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 18高中语文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练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

2017 18高中语文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练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削减”句中的“其

6.下列各项与“何厌之有”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王问:“何以知之?”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解析:D.定语后置句;例句与A、B、C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D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3)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就)不会有今天了。”8.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古人常用阴阳来说明地理方位,如“沈阳”“华阴”等,如将文中的“氾南”改用阴阳的写法写出,应是________________。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________________体史书。《左传》又名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人们又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起,并称为“春秋三传”。传说它是春秋末年________国史官________________所作。

答案:(1)“氾阴”(因为“氾”在这里指“氾水”,“山北水南”谓之“阴”)。

(2)编年《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鲁左丘明

9.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

(1)臣之壮也,________________;今老矣,________________。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_______,不仁;________________,不知;________________,不武。

答案:(1)犹不如人无能为也已

(2)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以乱易整

[语段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曰:臣之壮也……辞:推辞。.

B.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C.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D.以乱易整,不武武:威武。.解析:D项,“武”应为“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即“武德”。

答案:D

1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烛之武高超的说服艺术的一组是( )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③焉用亡郑以陪邻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⑥秦伯说,与郑人盟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排除①⑥即可。①与说辞无关,⑥是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结果,不是直接表现。

答案: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恩怨,“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解析: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答案: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和句式。“是”,这;“过”,过错;“鄙”,把……作为边邑;“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地;“陪”,增加。第一句是判断句,第二句是反问句。

参考答案:(1)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随堂练笔]

14.请根据以下示例,概括烛之武的事迹并简要点评。(60字左右)

示例:

事迹:邹忌三问三思由小悟大,用宫闱私事现身说法委婉规劝齐王除去蒙蔽。

点评:邹忌身在自家,心在国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忠心一片实在难得。

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事迹:)烛之武不计前嫌冒死出城,凭三寸不烂之舌为郑国智退秦晋联军。

(点评:)烛之武虽有被埋没的幽怨,但一旦被召,便不顾老迈之躯毅然赴难,其爱国之心实在可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