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实验楼毕业设计

大学实验楼毕业设计

大学实验楼毕业设计
大学实验楼毕业设计

大学实验楼毕业设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生姓名: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

指导教师

所属系(部):建筑工程系

二〇年月

摘要

建筑地点: Building location :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construction System: Frame structure 建筑面积:5364m2 floor Area:

层数/高度:4层/ stories/Height: 4 stories/ m

主要用途:教学 main Use: teaching

关键词:

框架结构 frame structure

现浇混凝土 cast-in-place concrete

独立基础 Independent grassroots

屋面板 roof plate

正截面 normal section

根据教学要求入手,从“灵活使用”的角度出发,绿化与建筑相结合,改善外部购物环境。内部采用大、中、小不同的空间尺寸以及斜线、曲线等不同的要素,构成了看似普素,却又有它独特的风格。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4轴框架的抗震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实验楼是一座以教学为主的的建筑物。表达了现代建筑中的传统神韵,增添了气氛。在设计理念上,力求在整体造型上突出现代、新颖、做到简洁、明快、虚实相接、刚柔相

济、给人以蓬勃向上的感觉。设计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一个满足功能、符合环境、有鲜明现代性的建筑形象。

英文翻译: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lexible use", landscaping and architecture combination, improve the external shopping environment. Inside the large, medium and small size of different space and different elements such as diagonal lines, curves, and constitutes the seemingly PuSu, but has its unique style.

This design mainly has carried on the structure scheme of transverse frame aseismic design of 4 axis framework. In determining the frame layout, has carried on the first floor between load on behalf of value calculation, and then use vertex displacement method from the earthquake cycle, and then press the bottom shear method under horizontal seismic load size, and then calculate the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 (bending moment, shear force and axial force). Then calculate vertical load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l force,. Find out the most unfavorable one group or several groups of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Choose the safest results reinforcement and drawing. In addition, the structure of indoor stair design. Completed the flat pallet, bench board, platform beam component such as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s..

Lab building is a predominantly teaching building. Expressed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in the traditional verve, adds to the atmosphere. On the design concept, and strive to modern, in regard to overall modelling novel, be concise, lively, the actual phase, gentleness, give a person the sense with vigorous upward. Design on the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new material, to

create a meet function, conform to the environment, have distinct modernity construction image.

目录

摘要............................................................. - 4 -

第一章绪论....................................................... - 8 -建筑工程概况................................................... - 8 -

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 - 11 - (11)

.......................................................... - 11 -

房间的设置................................................ - 12 -

.......................................................... - 12 -

.......................................................... - 12 -

.......................................................... - 13 -

.......................................................... - 13 -

.......................................................... - 13 -

第三章结构计算部分.............................................. - 15 -.......................................................... - 16 -

.......................................................... - 19 -.......................................................... - 19 -.......................................................... - 19 -.......................................................... - 19 -计算依据...................................................... - 19 -.......................................................... - 19 -.......................................................... - 20 -重力荷载的计算................................................ - 22 -.......................................................... - 22 -.......................................................... - 22 -.......................................................... - 23 -及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 - 23 -.......................................................... - 23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 26 -.......................................................... - 27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位移和内力计算.................... - 30 -

.......................................................... - 30 -.......................................................... - 30 -.......................................................... - 32 -.......................................................... - 33 -风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位移和内力计算...................... - 38 -.......................................................... - 38 -.......................................................... - 39 -.......................................................... - 40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 45 -.......................................................... - 45 -.......................................................... - 51 -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 54 -.......................................................... - 54 -.......................................................... - 54 -.......................................................... - 58 -.......................................................... - 63 -

设计值的调整.............................................. - 65 -梁柱截面设计及节点验算........................................ - 66 -.......................................................... - 66 -.......................................................... - 69 -.......................................................... - 72 -楼板设计...................................................... - 73 -.......................................................... - 73 -.......................................................... - 74 -楼梯设计...................................................... - 77 -.......................................................... - 77 -.......................................................... - 77 -.......................................................... - 78 -.......................................................... - 80 -.......................................................... - 81 -雨篷设计...................................................... - 82 -.......................................................... - 82 -

雨篷板计算................................................ - 82 -第四章基础设计部分............................................. - 83 -基础的一般要求................................................ - 83 -.......................................................... - 83 -

.......................................................... - 83 -

.......................................................... - 83 -

.......................................................... - 84 -

基础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 84 -

.......................................................... - 84 -致谢........................................................... - 85 -

第一章绪论

建筑工程概况

某学院(大学)实验楼

1、建筑地点及拟建基地平面图

本建筑位于XXXX学院校区内。由主管部门批准拟建基地平面图见下图。

图1总平面图

2、建筑面积和层数

建筑面积5500~6500平方米;层数4~5层。

3、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建筑布置功能要求

(1)设建筑材料试验室250~350m2;

(2)建筑施工试验室250~350m2;

(3)建筑设备试验室250~350m2;

(4)建筑装饰试验室250~350m2;

(5)合班教室(2个合班教室,每个合班教室按160人计),微机室(按300台微机计);

(6)大会议室一个(按容纳300人计);

(7)试验室准备室、教师办公室,个数及面积自定;一层设值班室1间;

(8)档案室1间,面积60~80m2;

(9)各层设卫生间(男按140人计,女按60人计)。

5、建筑技术条件

(一)气象条件

阳泉地区基本风压m2,基本雪压m2;冻土深度。

(二)工程抗震及地质条件

1.岩土层承载力:

根据对建筑场地的勘察结果,场地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见表1。

表1 场地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标准值)

注:1)地下稳定水位距地坪-6m以下;

2)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

2.建筑场地类别:

、Ⅱ、Ⅲ、Ⅳ类场地。

1

3.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阳泉地区:7度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4.各种用房的活荷载标准值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建筑部分说明书要求说明:

(1)建筑方案及其初步设计;(2)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3)主要部位的建筑构造设计及材料作法;

(二)结构部分计算书要求完成:

(1)确定结构方案,上部承重结构方案与布置;楼(屋)盖结构方案与布置;基础方案布置;结构措施及其特殊部位的处理等;

(2)完成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结构设计计算、荷载汇集;地震作用计算;风荷载计算;荷载组合及内力分析;一榀框架计算;梁柱连接节点计算;现浇板计算;楼梯计算;基础及基础梁计算;其它必要的构件计算。

2、毕业设计图纸

(一)建筑施工图

总平面图(比例1:500);首层平面图、二层~五层平面图(任选其中二层)、正立面图、侧立面图(比例1:100);剖面图2个(比例1:100);维护结构与柱连接构造,屋面构造以及其他必要的节点大样图共4~6个,(比例1:20~1:10)。

(二)结构施工图

基础平面布置图和基础详图(比例1:100和1:30~1:50);结构平面布置图及配筋图(比例1:100,1-5层任选其一);一榀框架结构图(比例1:30~1:50);楼梯结构图(比例1:30~1:50);屋面结构布置图(比例1:100);其它必要的节点详图(比例1:50~1:30)。

1.国家标准、规范、规程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50105-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参考书

教科书

建筑设计资料集

钢筋混凝土、钢结构设计手册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

山西省建筑、结构通用图集

第二章建筑设计总说明

建筑设计说明

建筑的外形应考虑到符合抗震规范规定,不允许出现质心与刚心的较大偏离。根据不同的形式都有相应的高宽比的限值。同时,抗震的设防烈度,对总平面有很大的影响。设计建筑面积5364m2基本符合要求。从总平面布局可以看出建筑的形状规则、用地宽敞。本教学楼长度超过55m,应设伸缩缝,防止温度引起的附加应力。地震区设缝,其宽度必须符合防震缝的要求。根据计算,缝宽取110mm,采用双排柱形式。符合要求的同时,可以在结构计算时取一个伸缩缝区段进行计算,使计算方便。

图1 总平面图

应考虑以下因素:

1.建筑物室外的使用要求;

2.日照通风等卫生要求;

3.防火安全要求;

4.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规模,以及周围的绿化等要求;

5.方便拟建建筑的施工。

此外,还应考虑主导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如下:

A、朝向

因地段条件限制,本建筑布置应朝南或者朝北,考虑周围的原有建筑以及采光的要求,故本建筑选择正立面朝南。

B、通风

计算机房采用空调系统进行通风,其余都选用自然通风。

C、采光

均采用自然采光。

房间的平面设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要求:

1.房间的面积、尺寸和形状满足使用要求;

2.门窗大小、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

3.房间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

4.室内空间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同时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综合考虑以上要求,根据实际,主体教学楼采用内廊式,走廊宽3m,走廊宽度符合规范要求。柱网尺寸为×其中,边框架柱与外墙面平齐,使外墙面平整美观。内框架柱与走廊墙面平齐,使走廊墙面平整美观。

卫生间的设计在满足设备布置及人体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布置紧凑,节约面积,公共建筑中的卫生间应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同时为了节约管道,方便施工,布置应上下对齐。厕所内的布置应为每层设男女厕,对男厕,1

具大便器/40人,一具小便器/30人;女厕,1具大便器/20人。同时,前室的洗手盆1具/40人。

1.一般要求

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人流通行和集散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包括走廊、楼梯、门厅等,在设计中要满足以下要求:

1)交通路线简捷明确,联系通行方便;

2)人流通畅,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

3)满足一定的采光通风要求;

4)力求节省交通面积,同时考虑空间处理等造型问题。

2.走廊

走廊是联络各个房间楼梯和门厅等各部分,以解决房间中水平联系和疏散问题。走廊的宽度应符合人流通畅和建筑防火要求。通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公共建筑门开向走廊时,其宽度不小于1500mm。本设计走廊净宽2800mm。走廊要求有良好的采光,本设计采用内廊式,为了保证走廊充分采光,可采用下列措施:

1)走廊尽端开窗;

2)走廊两侧的门窗间接采光;

3)利用门厅和楼梯的采光;

毕业设计土木教学楼开题报告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1级一班) 论文方向:小学教学楼设计 指导教师(职称):

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的艺术性、办公的资讯性、环境的舒适性、建筑的地域性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提出节约型社会口号,建筑产业也提出了节能建筑的发展方向,在现在的教学楼设计中,节能也慢慢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节能达不到要就的设计将得不到大家的认可。这也就是我设计的第二理念:“节能”。对于夏季非常炎热的情况,就应在保温隔热上多下功夫。 混凝土结构使用历史较长。它在性能及材料来源等方面有许多优点,发展速度很快,应用也最为广泛,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转移到了建海工程和海底工程等。预应力技术的发明更使混凝土结构得到大力发展,所以深入了解混凝土的性能非常必要。框架结构更以坚固耐用著称而被广泛应用,所以目前国外多层房屋大多采用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2.2 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虽然目前的教学楼设计已非常成熟,但在许多细节方面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1)没有以功能的实际需要来分割立面和开窗,韵律和节奏感不强; 2)整个教学楼的功能分区不明确,教室布置不合理,造成上课相互影响; 3)教室尺寸“死板”的满足规要就,缺少“人情味”; 4)空间上的割裂和孤立,使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和交流; 5)教学楼常常由于设计的不合理,不具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这对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都是不宜的。以及采光通风不好而造成教室的灯全天开着,忽略了节能这一概念; 6)中小学教学楼底层常架空作为学生课间活动场所,这样使得底层或中间层柱的抗侧移刚度不足,在地震中容易在底层或中间层出现薄弱层而使结构破坏,引起楼层塌落。教学楼柱间常设计通长窗,柱间刚性填充墙设计常不到顶,对于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易出现框架柱或短柱破坏,甚至结构局部倒塌现象; 7)整个教学楼设计不利于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墙体材料上,没选用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从而空调全开,污染环境。 对于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我会在设计中尽量克服。比如:以功能的实际需要来分割立面和开窗,增强整个建筑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做好教学楼的功能分析,在平面和空间布置中使各个功能块在形式上统一而在工作上又相对独立;对于教室尺寸,除了能容纳下上课的学生外,还要使他们的随身物品得到安置,更有足够的空间来交流、放松,增进彼此感情;为了使教学楼有良好的天然采光与自然通风,我会注意教学楼的朝向以及门窗的位置与大小,让学生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使教学楼更加牢固安全,我也会更加注意结构的合理性、整体性,并提高抗震设防等级;积极响应号召,做好节能减排,做好设计,从而在不影响学生健康、愉快的学习基础上,少开灯、少用空调;出于对学生生存空间健康的要求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考虑,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也应尽可能采用无害化、无污染材料和可再生资源。如卡索板,是一种以水泥、纤维、沙子及矿物材料为主要成分的覆面材料。由于是由无机材料制成因此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抗静电性,低吸尘率,且在超过使用期限后可回收利用,不会有化学污染。 1.2.3 发展趋势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大空间、大跨度的要求,国外正在大力推广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构件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另外,由于地域的不同,或是特殊功能的要求,新的防冻、防火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正在不断的被研制出来,相信未来混凝土的用途会越来越广泛。在近代,教学楼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更加细分和规,规模越来越大,资金来源越来越广,先进的教学设施越来越健全,包括试验中心、艺术教育

竞赛说明书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作品竞赛 指 导 手 册 共青团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 2008年12月

尊敬的老师、同学: 您好,为方便您了解“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校团委特制作了本手册,其中介绍了“挑战杯”的基本情况、参赛要求以及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如何参赛等几方面的内容。校团委希望与您共同为我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蓬勃开展做出贡献,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出贡献。 共青团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 2008年12月1日 目录 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 (1) 二、教师参加指导“挑战杯”的良好效果 (2) 三、教师参予指导“挑战杯”的方式及相关激励 (2) 四、目前我校参赛作品情况及分析 (3) 附录一:近三年我校参加“挑战杯”情况 附录二:近五届“挑战杯”特等奖作品情况统计 附录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摘录 附录四:“挑战杯”获奖作品经典案例摘录 附录五:“挑战杯”部分获奖作品参赛经历 责任编辑:刘禹辰、龚舒、李剑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 ◆“挑战杯”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由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杯名,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主办,分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两类,每两年一届间隔举办,已被公认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圣会”。 1、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从1989年开始在奇数年举办,已举办十届。在“挑战杯”系列竞赛中,它的举办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大。下届比赛将于2009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校团委现正面向全校征集申报“挑战杯”的作品) 2、创业计划竞赛:从1999年开始在偶数年举办,分别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成功举办六届。目前,创业计划竞赛已与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道,成为“挑战杯”旗帜下的重要赛事,并形成两赛隔年举办的格局。 (本手册是为迎接2009年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而制作,因此主要介绍了“挑战杯”科技竞赛,创业大赛的资料此处从略。)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学技术活动的“奥林匹克”竞赛,自1989年以来已先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成功举办了十届。特别是近几届参与高校、关注媒体都在不断增加,并从第五届开始,香港中文大学等七所香港高校参加了竞赛,更加丰富了“挑战杯”科技竞赛的内涵。随着“挑战杯”科技竞赛的发展,无论在竞赛的内涵上,还是在竞赛的水平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声誉远播港澳地区甚至欧美发达国家,对高校的学生课外科技与学术活动起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竞赛的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

河海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模版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附模板)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已进行的各教学环节的综合、深化和扩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基本规范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作业。 一、基本规范的内容 1、论文内容基本要求: (1)概念准确,层次清楚,内容正确,格式规范; (2)字体工整,字迹清楚,行文流畅,无错别字; (3)学生在做论文过程中要查阅一定数量的期刊和报告等文献资料,外文译文必须是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相关的内容,并在论文中参考引用; (4)参考文献在论文中一定要引注,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GB7714-87)。 2、图纸、图表要求: (1)图表布局合理,图面整洁,线条粗细均匀,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准确,使用工程字书写,要统一为SI制; (2)图纸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3)工程图纸作为论文的附件资料,可另册装订与毕业设计(论文)一起存档。 3、软件课题要附学生参与编制的软件开发有关文档、软硬件资料(如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测试分析报告等)和有效的程序软盘,并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料,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手册、译文一起存档;硬件课题对于仪器所测得的曲线等要有必要的曲线图或照片。 4、译文要求: 用词恰当,准确表达原意,行文流畅;中文译文用毕业设计(论文)用纸书写,译文和外文原文装订成册,与毕业设计(论文)一起上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5、论文书写和字数要求: 论文用A4纸打印,理工科类论文不少于1.5万字,经管及人文社科类论文不少于1万字(其中外语类不少于5千字)。 6、论文装订顺序: (1)封面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中文摘要(不少于400字);

大学生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大学生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大学生需要明白在毕业之后,很多东西都需要接受社会的洗礼,在学校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在迈向社会是行不通的。为了丰富自己的见识,及时参与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也会进行毕业设计。下面为大家推荐大学生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到朋友们。 文献综述 (一)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该建筑拟建于长沙市香樟路沿街地段,地势平坦,总建筑面积面积4000~20000m2,框架结构,层数主体5层,层高3.6~4.2m; 2、建筑设计 1) 普通教室:50人普通班50~100个,1.1~1.2m2/生; 2) 教师休息室每层1~2个,每层4间教师办公室; 3) 其它:卫生间、楼梯间等按有关规定计算其数量与尺度,并设底层大厅; 4) 屋面为上人屋面; 3、结构设计 1) 气象条件:全年为偏南风,夏季为西南风,基本风压 W0=0.35kN/m2;基本雪压W0=0.4kN/m2; 2) 建筑场地类别:场地为II类;浅基:fak=240KPa,ηb=0.3,ηd=1.5。深基础(桩基):粉质粘土qsa=25kPa;圆砾qpa=2500KPa,qpa=55KPa;强风化泥质板岩 qpa=3000KPa qsa=60 KPa。中分化岩石qpa=2000 KPa,微分化岩石qpa=3500 KPa; 3) 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3%;

4) 温度:最热月平均30.1?,最冷月平均4.2?,夏季极端最高39.8?,冬季极端最低-8.5?; 5) 地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7(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0.30)g; 6) 地下水位浅基地表以下3.0m;桩基地表下4.0m。无侵蚀性; 7) 场地地质资料:根据对建筑基地的勘察结果,地质情况见任务书附表; 8) 建筑物耐久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 (二)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设计工作的初步尝试,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通过选题、调研、收集分析资料、方案设计、结构计算等过程,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通过毕业设计、毕业答辩,来考核教学质量,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毕业设计是整个本科阶段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在这次毕业设计中,锻炼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运用各种设计规范和通用图集以及国家、地方标准,完成建筑设计和结构计算,绘制施工图,并通过计算机绘图、计算等环节,提高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让自身向着一个合格工程师的方向去发展和努力。 此次毕业设计我的做的课题为“长沙第一育人中学教学楼5号楼”设计,我要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各项知识,并利用CAD、天正、PKPM等相关软件进行机算,并手算其中部分框架,并用计算机进行验算。通过这个过程我不仅能学到

关于《复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书写规范(参考Word)

关于《复旦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文章格式的要求 收入《复旦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集》的论文必须包含题目、作者姓名和院系、指导教师、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引言(前言)、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后记(致谢),论文限制在8000至15000字以内。具体格式要求如下: 一、页面设置:保留Word默认设置(A4,页边距左2.54,右2.54,上3.17,下3.17,装订线0,页 眉1.5,页脚1.75) 二、段落: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字符,“间距”选0行,“行距”固定值20 磅,“特殊格式”选(无)。 三、字体和字号:中文字体一般用宋体(有特殊要求的除外),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论文题目字号为小二号,加粗,居中;若有副标题,则用小三号,加粗,居中。 作者院系、姓名为小四号,加粗,居中; 指导教师姓名为小四号,加粗,居中; 摘要、关键词字号为五号,“摘要”和“关键词”加粗;(中文首行缩进两个中文字符;英文则顶格)引言(前言)标题字号为四号,加粗,居中;其他文字字号为小四号。 正文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加粗;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正文其他为小四号; 参考文献、后记(致谢)、指导教师评语、答辩委员会评语为小四号;标题加粗,字号为小四号; 指导教师评语和答辩委员会评语放在表格中。 四、附图和附表:图表名为小四号,加粗;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附图的标题应写在图的 下面,加粗,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每个图表尽量放于一页内。 五、引文:较长的引文可以不加引号,单独成段,用楷体,字号为小四号。 六、注释:论文一律用脚注(在word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设置)。脚注(如引用 文献),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用纯阿拉伯数字)、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小学教学楼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小学教学楼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复旦大学个人陈述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个人陈述 (以下是本人2018年参加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时写的个人陈述,成功通过了资格审核,特发送到文库供后来学子参考。祝各位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尊敬的复旦大学招生办领导、老师: 您好! 我是来自XX省XX市XX中学的XXX,很希望能够进入复旦大学自然科学试验班(物理组)。 我是一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学生。初中时我就自己报名参加了“数学专页杯”全国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并获一银二铜的奖项。进入高中后,我更加勤奋努力,在课余时间自学了大学微积分和普通物理的部分知识,并潜心钻研物理竞赛,最终为XX市获得“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XX赛区一等奖。与此同时,我还在其他各科竞赛中投入精力,在去年数学、化学、生物三科学科奥赛中均获XX省赛区二等奖;在去年的“全国中学生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除了自学竞赛,我还努力保证教材知识的正常学习,在各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模考中均保持年级第一的成绩。 除了文化课知识的学习,我还十分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我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如运动会、学习经验交流会、志愿者服务团等。并担任班级物理课代表,此外我还曾在《XXXX报》上发表文章。这些活动培养了我的责任意识、领导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正因我的全面发展,我先后被评为校级、XX市级和XX省级三好学生,并被评为XX市首届十佳学生。 复旦大学是我国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从马相伯先生创立之日起就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首屈一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给我以深刻启迪:“博学”是成功的基础,通识性教育才能让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具有多种可能;“笃志”是成功的保证,意志坚定才能远行无疆;而“切问”与“近思”则是做

河海大学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调洪演算 (4) 1.1 洪水调节计算 (4) 1.1.1 绘制洪水过程线 (4) 1.1.2 洪水过程线的离散化 (5) 1.1.3 时段内水位的试算 (5) 1.1.4 方案最高水位和最大下泄流量的计算 (6) 1.1.5 调洪演算方案汇总 (6) 1.2 防浪墙顶高程计算 (7) 第二章防浪墙计算 (9) 2.1 防浪墙尺寸设计 (9) 2.2 防浪墙荷载分析 (9) 2.2.1 完建情况 (9) 2.2.2 校核洪水位情况 (13) 2.2.3 结果分析 (17) 2.3 防浪墙配筋计算 (17) 2.3.1 墙身配筋计算 (17) 2.3.2 底板配筋计算 (18) 2.4 抗滑稳定计算 (19) 2.4.1 完建工况 (19) 2.4.2 非常运用工况(校核洪水位情况) (19) 2.5 抗倾覆计算 (20) 第三章坝坡稳定计算 (20) 3.1 坝体边坡拟定 (20) 3.2 堆石坝坝坡稳定分析 (20) 3.2.1 计算公式 (20) 3.2.2 计算过程及结果 (22) 第四章复合土工膜强度及厚度校核 (23) 3.1 0.4mm厚土工膜 (23) 3.2 0.6mm厚土工膜 (24) 第五章坝坡面复合土工膜稳定计算 (25) 5.1混凝土护坡与复合土工膜间抗滑稳定计算 (25) 5.2复合土工膜与下垫层间的抗滑稳定计算 (25)

5.1 最大断面设计 (26) 5.2 趾板剖面的计算 (26) 第六章副坝设计 (28) 6.1 副坝顶宽验算 (28) 6.2 强度和稳定验算 (29) 6.2.1 正常蓄水位情况 (29) 6.2.2 校核洪水位情况 (31) 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 (33) 7.1 拦洪高程 (33) 7.1.1 隧洞断面型式、尺寸 (33) 7.1.2 隧洞泄流能力曲线 (33) 7.1.3 下泄流量与上游水位关系曲线 (34) 7.1.4 计算结果 (35) 7.2 堆石体工程量 (36) 7.2.1 计算公式及大坝分期 (36) 7.2.2 计算过程 (37) 7.2.3 计算结果 (39) 7.3 工程量计算 (39) 7.3.1 堆石坝各分区工程量 (39) 7.3.2 趾板工程量 (40) 7.3.3 混凝土面板工程量 (41) 7.3.4 副坝工程量 (41) 7.3.5 防浪墙工程量 (42) 7.4 堆石体施工机械选择及数量计算 (42) 7.4.1 机械选择 (42) 7.4.2 机械生产率及数量计算 (42) 7.5 混凝土工程机械数量计算 (45) 7.5.1 混凝土工程施工强度 (45) 7.5.2 混凝土工程机械选择 (46) 7.6 导流隧洞施工 (46) 7.6.1 基本资料 (46) 7.6.2 开挖方法选择 (46) 7.6.3 钻机爆破循环作业项目及机械设备的选择 (47) 7.6.4 开挖循环作业组织 (47)

河海大学工程力学教学条件

河海大学工程力学教学条件 1. 教学平台 工程力学专业拥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力学基地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品牌专业建设以来2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结构力学)。 2. 精品课程 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理论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结构力学,水力学(品牌专业建设前被评)。 3. 教材建设 面向21世纪工程力学系列教材”(包括静力学基础、动力学基础、材料力学、结构静力学、结构动力学、弹性力学和计算力学共7本)——河海大学出版社(获河海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弹性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理论力学课堂教学系统与素材库》——高等教育出版社; 《力学创新与妙用——开发创造力》——高等教育出版社; 《力学建模导论》——科学出版社; 《细观力学》——科学出版社; 《有限单元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理论力学》——中国电力出版社; 《材料力学》——中国电力出版社; 《材料力学习题解答》——中国电力出版社; 《工程优化—原理、算法及实施》——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力学》(少学时)——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力学》(多学时)——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力学学习指导与解题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优化—原理、算法及实施》——机械工业出版社; 《有限元法与软件的工程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结构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现代工程设计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河海大学出版社; 《力学实验》——河海大学出版社; 《结构力学》——河海大学出版社。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立体化教材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奖); 4.实践基地 校外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实践基地共6个(其中江都水电站、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

大学教学楼的方案设计

大学教学楼的方案设计 大学教学楼的是是一件很重大的项目,大学教学楼的方案设计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教学楼的方案设计,欢迎阅读。 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进行工作和科学决策的能力、独立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及树立创新的意识等等,这些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是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密不可分的。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关键性实践环节,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查。本设计任务书正是基于此而编写的。 认真贯彻“使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学习、掌握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基本方法和步骤;处理好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关系,认真考虑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了解和掌握与设计有关的规范和规定,并正确运用它们;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基本构造要求;认真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并绘制相应的设计图纸。 本次毕业设计安排在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至第二学期第十周进行,详细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末:认真学习毕业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学期第1~2周:建筑方案设计,包括总平面布置和主要平、立、剖面草图。 第二学期第3~4周:施工图设计,包括平立剖面图和总平面图以及简要的建筑设计说明。 第二学期第5周:结构方案设计,包活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等。第二学期第6~7周:结构计算,报货:确定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分析;荷载组合;界面与节点设计及构造设计;地基和基础设计;楼梯设计;其他构件设计。 第二学期第8~9周:绘制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及剖面图,框架梁、柱配筋施工图,标准层平面结构布置图,楼梯及其他构件配筋施工图。 第二学期第10周:资料整理,包括设计计算书及有关表格,校对图纸及修改,图纸交指导老师审核签字。 为×××高校教学楼,要求满足综合教学要求。 工程名称:×××高校教学楼设计。 建筑地点:该工程建设场地在新乡市高校新区, 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6000~10000m2,层数:6-7层,层高~。 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面可采用现浇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采用现浇时,可考虑采用现浇空心无梁楼盖等新型结构形式。 建筑物房间组成和面积:

关于《复旦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选编》文章格式的要求.pdf

关于《复旦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选编》文章格式的要求 收入《复旦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选编》的论文必须包含题目、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姓 名及单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引言(前言)、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后记(或致谢)、 指导教师评语、答辩委员会评语。全文篇幅12页(最多不超过14页),“评语”不计页数。格 式具体要求如下: 1. 页面设置:保留word默认设置(A4,页边距左 3.17,右3.17,上 2.54,下2.54,装订 线0,页眉 1. 5,页脚 1.75,无文档网络)。b5E2RGbCAP 2.页眉:统一为“复旦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选编(2016)”。 3. 段落: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中左侧右侧均选“0字符”;“间距”中段 前和段后均选“0行”;“对齐方式”选“两端对齐”;“行距”选“固定值:20磅”。(凡未特别 指出的行距,均用“固定值:20磅”。)p1EanqFDPw 4.字体:中文字体一般用宋体(有特殊要求的除外),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均用小二号,加粗,居中;若有副标题,则用 5. 题目:需中、英文(样例中的“Title” 小三号,加粗,居中。DXDiTa9E3d 6.学生和指导教师信息:需中、英文;学生姓名和导师姓名为小四号,加粗,居中; 学生院系和导师单位写在括号中,小五号,居中。 7. 摘要和关键词:均需中、英文,字号均为五号。其中“摘要:”、“关键字:”、“Abstract:” 和“Keywords:”需加粗。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 语。关键词(keywords)选取3-7个,用“;(;)”隔开。RTCrpUDGiT 8.正文:正文内容不分栏(即只有一栏),为五号字。 9. 标题的层次:一级标题用“1 、2、……”来标识并加粗,二级标题用“1.1 、1.2、……” 来标识并加粗,三级标题用“1.1.1、1.1.2、……”来标识并加粗。标题行顶格书写。各级 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二级及之后标题,用小四号字。行距均为 “固定值:20磅”。5PCzVD7HxA 10. 图、表:按图、表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用自然数字编号;每张表、图放于 一页内。表格的行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若行数多,行距可略低(不一定用“固定 值:20磅”)。凡文中出现图、表,文字叙述就要有提到。图、表的位置,尽量与所述 文字靠近。jLBHrnAILg 正文中的图合理定义尺寸,居中(或插在文中一侧,另一侧写文字);多个图,用(a)(b)(c)(d)或(A)(B)(C)(D)标注;图题(或插图说明文字)的字号为小五号 字;图题放在图的下方,序号后空两格,居中,加粗,行距用“固定值:20磅”,“小五号”字;图题的各条说明跟在图题后面,居中,可连排,加分号分隔,末尾一条不加标 点;图的“注”或“资料来源”,应放在的图题上面。xHAQX74J0X 正文中的表格合理划分,居中,表题(或表格说明文字)的字号为小五号,段落间距最

河海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设计38~68m水头150MW水电站

摘要 本设计根据提供的原始资料对38~68m水头150MW水电站水电站的机电部分进行初步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四个部分:水轮机的选型、调节保证计算及调速设备的选择、辅助设备系统设计以及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水轮机选型设计是整个设计的关键,根据原始资料,初步选出两种水轮机型号,共有20个待选方案。根据模型综合特性曲线选出3个较优方案,再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及平均效率的计算,选出最优方案。最终选出的最优方案水轮机型号为HL260/D74,两台机组,转轮直径4.1m,转速136.4r/min,平均效率90.4%。计算最优方案进出水流道的主要尺寸及厂房的主要尺寸,绘制厂房剖面图。 调节保证计算首先选取导叶直线关闭时间,暂取7s。对设计水头和最高水头甩全负荷两种工况进行计算,使相应的ξ和β值不超过规程规定的数值,本设计ξmax=30~50%、βmax<45%。由于本电站布置型式为单机单管,只要对一台机组甩全负荷进行计算。选取的接力器直径600mm,调速器为DT —150,油压装置为YZ—8。 辅助设备分别对油、气、水三大系统进行计算,水系统包括技术供水、消火和生活供水、检修排水、渗漏排水四部分。气系统主要对厂内高压和低压气系统进行计算,并选择相应储气罐和空气压缩机。绘制水、气系统图各一份。 电气一次部分对接入系统和主接线进行设计,本设计中送电电压等级220KV ,两回路,送电导线型号LGJ-240。主接线设计包括对发电机电压侧、送电电压侧、近区负荷侧及厂用自用电侧四部分考虑。并拟定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选择配套的电气设备。发电机出口侧选用 —120000/220*,送电电压侧选用外桥接线,近区负荷侧采用发电单元接线,主变型号为SSPL 1 机电压直配架空线供近区负荷,按过电压保护的要求进行校核。自用电负荷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整个毕业设计将综合运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图、专业英语、水轮机及水轮机调节等专业课知识,在设计过程中培养了我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设计:崔原浩

某某教学楼毕业设计

中文题目:朝阳市第一职专教学楼 副标题: 外文题目:Chaoyang City the first floor of the teaching staff 毕业设计(论文)共 57 页(其中:外文文献及译文12页)图纸共8张 完成日期 2007年6月答辩日期 2007年7月

目录 摘要 (3) 1工程背景 (5) 2建筑设计 (5) 3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7) 4 重力荷载计算 (8) 5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1) 6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3) 7 横向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17) 8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19) 9 截面设计 (29) 10 楼梯计算 (35) 11 钢筋混凝土楼板设计 (37) 12 基础设计 (39) 13 结论 (42) 致谢 (43) 参考文献 (44) 附录译文 (45)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是教学楼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内容。 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综合选型、施工、材料、建筑设备、建筑艺术及经济等。着重解决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建筑物与各种细部构造,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画出建筑施工图。 结构设计是在建筑物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确定结构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布置,并初步估算,确定结构构件尺寸,进行结构计算。结构计算包括荷载计算、变形验算、内力分析及截面设计,并绘制相关的结构施工图。 在总体规划设计时,考虑到场地要求、绿化设施、其它功能要求,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设计时采用一字型。 总之,适用、安全、经济、使用方便是本设计的原则,两部分空间合理,连接紧凑,主次分明,使建筑空间的舒适度加以提高。 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由梁和柱组成的结构叫框架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有优点也有自身的缺点,缺点是侧向变形大,抗侧刚度大,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做成较大空间的会议室,车间,住宅等,可以分割成小房间,或拆除隔断改成大空间结构,立面也富有变化,通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良好,能承受较大荷载,能承受较大变形。 本次设计的任务要求有: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结构计算三部分。建筑设计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节点大样图。结构设计包括:梁板布置图、配筋图、构件详图。根据民用建筑实用、经济原则,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本设计首先考虑旅馆的实用性,经济实用,充分显示现代建筑的特点。 通过本次设计,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基本上将所学到的知识全部应用于设计中。但由于初次设计,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老师指正。 关键词:独立基础;教学楼;抗震缝;内力组合

复旦大学82届数学系人员——励志牛文

声明:此文并非时下新鲜新闻,本意在于追思前贤而励志,本转载者对本文部分人员信息发生变动造成的“与真相不符”而为进行说明表示歉意;同时请各位在分享、评论时尽量去掉“同时评论给原作者”的选项,某种程度已不堪其扰,非常感谢~~ 以下是一位网友发在新语丝上的帖子,拜读之后,没有太自惭形秽; 三十年过去了,三十年后,你会不会达到同样的高度呢? 没人知道,一切只取决于你自己~~ ———————————————————————————————— 一位朋友年底回国参加大学毕业三十周年同学聚会,刚刚从上海回来。他当时是复旦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77届的学生,与传说中下一代中国核心领导层之一的李源潮同一个班(全班总共47人)。据他说,李源潮带着太太小孩,专程赶来赴会。全班基本到齐,但没想到李源潮会带全家出席,更没想到的,是李源潮居然能认出叫出所有同学的名字,很随和地与大家闲聊了好几个小时。 三十年不见,大家都觉得李源潮还跟从前那样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官架子。最后拍集体照时,不知谁提议仍安照三十年前毕业照的位子站。李源潮当时是站在边上的,这次还是站在最边上(见照片,李在第三排,右边第二)。倒是弄得摄影师和记者们有点不知所措,想把李源潮重新安排到前排中间,但被他拒绝了。 名单如下: 数学系7718(78.01-82.01)和7818(78.09-82.06) 柏兆俊加州大学达维斯分校计算机系、数学系教授,计算机系主任(复旦大学数学博士) 陈贵强牛津大学数学教授,原西北大学数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博士) 范剑青普林斯顿大学运筹与金融工程系讲座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学博士) 何华野村国际董事总经理,原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博士) 李骏斯坦福大学数学教授(哈佛大学数学博士1978年首届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 李乐德耶鲁大学商学院管理学教授(西北大学博士) 刘建国杜克大学数学教授,原马里兰大学数学教授(UCLA数学博士、计算数学) 陆盈斯坦福大学生物统计系教授 孟晓犁哈佛大学教授、统计系主任 孙路平美国花旗银行总部技术专员 魏景东摩根斯坦利执行董事 徐幼于德意志银行执行董事

北大论文格式

北大论文格式 【篇一:北大硕士论文格式】 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与标准学位论文是研究生 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仅 要在内容上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应具有一定的规 范性和严谨性。为此,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版式、格式 1、论文开本及版芯 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 2、论文用中文撰写 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上述段前、段后间距可适当调节,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 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 采用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 六号宋体; 5、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五号宋体,页眉左侧为“北京大学公共管 理硕士学位论文”,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眉下横线为“ ”(3磅);单面打印;页码采用阿拉伯数字五号宋体,排在页脚居中位置;页 码从第一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第一章之前的页码用罗马 数字单独编排。 6、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 的表格形式); 7、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 片形式插入; 8、文中英文、罗马字符等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 二、学位论文各组成部分 学位论文一般由封面、版权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 图和附表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原创性声明和

大学教学楼毕业设计

大学教学楼毕业设计 【篇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学楼毕业设计】目录 摘要 (3) 绪论 (5) 1 建筑设计理念及设计依据 (6) 1.1 设计理念 (6) 1.2 工程概况 (6) 1.3设计依据 (7) 2 建筑设计 (9) 2.1 平面设计 (9) 2.2 立面设计 (11) 2.3 建筑剖面设计 (11) 2.4 其它部分详细做法和说明 ................................. .. 12 3 截面尺寸初步估计 (14) 3.1柱截面设计 (14) 3.2梁的截面设计 (14) 4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16) 4.1 横梁线刚度i 的计算 ...................................... 16 b 4.2 柱线刚度i 的计算 ........................................ 17 c 4.3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18) 5 竖向荷载及其内力计算 (20) 5.1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 (20) 5.2竖向荷载统计 (20) 5.3竖向荷载内力计算 (23) 5.2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及荷载汇总 (35) 6 水平荷载计算 (39) 6.1风荷载计算 (39) 6.2 地震荷载计算 (43) 7框架的内力组合 (51) 7.1 梁柱的内力组合 (51) 7.2 柱端弯矩设计值的调整 (57) 8 截面设计 (59)

8.1框架梁截面设计 (59) 8.2框架柱截面设计 (63) 8.3 楼板设计 (70) 9 楼梯计算 (76) 9.1 示意图 (76) 9.2 荷载计算 (76) 10 基础设计 (78) 10.1荷载设计值 .............................................. 78 10.2 a、d柱独立 基础的计算 .................................... 79 10.3 b、c柱基础配 筋 (82) 毕业设计总结 (85) 致谢 (91) 摘要 根据教学楼设计规范和其它相关标准,以及设计要求和提供的地质 资料,设计该框架结构教学楼。按照先建筑后结构,先整体布局后 局部节点设计步骤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资料、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设计说明,以及其它部分的设计说明;结构平面布置及计算简图确定、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主梁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框架柱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次梁 截面设计配筋计算、楼板和屋面设计、楼梯设计,基础设计等。其 中附有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纵向和横向地震 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恒荷载和活荷载作用下的 框架弯矩、剪力和轴力图以及梁柱的内力组合表。 关键词: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力组合;弯矩调幅。 abstract according: to build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other relevant standards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provide geological data, the design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classroom building. after the first build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the overall after the first local node design steps design. main contents include :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total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ne, facade, profile design specifications, , and other parts of the design; structural layout and schematic calculation of identification, load, stres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main beam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年试题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历年赛题一览! CUMCM历年赛题一览!! CUMCM从1992年到2007年的16年中共出了45个题目,供大家浏览 1992年A)施肥效果分析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叶其孝) (B)实验数据分解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 1993年A)非线性交调的频率设计问题(北京大学:谢衷洁) (B)足球排名次问题(清华大学:蔡大用) 1994年A)逢山开路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何大可) (B)锁具装箱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1995年:(A)飞行管理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B)天车与冶炼炉的作业调度问题(浙江大学:刘祥官,李吉鸾) 1996年:(A)最优捕鱼策略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刘来福) (B)节水洗衣机问题(重庆大学:付鹂) 1997年:(A)零件参数设计问题(清华大学:姜启源) (B)截断切割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1998年:(A)投资的收益和风险问题(浙江大学:陈淑平) (B)灾情巡视路线问题(上海海运学院:丁颂康) 1999年:(A)自动化车床管理问题(北京大学:孙山泽) (B)钻井布局问题(郑州大学:林诒勋) (C)煤矸石堆积问题(太原理工大学:贾晓峰) (D)钻井布局问题(郑州大学:林诒勋) 2000年:(A)DNA序列分类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孟大志) (B)钢管订购和运输问题(武汉大学:费甫生) (C)飞越北极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 (D)空洞探测问题(东北电力学院:关信) 2001年:(A)血管的三维重建问题(浙江大学:汪国昭) (B)公交车调度问题(清华大学:谭泽光) (C)基金使用计划问题(东南大学:陈恩水) (D)公交车调度问题(清华大学:谭泽光) 2002年:(A)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B)彩票中的数学问题(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 (C)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华东理工大学:俞文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