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图像处理-2(武汉大学精品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2(武汉大学精品课程)

第二章基本概念

贾永红

武汉大学

第二章

讲解内容

1. 图像数字化概念、数字化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数

字化器性能评价

2. 图像灰度直方图的基本概念、计算、性质及其应用

3.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形式与数据结构

4.图像图像文件格式与特征

重点:图像数字化、图像灰度直方图和图像文件BMP格式难点:图像数字化、直方图应用、图像分层结构数据

教学法:灵活应用示例法、启发式、提问法等

目的:

1. 熟悉本章基本概念和图像处理算法形式,了解图像的特

征;

2.重点掌握图像数字化图像灰度直方图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2 成象模型

3-D客观场景到2-D

成像平面的中心投影。

物方点空间坐标与对应

的像方点坐标满足几何

透视变换关系(共线条

件)。

f(x,y)---理想成像面坐标点(x,y)的亮度

i(x,y)---照度分量

r(x,y)---反射分量,则

f(x,y)=i(x,y)×r(x,y)

其中:0< i(x,y)< ∞ ,0

2.3图像数字化

图像数字化是将一幅画面转化成计算机能处理的形式——数字图像的过程。

模拟图像数字图像正方形点阵

具体来说,就是把一幅图画分割成如图2.3.1所示

的一个个小区域(像元或像素),并将各小区域灰度用整数来表示,形成一幅点阵式的数字图像。它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像素的位置和灰度就是像素的属性。

2.3.1采样

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的操作称为采样。

采样间隔和采样孔径的大小是两个很重要的参数。

当对图像进行实际的抽样时,怎样选择各抽样点的间隔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图像包含何种程度的细微的浓淡变化,取决于希望忠实反映图像的程度。

不同形状的采样孔径

2.3.2量化

经采样图像被分割成空间上离散的像素,但其灰度是连续的,还不能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将像素灰度转换成离散的整数值的过程叫量化。

表示像素明暗程度的整数称为像素的灰度级(或灰度值或灰度)。

一幅数字图像中不同灰度级的个数称为灰度级数,用G

表示。

采样方式:有缝、无缝和重迭

一般来说,,g 就是表示存储图像像素灰度

值所需的比特位数。

若一幅数字图像的量化灰度级数G=256=28级,灰

度取值范围一般是0~255的整数,由于用8bit 就能表示灰度图像像素的灰度值,因此常称8bit 量化。

从视觉效果来看,采用大于或等于6比特位量化的

灰度图像,视觉上就能令人满意。

一幅大小为M ×N 、灰度级数为G 的图像所需的存储

空间,即图像的数据量,大小为

M ×N ×g (bit )g

G 2 灰度级数就代表一幅数字图像的层次。图像数据

的实际层次越多视觉效果就越好。

数字图像根据灰度级数的差异可分为:黑白图像、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黑白图像

图像的每个像素只能是黑或白,没有中间的过渡,故又称为二值图像。二值图像的像素值为0或1。

例如

????

??????=011100001

I

灰度图像

灰度图像是指灰度级数大于2的图像。但它不包含彩

色信息。彩色图像

彩色图像是指每个像素由R 、G 、B 分量构成的图像,

其中R 、B 、G

是由不同的灰度级来描述。

??????????=00255800255240240255R ??????????=02550160255255801600G ????

??????=25525525524000160800

B ????

??????=100220250180501202001500I

2.3.3量化参数与数字化图像间的关系

数字化方式可分为均匀采样、量化和非均匀采样、量化。

所谓“均匀”,指的是采样、量化为等间隔方式。图像数字化一般采用均匀采样和均匀量化方式。

非均匀采样是根据图象细节的丰富程度改变采样间距。细节丰富的地方,采样间距小,否则间距大。

非均匀量化是对图像层次少的区域采用间隔大量化,而对图像层次丰富的区域采用间隔小量化。

采用非均匀采样与量化,均会使问题复杂化,因此很少采用。

图像的质量

1.平均亮度

2.对比度

是指一幅图象中灰度反差的大小。

对比度=最大亮度/最小亮度

3.清晰度

由图像边缘灰度变化的速度来描述。

4.分解力或分辨率

一般来说,采

样间隔越大,所得图像像素数越少,空间分辨率低,质量差,严重时出现像素呈块状的国际棋盘效应;

采样间隔越小,所得图像像素数越多,空间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数据量大。

量化等级越多,所得图像层次越丰富,灰度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数据量大;

量化等级越少,图像层次欠丰富,灰度分辨率低,会出现假轮廓现象,图像质量变差,但数据量小。

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对固定图像大小时,减少灰度级能改善质量,产生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减少灰度级一般会增加图像的对比度。例如对细节比较丰富的图像数字化。

2.3.4 数字化器

数字化器必须能够将图像划分为若干像素并分别给它们地址,能够度量每一像素的灰度并量化为整数,能够将这些整数写入存储设备。

一、数字化器组成

A.采样孔:保证单独观测特定的像素而不受其它部分的影响。B.图像扫描机构:使采样孔按预先确定的方式在图像上移动。C.光传感器:通过采样孔测量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的亮度。D.量化器:将传感器输出的连续量转化为整数值。

E.输出存储体:将像素灰度值存储起来。它可以是固态存储器,或磁盘等。

常用的数字化器是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

二、扫描仪工作原理

扫描仪是图像输入的常用设备。其工作步骤是:

1.将欲扫描的原稿正面朝下铺在扫描仪的玻璃板上;

2.启动扫描仪驱动程序后,安装在扫描仪内部的可移动光源通过机械传动机构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装着光学系统和CCD的扫描头与图稿进行相对运动来完成扫描。

3.照射到原稿上的光线经反射后穿过一个很窄的缝隙,形成横向光带,又经过一组反光镜,由光学透镜聚焦并进入分光镜,经过棱镜和红绿蓝三色滤色镜得到的RGB三条彩色光带,分别照到各自的CCD上,CCD将RGB光带转变为模拟电子信号,该信号又被A/D变换器转变为数字

电子信号。

4.将数字电子信号传送

至计算机存储起来。

扫描仪的类型有很多种,按扫描仪所扫描对象来划分,可分为反射式和透射式两种。根据其组成结构,扫描仪可分为手持式、平板式和滚筒式等几种。

手持式扫描仪

这种扫描仪诞生于1987年,是当年使用比较广泛的扫描仪品种,最大扫描宽度为105mm,用手推动,完成扫描工作,

也有个别产品采用电动方式在纸面上移动,称为自走式扫描仪。

手持式扫描仪扫描幅面太窄,难于操作和捕获精确图像,扫描效果也很差。1995 ~1996年,各扫描仪厂家相继停止生

产这一产品,手持式扫描仪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鼓式扫描仪

又称为滚筒式扫描仪。鼓式扫描仪是专业印刷排版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产品。

滚筒式扫描仪的结构特殊,它的工作原理是把原图贴放在一个有机玻璃滚筒上,让滚筒以一定的速率围绕一个光电系统旋转,探头中的亮光源发射出的光线通过细小的锥形光圈照射在原图上,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进行采样。

这种扫描仪的光学分辨率高、色

深高、动态范围宽,而且输出的图

像普遍具有色彩还原逼真、阴影区

细节丰富、放大效果优良等特点。

但它的体积大,价格也很高。

平台式扫描仪

又称平板式扫描仪、台式扫描仪,这种扫描仪诞生于1984年,是目前扫描仪的主流产品。

它的扫描区域为一块透明的平板玻璃,将原图放在这块玻璃平板上,光源系统通过一个传动机构作水平移动,发射出的光线照射在原图上,经反射或透射后,由接收系统接收并生成模拟信号,再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直接传送到电脑,由电脑进行相应的处理,完成扫描过程。平板式扫描仪的扫描速度、精度、质量很好,已得到了很好的普及。

图像数字化器的性能评价项目

项目内容

空间分辨率单位尺寸能够采样的像素数。由采样孔径与间距的大小和可变范围决定。

量化为多少等级(位深度),颜色数(色深度)

灰(色)度分

辨率

图像大小仪器允许扫描的最大图幅

量测特征数字化器所测量和量化的实际物理参数及精度

扫描速度采样数据的传输速度

噪声数字化器的噪声水平(应当使噪声小于图像内的反差)其他黑白/彩色,价格,操作性能等

武汉大学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综合实习 实习报告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指导教师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本实习内容旨在让同学们通过用VC等高级语言编写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些基本算法程序,来巩固和掌握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编程了解图像处理软件的实现的基本原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以及应用图像处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实习原理和方法 实习一实现RAW->BMP格式的转换 RAW格式:文件按照数字图像组成的二维矩阵,将像素按行列号顺序存储在文件中。这种文件只含有图像像素数据,不含有信息头,因此,在读图像时,需要根据文件大小,计算图像所包含的行列号,或者需要事先知道图像大小(矩阵大小)。但这种文件读取和保存简单。 RAW文件按图像上行到下行、左列到右列顺序存储,而BMP文件数据区按图像上下行到上行、左列列到右列顺序存储到数据区。 实现RAW文件到BMP文件的转换,需要为BMP文件生成文件头、信息头、颜色表、数据区,将RAW文件数据区赋值到BMP文件数据区。 实习二灰度线性变换 点运算是指像素值(即像素点上的灰度值)通过运算改变之后,可以改善图象的显示效果。这是一种像素的逐点运算,是旧图象与新图象之间的映射关系,是一种简单但却十分有效的一种图象处理手段。常用方法有灰度线性变换、直方图均衡、对比度调整、直方图规定化、对数变换、指数变换、密度分割等方法。 灰度的线性变换就是指图像的中所有点的灰度按照线性灰度变换函数进行变换。灰度变换方程如下: D0=f(Di)=a*Di+b 该方程为线性方程。式中参数Di为输入图像的像素的灰度值,参数D0为输出图像的灰度,a和b由给定条件确定。 实习三图像局部处理:高通滤波和低通滤波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一览表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一览表 姓名专业/研究方向姓名专业/研究方向 彭斐章现代目录学、社科信息服务马费成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经济与信 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规划与信息 系统、竞争战略 曹之文献与出版、古籍整理胡昌平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数字化信息资 源管理与服务 陈传夫图书馆发展研究、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增值利用焦玉英信息检索与信息服务系统、企业管理咨询与信息保障 周宁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邱均平信息管理与科学评价、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网 络计量学研究 刘家真政府信息化与数字公文管理、数字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董慧本体与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工程 张玉峰智能信息系统、知识管理、决策支 持系统、商务智能 罗紫初出版学基础、图书发行学 方卿出版营销管理、数字出版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吴平编辑出版理论、中外图书比较黄凯卿出版业信息化与书业电子商务、媒 体信息资源的网络传播与利用 李纲信息管理与知识组织、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竞争战略研究何绍华信息检索与知识服务、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 黄先蓉出版政策与法规、出版产业管理与版权贸易王新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张李义智能信息系统、电子采购理论与技 术、电子商务理论与技术、数据挖 掘与方法 黄如花信息检索与服务、数字图书馆研究 查先进信息分析与竞争情报、信息经济与 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情报与战略管 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朱静雯期刊产业研究、传媒企业管理 邓仲华知识组织与构建、信息系统理论与开发周耀林档案学原理与方法、数字档案与现代技术 唐晓波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余世英电子商务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数字信息服务研究 张美娟出版供应链与企业战略、出版经济与出版产业燕今伟现代图书馆管理研究、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武汉大学慕课答案

第一章 一、有人认为研究生的科研活动还是以学习、模仿和借鉴他人的研究为主,所以不需要严格要求其遵守学术规范。对此你怎么看?为什么?(30分) 得分点:答对1为中、答对2、3为良,针对2、3有详细分析为优。 1.回答这种看法是不对的(10分、中) 2.指出学习、模仿和借鉴不仅包括对他人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学习,还包括对学术活动全过程的研究能力、方法的训练以及对学术行规的训练。(10分) 3. 对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具有双重性进行分析(10分) 二、你认为研究生在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和解决途径。(30分)得分点:(自由行文,只要是围绕学生个人的专业与课程的必要性开展讨论即可,但对字数有一定要求,不能寥寥数句,形同敷衍。) 三、简述2001年10月修订的著作权法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0分) 得分点:(见1.3.3 学术侵权与刑法) 1. 列出《著作权法》(2001年10月修订)分为6章,共60条。(此项为10分); 2. 列出包括的主要内容总则;著作权;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以及附则。(列出1和2的为中) 3. 有分析说明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开展研究、发表论文及公布成果等方面都必须遵守著作权法的相关要求,使自己的行为在合法前提下进行。(简单分析为良) 第二章 一、请举例说明如何开展文献调研。(50分) 得分点:简单说明如何开展文献调研为中。解释文献调研概念,简单说明如何开展为良。能举例说明而且有概念解释和全面的结合举例的分析为优。 二、什么是超量下载行为?这是否属于学术不端?你认为应该如何避免产生这种行为?(50分) 得分点:答对1为中,2有简单分析为良,分析全面为优。 1. 概念解释(20分) 2. 说明如何有效的避免超量下载行为(30分): a.图书馆方面 b.用户、读者方面 第三章 一、日本的考古学家藤村新一采用自埋自挖的考古标本方式,制造了多起“重大发现”,后经日本考古协会特别委员会调查发现,由藤村新一参与的162处旧石器遗迹挖掘并未进行相关工作。请指出案例中的当事人做出了何种学术不端行为?试分析这种行为对科学研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50分) 得分点:答对1为中,能解释伪造的概念,结合本案例对对伪造进行简单分析并说明伪造的后果为良,分析全面并能结合本案例的为优。 1.属于伪造/捏造数据。(25分),回答篡改数据的不得分。 2.影响:(25分) a.伪造的概念(10分)伪造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记录或报告无中生有的数据或实验结果的一种行为。伪造不以实际观察和试验中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据,而是按照某种科学假说和理

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章课后习题及中文版解答

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版,第二版)课后习题及解答(部分) Ch 2 2.1使用2.1节提供的背景信息,并采用纯几何方法,如果纸上的打印点离眼睛0.2m 远,估计眼睛能辨别的最小打印点的直径。为了简明起见,假定当在黄斑处的像点变得远比视网膜区域的接收器(锥状体)直径小的时候,视觉系统已经不能检测到该点。进一步假定黄斑可用1.5mm × 1.5mm 的方阵模型化,并且杆状体和锥状体间的空间在该阵列上的均匀分布。 解:对应点的视网膜图像的直径x 可通过如下图题2.1所示的相似三角形几何关系得到,即 ()()220.20.014 d x = 解得x =0.07d 。根据2.1节内容,我们知道:如果把黄斑想象为一个有337000个成像单元的正方形传感器阵列,它转换成一个大小580×580成像单元的阵列。假设成像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这表明在总长为1.5 mm 的一条线上有580个成像单元和579个成像单元间隔。则每个成像单元和成像单元间隔的大小为s =[(1.5 mm)/1159]=1.3×10-6 m 。如果在黄斑上的成像点的大小是小于一个可分辨的成像单元,在我们可以认为改点对于眼睛来说不可见。换句话说,眼睛不能检测到以下直径的点:x =0.07d<1.3×10-6m ,即d <18.6×10-6 m 。 下图附带解释:因为眼睛对近处的物体聚焦时,肌肉会使晶状体变得较厚,折射能力也相对提高,此时物体离眼睛距离0.2 m ,相对较近。而当晶状体的折射能力由最小变到最大时,晶状体的聚焦中心与视网膜的距离由17 mm 缩小到14 mm ,所以此图中选取14mm(原书图2.3选取的是17 mm)。 图 题2.1 2.2 当在白天进入一个黑暗的剧场时,在能看清并找到空座位时要用一段时间适应,2.1节(视觉感知要素)描述的视觉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起什么作用? 解:根据人眼的亮度适应性,1)由于户外与剧场亮度差异很大,因此当人进入一个黑暗的剧场时,无法适应如此大的亮度差异,在剧场中什么也看不见;2)人眼不断调节亮度适应范围,逐渐的将视觉亮度中心调整到剧场的亮度范围,因此又可以看见、分清场景中的物体了。

(完整版)数字图像处理第三版中文答案解析冈萨雷斯

第二章 2.1(第二版是0.2和1.5*1.5的矩形,第三版是0.3和1.5圆形) 对应点的视网膜图像的直径x 可通过如下图题2.1所示的相似三角形几何关系得到,即 ()()017 023 02.x .d = 解得x=0.06d 。根据2.1 节内容,我们知道:如果把中央凹处想象为一个有337000 个成像单元的圆形传感器阵列,它转换成一个大小2 5327.?π成像单元的阵列。假设成像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这表明在总长为1.5 mm (直径) 的一条线上有655个成像单元和654个成像单元间隔。则每个成像单元和成像单元间隔的大小为s=[(1.5 mm)/1309]=1.1×10-6 m 。 如果在中央凹处的成像点的大小是小于一个可分辨的成像单元,在我们可以认为改点对于眼睛来说不可见。换句话说, 眼睛不能检测到以下直径的点: m .d .x 61011060-?<=,即m .d 610318-?< 2.2 当我们在白天进入一家黑暗剧场时,在能看清并找到空座时要用一段时间适应。2.1节描述的视觉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起什么作用? 亮度适应。 2.3 虽然图2.10中未显示,但交流电的却是电磁波谱的一部分。美国的商用交流电频率是77HZ 。问这一波谱分量的波长是多少? 光速c=300000km/s ,频率为77Hz 。 因此λ=c/v=2.998 * 108(m/s)/77(1/s) = 3.894*106 m = 3894 Km. 2.5 根据图2.3得:设摄像机能看到物体的长度为x (mm),则有:500/x=35/14; 解得:x=200,所以相机的分辨率为:2048/200=10;所以能解析的线对为:10/2=5线对/mm. 2.7 假设中心在(x0,y0)的平坦区域被一个强度分布为: ])0()0[(2 2),(y y x x Ke y x i -+--= 的光源照射。为简单起见,假设区域的反射是恒定 的,并等于1.0,令K=255。如果图像用k 比特的强度分辨率进行数字化,并且眼睛可检测相邻像素间8种灰度的突变,那么k 取什么值将导致可见的伪轮廓? 解:题中的图像是由: ()()()()()[ ]()()[]2 02 02 020********y y x x y y x x e .e y ,x r y ,x i y ,x f -+---+--=?== 一个截面图像见图(a )。如果图像使用k 比特的强度分辨率,然后我们有情况见图(b ),其中()k G 21255+=?。因为眼睛可检测4种灰度突变,因此,k G 22564==?,K= 6。

武汉大学数字图像处理试题

一、 1、中值滤波:中值滤波是对一个滑动窗口内的诸像素灰度值排序,用中值代替窗口中心像素的原来灰度值,因此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图像平滑法。 2、连接成分:在二值图像中,把互相连接的像素的集合汇集为一组,于是具有若干个0值的像素(0像素)和具有若干个1值的像素(1像素)的组就产生了。把这些组叫做连接成分。 3、图像分割:令集合R代表整个图像区域,对R的分割可看作将R分成N个满足以下五个条件的非空子集(子区域)R1,R2,…,R N: ①; ②对所有的i和j,i≠j,有R i∩R j =Φ; ③对i = 1,2,…,N,有P(R i) = TRUE; ④对i≠j,有P(R i∪R j) = FALSE; ⑤对i =1,2,…,N,R i是连通的区域。 其中P(R i)是对所有在集合R i中元素的逻辑谓词,Φ代表空集。 4、行程编码:通过改变图像的描述方式,来实现压缩。将一行中颜色值相同的相邻像素用一个计数值和该颜色值来代替。 5、模板匹配:模板匹配就是在一幅大图像中搜寻目标,已知 该图中有要找的目标,且该目标同模板有相同的尺寸、方向和图像,通过一定的算法可以

在图中找到目标,确定其坐标位置。 二、 1、简述纹理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分析方法 灰度共生矩阵反映了图像灰度关于方向、相邻间隔、变化幅度的综合信息,它可作为分析图像基元和排列结构的信息。 作为纹理分析的特征量,往往不是直接应用计算的灰度共生矩阵,而是在灰度共生矩阵的基础上再提取纹理特征量,称为二次统计量。 一幅图像的灰度级数一般是256,这样计算的灰度共生矩阵太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求灰度共生矩阵之前,常压缩为16级。 用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特征之前,要作正规化处理。 由灰度共生矩阵提取了14种特征。最常用的5个特征是:1)角二阶矩(能量)2)对比度(惯性矩)3)相关 4)熵 5)逆差矩 2、简述空间域图像平滑与锐化的区别与联系 为了抑制噪声改善图像质量所进行的处理称图像平滑或去噪。 在图像的识别中常需要突出边缘和轮廓信息。图像锐化就是增强图像的边缘或轮廓。 图像平滑通过积分过程使得图像边缘模糊,图像锐化则通过微分而使图像边缘突出、清晰。 3、叙述图像逆滤波恢复的方法 (1)对退化图像g(x,y)作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G(u,v); (2)计算系统点扩散函数h(x,y)的二维傅立叶变换,得到H(u,v); (3)逆滤波计算F(u,v)=G(u,v)/H(u,v); (4)计算F(u,v)的傅里叶逆变换,求得f(u,v)。 4、边缘增强与边缘检测有何区别 边缘增强是将遥感图像(或影像)相邻像元(或区域)的亮度值(或色调)相差较大的边缘(即影像色调突变或地物类型的边界线)处加以突出强调的技术方法。 如果将边缘认为是一定数量点亮度发生变化的地方,那么边缘检测大体上就是计算这个亮度变化的导数。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信息管理学院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实力雄厚的信息管理教学与研究机构,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信息管理高级人才和信息职业领导者,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为单位,学科实力排名全国第一。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20年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1929年,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独立为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1953年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并入武汉大学,建立图书馆学系。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图书情报学院。2001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 经过九十多年的辛勤建设,形成了“开拓创造、务实创业、引领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学院多个研究领域在全国位居领先地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院下设图书馆学系、信息管理科学系、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出版科学系和电子商务系5个系,有6个本科专业(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古籍整理与保护、信息资源管理、出版发行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图书情报与档案整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图书情报硕士、出版硕士、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00余人,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300余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200余人,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及各类进修培训生30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34人,副教授和高级职务研究人员37人。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荆楚社科名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湖北省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1人。学院图书情报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教育团队。学院有7门课程获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和2个省级品牌专业。 学院拥有本专业领域全国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信息资源研究创新基地,拥有“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0年经原信息产业部批准,建立国家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武汉)基地。2006年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新闻出版总署武汉大学高级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还有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知识产权高级研究中心、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多个学科交叉型、产学研结合型研究机构。学院建设有一流的实验教学与图书资料保障条件。图书情报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置有国内专业藏书最丰富的中外文图书资料室暨实验图书馆,收藏中外图书文献16万多册。 学院教学质量优良,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国电子商务大赛、全国大学生“未来编辑杯”竞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学生就业前景广阔,需求信息旺盛,行业优势鲜明。 118

长江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长江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建设规划 所属单位(院):长江大学政法学院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课程负责人:雷儒金教授 建设日期:2006.10---2009.10 二○○七年三月

目录 一、课程建设概况 (3) 二、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6) 三、课程建设的目标与特色 (6) 四、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6) 五、课程建设进度安排表 (9) 六、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计划 (1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教育部“5号文件”)和中宣部教育部“9号文件”中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的指示精神,学校党委历来就高度重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建设工作。早在1988年就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作为校级优质课程加以立项建设;1998年《邓小平理论概论》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2002年《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又被省教育厅批准“省级优质课程”。此门课历经变迁,现在定名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为早日将《概论》课程建成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现作出如下规划: 一、课程建设概况 本《概论》课程1998年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2002年被省教育厅批准“省级优质课程”,2006年申请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为政法学院副院长雷儒金教授。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概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一直受到党中央、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高校的高度重视。 1、本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①中央对《概论》课程的重视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伊始,教育部就在各高校开设新马克思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等课程。此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课程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而逐步调整完善。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步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 1986年3月,国家教委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精神,将高校政治理论课由原来的“老三门”(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改为“新四门”(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8年4月经政治局常委批准,通过了“两课”课程设量新方案即“98方案”,共8门课程。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5门课程。 2004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发16号文件,提出包括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要加强宏观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有明显改善,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根据16号文件精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5号文件”,提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 2005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又下发“9号文件”,确定了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方案,即“05方案”,将思想政治政府课确定为四门,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5年5月,湖北省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数字图像处》理武大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图像?模拟图像处理与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图像是对客观存在的物体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的写真或描述。 (2) ①数学描述方法:模拟图像主要用连续数学方法,数字图像主要用离散数学方法。 ②图像分辨率表示:数字图像分辨率是指反映整个图像画面垂直和水平方向像素数乘积。模拟图像分辨率是指反映整个画面最多的扫描线数。 ③图像处理:数字图像是通过对模拟图像采样,量化等处理获得的,模拟图像处理的方式很少,往往只能进行简单的放大、缩小等,而数字图像的处理方式可以非常精确、灵活。数字图像处理再现性好,模拟图像的保存性较差,时间长了会有所变化,而数字图像不会因为保存、传输或复制而产生图像质量上的变化。但数字图像处理速度较慢,存储容量大。 ④图像传输:模拟图像以实物为载体,传输相对困难,而数字图像以数字信息为载体,传输相对较快 2.图像处理学包括哪几个层次?各层次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图像处理学包含3个层次: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图像处理是比较底层的操作,它主要在图像像素级上进行处理,处理的数据量大。图像分析,则进入了中层,分割和特征提取把原来以像素描述的图像转变成比较简洁的对目标的描述。图像理解主要是高层操作,操作对象的基本上是从描述中抽象出来的符号,其处理过程和方法与人类的思维推理有许多类似之处。各层次之间起着相辅相承联系,高层指导底层操作,底层为高层服务,中层起着桥梁的作用,为底层和高层联系起衔接作用。 第四章 1. 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什么? 它包含哪些内容? 答:图像增强目的是采用一系列技术去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或将图像转换成一种更适合于人或机器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形式。 包含:灰度变换,直方图修正,图像锐化,图像平滑等。 2. 写出将具有双峰直方图的两个峰分别从23和155移到16和255的图像线性变换。 答:将a=23,b=155 ;c=16,d=255代入公式: 得 3. 直方图修正有哪两种方法?二者有何主要区别与联系?直方图均衡化处理采用何种变换函数?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均衡法增强图像. 答:直方图均衡化和直方图规定化。 区别:直方图均衡化是将原图像通过某种变换,得到一幅灰度直方图为均匀分布的新 图像的方法。 直方图规定化是使原图像灰度直方图变成规定形状的直方图而对图像作修正的增强方法。联系:若对原始图像和通过直方图规定化修正的像都作了均衡化处理,则二者均衡化都为均匀分布的密度函数。 变换函数:

泛函分析——武大精品课2-4

1 第12讲 Hahn -Banach 延拓定理 教学目的 掌握线性泛函延拓定理的证明思想及其推论。 授课要点 1、 实空间线性泛函的控制延拓定理。 2、 复空间线性泛函的控制延拓定理。 3、 保范延拓定理。 4、 延拓定理的推论及其意义。 对于一个线性赋范空间来说,对它上面的线性泛函知道得越多,对这个空间本身就了解得越多(参见第9讲思考题1). 有时候为了某种目的,要求有满足一定条件的线性泛函存在,Hahn -Banach 定理为这样的线性泛函的存在提供了保证. 定义1 设()D T 与()1D T 分别是算子T 与1T 的定义域,若 ()()1D T D T ?,并且1,T x Tx =()x D T ?∈,则称算子1T 是T 的延拓. 定义2 线性空间X 上的实泛函()p x 称为是次可加的,若 ()()()p x y p x p y +≤+,,x y X ?∈ 称为是正齐性的,若 ()()p x p x αα=,x X ?∈,0α≥. 显然线性空间上的每个半范数都是次可加正齐性泛函. 定理1(Hahn -Banach ) 设X 是实线性空间,:p X R →是X 上的正齐性次可加泛函,M X ?是线性子空间,则 (1)对于M 上定义的每个线性泛函0f ,存在0f 从M 到X 的延

2 拓f :X R →, ()()0f x f x =,x M ?∈ (2)若()()0f x p x ≤,x M ?∈,可选取f 满足 ()()f x p x ≤,x X ?∈ ()1 证 明 1 设M X ≠,取0\x X M ∈,记'M =span {}0,x M ,则 x M ′′?∈,0x x tx ′=+,其中x M ∈,t R ∈. 此分解式是唯一的,否 则另有110x x t x ′=+,1x M ∈,则()110x x t t x ?=??,若1t t ≠,则 1 01 x x x t t ?= ?M ∈,与0x 的取法矛盾,于是1t t =,并且1x x =. 对于任何常数c ,令 ()()0f x f x tc ′=+,0x x tx ′?=+. 则容易验证f 是M ′上的线性泛函. 实际上f 是0f 从M 到M ′的延拓,因为当x M ′∈时,0t =,从而()()0f x f x ′=. 2 我们将证明当x M ?∈,()()0f x p x ≤时,适当选择c ,可使 ()()f x p x ′′≤,x M ′′?∈. 实际上,x y M ?∈,由于 ()()()()000f x f y f x y p x y +=+≤+ ()()00p x x p x y ≤?++, 即 ()()()()0000f x p x x p x y f y ??≤+?, 故存在c 满足 ()()00sup x M f x p x x c ∈??≤ ()()00inf y M p x y f y ∈≤+? , ()2

数字图像处理及MATLAB实现 第二版 复习概要

数字图像处理复习 第一章概述(p1~2) 1. 图像的概念及数字图像的概念。 图-是物体透射或反射光的分布,是客观存在的。像-是人的视觉系统对图的接受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或反映,图像是图和像的有机结合,是客观世界能量或状态以可视化形式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是物体的一个数字表示,是以数字格式存放的图像。 2. 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 数字图像处理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以提高图像的实用性。 3. 数字图像处理的优点。 ?精度高 ?再现性好 ?通用性、灵活性强 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基础 1. 人眼视觉系统的基本构造(p13) 2. 亮度的适应和鉴别(p15) 人眼对光亮度的适应性非常高,一般情况下跨度达到10的10次方量级,从伸手不见五指到闪光灯强曝光。 3. 光强度与主观亮度曲线。(p15) 4. 图像的数字化及表达。(采样和量化的概念)(p18) 5. 图像采样过程中决定采样空间分辨率最重要的两个参数。(p19) 6. 图像量化过程中量化级数与量化灰度取值范围之间的关系。(?) 7. 像素的相邻领域概念(4领域,8领域)。(p22) 8. 领域空间内像素距离的计算。(欧式距离,街区距离,棋盘距离)(p23) 第三章图像的基本运算(p49练习3.2,3.9 ?) 1. 线性点运算过程中各参数表示的含义(k,b)。(p30) 2. 非线性点运算过程中不同的曲线部分对图像的调整过程。(p31) 3. 会根据实际图像形式识别两幅图像中做了何种调整。

4. 点运算是否会改变图像内像素点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不会) 点运算是一种像素的逐点运算,它与相邻的像素之间没有运算关系,点运算不会改变图像内像素点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5. 对图像灰度拉伸,非线性拉伸与分段线性拉伸的区别? 分段线性拉伸是通过在不同灰度值区间选择不同的线性方程来实现对不同灰度值区间的扩展与压缩,而非线性拉伸是在整个灰度值范围内采用统一的非线性变换函数,利用函数的数学性质实现对不同灰度值区间的扩展与压缩。 6. 对于代数运算,会根据具体的图像识别做了何种运算。(p33 5种) 7. 对于几何运算,会根据具体的图像形式判断做了何种变换。(p39 5种) 8. 对于灰度重采样,至少理解最邻近插值法的含义。(p46) 9. 图像旋转引起图像失真现象的解释:图像旋转后,由于数字图像的坐标值必须是整数,因此,可能引起图像部分像素点的局部改变。 第四章图像变换 1. 二维图像傅里叶变换具有哪些性质(p54可分性、平移性、周期性、共轭对称性、旋转性、分配律、尺度变换、平均值、卷积定理) 2. 图像频率的概念(何谓图像上的低频区,高频区)。 3. 会根据实际的图像傅里叶变换形式,解释其使用了哪种运算性质。 4. 图像二维傅里叶变换频谱图中,原点处的最大能量尖峰的含义。 图像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区,即频谱图的中央位置。 5. 理解图像重构的概念,能够根据给出的图像,分辨图像重构的方法。 第五章图像增强(书后练习5.4?,5.5) 1. 图像增强最常用的两种方法(空间域增强、频率域增强)。 2. 图像直方图的含义,直方图均衡化的概念及效果。(p78) 3. 会用matlab中直方图均衡化的函数。(p81) 4. 理解空间域滤波增强中模板的概念,理解模板的工作方式。 5. 了解几种最基本的边缘锐化滤波器,知道每种滤波器在处理图像时主要是提取何种边缘特征。(低通滤波器,理想高通滤波器、梯形高器、指数高器,同态滤波器) 第六章图像复原(书后练习6.3,6.4) 1. 图像退化的原因有哪些?(p101)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目录学》考试试卷(模拟1)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目录学》考试试卷(模拟1) (A卷)试卷类型:闭卷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 1 文献著录 2 史志目录 3 分析目录学(analytical bibliography) 4报导性文摘 5 在版编目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20分) 1. 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是《》。 A.七略 B.别录 C.七志 D.七录 2 郑樵主张会通,反对断代史的做法。他的著作是《》。 A.史通 B.通典 C.文献通考 D.通志 3 《出三藏记集》是一部佛经目录,它是梁天监年间由编撰的。 A.释道安 B.释僧祐 C.朱士行 D.释道宣 4 希腊诗人在担任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期间编撰过一部题为《皮纳克斯》(Pinakes),又名《各科著名学者及其著作目录》。

A.卡利马科斯 B.亚历山大 C.格斯纳 D.特里森 5 记录和指引文献事项或知识单元,并按一定系统组织起来的检索工具 是。 A.目录 B.文摘 C.索引 D.字典 6 元代钟嗣成所编《录鬼簿》是一部。 A.戏曲汇编 B.传奇汇编 C.私藏目录 D.戏曲目录 7 《汉书·艺文志》的编撰者是。 A.刘向 B.刘歆 C.班固 D.裴松之 8 《》是一部辑录体书目,它的编撰者是清代著名诗人与学者朱彝尊。A.文献通考 B.经义考 C.小学考 D.史籍考 9 梁启超以为,《》中最有价值之创作是《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 A.大唐内典录 B.开元释教录 C.历代三宝记 D.出三藏记集 10 是揭示和报导若干文献收藏单位的全部或部分藏书的目录。 A.文摘 B.推荐书目 C.联合目录 D.地方文献书目 11 的中文译名是联机公共目录。 A.OBAC B.OPAC C.LPAB D.OPAB

计算机图形_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2nd ed(数字图像处理(第2版))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2nd ed(数字图像处理(第2 版)) 数据摘要: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has been the world-wide leading textbook in its field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s the 1977 and 1987 editions by Gonzalez and Wintz, and the 1992 edition by Gonzalez and Woods, the present edition was prepared with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in mind. The material is timely, highly readable, and illustrated with numerous example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ll mainstream areas of image processing are covered, including a totally revised introduction and discussion of image fundamentals, image enhancement in the spatial and frequency domains, restoration, color image processing, wavelets, image compression, morphology, segmentation, and image description. Coverage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fundamentals of object recognition. Although the book is completely self-contained, this companion web site provides additional support in the form of review material, answers to selected problems, laboratory project suggestions, and a score of other features. A supplementary instructor's manual is available to instructors who have adopted the book for classroom use.

数字图像处理复习总结(武汉大学)

第一章导论 1.图像 图像是对客观存在的物体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的写真或描述。 2.图像的分类 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 根据波段数:单波段(每个点只有一个亮度值),多波段(每个点具有多个特性),超波段(每个点具有几十几百个特性)。 根据空间坐标和亮度的连续性:模拟图像,数字图像; 3.图像处理 模拟图像处理:利用光学,照相方法对模拟图像的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系列操作,从而获得某种预期的结果的技术。 4.数字图像处理的内容 它是研究图像的获取、传输、存储、变换、显示、理解与综合利用的一门崭新学科。根据抽象程度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狭义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 具体而言,包括:图像的数字化,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的恢复与重建,图像编码,图像分割,二值图像处理与形状分析,纹理分析,图像识别 5.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采集,显示,存储,通信,主机,图像处理软件 6.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 精度高:对于一幅图像而言,数字化时不管是用4比特、8比特还是其它比特表示,只需改变计算机中程序的参数,处理方法不变。所以从原理上讲不管对多高精度的数字图像进行处理都是可能的。而在模拟图像处理中,要想使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就必须对装置进行大幅度改进。 再现性好:不管是什么数字图像,均用数组或数组集合表示。在传送和复制图像时,只在计算机内部进行处理,这样数据就不会丢失或遭破坏,保持了完好的再现性。而在模拟图像处理过程中,就会因为各种干扰因素而无法保持图像的再现性 通用性,灵活性强:对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光图像(如X光图像、热红外图像和超声波图像等),尽管这些图像生成体系中的设备规模和精度各不相同,但当把这些图像数字化后,对于计算机来说,都可同样进行处理,这就是数字处理图像的通用性。 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 1.图像数字化 图像数字化是将一幅画面转化成计算机能处理的形式——数字图像的过程。具体说来,就是把一幅图画分割成一个个小区域(像元或像素),并将各小区域灰度用整数来表示,形成一幅点阵式的数字图像。它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像素的位置和灰度就是像素的属性。 2.采样 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的操作称为采样。采样间隔和采样孔径的大小是两个很重要的参数。采样方式:有缝、无缝和重迭 3.量化 经采样图像被分割成空间上离散的像素,但其灰度是连续的,还不能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将像素灰度转换成离散的整数值的过程叫量化。量化等级越多,所得图像层次越丰富,灰度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数据量大;量化等级越少,图像层次欠丰富,灰度分辨率低,会出现假轮廓现象,图像质量变差,但数据量小。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对固定图像大小时,减少灰度级能改善质量,产生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减少灰度级一般会增加图像的对比度。例如

2017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推免结果与统招计划公示

2017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推免结果与统招计划公示 2017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计划招生165人,其中学硕105人,专硕60人,推免计划招生80人,实际推免结果为90人,其中学术学位87人,专业学位3人,已在学院官网公布,统招计划75人,其中学术学位占18人,专业学位57人.以下是东湖武大考研网整理收集的各专业推免招生人数与复试录取情况介绍,如果有其他疑问,可以联系官网右侧的咨询老师。 专业名称16年统招人数16年推免人数17年推免人数 信息资源管理6人5人3人 图书情报硕士23人1人3人 图书馆学8人11人14人 情报学10人18人19人管理科学与工程4人12人13人 电子商务7人14人17人 档案学5人7人8人 出版发行学12人14人13人 出版硕士6人3人0 2016年信息管理学院复试及录取情况总览表 专业名称复试数录取数初试最低/最高分录取均分备注 出版发行学1312390/430412含3名夏令营优秀营员档案学55408/412411含2名夏令营优秀营员电子商务77379/401392含3名夏令营优秀营员管理科学与工程54379/399391 情报学1210375/402392含5名夏令营优秀营员

图书馆学109397/431317含6名夏令营优秀营员,且有1人 调剂至档案专硕 信息资源管理87394/422411含4名夏令营优秀营员,且有1人 调剂至档案专硕 出版硕士76382/392386含2名夏令营优秀营员出版硕士1130330少干 图书情报硕士2623207/236220含1名夏令营优秀营员图书情报硕士22173/181177少干 详细的2016年信息管理学院复试及录取名单,请在东湖武大考研网上的“院系信息”栏目里找,如果考生有其他疑问,可以联系官网右侧的咨询老师。 【专业课不再难】 专业课自主命题,信息少,没教材,真题难,怎么办? 武汉大学考研初试成绩占到总评成绩的50%~70%的成绩,其中专业课成绩占分比重最大,也是考生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东湖武大考研网推出专业课一对一通关班,一个对策解决初试专业课遇到的所有问题,你离武大只有一个通关班的距离! 文章摘自东湖武大考研网!

武汉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ABDAC CABAA DDABA CCACB ADDDB AACAA 二、判断题 BABAB ABBBA BBBAB BBBAA 三、填空题 1.位 2.33.6 3.11010.1 4.机内码 5.Hz或赫兹 6.72B 7.机器字长 8.CPU 9.10100110 11011001 11011010 10.小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 B 2. D 3. D 4. C 5. A 6. A 7. C 8. C 9. A 10. D 11. B 12. C 13. A 14. A 15. C 16. B 17 D 18. D 19. A 20. B 21. C 22. A 23. B 24. A 25. B 26. B 27. C 28. B 29. D 30.A 31. A 32. B 33. B 34. C 35. D 36. A 37. A 38. D 39. A 40. D 二、判断题 1. T 2.T 3.T 4.F 5.F 6.T 7.F 8.F 9.T 10. F 11. F 12.T 13.F 14.F 15.F 16.T 17.F 18.F 19.T 20. T 21. T 22.T 23.T 24.T 25.F 26.T 27.T 28.F 29.F 30. T 31. F 32.T 33.T 三、填空题 1. 资源管理器 2. 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 3. · 4. 树 5. …… 6. 还原 7. 存档8. 显示9. TXT 10. EXIT 11. 启动 12. 右

13. 文件夹选项14. Alt+PrnScreen 15. 硬盘 16. CTRL 17. 属性 18. 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 19. del 20. 移动 21. 255 22. 子文件夹 23. 隐藏 24. 浏览器 25. 彻底 26. A*.wav 27. 我的文档 28. 应用程序 29. shift 30. 关闭 31. 移动窗口 32. 任务栏33. 横向 34. Home、End 35. 桌面 36. 对话框 37. 拉伸 38. 复制 39. wav 40. 剪贴板 第3章 一、选择题 1.C 2.D 3.B 4.B 5.A 6.D 7.D 8.B 9. A 10. C 11.D 12.C 13.D 14.C 15.B 16.D 17.D 18.C 19. C 20. D 21.B 22.C 23.D 24.A 25.A 26.A 27.D 28.B 29. B 30. B 31.D 32.A 33.B 34.B 35.C 36.C 37.A 38.D 39. B 40. C 41.D 42.D 43.B 44.D 45.D 46.C 47.D 48.D 49. B 50. D 二、填空题 1.选择性粘贴 2. SUM 3. 占位符 4. 表格中插入点所在的行被删除 5.格式 6. 引用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文本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7. 等差8. 记录单9.更新 10.设计模板空演示文稿11.“文件/页面设置” 12.4,6 13.演讲者放映观众自行浏览 14.幻灯片放映设置放映方式 15.普通视图幻灯片视图16.应用17.忽略母版的背景图形 18.幻灯片浏览19.超级链接20.新幻灯片 21.幻灯片浏览22. 表23. 查询24. 空值25. 对磁盘空间 26. 字段名称27. 数据类型28. 备注型29. 千位分割符30. 有效性规则 三、判断题 1.F 2.T 3.F 4.T 5.T 6.F 7.F 8.F 9. T 10. F 11. F 12. T 13. T 14. F 15. F 16. T 17. F 18. F 19. T 20. T 21. T 22. F 23. T 24. T 25. T 26. F 27. T 28. F 29. T 30. F 第4章 填空题 1、局域 2、Internet protocol 3、域名服务器 4、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5、smtp pop3(或IMAP4) 6、com cn 7、htt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