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人格魅力”的作用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人格魅力”的作用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人格魅力”的作用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人格魅力”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7-09-01T11:02:13.947Z 来源:《教育学》2017年7月总第122期作者:江山

[导读]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良好班风乃至良好校风的形成。

山东省淄博市淄a川区磁村中学255100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良好班风乃至良好校风的形成。在学校内部,班主任是

最基层的组织者和教育者,而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将取决于班主任的教育观及其教育水平。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本人在班主任生涯中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用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爱去对学生实施教育,方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应,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班主任人格魅力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性

谈起教师的个人魅力,也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形象魅力。诚然,得体的着装、翩翩的风度、优雅的谈吐是教师个人魅力的一部分,也

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注重的,其人格魅力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人格魅力是指吸引人的个性特征。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仪表、仪容、教学语言和风格、道德品质、生活情趣、师生感情等各个方面。教师要非常注意仪表,这倒不是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和明星比美,去描眉画眼,而是要站在讲台上让学生感觉到端庄、大方、有教养,让学生看着舒服。只有好的形象才能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在第一印象得到学生的认同之后,再以诙谐幽默、生活化的语言,新颖独特的教学风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实用的教学手段,组织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来巩固自己美好的形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对知识有严谨的态度,对事业有顽强、执着的追求,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高洁的修养,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增强个人的吸引力。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自己具有美好的心灵,才能使别人的心灵更美好。好的教师,本身就是强大的教育力量。

那么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同时也是个人的道德品质。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

重要影响。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教学生怎样做人,首先教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教师的世界观、品行和他的生活以及他对每一现象的态

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对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是,它无法取代榜样的力量。教师的完美人格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规范、人们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是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所以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正因为教师从事的是为人师表的神圣职业,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所以教育家夸美纽斯将教师职业比喻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杜威说教师是真正天国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师德在育人崇高使命中的重要地位,而一切师德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因此,塑造教师的完美人格应该是师德建设的重点,也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能否顺利完成教育工作的关键之所在。

二、发挥班主任个人的“情感效应”

1.要以真挚去激发学生的真情,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去看、去听、去说、去学。尤其是在说理教育时,教师要有激情,要以自己的

真情实感,以情载理,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不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获得道德认识的同时,充分享受参与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满足,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提高教育效果。

2.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教师的爱是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没有

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生会从自己亲身所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怎样去关心人、去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当然,在用爱去感染学生时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爱全体与爱少数。众多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作为教师在热爱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与少数学生的接触,经常谈

心,逐个家访,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忧虑,弄清他们的长处与不足,了解他们的需要与向往,从感情上贴近他们,以精神上支持他们,学习、生活中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向他们传递温暖,从而建立起巩固的感情,取得良好的“疗效”。(2)良师与益友。师道尊严固然重要,但是,师生之间的“鸿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障碍。应建立平等、真挚的师生关系,学生需要的不是一个敬而远之的班主任,而是一个情绪稳定、做事庄重、让他们觉得可靠并值得信任的人。班主任不应是简单的命令者,而应是引导者,对学生的影响要尽可能减少,而多用自己的为人去指导和影响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方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凭借这种以理服人、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不迫于某种压力去做某些事情,而是在了解这些事情的必要性之后转化成自觉的行为,方能长久、有效地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教育的效果才能保持“恒温”乃至“升温”。

总之,作为教育者要注意运用自己真挚的感情去叩开受教育者的心扉,用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窝,扬长避短,方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

应,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