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心理学记忆部分笔记

实验心理学记忆部分笔记

实验心理学记忆部分笔记
实验心理学记忆部分笔记

第九章记忆实验笔记

第一节记忆研究的变量和材料

一、记忆实验的基本变量

(一)自变量

自变量(或自变项)(independentvariable)是引起行为变化的因素。研究的自变量必须具备“定性”和“定量”两个条件。

以实验的刺激材料为例,若各个刺激单位性质不稳定或者渗入其他性质的材料,那么实验就不可能获得准确的量值。艾宾浩斯设计“无意义音节”,目的就是寻求能获得准确的量值。

所谓定性(qualitification),也就是保持刺激的性质,克服不确定性,这是实验有效性的又一个保证。在记忆实验中,设计无意义刺激材料为的是防止产生联想,由于被试者在知识、经验、理解上的不同,一旦产生联想,就会产生不同的记忆效果。

设计有意义刺激材料,要求划分“相等的意义单位”即定量(quantification),也是为了使每个被试者在实验中接受性质相同的自变量。只有这样,实验才能实施定量,结果才能比较。

按统计原理,保持刺激材料性质的恒定,才能达到刺激的各个子单元可以互比或互换。满足实验随意变更操作要求,这是保证刺激材料作为自变量的基本条件。

记忆实验中的自变量

1.刺激材料

2.刺激呈现的速度、间隔时间的长短;刺激的空间位置和距离;学习的遍数和时间等。

3.刺激作用的感觉通道或方式,实验的干扰条件。

4.实验研究要求回忆还是再认,或其他方式。

5.指导语。

(二)因变量

因变量(或依变项)(dependentvariable)即受自变量影响的行为表现。

传统记忆实验的因变量按照实验的内容和记忆过程的特点基本分成二大类:回忆类和再认类。回忆实验要求被试全部或部分再现先前所接受的刺激材料;而在再认实验中,被试是面对再次呈现的刺激材料,进行有选择地同一再认。

1. 回忆类实验 这类实验共有三种:系列回忆、自由回忆和对偶回忆(详见本章第二节)。

这三种实验的计量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有适宜各自特点的规则。这些规则包括:

(1)系列回忆要求记录符合系列顺序的量值或错误量,通常还要根据因变量反映前后系列的回忆特征;(2)自由回忆不要求被试恪守刺激呈现的序列顺序,允许随意提取记忆项目。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

只要在计量时注意各量值对应刺激项目(自变量)的关系,就可以比较深刻地揭示自由回忆的过程特征;

(3)在对偶回忆程序中刺激是成对呈现的,如“苹果——茄子”成对,被试回忆时,主试者再现“苹

果”一词,看被试者是否能回忆出“茄子”这个反应词。

2. 再认类实验

这类实验有两种基本程序。

第一是“是/否”式的实验,这是一种“二择一”程序。被试者的任务是从混入一定比例无关刺激的材料中,分辨出先前学习过的有关刺激来,反应报告只有“是”“否”两种。

第二种是“迫选再认”程序,这是“多择一”程序。被试者必须在多个选择中作出一次反应,其猜中的概率小于“二择一”程序中的猜中概率。这两种实验的因变量既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衍化成复杂的,犹如满足信号检测论(SDT)的计量方法。

(三)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或控制变项)(controlledvariable)是在实验过程中会对因变量发生影响、应被实验者控制的因素和条件,对它控制得好坏是心理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这个问题在高级心理过程的实验研究中表现得更加突出。记忆实验中要求实施控制变量有的是外显的,有的却是内隐的。控制外显的变量相对容易些。从构思实验起,就要充分考虑刺激材料、呈现方式、

实验环境、仪器性能、间隔时间、计量精度、感觉通道、样本大小、被试者分布以及指导语等环节的编排准备,一般都要有效地防止干扰,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

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关于控制那些无从确切把握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包括被试的动机、态度、情绪等社会性的额外变量,以及机体内部的变量,如饥饿、病症、疲劳等。

二、记忆研究的材料

A在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一般要符合以下标准:

1.材料对每个被试者来说,在熟悉程度上应是相等的。这样才能保证所有被试者从同一基线开始学习,测出的效果才能归之于实验条件的作用。

2.材料在数量上或意义上可以分为相等的单位。这样既便于记分,又便于对实验结果作数量化的分析。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倘若以掌握全部材料所需要的时间或尝试的次数作为记分标准的话,就无需把材料分成相等的单位。

3.材料应为被试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学会和掌握的。若一次使用的材料过多、费时过长,势必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同时让被试这么长时间留在实验室中也是不可能的。

A这些材料概括起来有二大类:言语材料和非言语材料。言语材料又可分为无意义的和有意义的两类。

(一)无意义材料

A无意义音节是言语材料中的一种,言语材料是指音节、字母、单词、句子、诗歌、散文和数字等。其中音节、字母和某种条件下的数字都属于无意义的言语材料。

A艾宾浩斯首创了“无意义音节”,目的是为他的记忆实验提供大量难度相等的材料,控制刺激项目可能引起的联想。他设计的无意义音节字共有2300个。每个由一个元音和首尾两个辅音组成。它的实验以自己为被试者。具体运用时,他把一切可能的拼合都一一单独写在一张纸片上,把它们洗均,然后从中抽出每一字表所需要的数目,直到每个音节都用过为止,然后把所有的纸片重新洗一遍。采取这种方法可能会碰到熟悉的组合字,但艾宾浩斯认为,对一个稳定的被试者来说,只要学习的字充分多,那些偶然出现的误差就能得到平衡。

设计无意义音节的主要目的是要控制联想

(二)有意义材料

巴特利特(Bartlett,1932)认为一般的记忆实验由于采用无意义刺激材料,对于日常生活的记忆缺乏现实意义。事实上,一个人总有很大的潜力从材料中得出符合个人偏好的意义,剥夺这种机会就很难看到被试者如何把材料加以组织和吸收。

奥尔伯特和普斯特曼(Allport&Postman,1974)的一项研究结果与巴特利特的假说基本吻合。他们有意编造几个战时的谣言故事,并使这些故事相当自由地发展起来,然后注意它们在传播中的变化。结果证明,在传播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加上了一些他们自己在知觉和回忆中的错误,而这种变化与传说中的人对所在地区的恐惧和愿望相一致。

(三)其他刺激材料

其他刺激材料,如图形材料,设计时要考虑“复杂性”、“抽象性”和“相似性”这三个

因素。前人的经验表明:被试者面对要求其学习、记忆的图形刺激所做的“意义搜索”过程,要比我们通常认为的“留下感觉印象”的过程复杂得多。由于这个原因,实验者为了取得有效的结论,选择刺激材料的任务就显得很艰巨。

哈纳瓦尔特(Hanawalt,1937)采用形状基本保持一致的刺激材料,研究被试者根据模画和记忆所画的图画,揭示出知觉和画图的综合作用常常是记忆错误的原因。尽管现在关于图形记忆的研究很多,发展水平也大有提高,可是如何控制诸如知觉、动作之类的因素对记忆过程的影响问题仍然需要从材料的“复杂性”、“抽象性”和“相似性”入手。

除了“图片材料”外,其他比较特殊并具有典型性的材料还有许多,如听觉记忆材料、嗅觉记忆材料、动作记忆材料。一般说来,这些材料的设计思想都没有超出上述材料的范围,研究者只要把握住如何使材料更加适宜研究目的就可以了。

第二节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A感觉记忆(或感官记忆)(sensorymemory,简称SR)又称为瞬时记忆(immediatememory)。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便产生感觉知觉,当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仍按原来的形式保持一个极短暂的瞬间,犹如按原先的样子登记了下来,这种短暂的保持或登记就是感觉记忆。

在感觉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0.25~2秒。在感觉记忆中信息完全依据它具有的物理性编码,有鲜明的形象性。感觉记忆中保持的材料如受到注意,它就转入短时记忆,如没有受到注意,它就会很快消失。

A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简称STM)是指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广度(记忆广度指材料呈现一次后被试者能记住的最大值)大约为7±2个组块。但如何组织好材料,在记忆储存的能量方面有重要影响。

A长时记忆(long-termmemroy,简称LTM)是从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都能保持的记忆。

从信息来源来说,它是对短时记忆加工复述的结果,但也有些长时记忆是由于印象深刻,如富有情感的事物,便能一次形成。

在长时记忆里,大多是以意义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的,即按意义加以整理、归类储存和提取。人类的长时记忆大多数是要经过言语加工的。材料的组合依赖于概念的分类。但在长时记忆中编码方式有听觉的,也有视觉的等等。

一、回忆法

回忆法(recallmethod)是研究记忆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当原来的识记材料不在面前时,要求被试者再现出原来识记材料的方法,故而也称再现法(或复现法)(reproductionmethod)。

回忆法又可分为三种主要形式:系列回忆法、对偶回忆法、自由回忆法。

(一)系列回忆法(serialrecallmethod)

A系列回忆法(或依序回忆法)这种方法的主旨是要测量被试者达到某种记忆标准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或学习遍数,所以又称为学习时间(遍数)法(methodoflearningtime)。

A系列回忆法的基本程序比较简单:实验者根据材料特点先确定“熟练的标准”,要求被试者背诵实验材料,直到符合标准为止。为了达到所订“标准”,被试者需要一定的时间或者经过多次“尝试”,实验者再根据时间或遍数确定被试者的回忆水平。

运用系列回忆法可以很容易地研究回忆的系列材料的特点。通常的做法是一遍一遍地呈现系列刺激,直到被试者能正确无误地预先说出下一个项目为止,实验者统计被试者预报每一个项目出现的错误或错误率。

A麦凯里和亨特(McCarey&Hunter,1953)曾证明,用错误量和错误率计量的总趋势相同,但采用错误率指标似乎更利于排除难度变化对刺激材料的干扰。图9-4就反映了用错误

量和错误率为指标,并且用二种速度呈现刺激的系列位置效应的曲线。

这项研究表明,系列的开始部分,或最初学的项目较容易记忆,末尾部分或最后(时间最近)学习的材料也容易记忆,而中间部分是最难记忆的。这就是系列材料效应(或序位效应)(serial-positioneffect)。从信息加工理论(或讯息处理论)来看,系列材料效应则与注意和信息加工的策略有关。这些在以后还将论述到[见本节一之(三)]。

(二)对偶回忆法(pairedrecallmethod)

A对偶回忆法又可称为成对联合法(或联对法)(pairedassociates,简称PA),是由卡尔金斯(Calkins,1896)于19世纪末提出。

A对偶回忆法实验一般有两种程序,一是预期法,二是检验法。

1. 预期法(anticipativemethod)

预期法的程序分成两步:第一步先单独显示刺激项目,要被试者努力预想对应的反应项目;

第二步将刺激项目和反应项目成对呈现。

刺激材料全部呈现完毕后,实验者改变顺序做第二轮。每出现一次刺激项目就要求被试者尝试报告反应项目,不管被试者能不能报告,间隔一过就同时呈现刺激项目和相对应的反应项目作为强化或反强化,如此,一轮一轮做到被试全部记住为止。

2. 检验法(testmethod)

检验法程序不同于预期法的地方是,被试者先学习材料的所有刺激和对应的反应项目。检验一般不规定速度,允许有足够的时间让被试者回忆,但具体操作时实验者仍可限定时间,比如30秒。检验程序也是一轮一轮地进行的,一被试者全部通过为终结,而每实验一轮要改变呈现顺序。根据这样的安排,检验阶段的刺激出示顺序必须不同于预期程序(见图9-6)。

在对偶回忆法实验中,刺激材料和配对是极其重要的变量。

(三)自由回忆法(freerecallmethod)

自由回忆法对所回忆的资料在顺序上不加限制。

自由回忆也遵循某些规律。被试者无顺序回忆实际上表现出三条规律:

1.自由回忆法能体现系列材料效应

典型的数据出自迪斯(Deese,1957)的实验。他们以每秒钟一个的速度向被试者念刺激词,刺激词的长度为10个或32个词不等,获得的结果可画成图9-8所示的曲线。这一实验揭示了二种效应:近因效应(或时近效应)(recencyeffect),表示末尾刺激的词记忆最好;首因效应(或初始效应)(primacyeffect),表示最先呈现的刺激回忆效果次之。在一个长的刺激程序中,刺激的中间部分回忆时相对难一些,曲线中间部分起伏不大,处于最低部位,如图中的渐近线。

2.自由回忆的顺序表现出一定的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实验来认识:

其一为鲍斯菲尔德(Bousfield,1953)的实验内容是回忆的分类倾向性。

他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向被试者呈现四类名词(动物、人名、职业名称、蔬菜名称)共60个。结果证明被试的回忆是分类“群集”的。

其二为图尔文(Tulving,1962)做的实验,他选了一系列假设是互不相关的16个单词作为刺激,并以不同的顺序呈现16次。分析被试者每次自由回忆的结果,发现每次反应的顺序与最后一次的反应顺序都有联系。图尔文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主体组织(subjectorganization)。

3.自由回忆并没有耗尽全部有关记忆

19世纪末柯克帕特里克就证明,自由回忆之后残存的记忆用再认实验还能提取检测。更简单的方法是进行提示回忆,一个不能自由回忆的刺激项目一经提示常常能回忆成功。根

据这一特点,在有些实验中,研究者较多地选用再认法。

二、再认法(recognitionmethod)

再认法是检查记忆保持量的方法,它是把识记过的材料(亦称旧材料)和未识记过的材料(亦称新材料)混合在一起,要求被试者把两种材料区分开来。

其程序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先向被试者呈现一系列刺激项目,接着将含有先呈现的刺激称为有关刺激(relevancestimulus),即识记过的材料,后呈现的包括有关刺激和无关刺激(irrelevancestimulus)即未识记过的材料。如有关刺激有20项,无关刺激有30项,合起来后呈现的就有50项刺激了。刺激呈现后,要求被试者逐项判断并作出“是”或“否”的反应,反应“是”的意思表示他认识这项刺激或判定这项刺激在第一次呈现中曾经看到过。反之,则反应“否”。实验程序要求被试者做的是“二择一”选择,体现了“再认法”的基本程序。

三、再学法(relearning)

再学法也称节省法(savingmethod)。

此法是要求被试者学习一种材料,达一定标准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样的程序重新学习这些学过的材料,达到初次学习的标准为止。再学习与初学习两次学习所需要的练习次数之差,即代表初学习之后所保持的记忆。

再学法是艾宾浩斯早期创立且颇为看重的方法。保持(或保留)(retention)是记忆以后,保

留印象的过程。

四、重建法

重建法(或重构法)(reconstructionmethod)。

它的程序简单地说就是请被试者复现刺激项目的次序或排列。

五、部分报告法

斯珀林针对传统的短时记忆方法的某些缺点,设计了部分报告法(par-tial-reportprocedure),以便弥补以前那些用全部报告法(或整体报告法)(whole-reportprocedure)研究短时记忆的缺陷。

全部报告法测量被试者依次识记的全部刺激,但实际上,即使被试者记住了某个量值的刺激,在报告时也总会遗忘一部分,实验者最后检测到的量值总是偏低的。

部分报告法运用随机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住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部分报告法的刺激呈现与全部报告法相同。斯珀灵的研究将全部刺激项目排成3×4的矩阵,刺激以50毫秒的时程呈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例如音调:高音——第一行;中音——第二行;低音——第三行)报告相应的刺激行项目。根据被试者报告的准确率很容易计算出被试者的记忆量。例如,对每行有4个字符刺激,被试者平均报告量是3.04个,则准确率为76%,又知刺激项目的总字符是3×4=12个,以76%计准确率,则被试者的瞬时记忆量为9.12个。参见图9-10。

六、记忆广度法(memoryspanmethod)

记忆广度法乃是研究记忆材料呈现一次后所能记忆最大量的方法。

记忆广度的研究最早是由贾克布斯(Jakobs,1887)创用的,它是根据艾宾浩斯发明的系列回忆法稍加改动形成的。研究者事先准备好一系列若干项目的刺激材料,各项目分别有3到12个左右的数字符号。实验时,主试者口述或用速示器向被试者呈现某个刺激项目,刺激消失即请被试者按照同样的次序说出刺激内容。实验的目的是根据被试者的反应,度量他能正确记忆多少项目。刺激内容可以是数字、符号、单词等等。为了避免误差,研究者一般得准备多套等价的材料,每个刺激只对被试者使用一次。

实验一般从一个短的刺激开始,逐步增加长度,直到被试回答发生错误为止。关于记分

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设每种刺激长度为三个项目,每一个完全记住的项目得三分之一分。假如被试者通过6个和6个以下长度的全部刺激,记6分。他还通过一次7个数目的刺激,一次9个数目的刺激,但8个数目的刺激

没有通过,那么总分是6+(2/3)。有人认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有问题,于是引出第二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若被试者做对了8个项目的刺激,但没有通过9位数的刺激。我们知道他的“广度”至少为8,但不够9,于是取两数的中点记分。实验可以进行几轮,算出每轮的平均值再平均计算得分。这种方法就像心理物理法计算阈值那样在理论上有依托,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改良的方法。

对此,奥伯利(Oberly,1928)的一项研究常常被人引用。他的刺激系列的长度以2到14个数字不等,测量被试正确回忆的数目,结果如图9-13所示。图中50%的正确率对应的实际广度量约为8.7。

由于记忆广度的实验程序比较简单,因此一经使用就开拓出许多方面的研究,从较早的文献中可以见到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例如,记忆广度因年龄而变化;经过训练能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超广度呈现刺激材料,会使被试者降低广度。

七、分散注意法

分散注意法(distractormethod)程序的关键是在记忆的保持阶段

为防止被试者利用刺激间隙进行重复练习,必须把他的注意从记忆的材料上转移开来,1959年彼得森他们设计被试者对三个字母的组合或三个辅音字母的组合(例如X—J—R)进行记忆测验。刺激以三个音串的方式呈现1秒钟,紧接着给被试者一个三位数字,让他从这个数字开始每次减去3地倒着计算。实验者在适当的间隔时给予一个信号,这时被试者必须立即对原刺激作出回忆。当时他们确定的回忆间隔分别定在3,6,9,12,15和18秒以后。从图9-14可见,仅间隔3秒钟,被试者显然就有了遗忘(回忆的正确率是90%左右),而到18秒钟时,回忆的正确率猛降到了10%以下,其遗忘的发展和艾宾浩斯曲线的趋势十分相近。默多克(Murdock,1961)用几乎一样的程序,只是选择了不同的材料重复彼得森的实验,结果除单词的保持时间较长些外,其他都相同。图9-15上可见到三条相近的曲线,1、2为三辅音连串,4为三词组合,3是一个单词的曲线。

第三节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其根本特征是被试者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能自然地表现出来,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者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故这种记忆也被称作无意识记忆(或潜意识记忆)(unconsciousmem-ory)或无察觉记忆(unawarememory)。

一、内隐记忆的研究领域

内隐记忆主要来自五个不同但又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再学时的节省,阈下编码刺激的作用,无意识学习,启动效应以及健忘症病人的残余学习。

(一)再学时的节省

斯莱梅卡等人(Slameckaetal.,1985)认为,可以把再学时的节省当作内隐记忆的指标,再学一个先前学过的词表并不依赖于先前学习片断的外显记忆,外显记忆在这里是指能完全再认或回忆学习过的材料。而对那些不能再认和回忆的材料,由于曾经学习过,再学时就会缩短时间——表现为节省,这就可以认为是内隐记忆的作用。纳尔逊(Nelson,1978)发现,既不能回忆又不能再认的项目也表现出节省。

(二)阈下编码刺激的作用

尽管支持阈下知觉的早期实验遭到了严厉的批评(Eriksen,1960),但最近利用新的实

验技术所做的实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不为被试主观知觉到的刺激,能被知觉系统作出高水平的加工(Fowler,etal.,1981;Marcel,1983)。一些实验证明,不能被有意识地知觉到,因而也不能被外显地记住的刺激,能够对不需要有意识地恢复阈下刺激的任务行为成绩发生影响。这些任务包括自由联想(freeassociation)及创造想象性故事和幻想(imag-inativestoryandfantasyproduction)等。

最近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在被试很少或没有对阈下刺激的外显记忆的条件下,存在着对这些刺激的内

隐记忆。威尔逊和扎琼(Wilson&Zajone,1980)给被试者呈现几何图形,由于呈现时间仅1毫秒,因此,被试者无法有意识地知觉到这些图形。由强迫再认作指标的外显记忆仅在随机水平上,然而,当给被试者呈现两个图形——其一是呈现过的,另一是新出现的——并要求他们选择较喜欢的一个图形时,却表现出明显的内隐记忆,被试者明显地偏向喜欢已呈现过的那个图形。谢蒙(Seamon,1983)也报告了类似的结果。曼德勒等人(Mandleretal.,1987)的研究表明,产生随机水平外显记忆的短暂刺激呈现能对非情感判断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给被试者短暂呈现一个令人讨厌的形容词能影响他对目标词的判断,尽管事实上他缺乏对这些词的外显再认(Bargh,1986)。刘易基(Lewiki,1985)发现,在给被试者阈下呈现一个形容词和名词组合(如old-tree)后,再问及有关名词的问题时(如Isatreebigoroldtree),被试者趋于选择呈现过的形容词。

(三)无意识学习

雷伯等人(Reberetal.,1976)关于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的一系列实验中,呈现根据不同人工语法规则产生的字母串,被试者分别在内隐指导条件或外显指导条件下学习这些字母串,然后再给被试者一些未学过的,根据相同规则产生的字母串,让其识别这些字母串是否符合语法规则,他们的研究证明,即使在不能有意识地、外显地知道这些规则时,被试者还是能够学会确定符合语法的字母串,在语法规则较为复杂时,记忆性的内隐学习比规则发现性的外显学习更有效。

贝里(Berry,1987)等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方法同样观察到了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并对内隐记忆所获得知识的意识性、抽象性以及两种学习方式的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无意识的学习机制比有意识思维更能检测微妙和复杂的关系。

(四)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是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启动效应一般又可分为重复启动效应和间接启动效应二种。

重复启动(repetitionpriming)是指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即后呈现的测验刺激完全相同于前呈现的启动刺激。在启动研究中,最常应用的测验方法有字汇确定(lexicaldecision)、词的确认(wordidentification)、以及词根或词段完词(wordstemorfragmentcompletion)。在词汇确定测验中(Scarborough,Gerard&Cortese,1979),要求被试者说明某特定的字母串是否构成一个合法的词,由某一字母串在第二次呈现时被试者作出词的决定所用的时滞减少来反映启动。在词的确认测验(Feustel,Shif-frin&Salasoo,1983),给被试者短暂呈现某一刺激,然后要求他们确认它,通过与新项目的比较,由被试者对新呈现项目确认精度的提高或确定新近呈现项目所需呈现时间的下降来反映启动,在完词测验中(Graf,Squire&Mandler1984),给予被试者一个词根(例如tab___,table)或词段(例如__ss__ss__,assassin),要求他们用想到的第一个合适的词来完成它。由对在先前学习词表上的词的使用的增加来反映启动。

经典的词汇确定测验中,要求被试说明某特定的字母串是否构成一个合法的词,由某一字母串第二次呈现时,被试者做出词的决定所用的时滞减少来反映启动。在词的确定测验中(Feusteletal.,1983)给被试短暂呈现某一刺激,然后要求他们确认它。通过与新项目的比

较,由被试对新近呈现项目确认精度的提高或确定新近呈现项目所需呈现时间的下降来反映启动。这两类内隐测验都可以归入重复启动的范畴。词汇确定测验也可用于间接启动(indirectpriming)的研究中,进行单词识别的有关规律的探索。

精确地说,重复启动范式与间接启动范式是有差别的,重复启动要求前后两次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间接启动除包含重复启动之外,还允许两刺激有所差别(Roedigeretal.,1990)。

内隐记忆的研究主要使用重复(直接)启动范式,包括前面介绍的四类测验以及偏好判断、单词提取等。使用间接启动范式也可以进行内隐记忆研究。比如在音似和形似启动中,学习阶段的启动物和测验阶段的目标词是在某一特征上相似。由于这种相似,先前对启动物(prime)的接触也可以导致对目标词(target)作业的反应时或正确率提高或其他影响。

(五)健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

有关健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研究可分为两大类:技能学习和重复启动。其中,技能学习的研究是由米尔纳和科金等(Milner&Corkinetal.,1968)开始的。他们发现,健忘症病人虽不能外显地记得他曾完成过某一任务,但能获得诸如追赶旋转体和镜形跟踪等运动技能。健全的运动技能学习和大致正常的知觉和认知技能在其他健忘症病人身上也得到了证明。健忘症病人的启动效应研究是由沃林顿和韦斯克朗茨(Warrington&Weiskrantz,1968,1970,1974,1978)的一系列重要实验开始的。他们二人发现,虽然健忘症病人的自由回忆和再认测验成绩遭受很大破坏,但当用词根或词段作为线索时,他们能表现出对一系列熟悉词的正常的保持。但随后使用词段线索的研究发现,病人的成绩有时受到破坏。现已清楚,当使用词段或其他线索时病人是否表现出正常的保持取决于测验的内隐和外显性质,当给予被试外显指导时,其成绩就会受到破坏,而当给予被试内隐指令时,病人就表现出与正常被试同样数量的启动。

上述观点已由大量实验所证实。最近,考察健忘症病人是否对记忆中无预先存在表象的新信息(如非词和无关词对等)具有正常的启动或内隐记忆,获得的结果并不一致。塞马克等(Cermarketal.,1985)发现,健忘症病人在非词的知觉确认任务上无启动效应。戴蒙得和罗津(Diamond&Rozin,1984)用三个字母的词根来测定内隐记忆,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格拉夫和沙克特(Graf&Schecter,1987)使用完词测验发现,一些健忘症病人——其记忆障碍相当轻——对无关词对间接获得的联系具有正常的内隐记忆,而重度健忘症病人却没有对新联系的内隐记忆。莫斯科维塔等人(Moscovitenetal.,1986)用对降级的无关词对的阅读任务来评价内隐记忆,在有严重记忆障碍的病人身上观察到正常的对新联系的内隐记忆。

总之,研究表明,健忘症病人能表现出对新获得信息的启动效应,但这种效应依赖于所使用的内隐记忆测验类型以及病人病情的轻重和程度。

除技能学习和重复启动现象之外,健忘症病人在其他情景下还表现出内隐、外显的分离。沙克(Schacteretal.,1987)等人证明,健忘症病人能学习一些虚构的关于人们的信息,但不能外显地记得他们刚被告知过此信息。且健忘症病人对先前呈现的旋律有偏好的现象。他们还发现,在一个短暂的接触之后,健忘症病人能较快地发现隐藏的图形。在上述情形下,被试均缺乏对实验材料和学习片段本身的外显恢复。

二、内隐记忆现象的理论解释

(一)什么是内隐记忆

对内隐记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从现象上看,内隐记忆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而存贮在大脑中的信息却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的现象。这就反映出了先前所学内容的存在和作用。其特征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

2.从研究模式看,内隐记忆是启动效应的一种,这在内隐记忆与启动效应的关系中已有

论述。

3.从测量上看,内隐记忆是另一类记忆任务,这类任务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去回忆所学习的内容,而是要求被试去完成某项操作,在被试的操作中反映出其所学内容的作用。这也是一类测量方法,即间接测验(indirecttest),或可称为内隐记忆测验(imPlicitmemorytest),也有人称之为不自觉记忆测验(unawarememorytest)o在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研究中,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是相分离的两种测量结果。

4.在心理学研究理论上看,研究者在对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进行深人研究后,提出一种理论假设——多重记忆说,推测记忆系统可划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这两个在机能上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Tulving&Sqthreetal,1985)。这就可以认为内隐记忆是通过间接测量和推理得出的,是一种假设的记忆系统的名称。

(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关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现有的结果至少在四个方面显示出外显和内隐记忆的不同:

1. 学习加工的水平又寸两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影响(Winnick&Daniel,1970;Jacoby&Dallas,1981)。

对新形成的联系的内隐和外显记忆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意义加工。但意义加工的水平(如用一词或造一句将两个无关词对联系起来)对外显记忆的效果影响较大,而对内隐记忆则影响较小(Graf&Schacter,1985;Schacter&Graf319阴)。

2. 学习和测验呈现方式的变化,对两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影响。

雅克比和达拉斯(Jacoby&Dallas,1981)发现,学习阶段所用听觉方式呈现材料,测验阶段用视觉方式呈现材料可减弱启动效应,使以单词辨识为指认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降低,而对以再认为指标的外显记忆则没有影响。格拉夫等人(Grafetal,1985)用单词补全和线索回忆测验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张厚

粟等(1989)的实验表明汉字音似的启动效应显著’而形似的启动效应则不显著。

3. 两种记忆保持的时间不同。

这一研究目前具有不同的结果:有实验表明启动效应可持续几天或几周,而在相同的时间间隔下,再认能力则显著消退(*u1Ving,SChC比r&a。rk,19踞)O但也有实验表明:某些启动效应非常短暂,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消退。而相同时间里的外显记忆却可保持(Graf,Mandler&Squire,1984)。用汉字材料的实验表明,保持时间与词干补笔的可能性大小有关沫澄等’1989)。

4.格拉夫和沙克特(Graf&Schacter,1987)的研究表明,某些干扰因素可以显著影响外显记忆,而对内隐的单词补全的启动效应则没有影响。

(三)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

目前影响最大、争议最热烈的是多重记忆系统说和加工说这二种理论。下面我们简要地介绍这二种理论。

1. 多重记忆系统说

A多重记忆系统说(multiplememorysystemsview)的核心是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记忆系统存在着不同的子系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现象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的子系统。

A图尔温等人(Tulvingetal,1985)提出启动效应(内隐记忆现象)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PercePtualrepresentationsystem),且用随机独立性的概念来论证这一观点。按照这一论证逻辑,可推出‘呐隐记忆的各种测验间应是随机相关的”结论。

但威瑟斯庞和莫斯科维达(With-erspoon&Moscovitch,1989)用实验证明:在两种内隐记忆

测验间发现了随机独立性。这就出现了矛盾。究其原因可能有三:

(1)论证逻辑正确,知觉表征系统独立存在,并可继续划分。

(2)论证逻辑不正确,不能从实验性分离现象推出机能上独立的记忆系统。

(3)记忆的确由不同的系统组成,但并不是以此逻辑论证所得。

图尔温等人坚持此一论证逻辑,继续将知觉表征系统再细分为字词系统、结构描述系统和概念语意系统。图尔温等(Tulvingetal.,1990)设计了新的实验,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多重记忆说的观点。实验发现:在外显记忆测验中,针对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线索,结果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相关;而在内隐记忆测验中,针对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线索,结果却是无关的。由此证明内隐记忆的表征和外显记忆的表征是不同的,内隐记忆代表知觉表征系统,这种系统没有单字的固定痕迹,是无痕迹的记忆系统(tracelessmemorysystem),但它可能包含单字的多重分布特征,每一重表征的唤起是通过一个特殊的线索来实现的。

神经心理学家在另一个研究层次上(认知神经学)提出了多重记忆说。有的还利用先进的正电子发射X射线断层照相术,以不同的推理逻辑论证了多重记忆说的观点。

在对健忘症病人的研究中,斯夸尔(L.R.Squire)把记忆分为两类:陈述记忆(declarativememory)和程序记忆(Proceduralmemory)。陈述记忆是唯一能进入意识中的可以觉察的记忆,而程序记忆只能通过记忆系统的操作来实现。另有一些神经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知觉表征系统(perceptualrepresentationsystems,简称PRS)和语意记忆系统(semanticmemorysystems),其核心与斯夸尔的观点是一致的。斯夸尔的观点代表着神经心理学家对此类记忆现象的看法,但对于陈述记忆与程序记忆的神经机制目前研究的还不多。一般说来,陈述记忆涉及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结构,它必须依赖大脑皮质及一些特殊脑区;而程序记忆中的启动效应则可能是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包括脊髓)所有主要神经节中的一种特性。

多重记忆说能较好地解释健忘症病人的记忆分离现象,因为各个记忆系统是独立的,当陈述记忆系统受损伤时,程序记忆系统仍保持完好。对于正常人的记忆分离现象表现为,某变量只影响陈述记忆而不影响程序记忆,或某变量只影响程序记忆但不影响陈述记忆。

2. 加工说

解释内隐记忆现象的另一种理论为加工说,加工说(processingview)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加工过程不同,并不说明记忆系统存在着在机能上相独立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

加工说是适当传输加工(transfer-appropriateprocessing)的简称,它与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是对立的。

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罗迪格(Roediger,1990)提出传输适当认知程序(transfer-appropriateproceduresapproach)的观点,认为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过程(conceptuallydrivenprocessing)。概念驱动过程要求有意义的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印象等加工过程,正是句子的精细编码以及材料的有意义组织等因素,提高了直接测量(即外显记忆测验)的成绩。因此,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过程。

与此相反,大多数内隐记忆的测验非常依赖于学习时与测验时的知觉过程的匹配程度。许多内隐记忆测验几乎是提取过去经验中的知觉成分。因此,认为内隐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过程(data-drivenprocessing)。所以,影响概念加工的各种变量对内隐记忆测验就没有影响,而行为特征方面的变量对内隐记忆就会有很大影响;反过来也有这种分离。

布拉克斯顿(Blaxton,1989)设计了一组构思新颖的实验,发现实验性分离现象有规律地依赖于加工方式,支持了加工说。有些研究者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但沙克特最近在其系列研究中发现:某些线加工水平的变量对内隐记忆没有影响,这与加工说不相符。加工说从另一个侧面成功地说明正常被试的两类测验间的实验性分离现象。材料驱动测验与概念驱

动测验各自所要求的认知过程不同,若测验与学习的认知过程相匹配,则测验成绩就好;若不匹配,则测验成绩就差。这就会导致实验性分离现象。但是,此观点在对健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进行解释时却不理想。对于健忘症病人有意识记忆效果差、而无意识记忆效果好的现象的解释是,其概念驱动过程有障碍而材料驱动过程保持完好。但有些病人在那些要求概念驱动过程的无意识记忆中也表现出与正常人一样的启动效应,这就难以解释了。

综上所述,从某种意义上说,多重记忆系统说和加工水平说相辅相成,学术争论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揭示内隐记忆机理的日子已为时不远了。

第四节内隐记忆的测验方法

常见的间接测量方法还有知觉辨认法。

一、经典的测验方法

罗迪格等人(Roedigeretal.,1993)归纳了13种内隐记忆测验的类型,包括:残画辨认,词干补笔,残词补全,词汇决定,词的确认,知觉辨认,同音词拼写,相关信息的自由联想,新联系的完词,偏好判断,条件作用,习惯化,单词提取,人脸辨识等。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词干补笔和

知觉辨认二大类。

(一)词干补笔

词干补笔(word-stemcompletion)是指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测验时提供单字的头三个字母,让被试补写其余二或三个字母构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字。例如jui__填成juice,补笔的另一种形式是残词补全(wordfrag-mentcompletion),是让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缺一些字母的缺笔字填上适当的字母成为有意义的单字(如a__a__in填成assassin,__ys__ry 填成mystery等等)。虽然词干补全测量的是一些永久性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的提取也依赖于实验中发生的事件。

这里以沃林顿和韦斯克朗茨(Warrington&Weiskrantz,1970)对健忘症病人所作的实验为例。他们取四名健忘症病人为实验组,16名没有脑损伤的病人为控制组,两组被试在学习单字后进行四项测验。两项为直接测量:自由回忆和再认;两项为间接测量:词干补笔和模糊字辨认。实验结果见图9-16。从图上看见:(1)图A和图B显示,健忘症病人组在直接测量方法中成绩都比控制组差,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图C和图D显示,健忘症病人组在间接测量方法中成绩与控制组相比,虽略有高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这说明健忘症病人也能以一定方式保持语词的信息。但是当时人们解释为健忘症病人不能从短时记忆中把词语信息传到长时记忆中。然而,这种间接测量方法和直接测量方法的比较使用,显示了方法学上的优越性。

(二)知觉辨认

知觉辨认(perceptualideotification)乃是在实验中,被试首先学习一系列单字,然后要求他在速示条件下(30毫秒)辨认学过的单字以及另外一些未学过的单字。通常的结果是,学过的单字辨认率显著高于未学过的。在词汇决策实验中,被试首先学习系列单字,然后要求他对呈现的单字与无意义的字母串作出判断。通常反应时间是因变量(或依变项)。

模糊字辨认(wordfragmentidentification)是指在测验时呈现的单字的字母不大清楚,要求被试辨认是什么字。将单字模糊呈现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种是利用幻灯机投射焦距变化,焦点未集中时,屏幕上的投射是模糊不清的,由此造成模糊字。

这里以雅各比(Jacoby,1983)对正常人的实验为例。他让被试在三种条件下学习反义词。条件一为无上下文,被试看到“xxx——冷”而大声说出“冷”字,这是要求被试加工:“冷”字的字形。条件二为有上下文,被试看到“热——冷”的目标字并大声读出“冷”字,这是要求被试加工冷字的意义。条件三为产生(generation)条件,被试看到“热——???”,而要求被试说出“冷”字,这是条件一和条件二的结合,却要求被试既加工字形,也加工意

义。三种条件下,被试的一半用直接测量方法测验——即再认;另一半用间接测量方法测验——即知觉辨认。实验结果见图9-17。

从图9-17上可以看到,用直接测量方法(再认法)来测量,结果显示出:产生条件下击中概率高,有上下关系条件次之,无上下关系最差。与此恰恰相反的是用间接测量方法(知觉辨认)来测量,三种实验条件的结果显示出:无上下关系条件下击中概率最高,有上下关系条件次之,产生条件最差。这样雅各比在正常被试身上做的实验结果竟和沃林顿和韦斯克朗茨在病人身上做的实验结果何等相似。由此可知,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方法所得的实验结果正好相反。

雅各比通过运用知觉辨认和再认测验的比较,发现了交叉双重任务分离现象,这是在正常人身上用任务分离式发现的第一个交叉双重分离现象。再认测验中,产生条件击中概率最高,有上下文条件次之,无上下文最差,这

说明意义变量可促进再认测验的成绩。在知觉辨认测验中,三种实验条件的结果显示出:无上下文关系条件下击中概率最高,有上下文次之,产生条件最差,这说明意义变量抑制了知觉辨认的成绩。同一变量在两类测验中表现了不同的结果,说明这两类测验彼此不相同,可能是两种底层过程(外显和内隐记忆)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两种加工方式的差异造成的。

朱滢等(1991)运用类似于残词补全测验的方法,将汉字随机删去若干笔画,形成残字。测验时要求被试用首先想到的汉字,填出来,称为补笔测验,这种补笔实际上指残词补全,不包含词干补笔,例如:

补笔和知觉辨认是使用最广泛的内隐记忆测验方法。多重记忆系统说和迁移适当加工说都是在以比较内隐测验和外显测验的基础上,运用任务分离的范式,揭示两种测验表现出来的差异。前者认为内隐测验触及到的是一类不同于情节记忆、语义记忆的知觉表征系统。正是由知觉表征系统支持了内隐测验,情节记忆或语义记忆支配了外显测验,才使得两种测验表现出功能上的分离,否则,两种测验就应该有相同的功能表现。这样,如同再认测验揭示记忆一样,内隐测验就是揭示新的记忆系统的方法,人们就称之为任务比较方法学的技术。

任务比较方法学(task-comparisonmethodology)就是用不同的测验任务来揭示同一自变量(或自变项)的不同作用。它的基本假设是,完成不同的测验任务所需要提取的信息是不同的,因而参与的心理加工过程也不相同。这样,用不同的测验任务可以揭示不同的心理机能。如果同一自变量使不同测验任务有不一致或类似结果,就可以据此推测完成这些不同测验任务的心理状态和过程之间存在差异或类似。

从方法学上分析,新的测验方法引入实验,常常会产生一些预想不到的结果,而这些结果可能会带来新的观点,特别是不同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场合,情形更是如此。人们把不同测验任务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experimentaldissociation),它是任务比较中最有意义的部分。

图尔温曾对实验性分离作了如下的描述:符合实验性分离逻辑的实验是这样的:控制单一的变量而比较在两种不同的任务中变量的效应??,如果变量影响被试在一种任务中的操作,但不影响另一种任务的操作,或者变量对两种任务的操作的影响有不同的方向,我们就说分离产生了。(Tulving,1985)

实验性分离包括几种类型的实验设计:单一的分离(asingledissocia-tion),非交叉双重分离(uncrosseddoubledissociation),交叉双重分离(crosseddoubledissociation)和双向关联(reversed association)。

单一的分离是指实验中的一个自变量(符号V1)影响一测验任务(符号A),但不影响另一测验任务(符号B)。上面我们介绍的沃林顿等人的实验就是典型的单一的分离实验设计。

非交叉双重分离指的是,实验中有二个自变量,自变量V1影响任务A,但不影响任务

B;而自变量V2影响任务B,但不影响任务A。

交叉双重分离指的是,实验中一个自变量对两个任务有相反的作用。雅各比的实验就是典型的交叉双重分离实验设计。

双向关联指的是,在同一实验中,两个任务的结果既是正相关的,又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超出了单向性的表现。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使用越来越多的内隐记忆测量,或者探讨新的记忆系统的特征等,或者对功能上的任务分离进行更具体和细致的客观描述,在介绍了内隐记忆基本的二种方法之后,下面我们介绍近期发展起来的

一些内隐记忆测验。

二、非语词信息的内隐测验

接下来分两点介绍熟悉和不熟悉非言语信息的内隐测验方法。

(一)熟悉的非言语信息的内隐测验

这种类型的内隐记忆研究中,首先呈现图片或线条画给被试,这些图片或线条画都是熟悉的三维物体的二维特征。或者是有生命,如狗和牛;或是无生命的,如桌子或汽车。内隐测验时,要求被试识别知觉上已不完全的刺激,比如不完全的残图或简短呈现的物体的图片等非言语项目。为了考察图片和词之间的转换问题,测验时还辅以呈现残词或快速呈现的单词等言语项目。

下面举残图范式来说明。实验时最初呈现的是最不完全的形式,接下来逐渐呈现稍微完好一点的

图片,直到被试能够识别。在1小时或2周间隔后,呈现新、旧残图,结果表明:年龄越小的儿童比年龄大的和成年人在达到识别时,需要更多的尝试,启动效应用第二次呈现的识别成绩与第一次呈现的识别成绩的比例来表示。比例分析表明存在显著的启动效应,重要的是,在启动效应的大小上没有年龄效应。与启动效应的结果相对照,在yes/no再认测验上则有很大的年龄效应,从3岁到成人,外显记忆稳定地增加,而启动效应量在1小时和2周保持间隔之间出现了衰退,但每个年龄组在长时延迟后仍显示出相当大的启动效应。分析实验的结果,年龄变量的控制导致了内隐测验和外显测验的分离,外显测验上存在着年龄效应而内隐测验则没有。如果两类测验触及的是同样的记忆系统,那么就应该表现出相同的结果而不是出现分离

(dissociation),因此,实验性分离支持着一种新的记忆形成——内隐记忆的存在。

(二)新异非言语信息的内隐测验

至今已有一系列研究考察过新异非言语信息的活动效应,所谓“新异”的含意是相对于上述“熟悉的”而言的,其意是非熟悉。这类研究使用的内隐记忆测验在某种程度上类同于广泛使用言语领域的识别、完词和词汇决定等作业。

两个近期的研究着重于点阵的启动效应,在对严重健忘症病人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的目标材料是3×3点阵中5点的空间排列,它是由4条绒线连接组成的特殊因素。在给健忘症病人和一组控制被试呈现一系列这种点阵之后,用“点完成”测验来评估启动效应,在这个测验中呈现的是未被连接的5个点,要求被试用直线连接这5个点组成任意图形,每个图形都有许多可能的连法,主要是看被试是否倾向于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构成他们曾经学过的图形。结果健忘症病人组和控制组都有启动效应,并且还观察到启动效应和外显记忆的分离,在要求被试外显地记忆前后启动过的点阵的再认测验中,健忘症病人的图形启动效应却未受损坏。

点完成测验(pointconstructiontest)是一种新型的内隐记忆测验。健忘症病人再认成绩为随机水平,而启动效应十分明显,这直接证明了内隐记忆的存在。同时看到,被试编码对象的特殊图形点阵,在被试头脑中不存在预存的表征,结果仍然出现了启动效应,即使在健

忘症病人身上也有启动效应。

非启动信息内隐记忆测验使用的另一种间接测量方法是物体决定任务,由沙克特及其同事(Schacter,Bowers&Booker,1989)首先使用。在他们做的一系列实验中,目标材料是新异的不熟悉的三维物体的两维图像。其中一半描绘的是结构上可能的物体,它们的表面和边界连接起来可以以三维形式存在。另一半图像与此相反,代表的是不可能的物体,它们的表面边界或轮廓违反常规,使得它们不可能以三维形式存在,详见图9-18。在物体决定测验中,给被试快速呈现(100毫秒)可能和不可能图形,要求被试决定每个物体结构上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一半的被测物体是事先已学习过的,另一半是新的,主要的问题是新异物体的启动效应是否能观察到,亦即对可能与不可能物体的学习接触是否会提高判断正确率,用传统的直接测量方法之一(再认测量)评估外显记忆。

在这个实验中,先是学习任务,之后进行物体决定测验,诱使被试按照物体的全三维结构信息进行编码(要求被试指出每一个物体是朝左还是朝右的),结果出现了启动效应。相反’学习时要求被试按照物体的局部特征编码(指出每一物体的水平线多还是垂直线多),则未观察到启动效应。

这里,我们看到,运用随机独立性法则(lawofstochasticindepend-ence)判定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启动效应)的独立性是多重记忆系统说的支持者们常用的方法;随机独立性的存在是支持知觉表征系统假设的。

随机独立性法则来自于概率论关于相互独立随机事件的规定,若事件A与B满足P(AB)=P(A)·P(B),则称A和B相互独立。该规定又是在乘法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的。后者对A 事件或B事件的要求是两事件依次进行才可能由始点到达终点,单独进行A事件或B事件就不能完成任务,因此,这就要求被试要经历内隐测验和外显测验,亦即测量(任务)变量应该是组内变量。如果定义P(A)P(B)为简单概率、P(A·B)为联合概率的话,则简单概率指内隐测验或外显测验的正确率(或击中概率),联合概率是两类测验同时正确的项目与总测验项目的比例(朱滢等,1993)。在左/右(即上例中要求被试指出某一物体是朝左还是朝右)情景中,两类测验的简单概率之积与联合概率无显著差异,因此,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是相互独立的。

继这类实验之后,除了继续使用随机独立性法则证明两类测验的独立性外,研究的重点在于形成满足提取意识性标准的任务分离。实验者操纵加工深度变量与左/右编码作业的成绩。这是情理之中的,外显测验中有显著的加工水平的效应已为众多实验证实。但是,令人吃惊的是精细编码作业之后在内隐测验中未观察到任何启动效应。也就是说,随着加工水平的增加,启动效应下降至随机水平,任务分离出来了。加工深度(编码水平)变量的操纵导致在再认测验(外显记忆)和物体命名测验(内隐记忆)中表现出不同的结果,前者出现加工水平的效应,而后者则没有。

前面已介绍了词干补笔、残词补全、知觉辨认、词汇决定、词的确认、残图识别、点完成、物体决定等内隐记忆测验,这些方法的名称反映了它们的特点,它们在对记忆现象的揭示中,各显神通,表现了一定的生命力。

三、内隐孝习的测验方法

内隐记忆侧重于知识的提取,内隐记忆测验指向的都是记忆的提取过程。指导语也是测验开始前给出的。在编码阶段,给出的指导语目的只是在于控制实验变量以形成分离而不是形成两种测验类型。内隐学习则不同,虽然有人认为内隐学习是内隐研究领域之一,但内隐学习范式与内隐记忆范式是有差别的,内隐学习更着重于知识的获得和编码,其指导语针对的是被试的学习方式,因此,内隐学习的测验方法与外显测验基本上是相同的,两类学习的差别只是在于被试以何种策略去编码知识。

内隐学习的研究如果要与内隐记忆的任务分离范式联系起来的话,内隐学习范式符合提

取意识性标

准的要求,只是任务指导语出现的位置不同罢了,内隐记忆出现在学习后,测验前;内隐学习再现在学习前。

第二节记忆的类型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

阿特金森和希夫林(Atkinson和Shiffrin,1968)提出了记忆的多存贮模型(TheMulti-storeModelofMemory)。该模型把记忆看作是一个系统,按照信息在系统内储存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且,这三个子系统在信息的贮存量、保持时间、贮存形式(或通道)、提取方式、遗忘规律以及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等许多方面均存在不同。图8-9即为记忆的多存贮模型的结构。

(一)感觉记忆(sensorymemory)

感觉记忆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由于它的作用时间极其短暂,似乎只有瞬间的贮存,因而又可以称为瞬时记忆。

研究者认为,感觉记忆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容量几乎容纳了所有进入感觉器官的信息,但是保持时间只有0.5-3秒。这一特征是由斯波林(Sperling,1960)的部分报告法实验揭示出来的。此前的研究传统,通常要求被试在短暂刺激呈现后,尽可能多地报告出先前呈现过的刺激。此类整体报告研究认为人的感觉记忆容量仅为4-5个项目。而斯波林认为这个数值被大大低估了,因为或许有很多信息在被试尚未来得及报告以前便从感觉记忆中消退了。为此,斯波林变更传统研究程序,设计了部分报告法实验。

实验中,用速示器呈现3×4的字母卡片,呈现时间为50ms。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部分报告法并不要求被试努力报告所有12个字母;而是在每次刺激呈现完毕后给出随机的声音提示,指定被试报告某一行的字母。斯波林认为,由于被试在观察字母时根本不知道接下来必须报告哪一行,所以被试还是需要记忆12个字母;因此从部分报告法对单行项目的平均报告率,可以无偏地估计被试对所有12个项目的记忆容量。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感觉记忆容量远远超过了此前整体报告法的结论,而达到平均9.1个项目。而鉴于部分报告法中报告过程仍然占用时间,信息消退的影响仍不可避免,实际的感觉记忆容量恐怕还要大得多此外,后来的研究还发现,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贮存形式可能与其输入形式是一样的(Atkinson 和Shiffrin,1968),即信息的编码完全依据物理特性,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单一性。

(二)短时记忆

在瞬间记忆中被注意到的极少量信息会进入到信息加工的第二阶段----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简称STM)。短时记忆是指在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保持到十几秒直至一分钟左右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短时记忆对信息的贮存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和操作性的特点。相对于感觉记忆来说,短时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chunk)。所谓组块,是指将若干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信息加工单位(如单词)。组块的大小既受材料性质的制约,又与个体的知识经验相关。例如:同样是8位数字,如果是相互独立的8个数字,则是8个组块,而如果是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则只有一个组块,数字材料本身的意义特性和个体对自己家电话号码的已有经验决定了组块的大小。和感觉记忆的另一个不同点在于短时记忆编码并非按刺激的原有物理属性进行,而是依据听觉形式进行编码。研究发现,在短时记忆阶段,两个记忆项目读音相似时比外形相似时更易发生混淆。

有关短时记忆的编码,最初研究者普遍认为应以听觉编码为主,更确切地说,是听觉的(Auditory)、口语的(Verbal)、言语的(Linguistic)联合编码,或称AVL单元的编码。这一

观点的主要实验依据是:在字母短时记忆任务中,被试的提取错误往往发生在音似字而非形似字上,如将B误认为V或P,将M误认为N等(Conrad,1963;1964)。不过后来的研究者发现,短时记忆并不完全以听觉方式编码,例如莫雷(1986)的实验就证明了汉字短时记忆具有明显的视觉编码机制。在莫雷的研究中,记忆材料为汉字,实验自变量为字型复杂程度、字义的使用频率以及噪音类型,因变量采用信号检测论指标。结果发现,形近字的干扰作用较大,这证明了汉字短时记忆中的视觉编码机制。

(三)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保存时间一般只有一分钟左右。要使信息保持更长的时间,必须通过复述,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long-termmemory,简称LTM)。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首要区别在于:它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其记忆痕迹最长可以保持一生。其次,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干扰因素也有所不同。

塔尔文(1972)依据所贮存信息的类型,将长时记忆划分为两种类型: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接收和贮存关于个人的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语义记忆是运用语言时所必需的记忆,它接收和贮存各种知识。换句话说,情景记忆是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发生的事件的记忆,如”我昨晚看了一场电影”、”我上个月去了北京”等,它总是与个人生活中特定的时间或地点相联系。语义记忆则不同,它是对语词、概念、规则等抽象事物的记忆,如数学公式、物理定理等。

此外,佩威奥(1975)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两个系统,即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表象系统以表象代码来贮存关于具体的客体和事件的信息,它构成了非言语思维的表征方式;言语系统以言语代码来贮存言语信息,具有听觉-运动性质

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按照记忆的意识性标准,格拉夫和沙赫特(Graf和Schacter,1985)首先提出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区分。他们认为外显记忆(explicitmemory)是通过有意识的直接测试表现出来的,而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则是通过对记忆的无意识的间接测试表现出来的。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差异对内隐与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通过对脑损伤、脑的老化、脑不成熟、酒精中毒以及抑郁心境等个体差异的研究(Light 和Singh,1987;Hashrond等,1984;Hertel和Hardin,1990;Denny和Hunt,1992;Watkins 等,1992)表明,个体差异对外显记忆的影响十分明显,而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却相对不明显。

(二)学习和测验阶段感觉通道的改变对内隐和外显记忆影响不同

雅各比和达拉思(Jacoby和Da11as,1981)发现,学习阶段用听觉方式呈现材料,测验阶段用视觉方式呈现材料可减弱启动效应,使以单词辨别为指标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降低,而对以再认为指标的外显记忆则没有影响。格拉夫等(1985)用单词补全和线索回忆测验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张厚粲等(1989)的实验表明汉字音似的启动效应显著,而形似的启动效应则不显著。

(三)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加工特点不同

罗迪格(1990)指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有着不同的加工过程。外显记忆是概念驱动过程(conceptuallydrivenprocessing),是有意识的并需要注意资源的过程;而内隐记忆是材料驱动过程(data-drivenprocessing),是无意识的和不需要注意资源的过程。如果记忆材料在编码时更注重有意义的概念加工,则外显记忆的成绩将提高,内隐记忆却不受影响;而如果记忆材料在编码时更注重知觉过程的匹配程度,则内隐记忆的成绩将提高,外显记忆不受影响。大量实验研究均证实了罗迪格的观点。雅各比和达拉思(1981)的实验表明,是否对单词进行有意义的精细加工对外显记忆成绩有影响,而对内隐记忆无影响。帕金和罗索(Parkin 和Russo,1990)发现分散注意对词干补笔和残图补全等内隐测试无影响,但却严重影响回

忆和再认等外显测试的成绩。此外,改变学习和测验时刺激材料的知觉特征(如字体、呈现时声音的特点等)也会只影响内隐记忆,而不影响外显记忆(Jacoby和Hayman,1987;Schacter 和Church,1992)。

三、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

根据记忆内容在时间轴上的指向,可以将记忆分为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

前瞻记忆(prospectivememory)是指对于未来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即对于某种意向的记忆。它反映了将来的情况,使我们记得去做一些事情。

回溯记忆(retrospectivememory)指的是对于过去所发生事件的记忆。

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一)成功的前瞻记忆需要回溯记忆

艾因斯坦和麦克丹尼尔(Einstein和McDaniel,1990)指出成功的前瞻记忆的两点要求:记住发生了什么事(包括过去的行为和特定的目标事件);记住必须要在将来特定的时间执行某个行为或是对特定的目标事件做出反应。前者包含了回溯记忆成分,而后者不是。也就是说,成功的前瞻记忆需要回溯记忆。艾尔德曼和伯吉斯(Alderman和Burgess,1993)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证明了这一观点。他们研究了一个包疹性脑炎的患者GAS,脑炎使得GAS 患了严重的遗忘症。他不能回忆30分钟以前的事,而且在常规的神经心理学测验中,他不能完成任何记忆测验任务,包括某种行为记忆测验中的前瞻记忆成分(Wilson等,1991)和其它一些简单的前瞻记忆能力测试。比如,让GAS在10分钟以后或是闹钟响时拍手,在这种测验情景中,他会盯着闹钟看,并且很惊奇实验者为什么不停止闹钟,表明GAS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事情要做。当行为意向需要被提取和执行的时候,GAS忘记了他曾经有过这样的意向,这一意向为何产生以及它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激活。失败的回溯记忆导致了GAS 在前瞻记忆任务中的失败。说明回溯记忆的顺利进行是成功的前瞻记忆的前提条件。伯西亚凯(Bisiacchi,1996)对70岁以下的正常被试和70岁以上的老年被试进行了研究,结果对老年组进行因素分析时,发现前瞻记忆的得分、计划测验的得分和自由回忆测验的得分都属于相同因素。表明对于回溯记忆受损的老年组被试,其前瞻记忆的表现也同样受到了影响。(二)单向实验性分离(singledissociation)的假设

上述两项研究似乎告诉我们,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存在某种相关。而大量正常被试的研究却表明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是两个不相关的系统(Wilkins和Baddeley,1978;Einstein和McDaniel,1990;Meacham和Leiman,1982;Kvavilashvili,1987;Maylor,1990)。艾因斯坦和麦克丹尼尔(1990)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前瞻记忆任务中的回溯记忆成分对正常被试来说比较简单,只要回溯记忆的资源高于一个相对较低的阈限,回溯记忆成分就不会影响被试在前瞻记忆任务中的表现。而且,虽然回溯记忆受损会影响前瞻记忆,但是前瞻记忆受损,回溯记忆却会保持正常。沙利思和伯吉斯(1991)报告了3名额叶受损的病人,他们都保留了普通智力能力,并且在传统记忆测验中没有表现出困难,也就是没有回溯记忆的损伤;然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却缺乏自我组织能力,体现出前瞻记忆的损伤。为了研究他们的前瞻记忆表现,沙利思和伯吉斯设计了两项任务:一是让他们在15分钟内执行6个开放性的较为容易的任务,二是让他们在医院附近的购物区买东西(其中有很强的前瞻记忆成分)。结果发现3名被试在两项任务上的表现都很差,表明前瞻记忆的损伤不一定是由回溯记忆的损伤导致的。沙利思和伯吉斯(1997)对于上述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之间的复杂相关问题,使用了单向实验性分离(singledissociation)的假设加以阐释。单向实验性分离假设指的是,可以找到某种只影响前瞻记忆而不影响回溯记忆的变量(比如Shallice和Burgess报告的3名额叶受损病人),但却找不到另一种只影响回溯记忆而不影响前瞻记忆的变量。

(三)薄弱的多重系统(multiplememorysystem)假设

单向实验性分离部分地支持了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可能属于多重系统的假设。但是这种

假设的基础是很薄弱的。原因在于,实验性分离只在一个方向上得到了证实。也就是说,如果可以找到另一种只影响回溯记忆,但不影响前瞻记忆的变量,那么这种多重系统假设才会更加站得住脚。对此,考科伯克(Cockburk,1995)曾报告过一例病例,患者MG开始时在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中的表现都很差,但是后来尽管在回溯记忆中的分数几乎没有提高,却恢复了许多前瞻记忆能力。然而,由于该实验中前瞻记忆的任务具有一定特殊性,如:比一般前瞻记忆测验的回忆时间要短或是有很明显的提取线索,而且此例中使得前瞻记忆水平提高的变量究竟是什么也不明朗,因此还不能说多重系统假设得到完全支持。

综上,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的分类是记忆研究中的较新领域。研究表明两者间存在相互联系,但目前还不能完全确认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可能属于不同的记忆系统。

四、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

按照提取的准确性,可以将记忆划分为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

错误记忆(falsememory)是指,错误地声明一个以前未呈现过的词或从未发生过的事曾经出现过。

真实记忆(veridicalmemory)则是指正确地报告出曾经呈现过的词或发生过的事。

从记忆研究的历史上看,长期以来的记忆研究只局限于真实记忆的侧面,而普遍忽略了对错误记忆的分析。事实上,早先巴特莱特(1932)的工作已经证明了人类记忆的重构特征,部分地触及到了错误记忆的概念;然而这些研究在当时并没有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开展下去。直到罗迪格和麦克德莫特(1995)提出了错误记忆的经典研究范式----DRM范式之后,错误记忆才开始真正作为一个与传统的真实记忆相对的独立领域被探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错误记忆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人类记忆本质的重要信息,因而对错误的分析则有助于人们理解潜在的记忆过程。

目前,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错误记忆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已有研究揭示了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之间既相似又不同的一些方面:

(一)实验程序的相似性

在错误记忆的经典研究范式----DRM范式中,通常会向被试呈现多个学习词表,每个词表由一个未呈现的目标词,也被称作关键诱饵(如寒冷),和与它相联系的15个学习项目(如冬天、冰雪、霜冻、感冒、发抖等)组成。然后在测验阶段,让被试对呈现过的词进行自由回忆和再认。结果发现,在回忆和再认测验中被试将未呈现过的关键诱饵识别为”旧的”比率(即虚报率)接近那些实际呈现过的词的击中率(即真实记忆),也就是说,错误记忆发生了。该实验程序与传统的真实记忆研究程序其实是异曲同工的,即都为:先学习,后回忆和再认。只不过研究中借助了不同的因变量指标来揭示记忆的不同侧面。

(二)理论解释的共通性

许多研究者对错误记忆的产生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这些错误记忆的理论模型,如内隐激活反应理论和模糊痕迹理论,同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真实记忆。

内隐激活反应假设(implicitactivationresponsehypothesis,IAR)是由安德伍德(1965)提出的,他认为在学习阶段被试通过对学习项目的加工从而激活了这些实际上并未呈现的关键项目,并在后来的回忆或再认测验中表现出了对这目的错误回忆或错误再认。这种激活过程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在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中,关键项目的激活不是因为其真实地呈现,而是因为词表中相关项目的激活所导致。而且,词表项目与关键项目的关联程度越高,错误回忆或再认的次数也就越多。但是,如果增加词表中项目的内部相关性,则激活更容易向词表中的其他项目传递,而不易向关键项目传递。因此,词表的真实记忆会增加,而关键项目的错误记忆则减少。曼弗依、纳尔逊和寇玛苏(McEvoy、Nelson 和Komatsu,1999)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语义上的相关不仅可以通过提高学习项目的激活水平而增加真实记忆的可能性,也可以通过提高关键项目的激活水平而增加错误

记忆的可能性。布瑞内德和瑞纳(Brainerd和Reyna,1995)的模糊痕迹理论(fuzzy-tracetheory,FTT)指出字面及要点的痕迹是再认判断的基础。字面痕迹代表的是物理刺激的表面细节,而要点痕迹代表的是刺激的意义。曼弗依、纳尔逊和寇玛苏(1999)的实验中发现,当增加词表项目和关键项目之间的关联以提高关键项目的要点痕迹时,便会增加错误记忆的可能性。相应地,在真实记忆中,要点痕迹可以通过高水平语义加工产生,同样会提高真实记忆的水平。

(三)神经生理过程的一致性

沙赫特等人(1996)采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PET)进行的DRM范式实验发现,对关键项目的错误再认和对词表中学习项目的真实再认都与在左颞叶区增加的血流量相关。在沙赫特等人(1997)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的实验中,也发现真实再认和错误再认时颞叶区血流量增加。米勒等人(Miller等,2001)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错误和真实再认的差别进行了研究,并严格分析了真实再认和错误再认各自对应的P300成分,结果发现真实再认和错误再认之间没有差别。以上研究均未发现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的神经生理过程有明显不一致之处,暗示了两者间的共同联系。

(四)共同的影响因素

许多研究均发现:影响错误记忆的多种因素(如:词表容量、呈现方式、间隔时间、测验效应、重复学习、年龄因素、健忘症患者、词表特性等),同样也影响着真实记忆的效果。郭秀艳等(2004)同时操纵了关联性、时间间隔和学习程度三个影响因素,对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关联性对错误记忆有显著影响。而且当测验项目为未学过的无关项目时,几乎没有发生错误记忆现象。可见,关联性似乎是产生错误记忆的根源之一。这与凯茜等(Cathy等,1999)的结论相一致,他们发现错误记忆的产生和学过项目与关键诱饵的关联强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似乎说明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可能是同源的,即真实记忆是错误记忆的来源,因此,对于没有学过的无关项目,则既没有真实记忆,也不会有错误记忆。(2)错误记忆会随着学习程度的增加而降低。鉴于真实记忆会随着学习程度的增加而提高。这一结果似乎可以说明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共变联系,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类似一体两面的关系。(3)时间间隔对错误再认率没有影响,说明错误记忆一旦产生后极其顽固,不容易消退。这一点上,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产生了分离,因为后者的遗忘趋势是先快后慢。该实验结果揭示了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真实记忆可能是错误记忆的根源,两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们又在时间效应上存在分离。

综上所述,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之间的关系是动态而又复杂的,它们可能是同一记忆系统的不同表现,并有着相同的加工过程。

五、元记忆与客体记忆

元记忆和客体记忆的划分,是按照记忆加工和控制的层面来进行的。所谓客体记忆包括如前所述的各种记忆类型,它们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对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而元记忆则反映人类记忆的独特特征,即对自己的记忆活动所进行的了解和控制,是个体所具有的与自己的记忆活动有关的信念及监控系统,是人对自己记忆系统的认知。

元记忆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哈特在斯坦福大学所做的关于知晓感的博士论文,10年后,弗拉维尔和威尔曼(Flavell和Wellman,1971)才正式将之纳入记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之中。研究者们认为:元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认知系统,它是包括元记忆知识、元记忆监测和元记忆控制的有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的动态过程。个体的元记忆能力就是记忆者对自己记忆状态的评估能力和以这种评估为依据的对记忆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能力,表现在:①元记忆知识的多寡与可激活性;②元记忆监测判断的有效性;③元记忆控制的有效性。

(一)元记忆的理论假设

纳尔逊和奈伦斯(Nelson和Narens,1990)指出,人类的认知过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水平,而应区分为两个水平:元水平(metalevel)和客体水平(objectlevel),这两个水平各具特点又相互联系。相对应地,人的记忆过程则应区分为元记忆(metamemory)和客体记忆(objectmemory)。依据元水平与客体水平之间信息流方向的不同,记忆的信息加工存在两种关系和作用,即控制和监测。

控制表现为元水平调节客体水平,从而改变客体水平的加工状态或使客体自身加工过程发生一定变化。控制作用在记忆加工过程中体现为五种功能形式:确定学习(或识记)的目标和计划;确定学习时间的分配;选定信息加工模型;选择加工策略;发动、继续或中止记忆或提取过程。控制作用本身并不能从客体水平产生任何信息,它需要一些监测成分作为控制的依据。

监测则是元水平从客体水平获得信息,并依据该信息形成对客体记忆的各种类型的主观判断或评价,从而改变元水平的状态。监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回溯式监测,指对回忆、再认的答案作出正确与否的自信心判断。如:JOC(judgmentofconfidence)就是指被试完成了一项学习任务并进行了测验之后,他们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绩作出估计,借以考察被试对其成绩估计的准确性。另一类为前瞻式监测,指对即将执行的记忆任务的难度作预见性的判断,如:EOJ(easeoflearning),指在识记之前,对所要识记项目的难易程度作出的预见性判断;JOL(judgmentoflearning),指对当前已识记过的项目,在以后测验中成绩的预见性判断;FOK(feelingofknowing),指对当前回忆不出的项目,但又有”知晓感”的项目,在以后测验中成绩的预见性判断。

元记忆的监测和控制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监测是控制的基础,同时控制又有助于实现更为有效的监测。

(二)元记忆与客体记忆的关系

我们知道,在客体记忆中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识记、保持以及提取等阶段,在记忆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元记忆的监测与控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纳尔逊和奈伦斯(1990)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在整个记忆与学习过程中,监测与控制是如何交互起作用的(见图8-10所示)。

识记阶段:在学习之前,元记忆的监测作用表现为对将要识记项目的难易度的预见性判断(EOJ),元记忆的控制作用表现为预先选定加工模型。学习过程之中,元记忆的监测作用表现为JOL与FOK判断,元记忆控制作用体现为分配学习时间(指由学习者自我进行的学习;选择适当的加工策略;确定何时终止学习过程)。先做出JOL与FOK判断,形成对学习中现在所掌握的状态的元记忆估价,与应达到的学习标准进行比较,若少于该标准,则由控制作用决定继续学习(分配下面学习的时间,从元记忆库中提取适当的加工策略来进行学习);再形成新的FOK、JOL。直到达到标准,输出答案时才终止学习。

在保持阶段:主要的元记忆活动是维持住前面已习得的知识,可利用元记忆监测去判断,确保对保持测验中回忆不出的项目还应再学习多大程度,并决定分配合适的重复学习。

在提取阶段:,个体开始、继续或终止某一搜寻过程中可能涉及若干元记忆成分。(1)元记忆对提取的快速开始和终止起着重要作用。雷德(Reder,1988)指出个体对需要提取的项目能够很快作出开始搜寻的决定,是基于非常快速的FOK判断的基础之上的。这种FOK 判断是对正需寻求的答案的熟悉感,它是先于记忆提取出现的,并且比真实地回忆出答案要快得多。但FOK判断的依据可能是不同的,杨治良和杜建政(2000)以围棋中的定式2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线索可以利用的情况下,被试依据线索的熟悉性进行FOK判断;而在线索难以利用的情况下,被试会依据目标提取做FOK判断。(2)在搜寻过程中,对搜寻不出的项目是否继续搜寻还是终止,也与FOK有关。这取决于动态的FOK 的强度,当强度降低至维持搜寻所要求的阈限以下时,搜寻过程会终止。此时可能产生遗漏

实验心理学重点(来自2008级辅修班)

注:最近找到一个中文的‘实验心理学重点.doc'文档,这个文档来自2008级辅修实验心理学课堂,可能是某个同学或任课老师自己总结出来的提纲,我把它上传到2009辅修班的共享文件夹,供大家参考。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我的ppt文件中都有(会随着课程的深入逐步讲到),没有的东西不要求掌握,期末考试也不会考(期末考试的范围不出我的ppt文件)。 另,除了主要教科书外,本课程中文参考书可以选择: 舒华、张学民、韩在柱《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首选)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 朱莹《实验心理学》2000版本 范老师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设计是重点 1.实验的含义 从观察发展的历史看来,实验实质上就是一种观察。只不过和自然观察不同,它是一种人为操纵和控制现象发生条件下的观察,能说明因果性关系。所以一般将广义的观察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而狭义的观察特指自然观察。 实验研究(操纵和控制) 非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定义) 2.自变量的操纵 (1)如何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依次取一些不同的点,然后观察在这些不同值的条件下,相应的因变量的值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就说明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即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当然前提是对其它有关变量进行控制。 上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一些不同的点就是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实验研究中在确定自变量之后,就应该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水平了。 (2)自变量水平的确定问题 自变量的水平可以是性质上的差别,也可以是数量程度上的差别。自变量至少有两个水平,以便研究者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如果实验者因特定的目的而选取自变量的几个特定的水平,这时候称之为固定水平。如果实验者因一般的目的而随机抽取自变量的一些水平,这时候称之为随机水平。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是前者。即使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一般关系的时候,心理学家也通常采用固定水平的方法。所以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中,水平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由实验者特定选取。 自变量的水平选取一般都是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来确定。如果没有资料,还应该通过预实验来确定。 (3)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是比较具体的,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比如一些刺激变量。但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却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方便的确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于后者则比较困难。所以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测量的特征的过程。 3. 因变量的观测

《实验心理学》(朱滢版)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

第一章实验方法 第一节各种变量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1 、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 2 、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 、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 、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 、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 、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3 、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三、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困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四、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做一项有三个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三个实验的效率要高。第二,做一项实验比分别做

普通心理学之记忆干货

《普通心理学》之记忆干货 很喜欢普心里面对记忆的非正式定义:记忆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这块特殊物质上留下的痕迹。这篇文章不泛泛其谈,尽是干货,主要教会大家在记忆这一章节该如何复习、复习什么和详细的复习内容。对于心理学考研的同学,如果想考上,必须耐下性子地学,本章的重点在第三、第四、第五节。博仁考研为大家做了精细的总结。 记忆思维导图 详细复习内容如下(以《普通心理学》书中的顺序做笔记的框架),五角星越多表示越重要: 一.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注意这三个加红的词,这对于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三个概念特点的记忆,起着主线的作用。) (二)记忆的作用 这一块看一遍书就行,这个不重要。 (三)记忆的分类(除了第1点和第3点外,其它只考选择题) 1.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这块是记忆一章的重点,我在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会全面介绍。 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选择题常考点,长时记忆的分类) 情景记忆:是指人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去过的地方。 语义记忆:是指人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化学公式、乘法规则、一年有四季等。 3.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这块在第五节会详细介绍。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例如,在学习游泳之前,我们可能读过一些有关的书籍,记住了某些动作要领,这种记忆就是陈述性记忆;以后我们经过不断练习,把知识变成了游泳技能,真正学会了游泳,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 (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这一块,只考选择题,记住一些常考点,博仁老师总结如下: 1.白鼠跳台实验证明,反响回路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2.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 3.海马可能是长时记忆暂时性储存场所。 二.感觉记忆(常考简答题“感觉记忆的含义及主要特点”,以下四点就是答案。)★★★ (一)短时记忆的含义: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进入感觉器官的信息,完全按输入的原样,首先被登记在感觉记忆中。 (二)短时记忆的编码:有两种,第一种是视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叫图像记忆,第二种是听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叫声像记忆。(这里面涉及到整体报告法和局部报告法,其实就常考一个选择题: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三)短时记忆的存储:各种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量都大于可被利用的信息量,几乎进入感官的所有信息都能被登记。 (四)短时记忆的转换:感觉记忆中的信息都是未经心理加工的信息,是尚未受到意义分析的信息,被登记的信息只有受到特别注意或模式识别,才能转入短时记忆,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否则就会很快衰退而消失。

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6)

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6) 第六章知觉 知觉的定义 知觉(perception):是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是指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开端。 一、知觉的基本问题 知觉不仅是对到达大脑特定区域的感觉系统中神经冲动的简单传递,而且也包括对外部刺激的内部表征和意识。 知觉是从到达我们感受器官的刺激中抽取意义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把知觉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直接和间接知觉 直接知觉,以Gibson为代表,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间接知觉,以Gregory为代表,认为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间接加工过程具体体现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对立的过程。 自下而上过程(又称数据驱动过程)认为,知觉加工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成分开始的。 自上而下过程(又称概念驱动过程)认为,知觉加工中较高级的、整体的和抽象的水平影响低级的操作和运行。 (二)意识和知觉 知觉过程中关于意识的关键问题是:对感觉经验赋予意义的过程是否是在自动地、没有言语意识参与下进行的? 对于盲视的研究为意识和知觉的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盲视是用来描述没有意识到知觉存在时盲区所产生的视觉能力。 盲视研究中最著名的神经心理学病例是对DB所做的研究。 二、知觉组织的高级过程 (一)图形与背景(知觉的对象性) 图形具有iexcl;事物iexcl;±的特性,边界形成轮廓。 图形看起来离观察者较近,在背景的前面。 图形看来更明显、更好记忆、更具深刻性。 对图形和背景的区分是知觉组织的最基本的环节。 (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知觉的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接近性(proximityornearness)相似性(similarity)连续性(goodcontinuation)共同性(commonfate)对称性(symmetry)封闭性(closure)组织作用的测量 (三)形状知觉的拓扑学研究 拓扑学研究的是在拓扑变换下图形保持不变的性质和关系。 所谓拓扑变换是一对一的连续变换。在拓扑变换下图形保持不变的性质被称为拓扑性质。

实验心理学重点(附内容)

Lecture 1 导论 1、冯特、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和影响 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转变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科学。 艾宾浩斯:通过严格的系统测量来研究记忆。打破冯特的“不能用实验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宣言,以自己作被试进行了著名的记忆实验。开辟了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Lecture 2 科学心理学 1、掌握实验范式的概念,熟悉一些常用范式,如习惯化范式、stroop effect等 实验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 实验范式实际上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用途,第一,是为了是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第二,是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 习惯化范式: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用来探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感知觉、注意等。 Sstroop effect:Stoop发现red green blue grayyellow,这些单词分别用这五种颜色写出来,但单词的意义和颜色相矛盾,比如,用红色写的“green”。让被试逐个将这些单词的颜色读出来,这叫唱色;让被试将单词读出来,这叫念字。发现唱色明显较慢。80年代以后,传统的Stroop效应与启动效应等范式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实验范式:Stoop范式。 2、科学的方法的特征 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对心理行为现象的解释,具有可重复性和自我校正性。 心理研究也遵循科学探究的步骤。 科学方法的优越性(两个原则): A、强调经验观察:采用一定方法,系统观察现象,获得资料。“实验”的方法 B、提供了帮助人们判断知识和信念正误的程序,公开的、可以自我校正。观察所得组织为理论,并可检验或证伪。 3、理论的概念、功能及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理论:解释多个事件或关系的一组相关表述。 功能:为数据的系统化组织提供框架;依靠理论对实验结果作出预测。 与实验的关系:

朱莹 实验心理学笔记

北大朱滢《实验心理学》教材笔记 第一章实验方法 第一节各种变量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1 、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 2 、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 、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 、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 、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 、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3 、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l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l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三、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困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四、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l 做一项有三个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三个实验的效率要高。第二,做一项实验比分别做三项实验易于保持控制变量恒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几个自变量同时并存的情形下所概括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更接近生活实际。 l 一项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当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外一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

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 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 心理学的诞生。 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 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 用主义)(意识流) 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 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 ——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 “超我”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 人皮亚杰。 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 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 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 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 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 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 方式方法的特点。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 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 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

认知心理学期末重点

●认知:①认知是人类智慧之本及其运作。 ②认知是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缩减、添加、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Neisser ●认知心理学: 广义:以认知为取向的心理学。一切对认知(cognition)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主张人的心理因素如认知、价值、选择等 在人的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重视对高级认知过程如思维、智力等的研究。)狭义:指以信息加工观点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系统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并和计算机进行类比。计算机从周围环境接受输入的信 息,经过加工并储存起来,然后产生有计划的输出。人的系统和计算机一样。)美国百科全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 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 ●信息加工方式: ①自下而上的加工(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 息)自上而下的加工(人脑对信息的加工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 ②系列加工(对输入的信息是依次一个一个地加以处理)如:观看图片时,注视点总 是从一处跳到另一处,形成一定的扫描路线;语言的线条性。 平行加工(同时对所有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如:人对个别字母的辨认不如将字母放在一定的单词中;人对个别线段的识别不如将线段放在一个有结构的图形中。 ③控制性加工(各种要求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由注意发动,由注意维持)如:人的阅 读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 自动化加工(速度快,不容易受意识的控制,不需注意,或特别花费精力就可发生的认知加工。)如:读者从单词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往往是一种自动化过程。 ●产生背景: ①哲学背景:理念论(柏拉图)和实在论(亚里士多德);唯物论(笛卡儿“天赋观念 说”)和经验论(洛克“白板说”) ②心理学背景: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影响(冯特在创建实验心理学时,就立志志要以自然 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继承和反动(J.B.华生);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强调经验的整体性) ③相关学科背景: 计算机科学的影响:计算机科学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计算机对逻辑符号的操作与运用和人在思维时对语言、符号的操作与运用之间具有类 似之处,这样就可以在形式上把心理活动理解为对符号的操纵或加工过程。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渗透: 1、启发认知心理学家从系统、信息、控制的角度来研究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 2、认知心理学从这些理论中借用了很多术语。 语言学的影响:语言学研究的新进展,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Chomsky的语言学理论对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反应时实验法: 反映时技术:反应时是指自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至被试做出某一反应的时间。反应时又称为有机体反应潜伏期。它是一种反应变量,可作为个体成绩指标或内部 加工信息过程的复杂程度的指标。 减法反应时实验:用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该实验方法由荷兰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可以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2.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4.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 动机;能力和人格。 5.认知也叫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 6.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7.心理师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8.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9.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 10.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11.动物心理学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知觉(脊椎)和思维萌芽(灵长 类)三个阶段。 1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狼孩)。客观 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13.心理是社会的产物,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14.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5.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决定行为,行为表现心理。 16.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7.罗马医生盖伦提出“气质”概念,并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 18.19世纪中叶,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实验法的采用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19.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20.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 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1.学派(5个)有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22.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采用了内省实验的方法。 23.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在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 机能作用。创始人是杜威和安吉尔。 2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采用实验观察法。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25.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整体大于部 分之和。 2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的心理包含两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他把人的 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27.当代心理研究的主要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生理心理 学。 28.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29.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30.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 则。 31.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更多的应用到儿童)、调查法(访谈法、 问卷法)、个案法(长期追踪)、实验法(主测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3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普通心理学口诀

普通心理学22个记忆口诀 1.如何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选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强查货主)(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记忆技巧:突袭参选 2.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3)加强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培养。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结果等。 记忆技巧:母鸡指路很骄傲 3.记忆的品质有哪些? (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记忆技巧:准备吃米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3)学习程度; (4)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 记忆技巧:程序要义 5.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一)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四)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五)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六)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记忆技巧:副经理主管多组 6.如何有效组织复习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记忆技巧:室内约会方法多样 7.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二)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 (三)想象力训练 (四)引导学生积极幻想 记忆技巧:换表之恋 8.简述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 (2)思维的深刻性; (3)思维的敏捷性; (4)思维的灵活性; (5)思维的独立性; (6)思维的批判性。 记忆技巧:光身肚皮灵敏 9.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①强烈的刺激; ②新异的刺激; ③变化的刺激; ④对比的刺激; ⑤起指示作用的刺激

实验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必考考点 选择题 反应性:观察过程中参与者的反应 要求特征:导致被试猜测实验目的或实验者期望的一些有用线索 社会惰化列联研究决策标准感受性 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别。 操作性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不肯定间距 韦伯定律 最小可觉差JND:相距为一个差别阈限的两个刺激之间的差别所引起的内部感觉 费希纳定律:相信所有的最小可觉差都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增加,想做比例量表,其实是顺序量表。 史蒂文斯定律 盲视:描述被试不承认有意识知觉时其盲点具有知觉能力 客观阈限、主观阈限会聚操作 SOA 提示-刺激间隔心理不应期 不对称迁移等于延续效应阻滞实验消退 对偶联合回忆前摄干扰量表衰减效应 被试变量 ?天生的(年龄、性别、种族) ?社会引起的(社会阶层、宗教、居住区) ?疾病有关的(肢体残缺、智力低下、脑外伤、灾难后果) 简答题 阈限:我们能不能说乙的听觉更敏锐一些? 可能甲乙都有着同等的听觉感受性,但是他们判断是否听到声音的标准不一样。乙也许比较冒进,只要听到似乎有声音就说“有人敲门”;甲也许比较保守,除非有百分百的把握否则就会说“没听见”。 操作性定义的优缺点: 优点:1.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2.又处于研究假设的检验 缺点:往往只能涉及变量的少数特征,具有明显的排他性,难以表达完整意义。 实验设计 不同情绪对于不同情绪内容材料的记忆效果? 两个自变量各三个水平记忆效果再认的记忆数 什么实验设计、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方法,实验程序,实验预期结论

现成的实验 说出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有哪些三阶交互作用 主效应,有效应,无效应的条件 拉丁方设计

心理学笔记(完美版)

张厚桀版《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概论 一、心理学的概念 【识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二、心理学的分支 【领会】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 5.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领会】 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 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要求适应群体)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条件限制)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节省人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 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应用】 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1.认识内外世界 2.调整和控制行为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的概念 【识记】 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无意识 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 【领会】 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它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4)睡眠状态:这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以上四种意识状态是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此外,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如打麻醉针或吃特定的药物、吸毒后,会产生一种意识的扭曲状态;催眠实际上是一种受暗示的状态。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笔记整理 一、绪论(考1道单选,1道多选,2题共3分) 1.什么是实验心理学 广义(实验的心理学):应用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的代名词)。 狭义(心理实验学):研究如何进行心理实验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包括实验的基本理论、技能以及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 2.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目的 用以说明和解释人在完成某项任务时的心理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即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心理活动的方式),进而达到“控制”行为。 3.实验法的优点(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容易出多选) 1、可以创造实验条件使事件产生。 2、可以重复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 3、可以系统变化实验条件来考察事件的变化。 4、可以得出因果关系。 强调对各种变量的严格控制 4.实验法的局限性 1、有些复杂心理活动还难以使用实验法 2、有些特定心理现象(如违背伦理道德)不能使用实验法。 3、实验条件的人为性等因素导致实验结果缺乏实用性。 5.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 发现问题、查阅文献、理论思考、提出假设、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统计、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理论进行讨论、 撰写实验报告、发现新问题 6.几个重要的人以及其贡献 费希纳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用量化思想联系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费希纳定律),表明可以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 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 3、对现代实验心理学具有深远影响。 奠定了心理测量学的基础。 后人为弥补传统心理物理法的缺陷而发展出信号检测论。 冯特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倡导以心理现象(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而非“灵魂”。 2、提出必须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并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3、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促进科学心理学在国际内传播。

实验心理学笔记上

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由来 产生于1879年三个代表性人物: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 第二节科学方法的两个标志:经验观察;自我校正 1经验观察的角度:实验心理学要达到科学方法的标准,就必须发展出一套有效且稳定的观察方法,其观察结果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各种其 他因素的影响。必须回答“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这两大课题。 (2)自我校正方面:实验心理学能否自我校正?如果从实验法得来的结论同样可以通过实验法(也即通过其他实验)来进一步巩固证实,或与之相反地反驳质疑,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实验心理学具备了自我校正的能力。 非科学方法有哪些:权威、注意凝视、先验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实验法 1、观察法是通过一定程序收集资料,以期获得描述性的数据来简化复杂现象的过程。属于较为原始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类型: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与调查研究自然观察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个案研究是指深入地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调查研究是采用问卷或量表对某种现象进行大范围取样研究的方法。 2、相关研究法能够描述事物间共同变化的关系,但还是不能确定相互关联的事物孰为因果,其指标叫做相关系数(r)。(1)优点:可以显示变量间的共变关系,从而提示研究者注意到各种现象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2)缺点:其一,相关研究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其选用相关法的前提条件是否得到了满足。其二,相关研究法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 3、实验法(一)什么是实验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心 理学实验一般有以下几个要素:实验假设和推论;实验变量;实验控制 观察法有三种:自然观察、个案观察法、调查研究法 相关研究的改进:交叉—滞后法 实验研究的原则:(1)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2)保证被试推出的自由;(3)保证被试避免受到伤害;(4)保密的原则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1)确定课题,选择被试;(2)确定实验控制;(3)数据整合;(4)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节实验研究的变量 变量:指在数量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变量是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 无关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相关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额外变量控制变量: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那些变量。 实验的三个要素:假设、变量和控制一、变量:实验的基本特征二、自变量 自变量的分类1作业变量2环境变量3被试变量 (二)对在变量的操纵(1)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由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1972年提出,指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的定 义。(2确定自变量的各个水平 三、因变量(: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 (一)因变量的分类对因变量测量的指标 (1)客观指标:反应的速度;反应速度的差异;反应的正确性;反应标准;反应的难度 (2)主观指标:被试的口语记录:被试在实验是对自己心理活动过程所作叙述的记录或在实验之后他对主试提出的问题所做的回答的 记录)。 (二)对因变量的控制1、反应控制:目的:被试的反应确实发生在实验者感兴趣的因变量维度上,主要通过指导语来实现。指导语:是心理学实验中主试给被试交待任务时所说的话。指导语的要求:内容确定;指导语要完全;简单明确;指导语要标准化。 2选择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反应指标选择的标准:有效性(最重要),客观性,数量化。 3、避免量程限制影响有效性的典型情况: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它们统称天地效应。 天地效应: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而使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或者是最低端,从而使指标有效性遭受损失。 四、控制变量(一)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 1、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 2、要求特征:被试自发的对主 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方式进行反应。我们把这种称为要求特征。 额外变量的控制事前控制:1、排除法2、恒定法3、匹配法4、随机化法和抵消平衡法 事后控制:5、统计控制方法(协方差分析,剔除极端数据,分别加权等)。 第二节实验研究的设计 实验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1、实验采用多少自变量和因变量;2、各自变量内又采用多少处理水平;3、如何将被试分配到各自变量的各

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期末复习知识点

、选择题 1.实验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P22 2.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3.因变量:因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是实验者要观察和记录的变量。 4.额外变量:除了自变量外其他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随机的额外变量:偶然起作用的额外变量。(如受到意外干扰、 仪器性能不稳定等)系统的额外变量:经常地、稳定地起作用的变量。 5.操作性定义:根据可观察、可测量或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研究变量的定义。用于详细说明研究者要观察、测量和操作研究变量 的程序和活动。这指出研究者要测量一个变量必须做些什么,来界定或给予一个研究变量的含义。例如:智力:在某个智力量表上测得的分数。身高:为受测者采立姿,由地面到头顶点的垂直距离。攻击性、抑 郁、焦虑、饥饿 6.实验者效应:主试(实验者)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 期望。 控制办法:指导语标准化、采用双盲实验设计 7.被试期望效应:由于受试者预期某些测试结果,于是无意识地以某种形式操纵了实验步骤,或向实验人员报告他们希望得到的 结果。受试者期望效应能严重歪曲实验结果,因此需利用双盲( double-blind )方式进行实验来消除这效应。 8.数据的统计方法: 1)集中趋势:指一个可以代表分布中所有分数的数值。包括平均数、中数和众数研究问题:参加研究的女性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参加研究的男性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2)差异量数:标准差(SD )是常用的描述分数离散程度的指标。 研究问题:男性每周学习小时数的标准差是多少? 3)相关量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用相关系数表示。数据类型不同,计算相关的公式不同。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研究问题:学生的出生顺序与第一年的绩点有什么关系?皮尔逊积差相关研究问题:学习 小时数与第一年的绩点有什么关系? 4)卡方:用来确定观察次数与期望次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的非参数统计。 研究问题:男性和女性在研究水平上存在差异吗? 5)T 检验:用于判断两组等距或等比变量在统计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分为独立样本t 检验和相关样本 t 检验。 研究问题 1(独立样本):研究水平高的学生和低的学生相比,第一年的绩点更高吗?研究问题 2(相关样 本):注:相关样本一般用于两种情况(1)同一个体的成对数据( 2)经过严格匹 配的数据对研究水平高的学生来说,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绩点是否存在差异? 6)方差分析:自变量为分类变量,因变量为连续变量 研究问题:学习满意度三个水平之间的学习小时数有没有差异? 7)线性回归:与皮尔逊积差相关类似,都是表示变量之间的显着关系。 线性回归的优点是可以使用多个自变量,用公式,由已知自变量预测因变量的值。研究问题:如何根据学生的 学习时间,预测他们的绩点? 二、简答题 a)三个研究方法(测验一)P22 b)第二章第二节实验研究的设计 a)多自变量设计 a)按设计中包含自变量的数目,可分为单自变量设计(单因素)、多自变量设计(多因素) 如: 2*3 实验设计,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几个水平? 心理学实验往往同时操纵 2-4 个自变量。当自变量数目超过一个的时候,实验就出现了新的现象交互作用b)主效应是指由每个自变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 c)交互作用的效应是指当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因其他自变量的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时。如果某 - 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不受其他自变量水平的影响,我们就说这个自变量与其他自变量是没有交互作用 的。 d)简单效应与主效应的区别:主效应是忽略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检验一个因素的处理效应;简单效应是分别检验一个因素在

实验心理学笔记__郭秀艳[1](2)..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郭秀艳 第一章绪论 1.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贡献 费希纳——奠基人 1.费希纳定律:S=KlogR由刺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 2.三种感觉测量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 冯特——创始人 1.把心理现象(感知觉,注意)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 3.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艾宾浩斯——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 1.发现并证明实验法在整个心理研究中都是有效工具 2.从根本上改变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人工材料 3.新的测量方法—节省法 4.遗忘曲线 2.非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区别(各自特点) 非科学方法的特点:1.听信权威2.注意凝聚3.先验 科学方法的特点:1.经验观察2.自我校正 3.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特点:直接和描述性 缺点:①无法对因果关系做出推论②提供的资料不充分③其描述性限制常常被忽略④观察法本身不一定客观无偏 2.相关研究法——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实验法——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其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 优点:①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②经济 实验控制——泛指对实验精度的一切保障工作,以保证应变量确实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①尽量消除无关变量②尽可能加以平衡 4.试验心理学研究基本程序 1.确定课题 2.选择被试 3.确定实验控制 4.数据整合 5.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 1.自变量分类 自变量——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1.作业变量 2.环境变量 3.被试变量 2.操作定义 ——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定义(布里奇曼) 3.口语记录 ——被试在实验时对自己心理活动所作叙述的记录,或在实验之后,被试对主试提出问题所作回答的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