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灰雀》同步练习D卷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灰雀》同步练习D卷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灰雀》同步练习D卷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灰雀》同步练习D卷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灰雀》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基础达标 (共7题;共61分)

1. (8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yǔyán lín jūqíguái sīxiǎng zhìl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2分) (2020五下·涧西期末) 写出音节为“yì"的六个同音字,然后选其中三个字各组成不同的成语。

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6分)写出近义词

暖—________ 寒—________ 怕—________

4. (4分)读拼音,写汉字

wěi nuójībào

枯________________移________业狂风________雨

fān xuān jiān xū

一________________哗________难座无________席

zhēnɡyóu yānɡyǔ

________融________戏插________________重心长

5. (6分)课文《球王贝利》为我们讲述了世界著名的球王贝利小时候的故事,贝利的成功说明了“________”道理。

6. (8分) (2019一上·龙华期末) 选择不同类的一项。

①________哥哥奶奶老师伯伯妹妹

②________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晴天

③________橡皮尺子铅笔国旗转笔刀

④________工人学校医院工厂军队

7. (17分)句子练习。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改为反问句)

二、语段阅读 (共2题;共29分)

8. (16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火红的枫叶

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总以为找到了一片最红的。然而不久,我又找到了一片更红的。

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它的样子也好看,就像我小小的手掌。

我把这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了一张美丽的贺卡,送给亲爱的老师。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知道最红的是()。

A . 朝霞

B . 玫瑰

C . 枫叶

(2)短文中的“我”是一个()的孩子。

A . 勤劳能干

B . 尊敬师长

C . 乐观向上

(3)下列哪片树叶是枫叶()

A .

B .

C .

9. (1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青翠竹

青青翠竹,我们喜欢。

青青翠竹,是“绿色的宝矿”。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青青翠竹,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残雪还没有消融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寒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青青翠竹,虚心有节,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这篇短文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抓住2、3、4三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来理解,可以知道短文写了竹子是________、它有________、它________三个特点。从________、________这些地方可以读出竹子的不畏严寒。

参考答案一、基础达标 (共7题;共61分)

答案:1-1、

考点: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答案:7-1、

答案:7-2、

考点:

解析:

二、语段阅读 (共2题;共29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考点:

答案:9-1、

考点:

解析: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优质教案

26 灰雀 【教学目标】 1.会认“宁、惹”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欢快、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那些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宁、惹”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欢快、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课堂作业新设计】 1.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引起别人的喜爱。()(2)令人惋惜。()

(3)抬着头向上看。() (4)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2.看拼音写汉字。 huī què yǎnɡɡǔ lì nán ()()鱼()()孩参考答案 1.(1)惹人喜爱(2)可惜(3)仰望(4)自言自语 2.灰雀养谷粒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语句。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优质教案

26 灰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宁、惹”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谷粒、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指导“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惹(rě)人”、“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宁”“诚”都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明确:2—13自然段是课文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4.巧设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提示: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3.学生描红、摹写。 4.抄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2.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2—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优秀教案

26 灰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宁、惹”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谷粒、诚实”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知错就改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教学难点: 如何透过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列宁图片) 师:大家看,这张图片上的人是谁?是列宁。列宁是什么人?列宁是苏联的领导人,是他创建了俄国共产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列宁的故事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是其中一个。这是什么故事呢?(板书:灰雀)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认读生字情况。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三、初读课文 1.播放媒体资源文件,学生听课文范读。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提到了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全班一起归纳。 提示: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讲了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四、书写生字 1.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如:雀、郊、或、者、惜。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书写。 1.自由读生字、词语。 2.出示生字、词语卡,抽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3.听写重要的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边读边领悟课文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师:这一段说了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情? (提示:列宁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了三只灰雀,他很喜欢灰雀。) 2.师:这灰雀可爱吗?请画出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练习题(含答案,A4直接打印)

26 灰 雀 一、用“√ " 选出加点字的 正确读音 仰.望(y ǎng y áng) 宁.静(n īng n ìng) 、看拼音 , 写 词语。 f ěn s è ch éngsh í 错( ) 城 ( ) 惹: ①招引,引起(不好的事情); ②(人或事物的特点 )引起爱憎 ( z ēng)等的反应 ; ③(言语、行动 ) 触动对方。 1. 惹.人喜爱 ( ) 2. 惹.是生非 ( ) 渣: ①碎屑; ②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3. 面包渣.( ) 4. 豆腐渣.儿( ) 粒 ( ) 冻( ) 惜( )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可惜.(x ī cu ò) 招惹.(ru 三、比一比 , 再 n án h ái

五、在下面句子的方框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2.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六、选词填空。 因为或者果然但 1.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 ,( ) 又不敢讲。 2.那只灰雀一定是飞走了 ( ) 是冻死了。 3.第二天, 列宁来到白桦树下,( ) 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 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4.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 ,( ) 他已经知道 ,男孩是诚实的。 七、按要求写句子。 1.列宁看到那只灰雀在唱歌。 (扩句) 2.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缩句) 八、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1.第二天, 列宁来到,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地

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 2.学了本文 ,我知道了那只灰雀是被捉走的,列宁说男孩诚 实是因为。 九、课内阅读。 有一年冬天 , 列宁在 ( ) 养病。他每天到公园 ( ) 。公园 里有一棵 ( ) 的白桦树 , 树上有三只灰雀 :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 ,( ) 地歌唱, 非常 ( )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 , 都要停下来 ,( ) 这三只欢 快的灰雀, 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把描写灰雀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列宁喜欢这三只灰雀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4.描写灰雀动作的句子是 。 5.概括这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十、课外阅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6.灰雀》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6.灰雀》 26 灰雀 【教学目标】 1.会认“宁、惹”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欢快、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那些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宁、惹”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欢快、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引起别人的喜爱。() (2)令人惋惜。() (3)抬着头向上看。() (4)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2.看拼音写汉字。 huī què yǎnɡɡǔ lì nán ()()鱼()()孩参考答案 1.(1)惹人喜爱(2)可惜(3)仰望(4)自言自语 2.灰雀养谷粒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语句。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6课《灰雀》图文讲解

知识点 我会写 雀què(灰雀、麻雀、鸦雀无声) 郊jiāo(郊外、城郊、荒郊野外) 养yǎng(养病、培养、娇生惯养) 粉fěn(粉红、粉色、粉身碎骨)粒 lì(谷粒、饭粒、一粒米) 男nán(男孩、男人、男女老少)或 huò(或许、或者、不可或缺)者 zhě(或者、作者、来者不善)冻 dòng(冻死、防冻、天寒地冻)惜 xī(可惜、惜别、怜香惜玉) 肯kěn(肯定、不肯、宁肯) 诚chéng(真诚、诚实、诚心诚意) 我会认 宁níng(宁静、安宁、鸡犬不宁) 胸xiōng(胸脯、胸口、胸有成竹) 脯pú(胸脯、胃脯、拍胸脯) 惹rě(惹人喜爱、惹祸、惹火烧身) 仰yǎng(仰望、仰视、久仰大名) 渣zhā(面包渣、渣子、药渣) 多音字 散sàn(散步)sǎn(散漫) 的de (我的)dí(的确)

近义词 经常一一常常婉转一一动听喜爱一一喜欢 果然一一果真仰望一一张望可惜一一惋惜 或者一一或许诚实一一老实 反义词 高大一一矮小喜爱一一讨厌仰望一一俯视 肯定一一否定诚实一一虚假严寒一一酷热 理解词语 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仰望:抬着头向上看。 严寒:(气候)极冷。 可惜:令人惋惜。 自言自语:“言”和“语”都是说的意思,“自言自语”是自己对着自己小声说话。欢 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 句子解析 1.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这句话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引导男孩认识错误。 2.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自言自语”看似是列宁自己和自己说话,其实是说给小男孩听的。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列宁的喜出望外进一步感染了男孩,令男孩坚定改正错误的决心。可以看出小男孩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也看出男孩也很喜欢灰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