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诺贝尔奖(细胞生物学)

诺贝尔奖(细胞生物学)

诺贝尔奖(细胞生物学)
诺贝尔奖(细胞生物学)

1901 贝林格和欧利命:制成白喉抗毒素

1905年现代微生物学的鼻祖Robert(Heinrich Hermann)Koch

1915维尔斯太特:发明了植物染料

1924荷兰病理学空爱因托芬:发现心电特性

1929英国生物学家&霍普金斯荷兰科学家艾克曼:发现维生素

1932英国病理学家艾德里安&谢林顿:发现神经细胞的功能

1939 多马克:发现磺胺

1945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牛津大学的弗洛雷&钱恩:青霉素的发现

1949葡萄牙医学家莫尼斯:开创精神外科学

1955瑞典生物化学家泰奥雷尔:发现机体在有氧条件下利用营养素以产生机体可利用能量

的方式

1962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克里克:揭示了DNA双螺旋结构

1976美国病毒学家Daniel Carleton Gajdusek:证实了Kuru系由slow virus infection

致病

1977美国医学物理学家耶洛&生理学家吉耶曼&内分泌学家沙利:发展放射性免疫检验术

1982约翰·费:研究抗炎药物

1985麦克·布朗&约瑟夫·哥斯丁:研究胆固醇代谢

1991德国生理学家Erwin Neher&Bert Sakmann:发明了「单离子通道记录法」

1992艾德蒙费雪&柯瑞伯:研究肝醣代谢

1993Philip Sharp(美国麻省理工学院)&Richard Roberts(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发现分裂基

1995Edward Lewis&Christiane Nusslein-Volhard&Eric Wieschaus:揭开了胚胎如何由一个

细胞

发育成完美的特化器官

1996杜赫提&瑞士的辛克纳吉:研究组织相容抗原

1997美国加州大学史坦利·布鲁希纳:研究疯牛症病毒

1998美国药理学家罗伯·佛契哥特&费瑞·慕拉德&路伊格纳洛:发现氧化氮在人体循环系统

中扮演传递讯

号的角色

1955瑞典生物化学家泰奥雷尔:发现机体在有氧条件下利用营养素以产生机体可利用能量的

方式

瑞典生物化学家泰奥雷尔(H.Theorell)通过对酶的研究,发现机体在有氧条件下利用营养素以产生机体可利用能量的方式,并因此而获195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2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克里克:揭示了DNA双螺旋结构

生物学家沃森出生于美国。他与克里克一起揭示了DNA 双螺旋结构,并于1962年获得了诺

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美国生物学家沃森、英国学者克里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物模型》,宣告了当代科学中的一个伟大成果,他们发现

了基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

这一重大发现,将生物科学研究从细胞水平上升到了分子水平,诞生了分子生物学这一重要学科。由于揭开了DNA的结构之谜,科学家们有可能把一种生物的遗传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于是产生了今天在农业、生物学中有巨大价值的遗传工程研究。

沃森、克里克的伟大发现,使得分子生物学成为人类认识生命规律的重要方法,并指出了利用生命规律造福人类的广阔前景。许多著名科学家把自这一发现而产生的生物学的重大成就,称之为“生物学的革命”,将它列为20世纪物理学革命之后的一次科学革命。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一起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物学奖。这一发现将会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人们预言,如果认为20世纪是电子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分子生物学时代。1977美国医学物理学家耶洛&生理学家吉耶曼&内分泌学家沙利:发展放射性免疫检验术

美国医学物理学家耶洛(R.S.Yalovo)。他对发展放射性免疫检验术有突出贡献,因此和生理学家吉耶曼内分泌学家沙利共获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2约翰· 费博士:研究抗炎药物

约翰· 费博士是国际知名研究抗发炎药物的鼻祖,并获英国皇室颁封爵位殊荣,他於一九七一年提出阿斯匹灵类药物的作用乃藉由环氧化酵素( COX)的抑制,阻断前列腺素( PGE2)的生成,达到抗炎、止痛的目的,也就是非类固醇抗发炎止痛药( NSAID),因此在一九八二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目前全球阿斯匹灵一年的消耗量高达四十五吨,此药兼具消炎、止痛、退热作用,每天约有上百万人用於关节炎、头痛等病

症的治疗。

1985年布朗与哥斯丁:解开了胆固醇与动脉硬化之关系

虽然胆固醇是细胞用来制造细胞膜、荷尔蒙及胆酸的材料。但是人们一般还是对它没好感,因为它也是导致心脏病的元凶之一。多少年来,我们并不知道胆固醇是如何引起心脏病,一直到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接受体(receptor)的发现,它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有了理论上的解释。诚如时代杂志所作的评语“低密度脂蛋白的接受体的发现,革新了科学家对於胆固

醇的代谢与某些心脏血管疾病的看法"。

布朗与哥斯丁博士从研究一种家族性的血胆固醇过多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开始了此一先驱性的研究工作。他们发现患有此种疾病的小孩比正常的小孩血中胆固醇的含量高出6到10倍,而且这种小孩得心脏病的机会比正常的小孩高出很多。为了追寻其中的原因,他们比较了患者与正常人的皮肤细胞,发现了病源在於患者的细胞表面没有或有不足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接受体。从而他们解开了胆固醇与动脉硬化之关系。

1991年德国的两位生理学家Erwin Neher&Bert Sakmann:单离子通道记录法之发明

1991年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德国的两位生理学家Erwin Neher和Bert Sakmann。其实这对生物物理学界而言并不觉得讶异。因为自1976年他们发明了「单离子通道记录法」(single channel recording or patch clamp recording),即对神经科学及细胞生物学界产生了革

命性的影响。

生物体内的各种细胞由於周遭离子分布的不均匀,因此在平常静止状态时,细胞内所带的电荷是“-"的,而细胞外通常是比较“+"的,这就是所谓的静止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当细胞兴奋时如神经的传导,肌肉的收缩或腺细

胞的分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如Na+ channel)就会打开,让Na+离子由细胞外进入细胞

内产生去极化现象(Depolarization)。

因此要了解神经细胞间讯息的传递及肌肉细胞收缩的原理,首先就是要探讨细胞膜上各种离子通道如何选择性的运送离子。Neher和Sakmann使用微细之玻璃电极紧密地吸附著肌细胞膜而精确测量到单一离子通道的电流变化,使我们更清础离子通道本身开关之机转及调控困素。由於patch clamp技术之发明,使我们对一些疾病之病因有深层的认识。例如cystic fibrosis是由於氯离子通道(chloride channels)产生病变而造成。

同时利用patch clamp之方法,可更精确测量到中枢神经细胞所产生之微小兴奋性神经突电位(miniature excitatory postsynapticpotential(mEPSP))。使我们对脑中记忆和学习

形成过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总之,由於patch clamp方法之发明,使我们更清楚知道细胞膜离子流动及细胞功能之关联。

对於生命之奥妙及疾病病因之探讨,有了划时代的进展。

1992年费雪及&柯瑞伯:发现可逆性蛋白质磷酸化作用为重要之生物调控机制

蛋白蛋是生命体内最重要的成分,细胞的生长有成千成万的蛋白质参与,举凡细胞内的代谢

途径、生长、分化、荷尔蒙的分泌等等,都需要依赖它的相互作用及其严密地调节。其中最重要的调控机转之一,就是可逆性的蛋白质磷酸化作用。每一种酵素、荷尔蒙、生长素及其他有生物活性之蛋白质都有它特有的立体构造,其功能就是依靠此种构造上的特异性来完成。蛋白质上加上一个或多个磷酸根,不但会改变它的立体形状,并且会改变它的表面上电荷,因而就会改变它的功能或表现其他之功能。磷酸化蛋白的量与其显现之功能呈正相关,而它的量则受制於磷酸激(phosphokinase)及去磷酸 (phosphatase)的相对活性。这种蛋白质上的磷酸化及去磷酸化作用如今已成为生物代谢中主要的调控机制。

1992年诺贝尔奖颁给费雪及柯瑞伯的理由主要在表扬他们在五十年代,研究肝醣代谢之一的磷酸化(phoshorylase)时首先发现这种调控机转。

早期他们共同研究肝醣磷酸化 (phosphorylase)在细胞中是如何被磷酸化时发现,肝醣磷酸化 并不是直接被CAMP磷酸化,而是经由另一种激 (phosphorylase kinase)来完成,随後他们又发现这种激 的活性也受到磷酸化的调控,并终於找到了使肝醣磷酸化激活化的

激(phosphorylase kinase kinasee),由於这种酵素的受质(substrate)范围很广,细胞内很多蛋白或酵素都会被它磷酸化故又称之“CA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由於此一划时代的发现,使得蛋白质的磷酸化及去磷酸化作用已为今日生物代谢上最重要的

研究主题。

1993美国Philip Sharp&Richard Roberts发现分裂基因(Split gene)

一直到1977年,生物学家们都以为基因是一个完整而没有间断的DNA片段,其咸基(base)之三联体(triplet)顺序与蛋白质之氨基酸顺序之间有直线而没有间断的相对应关系。这个

理念来自对细菌基因的研究。

然而Sharp和Roberts二个实验室却同时於1977年发现真核生物之基因内有一部份之硷基顺序并不表现在其所控制的氨基酸顺序之上但是成熟的讯息RNA(mature mRNA)的硷基顺序与氨基酸之顺序却有相对的直线性。当以成熟的mRNA与DNA基因相杂交,Sharp和Roberts等发现有些部位的DNA与mRNA不相匹配,自成圈环。究其原因,乃是基因转录(transcribe)时,其硷基皆转录成初级之mRNA(Primary mRNA),而後者则在进一步调制的过程中,将一部份之硷基顺序切除,将余下的部份衔接起来,成为

成熟的mRNA。这个调制的过程称为剪接(splicing)。切除掉的部份不会表现为氨基酸,在DNA基因,这部份称为介入顺序(Intervening sequence),或称为内含子(Intron),而其他部份则称为外显子(Exon)。因此基因是分裂而不连续的,它是由内含子和外显子相间

排列而成的。

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大发现,它彻底的改变了人们原先认定的简单的基因结构。以後人们进一步发现,同一个基因为适应在不同的组织的需求,或在不同发育期的控制,其RNA剪接的方式有时也有所变异,这是基因表现上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1995Edward Lewis&Christiane Nusslein-Volhard&Eric Wieschaus:揭开了胚胎如何由一个

细胞发育成完美的特化器官

199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由三位发育遗传学家共同获得。他们是77岁的Edward Lewis(美国加州理工学院),52岁的Christiane Nusslein-Volhard(德国Max Planck学院)和48岁的Eric Wieschaus(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他们三人的研究揭开了胚胎如何由一个细胞发育成完美的特化器官,如脑和腿的遗传秘密,也树立了科学界对动

物基因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模式。

「此三位科学家突破性的成就,将有助於解释人类先天性畸型」诺贝尔委员会如此宣称,「这些重要基因的突变很可能是造成人类自然流产以及约40%不明究理的畸型的主因」。

Lewis於1930年代的高中时期即著迷於果蝇的自然突变,例如多一对翅膀等等。他於1946年(时年28岁)在加州理工学院开始研究胸节的平衡棒(一种退化的後翅)变成像第二胸节的翅膀,Lewis称这种将身体一部份的构造变成另一相似构造的转变为「同源性的」(homeotic)转变,而其基因则称为「同源基因」(homeotic gene)(Homeosis(同源性)一字源自希腊字homeo- 和 -sis,分别意指「相似」和「状态」)。

Lewis经多年的研究发现有一串的基因控制著果蝇体节的发育。此串基因在染色体上排列的次序-如它们所控制的体节之前後次序。第一个基因控制头部,中间的基因控制腹部,而最後的基因则控制尾部。Lewis发现导致四个翅膀,而非正常的二个翅膀等的惊人突变,其基因其实组合成一串,共同控制著某一部位之发育。多一对翅膀是因为整个体节加倍之故。这种同源性基因引起的突变,尚能使果蝇在触须位置长出脚来或是在眼部长出翅膀等种种变化。

同源基因不仅存在於果蝇,也存在其他动物,包括哺乳类。这些基因的产物皆为基因调控蛋白质。他们彼此相近似,皆包含一段在演化上相当保守的顺序,称为「同源框」(homeobox)顺序,它们规范一段约60个氨基酸,可以与DNA相结合的「同源结构区」(homeodomain)

(简称HOM。在哺乳类则称为Hox)。

目前在果蝇已发现有60种以上的蛋白质在演化上具有同源结构区,它们皆呈现「螺旋缠绕螺旋基本图形」(helix-turn-helix motif),一如细菌的基因调控蛋白质。「他在同源基因的先驱性研究,激发其他科学家在高等生物上寻找相同的基因」委员会如此说。其实身体的

一个小部位,如体节,是个复杂的构造,需要一组相关基因的协调表现。因此某一体位的突变,暗示著一个主调控基因(master regulator gene)的存在。此基因关键性地启闭或选择身体某部位的发育途径,因为它主控著发育过程的一个特殊步骤,并且如同一串小瀑布般地

控制著其後的一联串发育基因的表现。

受到Lewis的启发,Nusslein-Volhard和Wieshaus两人於1978年(时年分别为35及31岁)联手在一年多内,日以月继的,在海德堡的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有系统的搜寻控制胚胎早期发育的起始基因。他们将突变剂搀入食物,喂食雄果蝇,再以之与雌果蝇交配,结果产生了很多死胚胎。有些突变非常特别,例如无肌肉或皮肤由神经细胞所构成。他们进行相当大规模筛选突变的工作,辛苦的用显微镜观察幼蛆,最後整理出胚胎发育5000个重要的基因,及139个必要的基因。此後几年,用上新方法,他们以及其他科学家确认了100个以上,大部份是以前未曾发现,控制胚胎最早发育的基因。这些基因可以分为四大类,经由它们的先後作用,胚胎之构造逐步划分,渐趋复杂,最後形成许多体节。每一体节的分化,则受到「同

源基因」的调控发育成不同的构造。

一个细胞在胚胎所处的位置,对其分化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种位置效应。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皆源自同一个受精卵。他们的基因组(genome)皆相同,但基因的表现则互异。在发育起始,细胞间的差异有些是导因於卵未分裂前细胞质里之物质分布不均匀。Nusslein-Volhard和Wieshaus发现这些物质由四组母体效应基因(maternal-effect genes)所控制。这四组基因控制动物身体发育的基本方案:背部相对於腹部,内胚层相对於中胚层或外胚层,生殖细胞相对於体细胞,以及头部相对於尾部。因为源自於母体,故亦称为卵极

性基因(egg-polarity genes)。

它们的控制作用,是经由产生一些基因调控蛋白,并在卵及初期胚胎中呈阶梯式的不匀分布,从而导致不同位置的细胞,接受到不同的发育信息,并进而影响其後的发育。果蝇和线虫的发育基因也绝大部份被发现在其他动物身上,包括脊椎动物。相对应的基因也有相对应的发育功能,显示在演化上动物发育的基本机制仍然保存,并不因为外表体型因演化而变得不可

认别而有所改变。

经由本届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及其他科学家难辛的先驱奠基,发育遗传学之研究,由果蝇而线虫而老鼠,由形态而分子结构,已经渐渐开花结果。敲开人类发育遗传秘密的大门,并应用

到人类疾病的诊断将指日可待。

1996年杜赫提&瑞士的辛克纳吉:研究组织相容抗原

一九九六年诺贝尔奖生理与医学奖,由两位免疫学研究工作者共同获得,他们分别为澳洲籍的杜赫提(Peter C. Doherty)和瑞士的辛克纳吉(Rolf M. Zinkernagel),以表彰他们在

二十年前的一项重大免疫学研究成果。

杜赫提生於1940年,目前任职於美国田纳西州曼非斯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他在澳洲完成硕士学位之後,於1970年获得苏格兰爱丁堡大学之博士学位,两年後回到家乡,进入坎培拉约翰克汀医学研究中心(John Curtin School of Medical Research)。

辛克纳吉,1944年生,目前任教於苏黎士大学兼免疫学研究所所长。他在1973年初,千里迢迢从瑞士来到约翰克汀医学研究院,由於院内空间不足,两人被安排使用同一实验室,因此促成他们在往後二年间之合作,完成了如今得奖的重大研究发现。

在1970年代初期,免疫学家已经知道淋巴细胞能破坏并清除外来的病源菌,以及体内被感染的细胞,而未受感染的健康细胞则不受影响。当时并知道具有保护能力的淋巴细胞可分为T 细胞和B细胞,其中B细胞产生的抗体能辨识及消灭细菌之类的微生物,但是T细胞如何辨认被微生物〈例如病毒〉感染的细胞而加以清除消灭,这方面的机制则混沌未明。在彼时,针对组织器官移植的研究显示,排斥现象是由於T细胞和移植器官的主要组织相容抗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作用而造成。除此之外,对於组织相容抗原的正常

功能却不清楚。

杜赫提和辛克纳吉的研究对组织相容抗原在免疫作用的角色加以明确定位,并且为往後研究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作用机转提供一正确方向。他们当时想探讨的问题是:T 细胞如何保护实验小鼠对抗一种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CMV)之感染?小鼠在感染病毒之後会产生杀手T细胞(cytotoxic T cells)来毒杀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他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是杀手T 细胞只会毒杀表现相同组织相容抗原之感染细胞,换言之,两种细胞之间的作用具有组织相容抗原限制性。这项看似简单的实验设计,所获得的结果却为免疫学开启一页新史,具有攻击性的T 细胞不仅是认得病毒所带的抗原,时至今日,延伸而来之分子结构的相关研究,使得这种作用机制呈献更清晰的蓝图。

目前已经知晓T细胞辨认的是病毒的一小段胜 (peptide),这段胜 附著在主要组织相容抗原而被表现在细胞表面,这方面的资讯对於疫苗的研发提供相当重要的根基。

这两位新科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是基础研究对临床医学贡献之极佳例证。除了上述对传染病免疫力之了解以及疫苗的开发外,同理也可被用於发展癌症疫苗的基础,此外对於自体免疫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亦提供了较明确的探究方向。

1997美国加州大学史坦利·布鲁希纳:研究疯牛症病毒

1997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发给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史坦利·布鲁希纳 (Stanley Prusiner) 教授。这项殊荣是肯定布鲁希纳教授在研究引起人类脑神经退化而成痴呆的古兹菲德-雅各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CJD) 病原体的贡献。

其实与 CJD 相类似的疾病还有人类的古鲁症 (Kuru)、GSS 氏病(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 disease)、山羊和绵羊的羊搔痒病 (scraple) 以及牛群中的狂牛病 (mad cow disease) 。它们都是由类似病原体所引起脑神经退化,而产生的疾病。普鲁西纳认为,将来可以发展安定正常病原素的构造的药,预防病原素病,阻止它变形;或者乾脆把病原素的基因剔除(knock out),不要它。他已经在动物初步证明,剔除掉这基因,并不影响动物的健康,但这还得长期而谨慎的观察。

自 1987 年以来,布鲁希纳是继利根川进 (Susumu Tonegawa) 之後单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过去五十年也只有十人享有单人获得医学奖的殊荣,更显示出布鲁希纳卓越的贡献。现年五十五岁,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物化学授,从事生化、神经和病毒的研究工作。当1972年,他的一个病人死於古兹菲德雅-各氏病而束手无策,他便利至找出这病原体的谜。

1998美国药理学家罗伯·佛契哥特&费瑞·慕拉德&路伊格纳洛:发现氧化氮是一种可以传

递信息的气体

美国药理学家罗伯·佛契哥特、费瑞·慕拉德及路伊格纳洛等三人荣获今年诺贝尔医学奖,得奖成就是共同发现空气中的污染源氧化氮在人体循环系统中扮演传递讯号的角色。他是共同发现空气中的污染源氧化氮在人体循环系统中扮演传递讯号的角色。他们的发现导致对许多新药的研发,包括壮阳药Viagra(伟哥)的问世。

诺贝尔委员会在给奖颂词中说,三人的这项研究结论「带动全球各地众多不同实验室朝气蓬勃的研究活动」。评审团表示:「这是首度发现一种气体可在人体中成为讯号分子。」颂词中说:「在氮燃烧时所形成的普通污染物氧化氮,竟对人体器官行使重要的功能,这项发现令人惊讶。」这项结论可说敞开氧化氮用途的大门,「它可作为对抗污染的武器,也可成为血压的调节器,或看管血液分流到不同器官。」氧化氮是一种气体,可在有机体传输讯号,使讯息从人体某一部份传至其他部份,并调节血压与血液的流通。对其运作的了解导致

对许多新药的研发。

负责遴选的瑞典卡洛琳斯卡研究所表示,这项发现的重要性尤其显现在治疗心脏疾病、休克、肺病、癌症,以及对抗性无能的新药发展上。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病毒学家米雪桑女士说:

「得知氧化氮是一种松驰因子是很重要的贡献。」

现年八十二岁的佛契哥特是纽约州立大学的药理学家,他在一九八○年即建立血管会膨涨或变宽的理论,因为表面细胞会制造一种不知名的讯号分子,使光滑的肌肉细胞放松。

六十二岁的慕拉德现任休斯顿德州大学医学院的药理学家,他分析甘油三硝酸脂及相似物质如何影响血管,一九七七年发现它们会释放出氧化氮,令光滑肌肉细胞松弛。

五十七岁的伊格纳洛为加州大学洛衫矶分校医学院的药理学家,他加入找寻不知名讯号分子的研究,经过一系列独立的杰出分析,及与佛契哥特的合作,最後发现氧化氮。伊格纳洛的

研究导致「威而钢」的发明及运用。

三人在十二月十日的颁奖典礼上将各获一只金质奖章及平分一张七百六十万瑞典币(九十三

万八千美元)的支票。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RNA干扰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

的新疗法。

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特。他们发现了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开辟了途径。

2000年,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

他们在研究脑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

这三位科学家是因为“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而获得这一殊荣的。这些发现导致了一种通常被人们称为“基因打靶”的强大技术。这一国际小组通过利用胚胎干细胞在老鼠身上引入特定基因修饰。

卡佩西出生于意大利,他现在是美国公民,埃文斯和史密西斯都出生在英国,埃文斯是英国人,史密西斯目前是美国公民。三位科学家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的奖金。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2008年10月6日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享有奖金的一半)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两人分享另外一半奖金)。

其中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因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获此殊荣,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此殊荣。

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卡罗尔?格雷德以及杰克?绍斯塔克共同获得该奖项。获奖原因是“发现端粒(Telomere)和端粒酶(Telomerase)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评审委员会形容发现“解决了生物学的重要课题”。

化学奖:美国科学家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和托马斯.施泰茨,以及以色列科学家阿达.尤纳斯。获奖原因是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6年物理学奖得主

物理学奖 美国,布拉顿(WalterHouserBrattain1902-1987),研究半导体、发明晶体管 获奖理由:因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了晶体管效应,与肖克利和巴丁分享了195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简历 布拉顿(Brattain,WalterHouser)美国物理学家。1902年2月10日生于中国(父母是美国人)厦门。布拉顿的少年时期是在牧场上度过的。他1924年毕业于惠特曼学院(在华盛顿州沃拉沃拉),192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同年,他进入贝尔电话实验室,成为一名物理学研究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那里从事潜艇磁探测的工作。他同肖克利和巴丁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7年,他接受惠特曼学院的聘请,担任了自己母校的教授。 美国,巴丁(JohnBardeen1908-1991),研究半导体、发明晶体管 生平 1908年5月23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城,1923年入威斯康星大学电机工程系就学,毕业后即留在该校担任电机工程研究助理。1930-1933年在匹兹堡海湾实验研究所从事地球磁场及重力场勘测方法的研究。1928年获威斯康星大学理学士学位,1929年获硕士学位。1936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1933年到普林斯顿大学,在E·P·维格纳的指导下,从事固态理论的研究。1935-1938年任哈佛大学研究员。1936年以《金属功函数理论》的论文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38-1941年任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41-1945年在华盛顿海军军械实验室工作,1945-1951年在贝尔电话公司实验研究所研究半导体及金属的导电机制、半导体表面性能等基本问题。1947年和其同事W·H·布喇顿共同发明第一个半导体三极管,一个月后,W·肖克莱发明PN结晶体管。这一发明使他们三人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并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方向与获奖情况 1951年迄今,他同时任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和电机工程系教授。他和L·N·库珀、J·R·施里弗合作,于1957年提出低温超导理论(BCS理论),为此,他们三人被授予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同一领域(固态理论)中,一个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晚年他研究如何用简单而基本的成分理解大自然非常复杂的性质,对整个近代理论物理学发展提出明确的见解。1980年他发表题为《物质结构的概念统一》的总结性论文,强调相同的基本物理概念可以广泛地用于表面上似乎悬殊的各个问题上,包括固体、液晶、核物质、高能粒子等领域。 巴丁发明了晶体管.1956年和肖拉克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72年巴丁,库柏,施里弗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巴丁于1991年1月30日上午8时45分去世 美国,肖克利(WilliamBradfordShockley1910-1989),研究半导体、发明晶体管 发明创造 获奖理由:因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了晶体管效应,与巴丁和布拉顿分享了1956年度

诺贝尔生物学奖历届得主

诺贝尔生物学奖的历届得主 历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名单 时间获奖人及国籍获奖原因 1901年 E . A . V . 贝林(德国人)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1902年 R.罗斯(英国人)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年 N.R.芬森(丹麦人)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 I.P.巴甫洛夫(俄国人)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905年 R.柯赫(德国人)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年 C.戈尔季(意大利人) 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1907年 C.L.A.拉韦朗(法国人)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 P.埃利希(德国人)、 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 E.T.科歇尔(瑞士人)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年 A.科塞尔(德国人)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 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1912年 A.卡雷尔(法国人)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 C.R.里谢(法国人)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年 R.巴拉尼(奥地利人)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9年 J.博尔德特(比利时人)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1920年 S.A.S.克劳(丹麦人)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2年 A.V.希尔(英国人)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 迈尔霍夫(德国人)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年 F.G.班廷(加拿大) 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发现胰岛素 1924年 W.爱因托文(荷兰人)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6年 J.A.G.菲比格(丹麦人)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1927年 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年 C.J.H.尼科尔(法国人)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年 C.艾克曼(荷兰人)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

有关细胞生物学的历届诺贝尔奖

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对蛋白质与核酸得研究为细胞化学做出了贡献 科塞尔发现核素就是蛋白质与核酸得复合物.她小心地水解核酸,得到了组成核酸得基本成分:鸟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与胞嘧啶,还有些具有糖类性质得物质与磷酸。确定了核酸这个生物大分子得组成之后,随之而来得问题就是这些物质在大分子中得比例,它们之间就是如何连接得。斯托伊德尔(H、Steudel)找到了前一个问题得答案.通过分析,她发现单糖、每种嘌呤或嘧啶碱基、磷酸得比例为1∶1∶1。科塞尔及其同事发现,如果小心地水解核酸,糖基团与含氮得基团就是连在一起得。科塞尔还对核酸与蛋白质得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她发现有些物种得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比较紧密,有些则比较松散. 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了核酸得分子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得作用1951年,美国一位23岁得生物学博士沃森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她也受到薛定谔《生命就是什么》得影响。克里克同她一见如故,开始了对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结构得合作研究。她们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凭借物理学优势,又不受传统生物学观念束缚,常以一种全新得视角思考问题。她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与借鉴当时也在研究DNA分子结构得鲍林、威尔金斯与弗兰克林等人得成果,结果不足两年时间得努力便完成了DNA分子得双螺旋结构模型。沃森与克里克在1953年4月25日得《自然》杂志上以1000多字与一幅插图得短文公布了她们得发现。在论文中,沃森与克里克以谦逊得笔调,暗示了这个结构模型在遗传上得重要性:“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我们所推测得特殊配对立即暗示了遗传物质得复制机理."在随后发表得论文中,沃森与克里克详细地说明了DNA双螺旋模型对遗传学研究得重大意义:(1)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得自我复制.这个“半保留复制”得设想后来被马修·麦赛尔逊(Matthew Meselson)与富兰克林·斯塔勒(FranklinW、Stahl)用同位素追踪实验证实。(2)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就是如何携带遗传信息得。(3)它能够说明基因就是如何突变得。基因突变就是由于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这样得变化可以通过复制而得到保留。196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汇总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 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 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 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荷兰 “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彼得·塞曼荷兰 1903年亨利·贝克勒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 共同研究” 玛丽·居里法国 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1905年菲利普·爱德华·安 东·冯·莱纳德 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意大利 “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 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1911年威廉·维恩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 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 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国 “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 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 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 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1922年尼尔斯·玻尔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 1924年卡尔·曼内·乔奇·塞格 巴恩 瑞典“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奖项

细胞生物学作业 ——从2005年到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有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医科大学的卡罗琳学院负责评选,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举行。 我认为从2005年到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年份分别是: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2005年: 获奖原因: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 获奖人物及介绍:巴里·马歇尔、罗宾·沃伦 巴里·马歇尔,出生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卡尔古利,澳大利亚医师,西澳大利亚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教授。罗宾·沃伦,珀斯皇家医院病理学家。 认为该奖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理由: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即原核生物,这两位科学家发现幽门螺杆菌后,一定仔细研究了它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发现了它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因此与细胞生物学中的原核细胞内容有关。 获奖经历: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都对胃炎感兴趣,他们一起研究了与胃炎一起出现的幽门螺杆菌。1982年,他们做出了幽门螺杆菌的初始培养体,并发展了关于胃溃疡和胃癌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假说。但当时的科学家和医生们不相信会有细菌生活在酸性很强的胃里。1984年,在弗里曼特尔医院,马歇尔教授完成了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之间的柯霍假设。2005年,卡罗琳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马歇尔博士和他的长期合作伙伴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它们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 获奖意义:幽门螺杆菌及其作用的发现,打破了当时已经流行多年的人们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错误认识,被誉为是消化病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的革命。由于他们的发现,溃疡病从原先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剂就可治愈的疾病,大幅度提高了胃溃疡等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 2007年: 获奖原因:在利用胚胎干细胞引入特异性基因修饰的原理上的发现 获奖人物及介绍:马里奥·卡佩奇、马丁·埃文斯、奥利弗·史密斯 马里奥·卡佩奇是一位出生于意大利的美国分子遗传学家,目前是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与生物学的杰出教授。马丁·埃文斯是一位英国科学家,现为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校长。奥利弗·史密斯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遗传学家,现为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认为该奖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理由:马里奥·卡佩奇、马丁·埃文斯、奥利弗·史密斯这三位

与生物学有关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是诺贝尔奖的一个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每年于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诺贝尔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1901年:雅克布斯·范托夫,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亚米尔·费歇尔,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7年:爱德华·布赫纳,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15年:理查德·威尔施泰特,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8年:弗里茨·哈伯对合成氨的研究 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对放射性物质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9年:亚瑟·哈登, 汉斯·奥伊勒-克尔平对糖类发酵以及发酵酶研究和探索 1930年:汉斯.费歇尔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 1937年:沃尔·诺曼·霍沃思,保罗·卡勒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以及对类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理查德·库恩,对类胡罗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9年:阿道夫·弗雷德里希·Johann·布特南特, 利奥波德·Ruzicka 对性激素的研究以及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6年:詹姆士·Batcheller·萨姆纳,约翰·霍华德·那斯罗蒲,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发现了酶可以结晶以及在生产纯酶和病毒蛋白质方面所作的准备工作 1947年:罗伯特·鲁宾逊爵士对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阿纳·威廉·考里恩·蒂塞利乌斯对电泳现象的研究和对吸附作用的分析 1955年:文森特·杜·维格诺德对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7年:亚历山大·罗伯塔斯·托德男爵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的结构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研究了蛋白质,特别是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有关细胞生物学的历届诺贝尔奖

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为细胞化学做出了贡献 科塞尔发现核素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物。他小心地水解核酸,得到了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鸟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还有些具有糖类性质的物质和磷酸。确定了核酸这个生物大分子的组成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物质在大分子中的比例,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斯托伊德尔( H. Steudel )找到了前一个问题的答 案。通过分析,他发现单糖、每种嘌呤或嘧啶碱基、磷酸的比例为 1 : 1 :1。科塞尔及 其同事发现,如果小心地水解核酸,糖基团与含氮的基团是连在一起的。科塞尔还对核酸与蛋白质的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他发现有些物种的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比较紧密,有些则比较松散。 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了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1951年,美国一位23岁的生物学博士沃森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他也受到薛定谔《生命是什么》的影响。克里克同他一见如故,开始了对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 分子结构的合作研究。他们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凭借物理学优势,又不受传统生物学观念束缚,常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DNA分子结构的鲍林、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结果不足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4月25日的《自然》杂志上以1000多字和一幅插图的短文公布了他们的发现。在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以谦逊的笔调,暗示了这个结构模型在遗传上的重要性:“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我们所推测 的特殊配对立即暗示了遗传物质的复制机理。”在随后发表的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详细地说明了DNA双螺旋模型对遗传学研究的重大意义:(1)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这个“半保留复制”的设想后来被马修?麦赛尔逊( Matthew Meselson )和富兰克林?斯塔勒(Franklin W. Stahl )用同位素追踪实验证实。(2)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是如何携带遗传信息的。(3 )它能够说明基因是如何突变的。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八)】1983年物理学奖

1983年12月10日第八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昌德拉塞卡因对恒星结构方面的杰出贡献、美国科学家福勒因与元素有关的核电应方面的重要实验和理论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是一位印度裔美国籍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在1983年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而与另一位美国体物理学家威廉·艾尔弗雷德·福勒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也是另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拉曼的亲戚。钱德拉塞卡从1937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任职,直到1995年去世为止。他在1953年成为美国的公民。钱德拉塞卡兴趣广泛,年轻时曾学习过德语,并读遍自莎士比亚到托马斯·哈代时代的各种文学作品。 人物简介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Chandrasekhar,1910年10月19日 —1995年8月15日),在恒星内部结构理论、恒星和行星大气的辐射转移理论、星系动力学、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宇宙磁流体力学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1983年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另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拉曼的亲戚。 他一生中写了约四百篇论文和诸多书籍。他兴趣广泛,年青时曾学习德语,读遍自莎士比亚到托马斯·哈代的文学作品。 1937年起钱德拉塞卡在芝加哥大学工作,1953年取得美国国籍。晚年他曾研读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并写了《Newton'sPrincipiafortheCommonReader》。此书出版后不久他便逝世了。 他算过白矮星的最高质量,即钱德拉塞卡极限。所谓“钱德拉塞卡极限”是指一颗白矮星能拥有的最大质量,任何超过这一质量的恒星将以中子星或黑洞的形式结束它们的命运。 人物生平 钱德拉塞卡于1910年出生在英属印度旁遮普地区拉合尔(现在的巴基斯坦),在家中排名第3,父亲为印度会计暨审计部门的高阶官员。 钱德拉塞卡的父亲也是一位技术娴熟的卡纳蒂克音乐(Carnaticmusic)演奏者与一些音乐学著作的作者。他的母亲则是一位知识份子,并曾将亨利克·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翻译成泰米尔语。 钱德拉塞卡起初在家中学习,后来则进入清奈的高中就读(1922年至1925年间)。他在1925年至1930年进入了清奈的院长学院(PresidencyCollege),并获得学士学位。钱德拉塞卡在1930年7月获得印度政府的奖学金,于是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他后来进入剑桥三一学院就读,并成为劳夫·哈沃德·福勒(RalphHowardFowler)的学生。在保罗·狄拉克的建议下,钱德拉塞卡花费一年的时间在哥本哈根进行研究,并且认识了尼尔斯·玻尔。 钱德拉塞卡在1933年夏天获得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并且在当年十月成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1933年-1937年),他在这段时期认识了天文学家亚瑟·爱丁顿与爱德华·亚瑟·米尔恩(EdwardArthurMilne)。 钱德拉塞卡在1936年与LalithaDoraiswamy结婚。 学术生涯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1930年毕业于印度马德拉斯大学,1933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学位。 1930~193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理论物理。

诺贝尔奖及生物学发展

诺贝尔奖与生物学的发展 一、诺贝尔化学奖与生物化学的发展——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物质基础和阐明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 )(包括酶门科学。科学家深入到生命体的深层结构,探明构成有机体的蛋白质与带有遗传信息的核酸的组成、结构以及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代谢作用。现在,科 学家们已可以从分子的水平上研究和解释生命现象。 在1917) 毕希纳 (1860~德国生物化学家 发酵罐内,酶使麦芽等发酵,生产出啤酒年发现引起发酵的物质是酶,从而把酵母细胞的生命活力与酶的 1897 1907年获奖。化学作用联系起来,建立了酶化学。于

1987) 显微镜下的胰蛋白酶1955) ~诺思罗普 (1891~萨姆纳 (1887 美国生物化学家美国生物化学家 年分离和提纯了胃蛋白酶、诺斯罗普年首次提纯了酶,19291926萨姆纳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他们证明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于 1946 年获奖。1 / 19 托德 (1907~1997) 酶是由数千个原子组成的非常复杂的化学物质。 英国生物化学家图为一个溶菌酶分子的模型。 首先发现并合成了核苷酸单体,证实其具有遗传特性,他还发现了核苷酸辅酶的结构。于 1957 年获奖。他的研究为揭开生命起源之谜开辟了道路。 康福思(1917~)澳大利亚裔英国化学家 60年代证明酶是一种催化效能很高的生物催化剂,某一种酶只能对某一类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于1975年获奖。他为发展立体化学和阐明生物体内许多

复杂的化学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 / 19 斯科 (1918~ ) 沃克 (1941~ ) 博耶 (1918~ ) 丹麦生物化学家英国化学家美国生物化学家 1957 年斯科发现了钠+、钾+-腺苷三磷酸酶; 1964至1981年博耶、沃克先后发现并阐明了腺苷三磷酸酶合成的基本酶学机制。这一成果发现了人体细胞内负责贮藏和转输能量的“离子传输酶”,从而揭开生命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奥 秘。三人于1997年获奖。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子的发现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子的发现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柏林大学的普朗克(Max KarlErnst Ludwig Planck ,1858—1947),以承认他发现能量子对物理学的进展所作的贡献。 1895年前后,普朗克正在德国柏林大学当理论物理学教授,由于鲁本斯(H.Rubens )的介绍,经常参加以基本量度基准为主要任务的德国帝国技术物理研究所(Physikalisch Technische Reichsanstalt ,简称PTR )有关热辐射的讨论。这时PTR 的理论核心人物维恩(W.Wien )因故离开PTR ,PTR 的实验研究成果需要有理论研究工作者的配合,普朗克正好补了这个空缺。 维恩在1893年提出了关于辐射能量分布的定律,即著名的维恩分布定律: T a e b u --=5λ 其中u 表示能量随波长λ分布的函数,也叫能量密度,T 表示绝对温度,a ,b 是两个任意常数。 维恩分布定律发表后引起了物理学界的注意。实验物理学家力图用更精确的实验予以检验;理论物理学家则希望把它纳入热力学的理论体系。普朗克认为维恩的推导过程不大令人信服,假设太多,似乎是凑出来的。于是从1897年起,普朗克就投身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他企图用更系统的方法以尽量少的假设从基本理论推出维恩公式。经过二三年的努力,终于在1899年达到了目的。他把电磁理论用于热辐射和谐振子的相互作用,通过熵的计算,得到了维恩分布定律,从而使这个定律获得了普遍的意义。 然而就在这时,PTR 成员的实验结果表明维恩分布定律与实验有偏差。1899年卢梅尔(O.R.Lummer )与普林舍姆(E.Pringsheim )向德国物理学会报告说,他们把空腔加热到800K ~1400K ,所测波长为0.2μm ~6μm ,得到的能量分布曲线基本上与维恩公式相符,但公式中的常数,似乎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第二年2月,他们再次报告,在长波方向(他们的实验测得8μm )有系统偏差。 根据维恩公式,应有:lnu=ln (bλ-5)T a λ- 从而lnu ~T 1曲线应为一根直线。但是,他们却发现温度越高,偏离得越厉害。 接着,鲁本斯和库尔班(F.Kurlbaum )将长波测量扩展到5.2μm 。他们发现在长波区域辐射能量分布函数(即能量密度)与绝对温度成正比。 普朗克刚刚从经典理论推导出的辐射能量分布定律,看来又需作某些修正。正在这时,瑞利(Lord Rayleigh )从另一途径也提出了能量分布定律。

诺贝尔奖与生物学的发展

诺贝尔奖与生物学的发展- 返回 - 一、诺贝尔化学奖与生物化学的发展——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物质基础和阐明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科学家深入到生命体的深层结构,探明构成有机体的蛋白质(包括酶)与带有遗传信息的核酸的组成、结构以及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代谢作用。现在,科学家们已可以从分子的水平上研究和解释生命现象。 毕希纳 (1860~1917) 德国生物化学家在发酵罐内,酶使麦芽等发酵,生产出啤酒 1897年发现引起发酵的物质是酶,从而把酵母细胞的生命活力与酶的化学作用联系起来,建立了酶化学。于1907年获奖。 萨姆纳 (1887~1955) 诺思罗普(1891~1987) 显微镜下的胰蛋白酶

美国生物化学家美国生物化学家 萨姆纳1926年首次提纯了酶,诺斯罗普1929年分离和提纯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他们证明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于1946年获奖。

托德 (1907~1997) 酶是由数千个原子组成的非常复杂的化学物质。 英国生物化学家图为一个溶菌酶分子的模型。 首先发现并合成了核苷酸单体,证实其具有遗传特性,他还发现了核苷酸辅酶的结构。于 1957 年获奖。他的研究为揭开生命起源之谜开辟了道路。 康福思(1917~)澳大利亚裔英国化学家 60年代证明酶是一种催化效能很高的生物催化剂,某一种酶只能对某一类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于1975年获奖。他为发展立体化学和阐明生物体内许多复杂的化学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斯科 (1918~ ) 沃克 (1941~ ) 博耶 (1918~ ) 丹麦生物化学家英国化学 家美国生物化学家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威廉·康拉德·伦琴 德国 “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 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 1902年 亨得里克·洛仑兹 荷兰 “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 彼得·塞曼 荷兰 1903年 亨利·贝克勒 法国 “发现天然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 法国 “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 玛丽·居里 法国 1904年 约翰·威廉·斯特拉 斯 英国 “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1905年 菲利普·爱德华·安 东·冯·莱纳德 德国 “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年 约瑟夫·汤姆孙 英国 "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07年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美国 “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1908年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法国 “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1909年 古列尔莫·马可尼 意大利 “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 卡尔·费迪南德·布 劳恩 德国 1910年 范德华 荷兰 “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 威廉·维恩 德国 “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1912年 尼尔斯·古斯塔 夫·达伦 瑞典 “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

1913年 海克·卡末林·昂内 斯 荷兰 “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 1914年 马克斯·冯·劳厄 德国 “发现晶体中的X 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 威廉·亨利·布拉格 英国 “用X 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威廉·劳伦斯·布拉 格 英国 1917年 查尔斯·格洛弗·巴 克拉 英国 “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 1918年 马克斯·普朗克 德国 “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1919年 约翰尼斯·斯塔克 德国 “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 夏尔·爱德华·纪尧 姆 瑞士 “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 1921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国 “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1922年 尼尔斯·玻尔 丹麦 “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 1923年 罗伯特·安德鲁·密 立根 美国 “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 1924年 卡尔·曼内·乔 奇·塞格巴恩 瑞典 “他在X 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 1925年 詹姆斯·弗兰克 德国 “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 古斯塔夫·赫兹 德国 1926年 让·佩兰 法国 “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1927年 阿瑟·康普顿 美国 “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成就汇总

若雷斯·阿尔费罗夫 2000 年赫伯特·克勒默杰克·基尔比埃里克·康奈尔2001 年卡尔·威曼沃尔夫冈·克特勒雷蒙德·戴维斯 2002 年小柴昌俊里卡尔多·贾科尼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 2003 年维塔利·金兹堡安东尼·莱格特戴维·格罗斯 2004 年戴维·普利策弗朗克·韦尔切克 2005 罗伊·格劳伯俄罗斯德国美国美国美国德国美国日本美国俄罗斯俄罗斯英国美国美国美国美“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 “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 “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 射线源的发现” “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 “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 “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 年约翰·霍尔特奥多尔·亨施 2006 年约翰·马瑟乔治·斯穆特艾尔伯·费尔彼得·格林贝格小林诚 2008 年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高锟 2009 年威拉德·博伊尔乔治·史密斯安德烈·海姆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布莱恩·施密特国美国德国美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日本美国英国美国美国荷兰英/ 俄澳大利亚美国“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发现巨磁阻效应”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 “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2007 年“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 “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 “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 2010 年“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3] 2011 “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 亚当·里斯 索尔·珀尔马特塞尔日·阿罗什大卫·维因兰德彼得·希格斯 2013 弗朗索瓦·恩格勒赤崎勇 2014 天野浩中村修二 2015 梶田隆章阿瑟·B·麦克唐纳 2016 戴维·索利斯迈克尔·科斯特利茨邓肯·霍尔丹美国法国美国英国比利时日本日本美国日本加拿大英/美英/美英国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该发现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 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4] “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 2012 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5]

历年与生物有关的诺贝尔奖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贝林(Emil von Behring)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德国科学家费雪(Emil Fischer)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罗斯(Ronald Ross)因发现疟原虫通过疟蚊传入人体的途径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3年,丹麦科学家芬森(Niels Ryberg Finsen)因光辐射疗法治疗皮肤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4年,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Ivan Pavlov)因消化生理学研究的巨大贡献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5年,德国科学家科赫(Robert Koch)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6年,意大利科学家戈尔吉(Camillo Golgi)和西班牙科学家拉蒙·卡哈尔(Santiago Ramóny Cajal)因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L.Buchner)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阿方·拉瓦拉(Alphonse Laveran)因发现疟原虫在致病中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8年,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Hya Mechaikov)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9年,瑞士科学家柯赫尔(Theodor Kocher)因对甲状腺生理、病理及外科手术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0年,俄国科学家科塞尔(Albrecht Kossel)因研究细胞化学蛋白质及核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1年,瑞典科学家古尔斯特兰(Allvar gullstrand)因研究眼的屈光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2年,法国医生卡雷尔(Alexis Carrel)因血管缝合和器官移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3年,法国科学家里歇特(Charles Richet)因对过敏性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4年,奥地利科学家巴拉尼(Robert barany)因前庭器官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5年,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Richard Willstatter)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年,1917年,1918年,(无)1919年,比利时科学家博尔德(Jules Bordet)因发现免疫力,建立新的免疫学诊断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0年,丹麦科学家克罗格(August Krogh)因发现毛细血管的调节机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1年,(无) 1922年,英国科学家希尔(Archibald V.Hill)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Otto Meyerhof)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3年,加拿大科学家班廷(Frederick G.Banting)、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John Macleod)因发现胰岛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4年,荷兰科学家埃因托芬(Willem Einthoven)因发现心电图机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5年,(无) 1926年,丹麦医生菲比格(Johannes Fibiger)因对癌症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7年,德国科学家维兰德(Heinrich Wieland)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地利医生尧雷格(Julius Wagner-Jauregg)因研究精神病学、治疗麻痹性痴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8年,德国科学家温道斯(Adolf Windaus)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尼科尔(C.J.H.Nicole)因对斑疹伤寒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9年,英国科学家哈登(Arthur Harden)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Hans Yon Euler-Chelpin)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荷兰科学家艾克曼(Christiaan Eijkman)因发现防治脚气病的维生素B1、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Sir Frederick Hopkins)因发现促进生命生长的维生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0年,德国科学家费歇尔(Hans Fischer)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兰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因研究人体血型分类、并发现四种主要血型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1年,德国科学家瓦尔堡(Otto Warburg)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及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的成就

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的成就 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大学的钱德拉塞卡尔(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l0—1995),以表彰他对恒星结构和演变有重要意义的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另一半授予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加州理工学院的W.A.福勒(William AlfredFowler,1911—1995),以表彰他对宇宙中化学元素的形成有重要意义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钱德拉塞卡尔是另一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拉曼(SirChandrasekhara Venkata Raman)的外甥,1910年10月19日出生于巴基斯坦的拉合尔,1930年毕业于印度马德拉斯大学,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和任教。1937年移居美国。 钱德拉塞卡尔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白矮星①理论。 白矮星的特性是大约在1915年由美国天文学家亚当斯(W.S.Adams)发现的。1925年英国物理学家R.H.福勒(R.H.Fowler)用物质简并假说解释了白矮星的巨大密度。物质简并假说称,电子和电离的核在极大的压力下组成高度密集的物质。1926年爱丁顿(A.S.Eddington )建议,氢转变为氦是恒星能量的可能泉源,这就为恒星演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1930年—1936年,钱德拉塞卡尔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工作期间,就投入到了白矮星的研究之中。他找到了决定恒星生命的基本参数,通过应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利用简并电子气体的物态方程,为白矮星的演化过程建立了合理的模型,并作出了如下预测: 1.白矮星的质量越大,其半径越小; 2.白矮星的质量不会大于太阳质量的1.44倍(这个值被称为钱德拉塞卡尔极限); 3.质量更大的恒星必须通过某些形式的质量转化,也许要经过大爆炸,才能最后归宿为白矮星。 钱德拉塞卡尔的理论解释了恒星演化的最后过程,因此对宇宙学作出了重大贡献。1939年他在全面研究了恒星结构的基础上出版了《恒星结构研究导论》一书,系统总结了他的白矮星理论。他还在恒星和行星大气的辐射转移理论、星系动力学、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宇宙磁流体力学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工作。 钱德拉塞卡尔1995年8月21日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84岁。他在晚年时潜心研究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995年3月20日他还在美国物理学会圣何塞年会上做过题为“牛顿…原理?的一些命题”的特邀报告。当时他正在写一本有关牛顿的书。 W.A.福勒1911年8月9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由于从事与

历年诺贝尔生物学奖

1901年E . A . V . 贝林(德国人)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 1902年R.罗斯(英国人)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年N.R.芬森(丹麦人)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I.P.巴甫洛夫(俄国人)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905年R.柯赫(德国人)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年C.戈尔季(意大利人) 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1907年C.L.A.拉韦朗(法国人)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P.埃利希(德国人)、 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E.T.科歇尔(瑞士人)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1910年A.科塞尔(德国人)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912年A.卡雷尔(法国人)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C.R.里谢(法国人)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年R.巴拉尼(奥地利人)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9年J.博尔德特(比利时人)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20年S.A.S.克劳(丹麦人)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1922年A.V.希尔(英国人)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 迈尔霍夫(德 耍?nbsp;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年 F.G.班廷(加拿大) 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发现胰岛素 1924年W.爱因托文(荷兰人)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6年J.A.G.菲比格(丹麦人)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 1927年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年C.J.H.尼科尔(法国人)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年C.艾克曼(荷兰人)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 F.G.霍普金斯(英国人)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1930年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发现血型 1931年O.H.瓦尔堡(德国人)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年C.S.谢林顿 E.D.艾德里安(英国人)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1933年T.H.摩尔根(美国人)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1934年G.R.迈诺特 W.P.墨菲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 G.H.惠普尔(美国人) 1935年H.施佩曼(德国人)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1936年H.H.戴尔(英国人) O.勒韦(美籍德国人)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7年A.森特-焦尔季(匈牙利人)发现肌肉收缩原理 1938年C.海曼斯(比利时人)发现呼吸调节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的机理 1939年G.多马克(德国人)研究和发现磺胺药 1943年C.P.H.达姆(丹麦人)发现维生素K E.A.多伊西(美国人)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年J.厄兰格 H.S.加塞(美国人)从事有关神经纤维机制的研究

《诺贝尔奖 物理学奖 百科知识一览表》

《诺贝尔奖· 物理学奖百科知识一览表》 布莱恩·施密特 获奖时间:2011亚当·里斯 获奖时间:2011萨尔·波尔马特 获奖时间:2011安德烈·盖姆 获奖时间:2010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获奖时间:2010高锟 获奖时间:2009乔治·史密斯 获奖时间:2009韦拉德·博伊尔 获奖时间:2009南部阳一郎 获奖时间:2008小林诚 获奖时间:2008益川敏英 获奖时间:2008艾尔伯·费尔 获奖时间:2007皮特·克鲁伯格 获奖时间:2007约翰·马瑟 获奖时间:2006乔治·斯穆特 获奖时间:2006罗伊·格劳伯 获奖时间:2005约翰·霍尔 获奖时间:2005特奥多尔·亨施 获奖时间:2005戴维·格罗斯 获奖时间:2004戴维·普利策

获奖时间:2004弗兰克·维尔泽克 获奖时间:2004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获奖时间:2003安东尼·莱格特 获奖时间:2003维塔利·金茨堡 获奖时间:2003雷蒙德·戴维斯 获奖时间:2002里卡尔多·贾科尼 获奖时间:2002小柴昌俊 获奖时间:2002埃里克·康奈尔 获奖时间:2001沃尔夫冈·凯特纳 获奖时间:2001卡尔·威依迈 获奖时间:2001阿尔费罗夫 获奖时间:2000杰克·基尔比 获奖时间:2000赫拉尔杜斯·霍夫特 获奖时间:1999韦尔特曼 获奖时间:1999劳克林 获奖时间:1998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获奖时间:1998崔琦 获奖时间:1998朱棣文 获奖时间:1997W.D.菲利普斯 获奖时间:1997科昂·塔努吉 获奖时间:1997戴维·莫里斯·李 获奖时间:1996道格拉斯·D·奥谢罗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