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应节能减排

农村应节能减排

农村应节能减排
农村应节能减排

农村应该如何节能减排?

(一)切实提高农村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推广,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推广使用节肥、节药、节水、节地和节能等资源节约型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投入品能源消耗,积极推广高效、集约的生态畜禽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推行“区域灌溉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试点,探索农业节水灌溉的运行机制,推广节水种植技术,建立有效的农业节水、节能激励机制,实现农业节水减污,减少氮、磷排放量,减轻农业面源对水体的污染。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步伐,更新淘汰老旧、高能耗的农业、渔业机械,推广节能型柴油机、燃油添加剂和主机余热利用、燃用重油等节能技术产品,降低农业装备能耗;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型住房,巩固和拓展农村生活节能成果。

(二)开展清洁能源工作,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治理工程,实现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达标排放工作目标,加快沼气工程建设进度,推动畜禽规模养殖场与种植业无公害基地的融合,形成“猪—沼—菜(粮、果)”等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太阳能和生物资源利用技术的普及。在传统农业区域开展“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猪圈、改厕所、改厨房),以沼气为纽带,积极推进农户清洁生产。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淘汰“跑、冒、滴、漏”的生产器械,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用量。以“减量化、无害化、高效化”为中心,推广节肥节药技术,进一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提倡增施配方专用肥、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长效氮肥,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控制化肥投入总量、优化施肥施肥结构、科学肥料运筹比例,提高肥料利用率。

(三)加快农业固废物处理工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积极推行秸秆还田,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进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高效率的可持续农业体系,在较大区域内形成生态良性循环。扶持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处理工程,推进乡村清洁示范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实现村容整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国对工业节能减排采取了大量措施,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对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问题与潜力重视程度不够,进展相对缓慢。主要表现在:种植业能源浪费严重,养殖业污染治理空间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刚刚起步等。

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压力,而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农村节能减排水平,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是不断加强宣传引导,倡导能源节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或印制宣传小册子,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科普宣传活动,定期开展农民环境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尤其是乡镇(村)干部的节能环境意识。把农业节能减排的基本知识纳入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努力使节能减排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

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可供农村地区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水电、地热等,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普遍不高,在农村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很少。有关部门应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原则,采取有力的扶持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克服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障碍,大力发展适宜不同区域、不同资源禀赋的农村社区、企业和农户使用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向农民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目前,在部分乡村发展得不错的是秸秆综合利用、沼气建设和有机肥生产。如种、养于一体的循环经济生产规划,即收集畜禽粪便做沼气原料,沼气供冬季温室采暖,沼液可作为液体肥料进行浇施和叶面喷施,沼渣做肥料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还有秸秆机械还田,实施沃土工程;秸秆气化,开发新能源等项目。

三是重视提高资源利用率。据统计,我国农村化肥、农药利用率不足35%,比发达国家低将近20个百分点。据测算,由于多数农户盲目追求高产出,偏施、过量施用化肥现象普遍,导致农业化肥利用率逐年降低,全国农民每年因“白施”化肥损失达百亿元。而化肥是高耗能产品,每生产1吨氮肥平均要消耗1.4吨煤炭。如果能把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减少了1/4的化肥使用量。

因此,要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农业技术,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与服务。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测试结果以及肥料的利用率,调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合理用量和比例,使作物得到全面、合理的养分供应;提倡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中除含有氮、磷、钾和各种中微量元素以外,还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胶体,具有改土保肥等重要作用,可弥补单施化肥所造成的养分单一、易被土壤固定和易淋失等缺点,有利于提高化肥利用率;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淘汰“跑、冒、滴、漏”植保机械,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运用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数量,提高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如推广使用诱虫灯、昆虫性信息素、色板、防虫网等无害化防治技术等。

四是尽快完善农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体系。要提高农业节能减排技术水平,一定的政策保证措施是必要的。很多发达国家制定了这方面的详尽法规,如德国就有对施用有机肥的农户进行补贴的政策。当前,我国急需制定有机肥补贴、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与奖励办法,出台化肥农药税的财政政策等。具体而言,要尽快完善农业各产业节能规范,建立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认证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制订和完善农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严格控制对各种农业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加快研究制定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和生物质经济等。

中国农村节能减排的思考

曹曼王淑宝

1、前言

为了缓解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节能减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节

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规定,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随后又出台配套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表明节能减排工作已在我国各个领域全面开展。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产业,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完成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目标,农村用能数量和质量都呈现急剧增加的趋势,为防止农业现代化走工业现代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出现污染严重和能源短缺的局面,及早探讨农村节能减排的方式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2、农村节能减排的内涵

农村用能和排放主要发生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生产主要包括种植和养殖,消耗的主要是能源肥料,排放的主要是畜禽粪便和农药化肥;生活包括吃穿住行,消耗的主要是食物和能源,能源以秸秆、薪柴为主,排放的主要是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据统计,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不到全国能源消费量的10%,人均能源消费量是全国人均能源消费量的一半,城市家庭用电是农村家庭用电的13-18倍,农村商品能源(煤、石油)的节能空间较小。但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用能量将会快速增加,在城市商品能源得不到满足,和农村新能源原料(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未能很好利用的情况下,农村所需能源应选择自给自足的方式实现。

农村用能和排放废物与城市不同,农村节能减排与城市相比有不同的内涵。城市节能减排以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型社会为主,其内涵是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而农村节能减排的内涵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将农村资源和排放废弃物转化成商品能源。

3、农村用能的趋势

我国正处在从旧农村到新农村、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转变阶段。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现代化农业则以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管理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等为特征。这些转变将对农村用能提出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使用量越来越多,落实“三农”政策,需要更多的能源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

以及新农村建设生活的需要;

(2)农村用能质量越来越高,秸秆、薪柴等直接燃烧不但热能利用效率低,而且污染室内外空气质量,危害身心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农村用能将从传统低级能源转向商品能源和高端清洁能源;

(3)能源使用效率越来越高,农村传统用能方式浪费严重,每年浪费2.3亿tce,可通过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农村能源的自给自足。

4、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

我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基本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新增能源节约和开发能力5000万吨标准煤以上;农村户用沼气发展到4000万户,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4700处;显著提高化肥、农药、用水效率和畜牧、水产健康养殖水平;逐步淘汰一批高耗能老旧农业机械、老旧渔船和装备、落后的乡镇企业工艺和设备等;建立一批循环农业示范区。

我国农村废弃物资源数量种类繁多,畜禽粪便30亿吨/年,秸秆约6亿吨/年,农产品加工副产品1亿吨/年。利用这些废弃物资源转化成能源的主要手段是建设沼气工程,已被国家列为重点投资扶持的项目,农业部08年支持187个大中型沼气工程,各地方拿出1000-5000万支持几个到几十个大中型沼气工程,起作用是:

(1)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农业提供清洁能源。以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出清洁能源沼气,用于发电、户用、车用燃料等,比如利用一个500头规模奶牛养殖场粪污生产的沼气,可满足500户居民日常炊用,如用于发电年发电量可达27万度。

(2)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我国农村历来有家庭养殖的习惯,分散养殖产生了大量畜禽粪污,污染环境,影响健康,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沼气工程将这些废弃物转化成能源和有机肥,并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如以一个200户居民的村子为例,假设每户居民养猪5头,用200m3规模的厌氧发酵产沼气装置即可解决。

(3)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料,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我国有众多农产品生产基地,比如寿光、朝阳等,利用一个万头奶牛牧场沼气工程生产的沼肥,可以满足10万亩以上农业生产基地的用肥需求,可提高食品质量,解决因化肥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总之,农村节能减排可采取就地取材、就地利用的方式,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设能够满足农村用能用肥需要的沼气工程,制定使工程持续发展的政策,使之成为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