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
语言学概论第五讲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语素和词

一、语素

(一)语素及语素变体

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即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我们对人们说的话进行切分,分到最后还有意义的单位便是语素,再往下分便没有意义了。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中的“吃、葡萄、不、吐、皮”。

从语流中切分出来的最小音义结合体,也需要经过归并的过程。那些相互对立的最小音义结合体当然是不同的语素。但是也有一些相互不对立,在语音、语义上极为近似的单位,也应该归并为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语素变体。语素变体指同一语素内部略有差异的单位。如,1.生辰、生日(出生),2.生根、生芽(发展长大),3.生病、生气(产生),4.谋生、营生(生计),5.杀生、众生(生命)等中的“生”就是“生”的语素变体。

语素变体可分为语音变体和语义变体。语音相近的同一语素的变体叫语素的语音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有些语素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语音(包括音质、声调、轻重音等)可能不同,由此形成互补关系。在语音方面形成互补关系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的结合体往往便是同一语素的语音条件变体变体。如,英语里的s有变体[s][z][iz],“一”“不”变调。再如,“蝴蝶”、“蝶泳”、“化蝶”、“蝶恋花”等。这些变体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是条件变体。自由变体如汉语里的“秘”即可读为bi,也可读为mi,口语中的熟(shu\shou)悉(xi)。这类变体是规范的对象。

语素的语义变体指同一语素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语义也可能有一些变异,这就是语素的语义变体。如以上所举的“生”。语素的语义变体没有自由变体,只有条件变体。

(二)语素的确定

语素的确定一般可以采取替换和比较的方法。例如比较现代汉语中的“沙场”、“沙丘”、“沙田”、“沙土”,可以看出这几个单位里的“沙”有着共同的语音形式和共同的意义(细小的石粒),而且可以单独拿出来与别的单位替换,如与“广”、“土”、“水”、“泥”替换组成“广场”、“土丘”、“水田”、“泥土”,而且“沙”也不能再分割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些单位里的“沙”是一个语素了。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判断这里的“场”“丘”“田”“土”也是语素。但“沙发”、“沙龙”、“沙丁鱼”里的“沙”就不是一个语素。因为这里的“沙”不表示意义,也不能被替换掉。

用替换比较的方法确定语素,在一般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有时一些词里的单位从来不在其它词里出现时,我们就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了。如,“菠菜”的里“菠”、“鲑鱼”里的“鲑”等。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因为虽然可以被替换成“白菜”“青菜”“酸菜”“生菜”等,但不能进行比较“菠?”。但我们可以用比较替换的方法确定“菜”是一个语素。又因为“菠

菜”是个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所以“菠”也应该是一个语素。我们把这种只能与某一个语素结合的语素叫“剩余语素”或“一用语素”。“啤酒”里的“啤”以前是个一用语素,现在已发展成了多用语素。“黄啤”“生啤”“黑啤”“熟啤”等。

(三)语素的分类

语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角度不同分出来的类型也不同。

1.根据语音形式分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如人、三、水,man\car 等;蝴蝶、咖啡,sofa\labor等;萨其马、奥林匹克,university等。

2.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可把语素分为粘着语素和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是指既能单独成词,又能与其他语素结合成词的语素。汉语中的“树、水、鸟、笔等”都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和其他的语素结合成词,如,树立、树桩;汽水、水车;鸵鸟、鸟瞰;钢笔、笔直等。英语里的“book”“air”,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组词。如,bookcase (书橱)、booklet(小册子)、airline(航线)、airdrop(空投)。自由语素又可称为成词语素。

粘着语素指只有与其他语素组合在一起才能成词的语素。如,汉语里的“者”“阿”“民”等,一般不能单独成词,可和别的语素结合成词。如,学者、记者、老者,阿爸、阿飞、阿哥,民族、人民。英语中的:in-\-er等。粘着语素又称为不成词语素。

3.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作用,把语素分为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

词根语素简称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和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如汉语的:民、虎、石、中、大、多等。任何一个词里必须至少有一个词根语素。

附加语素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加在词根前面的叫前缀,如:第、老、阿,头等un-\re-\in-\im-。加在词根后面的叫后缀,如,汉语中的子、头、者等,英语中的-er\-tive\tion 等。还有一种加在两个词根中间的附加语素叫中缀。如英语里的handiwork(手工)、statesman(政治家)。

另外,凡改变一个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都是构词语素,只改变一个词的语法意义的语素是构形语素。词根和词缀都是构词语素,构形语素主要指词尾。如,英语中的n.-s\v.-ed\v.-ing\a.-er等,此外,像俄语中的читать(读,未完成体),ΠРОчитать(读,完成体),菲律宾语中,kayn(堆,未完成体),kinayn(堆,完成体)等,其中的前加成分也是构形语素。一个词除去词尾剩下的部分叫词干。如:tickets\eating readers\worked中的ticket\eat\reader\work.。

词根语素

语素构词语素

词缀:附加的词汇意义构成新词

附加语素词尾等:改变一个词的语法意义构形语素

不能构成新词

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之间有时没有明显的界限。词根有时会转化为词缀。如汉语的词缀“头”“子”就是由词根转化来的。如“额头、看头、石头”里的“头”已经虚化,成为词缀;“鹅头、鸡头、羊头”等里的“头”没有虚化,为词根。

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在数量上差别很大。词根语素是开放的,附加语素为数很少;但在使用频率上,附加语素比词根语素要高得多。

思考:词根、词缀与词尾的区别?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

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词加词缀后的词义通常会发生变化→作:作者

词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词加词尾后的词义一般不会发生变化→英语的worker加上s以后成为workers,walk加上—s,—ing,—ed之后而成为walks,walking,walked,这些都只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

二、词

(一)词的含义

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所谓自由运用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指在句子中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或者能单独成句,单独回答问题。用这种方法判断出来的词是实词。二是指虽然不能单独成句单独回答问题,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但它们在句子中也并不是别的词的一部分,而是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这类词一般为虚词。

强调词的独立运用是为了把它同小于它的语素区分开。语素虽然也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但却不能独立运用。强调最小的是为了把它和大于它的词组区分开。

判断一个语言成分是词还是词组,可以用插入法。如果一个语言成分插入其他成分之后不改变原来的意义,且第一层结构关系不变就是词组;如果结构关系改变了或没有意义了就是词。如“白菜”“白布”,可分别扩展成“白色的菜”“白色的布”。“白菜”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白布”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白菜”是词,“白布”是词组。再如:火车、生姜、电灯、钢笔、粗心、演讲等为此,不能扩展。另外,一般来说,形式固定,意义凝固的是词。如,大厦、唱票、壁纸等;相反,临时组合、意义松散的是词组,如,大房子、唱京剧、白纸等。再比如:巨大、雨衣、楼梯、人民、聪明、进行、菠菜、棍子、灰溜溜等,其中一个语素为粘着语素的,为词;铁锅、推翻、打开、说话、洗澡、放假、理发、上当等为离合词。

(二)词的构成

1.词的结构类型

根据一个词的词干的组成情况,可把词分三种结构类型:单纯词、派生词、复合词。

单纯词指词干中仅仅只有一个词根语素的词。可表示为:词根+(词尾)。如汉语里的:人、玲珑、巧克力等。英语里的:bag\apples\waiting等。

派生词指词干中紧密联系的部分有一个是附加语素的词。如汉语里的:老虎、记者、傻子、记者证、身份证、非霸权主义者等。英语里的:beautiful\action\singers\replacement(代替)等。可表示为:词根+词缀+(词尾)或词缀+词根(+词尾)。

复合词指词干中紧密联系的部分都是词根语素的词。如汉语里的:语言、桃树、自行车等。英语里的:headwind(顶头风)\toothbrush(牙刷)\goodsenes(见识) \reddishbrown(赭zhe红色的)等。可表示为:词根+词根+(词尾)。

派生词和复合词都是合成词。合成词是相对于单纯词而言的,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除了以上三类还有一种特殊的词:缩略词。如: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brunch(breakfast-lunch)。

2.构词法

主要有合根法、附加法、缩略法等。

(1)合根法(合成法)

把两个词根语素或词根语素成分按一定规则组织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构造复合词,汉语中最常用的造词法就是合根法。根据词根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分为若干结构类型:并列式(烟雾、动静);偏正式(铁壶、轻视);补充式(提高、书本);支配式(司机、伤心);陈述式(胆小、地震)。

(2)附加法

通过给词根(语素)添加附加语素(词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主要构成派生词,是印欧语的重要构词法。

添加前缀:在词根语素前面添附加语素(表示一定的词汇意义)。如,老—、第—、in —等。

添加后缀:在词根语素后面添附加语素(表示一定的词汇意义)。如,—子、—头、—er等。还有叠音后缀:—油油等。

添加中缀:较少。马来语、柬埔寨语有。

思考:汉语的“古里古怪”“马里马虎”中的“里”是否是中缀?

一个词根可添加几个词缀:unlovely

同一词缀可构成不同的派生词:quickly(adv);manly(adj)

不同词缀添加同一词根构成同根词、同族词。man→manly、manliness、manish、manful (3)缩略法

缩略法是一种特殊的构词法。是在固定词组中选择一定的语素或音节、字母来构造新词的方法。如:中国、共青团、少宣队、中宣部、WTO、IP、IC等。

有时候内部屈折、重音移动也能构造新词:如food\feed(v.喂)、bag\beg\big\bog(沼泽)\bug(臭虫);’pre’sent、refuse、content等。

第二节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词类

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

(一)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指表达语法意义的语音物质材料。各种语法意义一般都要借助于一定的语法形式来体现。如英语的“复数”的语法意义一般用语法形式“s”或“es”来体现,比较级用“er”来体现。汉语的领属偏正关系一般用“的”来体现。所以“s\es\er”等为英语的语法形式,“的、地、得”等为汉语的语法形式。“我吃饭”结构意义:支配与被支配→语法形式:主语+述语+宾语(SVO)

(二)语法手段

语言中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构成语法形式的方法并不多,如果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归纳成类,可得到有限的几种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语法手段是对同类语法形式的概括和归类。语法手段可分为综合性手段和分析性手段两大类。

1.综合性手段

指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综合性手段主要有:附加法、内部屈折法、异根法、重叠法、重音法、零形式法。

(1)附加法

指在词上加构形词缀或词尾来改变一个词的语法意义的方法。作为语法手段的附加法不改变词汇意义,属于构形法。如英语的“hands”“books”中的词尾“s”表示复数。Longer 中的er表示比较级。俄语中的ΠИC aTb[pisatepb](写,未完成体),加上构形前缀“Ha[na]”就表示完成体。

增减替换词尾是附加法中最普遍的。现代英语中的附加法一般都表现为增加词尾。汉语中一般认为没有附加法表示语法意义的,但有人认为“们”表复数,“老虎”“老师”“桌子”“凳子”中的“老”“子”有名词的语法意义。但“们”使用很受限制。这一点不能与英语中的-s比较。并非名词都要加“老”或“子”,而且这些词的词根本身都是名词。所以说汉语中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附加法还是有待商榷的。

(2)内部屈折法

指运用词根中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语法意义的方法。如英语的:foot-feet\tooth-teeth\mouse-mice\get-got\sing-sang\build-built等,俄语的coóиpaTb(收集,未完成体),用coópaTb表完成体。

(3)异根法

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的方法。如:英语的

表不同的格: I-me she-her we-us

表不同的级: good-better bad-worse

表不同的时态: go-went is-was

(4)重叠法

指利用词根或词干的重叠来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东南亚的许多语言都用重叠来表示复

数或逐个的意思。汉语的动、形、量、名都可以重叠,用来表示短时、尝试、程度增加、逐个的语法意义。如:

短时尝试:研究研究、看看、玩玩、锻炼锻炼

程度加深: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光溜溜、甜蜜蜜等。

逐个、大量:一批批、一件件、人人、个个等。

(5)重音法

利用词中重音移动的方式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的手段。这种手段俄语中用得较为普遍。如:

pуkи[tyki](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手的、属格(第二格)、单数)

(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手、主格(第一格)、复数)

OkHa[okna] (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窗户、第二格、单数)

(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窗户、第一格、复数)

严格来说,英语中没有用重音法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英语中的重音法多为构词法。如:content(第一音节,内容;第二音节,满足)等。

(6)零形态法

即用原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手段。如:worked表过去时用的是附加法,那么work 即是用零形式表示现在时。Book\hand等也是用零形式表示单数。Ship是用零形式表示单、复数。

构词与构形有区别:

构词:不同的词怎样组合成→语素组合成新词的规则(词汇意义变化)

构形:同一个词的变化规则→语素变化,但未形成新词(语法意义变化)→主要通过综合性手段表示

2.分析手段

指用实词以外的形式,主要通过词与词的结合来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分析手段主要有:语序、虚词、语调三种。

(1)语序(词序)

是通过词在短语或句子中的排列次序来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如汉语:

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

其中的“老师”和“爱”前者为主谓结构,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后者为动宾结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老师”前者为主语,后者为宾语;“学生”前者为宾语,后者为主语。

文艺繁荣(主谓)繁荣文艺(动宾)

英语:The teacher loves the pupil. The pupil loves the teacher.

Teacher前者为主语,后者为宾语。Pupil前者为宾语,后者为主语。可见,汉语和英语的主语和宾语完全有词序决定。词序在缺乏词形变化的语言中,具有重要的语法作用。语序也是汉语和英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的先后顺序(线性排列)→各种语言都靠语

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有的语言语序/词序重要,如:汉语、英语;有的次要,如俄语、德语。

(2)虚词

虚词又叫辅助词,是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在句法组合中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如:英语中的the\a\of\and\because等。汉语中的“的、和、在、关于、或者、所以”等。

虚词在句子中不能充当结构成分,更不能独立成句,数量少,是一个封闭的类。但使用频率比较高。在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

(3)语调

语调是一种能够区别意义的超音质音位,可以用来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在句子中运用不同的语调表达说话人的不同态度。如:

他一顿吃五个馒头。↘陈述句表内容是现实的。

他一顿吃五个馒头?↗疑问句表对内容的怀疑

他一顿吃五个馒头!↘感叹句表对内容的惊叹

他一顿吃五个馒头?!↗↘先表疑问,后表感叹。

语调还可以包括逻辑重音和停顿等。如:他请你看电影。重音不同会有不同的强调义。甲队打败了,乙队取得了胜利。(甲队打败了乙队,取得了胜利。)中间的停顿不同也有不同的意义。

二、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一)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语法单位在组合和聚合中产生的关系意义。

语法单位在组合中产生的意义有:

语素与语素:火车-修饰地震-陈述问罪-支配光明-平行提高-补充等词与词:she writes. 打人前者显性语法关系是陈述关系,隐性语法关系是施动关系。谓语又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后者显性语法关系是支配关系,隐性语法关系是动受关系。

句子与句子:他不但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平行或并列关系。

语法单位在聚合中产生的关系意义:

以词为例:write read look等为动词、可做谓语等;writer reader teacher等为名词、可做主语或宾语等。good long happy等为形容词、可做表语或修饰语等。这些都是语法意义。

常见的语法意义有:单数、复数、主格、属格、宾格、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原级、比较级、最高级、阴性、阳性、中性、主动态、被动态、支配与被支配关系、陈述与被陈述关系、施动关系、动受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

(二)语法范畴

语法意义也可以根据某些共同的特征概括起来,形成类别,这就形成语法范畴。所以语

法范畴就是对同类语法意义的概括和归类。如把单数、复数归为数的语法范畴,把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归为时的语法范畴,把原级、比较级、最高级归为级的语法范畴等。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语法范畴主要指与词形变化有关的语法意义的聚合群,即词形范畴;广义的语法范畴还包括词类范畴和句法范畴。词类范畴指各种语言中词的语法意义的分类。大多数语言都可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法范畴包括关系范畴、功能范畴等。关系范畴又可分为显性关系范畴和隐性关系范畴,显性关系如主谓结构,陈述与被陈述关系、动宾结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等;隐性关系如施动关系、动受关系等。功能范畴如主语、宾语、修饰语等。

词形范畴一般包括性、数、格、时、体、式、态、人称、级等。

(1)性是名词、代词及形容词用词尾或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上的性别观念。“性”一般为名词或代词所具有,也有些语言如俄语的形容词也有性的区别。性一般分阳性、阴性和中性。性的范畴在俄语中表现得最为普遍,名词、代词、形容词都分阴、阳、中性,并分别用“辅音韵尾”,“a”,“e\o”等标记阳、阴、中性。法语只有阴、阳两性。一般认为英语和汉语没有性范畴,性的意义用词汇手段表示:

男孩女孩公鸡母鸡

boy girl cock hen

语法范畴的性未必与这个词代表的对象的天然属性一致。像德语的“妇女”“少女”却是中性的。

(2)数指运用词形变化表明某类词(主要是名词)的数目的语法意义。一般表现为单数和复数,有些语言如古代英语、俄语等中有双数。如英语的:pen-pens book-books 等。

讨论:现代汉语的“们”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数范畴?

→表示不定数:三个老师们(不正确);我们(表单数/复数);三班的同学都到齐了(不用“们”)

汉语有无数的范畴,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代、名词有单复数,如他-他们、同学-同学们等;有的认为汉语代、名的单、复数与英语、俄语的单复数有区别,是受限制的,所以汉语没有数的范畴。

(3)格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示短语或句子中词与词相互之间的语法关系。绝大多数印欧语具有格的范畴。比如俄语名词有六个格:主、属、宾、与、工具、前置格。英语名词有属格和通格:mother-mother’s。代词有主、属、宾格:

I-my-me you-your-you she-her-her he-his-him we-our-us

They-their-them who-whose-whom it-its-it

汉语没有格范畴。

(4)时是属于动词的范畴,表明句中谈到的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分为过去时(动作行为发生在说话以前)、现在时(动作行为发生在说话时或经

常性的行为)、将来时(动作行为发生在说话以后)。如英语的:I worked. I work. I shall work.汉语没有时的范畴。

(5)体指动词以词形变化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状态的语法意义。汉语的“着”“了”“过”一般认为是体范畴。分别表示持续体、实现体、经历体。俄语有未完成体和完成体;英语有普通体(she reads abook.)、进行体(she is reading abook.)、完成体(she has read a book.)。时和体是不同的语法范畴,但它们又是有联系的,有时可统称为时体范畴,如现在完成体、过去进行体等。体有时与时间也有关系,如汉语的经历体与过去时间有关。可以说“我去年去过北京一次。”一般不说“我明年去过北京一次。”

(6)式也叫语气。指用词形变化等语法形式表示说话人对所说事物所持的态度。英语有陈述式(I am reading the book.)、命令式(Read the book.)、虚拟式((If I had time,) I would read the book.)。汉语没有词法上的“式”范畴。“式”的语法意义是由语气词或语调表示的。

(7)态表示动作或过程与主体的关系的语法意义。一般有主动态和被动态。如英语的:The workers built the house.The house was built by the workers.汉语的主动和被动态是通过句式来表现的,没有词法上的态范畴。

(8)级以形容词、副词的词形变化表示性质或属性的程度的语法意义。一般有原级、比较级、最高级。如:young-younger-youngest.汉语无。

(9)人称指通过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动作行为是属于谁的。属于说话人的是第一人称,属于听话人的是第二人称,属于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是第三人称。英语的动词只有一般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时在后面加-s或-es:I sing. You sing. she sings.俄语的人称明显的反映在动词的词形变化上。汉语无人称范畴。

以上四个语法术语: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对立,二者是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语法手段与语法形式对应,前者抽象后者具体,二者是概括与被概括的关系;语法范畴与语法意义对应,前者抽象后者具体,二者是概括与被概括的关系。

三、词类

词类指词的语法类别,从语法角度对词进行分类。

划分词类的标准有三:意义标准、形态标准、结合能力标准。

意义标准为参考标准,如,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名词;表示动作行为变化→动词,但词类是词的语法类别而非词汇的类别;所以意义相近的词的语法特征不同。因为表示相同概念的词,语法特征不一定相同,如汉语的“红绿相间”。“她爱穿绿的”中的两个“绿”就是如此。意义相近的词可能有不同的用法,而意义毫无共同之处的词可能有相同的用法。如,“突然”“忽然”意义非常相近,但用法差别很大。可以说“很突然”“突然事件”但不能说“很忽然”“忽然事件”。

形态标准指语法意义的形式标志。性、数、格→名/代;时、体、态、式、人称→动词;级→形容词、副词,也有局限性,只适用于形态较为丰富的语言。世界上许多词形变化丰富

的语言可以用形态标准来划分词类,例如英语、俄语等。形态对词形变化丰富的语言来说是划分词类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在划分词类时依据单一标准往往是行不通的。即使在词形变化丰富的语言中也要兼用别的标准,因为不可能每一个词都有词形变化。例如英语,用形态标准同时也依据句法标准。

结合能力标准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副词不能修饰动词;数量词修饰名词);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和动词;名词作主语、宾语;形容词作谓语、定语。使用范围最为广泛,任何语言都可依据这一标准给词分类。

有的语言,如汉语,没有印欧语那样丰富的形态,划分词类就不能依据形态,只能根据词的句法特点——句法功能。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如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充当什么成分;二是指词与词在组合中的能力。例如汉语形容词的功能有:①作谓语;②作定语、状语、补语;③与程度副词组合,前加“很”;④与助词组合,后加“的”、“了”。根据这些语法特点,我们就可以把它归成一类。可见,在词形变化较少的语言中,词的语法作用和结合能力是划分词类的重要依据。

词类划分的三个层次:两大类:实词(词汇词)→主要表词汇意义:开放性,成员无限。虚词(语法词)→主要表语法意义:封闭性,成员少而固定

基本词类:实词(名、动、形、代)虚词(介、连、助、语气、副)

独有词类:汉语(量词、区别词→非谓形容词:人造、中式、阴性)

英语(定冠词/不定冠词)

每个词都有不同的类,有些词可归属不同的类→句法功能多:多个词类

before/after:介词、助词、连词汉语:好(形容词、副词)包裹(名词、动词)成员数量:开放性词类:成员不限,因时而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封闭性词类:成员有限,数量少而固定→代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语言学概论之一语言功能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功能与语言学的功用要区分开来。 向外看:交际工具 向内看:思维工具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和说话(言语) 句子的数目可以无限。 句子的长度可以无限。(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 说话的单位是句子,语言的单位是从音位到句子的各级单位。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社会: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没有社会,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基础。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是辅助性的。 旗语,一些代码或标志是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交际工具,具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如红绿灯之于交通。 表情、身体姿势以及身体距离等也能传达一定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不以语言为基础,在交际中也有重要作用,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 当人在谈话时,如果他把双臂抱在胸前,就说明他想要在自己和对方之间设立“障碍”,是一种抗拒的表示。动物式的领地观念仍然存在于人类头脑中,在公共场合人们都会尽量保持“安全距离”。在两个人说话时,如果一个人一只脚前伸,另一个人两脚平放,说明前者处于支配地位,因为他侵入了后者的“地盘”。在饭馆里,人们喜欢背靠墙壁,而面对开阔的位子,是因为他们喜欢“背后被保护”,同时视野开阔,“利于逃跑”。 手语分两种,如果是作为第一语言来使用,比如聋哑人,属于语言;如果只是暂时的方便使用,仍有自己的第一语言,属于辅助语。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思维,但现在一般认为语言与思维是互相独立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且是最主要的工具。要注意区分工具和行为本身。作为工具,语言对思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思维离不开语言 一般认为,东亚国家(中日韩)的小孩数学水平要高于欧洲国家,许多人从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找原因。有实验显示这与这些语言的不同的组织数字方式有关: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 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 7.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8. 解释“普通语言学”。 答: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9. 解释“应用语言学”。 答: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10. 解释“传统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第二讲

第三节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一、语言的社会功能 我们主要来谈一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说话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说话时所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语言的发展和消亡也说明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由于语言是交际工具,所以决定语言发展还是消亡,唯一的标准就是看这种语言有没有交际价值。有交际价值就存在,没交际价值就消亡。汉语、英语等为前者,巴比伦语、鲜卑语等为后者。 (二)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用来交际的工具,除了语言外,还有不少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字;第二类是旗语、灯光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等;第三类是身势语。但在这诸多的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的出现大大增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发挥。但是无论是从历时还是共时的角度看,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还不能和语言相比。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了几百万年了。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当今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要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就中国而言,有民族语言70多种,有文字的20种。总之,文字在语言之后产生,它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始终从属于语言,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的交际工具更不能与语言相提并论。这些交际工具都是在语言或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更加后起的交际工具,它们是语言或文字的代用品。如,交通信号灯:绿灯代表“通行”,黄灯代表慢性或准备停车,红灯代表禁止通行。这些交际工具的使用都离不开语言或文字。而且这些交际工具都有特殊的使用领域,离开了特定的使用环境,就会失去其原来的交际作用了。如家里或舞厅里的红绿灯就没有交通指示灯的意义了。所以旗语等交际工具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适用于特殊领域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身势语是非语言的交际手段,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身姿等来传情达意。如,点头(同意);招手(请过来);食指、中指竖起成“V”状(胜利,Victory)。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用途的交际手段。但是由于身势语在运用过程中受到各种限制,如时空的限制、民族的差异、场合的不同等,容易产生误会等。如同样是鼓掌,场合不同含义也不同。有时表示欢迎、感谢,有时表示讽刺。同时点头,有的民族表示同意,有的民族表示不同意。所以也不能和语言相比,也是辅助性的。 总之,在上述种种交际工具中,语言的表达能力最强,服务领域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所以语言是人类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旗语等交际工具是在语言或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适用于特殊领域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身势语是非语言交际工具,也是辅助性的。 二、语言的思维功能 (一)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 1.思维的定义 所谓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思维和感知觉不同,它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

日语语言学考点归纳说课材料

名词解释 1.音素及现代日语音素的分类: 现代日语的音素主要有:元音音素、辅音音素、半元音音素、特殊音素等几种。 元音音素:共有五个【i、e、a、o、u】 辅音音素:共有十三个【p、b、t、d、c、k、g、s、z、h、r、m、n】 半元音音素:共有两个【j、w】 特殊音素:N【拨音即鼻音】Q【促音】 2.粘着语: 所谓“粘着语”,即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语法关系的功能词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以日语、朝鲜语为其代表。日语是典型的粘着语。在语法结构上,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即所谓的“词”来表示概念,而以后缀助词、助动词等虚词即所谓的“辞”来表示语法关系。 3.元音: 所谓元音,是指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内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发出的声音。元音的区别主要靠舌头的部位和嘴唇的形状来决定。根据舌位的前后,元音分为前、中、后;根据舌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元音分为高、中、低。靠嘴唇形状不同所发出的元音有圆唇元音和非圆唇元音。由于所有元音在发音时,声带都要有所震动,所以元音都是有声音的。 4.声调及现代日语声调的分类: 所谓“声调”是指“在每一个词句中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有一定固定的分布”。在许多语言当中,有些词虽然发音一样,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现代日语中以声音高低进行区分的声调叫做“高低音调”。现代标准日语的声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一拍低,从第二拍开始升高再不降下来的“平板式”。“平板式”只有一种类型“平板型”。另一类是第二拍升高后还会降下来,或者是第一拍高,从第二拍降下来的“起伏式”。起伏式有三种类型:“尾高型”“中高型”“头高型”。 5.态: 在句子中,表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补充成分中的人物或事物之前是什么关系的语法范畴,称之为“态”。现代日语中的态以后续在谓语动词下面的助动词来表示。主要有“被动态”、“可能态”、“自发态”、“使役态”等。 被动态:表示某人或某事物从他人或外界收到某种作用或影响的语法范畴。 可能态:表示能力或可能性的语法范畴。 自发态:表示情感、感觉等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语法范畴。 使役态:表示让别人作某种动作,或使某种事物发生变化的语法范畴。 6.人类语言分类与代表语种(举例2个) 屈折语:即靠语言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比如:拉丁语、德语。 粘着语:即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语法关系的功能词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比如:日语、朝鲜语。 孤立语:即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既不靠词形变化来表示,也不靠专门表示语法关系的后缀或前缀来表示,而主要是靠词序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比如:汉语、越南语。 抱合语:即该语言把各种语法关系都组织到一个词里,往往一个词就表示一句话,也就是说一句话总以一个词的形式出现,如:印第安语、阿伊努语。 7.辅音: 所谓辅音,是指在发音时,气流在通路上受到某种阻碍后发出的声音。辅音根据其发音方法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

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简,问) 1、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成分的发展速度是不相同的。不同语言的发展和同一种语言的各个方言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2、语言发展的渐变性:语言的发展是逐渐的,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 3、语言发展的社会制约性: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语言的社会性 一.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受到社会的制约,它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其巨大作用。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其他动物无法掌握人类语言 生成性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语言的范围涉及人类所有经验,人类交际的话题具有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这是任何一种动物交际系统都望尘莫及的。 三.语言的社会性还体现在地域的和社会的差异上 1、语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跟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2、社会的分化是导致方言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落后的经济状况是方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社会方言是社会分化和职业分化的产物。社会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社会环境。语言的接触与融合 语言的接触:指的是不同语言间的互相影响。不同社会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形式的接触,必然导致不同语言的接触和互相影响。 语言的融合:指的是多种语言逐渐统一成一种语言,即某一个或几个民族逐步放弃自己的语言而

语言学

Lecture 10 Language Processing in Mind In this section, we shall start a new chapter discussing how our mind works when we use language. We shall learn about the people working in this field and their major studies. 0.C lass activity: What is language processing? How does your mind work when you use language? 1.T 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psycholinguistics 2.W hy study psycholinguistics? 心理语言学 1)to know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reality of linguistic structures; 2)to produce findings which lead to the modification of theoretical ideas. 3.T he researchers and subjects of this study: 1)The study attracts adherents from linguistics and psychology, though they have different approaches with regard to methodology. 2)The subjects are usually: a. Normal adults and children; b. Aphasics 失语症者—people with speech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

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简,问) 1、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成分的发展速度是不相同的。不同语言的发展和同一种语言的各个方言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2、语言发展的渐变性:语言的发展是逐渐的,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 3、语言发展的社会制约性: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语言的社会性 一.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受到社会的制约,它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其巨大作用。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其他动物无法掌握人类语言 生成性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语言的范围涉及人类所有经验,人类交际的话题具有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这是任何一种动物交际系统都望尘莫及的。 三.语言的社会性还体现在地域的和社会的差异上 1、语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跟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2、社会的分化是导致方言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落后的经济状况是方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社会方言是社会分化和职业分化的产物。社会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社会环境。 语言的接触与融合 语言的接触:指的是不同语言间的互相影响。不同社会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形式的接触,必然导致不同语言的接触和互相影响。 语言的融合:指的是多种语言逐渐统一成一种语言,即某一个或几个民族逐步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他族语言。 语言的分化与统一: 语言的分化:是指一种语言分化成两种或多种半独立的方言或独立的亲属语言的过程和结果。 语言的分化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言的形成。第二阶段亲属语言的形成。 语言的统一:亲属方言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以至消失,进而统一成民族共同语的过程和结果。

语言学概论大纲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认识语言和民族、语言和种族的关系;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认识语言符号的诸特征;了解语言学的性质、作用及发展梗概。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识记: 1、口语: 2、书面语: 领会: 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思考: 1、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2、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3、应该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5、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识记: 1、符号; 2、能指; 3、所指; 4、聚合关系; 5、组合关系: 领会: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4、语言符号的可变性; 5、语言是一个系统; 6、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 7、语言是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 8、语言系统的层次性; 9、组合关系的含义; 10、聚合关系的含义; 11、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思考:

1、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 2、应该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3、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三节语言学 识记: 1、语言学; 2、普通语言学; 3、理论语言学;。 4、应用语言学; 5、传统语言学; 6、结构主义语言学。 领会: 1、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2、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 3、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 4、古代的语言本体研究;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6、普通语言学的产生; 7、索绪尔的主要贡献; 8、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新学派的产生; 9、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 10、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应用 11、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 12、语言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 思考: 1、为什么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观点; 2、语言学研究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角度。 第二章语音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语音的各种性质,了解描写元音和辅音发音特征的方法,理解音位学的基本理论和音位分析的基本原则并能够运用,了解音位组合和韵律特征的基本形式,提高认识语音现象的能力。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识记: 1、语音; 2、声音的四要素; 3、振幅; 4、频率; 5、音高; 6、音强; 7、音长;

日语语言学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 1.音素及现代日语音素的分类:现代日语的音素主要有:元音音素、辅音音素、半元音音素、特殊音素等几种。 ①元音音素:共有五个【i 、e、a、o、u】 ②辅音音素:共有十三个【p、b、t、d、c、k、g、s、z、h、r、m、n】 ③半元音音素:共有两个【j、w 】 ④特殊音素:N【拨音即鼻音】Q【促音】 2.粘着语:所谓“粘着语”,即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语法关系的功能词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以日语、朝鲜语为其代表。日语是典型的粘着语。在语法结构上,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即所谓的“词”来表示概念,而以后缀助词、助动词等虚词即所谓的“辞”来表示语法关系。 3.元音: 所谓元音,是指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内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发出的声音。元音的区别主要靠舌头的部位和嘴唇的形状来决定。根据舌位的前后,元音分为前、中、后;根据舌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元音分为高、中、低。靠嘴唇形状不同所发出的元音有圆唇元音和非圆唇元音。由于所有元音在发音时,声带都要有所震动,所以元音都是有声音的。 4.声调及现代日语声调的分类:所谓“声调”是指“在每一个词句中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有一定固定的分布” 。在许多语言当中,有些词虽然发音一样,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现代日语中以声音高低进行区分的声调叫做“高低音调” 。现代标准日语的声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一拍低,从第二拍开始升高再不降下来的“平板式”。“平板式”只有一种类型“平板型” 。另一类是第二拍升高后还会降下来,或者是第一拍高,从第二拍降下来的“起伏式” 。起伏式有三种类型:“尾高型”“中高型”“头高型”。 5.态:在句子中,表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补充成分中的人物或事物之前是什么关系的语法范畴,称之为“态” 。现代日语中的态以后续在谓语动词下面的助动词来表示。主要有“被动态” 、“可能态”、“自发态”、“使役态”等。被动态:表示某人或某事物从他人或外界收到某种作用或影响的语法范畴。可能态:表示能力或可能性的语法范畴。 自发态:表示情感、感觉等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语法范畴。使役态:表示让别人作某种动作,或使某种事物发生变化的语法范畴。

《语言学概论》学习指要

《语言学概论》复习指要 一、填充 1.从语言的本质来看,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从功能角度来看,它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和认知)工具,从自身的结构角度看,它是一种(符号)系统。 2.语言的结构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 3.音位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两类,后者又包括(调位)、(时位)、和(重位)三种情况。 4.音位变体主要分(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类。 5.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的基本特征。 6.词义演变的方式主要是(连锁式)、(辐射式)和(综合式)。 7.词义演变的结果主要是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和词义的深化。8.词义演变的途径主要是(引申)和(隐喻)。 9.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稳定性)和(民族性)。 10.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 11.语法的五级单位是(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 12.根据语言结构的特点,把语言分为(孤立语或词根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 13.转换的基本程序或手段是(移位)、(插入)、(删减)和(复写)。 14.文字的三要素是(字音)、(字义)、(字形)。 15.表音文字是(标记音位或音节)的文字体系,主要包括(音位文字)、(音节文字)和(辅音文字)三种。 16.一般认为世界上最初的字母是(腓尼基)字母。 17.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8.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和(换位)。 19.语法范畴指的是(语法意义)的类别和归类。以名词为核心的语法范畴主要有(性、数、格);以动词为核心的语法范畴主要有(时、体、态、式、人称);以形容词为核心的语法范畴主要有(级)。 20.基本词汇的特点是(全民性)、(稳定性)和(能产性)。 21.根据语言的形态分类,日语、韩国语、土耳其语等属于(黏着语);俄语、英语、法语等属于(屈折语);汉语、越南语等属于(孤立语或词根语)。 22.(瑞士)的语言学家(费·德·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首先把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 23.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不同作用,可把它划分为(词根)、(词缀)和(词尾)。 24.转换生成语法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 25.汉语常用的语法手段主要是(虚词)和(词序),而形态丰富的语言常用的语法手段是(附加)、(交替)、(重音)、(重叠)、(异干)等。 26.自源文字主要有(中国的甲骨文)、(埃及古文字即圣书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南美洲的玛雅文字),而英文、俄文、蒙文、日本的假名文字、韩国的谚文等都是(借源文字)。 27.拼音文字有三种类型即(音位文字)如(英文、俄文、韩国谚文),(音节文字)如(日本假名文字、塞浦路斯文)和(辅音文字)如(藏文)。 28.拼音文字是采取借用其他民族文字形式作为本民族文字的,其主要手段是(头音原则)和(字谜原则)。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下半部分

【语言学概论备考精要-下半部分】 语素文字、表意文字是理论上的分类,至今没有发现实例。 ●已知的资源文字,如古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文字、古汉字、玛雅文字,都 是词语文字,都是意音文字。 ●使用字符最少的文字是音位文字。

由意音文字换用表音文字,属于文字类型改革。 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 汉字字体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几个阶段。 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经历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是: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阶段、音节文字阶段、音位文字阶段。 人类有声语言的产生大约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晚期智人时期。 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是:渐变性、不平衡性。 世界各语言按亲属关系可分为九个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昆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 语言的谱系分类由高到底依次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群。 语言混合的形式有洋泾浜语、克里奥耳语。 语言接触的结果包括: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双语现象、语言的转用、语言的混合。 语言转用的社会条件:民族融合,经济、文化水平和人口数量。 关于语言起源的说法有:神授说、人创说、摹声说、社会契约说。 语言起源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心理条件、生理条件、社会条件。 对大脑的研究催生了神经病理语言学,包括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两个分支。人类学习语言的临界期是十二至十三岁的青春期。 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分为6个阶段:非自控阶段、咿呀学语阶段、单词阶段、双词阶段、简单句阶段、复杂句阶段。 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包括:模仿说、强化说、天赋说、认知说。 关于大脑构造与人的语言能力关系的研究成果包括:单侧化现象研究、左半球分区研究、语言遗传机制研究、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研究、大脑构造的独特性研究。语言在思维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帮助完成认知过程、储存认知成果、改造认知能力。 《永乐大典》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的百科知识辞典。 《现代汉语词典》、《新英汉词典》是典型的语言词典。 《词源》是语言词典、语文词典、历史词典。 《辞海》是百科辞典、语文词典。 最早的信息处理研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机器翻译开始的。 语言学应用于信息处理领域的成果有:汉字编码和汉字处理、文本检索和数据统计、语料库和语料分析、语音试验和语音的识别与合成、文本的自动校对和摘要。语言学在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机器翻译、人机对话、人工智能。 中介语的错误类型:系统前错误(不会)、系统错误(记错)、系统后错误(忘记)。外语教学的特点:基础性(从零开始)、交叉性(母语干扰)、多元性(情况复杂)。

日本语言学例年试题

2005 年自学考试广外日语本科 - 日语语言学试题 一、例を挙げて、次の説明をしなさい。 (5*8=40分) 1、イントネーション: 2、形態素: 3、ローマ字: 4、国語学と日本語言学: 5、形式体言: 二、(6*10=60分) 1、言語の分類について簡単に述べなさい。 2、日本語の表記の特徴について簡単に述べなさい。 3、日本語の象徴語について簡単に述べなさい。 4、日本語における方言形成の原因および区分の基準は何か、簡単に述べなさい。5、現代日本語の助詞について簡単に述べなさい。 6、日本語の標準語の母音について簡単に述べなさい

2008年1月自学考试广外日语本科 - 日语语言学试题 一、例を挙げて、次の用語を説明しなさい。 (5*8点=40点) 1. 粘着語 2. ローマ字 3. 国語学と日本語学 4. 心情形容詞 5. イントネーション 二、次の質問に答えなさい。 (6*10点=60点) 6. 現代日本語の形式体言とは何か。述べなさい。 7. 現代日本語の敬語の体系について述べなさい。 8. 自由異音と条件異音の意味について例を挙げ説明しなさい。 9. 現代日本語の文字にどんな性質のものがあるのか。述べなさい。 10. 現代日本語の助動詞にどんなものがあるのか。述べなさい。 11. 橋本文法の特徴について、簡単に述べなさい。 1.粘着語 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以日语、朝鲜语等为代表。 2.屈折语 即靠语言的词性 (主要靠词尾?变化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 以拉丁语为代表的印欧语言

大多数都属于屈折语。 3.孤立语 即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既不靠词形变化来表示,也不靠专门表示语法关系的后缀或前缀来表示,而主要是考次序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以汉语为典型 4.抱合语 即该语言把各种语法关系都阻止道一个词里, 往往一个词就表示一句话, 也就是一句话总以 一个词的形式出现,以印第安语为主。 5.汉字属于 “表意文字”,一般来讲,是指其字形与发音、含义相结合的文字相结合的文字。 6.ローマ字属于 “表音文字”中的 “音素文字”,每一个字形与一个音素相对应的文字。 7假名属于 “表音文字”中的“音节文字”,是指每一个字形与一个音节相对应的文字。 8.国語学と日本語学二者在本质上都是把日语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国语学是是指日本日把自己民族的语言按照江户、明治、大正、昭和等时代发展下来的研究成果,特别注重于日语自身的研究。 (2)日本语学是指把日语置身于世界上成百上千的语言中的一种,特别是用研究其他语言的视角,注重导入其他语言的研究成果,以这样的一种态度研究日语。 9. 心情形容詞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学复试经验

日研概况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自2008年开始,分5个研究方向招生,即日本语言、日本语教育、日本文学、日本文化、日本社会经济,每个专业招收5-7名.采取按专业方向上课与论文导师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期间(一般在第四学期),择优选派20名公费赴日研修4个月,搜集资料,撰写论文。 09年报考情况 200多人报考——190人左右参加初试(有些人弃考)——48人进复试(语言方向10人,教育4人,社会经济15人,文化人,文学人)——录取32人(语言录6个,保研1个)。加上保研了3人。 总共35人中20人公费。其余15人自费,每年1万,住宿1200。 08年报名164→复试48→录取35(公费20) 07年10月网上报名→08年1月下旬考试→08年3月初初试成绩查询→08年4月中复试、体检→08年5月初总成绩及录取情况查询→08年6月录取通知书及相关手续 计分方式 初试各门及总分达线进入复试。 1.09年复试线:2门专业课240,总分350. 2.08年复试线55/55/100/100/360 总分=初试专业课两门*50%+复试成绩*50%(面试48%+笔试50%+二外听力2%) 按总分由高到低录取,并由此决定公费。 初试:1月上旬 英语100分:有客观题60分,主观40,客观有词汇、语法、完型选择题,阅读选择题,主观是一个关于语言的社会作用的中译英(难),20分,一篇作文20分英语如果是第二外语的,一般是达到四到六级的水平。 政治100分: 基础日语150:一级语法要复习,没有日本国概况了。 专业日语150:120(语言,教育,社会,文化,文学5方向组成的大综合,每方向各20几分)+30(所报专业试题) 注:范围广,但都不深,每个学科的基本常识要掌握。

语言学概论(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汉语言专业语言学概论试题 2003年7月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0分) 1.任意性 2.发音方法 3.义场 4.意音文字 5.借词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结构语言学又分为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三大学派。 2.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全民共同使用,因而没有。 3.音素i、e、c、a的不同的发音特点是不同。 4.在普通话中,音素[a][ā]出现的环境不同,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彼此处于的关系。 5.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的附加成分,它的主要作用是。 6.依据语法结构特点,可把语言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缺乏词形变化的语言称为。 7.反义词可分两类,例如“死”与“活”,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是。 8.从意义方面看,一个汉字基本上就代表一个。 9.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实际上是语言发展特点的具体体现。 10.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例如普通话以 为基础方言。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到题中横线上。 1.下列说法只有不正确。 A. 语言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社会现象 B.人类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C.语言符号音义结合的强制性指语言是不可改变的 D.语言符号的二层性的核心是以少驭多 2.组字母表示的音素,汉语拼音与国际音标是一致的。 A. b p d B.t k g C. y u m D.i u f 3.对英语句子“He gives me two books”的语法范畴分析,是正确的。 A.He是he的形态变化,表示主格 B.动词gives是give加词尾的形态变化,表示单数第三人称 C.代词me是I的词形变化,表示居于次要地位 D.名词books是book的形态变化,表示宾格 4.下列各组词语只有可以构成义场。 A.狮子骆驼老虎 B.丝线暗线射线 C.汉族回族语族 D.桌子滚子班子 5.下列各种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社会的剧变也会引起语言的剧变 B.社会的变化对语言变化的影响微乎其微 C.两个民族的接触,最后必然导致语言的融合 D.洋径浜只在一定场合使用,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 四、综合分析题(共20分)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10 分) 1. ()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 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 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 进入20世纪以后,语言研究的主流由历史比较语言学转为 ()。 4.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5. 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 ()。 6. 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 7. 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字 母。 8. 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 作用。 9. 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 )?; 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10. 南京方言的“兰”、 属于()变体。 二、单项选择题: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本大题共15 分)

1. 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 的语言学流派是()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语言 B.言语 C.言语行为 D.言语作品 3.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是聚合关系。 B.是组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4.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 B.音位 C.语素 D.音节 5. 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A. 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 C. 变化中缀 D.异根 6. 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7. [ε]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 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 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 9. 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

日本语概论

日语中的外来语 1.外来语的由来与翻译 众所周知,日语的汉字起源于中国.早在汉唐时期,中日文化的交流达到高潮,日本为了丰富自己的民族语言,吸收了大量的汉字词汇,后来字汉字的基础上有又创造出假名,同时取汉字的偏旁又创造出片假名。从此汉字和假名的书写方式在日本固定下来。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日语中吸收了大量的英语、法语、德语等词汇,这也是日本文化的特点之一。 日语中以英语为主的外来词汇占80%。这样对英语基础好的人来说无非是1个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日本也在普及英语教育,所以日本人认为外来语的使用对学习国外的新东西在语言上似乎可以走了许多捷径。 因此,有人把日语外来语分为两大部分:1是来自中国的汉语部分,2是来自欧美的英语部分。但是一般人认为,来自中国的汉语词汇早已溶入日语之中,加入日语的词典中。所以,这里我们所说的外来语是指来自欧美的英语部分。 对于外来文字的翻译,日语中主要有“音译、意译、音译意译并存和音译后缩写”等翻译方法。 音译的如:「コーヒー」「ビール」「ホテル」「レストラン」「ベビーカー」「バナナ」「オリンージ」等等。 意译的如:「電話」「革命」「政治」等。 音译意译并存翻译方法的如: 「ケンブリジ大学」(剑桥大学) 1词的译法其中的“剑”是意译,“桥”是音译,“大学”是汉语词汇。商社マン(在商社工作的职员)バス停(公共汽车站) 等。在日语中这样的词汇虽然不多,但却有其事,我认为这类“混血”词并不属于纯正的外来语。算是日本人自己创造的新词的说法似乎显得更确切。

音译后缩写的如:「ビル」一词是「ビルデング」(大楼)的缩写,「ワープロ--」是「ワード.プロセッサー」(文字处理机)的缩写。「スーパ」是「スーパ . マ--ケット」(超级市场) 由此看来,那些利用汉语固有的词翻译出来的意译词汇当然属于日语体系,而那些音译意译并存“混血”词也理所当然地加入了“日本国籍”,不属于外来语的范畴。 那么,在日语中只有那些完全音译并用片假名书写的词汇(包括音译后缩写的词汇),才被称之为外来语。此外,还有一些罗马字直接引进日语中使用,也构成外来语的一部分。 外来语的词性主要以名词为主,但也有少数动词和形容动词。带有动词词性的有如:ドライブ(汽车兜风)リード(领导)ダンス(跳舞)アナウンス(播音)等,这些词要和“する”使用时可以构成サ变动词,当然,单独使用时可以作为动作性名词。 形容动词如:ユーモアだ(幽默) 因此,一般的词典都要表明词性,而日语外来语词典之所以不不标明词性,就是这个原缘故吧。 2.过剩的日语外来语 虽然在日语中,除了商业广告、指示牌、商标等主要以大量的外来语形式出现,1般的文章、日常生活会话中,和语词汇和汉语词汇自然起着主导作用。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1些电子术语完全英语化。在国际化、信息 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的确日语中外来语的引进标志着日语的发展和进步。由于美国科技文化优势的影响,外来语的数量大幅增加,也导致了日本的年轻人使用外来语表达时髦事物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大学讲师兼作家佐藤高志说,外来语之所以大受欢迎,源于日本人对一切新事物的向往。 但外来语的普及和推广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加快地促进了日本科学技术的

语言学概论2

《语言学概论》练习(二) [语音和语法] 一、名词解释 1.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是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我们称之为音位变体。 2.语流音变:在一连串的语流中,音素之间、音节之间、声调之间会互相影响,以致产生音变现象,这种音变,叫做语流音变。普通话 常见的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减音、增音、换位等几种。 3.直接成分:直接发生结构关系的句法成分,叫做直接成分。直接成分主要有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中心语和补语等等。 4.语法手段:语法意义通过语法形式体现出来。变化和组合规则中表现的形式可以归纳为若干类型,这就是语法手段。语法手段是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提供语法形式的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形态变化、内部曲折、重叠、语调、零形态。 5.语法范畴:每种变化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类就是语法范畴。形态是词的变化形式的聚合,语法范畴是意义的聚合。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二、判断分析题 1.语音既有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元音和辅音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 3.一个元音区别于另一个元音主要在于阻碍的部位及方式不一样。 4.Bags[b gs]在语流中读成[b gz],这是语流音变中的异化现象。 5.汉语的动词没有“时”的语法范畴,但并不等于汉语不能表达时间观念。 三、简述题 举例说明语流音变的类型(例子要求用国际音标注音)。 人们在进行言语活动时,选用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在时间的先后顺序上展开,组成长短不同的“语流”。在一连串的语流中,音素之间、音节之间、声调之间会互相影响,以致产生音变现象。这种音变,叫做语流音变。语流音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同化:邻近的两个不相同或不相近的音,其中一个音因受另一个音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这就叫同化。语音的同化分为顺行同化、逆行同化和互相同化三种。例如,英语的dogs中的s,本来是清辅音,因受前面浊辅音[g]的影响而变成了浊音[z]。 (二)异化:邻近的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音因受另一个音的影响而变得跟它不同或不相近,这就叫异化。语音的异化分为顺行异化、逆行异化。普通话中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面。两个上声[214] 相连,前一个音节异化为阳平[35]。两个去声[51] 相连,前一个音节异化为半去[53]。 (三)弱化: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这就是弱化。普通话中,辅音、元音和声调的弱化现象主要都出现在轻声音节上。 (四)减音:发音时某些音素消失的现象就是减音。弱化往往导致减音。减音也叫脱落。例如:豆[tou51]腐[fu214] →豆腐[tou51f1 ](五)增音:发音时加进原来没有的音素,这就是增音。普通话中,语气助词“啊”[a55」因同化作用而引起的增音现象最为典型。此外, 开口呼的零声母音节受前面音节韵尾[」的影响,常在音节开头增加[]作声母。例如,平[p i35]安[an55]→平安[[p i35an55 ]

语言学概论---语用概述

一、语用概述 一、语用与语用分析的意义 1.语用:是指人在一定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 2.语用学:研究语言运用规律的科学。 3.语用分析的意义: 能进一步了解用现代汉语交流信息的一般规律,能深刻理解在有特定内容和特定语境的前提下,如何调动汉语的各种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使说话者能准确地传情达意、受话者能获取话语原意,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二、语用分析的相关要素 (一)发话者:语言信息的发出者。 1.重点分析发话者的语用意图 在一般情况下,发话者(包括说者和作者)都是要通过说出某些话以实现一定的语言外的目的,即语用意图。 例如:想让别人关上门(语用意图) a.请你关上门。(请求) b.我命令你关上门!(命令) c.你若不关门我就不走了!(威胁) 2.分析发话者实现意图的语用策略 语用策略:是发话者用什么方式组织话语从而能最大限度地使受话者理解其语用意图并在受话者身上产生最理想的效果。 (1)从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的策略 (2)语境信息优于话语信息的策略 例如:一部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到澳门狂赌,输得一干二净。有人不知情,想请他赞助慈善事业,知情者便说: 他刚从澳门回来,没钱了! (3)语面意义和言外之意的表达选择策略 (二)受话者:听话人或信息接受者。 对于受话者而言,最关键的就是推求发话者的语用意图。 例如: A:面条里要放辣油吗?B:我是地道的四川人。 (三)话语内容:发话者用语言符号表达的具体内容。 例如:1.这种药对高血压有好处。2.你好! (问候语) (四)语境:语言使用的环境,也就是言语行为发生的环境。 语境由以下两方面构成: 1.言内语境:即上下文语境 2.言外语境:即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比如时代、社会、民族、交际个体等因素。 这两大语境,实际上只是一个潜在的语境。当我们理解某一话语时,往往只是其中一部分语境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言语交际中的表达和理解得以完成,除了语言符号链条起中心作用之外,语境中的非语言的因素也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语境与发话者、受话人的关系 (一)语境是交际各方共享的 (二)语境是参与言语行为的重要因素 当分析某段话语的理解涉及哪些语境因素时,只要列出相关的语义命题就能清晰地把它们显示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