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常人体功能

正常人体功能

正常人体功能
正常人体功能

正常人体功能

生理学部分教学大纲

前言

正常人体功能学就是将传统“人体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得内容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在一起.即防止相关内容得重复或脱节,又有利于学生在有限得时间内,尽可能多掌握正常人体功能得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本大纲生理学部分就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得重要基础理论学科之一。生理学得研究任务就是揭示生命活动得过程及其发生得原理,以及人体内外环境对它得影响。学习生理学得目得,就是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得规律,为学习药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后续医学基础课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学习临床课程与参加防治疾病得医疗实践奠定基础。

本大纲根据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得人材培养目标对《生理学》课程得基本要求而制定,注重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突出护理学专业特色,通过本门课程得教学活动,使学生系统掌握正常人体各种生命现象得活动规律,重点认识那些与各临床学科联系最为紧密得生理功能及其发生过程、原理以及内外环境对它们得影响.在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培养,要教育学生学会进行符合科学思维得独立思考,提高正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要适当介绍生理学发展史上得典型事例,以及国内外与临床工作关系密切得生理学新进展,提高学生得学习兴趣与创新探索得精神.

本大纲对学生学习得项目内容,按掌握、熟悉、了解将相关内容分为三个等级,对掌握得内容用黑体标示。教学中可采取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教师指导下得自学及讨论、播放教学录像资料等方式方法进行,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与问题式为中心得教学方法,采用各种新得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得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章绪论

【目得要求】

掌握体液、内环境及其稳态意义;人体功能得调节方式及特点;正反馈、负反馈得概念及生理意义.熟悉生命得基本特征。了解生理学得主要研究内容、任务及护理学学习生理学得意义。【教学内容】

(一)概述

1、生理学得研究内容与意义。

2.生理学与护理学。

3、生理学得学习方法。

(二)生命得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2、兴奋性。

3、生殖。

(三)人体功能得调节

1、人体与环境。

2。人体生理功能调节得调节方式.

3.人体功能调节得控制系统。

第四章细胞得基本功能

【目得要求】

掌握物质跨膜转运得方式,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得发生机理。熟悉局部兴奋与动作电位得特点.了解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得传递过程与临床关系;肌细胞得收缩原理.

【教学内容】

(一)细胞膜得结构与物质转运功能

1、膜得结构与化学组成。

2、细胞膜得物质转运功能。

(二)细胞得跨膜信号转导作用

1、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

2、具有酶活性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

3、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介导得信号转导。

(三)细胞生物电现象

1、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

3、局部兴奋。

(四)肌细胞得收缩功能

1、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得传递。

2、骨骼肌得收缩机制及其控制。

3、肌肉收缩得外部表现及影响因素。

第九章血液

【目得要求】

掌握血液组成;血浆渗透压得基本概念、形成及生理意义;血液凝固得基本过程;血量。熟悉血细胞得生理功能;红细胞得生

成条件;抗凝系统与纤溶得基本过程;血型得分类。了解血液得功能;血液得一般理化特性。

【教学内容】

(一)血液得组成、理化性质及功能

1、血液得组成.

2、血液得一般理化特性。

3、血液得功能。

(二)血细胞

1、血细胞生成。

2、红细胞。

3、白细胞.

4、血小板

(三)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

1、血液凝固。

2、抗凝系统。

3、纤维蛋白溶解及抗纤溶。

(四)血量与血型

1、血量。

2、血型。

第十章血液循环

【目得要求】

掌握心动周期与心率,心脏泵血过程以及心脏泵血功能得调节;心肌细胞得生物电特点;心肌细胞得电生理特性;动脉血压得概念、正常值以及动脉血压形成与影响因素;组织液生成与水肿;心血管活动得神经、体液调节.熟悉中心静脉压及测定意义;静脉血流及影响因素;微循环及其血流通路。了解心音与心电图;器官循环得特点。

【教学内容】

(一)心脏得泵血功能

1、心动周期与心率。

2、心脏泵血过程。

3、心脏得泵血功能得储备与评价。

4、影响心脏得泵血功能得因素及其调节。

5、心音与心音图。

(二)心脏生物电现象与生理特性

1、心脏得生物电现象。

2、心肌得生理特性。

3、体表心电图。

(三)血管生理

1、各类血管得功能特点。

2、血流量、血流阻力与血压。

3、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4、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

5、微循环。

6、组织液与淋巴液得生成与回流。

(四)心血管活动得调节

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

(五)器官循环

1、冠脉循环。

2、肺循环。

3、脑循环.

第十一章呼吸

【目得要求】

掌握肺通气动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得作用及生理意义;肺活量及用力呼气量;肺泡通气量;呼吸运动得化学性调节。熟悉肺换气过程及影响因素;气体运输得方式。了解呼吸中枢及肺容量得组成。

【教学内容】

(一)肺通气

1、肺通气得动力与阻力。

2、肺通气功能得评价。

(二)呼吸气体得交换

1、气体得扩散速率与溶解度、分子量得关系。

2、肺换气.

3、组织换气。

(三)气体在血液中得运输

1、氧得运输。

2、二氧化碳得运输。

(四)呼吸运动得调节

1、呼吸中枢。

2、呼吸运动得反射性调节。

第十二章消化与吸收

【目得要求】

掌握消化器官得神经支配及调节;胃肠激素作用;胃液、胰液、胆汁得成分作用及分泌调节。熟悉小肠在吸收中得重要地位;主要几种物质吸收形式与途径;了解胃肠运动形式及意义;以及排便反射过程。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消化道平滑肌得功能特性。

2、消化腺得分泌功能。

3、消化道得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4、胃肠激素

(二)口腔内消化

1、唾液及其作用。

2、咀嚼与吞咽.

(三)胃内消化

1、胃液.

2、胃得运动。

(四)小肠内消化

1、胰液。

2、胆汁。

3、小肠液.

4、小肠得运动。

(五)大肠内消化

1、大肠液及大肠内细菌得活动.

2、大肠得运动及排便。

(六)吸收

1、概述。

2、主要营养物质得吸收。

第十四章肾得排泄功能

【目得要求】

掌握尿生成得基本过程;影响肾小球滤过得因素;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对重吸收得影响;以及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在尿生成中得调节作用。熟悉肾血流量自身调节;尿失禁与尿潴留.了解尿得浓缩与稀释过程;以及排尿反射过程.

【教学内容】

(一)肾得结构与血液循环特点

1、肾单位得结构特点.

2、肾血液循环特点及血流量调节。

(二)尿得生成

1、肾小球滤过率作用。

2、肾小管与集合管得重吸收、分泌与排泄。

3、尿液得浓缩与稀释.

(三)肾泌尿功能得调节

1、肾内自身调节。

2、神经与体液调节

3、血浆清除率得概念与意义

(四)尿液及其排放

1、尿量及尿得理化性质。

2、尿得排放。

第十五章感觉器官

【目得要求】

掌握视近物眼得调节;视力得概念。熟悉眼得折光功能与折光异常;两种感光细胞得功能与夜盲症;声波传入内耳得途径.了解前庭器官得功能。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感受器及感觉器官.

2、感受器得生理特性。

(二)视觉器官

1、眼得折光功能及其调节。

2、眼得感光功能及其换能作用。

3、与视觉有关得几种现象。

(三)听觉器官

1、人耳得听阈与听域.

2、外耳与中耳得功能。

3、内耳耳蜗得功能。

(四)前庭器官

第十六章章神经系统得功能,

【目得要求】

掌握突触传递得过程;特异与非特异投射系统得功能;牵张反射类型与意义;外周神经递质得种类、受体得种类、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得效应,受体阻断剂。熟悉突触传递兴奋得特征;内脏痛得特点;脊休克表现;去大脑僵直产生原因;小脑得功能。了解脑得高级功能.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神经元。

2、突触及突触传递.

3、神经递质.

4、神经元之间得联系方式.

5、中枢抑制。

(二)神经系统得感觉功能

1、脊髓得感觉传导功能。

2、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3、大脑皮质得感觉分析功能。

4、痛觉。

(三)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得调节

1、脊髓对躯体运动得调节。

2、脑干对肌紧张得调节.

3、小脑对躯体运动得调节。

4、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得调节。

5、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得调节。

(四)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得调节

1、自主神经系统得结构与功能特征。

2、自主神经得递质及其受体。

3、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得调节。

(五)脑得高级功能与脑电活动

1、学习与记忆。

2、大脑皮质得语言中枢。

3、脑电活动。

4、觉醒与睡眠.

第十七章内分泌

【目得要求】

掌握下丘脑与垂体得功能关系;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得生理作用与分泌调节。熟悉激素得分类、一般特征、作用原理;甲状旁腺激素得作用。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内分泌与外分泌。

2、激素得作用机制。

3、激素作用得一般特征。

(二)下丘脑与垂体得内分泌

1、下丘脑得内分泌功能.

2、腺垂体激素.

3,神经垂体激素。

(三)甲状腺得内分泌

1、甲状腺激素得合成与代谢。

2、甲状腺激素得生物学作用.

3、甲状腺功能得调节。

(四)肾上腺得内分泌

1、肾上腺皮质激素。

2、肾上腺髓质激素。

(五)胰岛

1、胰岛素。

2、胰高血糖素

(六)其她内分泌腺与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与维生素D

3

第十八章生殖

【目得要求】

掌握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生理作用;月经周期得变化与激素调节;熟悉胎盘内分泌功能。

【教学内容】

(一)男性生殖

1、睾丸得功能。

2、睾丸功能得调节

(二)女性生殖

1、卵巢得功能。

2、月经周期。

(三)妊娠、分娩与避孕胎盘得内分泌功能.

正常人体结构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正常人体结构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第一章基本组织 重点概念:1、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其游离面光滑,利于血液、淋巴液流动及物 质通透。血管内皮还有内分泌功能。 2、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等腔面的单层扁平 上皮,称间皮。其游离面湿润光滑,有利于内脏运动。 二、选择题 1被覆上皮的分类依据是:C A上皮组织的来源 B上皮组织的功能 C上皮细胞的层数与表层细胞的形态D上皮组织的分布部位 E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2间皮分布:B A肺泡上皮 B胸、腹腔浆膜 C血管外表皮 D心血管的内表面 E肾小囊壁层 3耳廓软骨中主要含有什么纤维? C A胶原纤维 B胶原原纤维 C弹性纤维 D网状纤维 E大量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4为于骨基质内的细胞是B A骨祖细胞 B骨细胞 C成骨细胞 D破骨细胞 E成纤维细胞

5下列那种细胞可转化为巨噬细胞:D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 6闰盘的作用是:C A营养心肌纤维 B居M线水平 C可传递冲动 D仅有桥粒构成E有二联体 7肌组织的特点不包括:D A肌细胞又称肌纤维 B肌细胞之间为解体组织 C肌细胞内含肌丝 D其收缩受意识支配 E含血管 8可产生抗体的细胞是:C A脂肪细胞 B肥大细胞 C浆细胞 D巨噬细胞 E成纤维细胞 第二章运动系统 重点概念:1、翼点:翼点位于颞窝内,在额骨、顶骨、颞骨 及蝶骨大翼相接处形成的“H”形区,此处较 薄弱,称翼点或翼区。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 静脉经过,骨折时易受损伤。 二选择题 1、肩胛骨下角平对C A第5肋 B第6肋 C第7肋 D第8肋 E以上都不对 2、前囟闭合的时间是C A出生前 B出生后6个月 C出生后1.5岁 D出生后5—6岁 E 出生后3岁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一. 绪论 (一)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二) 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三)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四)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五)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第一篇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第一章细胞和细胞间质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研究内容和方法,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 教学重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作用和基本术语 教学难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教学步骤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人体解剖学(简称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 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解剖学和其他学科一样,由 于研究技术和方法的革新,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和加 深,并逐渐分化形成许多新的分支学科。 分类:按研究手段不同,解剖学可分为巨视解剖学、微观解剖学 巨视解剖学:主要用肉眼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 微观解剖学:主要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细胞学、胚胎学和组织学等。 系统解剖学:是将人体按功能系统阐述其器官形态结构的解剖学。一般所说的解剖学就是指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是按身体部位,由浅及深,对各部位的形态结构进行叙述的解剖学。 此外,由于研究角度和目的不同,人解剖学又分若干门

类:如外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X-线解剖学、断面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机能解剖学及运动解剖学等。★运动解剖学:主要是分析研究人体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提高人体运动 效率的解剖学。 ★二.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具有实 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第二,为学生学习体育教育专业提供人体解剖学知识。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三,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人体解剖学的后续课程有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 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以及运动生物力学 等。 1、运动生理学:与运动解剖学关系十分密切。前者研究 结构,后者研究功能,结构和功能是人体的两个不同侧面。要阐明生理机制,必须了解结构特点。例如,心脏在运动解剖学中讲它的结构,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内部的结构,它的结构特点有收集全身的静脉血口,有输出到全身各部位的动脉血出口。而生理讲心脏对人体的作用,它是如何维持人体的生命。 2、体育保健学:为人体测定、运动创伤、按摩、运动性 疾病等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如人体测定:身高、坐高、臂长、腿长、胸围、血压、心率等位置测定,不误、准确的测量出数据。如运动创伤:为创伤产生原因,诊断、处理。又例如肩周炎。 3、运动生物力学:它是分析各关节的运动,确定各部分 肌肉在身体姿态的保持和运动中的作用。例如“哑铃弯举”。 第四,为各项运动技术课教学和训练提供解剖学的依据。 1.为分析技术动作:技术动作多种多样,在运动训练中如何使运动员对动作掌握得又快又正确,需要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学生)个人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结构进行分析。在完成

##正常人体功能

黄淮学院《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影响各种生命活动的主要因素,并对本课程的前沿有所了解。基本掌握人体有关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及影响和调节这些功能的因素,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正常人体功能的理论和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医学问题。具有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救死扶伤的医德素养和呵护生命的整体护理素养,同时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和认真负责、求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奠定良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前要求 1.对教师要求 (1)认真研究教材,广泛收集材料,根据以往经验和学生情况,理清教学思路,完成教案撰写或课件制作。 (2)提前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2.对学生要求 (1)制定课程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 (2)认真预习教材,预习中善于思考,对疑惑之处做好记录。 (3)强化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图书馆、网络特别是本门课程的资源网站等广泛查阅、学习课程资源,特别是教师指定的课程资源,了解本领域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最新研究动态,培养思维能力,为课堂学习、讨论等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程教学中要求 1.对教师要求 (1)按照理论坚实、够用的要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着重讲授重点和难点。 (2)积极采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要求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进行讨论,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课堂管理,维护课堂纪律,督查学生上课考勤工作。 (4)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给学生布置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等形式的作业。 (5)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和专业期刊,要求学生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视频教程《人体解剖学》 35集全

视频教程《人体解剖学》35集全37:40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1 播客:太阳儿 38:59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2 播客:太阳儿 35:08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3 播客:太阳儿 37:21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4 播客:太阳儿 34:37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5 播客:太阳儿 39:0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6 播客:太阳儿 39:57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7 播客:太阳儿

38:39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9 播客:太阳儿 38:11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0 播客:太阳儿 39:3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1 播客:太阳儿 39:0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2

播客:太阳儿 37:5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3 播客:太阳儿 39:15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4 播客:太阳儿 40:1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5 播客:太阳儿 36:3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6 播客:太阳儿 39:40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7 播客:太阳儿 39:46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8 播客:太阳儿 38:25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9 播客:太阳儿

49:5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20 播客:太阳儿 47:49 人体解剖学21 播客:太阳儿 37:10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22 播客:太阳儿 49:4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23

正常人体学基础

《正常人体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正常人体学基础 2.新陈代谢 3.兴奋性 4.阈强度 5.静息电位 6.去极化 7.内皮 8.微绒毛 9.肌纤维 10.突触 二.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手掌 ,下肢 并拢,足尖。 2.新陈代谢包括不可分割的_______代谢和______代谢两部分。 3.体液调节具有缓慢、_____和_____的特点。 4.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需以______为基础。 6._____、_____、_______等的兴奋性最高。 7.细胞的基本结构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8.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有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9.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0.按分布和功能不同,上皮组织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1.固有结缔组织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2.神经组织由______和______构成。 13.13.神经纤维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 14.中枢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传递特征。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以体表为基准的方位术语是() A.前和后 B.上和下 C.内和外 D.浅和深 2.分布于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的上皮是() A、单层柱状上皮 B、变移上皮 C、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D、单层扁平上皮 E、单层立方上皮 3.矢状面是指() A、从上到下,将人体分为产后两部分的面 B、从前到后,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面 C、从左到右,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 D、从左到右,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面 E、从前到后,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面 4.肌原纤维的结构与功能单位是() A、肌膜 B、肌丝 C、肌浆 D、肌节 E、肌纤维 5.构成神经纤维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 B、神经元的树突和神经胶质细胞 C、神经元的轴突 D、神经元的轴突、长树突及神经胶质细胞 E、神经元的轴突、长树突 6.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钾离子外流 B、氯离子内流 C、钠离子外流 D、钠离子内流 E、钾离子内流 7.下列哪项不属于结缔组织() A、疏松结缔组织 B、脂肪组织 C、血液 D、间皮 E、骨组织 8.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与下列哪种离子运动相关() A、Ca2+ B、K+ C、Na+ D、Cl- E、Mg2+ 9.人体内O 2、CO 2 和NH 3 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单纯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出胞作用 E、入胞作用 10.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通称() A.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膜电位 D.局部电位 11.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共同特点是()

正常人体结构教学大纲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9111010 【课程名称】正常人体结构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时】84学时【实验/上机学时】16学时 【考核方式】理论考【开课单位】护理学院 【授课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正常人体结构》是高等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正常人体结构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知识,为学习护理学专业的其他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正常人体结构》是医学、护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通过学习本课程知识,在于使学生具备描述人体各个局部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解决人体形态异常所导致临床护理问题,从而能够胜任临床护理岗位。 只有掌握坚实的《正常人体结构》知识,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准确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和病理状态,为其他学科奠定基础,毕业后才能胜任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 绪论(2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正常人体结构的概念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2、掌握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 3、重点掌握正常人体结构的常用术语。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2学时 1、正常人体结构的定义及教学地位。(1学时)

2、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1学时) 3、正常人体结构基本术语。(1学时) 4、学习正常人体结构的方法。(1学时) 重点:正常人体结构基本术语 难点: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第一章:上皮组织(2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分布 2、熟悉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 3、了解腺上皮和腺、内分泌和外分泌的概念。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2学时 1、被覆上皮。(1学时) 2、腺上皮和腺。(0.5学时) 3、上皮细胞表明的特化结构。(0.5学时) 重点:上皮组织的特点 难点: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第二章:结缔组织(4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疏松结缔组织各种成分的结构和功能;血细胞的结构、功能和正常值;软骨组织的结构;骨组织的结构。 2、熟悉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长骨的结构。 3、了解软骨膜的结构;骨髓的结构。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2学时 1、固有结缔组织(1学时) 2、血液(1学时) 3、软骨组织与软骨(1学时) 4、骨组织与骨(1学时) 重点: 1、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2、疏松结缔组织各种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3、血细胞的结构、功能;

人体解剖学教学浅析

人体解剖学教学浅析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较为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极为重要,如何搞好剖学,如何教出自己的水平?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解剖学知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好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本学科教学特点及教学功能,不断努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做出自己的努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人体解剖学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人体解剖学;教育教学;教学方法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尝试新型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下,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而随着学校扩招,中等学校的学生生源素质下降,对医学知识学习的理解性和主动性下降[1-3]。而解剖学新名词多、新概念多,记忆内容量大,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较强的学习动力,主要学生有学习兴趣,无论课程是如何地艰难,都有可能将其学习好,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积极引导[4]。笔者在给学生上《人体解剖学》的第一堂课时,首先启发学生对于人体解剖学的兴趣,然后用一些通俗易懂、简单浅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让他妈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应该要让学生树立起一种”我要学”的思想,而不是”要我学”,例如在将全身浅静脉的部位走行内容给学生讲授完毕之后,就可以将其与青霉素注射到临床浅表静脉内以此治疗阑尾炎的实例结合,不仅能够学以致用,又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知识点,还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这样就有机地结合了趣味性、科学性和知识性,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也明白了学好《人体解剖学》是如此的重要[5]。 2理论结合实践 实验课教学是解剖学教学最重要手段之一。实验课上,学生可以通过逼真的模型、挂图、解剖标本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实验教学内容,理论课程已讲过,重精不重多。但往往学习地点的变换,学生来到实验室后会表现出聊天等未进入学习状态的迹象。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学习解剖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们从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把系统解剖学作为医学生的入门知识,减少课时,安排在第一学期授课,而局部解剖学则作为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授课,并增加课时,使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增加学生自己动手解剖的时间,提高学习兴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解剖学教研室的全体人员都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醫学人才而作到全身心的投入[6]。 针对解剖学内容繁杂,零散,易忘记,在实验课中自己也注重整理、加工,

正常人体结构重点内容

《正常人体结构》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知识点1:人体组织 人体组织有4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知识点2: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知识点3:常用方位术语 上和下、前和后、内和外、内侧和外侧、近侧和远侧、深和浅 知识点4:轴 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 知识点5:面 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第二章细胞 知识点6:细胞的地位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知识点7: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第三章基本组织 知识点8:上皮组织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于呼吸道; 变移上皮主要分布于泌尿系统;

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前两者成为平滑肌。 知识点10:肌节 肌节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每个肌节均由一个完整的A带和两个二分之一的I带组成。 知识点11:闰盘 心肌细胞的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是心肌细胞特殊的结构。 知识点12: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和神经元、神经元和效应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分为电突触和化学性突出。其中化学性突触结构有: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第四章运动系统 知识点13:地位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60%。 知识点14:骨数目 成人骨有206块。 知识点15:骨的分类 按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知识点16: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和免疫的功能,婴儿的骨髓均为红骨髓,5岁以后逐渐变为黄骨髓,丧失造血功能。当人体重度贫血或慢性失血过多时,黄骨髓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髂骨、胸骨、椎骨及肋骨的骨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临床常选用髂骨、胸骨等处穿刺获取骨髓。 知识点17:骨的化学成分 成人骨有机质和无机质比例约为3:7。(最合适的比例)

正常人体结构习题及答案

运动系统练习题 第一部分骨和骨连接 一、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微突。 2 翼点颞窝内侧壁,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呈H形。 3椎间盘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 二、填空 1.骨]、骨连接、骨骼肌 2.红骨髓、黄骨髓 3.骨质、骨膜、骨髓 4.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5.椎骨、骶骨、尾骨、胸骨、肋 6.椎体、椎弓 7.颈椎、胸椎、枢椎 8.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9.髂骨、坐骨、耻骨10.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11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1.运动系统由_骨____、___骨连接___和__骨骼肌___ 组成。 2.骨髓分为具有造血功能的___红骨髓__ 和无造血功能的___黄骨髓__两种。 3.骨的基本构造包括___骨质__、____骨膜___和___骨髓_______。 4.根据骨的外形,可把全身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四类。5.躯干骨包括_____26块、_____1块、_____1块和12对_____。 6.椎骨分为前部呈圆柱形的__________和后部呈弓形的_____两部分。 7.有横突孔的椎骨是_____ ;椎体上有肋凹的椎骨是_____ ;有齿突的椎骨是_____。8.胸骨由_____ 、_____和_____三部分组成。 9.髋骨由_____、_____ 和_____ 组成。 10.鼻旁窦共有4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1.颅底内面有三个窝,从前向后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 12.连结椎骨的长韧带有_____、_____、_____。 13.脊柱侧面观有四个生理弯曲,即凸向前的_____、_____ 曲和凸向后的_____、_____。14.肘关节由_____、_____和_____连结而成,它包括三个关节,即_____、_____和_____。该关节可作_____和_____。 15.肩关节由_______ 和_________构成,肩关节囊的最薄弱部位在___________。16.膝关节由_____、 _____、 ____构成该关节可做_____、 ____运动。 三、是非题 1.红骨髓有造血功能。T 2.黄骨髓有造血功能。F 3.四肢骨都属于长骨。F 4.腕骨属于长骨。 F 5.上颌窦开口于上鼻道。F 6.尺切迹在桡骨上。T 7 .桡切迹在桡骨上。F 8 .两侧髂嵴的最高点平对第三腰椎的棘突。F 9 .耳状面只存在于骶骨上。F 10.脊柱在矢状面上有4个弯曲,颈曲、胸曲凸向前,腰曲、骶曲凸向后。F 11.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T 12.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弓之间。F

复习资料-正常人体学基础

复习题 一,绪论 1,人体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2,组织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4,人体分布:头,颈,躯干和四肢 头:面+顶+枕 颈:前颈+后项 躯干:前胸+腹+盆+会阴+后背+腰 四肢:上肢+肩+臂+前臂+手+下肢+臀+股+足 5,解剖学姿势: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掌心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6,常用术语,上下,内外,前后,浅深,内侧外侧,近端远端 7,轴: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 8,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9,生命基本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蛋白质 10,生命最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11,人体活动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神经调节 12,维持内环境稳态重要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 1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4,非条件反射:与身俱来得e.g食物反射,防御反射 条件反射:后天学习的:e.g望梅止渴,闻鸡起舞 1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准确,持续时间短 16,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持久影响面大 17,自身调节的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度差局限 二,细胞 1,细胞是人体内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结构:元素(C H O N P)-无机物(水,无机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细胞膜也称单位膜,分子结构是:液态镶嵌模型学说,基本特性是流动性4,细胞器有:线粒体,核蛋白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 5,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 6,体细胞:双倍体,染色体数46,常44条,性2条 7,成熟生殖细胞:单倍体,常22条,性(Y X) 8,细胞膜小分子运输方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大分子是出胞入胞 9,形成动作电位是K离子外流,形成静息电位是NA离子内流 10,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静息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11,动作电位传导是局部电流,特点:不衰减性,“全”或“无”现象,多向性三,基本组织 1,上皮组织: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 2,结缔组织:细胞少,间质多,多纤维 3,被覆上皮: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

正常人体功能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机体于环境之间所进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自我更新过程程称为新陈代谢。 ★2、兴奋性:活的细胞、组织或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3、刺激:细胞或机体感觉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统称为刺激。 ★4、反应:是指刺激引起组织或机体功能活动的改变。 ★5、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组织或机体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加强,抑制是指组织或机体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活动减弱。 ★6、阈强度: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其值称为阈值。 ★7、内环境: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8、内环境稳态: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 ★9、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及下组织或机体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10、反馈:由受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调节方式称为反馈。 ★11、负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从而使输出变量向着及原来相反的方向变化。 ★12、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控制部分的活动,从而使输出变量向着及原来相同的方向进一步加强。 二、问答题: 1.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什么? 答:人体的机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其中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2.什么是内环境稳态?它有什么生理意义? 答: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水平上恒定,不随外环境的变动而变化;②它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在微小的波动中保持的相对恒定。在正常生物体内,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内环境既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又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尾产物。内环境的理化因素(温度、p H值、渗透压、各种物质浓度等)相对恒定是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所必需的。一旦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机体新陈代谢将出现障碍。 ★3、负反馈和正反馈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答:负反馈的意义:使某种生理活动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不至于发生过大的波动。 正反馈的意义:使某种生理活动一旦发动,就迅速达到所需要的状态或水平,并在尽短的时间内完成。 三、填空题: ★1、机体内有大量的液体统称为体液。成人体液量约占体重的(60)%,其中

正常人体学

1.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组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3.系统:若干器官组合成来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4.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组成内脏。 会判断5.内侧和外侧:近身体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反之为外侧。 荆绯侧 在前臂:内侧又称尺侧外侧又称桡侧 在小腿:内侧又称胫侧外侧又称腓侧 6.矢状面:沿前、后方向讲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通过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切面或正中面。 7冠状面:也称额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8.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 人体结构有不同的细胞所构成,不同细胞兴奋性不一样,怎么判断?(看懂) 新陈代谢:人体通过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不断地进行新老交替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兴奋性: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兴奋性。 9.判断人体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值(也叫阈强度) 了解10.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的细胞生存环境称为内环境。 11.机体功能有三大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短暂,适应于快速变化的生理过程,如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体液调节(内分泌调节)的特点:作用缓慢、历时持久、影响广泛、但精确度差。适用于持久而缓慢的生理过程。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过程都有重要调节意义。神经调节(迅速、精确、持续时间短) 体液调节(缓慢、持久、调节幅度广泛) 12.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负反馈 正反馈:血液凝固,排尿和排便反射,分娩 负反馈:血压调节,体温调节,PH调节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体内大多数反馈为负反馈。 13.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学说。 此学说认为细胞膜:由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支架,其中镶嵌着有不同分子结构、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14.细胞器: 线粒体:动力工厂能量工厂 高尔基复合体:加工修饰运输蛋白质 (听懂了解)15.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单纯扩散的跨膜方式进行转运 钠离子和钾离子离子顺浓度差 钾离子通过通道蛋白进行转运: 钾离子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通道转运(通道转运属于易化扩散)

正常人体功能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2.兴奋性 4.阈值 二、单项选择题 1、下述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 B.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 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E.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下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 2、反馈信息是指 A.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 B.受控变量的改变情况 C.外界干扰的强度 D.调定点的改变 E.中枢的紧张性 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 4、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 A.反射活动 B.肌肉收缩 C.腺体分泌 D.神经冲动 E.动作电位 5、破坏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下列哪一种调节不能进行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分泌调节 6、属于负反馈调节的过程见于 A.排尿反射 B.减压反射 C.分娩反射 D.血液凝固 E.排便反射 7、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周期中,哪个期内,只要是给组织阈下刺激即可产

生反应: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8、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化学成分保持恒定 D.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五、问答题 2、机体功能调节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4、举例说明什么是正负反馈? 第一章绪论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2、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 4、阈值:指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四、单项选择题 1、E 2、B 3、E 4、E 5、A 6、B 7、C 8、D

正常人体结构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知识点1:人体组织 人体组织有 4 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知识点2: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知识点3:常用方位术语 上和下、前和后、内和外、内侧和外侧、近侧和远侧、深和浅 知识点4:轴 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 知识点5:面 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第二章细胞 知识点6:细胞的地位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知识点7: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第三章基本组织 知识点8:上皮组织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于呼吸道; 变移上皮主要分布于泌尿系统; 知识点9:肌组织分类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前两者成为平滑肌。 知识点10:肌节肌节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每个肌节均由一个完整的 A 带和两个二分之一的I 带组成。 知识点11:闰盘

知识点12: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和神经元、神经元和效应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分为电突触和化学性突出。其中化学性突触结构有: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第四章运动系统 知识点13:地位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60%。 知识点14:骨数目 成人骨有206 块。 知识点15:骨的分类 按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知识点16: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和免疫的功能,婴儿的骨髓均为红骨髓, 5 岁以后逐渐变为黄骨髓,丧失造血功能。当人体重度贫血或慢性失血过多时,黄骨髓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髂骨、胸骨、椎骨及肋骨的骨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临床常选用髂骨、胸骨等处穿刺获取骨髓。知识点17: 骨的化学成分 成人骨有机质和无机质比例约为3:7 。(最合适的比例) 知识点18:特殊椎体 第 1 颈椎又称为寰椎;第 2 颈椎又称为枢椎;第7 颈椎又称为隆椎; 知识点19:胸骨角 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略向前突,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及。意义:①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②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③是左右支气管分叉的部位。 知识点20:脑颅骨 成对的脑颅骨有:颞骨和顶骨。 知识点21:颅顶面观 髂骨和两侧顶骨相连接构成冠状缝;两侧顶骨连接为矢状缝,两侧顶骨与枕骨连接成人字缝;新生儿颅特点(两个囟门形成与闭合)

人体生理功能

第一单元绪论 学习主要内容及要点 一、人体生理功能的概述 人体生理功能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包括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机理、意义以及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生命活动的影响等。 二、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研究方法 有动物实验、人体实验和调查研究。动物实验包括急性和慢性实验两大类,是生理学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在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这三个水平上进行的。 三、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 是指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包括两个过程:①人体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新的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称做合成代谢;②人体不断分解自身旧的物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并把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称为物质代谢;伴随物质代谢而产生的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二)兴奋性 人体对环境条件变化发生功能活动改变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1.刺激与反应 (1)刺激:能引起人体发生功能活动改变的内外环境变化称为刺激。刺激按其性质可分为:①物理刺激②化学刺激③生物性刺激④社会因素和心理活动构成的刺激。 (2)反应:接受刺激后,人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功能状态的改变称为反应。刺激要引起人体或组织产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刺激强度,②刺激作用的时间,③强度-时间变化率。 (3)阈值:单位时间内,在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其可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阈值的大小和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 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则称为阈下刺激。阈刺激和阈上刺激都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而单个阈下刺激则不能引起组织的反应。 (4)可兴奋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组织的兴奋性较高,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明显,生理学中习惯上将这些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2.兴奋与抑制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108课时讲解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教学大纲 基础部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制 2014年9月15日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1002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专科护理、专科助产、专科检验、专科医学影像 总学时:108,其中理论学时:72,实践学时:36 总学分:3.0 开课学期:1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发生发育规律的一门课程,包括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正常组织结构,各系统器官的组成、位置、形态等。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获得有关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解剖学课程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并具有结合生活实际、临床疾病进行应用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医学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课程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掌握医学生职业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2)知识目标:掌握正常人体的组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位置。熟悉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了解人体胚胎发育概况。 3)能力目标:具有规范、熟练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具有应用基本知识分析、解释生活现象和临床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严谨求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第一章绪论 授课学时:4学时; 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及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2)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 3)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掌握解剖学标准姿势;掌握人体的轴和面;掌握方位术语。 教学重点: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人体的轴和面;方位术语。 教学难点: 方位术语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模型;挂图;多媒体。 2、第二章基本组织 授课学时:10学时; 教学内容:1)上皮组织 2)结缔组织 3)肌组织 4)神经组织 基本要求: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分布;结缔组织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骨单位的概念;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分类;三种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神经组织的组成、突触的概念。熟悉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腺上皮和腺、内分泌和外分泌的概念;血浆、血清的概念;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和心肌纤维的闰盘结构;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的概念、分类。 教学重点:被覆上皮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血液的组成;突触的概念。 教学难点: 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突触的概念。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模型;挂图;多媒体。 3、第三章运动系统

(完整word版)正常人体学基础试题

正常人体学基础试题 (填空题) 1、细胞的基本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2、根据结构和功能,肌组织可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三种。 3、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4、膈有三个裂孔,分别是(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和(主动脉裂孔)。 5、膈收缩时,膈的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 6、腹前外侧壁的三块扁肌由浅入深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7、呼吸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等。 8、壁胸膜按其衬覆部位可分为四部分,即(胸膜顶)、(膈胸膜)、(纵膈胸膜)、(肋胸膜)。 9、男性尿道分三部分即(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四部分,其三处狭窄是(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其中(尿道外口)最为狭窄。 10、子宫分三部分,由上至下为(子宫部)、(子宫体)和(子宫颈)。 11、营养心的动脉是(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 12、主动脉的三大分支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脾动脉)。 13、腹腔干的分支有(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 14、上肢较为恒定浅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 15、眼球纤维膜分为(角膜)和(巩膜)两部分,前者无色透明、无血管,富有(感觉神经末梢)。 16、眼球血管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17、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18、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先进入(后房),经(瞳孔)流入(前房),再经(虹膜角膜角),渗入(巩膜静脉窦),最后回流入(眼静脉)。 19、前庭蜗器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突出称为胸骨角。 2、鼻旁窦:是鼻腔周围的颅骨内与鼻腔相同的含气空腔 3、上呼吸道: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4、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加工、分解的过程,称为消化。 5、吸收:消化管内的物质透过过消化管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6、排卵:卵泡发育成熟后,向卵巢表面突出。最终破裂。次级卵细胞连同放射冠、透明带脱离卵巢,进入腹膜腔,这一过程称排卵。 7、虹膜角膜角:前房的周边即虹膜与角膜交界处所形成的夹角。 8、色盲:凡缺乏辨别某些颜色的能力。 (选择题) 1、关节的基本结构,不包括(C) A.关节面 B.关节腔 C.关节盘 D.关节囊 2、躯干骨不包括(C) A.椎骨 B.胸骨 C.锁骨 D.肋 3、连结椎骨的三条长韧带,不包括(D) A.棘间韧带 B.棘上韧带 C.前纵韧带 D.后纵韧带

[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呈左、右方向水平轴,与矢状轴呈直角交叉的轴线是 A.矢状轴 B.冠状轴 C.垂直轴 D.横轴 E.标准轴 2.将人体纵切分为左右两半所形成的切面是 A.水平面 B.冠状面 C.矢状面 D.横切面 E.纵切面 3.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蛋白质 4.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与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构成了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蛋白质 5.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并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蛋白质 6.与人体的长轴平行,即与地平面相垂直的轴称为 A.矢状轴 B.冠状轴 C.垂直轴 D.横轴 E.旋转轴 7.下列哪些生命活动存在负反馈 A. 血液凝固 B. 分娩 C. 排尿 D. 排卵 E. 动脉血压稳定 8.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 E.血液9.能比较直接而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 A.脑脊液B.血浆 C.尿液 D.淋巴液 E.细胞内液 10.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是 A.脑脊液B.血浆 C.组织液 D.淋巴液 E.细胞内液 (二)填空题 1.正常人体按照外形可分为、、和四大部分。 2.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功能相近的细胞与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构成。 3.人体的基本组织可分为、、、四大类。 4.所谓兴奋性就是生物体具有感受,产生的能力。 5.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调节、调节和调节。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三)名词解释 1.组织 2.兴奋性 *3.阈值 4.内环境 5.稳态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高职护理专业 开设学期:第1学期 计划学时:84 一、课程设置 (一)设置依据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就是依据高职护理专业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高端技能型护理人员得培养目标,针对护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对知识、技能、素质得要求, 同时兼顾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需求与学生得可持续发展需要等因素而开设得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得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与掌握人体各系统得组成,细胞、组织、器官得结构及功能,结构与功能融合统一,建立人体结构与功能得完整知识体系,为学习后续检验课程以及影像专业岗位实践起到非常重要得支撑作用。 (二)课程定位 《正常人体结构》就是护理专业得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就是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得一门必修基础课。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就是学习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各临床专业课得基础。 本课程就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整合而成,主要阐述正常人体各系统得组成、器官得形态、结构、人胚发生发育规律、器官与细胞得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规律。在医学中1 /3以上得名词均来源于本课程,所涉及得理论知识与技能在医学及医学相关行业得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着重培养学生崇敬、珍惜生命与救死扶伤得职业敬业精神,为职业道德得素质养成教育,培养增强学生社会能力做早期铺垫,在医学发展与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得地位与作用。 (三)设计思路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围绕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及生理学教学过程, 主要采用阶段性"问题”教学模式,即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得提出问题阶段;以观察、试验、小组讨论为主得解决问题阶段;及以教师为主得问题总结、知识迁移阶段。并设置了学习情景,使学生首先知道要掌握哪些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与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并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得学习能力,形态与功能、理论与实践、局部与整体、进化与发展相联系得学习观点,严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