少疏水亲油材料的用量,省去浮油回收操作,由此降低浮油清理与回收的难度和成本。在将来的实际使用中,这种浮油收集设备可进一步集成,得到一张浮油收集网,浮油收集船可拖曳着这个具有无限吸油容量的“大网”,像捕鱼一样收集水面的浮油。此外该材料还可折叠起来,作为油轮和海上钻井平台的应急设施,以便快速处理原油泄漏事故。 上述工作已经申请中国专利。该研究受到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社会工作专业

2009-10-27 2009-2011学科建设任务之“产学研结合的社会工作模式研究” 建设项目:产学研结合的社会工作模式研究 申请学科专业:社会工作;所属一级学科:社会学;所属学科门类:法学建设目标 1.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热爱社会工作、具有协作精神、富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学科队伍; 2.在产学研结合、多学科结合、本土化发展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以企业社会工作为特色,社区社会工作等为重点,两个方面的社会工作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4.将本学科建设为广东省具有先进水平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成为广东省企业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主要建设任务 1.加强研究平台和学术队伍建设,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 2.培育2~3名杰出青年人才,引进2-3名优秀高级人才; 3.争取科研经费150万元以上; 4.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3项以上,争取实现国家级项目的零突破; 5.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3部以上; 6.争取省部级奖励3项以上; 7.争取建成一门省级精品课程; 8.建成省内一流的社会工作实验室; 9.建设成省级以上特色专业。 项目建设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社会化加速,社会问题多而复杂,和谐社会遇到挑战,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共识,全国尤其广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工作发展的形势和前景很好,这给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带来天机。据社会工作学科实践性、本土性和综合性特点,走产学研结合、多学科交叉、置根本土本校的道路是我校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最佳选择。 研究方向之一: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路径研究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优势、已取得代表性科研成果、在研代表性项目和可能取得的突破。 企业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在企业内部的社工服务和在企业外部的社区里对工人提供服务。研究内容有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工作模式探讨、企业社会工作

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doc

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 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 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 又是一年高考时,哪些大学有社会工作专业一定是广大考生相当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快车教育为大家整理的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名单,总共292所学校,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 序号院校名称1北京大学2北京工业大学3北京科技大学4北京农学院5首都师范大学6首都经济贸易大学7中国政法大学8天津理工大学9河北大学10河北联合大学11唐山师范学院12石家庄学院13山西大学14山西医科大学15内蒙古科技大学16内蒙古农业大学17内蒙古民族大学18沈阳化工大学19沈阳师范大学20吉林大学21东北电力大学22吉林建筑大学23长春师范大学24黑龙江科技大学25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6东北林业大学27齐齐哈尔大学28哈尔滨商业大学29华东理工大学30上海应用技术学院31华东师范大学32华东政法大学33南京大学34南京理工大学35南京工业大学36南京邮电大学37南京林业大学38南京师范大学39淮阴师范学院40苏州科技学院41浙江师范大学42温州大学43安徽大学44安徽农业大学45安庆师范学院46安徽财经大学47铜陵学院48集美大学49福建师范大学50南昌大学51江西师范大学52井冈山大学53山东大学54济南大学55山东建筑大学56青岛农业大学57山东师范大学58鲁

东大学59泰山学院60山东财经大学61郑州轻工业学院62中原工学院63河南大学64信阳师范学院65洛阳师范学院66河南财经政法大学67武汉大学68武汉科技大学69武汉理工大学70华中师范大学71黄冈师范学院72湖北文理学院73中南民族大学74湖南农业大学75怀化学院76中山大学77广东医学院78华南师范大学79韩山师范学院80深圳大学81广西大学82桂林理工大学83广西师范大学84广西民族大学85西南石油大学86西南科技大学87四川轻化工大学88西南大学89西华师范大学90宜宾学院91四川外国语大学92西南民族大学93贵州师范大学94铜仁学院95凯里学院96贵州财经大学97云南大学98曲靖师范学院99云南财经大学100西藏大学101西北大学102延安大学103西北政法大学104西北师范大学105兰州商学院106青海师范大学107新疆大学108广东白云学院109上海立信会计学院110青岛大学111新乡学院112广州大学113扬州大学114齐齐哈尔医学院115江西科技师范大学116五邑大学117云南警官学院118安康学院119北京城市学院120浙江财经大学121湖南女子学院122甘肃民族师范学院12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124沈阳工程学院125西安邮电大学126仰恩大学127黑龙江工程学院128黄河科技学院129浙江树人学院13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31上海商学院132山东女子学院13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134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135云南大学滇池学院136河南大学民生学院137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138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139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140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141吉林大学珠海学院142福建江夏学院143三亚学院144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145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146山东青年政治学院147中国人民大学148北京理工大学149北京建筑大学150北京师范大学

中科大核院介绍

核科学技术学院 一、学院概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经学校批准,于2009年1月10日正式组建成立。随着国家核能源战略起步,我国对核科技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在胡锦涛总书记希望科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创造性地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努力办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精神指导下,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建设核科学技术学院。 学院以国际重大科学计划为牵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及国家实验室,联合国内大型核电企业和研究设计院,围绕先进裂变核能、磁约束核聚变、加速器光源和民用核技术应用,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卓越创新思想和实践技能的核科学技术高端科研和管理人才。 二、院系专业设置 学院拥有“核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具有本-硕-博、工程硕士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完整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汇聚了一批国际知名的核领域专家和优秀的年轻学者。设有1个本科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6个硕士点(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同步辐射及应用、辐射医学物理、核安全与环境保护、核燃料循环与材料),1个博士点(核科学与技术)。 学院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专业发展方向特色鲜明,具有核技术(加速器)与同步辐射应用相结合,核裂变工程与核聚变工程结合,临界堆技术与次临界堆技术相结合的三大特色,同时依托于强大的反应堆物理和技术基础积极拓展核科学与技术在医学和环保等其他领域的交叉应用研究。 拥有先进的专业教学研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工程实验平台,承担了多项国家及中科院大型科研项目,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障。 三、院长签字 444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方案详解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方案 (2016年10月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刘芬老师编)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代码:0131zy 01 课程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课程总学分、总学时:3学分、54学时 一、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当代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通过国家和社会解决并预防社会成员因缺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社会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项专门事业和一门学科。它的性能是通过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调整社会关系,改善社会制度,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的含义、职能和特征,分析西方社会一百多年来的社会工作历史演进,结合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工作尤其是改革后社会转型的方向、进程及需求,能解决社会转型期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使社会工作获得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服务于人民和促进社会进步。 二、章节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 绪论 1.本章教学目标 本章要求学生明确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掌握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了解学习本课程教与学的方法,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讲授提纲作大致介绍,推荐本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目、杂志及学习参考网址。 2.主要教学内容 (1)本课程的课程简介 (2)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3)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4)本课程教与学的方法 (5)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讲授提纲 (6)本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目 (7)本课程推荐学习网址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 1.本章教学目标 本章要求学生理解社会工作的涵义,明确社会工作的分类,厘清并掌握社会工作相关概念及其辨析,认识社会工作的主体、对象与过程,把握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熟稔社会工作的特性和功能,理解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及现实意义。 2.主要教学内容 (1)社会工作的涵义及其分类 (2)社会工作相关概念及其辨析 (3)社会工作的主体、对象与过程 (4)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 (5)社会工作的功能 3.本章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与文献 (1)《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工作概论》,李增禄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3)《社会工作概要》,廖荣利著,台湾三民书局。 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 1.本章教学目标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工作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生成土壤,把握专业社会工作的教育与发展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和社会工作模式的变化有系统的认识,掌握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转型期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2.主要教学内容 (1)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 (2)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3)社会工作在中国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实验题

(2010年4月23-25南京基础力学实验研讨会交流专用) 题目1-6:含内压薄壁圆筒受弯、扭组合载荷时内力素的测定 如图所示薄壁圆筒用不锈钢1C r 18N i 9T i 制造,材料弹性模量202G P a E =,泊松比 0.28μ=,圆筒外径D =40mm ,内径d =36.40mm 。采用5个60N 砝码逐级加载。 1. 计算每个载荷增量下图中I-I 截面内力的理论值: 答案: 3 60100.31860600.2515600.2615.6I I II II T F l N m F F N M M F l N m M M F l N m =?=??=?====?=?=?==?=?=?理Q 理理理 2. 为了测量图中I-I 截面弯矩,可采用什么形式的测量电桥?用图形表示测量电桥,并推导出测量仪器应变读数与所求弯矩之间的关系。 答案:由m 和n 两点的应变片组成半桥测量,电桥图略。 () 3 4 162 1M du M z E M M W D εσπα= = = - () ()()3 4 3 4 9 6 1(N m )64 0.0410.91 20210 10 64 0.1994(με) M du M du M du ED M παεπεε--∴?= ??-??= ??=? 3. 为了测量图中I-I 截面扭矩,可采用什么形式的测量电桥?用图形表示测量电桥,并推 导出测量应变仪器读数与所求扭矩之间的关系。 答案:由e 、f 和g 、h 点组成全桥测量电路。对于e 、f 和g 、h 点,是纯剪切应 支架 放气栓 注油接头 k 270 260 250 240 300 F m be cn d fah g(a) 水平线 水平线h g amb ec ndf 5 4o 4o5 ⅠⅠ-Ⅱ-ⅡⅡⅡ ⅠⅠ图1-1 薄壁圆筒实验装置 (b) g h am bec nd f (c) 图1 薄璧圆筒弯扭实验装置

中科大流体力学试卷及答案

流体力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简答题(30分) 1. 什么是粘性?气体与液体的粘性随温度变化趋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答:相邻两层流体做相对运动时存在内摩擦作用,称为粘性力。粘性是流体抵抗剪切变形能力的一种量度。 液体间粘性力主要由分子内聚力形成,气体间粘性力主要由分子动量交换形成的,所以导致气体与液体粘性随温度变化趋势不同,具体表现为:液体粘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温度升高,分子间距增大,内聚力降低),气体粘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动量交换加剧)。 2. 简述单位与量纲的联系与区别,简述Re, Fr 的物理意义 答:单位是某一物理参数的量度,包含了物理量的物理特性与尺度。量纲表示物理量的物理特性。 Re 是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较,Fr 是惯性力与重力的比较。 3. 什么是边界层厚度,位移厚度及动量厚度? 答:边界层厚度是速度等于外流速度的99%时的厚度;位移厚度--将由于不滑移条件造成的质量亏损折算成无粘性流体的流量相应的厚度,又称为质量亏损厚度;动量厚度--将由于不滑移条件造成的动量流量亏损折算成无粘性流体的动量流量相应的厚度。 4. 什么是流线,迹线及烟线? 答:流线:流场中的一条曲线,曲线上各点的速度矢量方向和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相同。 迹线:流体质点在空间运动时描绘出来的曲线。 烟线:从流场中的一个固定点向流场中连续地注入与流体密度相同的染色液,该染色液形成一条纤细色线,称为脉线。或另定义如下,把相继经过流场同一空间点的流体质点在某瞬时连接起来得到的一条线。 5. 简述层流与湍流的区别 答:层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其流动行为可以预测。 湍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流体运动具有随机性,强混合性与有旋性,其流动行为不可预测,本质上是三维,非定常的。 二、运算题 1. (15分)拉格朗日变数 (a, b, c) 给出的流体运动规律为: 2222)1(,)1(,--+=+==t ce z t b y ae x t t 1)求以欧拉方法描述的速度 2)流动是否定常? 3)求加速度 答:1)设速度场三个分量为 u ,v ,w 消去拉氏变数: 222, , 11y zt u x v w t t =-==++22t x u ae t -?==-?22(1)2(1)1y b t v b t t t ?+==+=?+222232(1)2[(1)(1)]1t t z ce t t w ce t t t t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