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礼仪待客教案

小班礼仪待客教案

小班礼仪待客教案

【篇一:待客做客礼仪(小学礼仪教案)】

1、待客做客礼仪

目的:

1、知道待客、做客的礼仪常识,教育学生做客要有礼貌,待客要热情大方;

2、在做客、待客的表演活动中,充分体现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

活动主持:羊晶晶、陈益燕

活动准备:

句或格言。

2、制作“待客做客礼仪贺卡”。

3、学生搜集待客做客礼仪方面的名句、格言。

教学过程:

一、谈一谈,待客做客的经历

1、师导入: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做客、待客有礼貌是尊重他人、讲文明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想同学们都曾有过待客做客

的经历,请大家谈一谈,你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2、回忆1:当你到别人家做客时,别人怎样接待你的?你的心情怎样?

3、回忆2:你家里来客人了,你是如何接待他们的?

今天这节班会课,我们就来学习待客做客方面的礼仪。(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

4、谁能说说在待客做客礼仪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5、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不光要说得好,更重要的是应该落实到行动上。

二、看一看,学习待客做客方式

(一)待客礼仪

1、出示图:小主人接待客人的场景。

看图讨论:客人来到家,小主人是怎样做的?客人离开时,他又是

怎样做的?你觉得他的表现如何?

2、请看小品表演《家里来了客人》

让学生交流、回答小品中的小强待客时做得怎么样?哪地方做得对,哪地方做得不对?

3、让我们再次重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礼貌方面的有关要求:待人有礼,会使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到他人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和休息。

(二)做客礼仪

1、出示图:小主人随父母去做客的情景。

看图后讨论:盼盼到人家做客时,言行举止如何?哪些地方值得你

学习?

2、下面,我们再—起来学习做客礼仪,看看学校在做客礼仪方面又

是怎样要求的?

做客注意礼当先,先敲门,再问候,告别别忘说“再见”。具体做法

如下:

a、到别人家,应先敲门或按门铃,等到有人应声或出来迎接时再进去。

b、做客要彬彬有礼,主人家里所有的人,不论熟悉与否都应一一打招呼。

c、做客后离开时要向主人及其家属说:“再见”。

(让学生相互交流)

3、小结:只要我们做客时,能按照以上做客礼仪去做,就是一个文

明的小客人,就一定能受到主人的欢迎,主人一定会对你说:“欢迎

你下次再来”

(三)待客做客礼仪总结

1、回忆我校的待客做客礼仪,学生回答,板书:

亲戚朋友来做客,礼貌热情来招待。

端茶送水说请用,客人离去送门外。

做客注意礼当先,告别需要说再见。

学生齐声诵读。

2、分组学习,相互再介绍一些接待客人的方法和做客时需要注意的

地方。

三:小组内演一演,待客礼仪体验

1、几个人到同学家去玩;

2、妈妈的朋友来了;

3、有客人来家里吃饭;

4、和奶奶一起去亲戚家做客。

(1)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组讨论。

(2)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分角色,演一演。

师:大家想一想,在别人表演时,你应该做什么?

分小组开始表演。

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鼓励补充。

四、考一考

投影显示: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客人来到,主人应()。

(2)大人谈话时,我应该()。

(3)邀请客人进餐时,我应先()。

(4)到别人家做客时,敲门时()。

(5)在别人家做客时,我要坐得()。(请学生上来做示范)(6)主人给我吃水果,我会()。

(7)主人家要开饭了,我该(),因为()。

(8)平时不是节假日,下列时间哪个时间做客最合适?因为()。①、中午;②、吃饭时;③、晚上10点;④、晚上八时。五:制作贺卡,相互赠言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待客做客礼仪方面的名句、格言。

2、让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待客做客礼仪贺卡”上,写上格言,赠送给

好友,相互勉励。

3、评一评班级中的“待客做客礼仪之星”。

六、你应该知道的礼仪:

六、总结:

同学们,希望大家通过这节班会课,在待客做客礼仪方面,有新的

认识,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学校制定

的礼

仪目标去做,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开放的!愿

你们做文明礼仪的使者,遍撒文明礼仪的花种,使我们的社会变得

更加美好!

七:课后延伸,发展评价

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卡,及时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待客做客的表现,并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篇二:礼貌待客活动教案】

礼貌待客活动教案

提问:

(1)猴妈妈批评小猴对不对?为什么说他没礼貌?

(2)小猴的冤枉是什么?他哪做得对,哪做的不对?礼貌的孩子该怎么做?

小结:客人来了,友好招待小朋友一起玩是对的,但要讲求方式。不能只顾自己高兴,而影响了别人做事,打扰别人谈话是没礼貌的行为。

出示图片三幅,说说这些情况下小朋友应该怎样讲礼貌?为什么这么做?

图一:两个大人谈话时,孩子站一旁插话。

图二:妈妈下夜班休息时,孩子门外玩。

图三:爸爸伏案工作时,孩子想和他玩。

小结:礼貌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打扰,什么时候不该打扰。希望小朋友在家、在幼儿园、在公共场所要懂礼貌。

【篇三:小班礼仪活动教案】

小班礼仪活动教案日常生活礼仪

1、了解正确的称谓及常用的礼貌用语。

2、能有礼貌地自我介绍,见面时会互相问候。

3、懂得拜访礼仪和招待客人的礼仪知识。

4、有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目光注视对方。

5、有身边的人,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

6、懂得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

7、喜欢与人交往。邻里关系礼仪

1、知道应与邻居友好相处,碰到邻居会打招呼。

2、到朋友家拜访,穿戴整齐有序,不穿睡衣,先敲门,不可悄悄自己开门进去。

3、在家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吵扰邻居。现代通讯礼仪

1、学习打电话和接听电话的礼仪知识。

2、知道不能随便打别人的电话,要正确拨号。

3、称呼正确,说话有礼貌。

活动一:蓝色的树叶

活动目标:

1、体验作品中人物的情绪,知道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会使人快乐。

2、喜欢听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叶或树叶图片;图画纸;油画棒;音乐磁带、木偶两个、教学图片。活动指导:

一、出示蓝色的树叶,启发幼儿展开想象“为什么这片树叶是蓝色的”。

二、演示木偶,讲述故事第一遍,提问:

1、故事中有谁?

2、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讲述故事第二遍。

四、拓展幼儿思维,组织幼儿讨论

1、莲娜的树叶为什么是蓝色呢?

2、为什么卡佳老是不把绿颜色的铅笔借给莲娜?

3、如果我是卡佳,你要怎样做?

五、结合生活实践,启发幼儿要互相帮助,学习礼让需要帮助的朋友。

活动二:下雨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顺序讲出图片中发生的事情。

2、学习词语:滑倒、扶

3、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下雨天》、音乐磁带《《大雨和小雨》、头饰若干

活动指导:

一、音乐律动引入活动。

二、结合生活实践,引发幼儿展开讨论“下雨天,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

三、出示教学挂图第一张,遮住小猪出场的图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提问:

1、挂图中是什么天气?

2、图上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3、小羊滑倒了,该怎么办呢

五、教师逐下出示教学挂图2、3、4,引导幼儿讲述小羊、小猪滑倒后的事情。

学习词语:扶、互相帮助。

六、完整观赏图片,启发幼儿讨论“小猪做得对不对?小羊做得对不对?你喜欢谁?

七、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角色,参与表演,请其他幼儿边看表演边大声讲出表演的内容。

活动三、与天线宝宝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喜欢观看动画片,乐意跟着画面na \ma 的发音。

2、说出动画片中角色的名字和颜色。

活动准备:

天线宝宝的木偶、天线宝宝的动画片、四种颜色的胸卡

活动指导:

一、组织观看动画片《天线宝宝》,帮助幼儿记住人物的名字。

二、结合vcd,借助“天线宝宝”木偶,引导幼儿学习发“nana

\xixi\bobo\dingding等

人物名字,让幼儿发准“a\o\i\ing的音。

三、再次观看动画片,结合“天线宝宝”的图像,引导幼儿认识红、黄、兰、绿四种颜

色。

四、拓展幼儿思维“你喜欢什么颜色”

五、游戏“找宝宝”

1、师讲解游戏规则:乐曲《找朋友》响起,幼儿随着乐曲跳舞,音乐一停,幼儿根据自己胸卡的颜色找相同颜色的天线宝宝,找到了宝宝后,说:“我找到了**宝宝,**宝宝穿着*色的衣服。

2、幼儿游戏2~3次。

3、幼儿找与自己胸卡颜色相同的同伴交朋友。

活动四:小兔生病了

活动目标:

1、学习短句“我送给**”

2、乐意参加游戏,初步懂得互相关心。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小兔、能说出几种常见水果、食品的名称;

2、小兔及其他动物头饰若干、道具若干(萝卜、水果)

3、场景布置“小兔的家”

4、请大班幼儿协助表演《小兔生病了》

活动指导:

一、以《小兔生病了》情境表演引入。

二、围绕情境表演,引导幼儿内容复述表演内容。

提问:

小兔生病了,小动物们是怎样关心他的?(启发幼儿练习用短句“我

送给你**或我把**送给你)

三、游戏“小兔生病了”

1、师讲解游戏规则:四位大班哥哥姐姐扮商店营业员,幼儿人手一

个小篮,沿着布置好的情景(过小桥———跨洪沟——钻山洞)前行,一路走到商店里进行购物,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

2、引导幼儿带着礼物去看望小兔,引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四、以《幸福拍手歌》结束活动。

活动五:拉大锯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发“拉”、“锯”、“你”等字音,学习动词“拉”。

2、初步懂得与同伴友好地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指导:

一、教师合作拉大锯,引导幼儿猜测“我们在做什么”

二、结合动作演示,学习儿歌《拉大锯》

1、个别练习。

2、小组练习。

三、游戏“拉大锯”

1、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面对面坐好,手拉手坐在地毯上,边念儿

歌边按节奏做拉锯似的前倾和后仰的动作,中间不能停下”

2、幼儿两人一组合作游戏,提醒幼儿在游戏中注意与同伴协调合作。

四、彩虹伞游戏“老猫老猫几点钟”结束活动。

活动六:迷路的小花鸭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理解和表达歌曲中的小花鸭从难过到快乐的情绪变化。活动准备:

小鸭的木偶一个,音乐磁带《小花鸭》《母鸭带小鸭》、哭声

活动指导:

一、律动《母鸭带小鸭》引入活动室。

二、播入哭声,引发幼儿暇想。

师:听,谁在哭呀?

三、教师出示小鸭木偶,引出欣赏主题。

师:小鸭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呀?到底发生什么事呢?

四、师播放歌曲第一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

五、师播放歌曲第二遍,启发幼儿用动作大胆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

六、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学唱新歌。

七、游戏《迷路的小花鸭》

1、师讲解游戏规则;请几名幼儿扮迷路的小花鸭,听音乐自由表现,音乐结束后,“小花鸭”们自由地用语言、动作表达迷路后焦急、害

怕的心情。

2、幼儿听音乐做游戏。

八、律动《母鸭带小鸭》结束活动。

活动七:桃花瓣儿

活动目标:

1、学习欣赏文学作品。

2、培养关心他人的品质。

3、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

图画纸、红色颜料、湿布、贴纸图片《桃花瓣儿》、吸管

活动指导:

一、出示桃花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二、教师边操作贴纸图片,边播放故事录音。

三、教师出示故事主要人物形象,边讲述故事《桃花瓣儿》

四、交流分享,引导幼儿讨论

1、小兔为什么要把桃花瓣儿送给好朋友?

2、故事里的小动物用花瓣做什么?

五、情感升华。

如果你也得到桃花妈妈的花瓣,你想用它来帮助谁?

六、表达表现。

1、点画组:提供颜料、图画纸、引导幼儿进行点画

2、吹画组:提供吸管、图画纸,引导幼儿进行吹画“

3、泥塑组: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引导幼儿运用压扁、搓长、团圆

的技法制作桃花。

活动八:好朋友拉拉手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物体数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