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地理与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论文

文化地理与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论文

文化地理与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论文
文化地理与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论文

文化地理与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论文

情的寄托心的避风港

—浅析谢灵运山水诗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姓名:XXX

班级:2010级1班

情的寄托心的避风港

—浅析谢灵运山水诗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而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他在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表现新的题材内容、新的审美情趣,出现了“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和“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而在他在创作的诗歌的同时,也将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表达出来。从整体上看,谢灵运的山水诗中主要体现着两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是失意的文人士大夫可以借自然表情言志;另一方面,自然也是他们心的“避风港”。

关键字:山水诗托物言志归隐

正文:

谢灵运,南朝著名诗人,晋车骑将军、康乐县公谢玄之孙。《宋书·谢灵运传》里记载“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于是,我国古代的第一位山水诗人就这样诞生了。

如于洋云:“迨元嘉间,谢康乐出,始创为刻划山水之词。务穷幽极渺,抉山谷水泉之情状,昔人所云‘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者也。宋齐以下,率以康乐为宗。至唐王摩诘、孟浩然、杜子美、韩退之、皮日休、陆龟蒙之流,正变互出,而山水之奇怪灵闭,刻露殆尽;若其滥觞于康乐,则一而已矣。”谢灵运的山水诗的确开启了新的一代诗风,他把自然界的山水美景融入诗中,有意识地把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用典丽富艳的辞采加以表现,从而引起山水诗创作的勃兴,也深深地影响了其身后的历朝历代诗人和他们的山水诗作。因此清朝学者沈德潜、王士祯等人,现代学者朱光潜、林文月等,皆无庸置疑地认为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始祖。

据考证,谢灵运传下的诗不过仅有八十余首,除去几首模古乐府的作品,写山水的诗几乎占了他作品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谢灵运的诗篇通篇好的很少,但是却不乏名句,中国几千年璀璨的文学长河中,他的山水诗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散见在各诗篇中的“名章迥句”。例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衰”(《岁幕》)等,的确是像鲍照所形容的“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另一些佳句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等,则出于精心雕琢,表现他“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艺术技巧。

另外,谢诗中还有一些句子被后人提出来品评,如“悲矣采薇唱,苦哉有余酸”(《苦行寒》);“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石浅水潺缓,日落山照耀。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七里濑》)等这类借景或直接述理的句子,来表达诗人内心对郁闷,排遣自己的寂寞。

谢灵运既然是山水诗的鼻祖,那么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出的并非只有华丽的辞藻与诗歌的创作技巧。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对他的诗歌中山水描写的品读,感受出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态度,抓住诗歌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折射。而本文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谢灵运的山水诗歌主要是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志向,即托物言志;并把自然中的山水作为自己政治不得志之后的,逃离俗世的避风港,即所谓的归隐。由于身份位置使然,二者主要反映的是文人士大夫与自然山水的关系。

(一)情的寄托

谢灵运在十五岁时袭封康乐公,但其真正步入仕途是在二十一岁。那时,他任琅琊王大司马行参军,其后追随刘毅。刘毅兵败自杀后,他改任刘裕的太尉参军、秘书丞、中书侍郎等职。元熙二年,刘裕建宋朝,东晋灭亡。灵运由公爵降为侯爵,并改任太子左卫率。由于谢灵运并非刘裕的嫡系亲信,又曾经为刘裕的死敌刘毅效力,因此根本得不到刘氏王朝的信任与重用。灵运的祖父谢玄,虽然功勋卓著,官爵显赫,但他却是东晋王朝的重臣。刘宋王朝的统治者们,对前朝功臣的后代,也自然要另眼相看。所以,朝廷只是给灵运一些官阶虽高却无实权的职位。

因此,“自谓才能宜参权要”的灵运,“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宋书?谢灵运传》)。刘裕死后,少帝即位,灵运仍被冷落一旁。“构扇异同,非毁执政”的他又为权臣徐羡之、傅亮所恶,故出为永嘉太守。这次遭贬谪,是对他仕途的一次重大打击。仕途的绝望与无可奈何,使谢灵运出世隐逸的思想开始抬头。也在此之后,他创作了大量清新优美、摹景抒情的山水诗篇。

谢灵运的山水诗,并不是简单地描摹山水。他的山水诗主要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表现,抒发人生感慨,时涉玄思。往往先叙述游览过程或游览缘起,接以景色描写,最后感慨或议论。大处落笔,写法流动,记行程、时间、空间变换,局部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穷形极貌,形成初期山水诗的基本结构模式。本文认为,诗人写山水,更多的是言情。灵运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林野,是由于其政治的不得志,而山水,更多的是他情感的寄托。他通过游览山水,舒缓心中的忧愁;又通过摹写山水,表达其丰富的感情。

谢诗先是对山水的热爱赞美。如《过始宁墅》诗中的“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这几句诗歌,作于诗人赴永嘉任上,将要离开始宁时。他游山玩水之后,对故乡的山水之美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又如在《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句“初黄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这几句诗,我们更能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然而,不管诗人在山水吟颂中表现出对自然怎样的亲和与热爱,他因失意而落寞的心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隐喻的出现在其诗作中。他在《山居赋》中描述了他的庄园中包含了人间的美池良田和大自然的胜山佳水,兼得草木、水石,显得

无忧无虑,他在山水美境中找到了精神寄托的心怀。然而,一片繁华中,他还是感受到了远隔世事的寂寞,面对自然,他把落寞的心怀情绪以对话和移情的方式投射入诗作中。在《登池上楼》中,“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是诗人对浪迹自然,僻避人世的苦闷的认识的清醒,故而内心更加烦闷,只有在山水清音中,他的寂寞的情怀尚可得以安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体会了他这种痛苦:“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士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因而陆游认为谢灵运和其他名家一样,其诗作之所以成功乃在于:“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苏轼、李陵、陶潜、谢灵运、李白、杜甫,激于不能自已,故其诗为百代法。”(《渭南文集?澹斋居士诗序》)。所以,谢灵运山水诗中的山水,是其情的寄托。

(二)心的避风港

谢灵运不满二十踏入仕途,开始他的政治生涯。由于社会混乱黑暗,朝政腐败不堪,他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定。他的一生大半在晋末宋初上层统治斗争的旋涡里沉浮,至使他内心痛苦不安。仕途的绝望与无可奈何,使灵运出世隐逸的的思想开始露头。他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林野,大喊归隐的口号,想借此来逃避现实,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消极反抗。

诗人在离开建康,前往永嘉时所作的《邻里相送至方山》一诗中,就表达了其归隐的决心。“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纪痾谢生虑,寡欲罕所缺。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各勉日心志。”诗中描写了灵运在方山与前来送行的亲朋好友分手时依依惜别的情形,表达了他决心从此归隐乡间、泉隐林泉的隐逸思想。在这首诗中,他也流露出一种生不逢时的无奈以及对权臣的不满情绪,这可以归结于他政治上的不得意,也即他归隐的原因。也可以看出,他把大自然的山水,当成了他最后的避风港。

又如其诗《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宵愧浮云,栖川怍渊沈。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屙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钦。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祈祈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徴在今。”此诗是卸任永嘉太守时作。题中的池是谢灵运居住的园池,后人称为“谢公池”。全诗分为叙事、写景、说理三个层次。前八句写官场失意的苦闷之情,与潜虬、飞鸿相比,说自己进退维谷,无奈到永嘉做官,飞鸿、潜虬自比,又是说自己既不能像飞鸿那样高飞进取,也不能像潜虬那样深潜保身,因而自愧于飞鸿的薄宵浮云,惭于潜虬的栖川沉渊。后抒写内心的活动、生活的孤寂,再次表达了意欲归隐的心情。

除这两首诗外,谢灵运的很多山水诗都表达了这种情绪。如《过始宁墅》中的“三载期归旋,且为树枌槚,无令孤愿言。”诗人说自己任永嘉太守三年期满后,即回故乡隐居;《富春渚》“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又说自己隐居之心其实早已存在;还有《七里濑》、《过白岸亭》、《游南亭》、《初去郡》等等。这些诗中,诗人都表达了自己隐居的决心,且产生这种决心的原因,多是其在政治上不能实现“参权要”。而灵运的《述祖德二首》更是借他祖父谢玄来说明了士人

们政治失意,然后退居山水的,这种把自然当做避风港的思想。

《述祖德二首》这两首诗大约写于灵运辞去永嘉太守的职务后隐居故乡始宁之时,这两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歌颂灵运祖父谢玄。第一首把谢玄比作段干木、展季等古代贤者,说他秉性清高,不慕荣利;但一旦国家有难,又能挺身而出,保国安民。第二首写道在谢安死后,谢玄遭到小人排挤打击,理想破灭,只好弃官隐居,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寻求慰藉。自然的山水与人,特别是政场失意的是文人士大夫的关系就得以充分体现,即山水是他们的避风港,他们从中寻求安慰,得到最后的满足。

谢灵运是第一个山水诗人,他由于政治上不得意而寻幽探奇,并写下许多描绘山水的诗篇。他在这些诗中抒发了自己的苦闷,借自然中的山水表情言志;也在山水之中变现了政场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把自然山水作为自己避风港的这种心理。体现了古代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文人士大夫借自然的山水表情言志,又在自己政治不得意时,把山水作为自己心灵避风的港湾。

参考文献:

[1] 《带经堂诗话》〔清〕王士祯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2] 《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叶嘉莹著人民出版社 1982

[3] 《谢灵运论稿》钟优民著齐鲁书社 1985

[4] 《谢灵运鲍照诗选译》章培恒等主编凤凰出版社 2011

[5] 《谢灵运山水诗的探析》张媛媛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升

本论文选 2005

[6] 《空间与审美》周晓琳刘玉平著人民出版社 2009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

在全球贸易的早期发展史上,香料、胡椒、咖啡等成瘾性物品占据统治地位的模式。正如布罗代尔所论,在工业成为“资本主义”的理想活动场所之前,正是香料、胡椒、咖啡、茶叶等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显得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为欧洲资本主义、全球贸易和经济体系的早期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今天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深刻。18、19两个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英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中国在18世纪虽然被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却不自知。而在十九世纪,我们可以通过茶叶与鸦片贸易看19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 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贸易全球化是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第一阶段。当时,中国丰富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对推动贸易全球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18-19世纪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为市场的全球化。在十九世纪中国被卷入全球化的过程中,茶叶贸易和鸦片贸易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为这一时期英国是世界霸主,而英国统治和压榨东方的方式与这两种商品密切相关。英国人正是非常巧妙地控制了这两种商品的销售和生产,才从东方获取了巨大利益,并成功地成为东方霸主。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主要通过茶叶和鸦片等商品同世界发生经济关联,但最终的结果是成为了列强的牺牲品,并导致中国十九世纪的全面危机。2 从茶叶与鸦片贸易看19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 在19世纪,中国的茶叶贸易与鸦片贸易密不可分。研究茶叶贸易问题,不可避开鸦片贸易;反之亦然。英国-印度-中国之间的三角贸易是当时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两种商品是茶叶与鸦片。这两种商品的国际贸易及其复杂关系影响了19世纪的中国,并使中国深深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漩涡。有人称18世纪是“茶叶世纪”,严格来说,其实这是不确切的。无论从茶叶在全世界普及和影响的程度,还是从中国茶叶出口的绝对数量来看,18世纪都是与19世纪不可比拟的,19世纪才是真正的茶叶世纪。3 中英两国相隔万里,但在19世纪的百年间,两个国家的关系却是异常密切,联系的契机主要就是因为茶叶和鸦片这两种特殊商品。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就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建立同中国商业往来的通畅渠道,因为茶叶在英国已经成为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如果茶叶供应不能保证,则可能影响社会安定和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中国是唯一的茶叶供应国,因此英国对中国的依赖性很大。此时的英国日渐强盛,是全球化进程的引导和推进者。 中国在19世纪向全世界提供了最好的饮料,而更直接影响了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英国。可是,这个世纪,中国不仅没有得到回报,反而遭受了耻辱。英国接受了来自中国的健康的饮料,却“回赠”给中国罪恶的毒品——鸦片,使中国人遭受鸦片毒害达百余年。鸦片对中国经济的危害巨大,鸦片贸易使中国大量财富流失,使本来就已普遍贫困的中国人变得更加贫困,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计。可以这样说,英国人疯狂地向中国推销鸦片,而中国人痴迷于购买和食用鸦片,使中国人遭受鸦片毒害达百余年,成为真正的“东亚病夫”,是19世纪中国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19世纪同样是鸦片的世纪,是耻辱的一个世纪。 1黄启臣,《福建师范大学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5 2【美】杰里·本特利,齐格勒著;魏风莲等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33-648 3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心得范文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心得范文 中国地大物博,有哲学不完的地理知识,它既包含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成因,又囊括了成百上千种的人文形态。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心得篇一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 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

中国文化地理结业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报告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地理 论文题目:南北方的地理条件对各自文化现象的影响分析姓名: 系别: 专业班级: 学号: 2012-6-6

目录 摘要 (3) 关键字 (3) 一、粗犷辽阔、四季分明的北方地区 (4) 1、位置范围 (4) 2、地形特征 (5) 3、气候特征 (5) 4、饮食习惯 (5) 关于鲁菜 (5) 5、建筑风格 (5) 6、综合论述 (5) 二、支离破碎、终年湿润的南方地区 (5) 1、位置范围 (5) 2、地形特征 (6) 3、气候特征 (6) 4、饮食习惯 (6) 关于维扬菜 (6) 关于川菜 (7) 关于粤菜 (7) 5、建筑风格 (7) 6、综合论述 (7) 三、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南北方的地理条件对各自文化现象的影响分析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使得东西之间的经度范围相跨较大,南北之间的地区差异性显著。故而,每个地区由于其不同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地理条件的分析,总结出地理条件对文化现象影响的相关结论,以便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地理与文化之间的关联。 关键字:地形地貌、气候特征、饮食习惯、建筑风格Abstract:China land area with a vast territory, making something between longitude range across a larger phase,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regions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refore, each region due to their different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formed and adapted to the culture phenomen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summed up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n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the relevant conclusion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China 's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Association between. Key words:Landform,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dietary habits, architecture style 一、辽阔、四季分明的北方地区 1、位置范围 ○1自然: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黄海和渤海。(三大地理单元)。【○1】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经修改,以下显示答案均为正确答案) 1、《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3.00分) A.旧石器时代 B.五代十国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新石器文化晚期 正确答案:D 、 2、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3.00分) A.君民同体关系 B.舟与水 C.上与下的绝对服从 D.征服与被征服 正确答案: A 、 3、关于乡射礼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国人举行 B.野人举行 C.定期举行 D.造就国人团结 4、中国古代的贵族对自己手下的民众是恩威并施,给民众以恩惠,是因为中国的什么意识? (3.00分) A.民本 B.人本 C.家族 D.人道 5、宋末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实行什么制度?(3.00分) A.郡县 B.羁縻 C.督察 D.州府 6、下面不属于儒家“仁”的含义的? (3.00分) A.爱人 B.克己复礼 C.兼爱 D.君子的事 7、关于墨家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游说 B.非乐 C.兼爱 D.非攻 8、中国权力的两股势力中,底层的是?(3.00分)

A.小农 B.王权 C.军人 D.商户 9、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是什么?(3.00分) A.教化论 B.礼乐 C.和平 D.官僚 10、分封制下的君民关系是(3.00分) A.征服与被征服 B.平等 C.舟和水的关系 D.军民同体的关系 正确答案: D 、 11、大蒐礼什么什么时候举行的比较频繁(3.00分) A.耕种 B.祭祀 C.战后 D.战前 12、关于大蒐礼说法错误的是(3.00分) A.只有贵族有资格参加 B.是一种集体军事训练 C.是我国戏剧的早期萌芽 D.带有原始民主色彩 正确答案:C 、 13、周代的国人指的是(3.00分) A.周人 B.住在城里的人 C.士阶层 D.贵族阶层 14、羁縻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3.00分)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民族制度 D.军事制度 15、周代较早的文献中,小人指的是(3.00分) A.小孩 B.奸诈之人 C.不在位的人

有关中国历史地理论文

有关中国历史地理论文 【英文标题】WU Hong-qi,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The 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ofstudy on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内容提要】回顾二千多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发展史,发现这门学 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 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 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 三个主要阶段。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历史经济地理研究、历史 政区地理和历史人口地理研究、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图编制、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历史地理学理论和通论历史地理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学术 成就。近二十年,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可 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综合研究和区域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分支学科的不断出现 将导致历史地理学科理论体系的重大变化。 【英文摘要】By looking back the history of study on Chinese historicalgeography over 2000 year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subject has experienced obviously three stages: thetraditional, the traditional, the ancient time nearest to thepresent and the contemporary. The first, the evolution ofChinese geography was main stream. Second, "geographize"prevailed step by step. Today,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inhistory is b Eing researched.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havebeen made in nature, economy, administration, population,culture, areas, mapping, the documents, the theory and thegeneral studies, etc. Many new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haveemerged during the study in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within the recent twenty years, particularly in 90s'. Such asthe probl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en b EIng paidmore attention to, synthetic and regional research have beenbeing increasingly thought highly of and branches of thissubject have appeared continuously. All these traits willbring about great changes to the theory system of historicalgeography. 【关键词】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阶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stages of 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 of research/trend of devel2opment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自然、人文地理现象以及人地关系发展演进规律的科学。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是在历史学和地理学交叉处诞生、具有明显边缘性质的一

【完整版】2016尔雅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先秦时期诞生的思想观念不包括()。
1.0 分
? A、
大同观念
? B、
天下观念
? C、
天人合一
? D、
人定胜天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一个民族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0 分
? A、
相同的语言
? B、
相同的价值观念
? C、

共同的生活理念
?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教化民众时军民关系是怎样的?
1.0 分
? A、
君民同心
? B、
君民异心
? C、
君主威严
? D、
百姓完全服从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
东林党指的是明代晚期以()为主的政治集团。
1.0 分
? A、
朝廷宦官

? B、
内朝外戚
? C、
江南士大夫
? D、
皇权继承者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黄老思想要求帝王长生久视,长生久视的关键是()。
1.0 分
? A、
礼乐宴饮
? B、
清心寡欲
? C、
灵丹妙药
? D、
传宗接代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仁者的最高标准是()。

1.0 分
? A、
欲而不贪
? B、
文行忠信
? C、
克己复礼
? D、
博施济众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
先秦时期有三朝划分,分别为内朝、中朝、外朝,外朝主要职责是()。
1.0 分
? A、
治理家室
? B、
治理国事
? C、
治理万民
? D、
治理夷狄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查论文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查论文 中 国 传 统 节 日 文 化 现 象 分 析 姓名:周芸学号:201302060043 学院:传媒学院专业:教育技术学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的年轻人特别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而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被淡化了。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中秋赏月吃月饼等等。而且,很多节日都流于形式,甚至仅仅变成了一种吃的节日,其中一些深层次的文化的东西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对此,国务院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笔者认为此举是及时的,而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特定的文化内涵。同时,它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表现形式: 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① 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农耕和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优势 万里长城----------防御心态 四夷如同一家,是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血缘融和史的整体趋势农业居于主导地位,工商业处于补充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钳制与束缚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

宗法制度完整的系统: 产生:商代后期 西周建立以后,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西周宗法制的创立者是周公 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完整意义的宗法制度开始崩溃,但在政治领域中仍保留较大的影响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经济基础稳固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对人身控制严密 分封制的出发点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宗庙祭祀制度的影响:形成“礼乐文化”,维护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宗庙祭祀制度是为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

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 文化集团:华夏、苗蛮、东夷 殷商文化的特点:游耕文化,甲骨文、尊神重鬼 周人的文化维新: 宗法制度的建立、制礼作乐 从武帝时代到西汉末,居于官学正统地位的是;今文经学 玄学:有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周易》、《庄子》、《老子》是其经典著作。玄学的兴起,对魏晋化思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现实意义乃是对魏晋人所亟亟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玄学促进了魏晋人放任、率真、豁达的理想人格的构建。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英文) Part I Multiple Choice 1.. Zi Lu, Ran You and Gongxi Chi’ aspirations represent______, while Zeng Dian’s reflects______. A.personal ambition; selfishness B. lofty ideals; meaningless pursuit C. personal struggle; generous contribution D.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harmony 4.How isthe “energy”of “one-stroke character” achieved? A. By pressing the brush harder B. By writing the character with only one stroke. C. By writing the strokes at one go. D.By connecting the strokes in the interior. 5. How was Chinese calligraphy displayed by Lin Huaimin? A. By dance B. By script C. By music D. By brush 6.The winding path in the gardens reflects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being ______. A. unrefined未提炼的 B. irresistible不可抵抗的 C. uninhibited 无拘束的 D. reserved 7.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Peking Opera through the saying “watching a play is watching famous actors?” A. The viewers go to the theatre to see the actors instead of the play. B. The famous actors are good-looking and perform well. C.The actors are good at all the four basic aspects of Peking Opera. 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ctors are as important as the play itself. 8. According to Sunzi, the strategy of the level in a war is to______. A.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B. frustrate the diplomacy of the enemy C. attack the army of the enemy D attack the city of the enemy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rrelevant to the pictographic symbol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 Aspiration B.Imagination C. Creativity D. Allusion Part II True or False Answers _T__According to Laozi’s philosophy of naturalness, man should notattempt to manipulate nature. _F__The driving force for building the Great Wall is to protect the lives and peace from wars. _F Guanyin or the Goddess of mercy, known also as the Bodhisatva, is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_T__The names of some Chinese dishes cannot be understood literally. _T__According to ancient Chinese people, music could not only cultivate people’s mind, but also help govern the county. Part III Fill in the Blanks 1._CPG_,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is the highest state administrative body, which carries out the laws enacted and decisions adopted by the NPC and its Standing Committee. 2.In China, the educ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basic education, ___higher_____and adult education.

2016年下学期《中国文化地理》网上课程考试题库

《中国文化地理》网上课程考试题库 (标绿色为新增试题) 一、单选题 1.说起文明的起源,最为重要的就是?C A人类的起源B文化的起源C 农业的起源D社会的起源 2.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B A都在热带B都在东半球C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都最先种植了水稻 3.四大文明中哪一个文明与其他三个文明不在同一纬度上呢?B A古埃及B中国C巴比伦D印度4.中国早期农业的主要作物是?A A小米B小麦C水稻D玉米 5.以下属于小米生长范围的是?A A小米生长范围很广泛大都地区都可以B山坡C河流边D平原 6.真正出现将水稻转换成农业的地方是在?A A长江流域B海南C广东D西北 7.中国早期北方的文明出现在哪个区域?A A黄河流域B西部地区C东北地区D长江流域 8.中国历史的早期,现在称为先秦时期,可以划分为皇、帝、王、和哪个时代?AA 霸B君C主D诸侯9.三皇是指天皇、帝皇和?B A海皇B人皇C世皇D皇帝10.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B A炎帝B舜C水帝D冥帝11.

有位历史学家叫顾继刚,他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一个学说是?A A递层演进说B历史进化说C帝皇演进说D传位演进说 12.中国古代传说故事大概是从以下哪个时期传诵而来的呢?D A夏朝B商朝C秦朝D春秋战国时期13我们所说的中国文明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C A五千年B三千年C四-五千年D一万年14.世界文明的起源大概在?B A公元前1500年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400年D公元前2000年第 15.我国在什么时候兴起了白话文运动?A A清朝末年B唐朝末年C秦朝末年D宋朝末年16.我国在什么时候统一了文字?DA清朝B 唐朝C宋朝D秦朝17汉语属于哪个语系?C A阿拉伯语系B印欧语系C汉藏语系D阿尔泰语系18我国哪一地区首先出现的文字?C A西部地区B东部地区C中部地区D南部地区19.相比较而言,哪种方言最为复杂?D A赣语B湘语C粤语D闽语20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别称有?D A北平B燕京C蓟D都城21我国的文字最早出现在哪里?C A南方B北方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近几十年北方饮食的变化的是?C A水稻的出现B小米的减少C紫薯的引进D玉米的发展 23.北方菜偏重于以下哪种口味?A A咸B甜C辣D酸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题 (1)

Part I Multiple Choice 1.. Zi Lu, Ran You and Gongxi Chi’ aspirations represent______, while Zeng Dian’s reflects______. A. personal ambition; selfishness B. lofty ideals; meaningless pursuit C. personal struggle; generous contribution D.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harmony 4.How is the “energy”of “one-stroke character” achieved? A. By pressing the brush harder B. By writing the character with only one stroke. C. By writing the strokes at one go. D. By connecting the strokes in the interior. 5. How was Chinese calligraphy displayed by Lin Huaimin? A. By dance B. By script C. By music D. By brush 6.The winding path in the gardens reflects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being ______. A. unrefined B. irresistible C. uninhibited D. reserved 7.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Peking Opera through the saying “watching a play is watching famous actors?” A. The viewers go to the theatre to see the actors instead of the play. B. The famous actors are good-looking and perform well. C. The actors are good at all the four basic aspects of Peking Opera. 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ctors are as important as the play itself. 8. According to Sunzi, the strategy of the level in a war is to______. A.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B. frustrate the diplomacy of the enemy C. attack the army of the enemy D attack the city of the enemy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rrelevant to the pictographic symbol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 Aspiration B. Imagination C. Creativity D. Allusion Part II True or False Answers ___According to Laozi’s philosophy of naturalness, man should not attempt to manipulate nature. ___( The driving force for building the Great Wall is to protect the lives and peace from wars. ___Guanyin or the Goddess of mercy, known also as the Bodhisatva, is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___ The names of some Chinese dishes cannot be understood literally. ___ According to ancient Chinese people, music could not only cultivate people’s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论文--(英文版2011)

CHINESE FOLK CULTURE Folk culture has strong folklore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 kind of culture that forms among the working people rather than governmental authority. Folk culture, also known as popular culture, is the basi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a, the Book of Songs is the earliest poetry that contains much folk cultural of Pre-Qin dynasty, which reflects that our country’s folk culture is rich and colorful and has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profound scholarship. However, as the time flying, there are lots of changes happened in the aspects of folk culture. In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the folk custom culture that the basi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fading away gradually nowadays. According to this background, we should analyze the new appearance and discuss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of the folk culture further. It is not only because the Folk culture is the culture of the whole community foundation, and has strong vitality. As we all know, superficial culture is often the top of folk culture, and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adaptation and refinement results of the folk culture, but also for the reason that Folk culture of a country are the national spirit of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are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So it is critical for Chinese peo ple learning more details about their own country’s folk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also known as moon festival, is china’s second traditional festival next to the spring festival.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our country’s folk culture. The five thousand years civilization of Chinese nation has bred brilliant folk culture, which form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folk culture resources. Chinese folk culture is famous to the whole world for it’s more than 5,000 years long history and its special existence forms. During the course of its long history, the hardworking Chinese people have created an ample material civilization as well as a splendid folk culture. In the field of folk culture, our people link the moon cakes and mid-autumn festival with Archer Yi, just like lots of people are fond of Associating Qu yuan and the dragon boat with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combining sweeping day with honoring ancestor and new life. Mid-autumn Festivals is one of three major Chinese holidays, along with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t is an important festival during the eighth month of lunar calendar, for which billions of Chinese people go back to their home and gather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ies. Traditionally, on this day, Chinese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will gather to admire the bright mid-autumn harvest moon, and eat moon cakes and pommels together. Mid-autumn festival as well as mouthwatering food people eaten during the period of it and various activities people held in the process of celebrating this festiva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f traditional festival, they are also kinds of civil epitome of our country’s folk culture.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this significant festival from generations to generations since it was formed during the Xia and Shang dynasty.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for both the Han and minority nationalities. There are also some records of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most popular records is that people believe

2016尔雅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是关于谁的传说?()1.0分 ?A、 稷 ?B、 偰 ?C、 尧 ?D、 挚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 东林党指的是明代晚期以()为主的政治集团。 1.0分 ?A、 朝廷宦官 ?B、 内朝外戚 ?C、

江南士大夫 ?D、 皇权继承者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是()。 1.0分 ?A、 大一统 ?B、 君主制 ?C、 教化论 ?D、 成文法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大蒐礼是什么礼?()1.0分 ?A、 宾礼

?B、 祭礼 ?C、 家礼 ?D、 军礼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 脯醢的意思是()。 1.0分 ?A、 饮酒的器皿 ?B、 饮酒的礼节 ?C、 祭祀的礼仪 ?D、 佐酒的菜肴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 一个民族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0分 ?A、 相同的语言 ?B、 相同的价值观念 ?C、 共同的生活理念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 分封制是分邦建国的一种制度,是以()为标准。 1.0分 ?A、 战争关系 ?B、 宗族血缘关系 ?C、 功勋战绩 ?D、 权利分割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8 顾炎武《郡县论》提出的中心问题是()。 1.0分 ?A、 寓君主之意和封建之中 ?B、 寓王权之意于郡县之中 ?C、 寓郡县之意于封建之中 ?D、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9 先秦时期诞生的思想观念不包括()。1.0分 ?A、 大同观念 ?B、 天下观念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