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与免疫学(免疫学部分)-中国药科大学

微生物与免疫学(免疫学部分)-中国药科大学

微生物与免疫学(免疫学部分)-中国药科大学
微生物与免疫学(免疫学部分)-中国药科大学

第七章抗原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抗原的概念: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层次类型:抗原细胞、分子、决定簇

抗原的特性:

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即反应原性(抗原性antigenicity):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第二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一、异物性:以成熟淋巴细胞是否识别为标准。

二、理化状态:一般,蛋白质、复杂多糖具有免疫原性;脂类、核酸不具免疫原性。

三、完整性

四、其他因素

第三节抗原的特异性

一、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或表位(epitope)

1、概念: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其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了抗原分子在免疫应答中的特异性。

Eg:(免疫活性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所特异性识别、结合的配体。)

Eg:(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位点所特异性识别、结合的配体。)

2、意义与功能:

抗原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结合。

3、重要抗原决定簇

T细胞决定簇B细胞决定簇

受体TCR BCR

MHC递呈必需不需

决定簇类型顺序决定簇构象决定簇、顺序决定簇

决定簇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多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

决定簇性质多为加工变形后的短肽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等

识别方式被MHC分子递呈给TCR被BCR及抗体直接识别

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1、共同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原可有多个抗原决定簇,若不同抗原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则该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2、交叉反应:抗原除与其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外,也可与其它抗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Eg:(外斐反应是用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用来诊断斑疹伤寒。)

第四节抗原的种类

根据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胞辅助分类

*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由B细胞表位(半抗原)和T细胞表位(载体)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

*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由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可分为TI-1Ag和TI-2Ag。

第五节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一)异种抗原

1.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2.疫苗及类毒素(外毒素灭活成类毒素,免疫马,获得免疫血清为抗毒素)

3.动物免疫血清(二重性:抗毒素+动物本身异源血清)

4.植物蛋白

5.异嗜性抗原(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和微生物间,彼此间抗原性接近,任一

抗原所诱发的抗体能与其它类抗原发生交叉反应)Eg:梅毒、斑疹伤寒

(二)同种异型抗原(同一种属,不同个体)

1.红细胞抗原(血型抗原)

2.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也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三)自身抗原

1.修饰的自身抗原(经外界影响)

2.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在胚胎期与免疫细胞隔绝)

(四)肿瘤抗原

1.肿瘤特异性抗原TSA——癌细胞特有,正常细胞不表达

2.肿瘤相关性抗原TAA——无严格特异性,癌变时增多(诊断与普查)

a)相关病毒抗原

b)胚胎性抗原(甲胎蛋白AFP—原发性肝癌;癌胚抗原CEA—直肠癌、结肠癌)

(五)其他

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 一类由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抗原,能与多数T细胞结合并为T细胞活化提供信号,极微量蛋白可活化多克隆T细胞,产生很强的刺激效果,故称为超抗原。

第六节佐剂(adjuvant)——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免疫佐剂:某些物质若先于抗原或与抗原一起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此物质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佐剂的作用: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强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改变抗体类型;引起或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

种类:

1.无机化合物:Al(OH)3、明矾

2.生物性:BCG、MDP、LPS、GM-CSF、C3d、DC、IL-2

3.人工合成多聚核苷酸:多聚核苷酸

4.油剂:矿物油、羊毛脂等

5.弗氏佐剂:完全佐剂、不完全佐剂

第八章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的统称。免疫细胞的分类如下:

(一)淋巴细胞(lymphocytes)

1.T淋巴细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在胸腺内微环境作用下分化发育成熟)

2.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负责体液免疫,同时具有一定的抗原递呈功能并协同T细胞

的活化。)

3.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不需抗原刺激)

免疫活性细胞(immunocompetent cells,ICC):如T、B淋巴细胞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二)抗原提呈细胞(APC):指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主要为MHC-Ⅱ类)。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三)炎症反应细胞

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

1. T淋巴细胞

a)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阳性选择:使T细胞获得识别自身MHC分子的能力,表现出识别抗原时受自身MHC分子限制的特点。

阴性选择:具有(自身多肽抗原-自身MHC分子复合体)结合能力的T细胞被淘汰,保留对自身抗原耐受的T细胞,可以识别外源抗原。

b)T淋巴细胞的膜表面分子

1)T细胞抗原受体(TCR):T细胞表面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结构

TCR不能直接识别和结合游离的可溶性抗原,只能识别APC加工处理后表达于APC表面的与MHC分子结合的抗原分子。

这是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由CD3分子进行传递。(TCR-CD3复合体)

(Eg:用已知CD3单抗检测淋巴细胞CD3分子,可体外测定人体外周血T细胞数量。)2)CD4和CD8辅助受体

?与MHC分子的Ig样区结合,增强TCR与靶细胞的结合,辅助TCR识别抗原

?辅助T细胞TCR-CD3活化信号转导

(Eg:CD4为HIV受体)

3)协同刺激分子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靶细胞相应分子

i.CD28(所有CD4、一半CD8)+B7分子【B7-1(CD-80)、B7-2(CD-86)】

ii.CD2(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FA-2)+CD58(LFA-3)

4)其他膜分子

?有丝分裂原受体:PHA、Con-A,促有丝分裂、淋转实验反映免疫功能

?细胞因子受体(CKR):白介素受体(如IL-1R、IL-2R、IL-4R、IL-6R等)

?MHC分子:T细胞均表达1类,活化可表达2类

c)T淋巴细胞的亚群

1)CD4+T细胞:细胞表面表达CD4+分子,识别的抗原受MHC-II类分子限制,又包括Th1

和Th2两类细胞。

i.Th1细胞(又称炎性T细胞或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TD):抗原激活后,可以释

放IL-2、IFN-γ和TNF-β等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或迟发行超敏反应。

ii.Th2细胞:抗原激活后,释放IL-4、5、6、10等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成能合成抗体的浆细胞,引起体液免疫反应。

2)CD8+T细胞:细胞表面表达CD8+分子,识别的抗原受MHC-I类分子限制,又包括Tc和

Ts两类细胞。

i.Tc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抗原致敏后增殖分化形成的一类免疫效应细胞,

可特异性的杀死带有致敏抗原的肿瘤或病毒感染的细胞。

ii.Ts细胞(抑制性T细胞):通过释放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4、IL-10等)和IFN-,从而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免疫应答。

2. B淋巴细胞

a)B淋巴细胞的膜表面分子

1)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antigen receptor,BCR):膜免疫球蛋白mIg,能直接特异性识别

和结合抗原的结构,作为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由Igα和Igβ分子进行传递。(BCR-Igα/Igβ复合体)

未成熟B细胞表达mIgM,成熟后表达mIgM和mIgD,抗原刺激后,mIgD消失。

一个B cell,一种BCR(抗原表位),机体内有众多B cell。

2)CD19/21/81辅助受体

?增强BCR与抗原的结合强度

?辅助抗原识别信号的传递

3)协同刺激分子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B细胞表面的CD40+Th细胞表面CD40配体

4)其他膜分子

?Fc受体:大多数B细胞表面有FcγRⅡ(CD32),是一种低亲和力FcγR ,可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IgG的Fc段结合,有利于B细胞对抗原的捕获和结合。

?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CR):大多数B细胞表面表达CR受体,包括CR1(CD35)与C3b结合,CR2(CD21)与C3d结合。可辅助B细胞捕获已经与Ig结合的抗原。

(Eg:CR2为EB病毒受体,与EB病毒选择性感染B细胞有关)

?丝裂原受体:脂多糖LPS受体、葡萄球菌蛋白A SPA受体可刺激B细胞增值转化。

(Eg:体外建立B细胞转化实验,评价B细胞功能状态)

?细胞因子的受体:如IL-1、2、4等细胞因子的受体,活化增殖分化的调节。

?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受体:B细胞表面也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受体等,在调节B细胞功能方面有一定作用。

?MHC分子:B细胞表达Ⅰ和Ⅱ类分子,其中Ⅱ类分子参与B细胞处理和递呈抗原的过程。

b)B淋巴细胞的亚群

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人B细胞分为B1(CD5+-

第九章 免疫分子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 ) (一) 概 述

免疫球蛋白存在形式:

膜型(membrane immunoglobulin , mIg )—— B 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BCR);

分泌型(secreted immunoglobulin , sIg))—— 分泌进入体液,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二) 免疫球蛋白结构

H 链: α γ μ

δ ε Ig : IgA IgG IgM IgD IgE J 链(Joining chain ):在Ig 羧基端连接Ig 单体成为双体(SIgA )或五聚体(IgM ),起稳定多聚体结构及参与体内运转的作用。分泌片(secretory piece ,SP ):保护SIgA 抵抗外分泌液蛋白酶的降解,利于

SIgA 分泌到粘膜表面。

木瓜蛋白酶水解:

1、酶解位点:H链间二硫键近N端。

2、酶解片断及其生物学活性

?2个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断(fragment antigen binding,Fab):单价抗体,能与抗原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无可见现象生成(沉淀、凝集)。

?1个Fc片段,即可结晶片断(fragment crystallizable,Fc):与补体结合,活化补体。

与带Fc受体的细胞(Mφ、B-C、K-C,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结合,引起各种生物学效应。

胃蛋白酶水解:

1.酶解位点:H链间二硫键近C端

2、酶解片断及其生物学活性

?F(ab′)2:具有双价抗体活性,与抗原结合能够形成沉淀。其特性和功能与Fab相同。?pFc′:无任何生物活性,为小分子肽,不能结晶。

Eg:白喉或破伤风抗毒素经胃蛋白酶消化后精制的制剂,可减少超敏反应的发生,其原因就是去掉了重链的Fc段,克服了Fc抗原性而带来的副作用。

(三)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机体内免疫球蛋白的高度不均一性,称为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

1.同种型(isotype):不同种属

2.同种异型(allotype):同一种属中不同个体

3.独特型(idiotype):同一个体中不同B细胞

(四)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和功能

1)IgG

1.IgG是介导体液免疫的主要抗体,是再次免疫的主要抗体;

2.单体形式;血清中含量最高,占Ig总量3/4,半衰期最长(21天左右);

3.结合补体,激活补体的传统途径;

4.唯一通过胎盘的Ig,介导新生儿抗感染免疫;

5.Fc段结合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K细胞、NK细胞,参与调理吞噬和ADCC效应;

6.Fc段与葡萄球菌A蛋白(SPA)结合,可以纯化抗体,也可以用于免疫诊断;

7.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同时也是血清学诊断和疫苗免疫后监

测的主要抗体。

2)IgM

1.分子量最大,单体、五聚体。天然血型抗体为IgM。mIgM是B细胞BCR的主要成分。

2.个体发育过程中、免疫应答时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Eg:检查IgM作为传染病早期

诊断)

3.杀菌作用比IgG大100倍。单个分子与抗原结合后可有效激活补体。

4.IgM不能通过胎盘(Eg:临床诊断若胎儿或初生儿血液内出现IgM抗体,提示可能有子

宫内感染;因IgM半衰期较短,若血清中出现IgM特异性抗体,表示有近期感染。)

3)IgA

1.分为两种类型:

血清型IgA:单体,存在于血清中。

分泌型IgA(SIgA): 含J链和分泌片的二聚体,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

2.SIgA不能通过胎盘,但初生动物可以从母乳中获得SIgA,从而获得被动免疫。

3.SIgA是参与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

4.中和毒素、调理吞噬

4)IgE

1.种系进化中最晚出现的Ig,血清中含量最低

2.单体形式存在

3.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性粒细胞,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4.在抗寄生虫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IgD

1.单体形式存在血清中,含量低,仅占血清总Ig的1%;

2.分子结构类似于IgG,但不能通过胎盘,也不能激活补体;

3.表达在B细胞膜上的smIgD是成熟B细胞的重要标志,参与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

化。

(五)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1.V区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

2.C区功能:激活补体(IgG的C H2和IgM的C H3为补体结合位点,从补体经典途径激活补

体)

3.Fc区功能:结合细胞(抗体的Fc与细胞FcR结合)

1)抗体的调理作用:指抗体、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主要为NK、MΦ、中性粒细胞识别抗体的Fc段后,释放细胞毒颗粒,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3)介导I型超敏反应: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 Fc受体结合,

促使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I型超敏反应。

4.选择性传递

1)IgG借助胎盘滋养层细胞表面的FcγR通过胎盘,使婴儿获得天然被动免疫。

2)sIgA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粘膜,起粘膜局部免疫作用。

(六)人工制备的抗体

【第一代】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由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抗原物质中多种抗原决定簇的多种抗体混合物,如:免疫血清(含多种特异性抗体)。

【第二代】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cAb):由单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同一抗原表位的抗体。

【第三代】基因工程抗体(GeAb):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基因水平,对免疫球蛋白基因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后导入受体细胞进行表达,产生新型抗体。

1.嵌合抗体(chimeric Ab))

从杂交瘤细胞分离出功能性可变区基因,与人Ig恒定区基因连接,插入适当表达载

体,转染宿主细胞,表达人-鼠嵌合抗体。

2.人源化抗体(humanized Ab)

将小鼠Ig基因敲除,转染人Ig基因,在小鼠体内产生人Ab,再经杂交瘤技术,产

生大量完全人源化抗体。

3.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b,BsAb)、双功能抗体(bifunction antibody,BfAb)

一个抗体分子中的两个抗原结合部位可分别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表位。

4.小分子抗体(minimolecular Ab)

?降低免疫原性;

?易通过血管壁,可有效

克服肿瘤对抗体治疗产

生的生理阻抗;

?无Fc段,不会与非靶

细胞的FcR结合,易渗透

至病灶局部,故用于体内

肿瘤定位成像时,本底低,

图像清晰,并有利于作为

导向药物的载体。

第二节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

(一)补体的定义

补体(complement,C):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与免疫相关,不耐热并具有酶活性,能协助抗体发挥溶细胞效应的球蛋白。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由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由30多种可溶性和膜结合蛋白组成。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与命名

1.固有成分:存在于体液中,参与补体激活反应过程。

经典途径:C1(C1q、C1r、C1s)、C4、C2;

MBL途径:MBL、MASP;

旁路途径:B因子、D因子、P因子;

共同末端通路:C3、C5、C6、C7、C8、C9;

2.调节蛋白: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参与补体激活的调控。

3.补体受体(CR):膜上,CR1~CR5,C3aR、C2aR、C4aR等。

?补体活化的裂解片段:C3a(a:小片段)、C3b(b:大片段)

?具有酶活的成分(或复合物):符号上加横线C4b2b

?灭活的补体片段:成分前加i,如iC3b

(三)补体的理化性质

正常人体血清中,补体含量相对稳定(其中C3含量最高、D因子含量最低),与抗原刺激无关,不随机体免疫应答增加,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可引起改变。但性质不稳定,易失活。

(四)补体系统的激活

(五)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1.细胞溶解作用(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

2.调理作用,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3b、C4b)

3.参与炎症反应;清除IC免疫复合物;免疫调节作用

第三节细胞因子(cytokines,CKs)

概念: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的总称,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和免疫应答、参与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细胞因子种类:

1.白细胞介素(IL)

Eg:IL-2 (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TCGF) :

细胞来源:主要由T细胞产生。

主要生物学功能:

(1)活化T细胞,促细胞因子产生;

(2)刺激NK细胞增殖,增强NK杀伤活性及产生细胞因子,诱导LAK细胞产生;

(3)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

2.干扰素(IFN):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

3.集落刺激因子(CSF):刺激各种前体细胞的分化成熟

4.肿瘤坏死因子(TNF)

5.生长因子(GF):刺激细胞生长

6.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吸引白细胞向一定方向移行,也可刺激白细胞活化

第四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一)相关概念

MHC分子:机体参与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很多,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被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MHC:是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免疫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人的MHC。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产物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控。

(二)MHC的分类

?α1 和α2组成肽结合区(结合抗原肽)?α3和β2m组成免疫球蛋白样区

?α3和T细胞表面的CD8分子结合?α1和β1组成肽结合区(结合抗原肽)?α2和β2组成免疫球蛋白样区

?β2和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

(三)MHC的生物学功能

1.加工、递呈抗原

MHC-I类分子:内源性抗原的递呈分子

MHC-II类分子:外源性抗原的递呈分子

?个体差异性:不同MHC分子可以提呈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导致不同个体对同一抗原的应答出现强度差异。

?包容性:一类MHC分子可以识别一群带有特定共同基序的肽段。

2.约束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MHC限制性:TCR在特异性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时,还需同时识别与抗原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

3.诱导T细胞的成熟--功能性T细胞库的形成(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成熟)

4.诱导同种免疫(Eg:HLA在同种移植免疫反应中既是免疫原,又是靶抗原)

免疫逃逸:HIV Nef下调MHC-I类分子表达,从而保护感染细胞不被CTLs或NK细胞裂解。第六节CD分子与粘附分子

第十章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第一节特异性免疫应答概述

一、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概念

指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活化、增殖、分化,产生特异性效应物质,表现出一系列生物学效应,最终清除抗原的过程。(抗原是免疫应答的始动因素。)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一)根据免疫应答的细胞类型和效应不同分

1.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2.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二)根据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状态分

1.正免疫应答

正常情况下对非己抗原的排异效应(即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免疫)。

异常情况下对自身成分反应,致自身免疫病。

2. 负免疫应答

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成分的耐受状态。

异常情况下对非己抗原不应答(肿瘤)。

三、特点及过程:

1. 识别抗原的特异性(TCR和BCR表面的结构决定)

2. 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3. 效应作用的放大性

4. 对诱导抗原的记忆性

第二节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CMI)

第三节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ity,HI)

体液免疫:成熟B细胞在特异性抗原刺激下,被激活、克隆扩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同时分化为少数的记忆B细胞。

第四节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无应答现象。

第五节免疫调节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系统内部细胞间,细胞与免疫分子间以及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间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相互协助又相互制约的网络结构,使免疫应答维持在合适的强度以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抗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一)抗原特性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1、化学特性:蛋白质抗原——可诱导B1 和B2细胞及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多糖脂类抗原——非MHC限制性T细胞应答,B1细胞应答。

2、抗原剂量:大或小剂量--------免疫耐受

适中剂量----------免疫应答

大剂量+佐剂/IL-2---------免疫应答

3、抗原进入方式:免疫原性:皮内/皮下>肌注>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口服

(二)抗原之间的竞争性抑制

1、APC递呈先进入的抗原,妨碍对后进入的抗原的递呈

2、Th被先进入的抗原激活后产生细胞因子,抑制后进入的抗原反应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参考答案

1.正常菌群对机体的益处不包括( D ) A.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B.抗肿瘤 C.抗致病菌生长 D.产生干扰素 E.提供营养 参考:教材164页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正常菌群 2.溶菌酶对G+菌的作用是( B ) A.破坏磷壁酸 B.裂解聚糖骨架 C.损伤细胞膜 D.抑制菌体蛋白合成 E.降解核酸 参考:教材169页尾行 3.可在细菌间传递DNA的物质是( E ) A.鞭毛 B.中介体 C.荚膜 D. 普通菌毛 E. 性菌毛 参考:教材174页2。性菌毛 4.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E ) A.荚膜 B.菌毛 C.侵袭性酶 D. 毒素 E. 毒力 参考:教材192页,第三节细菌的毒力物质 5. .决定痢疾杆菌侵袭力的首要因素是( D ) A.内毒素 B.外毒素 C.侵袭性酶 D.菌毛 E.肠毒素 参考:教材252页,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6.湿热灭菌法中杀菌效果最彻底的是( D ) A.煮沸法 B.巴氏消毒法 C.间歇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E.流通蒸汽灭菌法 参考:教材201页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7.可用于分离脑膜炎球菌的培养基是( B ) A.血平板 B.巧克力平板 C.沙氏培养基 D.双糖培养基 E.碱性平板 参考:教材240页一、脑膜炎奈瑟菌2。培养特性

8.以内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并可引起全身感染的肠道致病菌是( A ) A. 伤寒杆菌 B. 志贺痢疾杆菌 C. 大肠杆菌 D.霍乱弧菌 E.肠炎杆菌参考:教材198页3)内毒素血症 9.不引起毒血症的毒素是( B ) A.葡萄球菌肠毒素 B.霍乱肠毒素 C.志贺毒素 D.白喉毒素 E.破伤风痉挛毒素 参考:教材198页2)毒血症 10.在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的细菌是( C ) A.大肠杆菌 B.变形杆菌 C.无芽胞厌氧菌 D.白色念珠菌 E.沙门菌 参考:教材164页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正常菌群 11.结核菌素试验的用途不包括( C ) A.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 B.判断卡介苗接种效果 C.诊断Ⅳ型超敏反应? D.辅助诊断婴幼儿结核病 E.判断细胞免疫功能 参考:教材269页(三)结核菌素试验 12.引起败血症的细菌除外( A ) A.白喉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绿脓杆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大肠杆菌 参考:教材198页4)败血症 13.一般不入血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 A ) A. 白喉杆菌 B. 大肠杆菌 C. 绿脓杆菌 D. 变形杆菌 E. 产气荚膜杆菌 参考:教材198页4)败血症 14. 与结核杆菌致病性有关的物质是( D ) A.外毒素 B.侵袭性酶 C.菌体表面构造 D.细胞壁类脂 E.内毒素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考作业2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考作业2 题目1 1. NK细胞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有()。 A. 通过Fas/FasL途径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B. 通过释放颗粒酶杀伤肿瘤靶细胞 C. 通过ADCC作用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D. 通过释放穿孔素杀伤肿瘤靶细胞 E. 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答案是: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题目2 2. 发育成熟的T细胞还未接受抗原刺激时称为()。 A. 效应T细胞 B. 初始T细胞 C. 调节性T细胞 D. 细胞毒T细胞 E. 记忆性T细胞 答案是:初始T细胞 题目3 3. T细胞表面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并向胞内传递刺激信号的结构是()。 A. TCR B. TCR-CD3 C. CD28 D. CD2 E. CD3 答案是:TCR-CD3 题目4 4. 主要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的CD4+T细胞亚群为()。 A. Th1 B. Th2 C. Th17 D. Th3 E. Treg 答案是:Th1 题目5 5. 在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辅助作用的T细胞是()。 A. Th1 B. Th2 C. Th3 D. Tfh E. Treg 答案是:Th2 题目6 6. B细胞表面识别抗原表位并向胞内传递刺激信号的结构是()。

B. BCR-CD79a/CD79b C. CD40 D. CD79a/CD79b E. CD3 答案是:BCR-CD79a/CD79b 题目7 7. 白细胞中数量最多、存活期最短的细胞是()。 A. 单核细胞 B. 巨噬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E. NK细胞 答案是:中性粒细胞 题目8 8.早期固有免疫应答发生于()。 A. 感染后0~4小时 B. 感染后4~24小时 C. 感染后4~48小时 D. 感染后4~96小时 E. 感染后96小时内 答案是:感染后0~4小时 题目9 9.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是()。 A. 巨噬细胞 B. 树突状细胞 C. B细胞 D. 内皮细胞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是:树突状细胞 题目10 10. TCR的双识别是指()。 A. 同时识别MHCⅠ类分子和MHCⅡ类分子 B. 同时识别抗原分子的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C. 同时识别抗原肽和mIg的复合物 D. 同时识别抗原肽和MHC分子 E. 同时识别Igα和Igβ 答案是:同时识别抗原肽和MHC分子 题目11 11. 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形式促进T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是()。 A. IL-1 B. IL-2 C. IL-4 D. TNF-β

(完整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免疫的概念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4.抗原的概念 5.抗原的两个重要特性 6.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 7.抗原特异性:概念、结构基础、抗原表位的概念、类型 8.影响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的因素 9.抗原的分类 10.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11.抗体与Ig的概念 12.Ig的基本结构 13.Ig的水解片段 14.Ig的血清型 15.Ig的生物学功能 16.人工制备的抗体的特点 17.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18.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 19.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 20.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21.C3的生物学功能 22.细胞因子的概念、共同特点、分类 2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24.细胞因子的受体、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25.MHC、HLA复合体与HLA分子以及MHC限制性的概念 26.HLA复合体的定位﹑结构及其编码的产物 27.HLA-I﹑II类抗原的分子结构﹑分布和主要功能 28.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组织的概念、分类、功能

29.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角色 30.BCR的胚系基因以基因片段形式存在,如何经基因重排才能编码表达功能性BCR 31.BCR多样性的机制:B细胞的发育阶段,期间的主要事件 32.B细胞表面的主要标志有 33.B细胞的分类 34.B细胞的功能有 35.抗原提呈细胞的定义及种类 36.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志及生物学功能 37.以郎格汉斯细胞为例说明APC在迁移成熟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38.外源性抗原及内源性抗原的抗原提呈过程 39.T细胞识别抗原的方式和活化 40.CD4+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 41.CD8+CTL细胞杀死靶细胞机制 42.抗体应答的概念,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抗原递呈B细胞的激活机制;免疫应答的规 律;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 43.B细胞活化的两个信号;黏附分子的作用;免疫力维持的机制 44.BC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 45.TD-Ag 和TI-Ag引起的免疫应答 46.B细胞的记忆的产生和维持及在医学上的意义 47.免疫应答 48.免疫耐受 49.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 50.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51.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52.免疫调节包括那几个方面 53.超敏反应的概念、分型 54.Ⅰ﹑Ⅱ﹑Ⅲ、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其常见疾病 55.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的定义及其基本类型 56.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的双抗夹心法及间接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57.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常用试验方法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一 1、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正常或异常时有何生物学效应? 答:(1)免疫防御:指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正常时可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时如果防御功能过强出现超敏反应,免疫防御功能过低(免疫缺陷)会导致反复发生感染。 (2)免疫稳定:指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机能。正常时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原性异物,对自身成分耐受和保护。功能紊乱时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失去了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而对自身细胞发动攻击。 (3)免疫监视:指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功能。功能正常时可防止肿瘤产生,功能失调时可导致肿瘤发生,或病毒感染不能及时清除,造成病毒持续性感染。 2、列出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答:(1)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细菌及细菌毒素、病毒等微生物,既可在感染时引起机体免疫应答清除病原微生物,也可人工利用这些抗原制备疫苗、类毒素、抗毒素用于人工免疫预防和治疗,或体外进行抗原抗体检测进行疾病的诊断。 (2)动物免疫血清:人工制备的抗毒素如破伤风抗毒素是由马血清制备,对人而言,既含有特异性抗体可中和毒素,又含有异种动物蛋白引起超敏反应。在应用抗毒素前应做皮试判断有无过敏现象。 (3)同种异性抗原:如血型抗原和组织相容性抗原。输血和器官移植前应进行血型鉴定或组织配型以避免发生输血反应和移植排斥反应。 (4)肿瘤抗原: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如肝癌患者体内出现高水平AFP(甲胎蛋白),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早期诊断。 3、简述抗体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答:抗体依据重链抗原性不同分为五类:IgG IgA IgM IgD IgE。 IgG:血清中含量最高,是最重要的抗感染分子,包括抗菌、抗病毒、抗毒素 等。还能激活补体,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理作用),穿过胎盘保护胎儿及新生儿免受感染。 IgA:分为单体和双体两种。单体存在于血清中,双体存在于粘膜表面及分泌物中,是粘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 IgM:是分子量最大、体内受感染后最早产生的抗体,具有很强的激活补体作用和调理作用,时作重要的抗感染因子,且常用于诊断早期感染。 IgD:主要存在于成熟B细胞表面,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 IgE:血清中含量最少,某些过敏性体质的人血清中可检测到,参与介导Ⅰ型超敏反应。4、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答:补体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有: (1)溶菌和溶细胞。细菌等抗原物质和相应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在细菌等靶细胞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最终导致细菌细胞或靶细胞裂解。 (2)促进抗体中和及溶解病毒。补体可明显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在没有特异性抗体存在的条件下,补体也可溶解灭活某些病毒。 (3)调理和免疫粘附。补体裂解产物与细菌及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即调理作用;若与红细胞、血小板结合可形成较大的聚合物利于吞噬细胞的吞噬,此即免疫粘附作用。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04任务0002

04任务_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能够发挥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 A. NK细胞 B. NKT细胞 C. CTL细胞 D. Treg细胞 E. 巨噬细胞 2. 抗体分子上的抗原结合部位在( ) A. Fc段 B. Fab段 C. CH1段 D. CH2段 E. CL段 3. 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是( ) A. 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B. B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C. T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D. B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E. 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4.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 ) A. 胸腺 B. 骨髓 C. 淋巴结

D. 腔上囊 E. 阑尾 5. HLAII类分子主要表达于( ) A. T细胞表面 B. APC表面 C. 红细胞表面 D. 肝细胞表面 E. 神经细胞表面 6. 介导I型超敏反应速发相反应的最主要血管活性介质是( ) A. 组胺 B. 白三烯 C. 细胞因子 D. 腺苷酸环化酶 E. 血小板活化因子 7. 主要起调节作用的CD4+T细胞亚群为( ) A. Th1 B. Th2 C. Th17 D. Tfh E. Treg 8. 早期固有免疫应答发生于( ) A. 感染0~4小时内 B. 感染后4~24小时内 C. 感染后4~48小时内

D. 感染后4~96小时内 E. 感染96小时内 9. 下列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 A. 脂多糖 B. 免疫血清 C. 细菌外毒素 D. 青霉素降解产物 E.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0. 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 A. 抗体产生少 B. 抗体产生快,维持时间短 C. 抗体主要是IgM和IgG D. 抗体产生快且滴度高 E. 可由TD抗原和TI抗原引起 11.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 A. 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B. 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C. APC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D.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 E. 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12. 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类型是( ) A. IgA B. IgG C. IgM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超全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 资料-超全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免疫、免疫功能。 答:微生物:一大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大类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有利.异常时对机体有害。)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2、你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意义、研究现状有何认识? 答: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还与药物生产及药物保存和微生物污染有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障人类健康;反之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机生命.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药品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多数都与微生物污染和超敏反应有关。另外.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免疫应答的产物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将微生物和免疫应答产物作为药物资源来开发.将为解决与感染有关疾病的防治问题作出大贡献。 第一章思考题 1、抗原 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 答:1、免疫原性 2、抗原性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答:(一)异物性 (二)理化性状 (三)完整性(进入途径) (四)宿主的应答能力与免疫方法 4、表位 答: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5、异嗜性抗原 答: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 答:佐剂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时选一个最准确的答案。(20小题*3=60) 1.免疫是指( ) A抗感染的作用 B清除衰老死亡细胞的作用 C抗肿瘤作用 D清除一切抗原异物的作用 E移植物被排斥的作用 2半抗原是 ( ) A异种抗原 B具有反应原性的物质 C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D化学结构简单的物质 E分子量大的物质 3类毒素具有的特征为( ) A. 有毒性和免疫原性 B有免疫原性 C. 无毒性 D无免疫原性、无毒性 E有免疫原性、无毒性 4.人或动物体内代表个体特异性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 ) A组织相容性抗原 B移植抗原 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E.半抗原 5免疫球蛋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部位是( ) A.Fc段 B.Fab段 C.CH1段 D.CH2段 E.CL区 6能直接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巨噬细胞 E.NK细胞 7.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 A. lgM B.IgA C.IgD D.IgE E.lgG 8.在人类胎儿最早合成的免疫球蛋白是( ) A. IgE B.IgM C.IgG D.IgA E.IgD 9.免疫应答的全过程包括( ) A.感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B.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 C.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D.记忆阶段和效应阶段 E.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10.下述哪项不是细胞免疫现象( ) A.迟发型超敏反应 B.免疫复合物病 C.抗肿瘤免疫 D.移植排斥反应 E.对细胞内致病菌的抗感染作用 11.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 A.K细胞 B.NK细胞 C.巨噬细胞 D.单核细胞 E.Tc细胞 12.机体抗感染的第—道防线是( ) A.血脑屏障 B.皮肤粘膜屏障 C.胎盘屏障 D.吞噬细胞 E.补体 13.下述哪项不是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 A. 溶菌作用 B.免疫粘附作用 C.中和外毒索作用 D.趋化作用 E.中和病毒作用 14.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肥大细胞 D.K细胞 E.NK细胞 15.具致病作用的细菌的代谢产物是() A、毒素 B、热原质 C、侵袭性酶 D、色素 E、A+B+C 16.免疫应答是指() A、免疫应答是B细胞对Ag分子的识别,自身的活化、分化及产生效应的过程 B、免疫应答是T细胞对Ag分子的识别,自身的活化、分化及产生效应的过程 C、免疫应答是机体准确识别自己和非己、维持自身稳定的过程 D、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细胞准确识别病原微生物、发挥抗感染的过程 E、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细胞对Ag分子的识别,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效应的过程 17.抗原的异物性是指()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免疫防御功能正常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如水平过低可导致 __________________。 2.具有____________性而缺乏 ____________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3.经典的Ⅰ类基因和Ⅱ类基因的二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 4.CK通常以___________的方式作用于产生CK的细胞本身,或以___________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 5.TCR-CD3复合体中,TCR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CD3分子则通过胞浆内的______________结构,将抗原信号转导到细胞内。 6.细菌结构中缺乏_____________,称为细菌L型。 7.肠热症主要由______________引起。 8.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是________________。 9.汉坦病毒是_________________的病原。 10.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异嗜性抗原 2.单克隆抗体 3.细胞因子 4.败血症 5.微生态失调 三、单选题:从下列A、B、C、D 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英文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是() A.出生时即具有 B.反应迅速 C.特异性 D.无记忆性 2.下列对抗毒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类毒素免疫动物的免疫血清制成 B.注射前需作皮肤试验 C.既可中和外毒素,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D.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3.下列哪类Ig升高可提示机体近期感染() A.IgG B.IgM C.IgE D.IgA 4.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血清中升高的补体成分是()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作业答案 在线..

1.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易发生() A 超敏反应 B 肿瘤 C 反复感染 D 自身免疫(病)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2.下列对抗毒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经外毒素脱毒制成 B 只能中和外毒素 C 既可中和外毒素,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D 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关于TI-Ag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产生抗体不需T细胞辅助 B 只有B细胞表位 C 不引起细胞免疫 D 可引起再次应答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下列大分子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A 蛋白质 B 多糖 C 核酸 D 类脂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关于TD-Ag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产生抗体不需T细胞的辅助 B 只能引起体液免疫 C 不能引起再次应答 D 具有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6.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 分子量大小 B 表位性质 C 结构复杂性 D 化学组成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7.对SIgA的错误描述是() A 是黏膜局部抗体 B 其SP能保护SIgA不被蛋白酶水解 C 初乳中含量最丰富 D 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8.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是() A 出生时即具有 B 反应迅速 C 特异性 D 无记忆性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9.新生儿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得的Ig是() A IgG B IgM C SIgA D IgD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0.对抗原特异性的描述是正确的,除了() A 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系 B 与相应抗体结合 C 与相应效应淋巴细胞结合 D 与MHC结合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1.免疫稳定功能失调易发生() A 超敏反应 B 肿瘤 C 反复感染 D 自身免疫(病)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2.固有性免疫的特征是() A 通过遗传获得 B 特异性 C 反应缓慢 D 有记忆性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 第一篇医学免疫学 一、填空题 1.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发挥——功能、——功能和——功能。 2.超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反应——;而发生肿瘤是由于——功能缺陷。 3.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物质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4.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变性细胞的功能称为。该项功能失调可引起——。 5.医学免疫学的起源学科是——。 二、名词解释 1.免疫 三、问答题 1.简述基础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2.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正常或失常表现出何种生物学效应?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过强,免疫监视 3.自己,非己 4.免疫自稳功能,自身免疫病 5.微生物学 二、名词解释 1.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物质,对“自己”耐受而排除“非己”抗原物质的生理过程。 三、问答题 1.基础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抗原物质的种类和特点。(3)免疫应答的过程、规律和特点。(4)免疫学应用,包括免疫学防治和免疫学诊断。 2.免疫系统的功能及效应: (1)免疫防御:是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功能正常可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损 害,即抗感染免疫。功能异常有两种情况:免疫防御功能过强出现超敏反应;免疫防御功能过低(免疫缺陷)会导致反复发生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2)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机能。功能正常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 衰老、变性的细胞,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原异物,对自身成分耐受与保护。功能紊乱或失调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即认己为敌,失去了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而对自身细胞发起攻击。 (3)免疫监视:指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功能。 功能正常可防止肿瘤产生;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发生,或病毒感染不能及时清除,造成病毒持续性感染。 第一章免疫器官 一、填空题 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和——。 2.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 3.人类周围免疫器官包括——、——和——。 4.骨髓是——分化成熟场所;胸腺是——分化成熟场所。 5.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是——、——和——。 6.淋巴结中的B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区,而T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结的——。 二、A型选择题 1.T细胞分化成熟场所是( )。 A.骨髓 B.胸腺 C.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D.脾 E.淋巴结 2.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场所是( )。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脾 E.淋巴结 3.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是( )。 A.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B.B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C.T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D.B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E.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4.周围免疫器官的功能不包括( )。 A.接受抗原刺激 B.产生免疫应答 C.过滤和清除病原微生物 D.造血及产生免疫细胞 E.过滤血液 三、问答题 1.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复习题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复习题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提出著名的无性细胞系选择学说, 使用禁忌细胞的概念来阐述自身无免疫应答现象的学 者是( ) A、伯内特 B、巴斯德 C、琴纳 D、李斯特 2、自身抗原不应包括( ) A、血型抗原 B、修饰的自身抗原 C、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 D、被异常淋巴细胞误认为异物的自身正常物质 3、人类主要组织相容系统( MHS )称为( ) A、H -2 B、HLA C、 4、下列哪种细胞是 CD 4+ ( A、T c B、T h C、γδT 5、人T细胞上的表面标志物是( A、C 3b 受体 B、EB病毒受体 6、关于NK细胞的特性错误的是( ) A、具有自然杀伤靶细胞作用 C、可发挥 ADCC 作用 7、能通过胎盘并对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作用的是 A 、 IgG B 、 IgM C 、 IgA D 、IgD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 B 、免疫球蛋白均为抗体,但抗体不一定都是免疫球蛋白 C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不同也无关 D 、抗体均为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有明确的抗体活性 9 、独特型决定簇存在于 Ig 分子的() A 、重链 C 区 B 、轻链 C 区 C 、重链 V 区 D 、重链和轻链 V 区 DLA D、 SLA ) D、B细 胞 ) C、E受体D、葡萄球菌A蛋白受 体 B、具有吞噬作用

10 、补体裂解产物中具有调理作用的片段是() A、C2a B、C5a C、C3a D 、C2b 11 、补体旁路途径激活必须有哪种成分参加() A、C1qB 、C2C、C4D、B 因子 12 、B7(CD80)分子的配体是() A、CD4 B、CD28 C、LFA-2D 、VCAM-1 13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IL-10B 、IFN- α、βC、IL-1 α、βD 、SCF 14 、下列哪种细胞不参与体液免疫() A、抗原递呈细胞 B、Th 细胞 C、TD 细胞 D、B 细胞 15、B 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无抗原递呈作用 B、可直接识别抗原构象决定簇 C、可分化为浆细胞 D、可产生免疫记忆 16 、细胞间相互作用时不受MHC 限制的是() A、抗原递呈细胞与Th 细胞 B、Th 细胞与 B 细胞 C、CTL 与靶细胞 D、NK 细胞与靶细胞 17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A、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 B、免疫细胞的抗原识别 C、免疫细胞的抗原识别 D、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18 、抗体对 B 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反馈抑制作用() A 、与抗体的浓度无关 B 、与抗体的类别无关 C 、与抗体的特异性无关 D、与抗体的完整性无关 19 、初次注射大量抗毒素所致的血清病属超敏反应() A、I型 B、II型 C、III 型 D、IV 型 20 、幼儿易患哮喘通常与缺乏下列哪种抗体有关()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超全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免疫、免疫功能。答:微生物:一大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大类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有利,异常时对机体有害。)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2、你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意义、研究现状有何认识? 答: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还与药物生产及药物保存和微生物污染有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障人类健康;反之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机生命,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药品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多数都与微生物污染和超敏反应有关。另外,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免疫应答的产物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将微生物和免疫应答产物作为药物资源来开发,将为解决与感染有关疾病的防治问题作出大贡献。 第一章思考题 1、抗原 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 答:1、免疫原性 2、抗原性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答:(一)异物性 (二)理化性状 (三)完整性(进入途径) (四)宿主的应答能力与免疫方法 4、表位 答: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5、异嗜性抗原 答: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 答:佐剂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7、MHC 答: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功能与控制免疫应答和移植排斥有关。 8、简述HLA复合体的结构和产物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考作业1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考作业1 1.免疫是指()。 正确答案是:机体识别和排除“非己”的功能 2.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正确答案是:恶性肿瘤 3.固有免疫具有的特征是()。 正确答案是:快速发挥效应 4.适应性免疫具有的特征是()。 正确答案是:抗原依赖 5.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正确答案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6. 在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 正确答案是:抗原决定簇(表位) 7.仅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正确答案是:半抗原 8. 胸腺依赖性抗原的特点为()。 正确答案是: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激活并产生抗体 9.抗原的异物性是指()。 正确答案是:成分与自身相异或胚胎期未曾与机体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10.下列属于TI-Ag的物质是()。 正确答案是:可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须T细胞辅助的物质 11. 属于自身抗原的是()。 正确答案是:甲状腺球蛋白 12.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正确答案是:胸腺 13. 主要针对血源性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 正确答案是:脾脏 14.生发中心中主要含有()。 正确答案是: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 15. 脾脏的功能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过滤淋巴液的作用 16.sIgA的分子特性,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是主要分布于外分泌液的抗体 17.受感染后机体最早产生的抗体类型是()。 正确答案是:IgM 18.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是()。 正确答案是:IgD 19.3~6个月的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缺乏()。 正确答案是:sIgA 20.针对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IgM抗体水平具有诊断意义是因为()。 正确答案是:相对高水平的IgM抗体常常同近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关 21.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类型是()。正确答案是:IgE 22.细胞因子中有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是()。 正确答案是:集落刺激因子 23.可识别MHC Ⅰ分子的CD分子是()。 正确答案是:CD8 24.可与TCR结合,传导T细胞活化信号的CD分子是()。 正确答案是:CD3 25. 移植排斥反应难以避免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是:HLA系统的高度多态性

复习重点、试题-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复习1

一、名词解释 1、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2、病毒体:结构完整、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特指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后释放到细胞外的成熟病毒颗粒,可短暂存活并感染新的宿主细胞。如HBV、HIV。 3、菌毛:某些细菌菌体表面比鞭毛更细、多、短而直的蛋白性丝状物。按功能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前者是细菌的黏附结构,构成细菌毒力,如淋球菌依靠菌毛黏附在尿道上皮细胞表面而致病;后者传递细菌遗传物质。 4、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双股环状DNA构成,控制细菌非生命必须性状。如控制性菌毛的F质粒,控制耐药性的R质粒,控制毒力的Vi质粒等。 5、抗原:是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6、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后,病原菌本身不侵入血流,只有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到达易感的组织细胞,因其特殊的中毒症状。如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7、Dane 颗粒:HBV是具有双层衣壳、直径为42NM的球形颗粒。因Dane于1970年在乙肝感染者的血清中首次发现,故又称Dane颗粒。其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衣壳、内衣壳、核心。Dane颗粒为HBV有感染性的完整颗粒。 8、细胞因子: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是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之外的有一类分泌型免疫分子。 9、正常菌群:存在于身体各部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有益无害的,故称之为正常菌群,对人体有营养作用、生物拮抗作用、免疫协调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10、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物质,对“自己”物质耐受而排除“非己”抗原物质的生理过程。 11、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只含B细胞抗原决定簇,不需要T细胞协助,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12、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芽胞可能存活。注射前的皮肤用酒精棉涂抹即为消毒。 13、真菌:一类不分根、茎、叶、不含叶绿素、具有细胞壁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按细胞结构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又称为霉菌)。如引起各类癣症的多细胞真菌;引起深部组织感染的单细胞真菌有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1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播散到其它组织中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血症,可导致多脏器的化脓性感染,如肝脓肿、膈下脓肿等。 15、荚膜:某些细菌表面包裹的粘液性多糖或多肽类物质,可保护细菌抵抗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和补体、溶菌酶的溶菌作用,是细菌的毒力构成因素之一。 如肺炎球菌、新型隐球菌因荚膜而具有致病性。 16、抗体: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后,合成分泌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七单元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A1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放线菌c.病毒 D.细菌E.衣原体 2.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支原体C.真菌 D.细菌E.衣原体 3.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真菌C.支原体 D.衣原体E.细菌 4.只能在细胞内繁殖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真菌C.支原体 D.立克次氏体E.细菌 5.度量细菌的单位是 A.毫米B.厘米C.纳米 D.微米E.米 6.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A.鞭毛B.细胞质C.细胞膜 D.细胞壁E.核体 7.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 A.生物合成B.维持细胞外形C.产生抗生素

D.呼吸作用E.产生能量 8.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磷壁酸C.蛋白质D.脂多糖E.磷脂 9.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磷壁酸C.蛋白质D.脂多糖E.磷脂 10.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A.鞭毛B.菌毛C.芽孢 D.荚膜E.质粒 11.芽孢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黏附于感染部位E.产生抗生素12.荚膜的主要功能是 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黏附于感染部位E.产生抗生素13.与细菌黏附于黏膜能力有关的结构是 A.菌毛B.核体C.中介体 D.芽孢E.质粒 14.细菌的“核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 A.芽孢B.核蛋白体C.质粒 D.异染颗粒E.中介体

15.有关质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因B.为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C具有自我复制,传给子代的特点D.可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个细菌体E.可以作为基因载体 16.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蛋白质C.核酸 D.脂多糖E.磷脂 17.外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蛋白质C.核酸 D.脂多糖质E.磷脂 18.下列哪种染色方法能够将细菌区别为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A.革兰氏染色法B.瑞氏染色法C.抗酸染色法 D.姬姆萨染色法E.柯兹洛夫斯基染色 19.观察组织病料中细菌常用下列哪种染色法染色 A.革兰氏染色法B.瑞氏染色法C.抗酸染色法 D.硝酸银染色法E.柯兹洛夫斯基染色 20.培养病原细菌的常用温度是 A.37~C B.40~CC.20℃ D.10~C E.50℃ 21.培养基常用的pH是 A.7.2~7.6 B.3.2~3.6 C.5.2~5.6 D.8.2~8.6 E.8.6~9.6

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试卷

微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试卷(临药专业)? 出题人:王雅帆 一、单选(每题一分,共20分) 1.A群链球菌的粘附物质是(D) A.外膜蛋白 B.肽聚糖 C.壁磷壁酸 D.脂磷壁酸 2.有关荚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与细菌致病力有关 B.与细菌的生长能力有关 C.与细菌的变异有关 D.与细菌的分裂有关 3.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B) A.特异多糖 B.脂质A C.脂多糖 D.核心多糖 4.结核和布鲁斯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为了抵抗它们的感染主要依靠哪类效应T细胞(A) A.CD4+Th1 B. CD4+Th2 C. CD4+Th3 D. CD8+CTL 5.属于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B) A.潜伏期长 B.平台期长 C.抗体倍增时间长 D.血清中以IgM为主 6.下列是胞内寄生菌的是(A) A.麻风杆菌 B.破伤风杆菌 C.肺炎链球菌 D.霍乱弧菌 7.肺炎链球菌培养一段时间,其液体培养基的特点为(C) A.先清后浊 B.先浊后清 C.由清至浊再清 D.由浊至清再浊 8.淋病奈瑟菌与脑膜炎奈瑟菌的鉴别通过(B)来实现 A.淋病奈瑟菌分解麦芽糖脑膜炎奈瑟菌不分解 B.脑膜炎奈瑟菌分解麦芽糖淋病奈瑟菌不分解 C.淋病奈瑟菌分解菊糖脑膜炎奈瑟菌不分解 D.脑膜炎奈瑟菌分解菊糖淋病奈瑟菌不分解 9.下列属于B细胞表面的且与ITIM有关的是(D) A.BCR-Igα/β B.FcγRⅠ C.CTLA-4 D. FcγRⅡ 10.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它的合成依赖(C) A.IgG IL-4 B.IgG IL-2 C.IgE IL-4 D. IgE IL-2 11.由EHEC引起的血性结肠炎的主要血清型为(C) A.O151H7 B.O157H17 C.O157H7 D.O151H17 12.霍乱弧菌(B) A.耐酸不耐碱 B.耐碱不耐酸 C.酸碱都不耐 D.既耐酸也耐碱 13、嗜盐性的细菌是(A) A、副溶血性弧菌 B、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霍乱弧菌 14、细菌壁含有大量脂质的是(C) A、沙门菌属 B、弧菌属 C、分枝杆菌属 D、志贺菌属 15、下列关于SSPE不正确的是(D) A、全称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B、患者在1~2年内昏迷死亡 C、患者大脑功能发生渐进性衰退 D、是麻疹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16、在胞质和胞核内均可见嗜酸性包涵体的是(D) A、伤寒杆菌 B、麻风杆菌 C、流感病毒 D、麻疹病毒 17、BCR活化的第一信号为(A) A、经Igα/Igβ链传入的活化信号 B、经CD3分子传入的活化信号 C、经CD28分子传入的活化信号 D、经CD19传入的活化信号 18、TD-Ag引起的体液免疫中,Th细胞与B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为(A) A、CD40L和CD40 B、CD4和CD28 C、CD28和CD4 D、CD4和B7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A型选择题库

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 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 2、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 螺旋体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细菌 E. 立克次体 3、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 细菌 B. 真菌 C. 螺旋体 D. 立克次体 E. 病毒 4、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 细菌 B. 真菌 C. 螺旋体 D. 立克次体 E. 病毒 1、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A. 粘肽 B. 磷壁酸 C. 脂蛋白 D. 脂多糖 E. 外膜 2、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A. 粘肽 B. 脂蛋白 C. 外膜 D. 脂多糖 E. 以上均不是 3、关于细菌的核,错误的描述是() A. 具有完整的核结构 B. 为双股DNA C. 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遗传物质 D. 无核膜 E. 无核仁 4、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 细胞壁 B. 荚膜 C. 芽胞 D. 核质 E. 细胞膜 5、作为细菌运动器官的特殊结构是() A. 荚膜 B. 鞭毛 C. 菌毛 D. 芽胞 E. 以上均是 6、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A. 肽聚糖 B. 蛋白质 C. 鞭毛 D. 核酸 E. 脂多糖 7、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 多糖 B. 肽聚糖 C. 脂蛋白 D. 脂类 E. 脂多糖 8、细菌经革兰染色后,如果为阴性,其着色应是() A. 红色 B. 蓝色 C. 深紫色 D. 蓝紫色 E. 绿色 、对外界环境有很强抵抗力的是() A. 芽胞 B. 荚膜 C. 鞭毛 D. 菌毛 E. 质粒 10、对肠粘膜上皮细胞有很强粘附力,与致病性有关的是() A. 芽胞 B. 荚膜 C. 鞭毛 D. 菌毛 E. 质粒 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不包括() A. 营养物质 B. 气体 C. 温度 D. 光线 E. 酸碱度 2、卡介苗是根据下述哪项变异原理制备的() A. 形态变异 B. 毒力变异 C. 耐药性变异 D. 菌落变异 E. 以上均不是 3、属于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是() A. 热原质 B. 硫化氢 C. 外毒素 D. 维生素 E. 抗生素 4、对人致病的细菌大多是() A. 专性厌氧菌 B. 专性需氧菌 C. 微需氧菌 D. 兼性厌氧菌 E. 以上均不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