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二版(第2卷)---精品资料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二版(第2卷)---精品资料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二版(第2卷)---精品资料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二版(第2卷)---精品资料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2版)(第二卷)

市场价:¥37.00

ISBN号:9787117099769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4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2版)(第二卷)

1990年第43届卫生大会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WHA43.24)并且批准了1989年9月26日至10月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ICD第十次国际修订会议对在10年修订周期内对其进行更新的建议。

该建议在1996年于日本东京举行的WHO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年度会议上被投入运作,随后建立了指导进行更新的一个正式机制。按照这样的更新机制,每年进行较小的更新,如果需要的话,每三年进行较大的更新。

有关进行更新的更多信息以及更新内容的累积列表请见:http://www.who.int /classifications/。今后的更新也将在该网址列出。

ICD-10第二版包含了第一版第三卷中作为补遗对第一卷的勘误表以及在。1998至2003年间生效的更新内容。

目录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2版)(第二卷)

1. 前言

2.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的说明2.1 目的和适用性

2.2 疾病和有关健康分类家族的概念

2.2.1 与诊断有关的分类

2.2.2 非诊断性分类

2.2.3 对初级卫生保健的信息支持

2.2.4 国际疾病命名法

2.2.5 世界卫生组织的任务

2.3 疾病分类的一般原则

2.4 IcD的基本结构和分类原则

2.4.1 各卷

2.4.2 各章

2.4.3 类目的各节

2.4.4 三位数类目

2.4.5 四位数亚目

2.4.6 供第五位数或继后位数水平使用的补充细分

2.4.7 未使用的“u”编码

3. 如何使用ICD

3.1 如何使用第一卷

3.1.1 引言

3.1.2 内容类目表和四位数亚目的使用

3.1.3 对某些情况采用两个编码

3.1.4 类目表中使用的惯例

3.1.5 具有共同特性的类目

3.2 如何使用第三卷

3.2.1 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

3.2.2 结构

3.2.3 编码号

3.2.4 惯例

3.3 基本编码准则

4. 疾病和死亡编码的规则和指导

4.1 死亡:医学证明的指导和编码规则

4.1.1 死亡原因

4.1.2 根本死亡原因

4.1.3 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的国际格式

4.1.4 为死亡制表选择根本死亡原因的步骤

4.1.5 起始前因的选择规则

4.1.6 对选择规则的一些考虑

4.1.7 总原则和选择规则的举例

4.1.8 被选择原因的修饰

4.1.9 修饰规则

4.1.10 修饰规则的举例

4.1.11 对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

4.1.12 编码之间联系的总结

……

5. 统计报告

6. ICD的发展史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书摘插图

2.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的说明

2.1 目的和适用性

疾病分类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类目系统,该系统按照建立的标准来厘定疾病条目。ICD的目的是允许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及在不同时间收集到的死亡和疾病数据进行系统记录、分析、解释和比较。ICD用以把疾病诊断和其他健康问题的词句转换成字母数字编码,从而易于对数据的贮存、检索和分析。

实际上,对于所有一般的流行病学和许多健康管理目的来说,ICD已成为国际标准诊断分类。这些目的包括对各人群组一般健康状况的分析、疾病发病和患病的监测以及与其他变量(如患病个体的特性和环境)有关的其他健康问题。ICD既不打算也不适用于为不同的临床项目做索引。ICD在用于财务方面的研究上,如开账单或资源分配,也有某些限制。

ICD能够用于对记载在多种类型的健康和生命记录上的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进行分类。它最初的应用是对记录在死亡登记上的死亡原因进行分类。以后,它的范围扩展到包括疾病诊断。非常重要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尽管ICD主要是设计用于具有正规诊断的疾病和损伤的分类,但并不是每个与保健机构接触的问题或理由都能按这种方式归类。因此,ICD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体征、症状、异常所见、申诉和社会情况以代替在有关健康记录上的诊断(见第一卷,第十八章和第二十一章)。它能够用于对记录在如“诊断”、“入院理由”、“治疗情况”和“会诊理由”这样的标题下的数据进行分类,这些标题广泛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健康记录中,从这些记录可产生统计量和其他健康状况的信息。

2.2 疾病和有关健康分类家族的概念

虽然ICD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但它还无法满足各种用户的全部需要。它无法为某些专科提供足够详细的内容,而且有时可能需要针对健康情况不同属性上的信息。ICD也不能用于描述健康方面的功能和残疾问题,不能包括健康干预或接触理由的全部内容。

国际疾病分类ICD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第10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仍保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 ICD-9与ICD-10区别 首先,分类的名称由“国际疾病分类”改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全书由二卷改为三卷。增加了分类章节,扩大了核心内容,由原来的l7章变为2l章。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病,各章的排列顺序做了适当的调整。其次,ICD-10 首次引用了字母编目,由原来的“纯数字编码”改为“字母和数字的混合编码”。I CD-10另一个革新是在某些章接近末尾的类目设立操作后的疾病。再次,ICD-9每章开头的不包括“注释”,在ICD-10扩展用于解释各章的某些内容。ICE-10中将星号信息归纳为82个单纯星号的三位数类目中数供选择使用。 ICD的发展历史 ICD已有110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91年为了对死亡进行统一登记,国际统计研究所组织了一个对死亡原因分类的委员会进行工作,1893年该委员会主席Jacques Bertillon提出了一个分类方法《国际死亡原因编目》,此即为第一版。以后基本上为10年修订一次。1940年第6次修订版由世界卫生组织承担该工作,首次引入了疾病分类,并强调继续保持用病因分类的哲学思想。1994年在日内瓦第10次修改版本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目前全球通用的ICD-10.

ICD的分类原理 ICD分类依据疾病的4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理及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每一特性构成了一个分类标准,形成一个分类轴心,因此ICD是一个多轴心的分类系统。 ICD分类的基础是对疾病的命名,没有名称就无法分类。但疾病又是根据他的内在本质或外部表现来命名的,因此疾病的本质和表现正是分类的依据,分类与命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当对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赋予一个编码时,这个编码就是唯一的,且表示了特指疾病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他在分类里的上下左右联系。 ICD的使用方法 (1)ICD的分类编码查找 疾病分类编码的操作方法,基本上可分为4个步骤: (1)首先要确定主导词,相当于在图书馆中检索时所用的主导词。 (2)确定主导词后,在字母索引中(第三卷)查找编码。 (3)把查到的编码在类目表中(第一卷)核对编码,看是否正确。 (4)对于肿瘤的编码操作,由于要求有两个编码,所以要再次操作。 (2)主导词的选择 主导词的确定是编码操作环节中重要的一步,其选择方法有以下几条: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 眼科部分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 眼科部分 ICD码疾病名称 睑板腺炎 睑腺炎[麦粒肿;迈博姆;察司] 眼睑蜂窝织炎 眼睑脓肿 眼睑疖肿 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睑(缘)炎 新生儿睑缘炎 溃疡性睑(缘)炎 鳞状性睑缘炎 眼睑皮炎 眼睑的盘形红斑狼疮 眼睑的干皮病 眼睑湿疹性皮炎 眼睑变应性(过敏性)皮炎 眼睑瘘 眼睑肉芽肿 睑板炎 眼睑炎 瘢痕性倒睫 眼睑倒睫 眼睑内翻 痉挛性睑内翻 瘢痕性睑内翻 睑外翻 老年性睑外翻 麻痹性睑外翻 兔眼 睑皮肤松驰 上睑下垂 睑疤痕性闭合不全 睑裂闭合不全 睑裂狭小 睑缘粘连 上睑退缩症 眼睑闭锁 眼睑粘连性疤痕 眼睑黄斑瘤 睑板腺脂肪变性 眶脂肪脱垂 眉毛脱落 眉缺损 眼睑坏死眼睑睫毛脱落 眼睑白癜风 陈旧性眼睑异物 后天性内眦畸形 后天性外眦畸形 眼睑水肿 烧伤后睑畸形 烧伤后眉毛缺损 眼睑出血 眼睑黑变病 眼睑后天性畸形 眼睑囊肿 眼睑皮脂腺囊肿 眼眦后天畸形 眦畸形 眼睑充血 莫尔腺囊肿 眼睑新生物 眼睑肿物 眼睑疾患NOS 急性泪腺炎 慢性泪腺炎 慢性泪腺肥大 泪腺脱出 泪眼 泪液分泌过少 眼干燥综合征 泪器囊肿 泪器萎缩 外伤性泪器萎缩 泪溢 泪腺分泌过多 化脓性泪囊炎 急性泪囊炎 泪囊脓肿 泪囊炎 泪小管炎 急性泪囊周围炎 急性泪小管炎 慢性泪囊炎 泪囊粘液溢 慢性泪囊周围炎 鼻泪管闭锁 鼻泪管阻塞 泪道梗阻 泪道狭窄 泪道阻塞 泪小管阻塞 泪管闭锁 泪石 泪点外翻 泪囊瘘 泪囊囊肿 泪囊粘液囊肿 泪管肿大 泪囊膨出 泪道(管)扩张 泪小管断裂 泪器系的疾患NOS 眶蜂窝织炎 眶内脓肿 球筋膜炎 眼眶骨膜炎 眼眶骨髓炎 眶内肉芽肿 眶内炎性假瘤 眼眶非特异性炎症 眼眶炎性肉芽肿 眼球后炎症 眶部出血 眶内血肿 眼球突出 眼眶水肿 眼球移位 搏动性突眼 间歇性突眼 外伤性突眼 眼眶外生骨疣 眼眶畸形 眼眶萎缩 眼球陷没 眶内陈旧性异物 陈旧性球后异物 眶部囊肿 眶部粘液囊肿 眶内上皮样囊肿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应用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应用网络填报死因常见问题及纠正 一、ICD-10相关名字的定义 (一)死亡原因 定义: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死亡原因可以有多个,包括疾病、损伤中毒及外因;不包括临死时的表现形式,如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呼吸循环衰竭等。 (二)根本死亡原因 定义: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根本死亡原因只有一个,用于进行单原因统计分析,对疾病导致的死亡需一直报告到最早的那个疾病。对损伤中毒导致的死亡需报告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所有报告的死因均可以被用于进行多原因统计分析。 二、国际死亡通知书表格基本格式 各国在填报死亡原因的时候,都需要使用国际死亡通知书,其中的最基本的内容叫做基本格式。这里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如图1(国际死亡证明书基本格式) (一)第一部分 死亡原因中间的罗马字的第一部分(图1黄色部分),照ICD-10的格式,设计成ABCD四行。

这四行之间,他们又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按照表上的提示,报告在A行的这个死亡原因是直接导致死亡的这个疾病或情况,所谓的情况,可以把它理解为损伤或者中毒这样的一些疾病。而当A行的一个疾病或者损伤中毒是由下面更早的一个原因所引起的话,那么就要把它报告在B行,也就是第一部分要求B行比A 行报告的更早的疾病,同样的道理,如果B行的疾病,还可能由更早的疾病引起,那么就要依次把那个疾病报告在C行,甚至D行、E行上面,一直报告到最早的一个疾病为止。 (二)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就是在死亡原因中间的罗马字的第2部分(图1蓝色部分)。 第二部分的死亡原因,应该是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者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当值的临床医生,对导致该病人死亡的疾病,以及损伤、中毒进行了考虑以后,其中有因果关系的直接导致死亡的那些内容,按照顺序填写在罗马字的第1部分里面,而这个人身上同时还存在着其他的一些疾病的影响,而且这些疾病促进了这个人的死亡,那么就可以依次地把它填写在第2部分各行上面,在第2部分填写的内容彼此之间,不要求他们有什么顺序。 (三)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就是右面的一列(图1绿色部分),此处记录发病至死亡至今的大致时间间隔。 每一种情况从发生到死亡大概的时间写在对应的右面的各行里面,那么在这个里面,时间间隔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第一部分的死亡原因,因为前面已经提到报告在第一部分各行A、B、C、D各行之间他们应该存在一个合理的顺序,所以从时间间隔上大致可以看出来,在第1部分A行的时间间隔,应该是距离死亡时间是最近的,B行,就应该时间要远一点,C行,更远,D行是最远的,如图2。每一个死亡原因,它从发生到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应该尽可能地填写在右面的各行上面。因为在ICD的编码里面,当对某些疾病进行编码的时候,ICD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其中提到有一点就是有些疾病在它发生的期间导致的死亡,要编到疾病本身,而当这个疾病从发生到死亡已经超过一年了,而且疾病也禁止、停止了,而是由于这个病的后移的影响造成的死亡,那么要编码到疾病的晚期效应。 (四)举例说明基本格式的填写 根据这样一个基本的格式,对于因为疾病造成的死亡,和因为损伤中毒造成的死亡,如何填写,自此分别举例说明。 1.首先来看一下疾病的死因链以及填写

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目前国际上共同使用的统一的疾病分类方法,是国际标准分类,它由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负责进行国际疾病分类的修订、推广和应用工作。ICD 的目的是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间收集到的死亡和疾病数据进行系统地记录、分析、解释和比较,其中包括对各人群组一般健康状况的分析,疾病发病和患病的监测以及其有关的其他健康问题。ICD把疾病诊断和其他健康问题的词句转换成字母数字编码,从而易于对数据进行贮存、检索和分析。国际疾病分类是国际标准,是各国进行卫生信息交流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出版一本《世界卫生年鉴》就是以它为标准收列了各国的死亡原因的统计资料。 国际疾病分类的临床目的和意义 1、国内与国际交流 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程要求,它的成员国有义务按照ICD的体系和编码报送卫生情报。我国卫生部每年的卫生统计汇编是按照ICD的分类原则,收集和编辑我国的卫生信息,它包含了大量的医院住院病人信息,是国家卫生状况的反映,也是卫生资源投入,卫生行政管理、决策的依据,甚至对于涉及卫生领域的厂商都是一份珍贵的信息资料。 随着ICD的推广和普及,一些国际会议文章交流、杂志在涉及到疾病的诊断时,要求提供疾病的国际编码,甚至病人转诊时医院提供的病历摘要也被要求填写ICD的疾病编码。 2、医院中的医疗、科研与教学 在病案首页中有大量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信息,这些信息以ICD 疾病分类编码的形式录入电脑数据库中储存,当临床医生需要有关疾病和手术资料时,病案工作人员就是通过ICD的分类系统进行疾病和手术资料的检索和统计的。 3、医院管理的需要 病案中的信息是丰富的,通过疾病分类,可以将信息按不同的用途加以归纳,如:按病种进行检索统计,可了解各病种住院的人数、平均医疗费用、最高或最低医疗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最长或最短的住院天数等,

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考试

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考试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考试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国际,疾病,分类,能力,认证考试,20XX,中国,医院,协会,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20XX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 国际疾病分类技能水平考试(一) 一、填空

1.其他和未特指传染性病因的肠炎、胃肠炎原分类于K5 2.9。新版IcD-10将其分类于A09。 2.疾病分类轴心是分类的尺度(标准),它取自于疾病的某一种特征。 3.编码时对病案进行分析,最低限度应当分析的部分包括病案首页、出院摘要、手术报告、病理组织学报告等。 4.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是对其并发症的分类,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此章最佳主导词分别是妊娠、分娩、产褥期。 5.IcD-10有的肿瘤部位编码在索引的形态学编码之后直接列出,他们是无法区分部位的肿瘤、不区分部位的肿瘤、特殊组织的肿瘤和某些未指出部位的肿瘤。 6.我国对围生期的规定是从妊娠的第28周开始至产后的7整天结束。二、选择题(共5分,每题1分) 1、归类于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一章的是(b) A、肾功能实验异常b、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c、血糖水平升高D、颅内占位性病变 2、禽流感性肺炎被分类于(b) A、传染病与寄生虫病b、呼吸系统疾病c、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 D、消化系统病 3、第二版IcD-10的各章排列是(c) A、严格按照英文字母排序b、完全打乱字母排序c、个别章没有按字母顺序排列D、与第一版一样排序4、“骨疡型中耳炎”的主导词查(D) A、中耳炎b、耳炎c、炎D、骨疽本题要求掌握:“中耳炎”的分

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

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 一、什么是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是对疾病、损伤及死亡等进行同级分类的国际公认标准,是目前疾病分类的黄金标准。 二、国际疾病分类的历史 起源于1853年,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家族分类合作中心不定期进行修订,以更好的满足临床医学的发展,第十次修订本的名称改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世界卫生组织还保留了ICD的简称。 三、ICD在我国使用时间表 1、1987年我国正式使用ICD-9进行疾病与死因统计 2、1993年5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将ICD-9正式列为国家疾病分类代码标准 3、1983年ICD-10开始修订,1989第43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通过,1993 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4、2002年起我国正式使用ICD-10进行疾病与死因统计 5、1999年成立了ICD-10更新顾问委员会对原文版开始修订 6、2005年正式出版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第二版》 四、目的和意义 我国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国,有义务执行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规定,向世界卫生组织报送本国的卫生统计信息。目前卫生部推广实行的病例首页库,是居民健康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实现各级卫生部门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而疾病分类实行统一的标准,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1、国内与国际交流 (1)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要出版一本《世界卫生统计年鉴》,根据ICD分类原则收集各国的死亡原因分类资料。 (2) 国际会议文章、杂志的交流在涉及疾病时,也要求有疾病的国际编码。 (3)病人转诊时医院提供的病历摘要也被要求填写ICD疾病分类编码。 2、医院中的医疗、研究与教学 病案除了医疗参考,更被用于教学和科研,而规范的疾病编码是病案检索的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第10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仍保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 ICD-9与ICD-10区别 首先,分类的名称由“国际疾病分类”改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全书由二卷改为三卷。增加了分类章节,扩大了核心内容,由原来的l7章变为2l章。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病,各章的排列顺序做了适当的调整。其次,ICD-10首次引用了字母编目,由原来的“纯数字编码”改为“字母和数字的混合编码”。ICD-10另一个革新是在某些章接近末尾的类目设立操作后的疾病。再次,ICD-9每章开头的不包括“注释”,在ICD -10扩展用于解释各章的某些内容。ICE-10中将星号信息归纳为82个单纯星号的三位数类目中数供选择使用。 ICD的发展历史 ICD已有110年的发展历史,早在 1891年为了对死亡进行统一登记,国际统计研究所组织了一个对死亡原因分类的委员会进行工作,1893年该委员会主席Jacques Bertillon 提出了一个分类方法《国际死亡原因编目》,此即为第一版。以后基本上为10年修订一次。1940年第6次修订版由世界卫生组织承担该工作,首次引入了疾病分类,并强调继续保持用病因分类的哲学思想。1994年在日内瓦第10次修改版本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目前全球通用的 ICD-10. ICD的分类原理 ICD分类依据疾病的4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理及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每一特性构成了一个分类标准,形成一个分类轴心,因此ICD是一个多轴心的分类系统。 ICD分类的基础是对疾病的命名,没有名称就无法分类。但疾病又是根据他的内在本质或外部表现来命名的,因此疾病的本质和表现正是分类的依据,分类与命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当对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赋予一个编码时,这个编码就是唯一的,且表示了特指疾病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他在分类里的上下左右联系。 ICD的使用方法 (1)ICD的分类编码查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