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十年》读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18.19 KB
- 文档页数:2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激荡十年,水大鱼大的观点与思想深深吸引了我。
这本书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中国近十年企业史的独特见解。
对于任何关注中国发展、商业趋势和社会变革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首先,这本书的主题非常具有吸引力。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审视了中国近十年的企业史。
它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叙述,而是深入探讨了这段历史背后的深层次因素。
更为形象地讲,它以水和大鱼作为象征,生动描绘了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
在书中,“水”被用来代表中国经济、制度环境,而“鱼”则象征着中国的企业。
作者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形象地展现出企业与整体经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企业也如同大鱼般在水中迅速成长。
然而,这种成长并非一帆风顺。
有时,经济的波动和政策的调整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个过程中,“大鱼”的出现必然会对“水”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反过来作用于“大鱼”。
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格局形成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十年间,中国的商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增长方式上,更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上。
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能够适应环境变化、抓住机遇的企业往往能够脱颖而出。
此外,作者在书中也强调了经济政策的不可预测性以及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稚嫩。
这一点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很深的启示。
在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时,我们不能依赖既定的规则或模式来解决问题,而应该学会在变化中寻找机会,以创新思维来应对挑战。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水大鱼大”。
在这个十年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那些能够抓住这些机遇的大鱼们得以迅速崛起,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同时,这些大鱼们也成为了这个水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
然而,仅仅成为大鱼并不意味着能够永远保持领先地位。
《激荡十年》读后感《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这本书读完了,有必要做一个概要式的总结,以求对书中的东西有一个领会。
作者挑选了从2008年到2018年这十年间一些标志性的企业和经济事件进行了回顾,辅之以简短的评论。
在这里,如果以全景式的展示涉及的方方面面显然是不实际的,因此仅仅对个别年份的个别事件作一个介绍。
2008年:这一年最大的事儿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影响到我国就是外贸订单的急剧下滑,作者举例创办于1986年的邱继宝的飞跃集团这一年1月至4月的出口总额同比下降44%。
当然飞跃的情况只是整体外贸形势的一个反映,经历过这一年的我们都清楚,大规模的农民工提前返乡潮就是这一年的事情。
与经济形势相对应的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年初从1月到5月,央行连续四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然而从9月到12月央行则连续五次降息,这种反复之迅猛和戏剧性为史上仅见。
这一章的末尾作者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科斯以及他的新书《变革中国》,意思很明显,经济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科斯说:“如今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思想市场——这是中国经济诸多弊端和险象丛生的根源。
”2010年:这一年顶大的事儿似乎是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作者看来这应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这种GDP 的成就无法反映这个社会国富民穷的实情”。
这一年互联网界风生水起:凡客的陈年在今年取得非凡的成功,当当网、京东商城、唯品会、聚美优品都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王兴3月份创办了美团网,这些极大地改变了未来几年人们的生活。
在本章的后半段作者着重谈了民企的心态转折,在2009年的四万亿投资中,民企大概没有拿到什么钱,财富阶层的大规模移民也正是从2010年开始的。
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说:“一是矿产资源型的投资不能做了,像对煤矿的鼓励投资都可以这样任意将其剥夺,那投资金矿、内蒙古和新疆的油田等也是一样的,国家想收回随时都可以收回,那大家谁还敢去投资”。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书笔记2008-2018年,正值自己最花样的年纪,很多事情都听过甚至经历过,通过读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又是另一番体验,像是回头看曾经的自己,在那个时间定格里,看东西看的太单一太肤浅,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办法将这些事情都串联起来。
1.从数量上来看这十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2.5倍,人民币规模总量增长了3.26倍,外汇储备增长了1.5倍,汽车销量增长3倍,高铁里程增长183倍,城市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就这样,不知不觉的,中国的经济总量成为了世界第二,不知不觉的,物价上涨了N倍,中国外贸从净流出变成了净流入,变成了资本输出国。
2.所有事物的重点变革主要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制度的创新和勇气,这个是可逆的,也可以反复,制度创新归根结底又是来源于各个阶层的博弈。
比如政府允许民资进入银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债转股、八项规定等等,房地产的影响最具有代表性。
二是技术带来的破壁效应,这个是不可逆的,只能顺势而为,比如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拼多多、滴滴、淘宝、微信等等,互联网这种技术破壁带来的进步,带来了很多民营企业的强者,这种大的民营企业强大到甚至可以跟钢铁等老牌国营企业相提比论,这就是技术变革带来的魅力;技术变革带来的强大民营企业,是因为技术变革太快,监管还没有跟上,当监管逐步跟上的时候,民营企业的机制会逐步向国营企业转型,慢慢的就会变成国营企业机制。
3.中国人做事有固有的模式,我自己定义为公务员模式,做事情不能催,一步一步来,目标会慢慢最终的达成。
为什么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中国人喜欢上行下效,总是会导致过分发展,这种中国体制导致了很多问题都是来源于供给侧的过剩,中国的产业聚集性的爆发和地方政府上行下效式的扶持有很大关系,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即使如此,赣州的首位产业概念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避。
4.完善机制体制,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比如《劳动合同法》实行,让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产业开始向国际转移,但不利影响仍然可以用机制体制去完善,归根结底是机制体制不健全,这是一个内循环的问题,比如产业转移,富士康就用了机械化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这是吴晓波继“激荡三部曲”之后的续曲。
原来的《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二千年》分别介绍了改革开放三十年、近代一百年、中国历史二千年等三个时段,中国企业的发展兴衰史。
而这部《激荡十年》则是介绍了最近十年(2008-2018)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界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以此来反映当下中国经济和企业的最新面貌。
作者在序言中写道“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抵达纵深”,那么这本书就是对最近十年中国企业和经济进行回顾的纵深之旅吧。
这十年,我们都身处其中。
对其间发生的许多经济事件,基本上从新闻媒体上都略有耳闻,有的可能了解得比较深,有的却只看到个模糊的表象。
在这本书里,作者将各个事件按时间顺序窜起来,用通俗平实的语言为我们娓娓道来。
比如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中国政府的四万亿刺激计划,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还有这几年来涌现的新事物,如微博微信、移动支付、双十一购物节、O2O、滴滴打车、共享单车、互联网金融、比特币、区域链、人工智能、王者荣耀等。
这几年每年都有新概念、新事物涌现出来;现在融入我们生活让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其出现也不过就是最近几年的事。
事物更新替换得太快,十年前我还在用怎么摔也不心疼的诺基亚、每天上的是“校内网”、玩的游戏是“魔兽”,现在这些都已经式微了。
所以在读吴晓波的《激荡十年,水大鱼大》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感受:为什么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激荡的时代?因为这是快速变化的时代,是利益各方激烈博弈的时代,也是科技创新与僵化制度不断碰撞的时代。
我们所处激荡的时代,并伴随着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转型成为银行发展的关键词,拥抱金融科技已成为大势所趋,五大行与互金巨头的合作正说明了这一点。
银行面临着高收益资产获取越来越难、营销成本高、小微客户经营成本高等诸多痛点。
而金融科技则是引领行业突破的一个核心发力点,在利用金融科技解决银行业经营痛点的策略上,金融机构应该主动的加入金融科技生态,各取所长,互通有无。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1500字导读:读书笔记《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1500字范文:吴晓波老师在新书中描述了2008-2018年的中国商业史,读来感同身受。
如果说激荡三十年是自己出生前和不记事时发生的事,让我知道,自己身处的环境是从哪里来,那么激荡十年则可以说是自己的成长的十年,发生的这一切都感同身受。
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2.5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产阶级崛起,消费能力增强,对国货的信心也不断增强,跨国公司的优势正在被迅速崛起的本土品牌所吞噬,与此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渐失,作为新兴国家的红利正在逝去,GDP增速放缓,从10%减低到8%,由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逐渐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扩大内需的增长模式,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书将当时一个个片段且纷繁的信息抽取出重要的点,从而串点为线,为读者梳理通了其间的逻辑关系。
一个政策的推出,犹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点点将后续的事件推动到公众面前。
很多时候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又被众多投机者钻了空子,在市场上贪婪地攫取利益。
这十年里几个比较重要的几件事件:房价上涨。
08年初,政策本趋向于通货紧缩,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使市场涌入大量热钱,最终全部进入房地产和股市,宏观政策又是如何影响民众情绪的,并接而影响房价。
08年初被打击的房价,借由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这真是救命稻草),宏观政策再次宽松,房价迅速苏醒并飙升至新的高度。
当时的自己站在事件中心,当局者迷,丝毫看不清房价的走向,也不知道何时是资产配置的最佳时机。
几次去杭州看房,但也处于观望状态,看着绿城业主怒而砸售房中心,中介催命电话来卖房,到后来迅速的供不应求。
书里通过对过去几次房价飙升的梳理,在下一次上涨周期时,希望自己能提早感知到,并行动。
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BAT的霸主地位巩固,所有互联网创业企业在创始初便要想着自己何时会被其收购。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1.书籍简介在《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一书中,作者吴晓波带领我们回顾了2008年至2018年这段特殊时段内的中国历史,这十年,是中国水大鱼大的十年,是风云激荡的十年。
这十年的变化,对很多人来说,可能甚于之前的三十年。
在本书中,我们将跟随作者的笔触,再次经历这改变了每个人的十年。
2.作者简介吴晓波教授是著名财经作家,同时也是“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他常年从事公司方面的研究。
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3.读后感中国政府一系列应对次贷危机的举措拉开了激荡十年的序幕,一大批民营企业乘风破浪,抓住历史机遇,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熟悉世界经济史的人都知道,2008年是次贷危机如火如荼的年份,全世界都被源自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搞的焦头烂额,但是我们大部分经历过那段日子的中国人好像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的危机感。
回忆起2008年,我们更多的会想到北京奥运会和史无前例的金牌数量第一。
到底是次贷危机没有波及到中国,还是我们身处危机中却不自知呢?让我们跟随作者吴晓波一起,在今天的这本《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回顾这段并不久远的往事。
接下来,我将从为了避免被次贷危机拖下悬崖,中国开启了一系列自救行动,以及民营企业在制度创新与技术破壁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开创出一片蓝海这两部分出发,带领大家再一次回顾这轰轰烈烈的激荡十年。
下面就进入第一部分的内容,讲述为了避免被次贷危机拖下悬崖,中国开启的一系列自救行动。
本书讲述的是2008年到2018年这十年的中国,作者吴晓波借用周其仁教授的话——“水大鱼大”,做出了总结。
这是一句见仁见智的话,在作者看来,“水大”指的是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十年内增长了2.5倍,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与美国形成G2的双雄局面。
成绩固然喜人,但是回顾过往,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一路走来其实是颇为艰难的,2008年到2018年的这十余年,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是咬牙熬过来的。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2000字导读:读书笔记《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2000字:《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是由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著,按照时间的脉络,从2008年讲述到了2018年,从企业史角度对每年的标志性人物、标志性事件做了回溯,像一条项链串起了散落的珍珠,作者也试图从中理出脉络,如果不能称之为规律的话,尽管我读下来并未觉得很清晰。
但至少有一点,这本书启迪我们去认知和思考这些过往的人和事。
吴先生,是当之无愧的知识网红,以超强的叙事能力和庞大的信息占有量,为我们铺陈开了这段企业史,更在多处恰当地引用国内外名家的哲学思辨,使我们记忆中的片段不至于那么浅薄。
的确过去10年,中国企业家和企业界发生的事情,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意识、观念,你可以选择不感兴趣,但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被裹挟在这个洪流中。
仍然,这十年,即使不能被称为中国的精彩或中国企业家的精彩,那么至少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
读完掩卷,很就几个印象深刻的点提出来分享:一、水大鱼大,大而未强“水大鱼大”,凡深刻者必为大简。
周其仁先生用了这么一个连我的刚读小学的孩子都能理解的自创词语,解释了这段斑斓甚至壮阔的企业史,是现象,更是原因。
一场漫灌的大水,造就了鱼肥水美。
但6月29日,中兴公司宣布史上最大的高管团队“换血”:董事会原14名董事成员(包含董事长殷一民、总裁赵先明等)均立即辞职。
除此之外,中兴通讯将支付合计14亿美元民事罚款等等。
我们的鱼有多少或者什么时候能够成为海洋中的王者鲨鱼呢?二、经济政策是多么的不可预测,我们还很稚嫩几个片段。
经历了国内2007年脱缰暴涨的发展,2008年初,我们的决策层和经济界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是清醒的,在3月全国两会记者会上,总理明确地表示今年的经济政策就是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从1月25日到5月20日,央行连续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16.5%的历史高位,银根锁紧,经济降温。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国企业20XX年-20XX年》读后感_1100字《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国企业20XX年-20XX年》读后感1100字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只有读吴晓波的书会读的特别快。
激荡三十年,腾讯传,激荡十年亦是如此。
作为经典的激荡系列的续作,作者一口气把时间写到了20XX年。
这样做的好处是,诸如任博的新周期辩论,宝万之争,甚至王老板的摔杯子都被及时的真实记录。
而坏处就是,有限的时间局限了素材,10年作为一个不算长的时间跨度,未来会不会对目前我们看到的正确和伟大证伪。
但另一个角度,敢于记录当下也是一种莫大的勇气。
我们也发现,貌似昨天发生的事儿,可能离我们已有十年之久; 确实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则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伟大历史的一部分。
结合自己来说,这十年是不断量变质变的十年,我完成了高中,本科和硕士的学业,甚至从一个学生转变为一个银行狗。
经济的“水大”,从原来的千里之外,裹挟着巨浪,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响,直到我纵身跃入其中。
10年在课堂做一个一点都不严谨的次贷危机小pre,13年煞有介事的思考钱荒,14年和友人捶胸顿足降息的决定; 16年作为一个准分析师见证英国脱欧逆预期后的市场慌乱,作为准pe见证最后一波直投加保荐的疯狂; 17年作为银行狗见证了资管新规草案对周遭人巨大的冲击。
猛然发现,海边赏景的小孩子,现在也成了巨浪中的一叶舟、一条鱼,渺小而试图变得伟大。
这是最好的时代,就像吴晓波书中所述,我们是的原住民,我们是第一代现代自由的孩子。
这又是最坏的时代,阶层渐趋固化,环境不堪重负,改革前进时放眼四顾尽是深水区。
江湖时代已经接近尾声,聚义厅排座次就在眼前,贫富差距造成的教育差异的代际传递即将使“寒门无贵子”。
同时,我们还是养老压力最大的一代,两人未来要赡养四老一小。
我想这也是社会浮躁气息的部分根源,有的人因为做不到,所以不想承担责任; 有的人因为渴望能完美承担责任,所以要争取以最快速度获得成功。
激荡十年2009年读后感500字(中英文实用版)After immersing myself in the book "Turmoil of a Decade," which retrospects the transformative years from 2009, I was deeply struck by the profound changes that occurred during that period.It"s a captivating narrative that reflects the era"s socio-economic shifts and personal anecdotes, painting a vivid picture of a nation in constant motion.在阅读《激荡十年》这本书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它回顾了从2009年开始的变革十年,深刻揭示了那一时期社会的经济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绘制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The book highlights the intertwining of individual dreams with the country"s rapid development, illustrating how each person"s life was influenced by the tides of change.Whether it was the ambitious entrepreneurs, the struggling workers, or the hopeful youth, their stories were all weaved into the larger tapestry of a nation moving towards prosperity.书中突显了个人梦想与国家快速发展的紧密联系,描绘了每个人生活如何被变革的潮流所影响。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读后感
阅读《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后,我深深被书中所描述的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的波澜壮阔所吸引。
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洞察,展示了中国如何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逐渐崛起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
书中详细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史背景,包括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小岗村家庭土地联产承包、民营经济发展、国企改革、改革开放、互联网经济腾飞等重要历史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对于理解当今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走向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艰辛与不易。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历史性跨越。
同时,书中也提到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和教训。
这些错误和教训是宝贵的财富,它们提醒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更加谨慎和明智。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同时也要敢于创新和尝试,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还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性和优势。
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同时,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的来说,《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
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也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
期待。
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这本书读完了,有必要做一个概要式的总结,以求对书中的东西有一个领会。
作者挑选了从2008年到2018年这十年间一些标志性的企业和经济事件进行了回顾,辅之以简短的评论。
在这里,如果以全景式的展示涉及的方方面面显然是不实际的,因此仅仅对个别年份的个别事件作一个介绍。
2008年:这一年最大的事儿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影响到我国就是外贸订单的急剧下滑,作者举例创办于1986年的邱继宝的飞跃集团这一年1月至4月的出口总额同比下降44%。
当然飞跃的情况只是整体外贸形势的一个反映,经历过这一年的我们都清楚,大规模的农民工提前返乡潮就是这一年的事情。
与经济形势相对应的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年初从1月到5月,央行连续四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然而从9月到12月央行则连续五次降息,这种反复之迅猛和戏剧性为史上仅见。
这一章的末尾作者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科斯以及他的新书《变革中国》,意思很明显,经济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科斯说:“如今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思想市场——这是中国经济诸多弊端和险象丛生的根源。
”
2010年:这一年顶大的事儿似乎是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作者看来这应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这种GDP的成就无法反映这个社会国富民穷的实情”。
这一年互联网界风生水起:凡客的陈年在今年取得非凡的成功,当当网、京东商城、唯品会、聚美优品都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王兴3月份创办了美团网,这些极大地改变了未来几年人们的生活。
在本章的后半段作者着重谈了民企的心态转折,在2009年的四万亿投资中,民企大概没有拿到什么钱,财富阶层的大规模移民也正是从2010年开始的。
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说:“一是矿产资源型的投资不能做了,像对煤矿的鼓励投资都可以这样任意将其剥夺,那投资金矿、内蒙古和新疆的油田等也是一样的,国家想收回随时都可以收回,那大家谁还敢去投资”。
倘若将国家比作大树,则民企好比枝叶,枝叶不繁茂则大树必不能茁壮。
本章的结尾作者讲了房产及农副产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微博的影响,华远地产任志强认为:房地产这个畸形行业的所有弊病都是土地国有化造成的,因为国家控制了供给权,从而使得土地具备了类货币的性质,成为政府调节宏观经济和财富分配的重要筹码。
因此,在城市化的大周期中,房价将持续上涨,老百姓除了买房、买房、再买房,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抵抗的能力。
2012年:这一年作者记了不少事情,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一点总结,他说:如果我们把2008年年底到2012年视为一个经济周期的话,可以看到四个重要的新特征(这里我只列三个),其一,中央政府对产业经济的主导能力非常强悍,而其政策的传导性则更会层层加码。
无论是机械设备、光伏还是造船业,在四年时间里的规模扩容均非顶层设计时所预想,而出现了倍级的扩容效应。
它非常容易形成GDP意义上的大胜利,然后又会在下一轮周期调
整中发生严重的失控。
其二,中国政府始终没有摆脱对投资的路径依赖。
相比于内需消费的唤醒,以大规模货币投放为基础的基础设施投资,无疑是一剂立见成效的猛药,但是,它所造成的后遗症则不可避免。
其三,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城市化运动进入中期,外延式发展的边界渐渐出现,陡然增加的制造能力很容易在周期波动中出现战备性过剩,终而造成企业的危机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消耗,以效率提升和技术创新为主题的转型升级已经势在必行。
本章的结尾讲了褚时健,褚老于1996年因贪获罪入狱,出狱后与妻子在哀牢山上承包了2400亩荒凉山地,种植甜橙,到2008年,橙子结果了,他起名叫“云冠”,但当地人却顺口地管它们叫“褚橙”,此时老先生已经八十岁。
不曾想2019年3月老先生故去,但还是那句话“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
2016年:这一年可说的应该是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书中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无疑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此就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梁建章等人的努力,人口政策终于有了转变,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宣布,推行“全面二孩”政策。
要谈一下华为,作者在讲企业史人物时用了一个词“向死而生”,用任正非自己的话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我相信正是这种危机感、这种忧患意识让华为生根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正如古人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对于一个企业是如此,对于一个人也是如此,倘若有一天他懈怠了,不再勤奋刻苦了,也就离“死”不远了。
治国如同种树,企业好比枝叶,同为枝叶有何国企民企之分?说到政策惠及民企,这本来就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提法,政府本应当服务好民企为何还要单拉出来说?种树者当顺树之本性,适当浇水施肥并防止病虫害而非动不动就浇水、没事儿就喷药,如此树木方可茁壮成长。
古人讲“无为而治”,这与西方所谓“看不见的手”是一个道理,政府沉重的手当有边界。
企业家实在是这个国家可爱的人,他们殚精竭虑、不辞劳苦,他们怀揣梦想、勇于拼搏,他们创造了无数的工作岗位让这个国家的经济蒸蒸日上,他们开风气之先改造着这个世界。
一个尊重企业家并让企业家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努力得到充分回报的国家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