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

第二章

构件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

构件的自由度:构件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有三个自由度。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 ________ *

1.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表示构件和运动副,并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

这种说明机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和运动有关的:运动副的类型、数目、相对位置、构件数目

和运动无关的:构件外形、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构造

2. 运动简图的绘制步骤

(1) 分析机构运动,弄清构件数目;

(2) 判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一一按接触情况和相对运动

(3) 测尺寸(转动副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位置方向

(4) 从原动件幵始按比例画出运动副相对位置和构件(三选一一选视图、选比

比例I

图示构件长度( mm )

例、选位置)

(5) 标注 -- 构件编号、运动副字母、原动件箭头。

3.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时注意问题

(1) 忽略构件外形,关注运动副关系(转动副回转中心位置;移动副导路位置方向;

高副接触点及法线方向)

(2) 视图平面一般选择为构件的运动平面;

(3) 选择各构件处于一般位置(不选特殊位置画) ;

(4) 同一构件用同一数码标注(特别注意机架) 。

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F<0 或F=0 无法运动

F>0 时若F>W ;运动不确定

若卩=可;确定运动

若F

结论: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F>0且F等于原动件数W

三、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的注意问题

(1) .复合铰链--- 两个以上的构件同在一处以转动副相连接。K个构件,构成(K- 1)个转动副。

(2) . 局部自由度F' ——不影响其他构件运动的局部运动。

(3) . 虚约束——重复限制机构运动的约束。

a. 轨迹重合—被连接件上的轨迹和机构上连接点的轨迹完全重合。(火车轮平行四边形机构)

b. 移动副导路平行——两构件在多处构成移动副且移动方向彼此平行时,只有一个移动副起约束作用,其余都是

虚约束

c. 转动副轴线重合——两构件有多处接触而构成转动副且转动轴线相互重合时,只有一个

转动副起约束作用

(a)

(c)

(d) .咼副接触点公法线重

合两构件在多处接触而构成平面咼副且各接触

点处的公法线彼此重合时,只有一个高副起约束作用,

(e) .对称部分---- 机构中存在对传递运动不起独立作用的对称部分。

(d) (e) (b)

四.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①正确计算机构自由度。

②从远离原动件的构件幵始拆杆组,先试拆U级组,不成,再拆川级组。每拆出一

杆组后,剩下部分仍是一个与原机构有相同自由度的机构,直至只剩下基本机构。

③对含高副的机构,进行第②步前,先高副低代。

3) .平面高副机构的分析方法——高副低代

(1)高副低代:将机构中的高副根据一定的条件,虚拟地用低副代替。

(2)高副低代必须满足的条件

方法:高副用一个构件、两个低副代替。过接触点找曲率中心。

第三章

速度瞬心一一互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瞬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

三心定理: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三个瞬心,它们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结论:两构件的角速度之比一传动比等于它们的绝对瞬心被相对瞬心所分线段的反比

内分时反向;外分时同向(或者说相对瞬心在两绝对瞬心之间时,两构件转向相反,否则转向相同。)

速度瞬心法总结:

找出已知运动构件和待求运动构件的相对瞬心和它们的绝对瞬心。其中:

绝对瞬心一求一个构件上各点速度;

相对瞬心一找两构件上各点速度关系;已知?P相对P色对(已知) 待求? P相对P色对(待求) 速度分析小结:

1)每个矢量方程可以求解两个未知要素

2)在速度图中,p点称为极点,代表所有构件上绝对速度为零的影像点。

3)由p点指向速度图上任意点的矢量均代表机构中对应点的绝对速度。

4)除p点之外,速度图上任意两点间的连线均代表机构中对应两点间相对速度,其指向与速度的角标相反(V CB bc)。

5)角速度可用构件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速度除以该两点之间的距离来求得,方向的判定采用矢量平移法(将代表该相对速度的矢量平移到对应点上)。

6)速度影像原理:同一构件上各点的绝对速度矢量终点构成的多边形与其

在机构图中对应点构成的多边形相似且角标字母绕行顺序相同。

7)当同二构件已知两点速度求第三点速度时才能使用速度影像原理加速度分析小结:

1)在加速度图中,p点称为极点,代表所有构件上绝对加速度为零的影像点。

2)由p点指向加速度图上任意点的矢量均代表机构图中对应点的绝对加速度。

34)除p‘点之外,加速度图中任意两个带“‘”点间的连线均代表

机构图中对

应两点间的相对加速度,其角标与相对加速度的指向相反。

4)角加速度可用构件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切向加速度除于该两点之间的距离来求

得,方向的判定采用矢量平移法(将代表该相对切向加速度的

5)加速度影像原理:在加速度图上,同一构件上各点的绝对加速度矢量终点构成的多边形与机构图中对应点构成的多边形相似且角标字母绕行顺序相同。

6)当同一构件已知两点加速度求第三点加速度时才能使用加速度影像原理柯氏加速矢量平移到对应点上)0

2(= 3 )杆块共同转动的角速度

方向判定:按右手规则将四指沿牵连角速度2的矢量方向向相对速度v B3B2 方向握,大拇指方向即为哥氏加速度方向。

第四章(课本例题)P52---59

第五章

§5- 1 机械的效率

W d (输入功(驱动力))=W (输出功(生产阻力))+W (损失功(摩擦等))

机械效率:= W r / W d = 1 - W f / W d

机械损失率:= W f / W d

+ = 1 损失不可避免W T > 0 ;< 1

机械效率可表示为:

( 1 )在克服同样生产阻力(力矩)的情况下,理想驱动力(力矩)与实际驱动力(力矩)之比值

(2)在同样驱动力(力矩)的情况下,机械所能克服的实际生产阻力(力矩)与理想生产阻力(力矩)之比值第六章

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

平衡原理:在重心的另一侧加上一定的质量,或在重心同侧去掉一些质量,使质心位置落在回转轴线上,而使离心惯性力达到平衡。

特点:若重心不在回转轴线上,则在静止状态下,无论其重心初始在何位置,最终都会落在轴线的铅垂线的下方。

这种不平衡现象在静止状态下就能表现出来,故称为静平衡。

计算方法p78—80

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同上)

第七章

(1)对于一个复杂的单自由度机械系统,可以等效成为一个简单的定轴转动或移动的模型进行研究。(瞬时)(2)不知道机构真实运动的情况下,可以求出等效量(F e、M e、m e、J e)

(3)等效量(F e、M e、m e、J e )均为为机构位置(速度、时间)的函数。

(4)等效量(F e、M、m、J e )均为假想的量,不是机构真实的合力、合力矩、总质量和总转动惯量。

急回运动特性

机构极位——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时的位置。

摆角一一从动件摇杆两极限位置的夹角。〔80 K 1

极位夹角一一原动件曲柄在机构极位时所夹的锐角。K 1

四杆机构从动件空回行程平均速度与工作行程平均速度的比值称为行程速比系数,用K表示:

(1)当=0 °,K = 1,机构无急回作用。

(2)当> 0 ° ,K > 1,机构有急回作用。

死点位置一一从动件的传动角等于零时机构所处的位置连杆与曲柄共线。

克服死点的措施:

①利用惯性,如飞轮。

②采用几套相同的机构错位。

③利用虚约束,如蒸汽机车中的平行四边形机构。

死点极位自锁

死点和极位为同一位置,只是原动件不同。

死点和自锁关系

死点可认为是不考虑摩擦时的自锁,此时摩擦圆半径P为0,驱动力作用线过转动副中心则机构自锁,不能动。

设计如题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已知其摇杆CD的长度I CC T75mm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 1.5,机架AD的长度丨AC T 100 mm摇杆的一个极限位置与机架的夹角45°,用作图法求曲柄的长度I AB和连杆的长度丨BC。

按题意作图,9 =180* (k-1 ) /(k+1)=36 °

AC二b-a AC 2=b+a 由此得曲柄a和连杆b的长度。

常见的几种机械传动方式

常见的几种机械传动方式 机械传动按传力方式分,可分为摩擦传动和啮合传动,摩擦传动又分为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等,啮合传动可分为齿轮传动、涡轮蜗杆传动、链传动等等;按传动比又可分为定传动比和变传动比传动。 1.1皮带传动 皮带传动是由主动轮、从动轮和紧张在两轮上的皮带所组成。由于张紧,在皮带和皮带轮的接触面间产生了压紧力,当主动轮旋转时,借摩擦力带动从动轮旋转,这样就把主动轴的动力传给从动轴。 皮带传动分为平皮带传动和三角皮带传动$G 皮带传动的特点: 1)可用于两轴中心距离较大的传动。 2)皮带具有弹性、可缓冲和冲击与振动,使传动平稳、噪声小。3)当过载时,皮带在轮上打滑,可防止其它零件损坏。 4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5)由于皮带在工作中有滑动,故不能保持精确的传动比。 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皮带寿命短。\ 三角皮带的断面国家规定为O、A、B、C、D、E、F、T等8种,从O

到T皮带剖面的面积逐渐增大,传动的功率也逐渐增大。 在机械传动中常碰到传动动比的概念,什么是传动比呢?它是指主动轮的转速n1与从动轮的转速n2之比,用I表示:即I=n1/n2。由于皮带传动中存在“弹性滑动”现象,上述传动比公式只是个近似公式,那么皮带传动中这种“弹性滑动”现象是怎样表现的呢?概括如下:在主动轮处,传动带沿带轮的运动是一面绕进,一面向后收缩:在从动轮处,传动带沿带轮的运动是一面绕进,一面向前伸展。| 1.2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是由分别安装在主动轴及从动轴上的两个齿轮相互啮合而成。齿轮传动是应用最多的一种传动形式,它有如下特点 1)能保证传动比稳定不变。 2)能传递很大的动力。 3) 结构紧凑、效率高。+ 4)制造和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 5)当两轴间距较大时,采用齿轮传动就比较笨重 齿轮的种类很多,按其外形可分为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两大类。 圆柱齿轮的外形呈圆柱形、牙齿分布在圆柱体的表面上,按照牙齿

(完整版)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和机构的组成原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保证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和运动特性,对绘制好的简图需进一步检查与核对(运动副的性质和数目来检查)。 2.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判断所设计的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是本章的重点。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目。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错误会导致对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机械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机构自由度计算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准确识别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做出正确处理。 (1) 复合铰链 复合铰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接时组成的运动副。 正确处理方法:k个在同一处形成复合铰链的构件,其转动副的数目应为(k-1)个。 (2) 局部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是机构中某些构件所具有的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的自由度。局部自由度常发生在为减小高副磨损而增加的滚子处。 正确处理方法:从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中将局部自由度减去,也可以将滚子及与滚子相连的构件固结为一体,预先将滚子除去不计,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自由度。 (3) 虚约束 虚约束是机构中所存在的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 正确处理方法:计算自由度时,首先将引入虚约束的构件及其运动副除去不计,然后用自由度公式进行计算。 虚约束都是在一定的几何条件下出现的,这些几何条件有些是暗含的,有些则是明确给定的。对于暗含的几何条件,需通过直观判断来识别虚约束;对于明确给定的几何条件,则需通过严格的几何证明才能识别。 3. 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机构的组成过程和机构的结构分析过程正好相反,前者是研究如何将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以组成新的机构,它为设计者进行机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后者是研究如何将现有机构依次拆成基本杆组、原动件及机架,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基本概念:速度瞬心、绝对速度瞬心和相对速度瞬心(数目、位置的确定),以及“三心定理”。 2.瞬心法在简单机构运动分析上的应用。 3.同一构件上两点的速度之间及加速度之间矢量方程式、组成移动副两平面运动构件在瞬时重合点上速度之间和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式,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解? 4.“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的应用条件。 5.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以及构件上某点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 6.哥氏加速度出现的条件、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确定。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基本概念:“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及“动态静力分析” 、“平衡力”或“平衡力矩”、“摩擦角”、“摩擦锥”、“当量摩擦系数”和“当量摩擦角”(引入的意义)、“摩擦圆”。 2.各种构件的惯性力的确定: ①作平面移动的构件; ②绕通过质心轴转动的构件;

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

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四章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4-1.试比较说明链传动与带传动的特点。 答:带传动: 优点:具有弹性和挠性,噪声小;可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能防止机器其他部件的破坏;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缺点:有滑动现象,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低。 链传动: 优点:摩擦损耗小,效率高,结构紧凑,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缺点:只能在中、低速下工作,瞬时传动比不均匀,有冲击噪声。 4-2.齿轮传动有什么特点 答:优点:适用范围广,效率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性较高,可实现平行轴、任意角相交轴和任意角交错轴之间的传动。 缺点:成本高;不适宜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 4-3.简述齿轮传动的主要类型 答:两轴线相互平行的圆柱轴线齿轮传动,两轴线相交的圆锥齿轮传动,两轴线交错在空间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螺旋齿轮传动。 4-4.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几种 答:(1)轮齿折断(2)齿面磨损(3)齿面点蚀(4)齿面交合 4-5.涡轮传动有哪些特点 答:(1)传动比大,且准确 (2)传动平稳,无噪声

(3)可以实现自锁 (4)传动效率比较低 (5)有较严重的摩擦磨损,引起发热,使润滑情况恶化。 4-6.连杆结构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1)能够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转换,如它可以将原动件的转动转变为从动件 的转动、往复移动或摆动。反之也可将往复移动或摆动转变为连续地转动。 2)平面连杆机构的连杆作平面运动,其上各点的运动轨迹曲线有多种多样,利用这些轨迹曲线可实现生产中多种工作要求。 3)平面连杆机构中,各运动副均为面接触,传动时受到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较小,且有利于润滑,所以磨损较轻,寿命较长。另外由于接触面多为圆柱面或平面,制造比较简单,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缺点: 1)难以实现任意的运动规律。 2)惯性力难平衡(构件作往复运动和平面运动),易产生动载荷。 3)积累误差(低副间存在间隙),效率低。 4-7.凸轮机构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通过设计凸轮轮廓线,可以很容易实现几乎任意要求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缺点:凸轮廓线与从动件之间是点和线接触的高副,易于磨损。 4-8.试述棘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便于实现调节,但精度低,工作时噪声和冲击大,磨损快。因此,该机构多用于运动速度和精度不高,传递动力不大的分度、计数、供料和制动等场合。 4-9.槽轮机构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答:槽轮机构有外啮合槽轮和内啮合槽轮两种基本形式。

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2H310000 机电工程技术 2H311000 机电工程专业技术 2H311010 机械传动与技术测量 ――2H311011 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 一、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机械传动的作用:传递运动和力; 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的类型: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轮系;带传动、链传动; (一)齿轮传动 1、齿轮传动的分类 (1)分类依据:按主动轴和从动轴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形成的平面和空间分类 两平行轴之间的传动――平面齿轮传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人字齿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 用于两相交轴或交错轴之间的传动――空间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螺旋齿轮传动(交错轴)) 用于空间两垂直轴的运动传递――蜗轮蜗杆传动 (2)传动的基本要求: 瞬间角速度之比必须保持不变。 (3)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尺寸: 齿顶圆、齿根圆、分度圆、模数、齿数、压力角等 2、渐开线齿轮的主要特点: 传动比准确、稳定、高效率; 工作可靠性高,寿命长; 制造精度高,成本高; 不适于远距离传动。

3、应用于工程中的减速器、变速箱等 (二)蜗轮蜗杆传动 1、用于空间垂直轴的运动传递――蜗轮蜗杆传动 2、正确传动的啮合条件――蜗杆的轴向与蜗轮端面参数的相应关系蜗杆轴向模数和轴向压力角分别等于蜗轮端面模数和端面压力角。 3、蜗轮蜗杆传动的主要特点: 传动比大,结构紧凑; 轴向力大、易发热、效率低; 一般只能单项传动。 (三)带传动 1、带传动――适于两轴平行且转向相同的场合。 带传动组成:主动轮、从动轮、张紧轮和环形皮带构成 2、带传动特点: 挠性好,可缓和冲击,吸振;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传动外尺寸较大,带寿命短,效率低; 过载打滑,起保护作用; 传动比不保证。 切记:皮带打滑产生一正一负的作用: 即过载打滑,起保护作用; 打滑使皮带传动的传动比不保证。 (四)链传动 1、链传动――适于两轴平行且转向相同的场合。 链传动组成:主动链轮、从动链轮、环形链构成

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

第四章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 4-1.试比较说明链传动与带传动的特点。 答:带传动: 优点:具有弹性和挠性,噪声小;可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能防止机器其他部件的破坏;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缺点:有滑动现象,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低。 链传动: 优点:摩擦损耗小,效率高,结构紧凑,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缺点:只能在中、低速下工作,瞬时传动比不均匀,有冲击噪声。 4-2.齿轮传动有什么特点 答:优点:适用范围广,效率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性较高,可实现平行轴、任意角相交轴和任意角交错轴之间的传动。 缺点:成本高;不适宜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 4-3.简述齿轮传动的主要类型 答:两轴线相互平行的圆柱轴线齿轮传动,两轴线相交的圆锥齿轮传动,两轴线交错在空间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螺旋齿轮传动。 4-4.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几种 答:(1)轮齿折断(2)齿面磨损(3)齿面点蚀(4)齿面交合 4-5.涡轮传动有哪些特点 答:(1)传动比大,且准确 (2)传动平稳,无噪声 (3)可以实现自锁 (4)传动效率比较低 (5)有较严重的摩擦磨损,引起发热,使润滑情况恶化。 4-6.连杆结构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1)能够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转换,如它可以将原动件的转动转变为 从动件的转动、往复移动或摆动。反之也可将往复移动或摆动转变为连续地转动。2)平面连杆机构的连杆作平面运动,其上各点的运动轨迹曲线有多种多样,利用这些轨迹曲线可实现生产中多种工作要求。 3)平面连杆机构中,各运动副均为面接触,传动时受到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较小,且有利于润滑,所以磨损较轻,寿命较长。另外由于接触面多为圆柱面或平面,制造比较简单,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缺点: 1)难以实现任意的运动规律。

机械原理(第七版)试题及概念总结

机械原理(第七版)重要概念总结(附)及复习试题 (认真看完,考试必过) 卷一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2 个 ,最小 约束数为 1 个。 2、 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相对速度瞬心在 转动副中心 处。 3、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若以连杆为机架,则该机构演 化为 曲柄摇块机构 。 4、 传动角越大,则机构传力性能越 好 。 5、 凸轮机构推杆的常用运动规律中,二次多项式运动 规律具有 柔性 冲击。 6、 蜗杆机构的标准参数从 中间平面 中取。 7、 常见间歇运动机构有: 棘轮机构 、 槽轮 机构 等。 8、 为了减小飞轮的重量和尺寸,应将飞轮装在 高 速 轴上。 9、 实现往复移动的机构有: 曲柄滑块机 构 、 凸轮机构 等。 10、 外啮合平行轴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 212121n n n n m m ααββ==-=,, 。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何谓三心定理? 答: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的三个瞬心必位于同一 直线上 。 2、 简述机械中不平衡惯性力的危害? 答:机械中的不平衡惯性力将在运动副中引起附加的动 压力,这不仅会增大运动副中的摩擦和构件中的内应 力,降低机械效率和使用寿命,而且会引起机械及其基 础产生强迫振动。 3、 铰链四杆机构在死点位置时,推动力任意增大也不 能使机构产生运动,这与机构的自锁现象是否相 同?试加以说明? 答:(1)不同。 (2)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指:传动角=0度时,主动 件通过连杆作用于从动件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 而不能使从动件转动,出现了顶死现象。 死点本质:驱动力不产生转矩。 机械自锁指:机构的机构情况分析是可以运动 的,但由于摩擦的存在,却会出现无论如何增大驱动力, 也无法使其运动的现象。 自锁的本质是:驱动力引起的摩擦力 大于等 于 驱动力的有效分力。 4、 棘轮机构与槽轮机构均可用来实现从动轴的单向间 歇转动,但在具体的使用选择上,又有什么不同? 答:棘轮机构常用于速度较低和载荷不大的场合,而且 棘轮转动的角度可以改变。槽轮机构较棘轮机构工作平 稳,但转角不能改变。 5、 简述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答:相互啮合传动的一对齿轮,在任一位置时的传动比, 都与其连心线被其啮合齿廓在接触点处的公法线所分 成的两段成反比。 三、计算题(共45分) 1、绘制偏心轮机构简图(草图),并求机构自由度。(10分) 1 2 3 4 A B C

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

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第四章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 4-1.试比较说明链传动与带传动的特点。 答:带传动: 优点:具有弹性和挠性,噪声小;可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能防止机器其他部件的破坏;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缺点:有滑动现象,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低。 链传动: 优点:摩擦损耗小,效率高,结构紧凑,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缺点:只能在中、低速下工作,瞬时传动比不均匀,有冲击噪声。 4-2.齿轮传动有什么特点? 答:优点:适用范围广,效率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性较高,可实现平行轴、任意角相交轴和任意角交错轴之间的传动。 缺点:成本高;不适宜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 4-3.简述齿轮传动的主要类型? 答:两轴线相互平行的圆柱轴线齿轮传动,两轴线相交的圆锥齿轮传动,两轴线交错在空间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螺旋齿轮传动。 4-4.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几种? 答:(1)轮齿折断(2)齿面磨损(3)齿面点蚀(4)齿面交合 4-5.涡轮传动有哪些特点? 答:(1)传动比大,且准确 (2)传动平稳,无噪声 (3)可以实现自锁

(4)传动效率比较低 (5)有较严重的摩擦磨损,引起发热,使润滑情况恶化。 4-6.连杆结构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1)能够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转换,如它可以将原动件的转动转变为 从动件的转动、往复移动或摆动。反之也可将往复移动或摆动转变为连续地转动。 2)平面连杆机构的连杆作平面运动,其上各点的运动轨迹曲线有多种多样,利用这些轨迹曲线可实现生产中多种工作要求。 3)平面连杆机构中,各运动副均为面接触,传动时受到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较小,且有利于润滑,所以磨损较轻,寿命较长。另外由于接触面多为圆柱面或平面,制造比较简单,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缺点: 1)难以实现任意的运动规律。 2)惯性力难平衡(构件作往复运动和平面运动),易产生动载荷。 3)积累误差(低副间存在间隙),效率低。 4-7.凸轮机构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通过设计凸轮轮廓线,可以很容易实现几乎任意要求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缺点:凸轮廓线与从动件之间是点和线接触的高副,易于磨损。 4-8.试述棘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便于实现调节,但精度低,工作时噪声和冲击大,磨损快。因此,该机构多用于运动速度和精度不高,传递动力不大的分度、计数、供料和制动等场合。 4-9.槽轮机构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答:槽轮机构有外啮合槽轮和内啮合槽轮两种基本形式。

机械传动性能指导书解析

第一章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说明书 一、概述 “THM CD-1型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是根据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而研制的,它采用模块式结构,可快速组合多种机械传动实训,能测试各种机械传动的速比、转矩、效率等。配套专用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计算机智能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曲线显示及打印输出等功能。适合各院校机械类专业《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课程的教学实训需要。 二、主要实训仪器及设备 1.N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 N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弹性轴、两组磁电信号发生器,把被测转矩、转速转换成具有相位差的两组交流电信号,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相同且与轴的转速成正比,而其相位差的变化部分又与被测转矩成正比。 N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在弹性轴的两端安装有两只信号齿轮,在两齿轮 图1 N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图 的上方各装有一组信号线圈,在信号线圈内均装有磁钢,与信号齿轮组成磁电信号发生器。当信号齿轮随弹性轴转动时,由于信号齿轮的齿顶及齿谷交替周期性的扫过磁钢的底部,使气隙磁导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线圈内部的磁通量亦产生周期性变化,使线圈中感应出近似正弦波的交流电信号。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相同且与轴的转速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来测量转速。这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相位与其安装的相对位置及弹性轴所传递扭矩的大小及方向有关。当弹性轴不受扭时,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只与信号线圈及齿轮的安装相对位置有关,这一相位差一般称为初始相位差,在设计制造时,使其相差半个齿距左右,即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初始相位差在180度左右。在弹性轴受扭时,将产生扭转变形,使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发生变化,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相位差变化的绝对值与转矩的大小成正比。把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用专用屏蔽电缆线送入具有其功能的扭矩卡送入计算机,即可得到转矩、转速及功率的精确值。图2是N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机械结构图。其结构与图1的工作原理图的差别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及信号幅值,两端的信号发生器是由安装在弹性轴上的外齿轮、安装在套筒内的内齿轮、固定在机座内的

[财经类试卷]机械传动与液压传动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

机械传动与液压传动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 一、多项选择题 共1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l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 机械传动的主要作用有( )。 (A)传递动力 (B)改变运动方向 (C)改变运动效率 (D)改变运动速度 (E)改变运动形式 2 蜗杆传动的特点是( )。 (A)降速效果好 (B)能自锁 (C)效率不高 (D)传动平稳 (E)结构松散 3 下列几种机构中,曲柄作为主动件的机构有( )。 (A)破碎机的传动机构 (B)脚踏缝纫机的曲柄摇杆机构 (C)内燃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

(D)曲柄压力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 (E)牛头刨床机构中的曲柄摇杆机构 4 下列各传动机构中,( )传动机构为不可逆传动机构(即主动件与从动件不能交换)。 (A)蜗杆 (B)齿轮 (C)凸轮 (D)带 (E)曲柄滑块 5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当机器功率一定时,转速越大,转矩越小 (B)功率等于力在其作用点方向上的投影与速度乘积 (C)功率的单位是W (D)汽车功率一定时,它的牵引力的大小不变 (E)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机器的输出功率应等于输入功率 6 链传动的主要优点有( )。 (A)和带传动相比,传动功率大 (B)能保持恒定的瞬时转速和瞬时传动化 (C)噪声低,适于传递高速运动

(D)与齿轮传动相比,中心间距可较大 (E)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下工作 7 链传动的传动比与( )有关。 (A)主动轮的转速 (B)主动轮与从动轮转速之比 (C)主动轮的齿数 (D)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中心距 (E)主动轮与从动轮齿数之比 8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齿轮传动是用齿轮的轮齿相互啮合传递轴间的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B)链传动和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有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C)螺旋传动,通常是将回转运动变换成直线运动 (D)带传动是通过传动带对从动轮的拉动来传递运动的 (E)在蜗轮蜗杆传动中,蜗杆是从动件,蜗轮是主动件 9 与机械传动方式相比,液压传动的主要缺点有( )。 (A)在同等体积和重量的条件下,输出功率较小 (B)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C)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

机械原理习题(附答案解析).pdf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两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必备条件是。 A.直接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B.直接接触但无相对运动; C.不接触但有相对运动;D.不接触也无相对运动。 2.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或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确定的运动。 A.有;B.没有;C.不一定 3.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A.虚约束;B.局部自由度;C.复合铰链 4.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二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个自由度。 A.3;B.4;C.5;D.6 5.杆组是自由度等于的运动链。 A.0;B.1;C.原动件数 6.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 A.1;B.2;C.3;D.1或2 7.某机构为Ⅲ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A.含有一个原动件组;B.至少含有一个基本杆组; C.至少含有一个Ⅱ级杆组;D.至少含有一个Ⅲ级杆组。 8.机构中只有一个。 A.闭式运动链;B.原动件;C.从动件;D.机架。 9.要使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其条件是。 A.机构的自由度等于1;B.机构的自由度数比原动件数多1; C.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 二、填空题: 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_____,最小约束数为______。 2.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带入_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_____个约束。3.两个做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之间为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它有_______个约束;而为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为高副,它有_______个约束。 4.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_______副或_______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 _______副。 5.组成机构的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构件是机构中的_____单元体。 6.在平面机构中,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 7.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零件与构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的单元体,而零件是的单元体。 9.由M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包括个转动副。 10.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三、判断题: 1.机构的自由度一定是大于或等于1。 2.虚约束是指机构中某些对机构的运动无约束作用的约束。在大多数情况下虚约束用来改善机 构的受力状况。 3.局部自由度是指在有些机构中某些构件所产生的、不影响机构其他构件运动的局部运动的自

机械原理复习资料

《机械原理复习大纲》(机械本科) 一、基本要求 测验应试学生是否达到应有水平,要求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常用基本机械的分析和综合。考试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 二、考试内容 绪论 概念:机构、机器的特征 第二章机构的构型分析 (1)基本概念: 构件、零件、运动副、运动链、球面副、环副、圆柱副、圆柱-平面副、球面-平面副、转动副、移动副、螺旋 副 (2)机构运动简图 绘制 (3)正确计算自由 度 主要是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要注意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和复合铰链问题。

(4)机构的组成原理 能够对机构进行拆分成有主动件和机架组成的主动链和由其余杆副组成的自由度为0的从动链。例对以上计算自由度的机构的拆分) 要求:习题2-1、2-2、2-3、 2-4要 会做。也可以对上述自由度计算机构的记过级别进行判断。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了解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对简单基本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3-1 三心定理 速度瞬心的概念,三心定理的应用,用速度瞬心法进行机构的速度分析。习题3-1 试确定题图3-1所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的瞬心位置. 2.在图示机构中,已知构件1以ω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试用瞬心法求构件2的角速度ω2和构件4的速度v4的大小(只需写出表达式)及方向。 3.图示齿轮 连杆机构中,已知齿轮2和5的齿数相等,即z2=z5,齿轮2以ω2=100rad/s 顺时针方向转动,试用瞬心法求构件3的角速度ω3的大小和方向。(取μL=0.001m/mm) 4.图示机构的长度比例尺μL=0.001m/mm ,构件1以等角速度ω1=10rad/s 顺时针方向转动。试求: 在图上标注出全部瞬心; (2)在此位置时构件3的角速度ω3的大小及方向 §3-2 机构可动性分析 死点:能够对书21页图3-8和图 3-9分析。 机构具有曲柄的条件:习题3-4 3.图示铰链四杆机构。已知lAB=62mm ,lBC=40mm ,lCD=60mm ,lAD=19mm 。试问: (1)该机构为何种类型机构,有无曲柄存在?如有,指出哪个构件是曲柄; (2)当以lab 为主动件时,标注出从动件的压力角。 L L G I 题2图 题4图 题3图

机械原理 第十二章 其他常用机构

第十二章其他常用机构 1 棘轮机构有几种类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场合? 2 调节棘轮转角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3 内槽轮机构和外槽轮机构相比有何优点? 4槽轮机构的槽数z和圆销数n的关系如何? 5 何谓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K?为什么K要大于零而小于1? 6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有哪些?试从各自的工作特点、运动和动力性能分析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7 双万向联轴节满足传动比恒为1的条件是什么? 8画出一种原动件为往复摆动,从动件为单向间歇运动的机构简图。 9棘轮每次转过的角度可以通过哪几种方法来调节? 10 摩擦式棘轮机构与爪式棘轮机构有什么异同? 11如果主动棘爪所在杆的摆角不变,棘轮直径大小及齿数不变,要使主动棘爪所在杆每摆动一次,棘轮只转过1/2齿距,应采取什么措施? 12槽轮机构中,作圆周运动的圆柱销与径向直槽槽轮组成的机构各尺寸之间最重要的一个几何关系是什么? 13内槽轮机构与外槽轮机构相比有何优点? 14 为什么不完全齿轮机构主动轮的首齿或末齿一般要削低齿顶? 15万向联轴器的四个转动副轴线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其输入、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如何变化? 16 用串联的双万向联轴器实现瞬时传动比恒为1的条件是什么? 17与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相比,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18当主动件作等速连续转动,需要从动件作单向间歇运动时,可采用_槽轮机构_、__不完全齿轮机构_、_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_机构。 19 在间歇运动机构中,当需要从动件的动程可无级调节时,可采用_摩擦式棘轮机构_机构。 20 在棘轮机构中,棘爪能顺利滑过棘轮齿根部的条件是_棘轮齿面倾斜角β>棘轮与棘爪之间的摩擦角φ_。 21 棘轮机构中,止回棘爪的作用是_防止棘轮反向转动_。 22 在高速、高精度机械中,通常采用__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_机构来实现间歇运动。 23 在工程实际中,常选用_空间槽轮机构_机构、_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_机构来实现空间间歇运 动。 24 不完全齿轮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传动比是_ 常量_,而槽轮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传动比是_ 变量_。 25将连续回转运动转换为单向间歇转动的机构有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机械原理知识点汇总

绪论 1.机械原理是一门以机器与机构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机械又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2.一般机器具有三个特征,现代机器可以定义为: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 来转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 3.凡用来完成有用机械功的机器称为工作机,凡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 机器称为原动机。工程中大多是工作机和原动机互相配合应用,有时再加上独立的传动 装置,则称为机组。 4.从功能的角度讲,机器一般主要由动力系统、执行系统、传动系统、操纵和控制 系统四部分组成。 5.机构是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的各构件(包括机架)的基本组合体。 6.机器是由各种机构组成的,它可以完成能量的转换或做有用的机械功;而机构则仅仅 起着运动及动力传递和运动形式转换的作用。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两者之间并无区别。7.机械原理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机构运动分析和力 分析、常用机构及其设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及机械系统动力学设计等五个方面。8.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 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 并具有进行机械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在培养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为学生 从事机械方面的设计、制造、研究和开发奠定重要的基础,并具有增强学生适应机械技 术工作能力的作用。 第 1 章机构组成原理及机构结构分析 1.凡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形式的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常用的平 面运动副有回转副、移动副和高副。如果两构件脱离接触,运动副就随着消失。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用运动副连接构成的构件系统称为运动链。各构件用运 动副首尾连接构成封闭环路的运动链称为闭式链,否则就称为开式链。 3.为便于机构的设计与分析,常撇开构件、运动副的外形和具体构造,而用规定的 线条和符号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位置,表示机构的组成和传动情况,这样绘制出能够准确表达机构运动特性的简明图形就称为机构运动简图。如果不严 格按比例来绘制简图,这样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4.由3个及3个以上的构件同在一处以转动副相连接,就构成了复合铰链。当有m个 构件(包括固定构件)以复合铰链相连接时,其转动副的数目应为(m- 1)个。 5.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用公式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要注意复合铰链处的运动副数及去掉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6.对整个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7.对机构的运动不起独立限制作用而只起到重复限制作用的约束,则称为虚约束。 在自由度计算中应将其去掉不计。常见的虚约束发生在:两构件组成多个转动副且其轴 线相重合时;两构件组成多个移动副且其移动导路方向平行时;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 在连接前已是相重时;机构存在对运动不起作用的对称部分。 8.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件的数目应等于机构的自由度的数目。 9.在平面高副机构中,高副可用“一个构件两个低副”代替而成全含低副的机构。 高副低代的关键是找出构成高副的两轮廓曲线在接触点处的曲率中心。 10.自由度为零并且不能再拆分的平面低副构件组称为基本杆组或阿苏尔杆组。基本

常见的几种机械传动方式

常见的几种机械传动方 式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常见的几种机械传动方式 机械传动按传力方式分,可分为摩擦传动和啮合传动,摩擦传动又分为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等,啮合传动可分为齿轮传动、涡轮蜗杆传动、链传动等等;按传动比又可分为定传动比和变传动比传动。 皮带传动 皮带传动是由主动轮、从动轮和紧张在两轮上的皮带所组成。由于张紧,在皮带和皮带轮的接触面间产生了压紧力,当主动轮旋转时,借摩擦力带动从动轮旋转,这样就把主动轴的动力传给从动轴。 皮带传动分为平皮带传动和三角皮带传动$G 皮带传动的特点: 1)可用于两轴中心距离较大的传动。 2)皮带具有弹性、可缓冲和冲击与振动,使传动平稳、噪声小。3)当过载时,皮带在轮上打滑,可防止其它零件损坏。 4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5)由于皮带在工作中有滑动,故不能保持精确的传动比。 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皮带寿命短。\ 三角皮带的断面国家规定为O、A、B、C、D、E、F、T等8种,从O到T皮带剖面的面积逐渐增大,传动的功率也逐渐增大。 在机械传动中常碰到传动动比的概念,什么是传动比呢它是指主动轮的转速n1与从动轮的转速n2之比,用I表示:即I=n1/n2。

由于皮带传动中存在“弹性滑动”现象,上述传动比公式只是个近似公式,那么皮带传动中这种“弹性滑动”现象是怎样表现的呢概括如下:在主动轮处,传动带沿带轮的运动是一面绕进,一面向后收缩:在从动轮处,传动带沿带轮的运动是一面绕进,一面向前伸展。| 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是由分别安装在主动轴及从动轴上的两个齿轮相互啮合而成。齿轮传动是应用最多的一种传动形式,它有如下特点 1)能保证传动比稳定不变。 2)能传递很大的动力。 3) 结构紧凑、效率高。+ 4)制造和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 5)当两轴间距较大时,采用齿轮传动就比较笨重 齿轮的种类很多,按其外形可分为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两大类。圆柱齿轮的外形呈圆柱形、牙齿分布在圆柱体的表面上,按照牙齿与齿轮轴的相对位置,圆柱齿轮又分为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现在出现了人字形齿轮),圆柱齿轮多用于外啮合齿轮传动,也可以用作内啮合传动和齿轮齿条传动。在我们所用的许多转动设备的减速器内部使用圆柱齿轮传动结构。圆锥齿轮又叫伞齿轮,他的牙齿分布在圆锥体表面上。常用于相交轴之间的运动,轴线夹角可以是任意的,但最常见的是90度。 一对齿轮的传动比计算如下式:I=n1/n2=z2/z1

机械原理机构的结构分析复习题资料讲解

机械原理机构的结构分析复习题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1.判断题 (1)机构能够运动的基本条件是其自由度必须大于零。(错误) (2)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两个约束。(错误) (3)移动副和转动副所引入的约束数目相等。(正确)(4)一切自由度不为一的机构都不可能有确定的运动。(错误) (5)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有六个自由度。(错误)2.选择题 (1)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主要特征是( D )。 A.两构件以点线面相接触 B.两构件能作相对运动 C.两构件相连接 D.两构件既连接又能作一定的相对运动 (2)机构的运动简图与( D )无关。 A.构件数目 B.运动副的类型 C.运动副的相对位置 D.构件和运动副的结构 (3)有一构件的实际长度0.5m L=,画在机构运动简图中的长度为20mm, μ是( D )。 则画此机构运动简图时所取的长度比例尺 l A.25 B.25mm/m C.1:25 D.0.025m/mm (4)用一个平面低副连接两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B) 个自由度。 A.3 B.4 C.5 D.6 (5)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A)。 A.虚约束B.局部自由度C.复合铰链 D.真约束 (6)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D )。 A.机构的自由度0 ≥ N ≥ F B.机构的构件数4 C.原动件数W>1 D.机构的自由度F>0, 并且= F原动件数W (7)如图2-34所示的三种机构运动简图中,运动不确定是( C )。

A.(a)和(b) B.(b)和(c) C.(a)和(c)D.(a)、(b)和(c) (8)Ⅲ级杆组应由( B )组成。 A.三个构件和六个低副 B.四个构件和六个低副 C.二个构件和三个低副 D.机架和原动件 (9)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 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这时自由度等于( B )。 A.0 B.1 C.2 D.3 (10)内燃机中的连杆属于( C )。 A.机器 B.机构 C.构件 D.零件 3.简答题 (1)何谓构件?何谓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运动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解答:构件是机器中每一个独立运动的单元体,是组成机构的基本要素之一。 运动副是由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组成的可动连接,是组成机构的基本要素之一。 运动副元素是两构件能够参加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表面,如点线面等。 (a) (c) (b) 图2-34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

兰州2017年7月4日于家属院复习资料 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和;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具有、、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称为机器。 3.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三部分组成。 4.运动副元素是指。 5.构件的自由度是指;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6.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副,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个自由度。 7.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 8.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_____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9.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最小约束数为。 10.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至少为。 11.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______。 12.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 13.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铰链,(B) 自由度,(C) 约束。 14.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局部自由度是指;虚约束是指。 15.划分机构的杆组时应先按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的级别按杆组中的级别确定。 16.图示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试: (1〕计算其自由度,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 (2)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请修改并用简图表示。 题16图题17图 17.在图示机构中,若以构件1为主动件,试: (1)计算自由度,说明是否有确定运动。 (2)如要使构件6有确定运动,并作连续转动,则可如何修改说明修改的要点,并用简图表示。18.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将高副用低副代替,并选择原动件。 19.试画出图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对图示机构作出仅含低副的替代机构,进行结构分析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