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地公园应该怎么做

湿地公园应该怎么做

湿地公园应该怎么做
湿地公园应该怎么做

按照《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林湿发[2010]1号)的定义,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湿地公园具有多重功能。然而,不同的湿地公园,根据不同的实际和区域需求,在其多重功能中又有主导功能来指导湿地公园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已建的湿地公园现状,本文把湿地公园归类为生态保护、合理利用和科普宣教3 种主导功能。

生态保护功能是湿地公园的基本功能。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消除湿地所受胁迫因子,减缓湿地退化趋势,对现有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较好的保护,并保护众多动植物的良好生境,保护物种基因库,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侧重对象又可细分为特定的湿地类型和生态系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境、水源地和水资源、文化资源等。主要做到:保护对象要明确、保护方法要科学、保护过程要长期、注重生态过程的保护、注重湿地文化的保护。代表例子:(1)水源地保护:江西东江源、陕西汉水源;(2)文化资源保护:湖南汨罗江(届原文化);(3)红树林湿地保护:广东九龙山红树林、海南新盈红树林;(4)岩溶湖泊湿地保护:广东星湖;(5)高山沼泽湿地保护:湖北大九湖;(6)水禽栖息地保护:江西药湖;(7)大型通江湖泊保护:江西东番阳湖;(8)高原湖泊保护;西藏多庆错。

合理利用功能是保障湿地公园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根据湿地公园实际,结合市场需求和生态承载力,开展包括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康体保健、文化体验为主导的湿地资源合理利用项目,一方面可增加地方收入,提高周边社区群众收入,增加湿地保护的经费来源;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利用,可转变社区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其湿地保护意识,促使群众自发地进行湿地保护。首先,利用方式要适当、强度要适度,其次,利用要体现可持续性,生态旅游不是利用的全部,最后,要划分不同利用强度的区域,要进行适时的监测。代表例:(1)城市湿地利用:浙江西溪;(2)生态湿地农业:江苏溙湖;(3)城郊休闲度假:湖南千龙湖;(4)绿色生态养殖:湖南东江湖;(5)沼泽生态旅游:黑龙江新青;(6)城市湖泊休闲。

科普宣教功能是湿地公园的主要目标。在利用湿地公园内良好的生态系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湿地博物馆、湿地宣教中心、湿地文化长廊和宣教长廊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方式向大众传播湿地知识、灌输湿地保护意识,让公众通过在湿地公园中亲身体验和感受湿地,提高湿地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式多样,内容科学,手段先进,设施要体现近自然,体现“三全”的要求——“全公园宣教、保护管理全过程宣教、全员工宣教”。典型:(1)湿地综合科普宣教:浙江西溪;(2)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山东滨湖(荷花种质资源);(3)运河文化展示:山东台儿庄运河;(4)特定民俗文化展示:江西傩湖(傩文化);(5)生态净化功能展示:重庆彩云湖、辽宁莲花湖;(6)梯田文化宣传:云南哈尼梯田;(7)防洪、发电功能:湖南雪峰湖。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相关要求

基本条件:①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湿地生态特征显著;②以湿地景观为主体,融合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并

具有生态、科学、教育、其他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③能够在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④适宜的规划面积应能保持湿地生态完整性和其周围风貌。

管理条件:①区域内无土地权属争议,湿地公园经营机构具有土地使用经营权(包括承包、委托经营管理协议);②湿地生态用水权益基本保障;③建设投资主体确定,运行维护投入制度健全;④湿地公园经营机构明确;⑤具备开展湿地保护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的能力;⑥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

建设程序:

湿地公园申报按国家林业局2005年下发的《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05]118号)和《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林湿发[2010]1号)中的规定,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和审批程序。试点建设:目前,我国对国家湿地公园采取试点建设模式。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自批准试点之日起6 年。试点验收: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由所在地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的要求及标准进行自查后,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申请材料符合要求的,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估验收;对验收达标的,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

编制科学的湿地公园规划、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

1)规划编制单位: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参照有关规定编制。湿地公园的撤销、范围的变更,须经国家林业局审批。同时,湿地公园规划单位与人员要有较完善的湿地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生态、地理、水文、规划学和经济学等知识。

2)规划内容:湿地公园规划的内容要具体、深度要有可操作性。主要包括:①规划内容既要包括以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为主的保护与修复内容;还要包括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等项目;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对湿地公园的利用方式、产品配置、对外宣传等做出详细安排;②湿地公园的规划内容应建立在湿地公园实际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规划的项目在科学的基础上要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规划的协调:湿地公园规划要处理好长期保护、与相关规划协调、与农民、地方社会经济和城乡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遵循现有的相关规划,尤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等,使湿地公园统筹到地方社会经济和城乡发展规划的统一框架下;另一方面,湿地公园规划还得从自身专业出发,要充分考虑到与社区的协调发展,带动社区共同发展。

4)保障:主要包括完善的法规政策保障、完整的组织机构保障、多渠道的资金保障、规范的工程管理保障、坚实的科学技术保障、健全的人才队伍保障、及时跟进的宣传保障。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经典案例)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 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https://www.doczj.com/doc/743766874.html,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可以出具如下行业工程咨询资格,为企业快速推动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湿地公园情况简介解说

2018年湿地公园基本情况简介 一、湿地公园基本情况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下游谷城县城以东的后湖地区。汉江在这里与其两大支流南北二河交汇,湿地内部北河故道一线穿珠,形成了典型的河流湿地。湿地范围南至南河南岸,北至北河北岸,东至汉江县界,西至二道沟堤防,公园总面积2133.6公顷。2009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进行试点建设,是千里汉江6省78县市区第一家以汉江命名的国家级湿地公园,2016年8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检查验收,正式成立。 公园规划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有湿地面积1102公顷,湿地率51.64%,其中生态保育区和生态恢复区的湿地面积达湿地总面积的92.82%。现有维管束植物120科、345属、476种;野生动物185种,其中鸟类111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 二、科普宣教区简介 各位代表所在的位置是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区,面积197.9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不足10%,主要向社会公众展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目前

仍在继续建设。 为秉承文化传承与湿地科普宣教展示相结合的理念,以湿地风貌为依托,充分展示汉水和五谷文化特征,我们于2012年启动了科普宣教区建设,总投资2.36亿元,布局二轴、十景。即:汉水文化轴线和五谷文化轴线,汉江神韵、生命摇篮、江河之祖,神谷天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景点分别位于两条轴线之上;曲水荷香、粉水澄清、后湖夜月、仙人古渡等景点沿公园水系形成一线串珠格局。 神谷天授:据《拾遗记》记载,“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上古时期,炎帝神农在这里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植五谷、兴百业,开创了华夏文明;西周封谷伯、立谷国,“九洲独此谷为名”。 风调雨顺:谷城四季分明,历来都有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好习惯。这组景观内设有春、夏、秋、冬四季平安门、日晷、二十四节气等,(这里最好能将二十四节气歌指出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以祈求风调雨顺。 生命摇篮:汉江流域,人类活动痕迹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汉江的“汉”更能引起人们的遐想,汉族、汉语、汉字、汉王朝、汉文化,这些词汇都源于汉江,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符号。汉江拥有世界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龙

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4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公司于2013年开始准备该项目,在项目设计中,基于上述理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遵循了生态性、自然性、主题性的理念和原则,对于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制定了如下设计规划。 4.1建设条件及发展趋势分析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地理位置优越,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赣北经济、文化、旅游、交通中心,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鹰潭西湖湿地公园位于主城区西部,东至白露河,南至浙赣铁路线,西至西湖路东侧,北至老206国道,规划面积约100.8hmzo 本着“扬优成势、以特取胜”的发展理念,鹰潭市把新型城镇化的主攻方向放在城市扩容上,力求构建“一体两翼、一江两岸、四区合一”的大框架城市发展格局。设计时明确提出,在鹰潭西湖湿地公园规划中必须契合总体规划布局,分析周边用地性质,抓住城市大环境景观轴线,掌握游人、居住者视线范围,通过预测周边人流量以及使用率来合理设置地标性景观、集散性景观、生态教育景观以及运动休闲廊道、绿道景观等。 4.2生态理念在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在公园生态景观规划中,力求以湿地保护为基础,景观以水为主题,与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交相辉映,运用最新生态建设理念,建设生态廊道,突出建筑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使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游憩观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始终秉承将“城回信江”理念融合到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融人滨水生态风光、江南文化风貌,成为城市生态绿肺,带动旅游发展,引领绿色环保理念,宣传健康运动生活,塑造休闲阳光环境。 4.2.1生态建设规划。城市的发展建设已经使原有的大片湿地退化萎缩, 如何确保湿地由退化到健康的转变,同时使其长足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湿地、发挥其长久生态功能的意义所在。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依据现状生境评价中的分级分类型评定结果和生态水网布局规划,制定天然湿地核心区的生境修复战略。确定需修复的典型生境的位置、类型(含:原水域生境、新增水域生境、间歇性生境、苇地生境)及重要的水系廊道。在具体生境的修复过程中采用动植物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植被多样性恢复,大量栽植乡土树种,针叶、阔叶、落叶、常绿搭配,组合成景观高低错落、层次明显的森林景观;利用现有水系和乡土植物构建陆地生态廊道系统和水体生态廊道系统,即绿网和蓝网,从而形成水陆交融的生态网络结构,同时又与园外水体生态系统相联系。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规划中,必须实行保护优先,恢复先行,建立湿地与城市之间良性、有序的发展模式,恢复场地记忆,保护原生态湿地风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湿地公园。 4.2.2设计理念—“莺飞庆天,鱼跃于渊”。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设计结合该理念,我们以“莺飞鱼跃”为主题谓万物各得其所,构成独特的结构,旨在建设集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于一体的湿地核心区域。 4.2.3湿地公园景观之水体设计及水生态处理。本次设计一的垂点之一是 采用水生植物组件配置多级水生植物串联池,经沉淀池预处理的水依次流过香蒲.葑草、菖蒲、芦苇净化池,形成有一定化层次的白净生态系统,有利于植物生长期和净化功能的节性交替互补。香蒲、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根系发达,

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设.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ior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wetland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China. W Hongkong Wetland Park, Ecological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第一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第二作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 邮编200092 电子信箱titan999@126.com 收稿日期20080225图1香港湿地公园区域位置图1关于湿地城市湿地公园。至此,我国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湿地是指一些水域和陆地交接的环境,包括一数为26个(第一批1个,即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些低洼地区、泛洪平原、淡水或咸水覆盖的地方,城市湿地公园,第二批9个,第三批12个)。在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众多的湿地公园的

设计理念中,虽不乏成功的能和效益,特别是与人类最为密切相关的城市湿案例,但由于我国对湿地及湿地公园的认识和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设计手法和认识并不成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熟。本文通过剖析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念,希望可以为我国城市区域中湿地的设计和保自1971年《拉姆萨尔湿地公约》诞生以来,到护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2006年5月,已有152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有1608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2香港湿地公园概况积140123652hm2。我们国家1992年7月31日加入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由于港岛和九龙土地资“湿地公约”,目前已有30处湿地被列入名录,面源紧缺,向外寻求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并于1987积达3.43×106hm2。年在新界天水围建造了供20万人居住的设施和场近几年,我国开发和建设湿地公园的项目所,发展天水围新市镇。在此期间,香港特别行政逐渐增多,“湿地”似乎成了时髦的名词。至区政府对天水围预留区进行了一项环境影响评估工2007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作,认为需要为开发天水围预留区而损失的天然环公园、山东省临沂市双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境进行补偿,即在天水围北建造一个面积约60hm2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河南省南的生态缓解区(图1)。阳市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我国第四批国家香港湿地公园是由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成果, 第26卷3/ 2008 HUAZHONGARCHITECTURE华中建筑

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贵州省黔南州 贵定县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研报告 一、项目名称 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区位 贵州贵定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的贵定县境内,地处黔中经济区核心区贵定县,厦蓉高速、长昆高铁及贵广高铁穿境而过,是国家层面支持贵州“黔中带动”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民族文化灿烂,布依族苗族等21个民族聚居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情。湿地公园地处沿山镇(原巩固乡区域范围内,现已撤乡并镇,下同)摆龙河流域,由东至西呈带状走向,主要包括摆龙河、凉水井水库及周边一定区域,是贵定县第一大河独木河的重要干流,属乌江水系。 三、项目类型 生态型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 四、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景区旅游公路26公里,湿地漫游观光道35公里,生态停车场3个共40200平方米,景区环保厕所7座,旅游服务中心6000平方米、游客集散中心15000平方米、景观改造8000亩,公园安防系统一套、消防及应急设施配套建设一项、路灯工程建5.5千米,公园环境综合治理两处。 五、项目级别建议

省重点项目 贵定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贵定县巩固乡(今属沿山镇),距县城36公里,位于贵定县沿山镇摆龙河流域,由河背大桥(贵定县与龙里县交界处)始,至光辉村白岩止,涵盖威远村边沿、细米寨、摆乍寨,石板村白畅寨、火烧寨、石板、偏坡寨、平寨,新龙村月亮寨、栗木寨,光辉村新寨、旧司、后寨和凉水井水库等主要区域。地理坐标位于北纬26°17′44″~ 26°19′37″,东经107°3′55″~ 107°8′13″之间,总面积为380.24顷,长度为16公里,具体范围包括摆龙河、凉水井水库水域周边河流两岸的水土保持林、洪泛平原湿地、部分稻田。园内具备河流、库塘、喀斯特湿地、洪泛平原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独特的西南喀斯特地貌湿地特征的生态、生物多样性在岩溶高原地区具有代表性,是开展科研教学的天然基地。湿地公园蜿蜒动感,景色怡人,具有科普价值及较高湿地的观赏性。园内典型的湿地景观、迷人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休闲胜地。 六、项目建设重要条件分析 (一)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范围及位置 贵定县位于贵州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北纬26°05′—26°46′和东经106°59′—107°22′之间,东邻福泉市、都匀市和麻江县,西靠龙里县,南与平塘县、惠水县接壤,北与开阳县毗连。全县南北长76公里,东西宽38公里,国土总面积达1630.8平方公里。贵定县距省会贵阳市80公里,龙洞堡机场68公里,州府都匀96公里,凯里市90公

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与景观设计

香港湿地公园的景观与生态设计 摘要: 以香港湿地公园为实证研究对象,对香港湿地公园的环保优先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生态设计理念和景观设计手法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景观设计在生态方面有所参考。 关键词:生态;景现设计;香港湿地公园 1.项目概况: 香港由于港岛和九龙土地资源紧缺,所以向外寻求城市发展的地资源。在此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天水围预留区进行了一项环境影响评估工作,认为需要为开发天水围预留区而损失的天然环境进行补偿,即在天水围北建造一个面积约60 万m2的生态缓解区。这就是后来的香港湿地公园。 香港湿地公园位于天水围新市镇东北隅,接近香港与深圳的边境,占地61 万m2 。公园北侧紧邻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南侧为天水围新市镇,极富香港特色的钢筋水泥丛林衬托天然的湿地背景,格外引人深思。香港湿地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湿地公园,是本着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并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多种功能的原则而建设的。 。 2.香港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生态设计手法 (1)功能布局 整个湿地公园被划分为旅游休闲区和湿地保护区。其中旅游休闲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主要包括室内游客中心和室外展览区等;湿地保护区占地约60 hm2,由不同的生境构成,包括淡水和咸淡水栖息地、淡水湖、淡水沼泽、芦苇床、草地、矮树林、人造泥滩、红树林、林木区等,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①游休闲区的布局。设计中将游客设施安排在接近入口和城市的位置,避免对 栖息地不必要的侵扰,并能有效地将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湿地公园中旅游休闲区主要包括入口广场、访客中心、溪畔漫游径及湿地探索中心。a 入口广场为游客提供进入湿地公园的准备场所,包括停车场、售票处及管理机构。入口处的水景和草坡地有效地将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而入口处独特的景观墙和广场上富有特色的灯柱以及草坡地上的陶艺作品则提前让人们感受到了湿地公园的奇妙。b访客中心是整个湿地公园的聚焦点,布置在接近 入口和城市的位置,不仅在最 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类活动对 外界生物的干扰,并完成公众 性较强的展览、教育、参与活 动。c 溪畔漫游径及湿地探索 中心。一是一座户外教育中心, 周边环绕着大大小小的水池。 游客在这里可以观察水体中 的各种生物了解到历史上曾

湿地公园及景观桥工程概况

湿地公园及景观桥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以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来的施工经验为基点,统筹考虑全线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现场布置以及施工进度计划。 目标明确、措施可靠,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安全,计划安排合理,确保施工工期,施工部署、方案、工艺先进合理。保护环境、保护文物,文明施工,加强施工管理,积极研究推广应用“四新”技术,降低工程施工造价。 1、南安市蓝溪湿地公园(码头区)及景观桥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2、施工设计图、勘察报告书以及有关设计勘察文件; 3、现场实际踏勘所了解的情况; 4、国家及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7、《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8、《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9、《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01); 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

版); 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1); 1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4、《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5、《城市人行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7、《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 J281-2003); 18、《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1-2006); 19、《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程》(DBJ/T13-135-2011;J11820-2011)等其它技术规范标准。 二、工程规模 南安市蓝溪湿地公园(码头区)及景观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景观桥长80米,单跨跨度19米,合同总造价为5435000元。 三、工程特点 南安市蓝溪湿地公园(码头区)及景观桥工程位于南安市,本工程的景观桥位于蓝溪与西溪交汇处。桥梁跨越蓝溪,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 一、公园简介 1、公园范围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河城市段中游,北起东城大道华清桥,南至蓝田县界,毗邻西安世博园。规划全长15公里,总面积6.75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一期从华清桥到祥云桥约3.3公里,总面积达2.45平方公里,形成湿地面积1980亩,绿化面积1650亩。二期从灞河祥云桥到蓝田界,全长11.8公里,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 2、公园性质 工程通过对灞河的综合治理及湿地景观的重建,彻底改变灞河流域建筑垃圾成堆、挖沙坑密布、杂草丛生、生态破坏严重的面貌,确保灞河百年安澜。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发扬。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是西安市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弘扬,成为集城市防洪、生态景观、人居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景观长廊,有效改善了周边区域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

二、绿化保洁 1、公园绿化 灞桥湿地公园内植被丰茂,绿化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在植物配置上,应考虑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本地植物,避免外来种。本地植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其他地域的植物,可能难以适应异地环境,不易成活;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过度繁殖,占据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以致造成本地植物在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竞争中失败甚至灭绝,严重者成为生态灾难。 在物种搭配上要满足生态要求,做到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能够互相补充,又要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其形态、叶色、花色等搭配协调,以取得优美的景观构图。根据灞河水量,因地制宜,种植适宜植物,既要符合各种水生植物的特性,又要满足审美的需要。灞河泥沙较多,可以采用发达茎叶类植物以有利于阻挡水流,沉降泥沙,发达根系类植物以利于吸收等搭配。在沿岸边缘带一般选用姿态优美的耐水湿植物,如柳树、水松等进行种植,以低矮的灌木和高大的乔木相搭配,用美学原则组织其色彩、线条、姿态等,创造出丰富的水岸之立面景色和水体空间景观构图效果,同时又能在水中产生一种动人的倒影美。 在湿地公园,应尽量发挥地被植物的作用。地被植物一般是指低矮的植物群体,铺设于空旷场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紧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模板)

https://www.doczj.com/doc/743766874.html,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 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https://www.doczj.com/doc/743766874.html, 编制工程师:范兆文

https://www.doczj.com/doc/743766874.html,/ 【微信公众号】: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或 xmkxxbg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可以出具如下行业工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特色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特色 摘要(summary):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其中对于湿地公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园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对其中的植物进行研究,从而更好 的进行植物的配置,在景观上达到比较好的景观效果,创造更大的景观效益。这次 我们通过对七桥翁湿地公园进行了解、分析、研究,发现湿地公园的植物在配置方 面有它自己独特的特征,与在其他设计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从湿地植物的配 置特色、配置方式、造景效果方面对起进行分析。 关键词(key words):湿地公园植物规划配置特色配置方式造景效果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是地球上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区域,是一种独特的生态构成形式,也是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与生态效益。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从景观角度来看,也是非常独特与富有观赏性的。无论是天然湿地还是人工湿地,都是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都具有组成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植物。显然湿地植被是动物,特别是水禽的栖息地,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元素、生态学金字塔的基础、生物网和食物链中关键性的链环和物、能流入口,是生态系统形态结构的骨架,而湿地植物的季象、外貌、结构、生态、动态、类型,则以植物种类成分,及湿地植物为基础。因此,如何利用湿地植物的潜能,使其景观、生态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是植物景观配置中的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是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1.植物规划 植物造景就是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设计的科学性理论基础。 规划原则:在当地自然条件、自然植被、城镇绿化种类、比例、古树名木、历史资料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后,可着手进行植物规划。 具体要求就是: (1)在满足园林绿化综合功能的基础上,要兼顾各绿地类型及城市性质进行规划 (2)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已驯化的外来树种 (3)以乔木为主,结合灌木、藤本、地被、花卉,给人工栽培群落提供丰富的素材(4)快长树—慢长树,常绿树—落叶树相结合 植物的配置就是为了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景观效果,从而实现人化的生存环境,一个和谐的环境。植物的规划不仅单纯的是植物的规划与配置,更多的是和环境的融合,和周围景观的协调,和设计者思想的融合,只有这些方方面面都结合为一体才能称为具体意义上的植物设计规划。 2. 配置特色 七桥翁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特色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微山湖湿地公园简介

微山湖湿地公园简介 微山湖湿地公园距微山县城中心3公里,总规划占地5万多亩,总投资约10亿元,建设周期6至8年。北至新湖东大堤,南到原始生态保护区和猛进渔村,西至旺湖路、爱湖码头(含爱湖三角地带),东至蒋集河。景区以新薛河为轴线,主要包含旺湖景区、新薛河景区、爱湖三角景区。又细分为以下几个景区。 1:亲水绿岛湿地景区 包括森林门户访客中心.生态停车场.雕塑广场.演艺广场.咖啡屋.摄影基地.生态酒店.停车场及红色旅游码头.户外烧烤区、场地绿化.植被种植.果园.景观长廊、驳岸.遮荫构架.摇橹船码头.建筑小品等景观园林。 2:新薛河自然湿地景区 包括水质观测站、湿地研究中心、湖岸广场、浮桥、码头、亲水平台等景观。 3:观鸟绿洲湿地景区 包括观景木栈道、观鸟亭、观鸟廊、摇橹船航道。浮动码头.特色构架等景观。 4:高楼湿地景区 包括湿地木栈道.观景塔.亲水平台.遮荫构架.摇橹船码头.等景观5;小泥河水上乐园景区 包括停车场.入口广场.水上乐园.湿地研究中心.茶室和服务设施.防浪堤岸.风力发电设施、垂钓中心.湿地花园.荷花塘.观景台.生态旅游1 区等景观。 6:淡水渔业博览园景区 7:天然芦苇荡景区(爱湖三角地带)

8:红荷景区 9:生态停车场及入口广场景区 10:猛进民俗文化村渔业体验区 11:十字河景区 12:蒋集河景区 整个湿地公园工程分为三期建设,第一期工程包括生态停车场及入口广场景区、亲水绿岛景区、新薛河自然湿地景区、观鸟绿洲景区、红荷景区、天然芦苇荡景区、高楼湿地景区。占地约15000亩,其中陆地7500亩,水面7500亩,投资约3亿元,建设周期约3年。第二期工程包括猛进民俗文化村渔业体验区、淡水渔业博览园景区、小泥河水上乐园景区。占地约100亩,投资3亿元,建设周期约2年。 第三期工程包括十字河景区、蒋集河生态湿地景区,占地25000亩,投资约4亿元,建设周期约2年。 微山湖湿地公园由山东微山湖湿地投资有限公司筹建。公司成立于 2009年10月21日,为合资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及主导产业为旅游服务业和工艺纪念品出售,从业人员500人。微山湖湿地公园工程占地约5万亩,今年工程进度计划为:5月初开始观鸟绿洲和人工湿地景区的建设,7月底完成。6月初开始访客中心、广场、芦苇荡景区的建设,年底完成。到今年底,共完成观2鸟绿洲和人工湿地景区、红荷景区、亲水绿岛景区、芦苇荡景区四个景区的建设。 微山湖自然湿地既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沉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依托环境优美的微山湖,自然风情和渔乡风情浓郁,而且微山湖作为我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中国荷都、铁道游击队故乡,古运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微山湖湿地公园的建成必定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人们旅游的好去处,中国北方又一道亮丽的旅游风采线。3

浅谈现代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以江阴市霞客湿地公园为例

浅谈现代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 ——以江阴市霞客湿地公园二期为例 江阴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黄心恬 【摘要】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园类型,成为近年城市建设的热潮,同时存在着过度公园化、景观同质化、生态硬质化、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1]。本文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以江阴市霞客湿地公园二期工程为例,立足于湿地公园的独特性,通过对其规划定位、规划目标和规划布局等的分析,初步探索了现代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以达到维护和发展现有生态平衡的目的。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设计 一引言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2]。湿地公园即以湿地为对象的一种园林形式,是利用现代景观设计和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和恢复,艺术地再现自然生态景观[5]。湿地公园是湿地景观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它融入了自然景观元素,并与园林绿色空间合为一体,为群众提供了一处可以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以及体验自然的休憩场所。 二项目概况 规划范围 江阴市霞客湿地公园二期分 为两个地块,A地块位于徐霞客镇 南部,徐霞客大道以东,北起马文 路、南至界河、西起奇松路—马公 河—霞客路、东至锡澄高速公路, 总用地约200公顷(3000亩)。 B地块位于徐霞客镇与祝塘镇 相接壤地带,北起马文路、沿五房 白荡两侧分布,总用地约50公顷。 区位与交通 湿地公园位于经 济发达的长三角核心 区,区位优越,生态优 良,人文厚重, 旅游市A B

场相对成熟完善。 湿地公园的交通主要依托锡澄、沿江及沪宁三条高速公路转接霞客大道、长山大道两条快速道路进入。 三现状分析 现状水文资源 基地现状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湖 泊、河流、沼泽及水稻田等丰富的湿地 类型在基地范围内均有呈现,为湿地系 统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位于中心位置的湖泊,其边缘与陆 地交接处形成宽窄不一的沼泽资源,各 分叉或与池塘相接,或与河流相连,创 造出较为完整的水资源基底,稻田现主 要分布在环湖区域,丰富的水稻田资源 同样为湿地系统的组成,提供了优质的 基础。 现状生物资源 湿地植物资源丰富,鱼塘和河 流中有部分浮游植物、沉水和挺水 植物;鱼塘的塘梗上以及河流的边 坡上有大量的草本和藤本,以及少 量的灌丛植物;河岸上有丰富的陆 生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和 藤本;沼泽里长满了芦苇和喜旱莲 子草等植物;草甸上分布着灌木丛。 丰富的湿地类型和湿地植被为湿地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以及充足的食物供给。

海尾湿地公园项目简介201711

海尾湿地公园规划发展历程简介 1998年,海南西岸乡村庄园俱乐部有限公司进驻昌江进行造林项目工程,海尾湿地公园生态修复5078亩(包括湿地1100亩,鸟类栖息地300亩,海防林3000亩,其他园林绿化约600亩)。 2007年7月海南昌江石港塘生态公园进行项目备案。 2008年11月21日《海南西海岸海尾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会议。 2009年1月7日昌江县人民政府同意实施《海南西海岸海尾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海南西海岸海尾湿地公园项目总体规划面积4448亩(湿地1075亩,草地298亩,滩地100亩,红树林保育地200亩,鸟类栖息地504亩,海防林583亩,乡土树种500亩,其他树种862亩,市政75亩,休闲设施用地250亩)。 2013年6月4日省旅游委通过《海南西海岸海尾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 2013年11月4日昌江县人民政府同意实施《海南西海岸海尾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公园规划总面积10000亩。 2015年10月20日专家评审通过《海南西海岸海

尾湿地公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5年11月11日县规划会审议通过《海南西海岸海尾湿地公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6年4月昌江县人民政府通过《海南西海岸海尾湿地公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海尾湿地公园规划范围为9893.4亩,其中水体面积为1974.45亩,可开发总建设用地307亩。 2016年10月14日,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省级专家评审通过。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5054亩。其中,湿地保育区101.56 公顷、恢复重建区204.58公顷、宣教展示区3.69公顷、合理利用区24.19公顷和管理服务区2.89公顷。 2017年8月5日,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国家初审通过。

湿地公园设计方法

精心整理1.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生态园湿地公园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湿地公园 1.2 (1) (2) (3) (4) (5) (6) 1.3 1.3.1 优化处理工艺方案对其投资和运行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必须从整体优化的角度考虑,结合当地的客观条件、河水性质及处理水的用途及相应水质要求,进行多方案比选,提出最佳的处理方案,遵守如下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工程设计注重本工程实际运行的灵活性和抗冲击性,提高其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

应性; (3)作为环保工程,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噪音、臭气、固体废弃物等; (4)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选择性能优良的处理设备; (5)选择先进、成熟、节能的处理工艺; (6) (7) (8) 1.3.2 (1) (2) (3) (4) (5)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下沙湿地公园的建设是生态园自身发展的需要 东莞生态园现状是东莞的涝区,遇特大暴雨防洪压力大,且园区内水系污染严重,水系的现状与生态园的开发建设存在的巨大的矛盾,可以说“水’’是制约生态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水”必须要治,将生态园丰富的水系利用好,形成具有特

色的水系,改善园区的生态环境,使“水“成为促进生态园快速发展的因素。燕岭湿地15万吨尾水深度处理后排入南畲朗排洪区西北端,补水口流至东部,流程约8公里长,沿程难免会有一定的面源污染,同时枯水期排洪渠需补水量大,为了保证南畲朗排渠南段水体的水质及排洪渠的水位要求,需从东引河引水,但东引河水水质较差,无法满足排洪渠水体功能。下沙湿地公园的垂直流湿地主要作用是处理引入的东引河水,经集中强化处理后出水作为南畲朗渠景观用水补充,保证水系水位, (2) (3) 度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示范计划(项目)。实现东莞市污水“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建设东莞市“第三代新城”的需要,对东莞市各镇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通过湿地公园建设可以改善生态园及周边镇区生态环境,进而提升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东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的应用往往是城市特色的所在,我们对黄河湿地景观的规划正是将原有的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作为湿地的特色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整个规划设计在恢复、利用、保护这些景观要素的基础上,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为出发点,进一步打造新的"自然林区" 形生态景观区。 一、项目定位、设计指导思想 该项目的基本定位:"休闲、旅游、文化",本设计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自然优先原则为出发点,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使黄河景观湿地具有主题性、自然性、生态性等特点。 设计指导思想 1、整体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在保护中分阶段开发的原则; 3、恢复沙枣林区,尽可能扩大红柳林片区的原则; 4、强调生态注重湿地景观区域原始的生态功能,体现河流景观、地质地貌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做到保护与开发、整治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5、突显黄河景观湿地万亩红柳的特色景观,以独特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相结合,营造湿地景观区的深厚文化内涵。 6、突出主题,以保护自然景观、生态旅游为核心,兼有文化旅游等多功能,创造一个富有个性、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完善的景观湿地区。 二、景观规划内容 我们将黄河景观湿地定位于"生命之岛,一个自然自己自由的原生态栖息场所"。岛是一个原生态场所,拥有自成体系的生态平衡系统和生物链,拥有繁茂的自然植被和特色的地貌文化,是黄河景观湿地设计的主题。 黄河景观湿地总体布局从设计构思出发,拓展了传统天然合一的理念,挖掘地方特色,展现"岛、水、树林"的主题,以自然景色为景观湿地的主调,将原有的山体地形、水系、树林加以保护、改造、整合、通过不同的手法展现"岛、水、树林"的概念,将整个环境融入到黄河的大背景中,表达出对"岛、水、树林"的追求,设计中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岛与水的融合,创造出了富于趣味的空间;利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不同高差的观赏点和多条观景视线轴的设置,依据疏密有致的原则布置景观,使整个湿地景观的流线更富趣味。 1、功能结构 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规划提出兴建“一个黄河码头,两个滨河广场,三条景观轴,六个新区入口广场”的功能结构。

湿地公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修订版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1 总论 (6) 1.1 项目概况 (6) 1.2 项目提出的背景 (6)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7) 1.3.1某某社会经济概况 (7) 1.3.2 某某北岸湖滨带存在问题分析 (7) (1)生态破坏严重 (7) (2)湖滨污染严重 (8) (3)面源污染严重 (8) 1.3.3某某湿地恢复与建设的意义 (8) (3)项目的建设是北岸片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9) 1.3.4项目分析(SWOT) (10) 1.4.1本项目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3) 1.4.2本项目已有的工作基础和应用效果 (14) 1.4.3湖滨湿地的研究进展 (15) 1.4.4 生态湿地的恢复技术 (17) 1.4.5 人工湿地的研究现状 (18) 1.4.6本项目湿地公园定位 (20) 1.5责任单位介绍: (21) 1.6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2) 1.7计划目标 (22) 1.7.1总体目标:项目计划投资60508.73万元,建设2340亩城市湿地公园。 . 22 1.7.2 工程目标 (23) 1.7.3 工程建设目标 (23) 1.7.4 出水水质目标 (23)

2项目概况 (23) 2.1地理(或地块)位臵介绍 (23) 2.2 某某概况 (24) 2.2.1 某某自然概况 (24) 2.2.2 某某社会经济概况 (25) 2.2.3 某某水污染概况 (25) 2.2.4 某某湖滨区概况 (26) 2.3 项目区现状 (27) 2.3.1 自然及经济概况 (27) 2.3.2 项目区水环境概况 (27) 2.3.3 项目区防浪堤状况 (28) 2.4建设规模与目标 (29) 2.5周围环境与设施 (29) 2.6 本项目与其它工程的关系 (29) 2.6.1 与城市污水处理厂间的关系 (29) 2.6.2 与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的关系 (30) 2.6.3 与内源污染控制工程的关系 (30) 3项目开发内容及指标 (31) 3.1工程建设目标 (31) 3.2工程设计规模 (31) 3.3湿地公园水质净化区项目的工艺路线 (31) 3.4湿地方案设计 (32) 3.5拟采用湿地技术的成熟性和可靠性 (34) 3.6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比较方案 (34) 3.7湿地公园游赏区 (37) 3.8湿地公园生态恢复区 (37) 4湿地公园生态规划 (38)

湿地公园项目开发

杭锦后旗润生湖湿地公园旅游开发项目报告 (一期) 一、概述 1、项目背景及简介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旗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了我旗及来我旗旅游观光的各界人士有一个就近休闲、娱乐、观光的场所,把我旗打造成巴彦淖尔市至内蒙古西部的游客接待中心,使之具备环境改善、市民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综合功能 2、承办公园概况 公园正常蓄水量500万立方米,水面120万平方米,控制流域面积5万平方公里 二、项目经营期限及方式 1、经营期限 预计杭锦后旗润生湖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的使用权交由润生湖公司使用,使用年限40年(即2015年一一2055年),开发建设期为3 年。 2、经营方式 项目本着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分期建设,分批运营的原则,使北海公园转换升级,加快发展。由乙方投资建设各项娱乐项目及必要的配套设施,并负责维护润生湖湿地公园的绿化、环卫、治安

以及整体管理运营,所产生的费用由乙方负担(不包括水、电费用),具体管理费用明细见附表。 三、规划布局与分区旅游项目 1、具体的投资额度 投资规模:总投资4500万元。 2、具体的投资项目 A、水上娱乐竞技项目,投资约460万元完成自驾快艇、快艇游湖、水上摩托艇、水上飞鱼、水上香蕉船、休闲竹排游湖等项目。 B、水上儿童乐园项目,投资约420万元完成水上碰碰船、水上脚踏船、水上三轮车、水上排球、水上攀岩、水上跳跳床、水上翘翘板、水上儿童乐园等项目。 C、天然游泳场及相关配套设施,投资约180万元完成更衣室、淋浴间、休闲凉棚、躺椅、人工沙滩等。 D、休闲垂钓及相应设施,投资约60万元完成鱼苗投放。 E、生态渔业养殖,投资约100万元完成鱼苗投放、喂养。 F、特色农家乐,投资约540万元完成1000平方米凉棚、300 平方米操作间建设,配套桌椅等设施。 G、户外拓展中心,投资约110万元。 H、冬季室内滑冰、室外滑雪项目,投资约300万元。

xx大型湿地公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大型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一、项目名称 (1) XXXXXX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1)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1)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 第三章建设条件及建设地址 (4) 第一节建设条件 (4) 第二节用地面积的确定 (10) 第三节场址选择 (10)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1) 第一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1) 第二节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12) 第五章规划布局与方案 (13) 第一节规划设计方案 (13) 第六章环保与节能 (20) 第一节环境质量、排放、标准 (20)

第二节环境保护 (21) 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4) 第一节投资估算 (24) 第二节资金筹措 (26)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xxxxxx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xxx 三、项目建设地点 Xxxxxx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

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湿地不仅给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显著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在调节径流、蓄洪防火、控制污染、调节气候、减少土壤侵蚀、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不仅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地。自然湿地还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许多野生生物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安然生存和繁衍。湿地以其特有的美学、教育、文化、精神等功能,产生了宗教、民俗、音乐等独特文化。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我国于xxxx年x月xx日正式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家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并将我国湿地保护合理利用列入《中国xx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湿地的保护和恢复,认真履行《湿地公约》,为了加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国家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实现湿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xxx肃州区xx湿地规划区主体位于城区东郊地下水溢出地带,与城区毗邻,是离城市最近的湿地。规划区内多样化的湿地类型,是酒泉绿洲这一内陆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水源涵养和水资源调蓄、净化水质、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防止沙漠化和改善区域外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作为区域关键生态支撑体系,对于维护酒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