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案编号:27

课题: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2、了解硅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学习同族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的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学习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道德情感目标】通过对废非金属硅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硅酸盐的用途

【难点】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硅酸盐的用途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采用对比的方法,联系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甲烷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引人硅、二氧化硅等新知识。

碳和硅是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它们的性质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在教学时要突出硅的亲氧性强于,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硅的两种存在形式──二氧化硅和硅酸盐。

[科学视野]:SiO

2

的晶体结构分析。

启发学生根据SiO

2和CO

2

都是酸性氧化物这一特点,把它们的性质一一列出。

引导学生从硅的亲氧性大,得出常温下SiO

2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SiO

2

才能与碱性氧化物起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等。[思考交流]:①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用玻璃塞?

②实验室盛放氢氟酸的仪器为什么不用玻璃瓶?

[演示实验]:【实验4-1】在饱和Na

2SiO

3

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逐滴加入稀盐

酸,待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有透明的硅酸凝胶产生。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补充实验]:将CO

2通入Na

2

SiO

3

溶液中,引导学生观察白色胶状沉淀的生成,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从而加深对H

2SiO

3

的酸性弱于碳酸的认识。

[教学小结]:(学生填表)

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性质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酸性氧化物,都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

不同点:①CO

2与水反应生成H

2

CO

3

;SiO

2

不与水反应;②SiO

2

溶于氢氟酸,CO

2

不与氢氟酸

反应;③SiO

2须在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而CO

2

可在常温加压下进行。

①硅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用途;

②二氧化硅的存在、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③硅酸的性质和用途等。

[课外作业]:教材P81习题7、8。

补充习题:

1、对于碳族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Ge和Si的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

B、 CH

4,SiH

4

,GeH

4

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C、 H

2CO

3

,H

2

SiO

3

,H

2

GeO

3

的酸性依次增强

D、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2、CO

2

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A、水玻璃

B、石灰水

C、饱和Na

2CO

3

D、CaCl

2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硅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H

2SiO

3

+2OH-=SiO

3

2-+2H

2

O

B、硅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2OH-+H

2O=SiO

3

2-+2H

2

C、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盐酸反应:Ca(HCO

3)

2

+2H+=Ca2++2H

2

O+CO

2

D、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CO

3

2-+H

2

O+CO

2

=2HCO

3

-

4、物质A是一种高熔点化合物,不溶于强酸中,但能与纯碱在熔融时反应生成化合物B,同时放出气体C;把气体C通入B的溶液中,得化合物D;D在干燥的空气中转变为化合物E,将E加热又重新得到化合物A。

⑴A、B、C、D、E的化学式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⑵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B 2、D 3、AB

4、A:SiO

2 B:Na

2

SiO

3

C:CO

2

D:H

2

SiO

3

五、教学后记:

教案编号:28

课题: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硅酸盐工业及一些产品。

2、了解一些重要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能力目标】了解硅酸盐工业及一些产品

【道德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硅酸盐的用途,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 【难点】硅酸盐的用途及性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复习过渡]:回忆Si 和SiO 2的部分化学性质,默写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介绍硅酸盐的概念及硅酸钠的性质和用途。 解释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科学视野]:介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 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酸盐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等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温结构陶瓷、光导纤维等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优缺点:

抗腐蚀、耐高温,质脆、经不起冲击。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 强度高,耐高温;

具有电学特性:绝缘体、半导体、导体等;

具有光学特性:发光、透光(可见光、红外光、射线); 具有生物功能。

[思考交流]: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 硅酸:SiO 2·H 2O 、SiO 2·2H 2O 硅酸钾:K 2SiO 3——K 2O ·SiO 2

高岭石:Al 2(Si 2O 5)(OH )4——Al 2O 3·2 SiO 2·2H 2O [演示文稿]: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幻灯片 补充习题 :

1、下列材料的特性及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很强,是非常好的通讯材料 B 、氧化铝陶瓷具有两性,不可以用于制耐高温设备 C 、氮化硅陶瓷耐高温且不易传热,可用来制造轴承 D 、人造刚玉硬度高,可用来制造刚玉球磨机

2、熔融苛性钠应选用的器皿是( )

A 、陶瓷坩埚

B 、石英坩埚

C 、普通玻璃坩埚

D 、铁坩埚 3、把下列式子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

A 、正长石KAlSi 3O 8___________________。

B、石棉CaMg

3Si

4

O

12

____________________。

C、蛇纹石H

4Mg

3

Si

2

O

9

_________________。

4、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时反应获得。

⑴根据性质,推测氮化硅陶瓷的用途是________(填序号)。

A、制汽轮机叶片

B、制有色玻璃

C、制永久性模具

D、制造柴油机

⑵氮化硅陶瓷抗腐蚀能力强,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试推测该陶瓷被氢氟酸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现用四氯化硅和氮气在氢气气氛保护下,加强热发生反应,可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D

作业:P81 9\11

五、教学后记:

教案编号:29

课题: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以及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氯气的漂白性 【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的漂白性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氯气、干燥的布条、蒸馏水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重点难点: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氯气的漂白性。 教学过程

[课的引入] 介绍2005年氯气泄露事件给人们群众带来的伤害。介绍卤族元素。

氟、氯、溴、碘由于具有相似的结构,因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成为一族,称为卤族元素,简称卤素。“卤”在希腊文中是“成盐“的意思。在这一章里,重点学习氯的单质——氯气及由氯形成的化合物。 介绍氯元素的存在。

[科学史话] 氯气的发现和确认。 [思考交流]:课本P83

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⑴介绍氯气的物理性质。请一名学生上来闻氯气的气味,并强调闻味的方法。 ⑵介绍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氯气与金属反应

氯气除了和金属钠反应,是否还会和其它金属反应呢? Cu+CI 2 =CuCI 2 (燃烧,棕黄色烟,绿色溶液) 2Fe 2+3CI 2 = 2FeCI 3 (燃烧,棕色烟,棕黄色溶液) ②氯气与非金属反应 H 2+CI 2 = 2HCI

(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思考讨论] ⑴可燃物是否一定有氧气才能燃烧呢? ⑵请重新给燃烧下定义。

(燃烧: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P+3CI 2 =2PCI 3(液)

2P+5CI 2 = 2PCI 5(固) (燃烧,白色烟雾) ③氯气与水反应

介绍自来水消毒知识。 Cl 2+H 2O=HCl+HClO 2HClO=2HCl+O 2

介绍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氯水可用来漂白、杀菌。 [实验探究] 氯水的漂白性的本质原因

④氯气与NaOH 的反应 Cl 2+2NaOH=NaCl+NaClO+H 2O ⑤工业制漂白粉反应

2Cl 2+2Ca(OH) 2=CaCl 2+Ca(ClO) 2+2H 2O

[点 拨] 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次氯酸,故次氯酸盐也可用来漂白、杀菌。

[小结归纳] 氯气的化学性质活泼的本质原因:⑴氯元素在这些化学反应中化合价都由0价变为-1价。⑵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一个电子而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从而由0价变为-1价。由于氯原子有这样的微观结构,决定了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⑶介绍氯气的危害 [课外作业]: 教材P87习题8\9

补充习题

1、下列微粒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

A 、氯原子

B 、氯离子

C 、钠离子

D 、氩原子 2、下面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氯气可使溴水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

B 、氯气有漂白性,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

C 、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D 、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

3、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 、Na 2SO 3

B 、FeCl 2

C 、NaHCO 3

D 、FeCl 3

4、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 A 、K +、MnO 4-、Cl -、SO 42- B 、Na +、AlO 2-、NO 3-、CO 32- C 、Na +、H +、NO 3-、Cl - D 、Na +、SO 42-、HCO 3-、Cl -

5、在反应KIO 3+5KI+3H 2SO 4=3I 2+3K 2SO 4+3H 2O 中,被还原的碘与被氧化的碘元素的质量比为

A .5:1

B .4:1

C .3:1

D .1:5

6、二氧化氯(ClO 2)是一种黄色气体,大量用于水的净化和纤维素的漂白。在实验室,ClO 2的制备是将氯酸钠和亚硫酸钠分别倒入烧杯中,同时加入H 2SO 4溶液,用水浴加热,即产生ClO 2。

⑴写出实验室制取ClO 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还原剂为____________,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B 3、D 4、B 5、D 五、教学后记:

教案编号:30

课题: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巩固氯气的化学性质,掌握Cl -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初步学会实验观察的方法 【道德情感目标】

学习科学家研究化学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Cl -的检验方法。卤素单质氧化性 【难点】:Cl -的检验方法。卤素单质氧化性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金属钠、蒸馏水、小烧杯、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金属铝片、氢氧化钠溶液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知识回忆】 上黑板默写:

1、实验室用来吸收残余的氯气,其离子方程式是: Cl 2+2OH -=Cl -+H 2O+ ClO-

2、工业上用来制漂白粉,其化学方程式是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问:为增强漂白粉作用,可以CO 2和水蒸气共同作用或加稀盐酸,为什么? 强酸制弱酸,使次氯酸的浓度增大,增强漂白粉作用。 再问:如何检验溶液里有Cl -生成? [实验演示] 课本P84

一起完成表格 小结:Cl -的检验方法。

【情景转换】 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的比较及方程式的书写。 补充F 2与水的反应方程式

2F 2+2H 2O=4HF+O 2 介绍该重要的置换反应的一些特征。

[例题讨论]:将一定量的漂白粉溶于不含CO 2的水中,若用其溶液做如下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或发生的变化及其相应的结论是什么?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⑴检验它的pH 值。 结果:碱性。

原因是:ClO -水解:(ClO -+H 2O=HClO +OH - 不要求) ⑵滴入石蕊指示剂。 现象:先变蓝,后褪色。 原因是:HClO 有强氧化性。 ⑶敞口久置。 结果:失效。

原因是:Ca(ClO)2+CO 2+H 2O =CaCO 3+2HClO , 2HClO=2HCl +O 2↑ [知识拓宽]:海水资源的利用

[课外作业]教材P88习题11、12。 补充习题

1、砹(At)是卤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HAt 很稳定 B .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 .AgAt 不溶于水 D .砹是有色固体

2、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卤素单质,能跟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能跟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IBr+H 2O=HBr+HIO 下列有关IBr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IBr 中,I 为+1价,Br 为-1价 B .在许多反应中IBr 是强氧化剂

C .IBr 与水反应时,其还原产物是HBr ,氧化产物是HIO

D .跟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Br ,NaIO 和水

3、已知:①A 、B 、C 、D 四种物质均含元素X ,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 、Z 。元素Y 、X 、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②X 在A 、B 、C 、D 中都不呈现它的最高化合价。③室温下单质A 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B 和C 。④化合物D 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 的单质。

⑴元素X 是___________,Z 是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③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④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包因密封袋破损,露置于潮湿空气中的漂白粉,请你设计一种简便的实验方

H C l (

(富

集的方法) C a C O 3

(贝壳)

(耐火材料)

(焰火,照明弹)

)2M C l 2 (a q ) M g C l 2(s )

案,证明它已部分变质?写出实验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充5、有NaCI和KCI的混合物2.5g,溶于水形成溶液,加入100g 7.14%的AgNO

3

分反应后滤出沉淀,再向混合物中加入10gCu片,过一段时间取出(反应完全),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152g,求原混合物中NaCI和KCI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1、A 2、C 3、 K Cl

五、教学后记:

教案编号:31

课题:硫和氮的氧化物(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SO

2和NO

2

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及了解防止酸雨产

生的途径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1、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以及热爱科学,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2、实验观察、数据处理,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

大气的污染。

【难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

大气的污染。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课的引入]:展示一份含有空气质量日报的报刊或者一段录象,使学生较快的投身

于学习的情景中。引出课题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

[知识传授]:简单介绍硫的物理性质:硫是淡黄色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

二氧化硫的两条工业制法的途径

S +O

2 =====SO

2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FeS

2 +

4

11O2

2

1Fe2O3+4SO2;

SO

2

的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实验4-7】注意点:

1.收集二氧化硫的试管要干燥,气体要收集满,否则液面上升不多,液体变色不明显。

2.可用亚硫酸钠与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硫。

3.品红溶液的质量分数不能太大,以0.01%左右为宜,并使溶液显酸性。

4.二氧化硫并不能漂白所有的有色物质,它只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因此,应预先试验它的漂白效果。

[归纳小结]:师生一起归纳小结SO

2

的相关性质。

指出:SO

2+H

2

O H

2

SO

3

是可逆反应,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逆反应的概念,建议说明

这一概念的涵义,为学生今后接触更多的可逆反应,以及学习化学平衡等奠定基础。[观察对比]:二氧化硫漂白作用的机理探讨:

齐读课本P78页《资料卡片》。

在讨论SO

2

的漂白性时,从反应原理上和次氯酸的漂白作用进行比较,使学生注意它们的区别并在应用中不会搞错。

[例题讨论]: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体积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充分混

合后,通入湿润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A、立即退色

B、慢慢退色

C、先退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

2、为了减少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科学工作者研究了多种脱硫技术。

⑴“烟气脱硫技术”,用石灰浆液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⑵“钙基固硫”,在含硫的矿物燃料中加入生石灰,及时吸收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硫。

⑶“催化转化技术“,烟道废气中常混有大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在773K和催化剂作用,使二者反应可收回大量的硫磺。

根据以上材料,自主提炼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课后思考]:

二氧化硫的食品业中的应用:可使一些食品如:银耳、果干、果脯等具有美好的外观,所以有人称为食品的化妆品。一些不法生产者,为了得到更白的银耳,在大棚内放置硫磺,采用“硫磺熏蒸“工艺,生产出的银耳往往会残留一定量的二氧化硫。日前,上海质检部门对银耳进行一次专项抽查,结果发现被抽查的21种银耳产品居然全部存在二氧化硫残留超标的现象。(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的规定,银耳产品中不得含有二氧化硫。)因此银耳并非越白越好。

思考:二氧化硫可使食品具有美好的外观,利用了二氧化硫的什么性质?国家为什么要严格控制食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

[课外作业]:教材P104习题9。

补充习题

1.向FeCl

3和BaCl

2

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

2

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

A.BaSO

4 B.FeS C. BaSO

3

D.S

2.向品红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加深。而将SO

2

缓慢通入稀品红溶液的现象是()

A.红色加深 B.红色立刻褪去变为无色 C.红色不变 D.红色先变浅后褪色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SO

2比Cl

2

更易溶于水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

32—离子方法是加入少量BaC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

稀HCl白色沉淀消失,则含SO

3

2—离子

C.氧、硫、硒、碲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二氧化硫通入红色石蕊试液中褪为无色。

4.硫的非金属性比氯弱,下列现象可以说明这一点的是()A.常温下硫是浅黄色固体,氯气是黄绿色气体

B.同条件下,与Fe反应时,分别生成FeS和FeCl

3

C.硫不溶于水,氯气可溶于水

D.与氢气反应时,硫为—2价,氯为—1价

5.用化学方法区别SO

2与CO

2

最好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

A.紫色的石蕊试液

B.品红溶液

C.澄清的石灰水

D.氢氧化钠溶液

6.Na

2SO

3

、Na

2

SO

4

及NaHSO

4

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取上述样品5.14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

标准状况下产生448mL气体;另取上述样品5.14g与NaOH溶液反应,共消耗0.5mol/L

的NaOH溶液20mL。求原混合物中Na

2SO

4

的质量分数。

7.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有很多具有漂白作用,比如有活性炭、SO

2及氯水等,请你以SO

2

使品红褪色和氯气使有色布条褪色为例,谈谈它们是如何进行漂白的。参考答案:1、A 2、D 3、A 4、B 5、B

五、教学后记:

教案编号:32

课题:硫和氮的氧化物(2)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SO

2和NO

2

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及了解防止酸雨产

生的途径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1、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以及热爱科学,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2、实验观察、数据处理,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

大气的污染。

【难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

大气的污染。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阅读材料]:信使分子──NO。指出NO重要的生理作用,NO和CO使人体中毒的原理。[知识介绍]:1、氮气的结构:氮分子结构(以后会学习)决定了氮气的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

2、氮气的性质: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

N 2+O

2

=2NO 2NO+O

2

=2NO

2

3NO

2

+H

2

O = 2HNO

3

+NO

[生活化学]:哪位同学能解释雷雨发庄稼的道理或者一场雷雨一场肥的科学道理?

(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土壤中矿物质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成为氮肥被植物吸收。)

[实验探究]:自学课本【科学探究1】,思考一下问题:

画出实验装置图。

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2KClO

3=2KCl+3O

2

或2H

2O

2

2H

2

O+O

2

[

硝酸工业常在吸收反应进行过程中补充一些空气,使生成的一氧化氮再氧化为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溶于水又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经过这样多次的氧化和吸收,二氧化氮可以比较完全地被水吸收,能够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硝酸。

[科学视野]:自学课本P80“科学视野”。

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介绍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以及对人类和大自然的危害。

[知识拓宽]:1、下列关于酸雨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酸雨中的氢离子浓度比正常雨水大

B、酸雨雨水和正常雨水的样品煮沸后酸性都减小

C、空气中硫和氮的氧化物

D、正常雨水也有微弱的酸性。

减少酸雨的产生,下列方法中,你认为可取的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3、自学课本P81“资料卡片”。

[例题讨论]:目前,我国酸雨监测网络已初步搭好骨架,并建设启用了许多监测站点,为了进一步开展酸雨研究和控制酸雨提供了依据。下列是某监测站点采集的酸雨,每隔

【实践活动1、2】根据各学校具体情况适当布置。

[作业]:教材P104习题10、11。

补充习题:

1.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

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如

2NO+O

2=2NO

2

,则NO

2

就是二次污染物,下列四种气体①SO

2

、②NO、③NO

2

④Cl

2

中能导致二次污染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有②

2.SO

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

2

含量不得超过0.02mg·L-1。

下列措施中不能

..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是……( )

A.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B.提高热能利用率

C.硫酸厂采取措施提高尾气的吸收率D.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后使用

3.①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近年来,某些自来水厂在用液氯进行消毒处理时还加入少量液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NH

3+HClO==H

2

O+NH

2

Cl (一氯氨). NH

2

Cl较HClO稳定.试分析加液氨能延长液氯杀

菌时间的原因: .

据1997年3月18日《中国环境包》报道:从一份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研究结果还表明,酸雨对我国农作物、森林等影响的区域较大。某学校课题组为研究酸雨的成因,进行了以下实验:先接通直流电源,使电热丝红热,然后将红热电热丝伸入一有SO

2

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瓶中立即出现a现象,

再往其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

2

溶液,又出现b现象。请回答:

①描述现象,a————————,b————————————;

②通过该实验可得出“酸雨”成因的化学原理是——————————;

③目前一座中等城市每年用煤约三百万吨,其含硫量如按1%计算,则每年排放SO

2

多少吨?

参考答案:1、A 2、B 3、S+O

2=SO

2

CaO+SO

2

=CaSO

3

五、教学后记:

教案编号:33

课题:硫酸、硝酸和氨(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1、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

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环境教育,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问题引课]:学生思考回答课本P84的【思考与交流1、2、3】。

(1)它们都是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硫酸和硝酸是含氧酸,盐酸是无氧酸;硫酸是二元强酸,硝酸和盐酸是一元强酸……

(2)在水溶液中都电离出氢离子。

(3)从盐酸、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浓硫酸或硝酸是氧化性酸的角度加以讨论。

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实验激趣]:结合教科书图4-27,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出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实验中经常做干燥剂)。

[实验演示]:演示【实验4-8】并投影下列思考题:

(1)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2)反应前后溶液及铜片有哪些变化?

(3)实验发生后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有何变化?由此得出什么结论?盛品红溶液试管口的棉花起什么作用?

(该实验只有在持续加热时,才有稳定的SO

2

气流。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

[讨论释疑]:浓硫酸、稀硫酸中溶质都是H

2SO

4

,为什么与Cu反应的性质有如此大的差

异?分析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实质。

指出:浓硫酸、浓硝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但都没有氢气生成;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铝等发生钝化。

指出:浓硫酸不仅能够氧化大多数金属,还能够氧化非金属:如C 、S、 P等。

C+2H

2SO

4

(浓)?CO

2

↑+2SO

2

↑+2H

2

O

补充例题: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可发生反应。现欲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此反应所生成的各种产物。

(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可供使用的试剂有:浓硫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Ba(OH)2溶液、品红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无水硫酸铜固体、碱石灰和无水氯化钙固体。有一个同学按气体的流动方向设计了一个实验过程,其所使用的试剂次序可表示为:

气体产物→试剂Ⅰ→试剂Ⅱ→试剂Ⅲ→试剂Ⅱ→试剂Ⅳ

试回答:①试剂Ⅰ、Ⅱ、Ⅲ、Ⅳ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说出试剂Ⅱ使用两次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气体产物通过试剂Ⅰ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气体产物与试剂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习题:

1.向50mL浓度为18mol/L的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A.等于0.9mol B。大于0.45mol小于0.9mol

C.等于0.45mol D。小于0.45mol

2.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3.浓硫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低挥发性,D.脱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的字母分别填入括号中

(1)用NaCl固体和浓H

2SO

4

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 )

(2)用磷矿粉〔主要成分Ca

3(PO

4

)

2

〕和硫酸反应制磷酸。( )

(3)热的浓硫酸分别与铜片、木炭和硫粉等反应。( )

(4)浓硫酸干燥H

2、O

2

、Cl

2

、HCl和SO

2

等气体。( )

(5)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 )

(6)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 )

(7)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Br、HI和H

2

S等气体。( )

(8)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

5.实验证明铜不能在低温下与氧气反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工业上却在废铜屑与热的稀硫酸混合物中,通入空气制硫酸铜溶液。(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利用铜制备硫酸铜溶液还有什么方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比较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

6.(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B瓶溶液的作用是,C瓶溶液的作用是。

(4)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可验证的产物是,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可验证的产物是。

参考答案:1、D 2、C 作业:P104 12

五、教学后记:

教案编号:34

课题:硫酸、硝酸和氨(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1、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

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环境教育,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铜片、稀硝酸、浓硝酸、小试管、铁丝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比较学习法]: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通过比较可以加深理解、方便记忆。如浓硫酸、硝酸作氧化剂时,都是硫、氮元素被还原;都是浓的溶液氧化性比稀的溶液强;浓硫酸、浓硝酸都能与不活泼金属和一些非金属反应;在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都能使铁、铝表面氧化生成牢固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酸与内层金属的反应等。

[实验观察]:Cu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比较:

3Cu+8HNO

3=3Cu(NO

3

)

2

+2NO↑+4H

2

O

观察现象:①产生无色气体。②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③铜在不断的溶解。此气体遇空气变为了红棕色,所以无色气体是NO。

结论:铜和稀硝酸常温下反应比较缓慢。

C+4HNO

3(浓)?4NO

2

↑+CO

2

↑+2H

2

O

现象:①产生红棕色气体。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③铜在不断溶解。

结论:铜和浓硝酸常温下反应剧烈。

[错误点拨]:硝酸愈稀被还原的程度愈大,说明硝酸愈稀氧化能力愈强。

指出:硫酸、硝酸都是浓的溶液氧化性比稀的溶液强,不看被还原的程度大小。

同样,金属还原性的强弱,只看失去电子的难易,不看失电子的多少。

[资料介绍]:王水的成分: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3。氧化能力极强,可溶解金和铂。

[知识拓宽]:镁、锌等金属与不同浓度的硝酸作用能得到氮的不同低价态的还原产物。例如,当硝酸中HNO

3

的质量分数为9%~33%时,反应按下式进行:

4Zn+10HNO

3=4Zn(NO

3

)

2

+5H

2

O+N

2

O↑。若硝酸更稀,反应会生成氨,氨与过量的硝酸进一

步反应生成硝酸铵。4Zn+10HNO

3=4Zn(NO

3

)

2

+NH

4

NO

3

+3H

2

O 。

[例题分析]: 1。在标准状况时,把NO

2和O

2

按4:1的体积比混合使其充满一个大试管,

把大试管倒立于水中,水面逐渐上升,最后试管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不考虑试管中溶液扩散)为

A. 0.8

B. 0.72

C. 0.1

D. 0.036

补充两个重要的关系式:

4NO

2 -----O

2

, 4NO ------ 3 O

2

2.用废铜屑和工业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请设计2~3个方案,并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补充习题:

1.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了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他们在此研究领域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奖。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态氮物质的氧化产物

B、NO不是亚硝酸的酸酐

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氮物质的还原产物

D、NO是红棕色气体

2.某氮的氧化物和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N

2和CO

2

。若测得N

2

和CO

2

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N的氧化物是()

A、N

2O B、NO C、NO

2

D、N

2

O

5

3.某金属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若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则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是()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4.0.3molCu

2S和HNO

3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u(NO

3

)

2

、H

2

SO

4

、NO和H

2

O,则末被还原

的HNO

3

的物质的量是

A、1.0mol

B、1.2mol

C、0.3mol

D、2.2mol

5.已知2Cu(NO

3)

2

=2CuO+4NO

2

↑+O

2

↑,现把Cu(NO

3

)

2

0.01摩缓慢加热直到分解完全,用排

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于试管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水仍充满试管

B.试管中可收集到0.112升无色气体(标况)

C.向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显红色

D.向试管中加入锌粒可产生燃性气体

6.常温下30ml NO

2和10ml NO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饱和NaHCO

3

溶液中,将逸出的气

体通过装有足量Na

2O

2

的干燥管。

(1)从干燥管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__。

(2)若NO

2

和NO的体积比大于3:1,则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3)若NO

2

和NO的体积比小于3:1,则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7.汽车尾气(含有碳氢化合物、CO、SO

2

和NO等)是城市空气污染的污染源之一。综合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用铂、钯合金做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碳氢化合物充分燃烧及二氧化硫的转化。

认为汽车尾气的过多排放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和???????????????。

写出CO和NO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控制城市空气污染的方法有:???????????????。

A 开发利用氢能源

B 使用电动车

C 植树造林

D 戴上呼吸面具

参考答案:1、D 2、B 3、B 4、D 5、AC

作业:P108 13.14

五、教学总结

教案编号:35

课题: 硫酸、硝酸和氨(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1、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 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环境教育,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知识补充]:介绍氨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氨易液化,液化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常用作致冷剂,举例说明液氨的用途。如:首都体育馆的制冷设备。

[迁移试问]:NH 3和H 2O 互溶解的情况如何? [实验演示]:演示【实验4-8】

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下列问题:

(1)烧瓶内为什么会形成喷泉?(2)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

[强调指出]:只要能够引起烧瓶内气压迅速下降的情况,都可以产生喷泉。

[深化知识]:氨溶于水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即一水合氨,是弱碱,氨水具有碱性。它能够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NH 3·H 2O ?NH 3+H 2O

氨与酸反应,演示“魔棒生烟或者空杯生烟”,并加以解释。 NH 3+HCl=NH 4Cl

补充NH 3与O 2的反应:4NH 3+5O 2=4NO+6H 2O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氨的催化氧化。

铵盐的不稳定性:参照课本内容

铵盐的检验:加强碱共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能够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方程式训练。

NH 3的实验室制法:展示装置,2H 4Cl+Ca(OH)2= CaCl 2+ 2H 3+22O 补充实验室快速制取NH 3的方法:

(1)加热浓氨水制氨气。在烧瓶中加入2~4 mL 浓氨水,加热即可得到氨气。此法也可用于做喷泉实验。

(2)在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制氨气。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约一小药匙),按下图所示安装好装置。将浓氨水慢慢滴入锥形瓶,待冒出较多的气泡时,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实验时要控制好浓氨水的滴入速度,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开得太大,以免产生氨气过多而冲开锥形瓶的塞子。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 ...的是 ()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 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2.(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水泥B.水玻璃 C.氨水D.液氯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作用是 () A.消毒B.漂白 C.保温D.吸收紫外线 4.下列物质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 A.NaHCO3B.HNO3C.AgI D.HClO 5.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③④D.②③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或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 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 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 鱼。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7.为了加速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 () A.加入苛性钠溶液B.用水湿润 - 1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归纳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与氧气:常温: 点燃: 2.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3.钠与硫酸反应: 4.氧化钠与水反应: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7.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离子方程式: 8.①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②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 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④碳酸氢钠与盐酸: ⑤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⑥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⑦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⑧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二、铝及其化合物 1.铝与氧气的反应: 2.铝与氧化铁反应(铝热反应): 3.铝和稀盐酸: 离子方程式: 4.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铝和稀硫酸: 离子方程式: 6.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7.氢氧化铝和盐酸: 离子方程式: 8.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10.硫酸铝与氨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11.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12.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13.电解氧化铝: 三、铁及其化合物 1.铁与氧气反应: 铁与硫反应: 2.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铁与CuSO4溶液: 离子方程式: 3.铁和水蒸气: 4.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6.CO还原氧化铁: 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铁加热分解: 10.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11.除去FeCl2中的FeCl3: 离子方程式: 12.FeCl2和Cl2反应: 离子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姓名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u 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3.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冷却至室温才转移到容量瓶中5.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7.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8.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试卷

高一化学第一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4.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5.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物质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 g·cm-3水中溶解性甲C3H6O2-9857.50.93可溶乙C4H8O2-84770.90可溶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法B.升华法 C.蒸馏法 D.分液法 6.在标准状况下,将某X气体VL溶于水中,得到12mol·L-1的溶液500mL,则气体的体积V是( ) A.134.4L B.67.2L C.44.8L D.537.6L 8.配制250mL0.10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 9.在一定温度下,已知有关某饱和溶液的一些数据: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 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利用下列各组数据计算 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能算出的一组是( ) A.④⑤⑥ B.①②③④C.①④⑥ D.①③④⑤ 10.用下列方法来制备溶胶:①0.5mol·L-1BaCl2溶液和等体积2mol·L-1硫酸相混合并振荡;②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 1 mL水玻璃加入10mL1mol·L-1盐酸中,用力振荡。可行的是( )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 11.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微粒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 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胶体有布朗运动 C.胶体微粒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微粒间相互排斥 D.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微粒小,不受重力作用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 14.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的是(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2015.12 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化学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 1错误!未指定书签。.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D.汽油中 2.人的胃液是一种强酸性液体,pH在0.9~1.5之间,氢氧化铝是一种治疗胃液过多的胃药的主要成分.目前这种胃药已不常用,原因主要是() A.长期摄人铝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B.它不能中和胃液 C.它不易溶于胃液D.它的疗效太差 3.向某溶液中投入铝片后有大量H2放出,则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Cl-B.H+C.OH-D.HCO3- 4.将一小粒钠投入下列溶液中,能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A.NaCl B.BaCl2C.H2SO4D.CuCl2 5.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有白色沉淀生成B.有红棕色沉淀生成 C.没有沉淀生成D.既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又有无色气体产生6.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 7.分别与FeCl2、CuSO4、NaCl、Fe2(SO4)3、MgSO4等溶液混合时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的是( ) A.盐酸 B.氨水 C.氯化钡溶液 D. 硫酸钠溶液 8.相同条件下将干燥的88g CO2通过装有Na2O2的干燥管后,气体质量变为60g,则反应后的气体中CO2的质量为() A.24g B.34g C.44g D.54g 9. 将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B.铁C.铝D.镁 10.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④Al 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讲义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围之,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 (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 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 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 (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 (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 (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 (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 (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 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 (1)物理性质有哪些? 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 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②加热条件下:2Na+O2 Na2O2

★(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 2O 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 2O―→NaOH―→Na 2 CO 3 ·10H 2 O(结晶)―→Na 2 CO 3 (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 (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 2CO 3 )。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 2 O反应 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 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知识拓展: 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 不能,2Na + 2H2O = 2NaOH + 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b: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 2Na+2HCl=2NaCl+H2↑ 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一般规律: 钠与酸溶液反应时,钠直接与溶液中的酸反应,但当钠与其它溶液反应时,一般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看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否与原溶液中的溶质反应! (3)钠的保存方法是什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 A.试管B.胶头滴管 C.玻璃棒 D.漏斗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450mL溶液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6.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7.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

B .滤去不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 .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 .将制得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8.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A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 .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 .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 .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9.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 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4 g SO 2含有氧原子数为1N A B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 -1 的MgCl 2溶液,含有Cl - 数为1 N 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的分子数为1N A D .常温常压下,14 g N 2含有分子数为0.5 N A 1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 - 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 .M g B.1 M g C.M 6.02×1023 g D.6.02×1023M g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 .1 mol 臭氧和1.5 mol 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 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 .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 6H 12O 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13.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1 L H 2SO 4溶液中含98 g H 2SO 4 B .0.5 L 含49 g H 2SO 4的溶液 C .98 g H 2SO 4溶于水配成2 L 溶液 D .0.1 L 含24.5 g H 2SO 4的溶液 14.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密度为0.9g·cm - 3,这种氨 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A .18.4mol·L - 1 34.7% B .20.4mol·L - 1 38.5% C .18.4mol·L - 1 38.5% D .20.4mol·L - 1 34.7%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第四章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活性炭给红糖脱色和用SO2给纸浆脱色的原理相同 B.今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的“雾霾”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 C.工业上用澄清石灰水和氯气反应制漂白粉 D.Al(OH)3、NaHCO3都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析:活性炭脱色是利用吸附原理,SO2脱色是因为其和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A项错误;雾霾不是新分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B项错误;工业上用消石灰(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漂白粉,C项错误。 2.201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规范操作,强化安全意识,防止发生事故。下列做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对浓硫酸进行稀释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B.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不用设计尾气吸收装置 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D.切取6.0 g Na进行Na与水的反应 答案:C 解析:稀释浓硫酸应该将浓硫酸倒入水中,A项错误;氯气有毒,实验室制备氯气应该进行尾气处理,B项错误;进行Na和水的反应时,应该切取黄豆粒大小的Na与水发生反应,6.0 g Na的质量过大,反应时容易发生危险,D项错误。

3.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SiO2超分子纳米管,其微观结构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该超分子性质稳定,不与任何酸发生反应 B.SiO2是酸性氧化物 C.SiO2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SiO2与碱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SiO2超分子纳米管由SiO2组成,SiO2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A项错误。 4.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承载着相应的教学功能,学生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学习可以锻炼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下列插图中的操作不合理的是( ) 答案:B 解析: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应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u2+、NO-3、SO2-4 B.H+、K+、HCO-3、SO2-3 C.Ba2+、Mg2+、CO2-3、Cl- D.Fe3+、NH+4、OH-、Cl- 答案:A 解析:H+与HCO-3、SO2-3会反应,B项不符;Ba2+、Mg2+与CO2-3会反应,C项不符;Fe3+、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练习题 、选择题 1.将金属钠投入 AICI 3溶液中,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 A ?最后一定有沉淀生成,且有气体放出 B ?溶液最后一定澄清,且有气体放出 C . 一定有气体放出 D .一定无气体放出 2?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后,同时打开 装置中的两个止水夹,这时观察到 ( ) A .水进入左瓶 B .水进入右瓶 C .水同时进入两瓶 D .水不进入任何一瓶 3?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引起离子数目减少的是 A . C03 一 B . C 「 C . OH 一 D . HCO 3 4. 向500 mL 1 mol/L FeCI 3溶液中加 入铁粉,完全反应后,除去多余的铁粉,加入足量 的NaOH 溶液,搅拌,充分反应后,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 ) B . 1 mol D .不能确定 5. 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 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 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 2 + B . Cu 2 2 + D . Mg 2 KSCN 溶液,显红色的是( ) B .过量的铁粉与氯化铜溶液 D .过量铁粉与三氯化铁溶液 7.能分别将含有Cu 2+ > Fe 3*、Al 3: Mg"、Fe 2 + > NH 4、Na + 等离子的七种溶液一次 性鉴别开来 的试剂是( ) A . NaHCO 3 溶液 C . KSCN 溶液 D . NH 3 H 2O &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 . 0.5 mol C . 0.75 mol A . AIO 2 3+ C . Al 6.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滴入 A .过量的铁与稀盐酸 C .过量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 B . NaOH 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 必修1)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 .过滤和蒸发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 .蒸馏和萃取 3 .(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 用锥形瓶收集约 10mL液体, 停止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 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 度后沸腾, 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 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志强教育一对一讲义 教师: 王转转 日期: 星期: 时段: 学生签字:______ 课 题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知道物质的分类,掌握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重点 离子反应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学习方法 讲练结合 学 习 内 容 与 过 程 一、 物质的分类 物质??????? ????? 单质????? (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 例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 2 B .Na 2O C .NaClO D .FeSO 4 2、 按要求给下列物质分类: ?Ba(OH)2 ? AgNO 3 ? BaCl 2 ? BaCO 3 ? FeCl 3 ?Mg(OH)2 ? BaSO 4 ?AgCl ?Ag 2CO 3 属于碱的是_______ ___ ___ 属于硝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碳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硫酸盐的是____ ___ 属于盐酸盐的是 ____ ____ 属于钡盐的是_____ ______ 以上题中的物质为例 ,填空。 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海水 ②蒸馏水 ③氨水 ④食盐水 ⑤汞 ⑥液溴 ⑦硝酸溶液 ⑧硝酸银 ⑨纯碱 ⑩烧碱 ⑾乙醇⑿生石灰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 二、离子反应 1、电离: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二】: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硅的化合物的转化 H2 2SiO3 2H2Si03+2NaOH==Na2SiO3+2H2O Na2SiO3+2HCl==2NaCl+H2SiO3↓SiO2+2NaOH==Na2SiO3+H2O SiO2+Na2CO3 高温 Na2SiO3+CO2↑ 2、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新制氯水变质的原理H2O+Cl2==HCl+HClO 2HClO==2HCl+O2↑ 3、氯气的性质 4、二氧化硫的性质 5、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 6强酸制弱酸 强酸+弱酸盐===弱酸+强酸盐 +2+ 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2H==Ca++H2O+CO2↑Na2SiO3+2HCl==2NaCl+H2SiO3↓ SiO3+2H==H2SiO3↓

Ca(ClO)2+2HCl==CaCl2+2HClO 2ClO+2H==2HClO 应用 (1) Na2SiO3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 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 SiO3+H2O+CO2==CO3+H2SiO3↓ 2--Na2SiO3+2H2O+2CO2==2NaHCO3+H2SiO3↓ SiO3+2H2O+2CO2==HCO3+H2SiO3↓ (2) 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 Ca(ClO)2+H2O+CO2==CaCO3↓+2HClO Ca+2ClO+H2O+CO2==CaCO3↓+2HClO (3) 实验室制SO2 2-+ Na2SO3+2H2SO4==Na2SO4+H2O+SO2↑ SO3+2H==H2O+SO2↑ (3) 实验室制H2S高 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2+ FeS+H2SO4==FeSO4+H2S↑ FeS+2H==Fe+H2S↑ (4)除杂质 CO2中混有SO2 SO2+2NaHCO3=Na2SO3+H2O+2CO2↑ CO2中混有HCl HCl+NaHCO3=NaCl+H2O+CO2↑ SO2中混有HCl HCl+NaHSO3=NaCl+H2O+SO2↑ 2+ -2-2-2-+ 7 、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NH4的检验 药品中加NaOH溶液然后加热,产生的气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产生了NH3 进而 说明样品中有NH4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复习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熔点低,电和热的良导体。 铝: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铁: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考点:1.钠与氧气反应;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现象。 2. 铝与酸碱的反应离子方程式、计算。 3. 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 典型例题:1、将Na、Mg、Al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C )

A.1:2:3 B.6:3:2 C.3:1:1 D.1:1:1 解析:钠与稀硫酸、盐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时,首先是钠直接跟 H + 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 2.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最后生成什么物质?用图表示之。 提示: Na 2CO 3。 Na ――→O 2Na 2O ――→H 2O NaOH 溶液――→CO 2 Na 2CO 3·10H 2O ―→Na 2CO 3 3、在盛有5mL 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块钠,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C )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试管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4. 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强酸、强碱反应,产生氢气体积比为 1:1 . 5. 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后有氢气放出,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 A.Na + B.Mg 2+ C.S 2- D.HCO 3- 6. 如图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 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 (1)所观察到的现象是点火时听到爆鸣声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e+4H 2O===Fe 3O 4+4H 2 。 (2) 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CaCl 2,其作用是干燥氢气。干燥管还可用U 形管(装置)代替。 (3) 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作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气接触面 积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酒精灯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

(完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 + B = AB)B.分解反应(AB = A + B)C.置换反应(A + BC = AC + B)D.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CB)。 ⑵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⑶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16712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1.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 SiO2+2NaOH =Na2SiO3+H2O SiO2+2OH -=SiO32-+H2O 2.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盐反应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 4HF+SiO2=SiF4↑+2H2O 4.硅与氧气、碱、氢氟酸反应 Si(粉)+O2△SiO2 Si+2NaOH+H2O=Na2SiO3+2H2↑ Si + 2OH-+ H2O == SiO32-+ 2H2↑ Si + 4HF = SiF4↑+ 2H2↑ 5.工业制单质硅(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 SiO2+2C 高温Si+2CO↑ Si(粗)+2Cl2△SiCl4 SiCl4+2H2△Si(纯)+4HCl 其他:SiHCl3+H2△Si(纯)+3HCl 6.硅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SiO3 + CO2 + H2O == H2SiO3↓+ Na2CO3 SiO32-+ CO2 + H2O == H2SiO3↓+ CO32- 7.硅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SiO3 + 2HCl == H2SiO3↓+ 2NaCl SiO32-+2H+ == H2SiO3↓ 8.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 Cu+Cl2点燃CuCl2 9. 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白烟) 2Na+Cl2点燃2NaCl 10.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红色烟) 2Fe+3Cl2点燃3FeCl3 11.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H2+Cl2点燃2HCl 12.氯气溶于水(新制氯水中含H+、Cl -、ClO -、OH-、Cl2、HClO、H2O) Cl2+H2O=HCl+HClO Cl2+H2O=H++Cl -+HclO 13. 次氯酸见光分解(强氧化剂、杀菌消毒,漂白剂) 2HClO 2HCl+O2↑ 14. 制取漂液(制“84”消毒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 Cl-+ ClO-+ H2O 次氯酸钠与过氧化氢反应 ClO-+H2O2==Cl—+O2↑+H2O 15.工业制漂白粉的原理(冷的消石灰)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16.漂白粉失效 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 2HCl+O2↑ Ca2++2ClO-+CO2+H2O=CaCO3↓+ 2HClO 17.氯气与二氧化硫的反应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 SO2 + 2H2O == 2Cl-+ SO42-+ 4H+ 单质溴、碘也与二氧化硫发生以上反应 Br2+SO2 +2H2O=H2SO4 +2HBr Br2 + SO2 + 2H2O == 2Br-+ SO42-+ 4H+ I2+SO2 +2H2O=H2SO4 +2HI I2 + SO2 + 2H2O == 2I-+ SO42-+ 4H+ 18.氯气与硫化氢的反应 Cl2 +H2S===2HCl+S 单质溴、碘与硫化氢也发生类似反应 Br2 +H2S===2HBr+S I2 +H2S===2HI+S 19.氯气与溴化钠、碘化钾的反应 Cl2+2NaBr=Br2+2NaCl 光照 光照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基础练习题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导引】 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导引】 认真观察反应,记录现象,分析整理得到金属的性质。 1.(1)钠常常保存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中。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可以看到钠表面呈现__________。很快,钠表面生成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一小块钠放在坩埚中加热。钠受热后,与氧气________________,发出 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________________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其中有的氧化膜致密,例如镁、铝表面的氧化膜,可以保护______不被继续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1)分析学过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分析上述反应,可以发现金属单质表现出______,这是因为金属元素的______,______, 当遇到______时,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因此,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金属还能被______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 【同步练习】 1.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A.Na B.NaCl C.NaOH D.Na2O 2.实验室中常用的保存少量Na的方法是( ) A.保存在水中B.保存在煤油中 C.直接放置在空气中D.铝箔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3.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很快熔化②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③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④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 体物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4.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熔点高 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 5.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能与铁反应的是( ) A.硫B.氯气C.氧气D.氢气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钠的熔点较低 B.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合价升高 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并发出黄色火焰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 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 == SiF4 +2H2O SiO2+CaO ===(高温) 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 、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五、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