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版课标“口语交际”目标与内容解读

2011版课标“口语交际”目标与内容解读

2011版课标“口语交际”目标与内容解读
2011版课标“口语交际”目标与内容解读

2011 版课标“口语交际”目标与内容解读

2011版课标“口语交际”目标与内容解读安徽省怀宁县石牌镇中心学

校李竹平一、目标扫描

列表对比】

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述自己感兴

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

地位,充

分尊重学

生的个

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谈,态度自然

大方,有礼

貌。

6.有表达的

自信心。积极

参加讨论,敢

于发表自己

的意见。

性,为学

生提供更

大的个性

发展空

间。

2.第6

条中的

“对感兴

趣的话题

发表自己

的意见”

改成了

“敢于发

表自己的

意见”,

重视学生

自信心的

第学1.能用普通

话与人交谈。

在交谈中能

1.能用普通

话交谈。学会

认真倾听,能

1.“认真

倾听”前

面加上

段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

就不理解的

地方向对方

请教,就不同

的意见与人

商讨。2.听

人说话能把

握主要内

容,并能简

要转述。

3.能清楚明

白地讲述见

闻,并说出自

己的感受和

想法。4.能

具体生动地

讲述故事,

努力用语就不理解的

地方向人请

教,就不同的

意见与人商

讨。2.听人

说话能把握

主要内容,

并能简要转

述。3.能清

楚明白地讲

述见闻,说

出自己的感

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

求具体生

动。

“学

会”,指

出了倾听

的能力和

态度都是

逐步养成

的过程,

需要教师

在教学中

积极引

导。

2.讲述故

事“力求

具体生

动”,给

学生提出

的是一个

努力的方

向和目

言打动他人。护学生的

积极性。

学段1.与人交流

能尊重、理解

对方。

2.乐于参与

讨论,敢于发

表自己的意

见。

3.听他人说

话认真耐心,

能抓住要点,

并能简要转

述。

4.表达要有

条理,语气、

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

流的对象和

1.与人交流

能尊重理解

对方。

2.乐于参与

讨论,敢于发

表自己的意

见。

3.听人说话

认真耐心,能

抓住要点,并

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

理,语气、语

调适当。

5.能根据对

象和场合,稍

做准备,作简

修订版第

三学段的

目标与内

容基本上

沿袭了实

验稿的表

述,没有

什么调

整。

目标综述】

口语交际一般是指交互双方面对面(或通过通讯工具)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或者进行信息传递的活动。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这既强调了信息化社会中口语交际能力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思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指出了口语交际是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一表述,还体现了以听说为核心、以交际为目的的多样化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指出口语交际不仅要培养学生“倾听” “表达”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待人接物、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应对”能力,充分说明了口语交际的“交际”内涵。与实验稿课标比较,修订版课标在口语交际目标和内容方面的要求基本坚持了原有的表述,没有明显的区别。第一、第二学段各有两处小改动,主要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关注,强调了学生个性在方法习得、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性,充分给予学生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同时,第二学段的两处改动,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降低了目标要求,关注了学

生能力形成的渐进性,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整体观照,我们很容易注意到,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具体对照各学段的表述可以看出,课标中对口语交际的目标与内容定位有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这无论是从倾听方面的要求来看,还是从表达和应对以及情感态度方面要求来看,都体现得十分充分。教学中,教师只有弄清了口语交际目标和内容的具体变化与发展情况,才能使教学行为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二、目标点击【目标描述】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第一学段)──首先强调用普通话进行交际,避免了实际语言运用中的困难和障碍,从语言标准和规范的角度保障了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所以,在汉语口语交际过程中,应该用普通话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结构来进行交际,语言习惯应该符合汉语言的规律。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需要教师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普通话,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等学习活动的联系。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段)听的能力培养,首先要关注良好习惯的养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一学段是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基础阶段,更需要重视交际行为基础的夯实。有了倾听的基本习惯,才能做到“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第一学段)──“听故事、看音像作品” ,既指出了听的内容和对象,又从具体的内容和对象上强调了对学生兴趣倾向的关注,告诉我们要从学生的兴趣

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听的时候关注了内容,才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复述要创造适宜的情境,首先使学生有复述的愿望,再在实践中落实方法和策略。强调“自己感兴趣” 的情节,既是从培养和保护学生积极的兴趣和态度着想,也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第二学段)──第一学段是“学讲”普通话,到了第二学段,用普通话交谈应成为学生口语交际的根本要求,应成为一种能动状态。认真倾听,要了解内容,还要理解内容,不理解的要“向人请

教” ,能“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强调的是引导学生关心倾听内容,主动做出反应。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要求听人说话能“把握” 主要内容,也就是要求学

生要在听人说话的同时能够进行内容的分析、提炼和综合。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求能“简要转述” ,这是从信息接收到信息传递思维和表达过程,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基本的能力。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进一步提出了倾听的态度和品质要求:“耐心”;提高了倾听的能力要求:“抓住要点”。“转述”时要求先认真听,再梳理要点,最后才简要表达,体现了科学合理的层次性。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在交际实践中引导学生培养倾听的耐心,训练抓住要点的能力。

【关联解读】随着年级的升高,具体的目标要求成螺旋上升的趋势变化。在倾听方面,从“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到“学会认真倾听”再到“听人说话认真耐心” ,从“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到“把握主要

内容”再到“抓住要点” ,无论是听的习惯和态度,还是对听的内容和信息的处理能力,都明显呈现出逐步提高的变化趋势。在表达和应对上,从“学讲普通话”到“能用普通话交谈” ,从“复述”到“转述” ,要求的梯度上升特点十分鲜明。这些关联目标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结合,为实际教学提供了操作的抓手。教师要在教学中清楚目标的发展变化和各学段的具体要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案例链接】

案例一:师:在刚才的“自我介绍”关里,你们知道了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也了解了好多小动物的奇妙之处。下面,让我们智取第二关

──“你说我猜”关。猜什么呢?在这一关里,你们要边听边了解别人介绍的新朋友的奇妙之处,猜出它是谁。主要:与新朋友交流时,要想办法了解清楚新朋友的奇妙之处,不明白时可以提问,介绍你的朋友时不能提到“它”的名字。指名学生介绍新朋友,其他学生猜,教师相机点评。

──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将倾听的要求设计在活动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与“新朋友”的自由交流中,自己想办法了解“新朋友” 的奇妙之处,并在不明白时进行提问,以“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能有效促进学生倾听能力的逐步提高。案例二:

师:谢谢各位小导游的热情介绍,真是让人大长见识。明天我就要离开安溪了,想带点儿安溪的特产回去,现在我来到了特产城,各位老板你们能向我推荐一下吗?

生(齐):能!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当游客和老板介绍家乡的特产。(生小组内互动)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热闹,老师发现这个小组夸铁观音夸得特别

好,请他们上台来说一说,好吗?

生(齐):好!

生1:阿姨,您好,欢迎您来到安溪!

生2:老板您好。

生1:阿姨,您到我们安溪,可一定得带回一包上好的“铁观音” 茶叶啊!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是“中国铁观音” 的发源地,我们的茶叶获得全国唯一一块茶叶金牌。

生2:真了不起,那喝了你们的茶叶有什么好处呢?

生1:我们的茶叶是纯绿色食品,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常喝铁观音,能提神醒脑,生津止渴,那独特的乌龙茶香更是让人陶醉啊。喝了我们的乌龙茶铁观音,不但能减肥,还能防癌呢!生2:啊,这么神奇,那我一定得买了!──师与生在课堂上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案例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氛围中产生交际的主动意识,保证了具体的学习目标要求的落实。在推荐家乡特产的交际“实境”中,学生“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很好地达到了交际目的,促进了方法和能力的习得与内化。

【目标描述】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第一学段)

低年级学生喜欢有趣的小故事,爱听也爱讲,当然也爱向别人讲述自己觉得有趣的见闻。教师要顺应儿童的这种天性,鼓励学生讲述,激发兴趣,保护积极性。没有经过指导,学生的讲述可能会比较凌乱,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把小故事讲述得比较完整,使听的人能明白小故事的内容;把见闻尽量讲述清楚,使听的人知道自己为什么感兴趣。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第二学段)──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讲述见闻要“清楚明白” ,同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目的是让听的人清楚自己见闻的内容和对所见所闻的态度。“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

动” ,要求学生能努力做到通过自己的讲述,使听的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力求”一词,强调的是积极的意向,鼓励学生追求更好的讲述效果。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第三学段)──第三学段不仅从内容上提出了表达的要求,进一步从技能上提出,表达要“有条理” ,“语气、语调适当” 。这就提醒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引导学生关注口语交际的对象意识和互动意识,做到目中有人,关心交际的效果。要努力做到通过自己的表达有效地使对话人卷入会话,保持合作和互动,共同建构有关的话题。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第三学段)──每一次口语交际都是一次实现具体意图的行动。这里明确强调了交际时对象意识和场合意识,要求学生能有目的地在稍做准备的基础上“作简单的发言” 。所以,教学活动要重视“真实交

际”情境的创设,能力创建“实习场” ,使学生在交际实践中发展交际能力。

【关联解读】口语交际的表达与应对目标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也十分突出。第一学段要求“能完整地讲述小故事” ,第二学段不仅要求完整地讲述故事,而且还提出了“力求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能“简要地讲述” 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第二学段在此基础上还提出“清楚明白” 地讲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的要求等。第三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内容更为丰富,不仅继续提出“讨论” “转述”这两种口语交际训练方式,而且提出了“发言” 这一新的口语交际训练

方式。表达的能力要求也有了进一步提高,表达时要“有条理” ,“语气、语调适当” ;“发言”时要根据交际对象和场合的不同,能围绕口语交际的内容组织和表达,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案例链接】

师:最近呀,一个叫小霏的小朋友非常苦恼,她碰到什么烦心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播放小霏劝爷爷不抽烟的对话短片。)

师:看完刚才的短片,你们说小霏把爷爷劝说成功了吗?

生(齐):没有。

师:为什么她没有说服爷爷呢?

生:因为她只是在求爷爷别抽烟,没有具体说明抽烟的害处,所以没有劝说成功。

生:我认为小霏一味地说软话,这个方法不太有效。

师: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孩子一个个口齿伶俐,又热心快肠,那你们愿意帮小霏去劝劝爷爷吗?

生(齐):愿意!

师:之前我们看了短片,谁来说说片中爷爷对于抽烟这事持什么观点?

生:爷爷觉得抽烟不影响身体。

生:爷爷认为抽烟没坏处。

生:爷爷在片中说奶奶咳嗽是因为感冒没好,跟他抽烟没关系。

(师根据学生回答,投影出示爷爷的观点:1.香烟是个好东西;2.抽烟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3.抽烟对身边人也没什么影响。)

师:爷爷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三点,不管你们一点一点地逐一反驳,还是概括起来一起讲,待会吴老师就来扮演那位爱抽烟的爷爷,如果谁能把爷爷劝说成功,那今天“劝说之星”的光荣称号可就属于他(她)了!想挑战吗?

生:(满怀信心)想!

师:不过,我只有一个人,你们可是群策群力呀!所以,我有一个小要求,就给你们三次机会,你们只能派三名同学上来说,如果他们都不能说服我,你们可就算是挑战失败了,所以你们一定要认真做好准

备。

师:要不要先四人一小组的讨论一下。

生:要。

师:为了让大家的劝说更有条理,老师给大家提两个建议。

(投影出示,师读要求,分组讨论小建议:1.在讨论时,可推荐一名同学将大家说的意见记录下来,小组分工,一人笔录;

2.可快速编写一个概括性强的提纲,以增强条理性。)

师:都明白要求了吧!那就赶紧开始吧。

(小组自由交流,讨论激烈,师巡视)师:准备好了吗?看到同学们刚才讨论得很热烈,想必收集了不少好建议,谁来说一说?

(生上台和教师模拟合作。)师:台上的同学在展示的时候,台下的同学要用心地听,大胆地想,评一评他(她)劝说得怎么样?

生:爷爷,我劝您别抽烟了,香烟里含有很多有害的物质,您再这样抽下去,身体会越变越糟糕的!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劝说?

生:老师,我觉得她的劝并没有具体地用事例来说明香烟的危害性,所以我认为不成功。

师: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为了把话说具体,把道理讲透,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也可以引用名言警句来增强说服力。

(板书:以理服人)

师:老师这儿有一些材料,说不定你们能用上。

(投影出示数条相关名言。)

师:有没有用得上的?你喜欢哪一句?

生:我喜欢这一句: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师:你选择这一句,可以用来反驳爷爷的哪个观点?

生:反驳第二点“抽烟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生:我喜欢“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这句话可以用来反驳第三个观点

师:好,同学们可以把你认为有用的材料补充到劝说的内容中去,除了老师提供的资料,你自己在课外收集到的资料也可以用上去。

(生快速调整补充内容。)

师:那接下来谁再上来试试?

生:爷爷,您还是听听我的意见吧!您总说香烟是个好东西,殊不知您在抽烟的同时,香烟中含有的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这些毒物正在侵害您的健康,有句话说得好:“忽略健康的人就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难道您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吗?

师:你们觉得他说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位同学比刚刚第一位同学说得更具体,他还引

用了老师提供的名言来劝说。

生:我觉得他的语气比较委婉,容易让爷爷接受。

师:说得真好,在劝说时,除了以理服人,我们还要注意语气委婉。

(相机板书:语气委婉)

师:大家觉得他有没有说服爷爷?

生(大部分):有!

师:他的确有点打动了我,不过,这个爷爷有点固执,很难被说服,我希望接下来上来的第三位同学能真正地让爷爷心服口服!

生:爷爷,看您这么咳嗽,其实我挺心疼的!

师(笑):瞧,多有孝心的孙女啊!

生(接着说):您知道吗?香烟里的尼古丁毒性可大了!把一盒香烟里的尼古丁抽出来注射到一头牛身上,能把牛毒死呢!吸烟是一个慢性中毒的过程,您现在虽然没有感觉,实际上身体已经受害了。您经常说“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 ,这也是不对的,刚吃完饭,人的吸收能力最强,这时抽一支烟比平时抽10 支烟吸收的毒还多。

师:(大吃一惊)是吗?

生:爷爷,您的健康就是我们一家人最大的幸福,而且我们跟您生活在一起,就是被动吸烟者,一样受到伤害,所以爷爷,为了您和我们的健康,您别再抽烟了,好吗?

师:刚刚这位同学说得怎样?

生:我感觉她在劝爷爷的时候特别真诚,就是特别感人的那种。

生:我认为她的劝说挺精彩的,针对爷爷的观点一点一点来说,很有条理。

(师板书:以情动人有条有理)──这个案例很好地实践了“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和“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作简单的发言”的目标要求。

教师创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交际情境,增强口语交际的实境感,引导学生“入场”。正如课标指出的:“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学生知道了为什么交际,交际的目的是什么,再让学生通过有层次的“劝说” 实践,明白要达到劝说爷爷戒烟的目的,要关注劝说的对象特点,对什么人讲什么话,要做到劝说的语言“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在即时评价时,教师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劝说的效果,增

强了口语交际的触动性,确保学生始终处在“真实的交际圈”里。

【目标描述】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第一学段)──口语交际不仅需要进行言语互动,交际时的情感、态度等非言语行为也起着重要作用。第一学段应当注重良好的交际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如,逐步养成在生活中学讲普通话的习惯,与别人交谈时要有自然大方、礼貌得体的态度,这些都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口语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交际态度,在交际情境中引导学生做到“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一学段)──培养心理素质是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突破口。自信心的培养要从低年级开始,一要顺应学生的天性,二要进行适当地鼓励。口语交际是一个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过程,是学会与人合作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与交际对象互动,参加讨论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第三学段)──进一步重视交际态度的修养,是发展学生合作精神的保证。在实际的交际生活中,尊重理解对方是平等交流的前提。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三学段)──从第一学段的“积极参加讨论” 到第三学段的“乐于参加讨论”,情意上的主动性更加鲜明。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自身情感上的参与度,要引导学生从教室这个小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在真实的交际中发展交际能力,体会交际的作用。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第三学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提出了更为清晰的要求,不仅

要求学生自己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而且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教学中,教师重言传,更要重身教,要加强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体验,确保学生文明的交际态度的养成。

【关联解读】关于口语交际中的情感态度,目标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面对交际的对象,低年级要求“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

貌” ,高年级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关于交际中的“自我意识” ,低年级要求“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高年级要求“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些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强调了积极参与、虚心求教、认真倾听、说话负责、以理服人、自然大方、谈吐得体、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有主见、有自信、有礼貌等积极的交际修养,且都是未来公民应当具备的良好素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明确目标要求,持续关注和培养学生交际中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

【案例链接】

案例一:

师:喂,你好!

生:你好!我是丽丽,是李老师吗?

师:丽丽,你好,我就是李老师。你找我有事吗?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刘美林8.29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1、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摘要 (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 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 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 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 调查内容:感兴趣的人 感兴趣的事 感兴趣的景 感兴趣的……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二、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2)电话、手机的发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3)电脑、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的变化:“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几个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五、“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数学新课标解读

悉心研读课标筑建高效课堂 一、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小学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二、关于第二学段(4-6年级)学段目标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标准》统筹考虑了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小学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两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小学阶段总体目标是通过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里重点解读一下第二学段(4-6年级)学段目标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做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数字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解读范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主讲内容 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 二、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三、修订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几点建议 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1) ?2002年推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实验版 (蓝皮本) ?2005年开始修改数学课程标准 ?2007年推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7修改稿(已经有很好的修订过程的内容变化批注) ?2011年完善数学课程标准修改 ?2011年九月推出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十月开始课程标准培训 ?2012年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黄皮本) 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2) 1.进行广泛深入的实施状况调查研究 (12个省,问卷3768份) 2. 组织全面认真的修改研讨 (12次修改研讨会 3. 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2006年6月,向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和第一线教师征求意见。 2007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将征求意见稿发放全国10个省教研室、10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以及40名专家征求意见。 此外,还通过不同形式,向项武义教授、张奠宙教授,以及部分数学家、数学教育专家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征求意见。 二、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坚持体现国家利益,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以课程改革的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为基础,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各方面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力求《标准》更加完善:使《标准》表述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使《标准》结构更加合理、思路更加清晰;进一步增加《标准》的可操作性,更适合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习评价。 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 三是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 四是关注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 正如“数与代数”一样,“图形与几何”代表了第一、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侧重点:在第一、二学段中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等直观、整体认识图形及其某些特征,并通过操作等加以确认;第三学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高年段教学目标解读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高年段教学目标解读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吕春会口语交际《影视剧评说》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 练习六口语交际《影视剧评说》教学设计 东川区第四小学吕春会教材解读: 影视剧评说:你看过的影视剧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可以评评剧中的人物,说说剧情和故事,也可以模仿一下剧中人的精彩台词。鲜活的话题不仅能激起学生交流的兴趣,还能激起学生讨论的热情;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话题能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调动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积极性。 一、教学目标 通过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影视剧,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其剧情故事,对剧中人物谈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他人的观点也能进行准确的点评或补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影视剧,对剧中人物谈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他人的观点也能进行准确的点评或补充。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学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电影电视的经典对白,或者是获奖电影电视作品的颁奖词及影视评论。 五、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观看影片,激趣引入。 给学生展示一些电影电视的剧照,激起学生学习热情。(播放喜洋洋与灰太狼片段。) 第二板块:整理知识,互相交流。 1.明白交流要求:出示口语交际要求: (1) 在你看过的电影、电视剧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让我们自己回想一下。 (2) 讲清影视作品的名称,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2. 完善交流。 讲述出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 3.学生自由到台上交流。 第三板块:师生互评 1.学生交流完毕后请部分同学起来点评一下评说的情况。 2.教师相机点拨,再次提出影视剧评析话题: 可以评:剧情故事剧中的人物 剧中的台词影视剧的视觉效果 影视剧带给的影迷的思考以及生活的意义 第四板块:总结 1.从学生最熟悉的电视剧《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喜羊羊。是个很好的形象,它很勇敢、聪明、活泼、善良也很天真浪漫。对待坏人总是见招拆招,积极向办法解救自己、解救同伴逃脱狼口,永远都是有惊无险!所以,做人的话,都会希望向它那样,活的开心、洒脱!懒羊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全)

解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 【新旧课标比较】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XX中学2015年寒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教案 时间:2015年1月24日 地点:XX 参加人员:XX中学全体教师 培训人:XX 主题: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内容: 一、什么是“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全国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是继2001年印发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后,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与时俱进,推进课程改革的

任务要求。 ?教育部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审议工作。 ?此次修订主要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审慎设计等特点。 二、什么是“有效课堂”? ?定义: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 ?目的: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 三、构建“有效课堂”具备的条件 ?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指明学生所需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 ?采取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并借助一些技巧。 四、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

(完整版)《口语交际“应对”》教学设计.doc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应对 教学目标 1.通过有序地观察,能依据设计的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使用普通话进行完整、清晰的交流; 2.通过本次口语交际,培育参与者合理想象,完整讲述个人意见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的好习惯; 3.在发展语言的同时,使参与者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初步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互动交流的方法,懂得礼貌待人、有序应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有序地观察,依据设计的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 并乐于与同学使用普通话进行完整、清晰的交流。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据说,歌德在公园散步,遇见了一个傲慢的批评家,双方在一条仅能容一 人通过的小路里僵持着,批评家说:“我从不给蠢货让路。”结果,歌德说了什么呢?同学们猜一猜,试着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并回答。如果是你们,会怎样 应对呢? 二、重点解读 应对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语做出回应,或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广 义的应对包括所有的聊天、问答、讨论等,这里则主要指面对别人的调侃、质

疑、诘问、刁难时随机应变的话语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随机应变、巧妙 应对呢? 1.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是善意的玩笑、提问,还是恶意的讥讽、挑衅?对方的态度不同,应对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如果是善意的玩笑,就要报以善意 的幽默、自嘲;如果相反,可以选择恰当的方式,积极应对,不给对方以可乘 之机。 2.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特别是面对一些特殊场合,如国际间交往、答记者问或其他正式场合的交流等,或是遇到一些故意的刁难,就要注意采用一定的 应对技巧。常用的应对技巧有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 等。 3.需要注意的是,巧妙应对的前提应该是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把握对方的主要观点,因此,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就显得至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如果能 够依据当时的话语情境,快速调动思维,迅速做出反应,就能做到随机应变、 巧妙应对了。 4.口语交际题考查形式及应对技巧:主要通过书面形式的表述题来评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常见的考查方式是设置特定的情境,要求学生写出别人讲话 的言外之意,或写出人物当时可能说的话,或写出讨论的焦点和不同意见,或 围绕话题谈自己的看法,或对某些事物进行评价等等。 三、研讨练习 题一:阅读下边的应对案例,简要说明这些名人采用了什么应对技巧。 1.孔融十岁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得到人们的赞许。有一个叫陈的官员却当众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回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2.一名英国女士非常喜欢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于是打电话给钱钟书请求见面。钱钟书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及教学建议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2011 语文新课标》解读

解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使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有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总来说之,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语文课程改革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2001年7月语文新课标(实验稿)正式颁布至今已过去十年,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观点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在这次新课标的学习中也收获很多。因为我基本教的是小学中年级学生,所以现在我把我对新课标第二学段一些所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新课标中对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目标: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理解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水平。会使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准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能够看出本次新课标修订的具体目标有改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数提升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这主要是针对识字写字教育中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提出的。 通过学习我也注意到了平时的识字写字教育,力争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书写质量。而我班学生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学生写的字甚至自己都不理解。针对这个情况,我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课堂上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写字;学生上台板演练习题时,我也注意提醒他们书写规范并就学生出现的问题即时纠正、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学生的书写质量明显提升,如我班的小沙和小鹏进步明显,错别字减少了,字规范了,作业面也整洁了。看到学生的提升,我知道我的方法凑效了,但仍有些同学进步不大,还需要继续努力。 二、阅读、习作与口语交际:虽然《语文课程标准》把这三者分开阐述,但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这三者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动的。所以我把它们放在一起来阐述。 新课标中对阅读部分也做出了相对应的改动:如把第一学段中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责的要求放到了本学段,降低了要求。当然对阅读部分要求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和思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而教师仅仅在其中起着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作用,从这里能够看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除课堂阅读外也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积累。同时还应提倡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或课外阅读中遇到的自己感兴趣或认为好的句段、图书资料等。其实这点与口语交际的目标不谋而合,仅仅口语交际的目标更深入一些而已,对说与听都做了具体要求。在阅读中注重积累和体会、交流,在口语交际中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自己的见闻,这些都能很好的为习作服务。而新课标中对习作的要求减少了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感兴趣的,想写的内容。

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口语交际教学是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过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是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语文课型。要实施口语交际教学策略,首先必须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一、口语交际教学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总目标: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二、口语交际教学阶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分三个学段提出了具体目标: 第一学段: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学段: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第三学段: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三、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解读 口语交际目标拓展了说的价值,提升了听的地位,引入了合作精神。说话不再是无视对象的自我表达,倾听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口语是手段,交际是目的。 口语交际目标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目标蕴涵三个维度。 口语交际目标根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三个维度设计,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立体感和整体性。

201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1)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英语) 根据全国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实际,以及2001年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不够突出,对小学英语的具体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得不够具体,小学阶段词汇表、语法项目没有分别列出;对小学英语教学和评价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和案例,等等问题,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一、理念更先进 1.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基本理念的调整上,也体现在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各级目标的描述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深入过程。修订稿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二、目标更清晰 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修订稿在对原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微调的基础上,在技能教学参考中,对各项技能教学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活动都给予了分级描述,还明确了小学阶段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列出了小学阶段应掌握的423个基本词汇,这些也是以往教学中老师们感到比较模糊或困惑的地方,这次课标的修订能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三、方法更具体 课标对于一线老师而言,不仅是理念的引领,也是方法的指导,老师们看了后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实施建议中对教学和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建议,同时评价方式与方法的举例非常详尽,不仅例举了各项技能不同级别的评价方案,还有对评价方案的评析,对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评价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再如修订稿中的课堂教学用语更具体、更符合实际教学需要,语言也更具有时代气息。

口语交际__解说

第课时口语交际解说月日第周 【教学目标】 1.了解解说的概念及要求 2.运用解说这一形式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 运用解说这一形式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说明文 【教学过程】 一、解说的形式和方法 1、解说的概念 解说,就是以简明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解说事物、说明事理。 解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和职业技能。 2、解说的形式 解说是说明的一种表述方式,常见的有解说形式有诠释性解说、概括性解说、纲目性解说、形象性解说等。 (1)诠释性解说用简约的语言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并说清它与同属性事物的区别性特征。 主要用于解释概念的内涵,揭示事物的某些特点,常用下定义的方法和作判断的句式表达。(2)概括性解说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把事物的要点或特点归纳在一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转述。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了解事物的主要内容。 (3)纲目性解说分类别、分步骤地说明事物、事理的方法。 要先对解说内容进行分析、筛选,然后分解成纲目,分别以简明的语言表达。 (4)形象性解说运用形象化的描述手段进行解说,也就是对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或抽象的道理,运用描述的方法,以具体、生动的语言,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借助形象进行解说。 要做到有效的解说,一是解说内容要抓住特征,突出要点;二是解说结构要有条理,合乎逻辑;三是解说语言要简明扼要,浅显生动。 二、关于非连续文本的解说 (一)概念 非连续文本:包括数据表格、图表、使用说明书、凭证单等,它区别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文本”,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二)类别 1、解说说明书 说明书的主要功能在于解说和诠释,因此,口语交际中对说明书的解说,要做到抓住重点,把握条理,简洁通俗。 2、解说图表 图表是一种直观展示统计信息属性的图形结构,它通过图示、表格来表示某种事物的现象或某种思维的抽象观念。 图表表达,一是具有准确性,二是具有可读性,三是具有艺术性。 三、口语实践 1、你可能会有一些“灵机一动”的小发明、小创造和小技巧。请以“这是一个金点子”为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