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点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2、圆周率: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3、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要点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公式:C= πd → d = C ÷π或

C=2πr → r = C ÷ 2π

C半=πr+2r=5.14r

练习题

1、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的比是多少?

在一个圆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呢?

2、将一条绳子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那种图形所得的面积大?

3、周长相等的圆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比是多少?

4、将一条绳子绕地球一周,另一条绳子在距地面一米的空中绕地球一周,哪条绳子长?长多少?

5、比较大圆周长和大圆中小圆周长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圆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点就先到这儿了,我会持续为大家更新最新的内容,希望大家学有所成。

小学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复习

小学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 复习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复习 1、基本知识点 (1)圆的初步认识 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 表示。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 表示。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 表示。 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字母关系式为2d r =。或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字母关系式为12r d =。 圆规两脚尖所叉开的距离为圆的半径。在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将一张圆形纸片至少对折2次,就能确定圆心的位置。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圆的周长(用C 来表示) 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任何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所以任何一个圆的圆周率,都不随圆的大小而变化。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注意π是一个固定值,而3.14是一个近似值。 公式: == ÷圆的周长圆周率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C=2πr 一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是半径的2π倍。 (3)圆的面积(用S 来表示) 圆所占地方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把一个圆,经若干等分后,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圆周长的一半=πr,长方形的宽=半径=r。 长方形的面积=πr2即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公式:S=πr2 (4)半圆的周长和面积 将一个圆沿着任何一条直径剪开分成两个相同的半圆,其中的一个就叫做半圆。半圆是由一条半圆弧和一条直径围成。那么 半圆C 半圆的周长公式: C=2 2 d d r r π π +=+ 半圆 半圆C 半圆的面积公式: 2 =2 C r π÷ 半圆 (5)圆环的周长和面积 两个同心圆形成一个圆环。 设小圆和大圆(或内圆和外圆)的半径和直径分别为r和R。(R﹥r) 圆环的周长: =22 C r R ππ + 圆环 圆环的面积: () 2222 =R-R S r r πππ =- 圆环 (6)圆的相关结论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若干倍,则它的直径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周长也扩大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倍数的平方倍。 在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中,(圆)的面积大一些。 2、典型例题 例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cm,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 )cm,周长是( )cm,面积是( )平方厘米。 点评:考察圆的基本要素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相互转化。 跟踪例1、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这个花坛的直径是( )米,半径是( )米,面积是()米2。 例2、试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圆的周长与面积对比练习(一)

圆的周长与面积对比练习(一) 1、基础练习: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只列式,不计算。(P128图略) 2、火眼金睛。(判断对错) ①一个三角形,底6分米,高5分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分米。() ②一个边长5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20平方米。() ③一个圆,直径是2厘米,它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3、对号入座。 ①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 A周长<面积;B 周长>面积;C周长=面积;D 周长和面积无法比较②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A、5 B、12.5 C、25 D、50 4、走进生活。 ①假如你家里要在一块边长2米的正方形木板上,剧一个最大的圆用来 做饭桌面,请你算出这个圆面的面积并说出理由。 ②设计比演,时间3分钟。现在请你来当小设计师,发挥你的设计才能, 运用这几种平面图形对学校正门前的空地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我们看看谁的设想既美观又合理。(注:设计时可以把图形进行组合)(1)小组在白纸上进行设计。汇报:用什么图形设计出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计算你设计中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 七、全课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认真学习,大胆创新设计,我相信你们当中有很多同学会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八、作业。把你的设计完成,并写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九、板书设计:(电脑演示)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贴卡片 c=4a s=a2 b c=a+b+h a a s=ah÷2 c=2(a+b) c=2(a+b) s=ah a c=a+b+ s=ab s=(a+b)h÷2 c=2лr;s=лr2 (联系转化应用)

(完整)小学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复习,推荐文档

小学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复习 1、基本知识点 (1)圆的初步认识 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 表示。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 表示。 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 表示。 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在同圆或 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字母关系式为2d r =。或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字母关系式为12r d =。 圆规两脚尖所叉开的距离为圆的半径。在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将一张圆形纸片至少 对折2次,就能确定圆心的位置 。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圆的周长(用C 来表示) 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任何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所以任何一个 圆的圆周率,都不随圆的大小而变化。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注意π是一个固定值,而3.14是一个近似值。 公式: == ÷圆的周长圆周率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 C=2πr 一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是半径的2π倍。 (3)圆的面积(用S 来表示) 圆所占地方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把一个圆,经若干等分后,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 = 圆周长的一半 = πr ,长方形的宽=半径= r 。 长方形的面积= πr 2 即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公式: S=πr 2 (4)半圆的周长和面积 将一个圆沿着任何一条直径剪开分成两个相同的半圆,其中的一个就叫做半圆。半圆是 由一条半圆弧和一条直径围成。那么 半圆 C 半圆的周长公式:C =22d d r r ππ+=+半圆 半圆C 半圆的面积公式:2=2 C r π÷半圆 (5)圆环的周长和面积 两个同心圆形成一个圆环。 设小圆和大圆(或内圆和外圆)的半径和直径分别为r 和R 。(R ﹥r ) 圆环的周长: =22C r R ππ+圆环 圆环的面积:() 2222=R -R S r r πππ=-圆环 (6)圆的相关结论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若干倍,则它的直径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周长也扩大相同 的倍数,而面积扩大倍数的平方倍。 在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中,( 圆 )的面积大一些。 1 3.14π= 2 6.28π= 39.42π= 412.56π= 515.7π= 618.84?π= 721.98π= 825.12π= 9π=28.26 10 3.14π= 211121= 212144= 213169= 214196= 215225= 216256= 217189= 218324= 219361= 2、典型例题 例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cm ,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 )cm ,周长是( )cm ,面积是( )平方厘米。 点评:考察圆的基本要素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相互转化。

圆的周长以及面积计算知识点汇总

设数计算 1、一个圆的直径扩大2倍,它的半径扩大()倍,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 2、两个圆的半径的比是2:3,它们直径的比是(),周长的比是()。面积比是() 3、圆的半径增加3倍,周长增加()倍,面积增加()倍。 4、圆的半径增加20%,周长增加()%,面积增加()% 运用: 1、小圆半径2厘米,大圆半径6厘米,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小圆直径是大圆直径的(),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2、圆的半径增加2厘米,直径就增加()厘米,周长增加()厘米。 3、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的面积是84.78平方厘米,则小圆的面积是() 4、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比小圆面积多12平方厘米,小圆面积是() 关于半圆的计算(公式C半圆=∏r+2r=5.14r) 1、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 )厘米;如果画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 2、在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多少分米? 3、在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半圆的周长多少分米? 4、在长10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5、在长10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半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6、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它的周长是56.52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 7、一个半圆的周长是10.28,它的直径是多少? 8、一个养鸡场,一面靠墙,里一面用篱笆围成一个半圆,半圆的直径是6米,这个篱笆有多长? 关于圆环的计算(算准半径,直径) 1、一个池塘的周长是251.2米。池塘周围是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在路的外侧围着栏杆, 2、在圆形喷水池的周长是62.8米,在离水池边2米的地方围着栏杆,栏杆长多少米?其他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一条直角边长3厘米,以另一条直角边为直径所画圆的面积是多少? 2、一种压路机前轮直径1.5米,宽2米,如果每分钟滚5圈,他每分钟前进多少米,每分钟压路多少平方米? 3、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000个完全相同的小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多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在半径是3厘米的圆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5、一只大钟的分针长80厘米,它的针尖一昼夜能走多少米?

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

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也是它本身。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也叫双数。0也是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也叫单数。 ●自然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一定就是偶数。 ●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 73、79、83、89、97。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自然数还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 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积。 ●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 如:3.555 ……0.0333 ……12.109109 …… (三)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完整)小学六年级奥数圆的周长和面积

附加专题2:圆的周长和面积 一、填空: 1、圆是平面上的一种()图形,围成圆的()的长叫做圆的周长。在大大小小的圆中,它们的周长总是各自圆直径的()倍多一些,我们把这个固定的数叫做(),用字母()表示,它是一个()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 2、一个圆的直径扩大5倍,它的半径扩大()倍,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3、画一个周长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厘米。 4、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如果画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周长是(),面积是()。 5、()叫做圆的面积。把圆沿着它的半径r分成若干等份,剪开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这个图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用字母表示是();宽相当于圆的(),用字母表示是()。所以圆的面积S=( )×( ) =( )。 二、判断: 1、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直径的3.14倍。() 2、小圆的圆周率比大圆的圆周率小。() 3、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若干次,所有折痕相交于圆心。() 4、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直径就扩大6倍。() 5、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6、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 一、填空 1、圆周率表示一个圆的()和()的倍数关系。π约等于()。 2、在一个圆中,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是半径的()倍。 4、要画一个周长是31.4厘米的圆,圆规两角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6、在一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6.28厘米,这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剩下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大圆半径是3分米,小圆半径是2分米,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8、有大小两个圆,大圆直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周长是小圆的(),大圆面积是小圆的()。 9、用一根长12.5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 2,两端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最长. () 3,经过圆心的线段就是直径. () 4,小圆的圆周率比大圆的圆周率小. () 5、圆的周长是6.28分米,那么半圆的周长是3.14分米。()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周长相等的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①圆②正方形③长方形 (2)圆周率表示() ①圆的周长②圆的面积与直径的倍数关系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3)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① 3倍② 6倍③ 9倍

小学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复习

小学数学圆的知识点归 纳复习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小学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复习 1、基本知识点 (1)圆的初步认识 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 表示。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 表示。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 表示。 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字母关系式为2d r =。或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字母关系式为12r d =。 圆规两脚尖所叉开的距离为圆的半径。在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将一张圆形纸片至少对折2次,就能确定圆心的位置 。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圆的周长(用C 来表示) 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任何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所以任何一个圆的圆周率,都不随圆的大小而变化。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注意π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近似值。 公式: == ÷圆的周长圆周率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 C=2πr 一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是半径的2π倍。 (3)圆的面积(用S 来表示) 圆所占地方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把一个圆,经若干等分后,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 = 圆周长的一半 = πr ,长方形的宽=半径= r 。 长方形的面积= πr2即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公式: S=πr2 (4)半圆的周长和面积 将一个圆沿着任何一条直径剪开分成两个相同的半圆,其中的一个就叫做半圆。半圆是由一条半圆弧和一条直径围成。那么 半圆C 半圆的周长公式: C=2 2 d d r r π π +=+ 半圆 半圆C 半圆的面积公式: 2 =2 C r π÷ 半圆 (5)圆环的周长和面积 两个同心圆形成一个圆环。 设小圆和大圆(或内圆和外圆)的半径和直径分别为r和R。(R﹥r) 圆环的周长: =22 C r R ππ + 圆环 圆环的面积: () 2222 =R-R S r r πππ =- 圆环 (6)圆的相关结论 一个圆的半径扩大若干倍,则它的直径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周长也扩大相同 的倍数,而面积扩大倍数的平方倍。 在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中,(圆)的面积大一些。 2、典型例题 例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cm,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cm,周长是()cm ,面积是()平方厘米。 点评:考察圆的基本要素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相互转化。 跟踪例1、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米,这个花坛的直径是()米,半径是()米,面积是()米2。 例2、试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点评: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可以通过计算基本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来得到。 跟踪例2、计算出下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例3、一个圆环,外圆半径是8厘米,内圆半径是3厘米,圆环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 点评:圆环的面积: () 2222 =R-R S r r πππ =- 圆环 跟踪例3、一个圆环,面积是平方米,内圆半径是5米,求外圆直径。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 ×h ÷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 ×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 ×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 ×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 ÷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 3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C =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 =πr 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 =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 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31底面积×高。公式:V=3 1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 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 除以任何不是O 的数都得O 。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 的乘法,可以先把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一至六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 单韵母:a o e i u ü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 ng ong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 ‘ōu 二、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教案

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圆的知识熟练、正确解答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3、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设计思想: 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课型。复习课不同于练习课,复习课虽然要继续训练解题的技能技巧,但其更重要的任务是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稳定、清晰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为以后学习新概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应该复习第几单元的知识了你们还有印象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 二、回顾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1怎样求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面积 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怎样求圆环的面积 4、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我们学习的启示。(转化思想) 5、学生交流: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怎样能够提高计算速度 、走进美丽的数学城堡

(一)第一关 1、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周长是()。 2、要画周长是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3、一块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铁板,剪下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 ()。 4、小圆半径3厘米,大圆半径4厘米,小圆周长和大圆周长的比是 (),面积比是()。 (二)第二关:数学诊所 (1)两个半圆一定能拼成一个圆。() (2)半径是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3)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4)半圆形纸片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5)把半径3厘米的圆等分成十六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长。() (6)—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这个圆的周长也就扩大3倍。()(7)—个圆的半径扩大4倍,它的面积扩大8倍。()(三)第三关:求下面的周长和面积。 (四)第四关:智慧岛 (1)1、在一个长10dm,宽7dm的硬纸板里剪半径是2dm的圆,可剪( )个。

(完整word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知识点一:数的意义和分类 自然数、整数、正数和负数、分数、百分数、小数 知识点二:计数单位和数位 1、计数单位: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一”是基本单位,其他单位又叫做辅助单位。 2、十进制计数法 3、数位:在计数时,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数位顺序表 知识点三:数的大小比较 知识点四:数的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知识点五:因数、倍数、质数、合数 1、因数和倍数 已知a、b、c均为正整数,且a×b=c,那么c就是a和b的倍数,a和b就是c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的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既是它自身的因数,又是它自身的倍数。 2、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

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质数和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数的运算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意义 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5、分数乘法的意义: 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6、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知识点二:四则运算的法则 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整数乘法,分数乘法,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 知识点三:四则混合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 知识点四: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知识点五:通过运算解决问题 (三)式与方程 知识点一: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合

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合》的内容,具体内容: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是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我整理了了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复习资料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小学一年级数学复习资料1、数与...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是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我整理了了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复习资料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1、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 5、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1、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2、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知识点总结

圆的面积 知识要点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用字母S(大写)表示。 上图中阴影部分就是该圆的面积。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圆面积公式 圆的面积公式:S圆 = πr2;变形可得到: r2 = S ÷π 1 2圆的面积公式: S =πr 2 ÷2或S = 1 2 πr2 1 4圆的面积公式: S =πr 2 ÷4 或S = 1 4 πr2 注:已经圆的面积可以用变形公式求出圆的半径。 4、环形的面积:(环形的面积等于外圆面积与内圆面积的差)

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 ,内圆的半径是r 。(R =r +环的宽度.) 环形的面积公式:S 环 = πR2-πr2 或S 环 = π(R2-r2)。 如:上图中大圆的半径R=6cm ,小圆半径r=2cm ,阴影部分(圆环)的面积得: S 环 = π(62-22)cm 2=32π(cm 2) 注意:求环形的面积,一定要先想法分别求出外圆的半径(R )和内圆的半径(r ),再代入公式计算。一步一步的来,这样不容易错误。注意用公式S 环 = π(R2-r2)计算时,要先算出2个平方数,再相减。切忌相减后再平方。 5、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60 2 r n S π=扇(n 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注:扇形公式其实很好理解的,S=πr 2 是圆的面积,圆一周是360°,旋转一度得到的面积是:S=πr 23601 ,如果是n 度,自然是S 扇 = πr 2×360 n 。注意n 是圆心角,如上图。 6、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大9倍。 7、两个圆:半径比 = 直径比 = 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比的平方。 如:两个圆的半径比即:r1:r2=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 面积比是4∶9。 8、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它内切圆的面积之比都是一个固定值,即:4∶π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π:1 圆的周长是半径的2π倍,圆的周长与半径的比是2π:1 9、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最大,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反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圆知识点归纳(用圆的知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圆的基础知识复习(总结) 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 r =d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直径=半径×2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d 或C=2∏r 圆周长 =∏×直径圆周长=∏×半径×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r×r。圆的面积公式:S=r2,由于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近似于圆的周长的一半,所以圆的面积公式还要乘以一个常数∏:即S= 。

14.圆的面积公式:S=r2 或者S=(d2)2 或者S=(C 2)2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R2-r2 或S=(R 2-r2)。 (其中R=r+环的宽度.)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公式为:S=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4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4倍,而面积扩大16倍。 22.两个圆的半径比等于直径比等于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以上比的平方。 例如: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圆周长和直径的比是:1,比值是 圆周长和半径的比是2:1,比值是2 23.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a厘米; 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a厘米。 24.在同一圆中,圆心角占圆周角的几分之几,它所在扇形面积就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所对的弧就占圆周长的几分之几. 25.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26.扇形弧长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S=n∏r2/360 (n为扇形的圆心角度数,r为扇形所在圆的半径)

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 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之《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材内容说明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材内容说明 (一)单元教育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推理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结果。 3、能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4、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探索同面积公式的经验,在运用圆周长和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二)单元教材说明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计算公式,具有一定探索面积公式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探索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和圆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探索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和圆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环形面积。 圆的周长和面积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同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解读课程内容的上述要求,首先突出了数学学习的操作性和探索性,强调让学生经历探索圆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过程。另外,突出数学的应用,强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在设计思想和内容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经历圆周长和圆面积公式探索的全过程。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和研究解决问题的生长点,让学生经历圆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公式,并获得建构数学模型的活动经验。教材在安排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时,都设计了四个层面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经验到理性推导的全过程。 (1)探索圆的周长的过程有以下四步:第一,让学生利用滚动法、缠绕法等自主测量硬币的周长,并计算周长除以直径,一方面获得测量圆的周长的活动经验,另一方面获得周长除以直径的个体数据。第二,小组合作,分别测量三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