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草里毒性最大的物质_毒性最大的是什么

烟草里毒性最大的物质_毒性最大的是什么

烟草里毒性最大的物质_毒性最大的是什么
烟草里毒性最大的物质_毒性最大的是什么

烟草里毒性最大的物质_毒性最大的是什么

导语:常说最毒妇人心,不知以下这些介绍的毒物,与之相比谁更毒呢?

一、最毒的动物南美洲和中美洲的毒剑蛙能分泌致使的物毒素。金色毒剑蛙的皮肤分泌物的毒性是最强的。科学家在处理标本时必须戴上厚厚的手套。

二、最毒的蛇世界上最毒的蛇是贝尔彻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它的毒性比任何陆地蛇大许多倍。陆地上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亚西部的长1.3米的小型蛇,一条蛇的毒液能毒死25万只老鼠。

三、最毒的鱼红海和印度洋一太平洋地区的河豚有一种致命毒素,属最有威力的非蛋白质毒素中的一种,这种毒素存在于鱼的卵巢、血液、肺、小肠及皮肤里0.1克就足以在20分钟内毒死一个成年人。发现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海里的石鱼具最大的毒腺,它的鳍的脊骨含有毒素,人只要一碰就会丧命。

四、最毒的水母过去100年里,澳大利亚沿岸的盒水母的毒液已杀死至少70人,据称,如没有足够的药物,一些受害者会在4分钟内死去。一种有效的抵御工具是用妇女的长袜,水母蜇人的器官不能穿透这种物质。

由国际野生动物组织列举的世界上10种最毒的动物是:

1 澳大利亚母,这可能是10种最毒动物中最毒的动物,30秒钟即可致人于死命。

2 澳大利亚掘地蜘蛛,这种蜘蛛的钩牙能够咬穿皮鞋。

3 澳大利亚蓝环章鱼,其身长仅有15厘米。

4 澳大利亚棕色蝰蛇,这种蛇一有人接近就立即予以攻击。

5 热带海洋中的石鱼,其毒液保留的时间是最长的。

6 热带海洋中的海蛇,这一家族共有51种,全部是毒蛇。被海蛇咬伤是特别危险的,因为直到出现死亡迹象以前,人们也难以发现是被海蛇咬伤的,幸运的是海蛇并不十分具有攻击性。

7 眼镜王蛇和非洲毒蛇,同人们想象的相反,亚洲的眼镜王蛇和非洲毒蛇都不是世界上致人死命最多的蛇,它们都是在受到人们攻击的时候才咬人的。

8 非洲死神黑曼巴蛇

世界十大毒王中排名第10的黑曼巴蛇,是世上毒蛇中体型最长、速度最快、攻击性最强的杀手。它能以高达19千米的时速追逐猎物,而且只需两滴毒液就可以致人死亡。更可怕的是,不管在任何时候,黑曼巴的毒牙里都有20滴毒液,人类一旦被它咬到,几乎百分之百死亡!

9 沙漠毒尾巴勒斯坦毒蝎

地球上毒性最强的蝎子巴勒斯坦毒蝎,在毒王榜上排名第5。它长长的螯的末尾是带有很多毒液的螯针,趁你不注意刺你一下,螯针释放出来的强大毒液让你极度疼痛、抽搐、瘫痪,甚至心跳停止或呼吸衰竭。主要生活在以色列和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

10 澳洲泰斑蛇以及澳洲褐色网状蛇,其毒性比起眼镜王蛇有过之而无不及。

出门在外小心保护自己为好!(以上排名并不是实力排名)

感谢您的阅读!

病毒学论文--烟草花叶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摘要: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又译为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专门感染植物,尤其是烟草及其他茄科植物,能使这些受感染的叶片看来斑驳污损,因此得名(mosaic为马赛克,也就是拼贴之意)。19世纪末期人们已知有某种威胁烟草作物生存的疾病,但直到1930年才确知此病毒的存在。是烟草花叶病等的病原体,属于Tobamovirus群。烟草花叶病和番茄花叶病早为一般所了解。叶上出现花叶症状,生长陷于不良状态,叶常呈畸形。如今通过大量实验的积累,已总结出了大量的防治经验。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毒综合防治 前言:烟草花叶病严重危害烟叶产量和品质, 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成为优质烟叶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 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烟草花叶病防治措施成为烟草生产上的迫切任务。此篇文章将对烟草花叶病毒作详细的介绍以及综合防治,综述了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发展进程。 正文: 1烟草花叶病毒概论 1.1烟草花叶的分类地位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作为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代表种,其研究始于一个多世纪前。Mayer(1886年)

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并通过实验证明其汁液具有传染性。伊凡诺夫斯基(1892年)(D.1.Iwanowski)首次证明:TMV是由滤过性病原体(病毒)所引起的。1898年,“病毒学之父”——贝叶克林(Beijerinck)研究发现:TMV不属于细菌,也不是微小体,是一种可滤过性的病原,一种“传染活液”或“病毒”。斯坦利(w.M.Stanley)发现病原体是蛋白质,1935年他首次从病叶榨汁中分离到病毒状结晶,并发现这种蛋白质还含有核酸,并确定病原就是TMV。他因为这一发现获得诺贝尔奖。1939年,贝杰林克(Kansche)借助电子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杆状的TMV粒体。此后,在病毒形态结构、理化特性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将TMV作为一种模式材料,对病毒学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最早被提纯的病毒是TMV,最早被证明其RNA携带有遗传信息并具有侵染性是TMV。TMV也是第一个被发现可以自我组装的病毒,TMV外壳蛋白(CoatproteincP)是第一个被测序的病毒蛋白。首例抗性转基因植株也是由TMvCp介导的。 1.2烟草花叶病毒的病原形态 TMV为杆状病毒,大小300*18(nm),病毒粒体存在一中央空洞区,直径4nm。核酸(RNA)和外壳蛋白是TMV病毒粒体仁要组分,2130个相同亚基组成外壳蛋白,每个亚基长7nm,含158个氨基酸,端部稍细,呈椭圆形,直径2.3nm,分子量为17.6kDa。亚基呈右手方向排列,呈单一螺旋状,螺旋间距为 2.3nm,一圈由16又1/3个亚基组成,共130圈,排3圈螺旋重复一次,所以

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510466756.html, 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作者:付一峰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5年第03期 摘要烟草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范围广,但烟草花叶病毒病严重影响了烟草产量的提高。基于此,从烟草花叶病的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9-039-02 1 症状 一般常见的烟草花叶病有两种。一种是普通花叶病,普通花叶病感病之初的病症不太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初叶上会出现透明叶脉,最后变成绿色或者淡绿色相间的叶子,叶边缘往下有翻卷的特征,随着受害细胞的变多、增大,会导致叶片薄厚不一致,扭曲、弯缩,呈现多种病态特征,显现淡黄斑或者黄斑。使烟草矮化,节间缩短,生长变慢,重病烟草不长叶,花变形,烟草结实变小[1]。另外一种是烟草黄瓜花叶病,在感病初期,叶脉也成透明 状,生病的叶子也会出现绿色或者淡绿色的症状,与普通花叶病不同的是,生病的叶边缘一般向上翻卷,感病较重叶片会出现黑色或者褐色的坏死斑。 2 病原 烟草花叶病是由于烟草感染TMV引发的,属于病毒。其粒体呈直杆状,长280~300 nm,直径17~18 nm;核酸、蛋白质可以重组结合作为相对稳定的侵染性病毒粒体。在90~95 ℃下,钝化10 min,稀释100万倍的提前下,依旧可以体外保持毒力72~100 h。在无菌的情况下,其致病力可达数年之久,研究表明,TMV在干燥的病组织里可存活30 a以上。TMV 病毒有多种株系,在我国主要有4类:普通株系、黄斑株系、番茄株系和珠斑株系。这4种株系致病力有所差异,若复合侵染会造成烟草病症多样性。 3 传播途径 烟草花叶病病毒(TMV)能寄生在各类植物上,汁液传播是烟草花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 方式之一[2]。烟草叶片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造成的伤口,TMV可以通过伤口进入烟草体内,侵入后在薄壁细胞内进行繁殖生长,随即进入维管束组织导致整株感染。在20~24 ℃下,染病植株会在6~12 h内开始出现病斑。田间通过病苗与烟草苗接触进行再侵染。此外,人类进行的农田耕种也可能造成侵染,因为农田里的蝗虫以及其他咀嚼口器昆虫也可能携带TMV病毒。TMV绝大部分发生在温度为20~24 ℃,当气温在37~41 ℃时,侵入能力变弱,当 ≥26 ℃或≤9 ℃时,病斑会变少。

抗烟草花叶病毒研究综述

烟草花叶病毒生物防治研究综述 植检08-1 郑奕20080543 摘要:植物病毒病是农业生产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一类病害,每年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烟草花叶病毒是病毒病中极其重要的一种病害。现有的化学药物对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不佳,且对生态环境、人畜生存质量有负面影响。植物源农药因植物资源有限、成本高、效果不稳定等因素,难以商品化生产。因此,筛选、开发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是防治植物病毒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字:烟草花叶病毒;微生物源;防治 一、前言 植物病毒是仅次于真菌的一类病原物,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小微生物之一。它是内含感染性核酸,外披蛋白质外壳的实体,其特征是能感染寄主细胞和通过感染引起病害现象[1]。常见的植物病毒病约有1000多种,多由716种病毒造成,危害仅次于真菌[2,3]。植物病毒病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危害,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由于病毒在植物细胞中绝对寄生,其复制所需的物质、能量、场所完全依赖寄主,且植物没有完整的免疫代谢系统,使得植物病毒病的防治较为困难,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因此病毒病的防治成了全球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植物病毒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人们对烟草花叶病毒(Tabacco mosaic virus,TMV)的研究已经一个多世纪了,TMV 是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的代表种,其寄主范围非常广泛,TMV除危害烟草外,还能侵染番茄、茄子、马铃薯、辣椒、龙葵等茄科植物[4],此外还能侵染葫芦科、蓼科、十字花科、豆科、黎科、菊科等30个科的300多种植物。烟草是在一种经济作物,由TMV 引起的烟草病害是世界各烟区的重要病毒病害,烟草花叶病严重影响了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据报道,全球每年仅因烟草花叶病毒病造成的损失就达1亿多美元[5]。 目前,还没有开发出很好的抗病毒药剂,为了寻找较好的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资源,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二、相关研究 1.1 抗植物病毒物质种类 1.1.1 化学合成的抗病毒物质 化学物质包括金属盐类,如硫酸锌、氯化钙等;有机化学物质,如类黄酮、水杨酸等;飘零和嘧啶类;氨基酸类;植物激素类;维生素类;蛋白质类。目前化学合成抗植物病毒剂

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寄主范围相当广泛,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加强对该病毒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如直接观测法、电子显微镜检测法、生物学测定法、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等的研究进展。随着植物种质资源的引进和生态条件的改变,对检测TMV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是一种RNA病毒,病毒粒体为棒状,长度为300~310 nm、直径18 nm;病毒基因组为单分子线形正义ssRNA,长6 300~6 600 nt;衣壳蛋白由一种多肽组成,分子质量为17~18 kDa。TMV 的寄主范围非常广,可侵染的植物达150多个属,主要是一些草本双子叶植物,包括蔬菜、花卉和烟草等,导致烟草和番茄等作物的严重危害[1]。烟草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烟草花叶病严重危害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优质烟叶生产的因子,是烟叶出口所面临的挑战,同时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同条件下同种病毒的症表现状有很大差异,而不同病毒在烟叶上表现为相似的症状,烟草花叶病毒检测对于烟叶病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对进一步识别病毒病害和防止病毒传播危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直接观测法 直接检查植株叶子和茎有无可见的病毒症状。烟草花叶病毒属中大多数病毒的寄主范围较广,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自然传播不需要介体生物,靠植株间的接触(或有时种子)传播。如在烟草上自苗期至大田期可连续发生,早期发病烟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生长缓慢,幼苗被侵染后,新叶的叶脉颜色变浅,而后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症;苗期侵染的植株发育缓慢。大田期植株发病,除显示明脉、花叶症状以外,病叶上会形成疱斑,厚薄不匀;叶片出现各种畸形。其缺点是寄主植物出现症状需时较长,取得鉴定结果较慢,且有的病毒并不使寄主表现症状,无法检测[2]。 2 电子显微镜检测法 显微镜长期以来是研究细胞、病毒及生物大分子的形态及结构的重要工具。烟草花叶病毒形态为直杆状,呈现为长300 nm、直径18 nm的圆柱形结构,其中心含有1个约4 nm的沟槽。该病毒蛋白外壳围绕1个约6 400个核苷酸的单股RNA形成。围绕单股RNA的蛋白亚基具有螺旋形结构,其螺距为2.3 nm。将感病材料制成超薄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取5 μL溶解在20 mmoL/L 磷酸缓冲液(pH值7.0)中的烟草花叶病毒(0.2 mg/mL),将其滴加在新鲜剥离的云母表面上,然后用0.5%的磷钨酸染色。所得样品用AFM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棒状的TMV拓扑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