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考点精炼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考点精炼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考点精炼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考点精炼及答案

第一课时小数加减法(综合考点精炼)

一、填空。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对齐,也就是把()对齐。

2.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的验算方法相同。

3.比()大0.52的数是1。

4.6个0.1是(),再添上()个01是整数1.

5.比5.64多1.9的数是()。

6.比3.18少2.6的数是()。

二、口算。

1.6+

2.4= 4.2-3= 3-1.8= 8.6+0.6=

3.5+

4.5=

1-0.9= 9.5-8.8= 2.4+5= 0.62+0.38= 10-2.6=

三、连一连。

四、竖式计算并验算。

32.69+7.8= 41.3-12.56= 0.87+5.6= 10-0.94=

五、解决问题。

1.小英身高1.46米,小美身高1.32米,小美比小英矮多少米?

2.小冬买一本笔记本用去4元5角,买一支钢笔用去7元2角,小冬一共花了多少元?笔记本比钢笔便宜多少元?

3.四年级两个班捐废品,四(1)班捐了19.15千克,四(2)班比四(1)班少捐1.87千克,两个班共捐了多少千克?

六.小明算一道减法题,把减数7.3看成了73.算出结果是0.73,这道减法题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第二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综合考点精练)

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都是按从()到()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再算()。

2. 4.3+2.75-2.66,要先算()法得(),再算()法得()。

二、算一算,填一填。

+7.82

三、计算。

13.81+5.42-8.62 37-(3.25+0.92)26.8+1.28+7.46 5.7-1.26-2.05

四、列式计算。

1.10.7比

2.6与

3.7的和多多少?

2.两个加数的和是50.6,一个加数增加2.7,另一个加数减少8.8,这时两个加数的和是多少?

五、把得数相等的两个算式连起来。

5.8-2.4-1.6 5.8-(2.4-1.6)

5.8-2.4+1.6 5.8+(2.4-1.6)

5.8+2.4-1.6 5.8-(2.4+1.6)

六、解决问题。

1.一根3.7m长的竹竿竖直插入水池中,竹竿插入池底部分是0.4m,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8m,池水深多少米?

2.修路队修路,第一天修30.25 m,比第二天少修2.25 m,第三天比前两天修的总和少20.7 m,第三天修了多少米?

3.王叔叔从家到单位要走3.6km,他走了0.8 km后发现钥匙忘带了,立即按原路返回取钥匙,拿到钥匙后原路到单位,这样他要比平时去单位多走多少千米?

拓展题

七、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34,其中差是7.98,求减数是多少。

一、1.小数点相同数位 2.整数加减法 3.0.48 4.0.6 4 5. 7.54 6. 0.58

二、4 1.2 1.2 9.2 8 0.1 0.7 7.4 1

三、

四、40.49 28.74 6.47 9.06

五、1. 1.46-1.32=0.14(米)

2. 4元5角=4.5元7元2角=7.2元 4.5+7.2=11.7元7.2-4.5=2.7元

3.19.15-1.87=17.28千克19.15+17.28=36.43千克

六、被减数是73+0.73=73.73 7.73-7.3=66.43

一、1. 相同左右括号里的括号外的

2.加7.05 减 4.39

二、23.38 19.13 58.72 54.47 8.65 4.4

三、10.61 32.8 35.54 2.39

四、1. 10.7-(2.6+3.7)=4.4

2. 50.6+2.7-8.8=44.5

五、

六、1. 3.7-0.4-0.8=2.5(m)

2. 30.25+5.25+30.25-20.7=45.05(m)

3. 0.8+0.8=1.6(m)

七、拓展题

34÷2=17 17-7.98=9.02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直接写得数。 1.0.53+=2.7.6-6.7=3.5.+1.6=4.3.26-1.6=5.3.82+2.24=6.7-3.44=7.6.82+1.34=8.3.5+2.4=9.6.6+5.1=10.7.7-3.7=11.5.4+6.6=12.7.25+1.75= 二、填空(用小数表示结果) 1.5米7厘米+45厘米= 2.8元4角7分+5元6角= 3.3吨50千克+650千克= 4.4吨50千克-2吨70千克= 三、计算,并验算。 1.+=2.10-= 3.+=4.-= 四、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38.67+68.23+45.8 2.98.2-37.18-10.82 3.56.23+31.07-54.1 4.32.6+58.04+61.96 5.100-(28.4+32.05) 2.一支修路队要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64.5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6.8米,第三天比前两天总数少

10.4米,第三天修了多少米。 3.一辆卡车运化肥,第一天上午运了吨,下午比上午我运了吨,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了吨,此时已全部运完。这批化肥有多少吨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提高题)四年级3个班共有图书197本,二班比—班多5本,三班比二班少14本,三个班各有多少本 2.(情境题)大西洋平均深度为3.627千米,印度洋平均深度比它深0.27千米,太平洋平均深度比印度洋深0.131千米,太平洋平均深度是多少千米(用两种方法计算) 3.(竞赛题)甲、乙两数相差450,如果把甲数末尾的0去掉,就和乙数相等,求甲、乙两数的和。 答案: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略 二、1.5.52米2.2.87元 3.3.7吨4.1.98吨 三、l.13.232.0.433.75.854.1 4.8 四、1.152.72.53.23.33.24.1 52.65.39.55 19.7+19.7+0.5=39.9(吨) 1.解析:可以以二班为标准。 一班比二班少5本,三班比二班少14本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一、我能读拼音,写词语 hé xié guīcháo zhào lìfáng qián wū hoù qiáojiàn shùn xù( ) ( ) () ( ) ( ) ( ) shuài lǐng bái lùshùn jiīn tiān gāo dìkuòyuèmíng rén jìng (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巧:(1)心思灵敏,技术高明。(2)(手、口) 灵巧。(3)恰好。(4)虚浮不实的话。 1、“挺巧!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军官点了点头。( ) 2、这游廊是古代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的啊! ( ) 3、我正要去找你,在这儿遇到了,真巧啊!( ) 4、乌鸦被狐狸的花言巧语骗了。(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的装饰()的原野()的低地()的浓阴()的光芒()的油菜花 四、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 在低地和草原上生活着许多靠食草为主的牲畜,( )荷兰

被称为牧场之国。 2、乡下人家()住着小小的房屋,()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 3、()附近的石头上有人在洗衣,它们()从不吃惊。 4、( )你来到乡间,( )一定会爱上这里的美丽景色。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很好理解句子的意思,能读出感情吗 改成陈述句: 2、小孩玩耍。(扩句:至少两处) : 3、妈妈对我说:“放学后我去接你。” 改为间接引语: 4、我们养成了爱读书的风气。 修改病句: 六、默写《乡村四月》,再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 ,。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呢 陶渊明: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语文要素: ·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要素分析: 新课标中在第二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就明确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目标要求。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中属于分析概括能力,在它的训练形成过程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出解释的能力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都得到培养和形成。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就提出“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求在这个单元复述故事的过程,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提出“关注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提出“阅读时注意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旨在加强方法的迁移运用,培养学生把握说明下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交流平台”对小学阶段学子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意义和方法做了归纳总结。 编排特点及编写意图 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一单元选取的都是故事性较强的长文章,文章的内容都是反应学生生活的,贴近学生生活与心理,并且长文章都己经被分成了几个部分,学生只需要在概括每个部分意思的基础上,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

《小英雄雨来》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照样子给其它四个部分列小标题,并说说主要内容。编者用序号来标识,一方面是想让学生见一下这样的长文章的标识的形式,另一方面是想让他们自己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我家的男子汉》,它的阅读提示是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小标题,说说为什么说这个孩子是男子汉,以及作者对他的情感。这篇课文是要让学生直接借助小标题,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当然,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阅读提示也提出了可以给每个部分换个小标题的要求。 《芦花鞋》是用空行的方式来标识每个部分。阅读提示是要引导学生给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够初步掌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就是先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再把每个部分的意思连起来,这个单元的教学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知,以及四年级上册的怎样把握一件事,和多件事的主要内容。 除此之外,教科书还在《小英雄雨来》中通过泡泡提示了阅读长文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可以提醒学生读完一个部分后,可以停下来想一想,这个部分讲的是什么,及时进行概括。这样可以删繁就简,减轻记忆的负担。还有一个方法,如果你遗忘了前面的内容,你可以回读。 教学提示: 长文章的教学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长文短教,不要扣得过细,面面俱到。可以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课后题的要求选择相关内容来教。其他的内容你不必深究,比如,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有这样一个课后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乡村生活”为主题,体裁多样,有古诗词,也有中国、外国作家写的散文,展现了一幅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让学生了解乡村生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本组课文学习的,一要是重视积累优美语言,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田园生活画面;二要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本组课文还安排了一个训练的重点:体会拟人句子的作用,在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中呈现出来。 第二十一课《乡下人家》 一、文章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作者还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 二、课内理解 1、在介绍农家别有风趣的装饰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装饰”本指在身体和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这里采用而来对比的手法。指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把农家小屋装点得色彩明丽,亲切可爱,质朴自然。 2、作者为什么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呢? 答:它们不像城市里的花有漂亮的花瓶来衬托,有美丽的彩纸来包装,农村的花是那样简单,那样朴素,但朴素是最自然的,最自然的往往是最美的。 3、“探”改成“长”“冒”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探”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竹笋想迫不及待地看看这个世界,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让人感觉到竹笋的无比可爱。其他两字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4、写鸡群觅食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如“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再现了宁静、和谐的农村生活画面。 5、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它们也从不吃惊。此处表现了小鸭子怎样的情态? 答: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6、乡下人家的晚餐有什么特点? 答:将近晚上,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在这奇妙的大自然的怀抱里,人们边享用晚饭,便闲话家常,好不惬意。写出了农村生活的淳朴和闲适。 7、秋天到了,纺织娘……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拟人。把纺织娘的叫声写得比催眠曲还优美,渲染了乡下人家睡梦的甜美,衬托了秋夜的祥和美丽。 8、作者描写了哪些乡村美景? 答:作者描写的景物主要有:房前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蔓;门前空地上依着时令开放的美丽的鲜花和屋后伴着春雨从土里探出头来的嫩笋;觅食的鸡群,嬉水的小鸭;乡下人家在门前的树阴下边吃晚饭,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夜里伴着纺织娘美妙的歌 声甜蜜地进入梦乡…… 9、你知道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答:文章是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的。从“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株竹”“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秋天到了”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第二十二课《牧场之国》 一、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二、课内理解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句话是文章的总起句、句子紧扣主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的独特之处。 2、写牛吃草时运用了怎样的写法?作用是什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评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héxiéfánɡqián wūhòu 结.出(jiē jié)场.地(chánɡ chǎnɡ) 牲畜.(xiù chù)应.和(yìnɡ yīnɡ) 三、比一比,再组词。 半()府()票() 伴()俯()膘() 畔()腑()镖() 四、下面每组五个词中,有一个不是同一类,将它找出来,在下面画横线。 1、妈妈姐姐奶奶老师叔叔 2、元旦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3、哭睡笑愁怒 五、帮下列词语找到它们的近义词朋友。 专注()偶尔()安闲()犹如()六、连一连,读一读。 别有风趣的风景 辽阔无垠的滋味 独特迷人的装饰 甘甜清凉的原野 七、把词语朋友送回家。 赞许赞扬 1、孩子们爱护公物的事迹受到了人们的()。 2、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唤着,像是对什么表示()。 照例先例 3、我们班可没有这种()。 4、鸡,乡下人家()总要养几只的。 八、按课文填空。 1、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 中带着几分,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2、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 。 九、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十、快乐读短文,轻松做练习。 船过三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山峡。 山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真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山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山巅”的“巅”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除部 首外还有()画。 2、你能猜出小叶子的秘密,再照样子写两个吗? 3、文中的过渡句是,它所起的作用是 。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2018年版

1. 桂林山水、 轻松起步 1略 2、攀登无瑕屏障罗列 3、si 似的dào 倒下juàn 卷曲sàn 散文 4、⑴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仿写略)⑵这是伟大的奇观。 快乐阅读 1. ⑴奇秀险静清绿⑵围绕倒映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连绵不断⑶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开心表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记金华的双龙洞 轻松起步 1、jìshāo zhèqīyuán fú 2、蜿蜒擦伤浓淡一簇臀部额角根据钟乳 3、蜿蜒蜻蜓稍微树梢根据戏剧上源心愿 4、⑴无论……都……⑵即使……也…… 快乐阅读 1.(1)宽窄缓急(2)宽——窄缓——急 (3)走向速度声音起伏变化(4)由于溪流缓急不一,听到的溪水声也就各不相同。作者当时游兴很浓,所以对涓涓溪流发出如此的感叹。⑸小明上课认真极了,只见他时而凝神静思,时而奋笔疾书,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2.很宽宽敞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泉水 3. 七月的天山 轻松起步 1、yìn chóng yán jiàn lán jiǎo 2、巨大盛开融化高悬细碎密密 3、⑴兴致勃勃斑痕累累千里迢迢 ⑵模模糊糊弯弯曲曲密密麻麻 4、⑴.雪峰白缎云影花⑵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 春天,但是没有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 5、⑴进入天山深入天山⑵雪峰、雪水汇成的溪水原始森林、塔松五彩斑斓的野花 快乐阅读 1、⑴白皑皑翠绿⑵塔松巨伞⑶天山森林的广大、茂密和幽静。 2、⑴绿色、黄色、蓝色、深褐色、银色⑵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潘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质朴 开心表达 因为青海湖周围有绿茵茵的草滩、金灿灿的油菜花、褐色的山峰、银色的公路,湖水蓝得深沉,这一切都是梦里才有的,所以说青海湖是个梦幻般的湖。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试卷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姓名:座:评分:班级: 一、看拼音写词语。 nɡfán qiáu òwūhé xié h o zhuɡāānɡ shì kuòdì n tiā ɡyuè mín jìnɡn é rxīn kǔ 二、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ɡǎnnɡ chchjiē jiéá地(场)结出()..ɡnɡ yīìxiù chùyn应和()牲畜().. 三、比一比,再组词。)票(府()半() )()(膘伴()俯))镖()(畔腑( 四、下面每组五个词中,有一个不是同一类,将它找出来,在下面画横线。叔叔姐姐奶奶老师1、妈妈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2、元旦元宵节怒笑愁3、哭睡 五、帮下列词语找到它们的近义词朋友。))犹如()专注(偶尔()安闲( 六、连一连,读一读。风景别有风趣的 滋味辽阔无垠的 装饰独特迷人的 原野甘甜清凉的 七、把词语朋友送回家。赞扬赞许 1、孩子们爱护公物的事迹受到了人们的(。))。 2、黑色的猪群,

不停地呼唤着,像是对什么表示( 先例照例 、我们班可没有这种(。)3 )总要养几只的。、鸡,乡下人家(4 八、按课文填空。,、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 1 ,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中带着几分 、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 2 。 九、根据意思写出诗句。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十、快乐读短文,轻松做练习。船过三峡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 界闻名的长江山峡。 山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真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山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山巅”的“巅”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除部首外还有()画。 2、你能猜出小叶子的秘密,再照样子写两个吗? 3、文中的过渡句是,它所起的作用是 。 4、“”是文 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是把比 作。 5、这篇文章第、、自然段的结构相同,都采用 的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3.3我会填 1、乘法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结合律 2、35 25 4 c b a b 我会判断 1、× 2、× 3、√ 4、× 我会算 1、1480 4300 3264 8643 2、700 12000 290 3000 我能行 1、30 × 25 = 750(平方米) 750 ÷ 40 = 18.75 约等于19(棵) 2、18 × 24 + 18 × 26 = 18 ×(24 + 26)= 18 × 5 = 90(人) 3、25 × 16 ÷ 4 = 100(块) 4、125 × 28 + 125 × 32 = 125 ×(28 + 32)= 125 × 60 = 7500(元) 3.4 我会选 1、B 2、A 3、C 4、C 我会算 9000 100000 1200 4 10000 47 我能行 1、11 × 4 × 5 = 220(平方米) 2、17 × 16 × 5 = 13609(棵) 3、题目略 (1)42 × 25 – 42 × 15 = 42 ×(25 – 15)= 420(千克) (2)42 × 15 + 58 × 15 = (42 + 58)× 15 = 1500(千克) (3)略 3.5(一)填空题 1、0 1 8 2、a + b = b + a (a + b) + c =a + (b + c) (ab)c = a(bc) (a + b)c = ac + bc 3、54 + a 4、176 24 5、5 20 6、14 8 14 5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选择题 1、C 2、B 3、B 4、C (四) = < = < > > (五) 1600 1604 1150 1700 960000 14 1100 1400 (六)解决问题 1、344 + 178 + 222 = 744(张) 2、3种 3、4 × 49 × 25 = 4900(千克) 4、(51 + 49)× 13 = 1300(本) 5、360 ÷ 5 ÷ 18 = 4 6、(56 + 24)× 16 = 80 × 16 = 1280 > 1000 不够 4.1、题目略 (1)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0.1;0.01;0.001 (2)10 (3)7 5 (4)65 0.045 (5)十 百 2、题目略 (1)3/10 0.3 (2)4/10 0.4 (3)52/100 0.52 3、0.07 0.21 0.51 0.3 0.009 0.127 我会连 0.09 = 9/100 0.009 = 9/1000 0.9 = 9/10 我会判断 1、× 2、√ 3、× 4、√ 我会选 1、B 2、B 3、C 4、B 4.2我会填 1、百分位 百分之一 2、5.47 五点四七 3、0.1 1 4、无数 5、3 6 2 4 6、5.05 五点零五 我会判断 1、× 2、√ 3、× 我知道 1、3个0.1 3个0.01 3个1 3个0.001 2、一点四七 五点五二 两点五二八 二十七点八九 5.36 6.007 19.19 10.09 3、0.4 6/10 0.8 8/10 2/100 0.07 0.09 9/100 我能行 1、0.412 0.421 0.142 0.124 0.241 0.214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单元主题、目标、单元重难点、教学措施 第六组课文包括三首古诗、一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编者精心地挑选文章,带领孩子们走进浓郁泥土芬芳的田园生活,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在教学中,紧紧地围绕“田园生活的美”的专题,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部分生字,会写部分生字及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课文及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5、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语的意思,积累佳句。 6、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运用各种方法认识生字,理解生词,积累词汇。 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作 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措施: 1.识字前可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小组课前准备一套生字词卡片,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由小组长组织学习,做到人人参与,字字落实。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字形。 2.在学生充分感受到乡间的美之后,教师相机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让家在农村的同学深入了解自己家乡最值得自豪的景物,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城里的同学可以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田园农家,体验乡村生活,共同搜集农村风光的图片,农村儿童生活趣事,农家自制玩具或写农村的小诗,以便为后面的“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学习做好准备。 3.是对课文学习的拓展,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画出作者重点描写了雨后的哪几样景物,体会作者巧妙的拟人化手法,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并有感情的朗读,感受乡间小路雨后的清新与生气。 二、课文分析 第二十一课《乡下人家》 一、文章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作者还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 二、课内理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第1页 第2页 密 校名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四年级数学科第六单元检测卷 评分:______ 一、判断(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6分)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 ) (2)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 ( ) (3)除法中,商是8,余数是 12,除数最小是9。 ( ) (4)因为78÷6=13,所以7800÷600=1300。 ( ) (5)甲数除以乙数商15;如果甲数和乙数都扩大3倍,商就是45。 ( ) (6)□07÷48,商如果是两位数,□最小填 5。 (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51除( )的商是6,余数是20。 ① 171 ② 326 ③ 260 (2)a 是一个非零的自然数,a ÷73的余数最大是( )。 ① 72 ② 73 ③ 74 (3)a ÷( )=b ……50。除数最小是( )。 ① 50 ② 49 ③ 51 (4)如果A ÷B=C ,那么(A ×40)÷(B ×40)=( )。 ① C ② C ×40 ③ C ÷40 (5)468连续减39,减( )次结果是0。 ① 12 ② 22 ③ 32 三、填空(27分) (1) 计算229÷78时,把78看做( )来试商,商是( ),会偏( ),所以要把商调整为( )。 (2) □70÷67,可以把67看作( )试商,若商是一位数,方框里最大可以填( )。 (3) 一个数除以38有余数,则余数最大是( )。 (4) 两个数相除,商是20,如果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填上一个0, 商是( )。 (5) 如果4×50+6=206,那么206÷50=( )……( )。 (6) 891除以( ),商是最大的两位数。 (7) 如果△+□=18,□×5=20,那么△=( ),□=( )。 (8) ( )里最大填几? 80×( )<495 121>17×( ) ( )×80<505 283>( )×40 70×( )<590 564>60×( ) (9)根据272÷8=34,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 272÷4=( ) 136÷8=( ) 544÷16=( ) 2720÷8( ) (10)花店有615支花,如果每次用28支花制作花篮,能做( )个花篮, 还余( )支花。 四、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 91÷7= 250÷50= 420÷60= 1000÷8= 360÷40= 780÷30= 330÷30= 81÷3= 5490÷90= 480÷79≈ 630÷87≈ 475÷60≈ (2)用竖式计算。(第③④要验算)(14分) ① 960÷24= ② 708÷59=

四年级配套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配套答案人教版 第一组 1观潮 我会写笼罩宽阔薄雾启蒙恢复依旧昂首潮水 我会标shàchàn zhǎng bōfù 我会做笼子笼罩口号风号浪吼薄雾薄饼 我会连堤岸提案葱茏笼罩沸腾佛祖霎时刹那 我会填若隐若现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齐头并进风号浪吼 我会比1沸腾2奔腾3重复4恢复5观赏6欣赏7 期待8等待 我会读 1 ,,。,,,。 2 D 目7 ① 3声音形态观众 4⑴远近⑵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越来越大颤动一道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⑶人声鼎沸踮着脚又沸腾起来 5从大潮的形态和潮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我会补uān āo ài h ǎn m ǎāì 我会写千姿百态不容置疑涓涓细流郁郁苍苍人迹罕至 皑皑白雪云遮雾涌一争高下神秘莫测 我会填条个棵座幅位 我会选2√ 我会改1、一阵狂风把路旁的那棵老树刮倒了。 路旁的那棵老树被一阵狂风刮倒了。 2、熊猫有趣的动作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 孩子们被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哈哈大笑。 我会读1⑴1~4 西藏是个可爱的地方5~9 西藏高原不仅山河壮丽而且资源丰富10 西藏将变得更加可爱⑵高山湖泊蓝天森林特产矿藏畜牧业⑶承上启下⑷开门见山,总领全文2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很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很精致的蓝段子。3西藏是个可爱的地方 3.鸟的天堂 我会标máng bózhàng lǜdígān qūsì 我会写缝隙灿烂规律树梢照耀竹竿寂静船桨 我会组数落数字盛饭茂盛缝补缝隙处分到处 我会填灿烂茂盛翠绿高大兴奋巨大 我会做1陆续2颤动3裂缝4展示5茂盛6留恋 我会缩 1.我们到家乡去。 2.我们发现了小船。 3.我看榕树。 我会选1√ 3 √ 我会读1、kàn kān 看家yìng yīng 应该2、画去:战从跟技生3、⑴种类多⑵没有鸟我没有看见鸟⑶①②4、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5一只画眉鸟飞了出了,我们的掌声把它一吓,它又飞进了叶丛。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导语和整理

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整组教学 专题走进田园热爱生活 一.单元要点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文章。都围绕乡村生活,田园风光来叙事描写。 《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诗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田间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21 乡下人家 文章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作者还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 22 牧场之国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23 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分别写了乡村田园与水乡渔村的勤劳,快乐的生活,表达了乡野生活的平静,安宁。在读中体会田园,渔乡的生活,或繁忙或闲适,或安宁,以读来体会理解,对诗歌展开想象,进行相象,补充,构成美好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24 《麦哨》 以生动有情趣的笔调抒写着乡村孩子快乐的童年,在声声麦哨里,孩子们勤劳地割草,快乐地嬉戏,嘴馋地吮吸,表现了乡村浓浓的欢乐。教学中了解作者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及答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及答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填空题。 1.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把 对齐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2.5.64+8.32+1.68 = 5.64+(8.32+1.68)运用了加法的 。 3.4.6+3.45+5.4+6.55 =(4.6+ )+( + ), 这是运用了加法的 。 4.18.2-1.28-8.72 = 18.2-( )运用了 。 二、判断题。 1.2.8+3 = 3.1 ( ) 2.10-1.5-7.5 = 1 ( ) 3.6.36+2.81-6.36+2.81 = 0 ( ) 三、列竖式计算。 8.26+3.572 132.5+23.56 13.4-4.15 18.36-4.89 四、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56元8角3分+35元1角7分 35吨40千克+18吨640克 108+10041+100 9 10072-10018+102 10062+10038-103

五、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就简算) 5.26+3.1+1.74 16-7.4- 6.6 42.56-0.57-4.43 8.43+2.87+0.57+0.13 34.04+1.8+0.96 26.1-5.06-4.94+0.9 六、应用题。 1.小青到商店买了一支钢笔和一瓶墨水。钢笔售价7.6元,墨水的售价比钢笔便宜5.12 元。小青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有三根绳子,长度如图。 求第一根绳子有多长? 七、请计算:0.23+0.27+0.31+0.35+……+0.63+0.67 参考答案 一、略 二、×、√、× 三、11.832 156.06 9.25 13.47 四、92元 53.68吨 1.3 0.74 0.7 五、10.1 2 37.56 12 36.8 17 六、 1.50-(7.6+7.6-5.12)= 39.92元 2.9.8+0.36-1.25 = 8.91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我会填 1、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 2、35 25 4 c b a b 我会判断 1、× 2、× 3、√ 4、× 我会算 1、1480 4300 3264 8643 2、700 12000 290 3000 我能行 1、30 × 25 = 750(平方米)750 ÷ 40 = 约等于19(棵) 2、18 × 24 + 18 × 26 = 18 ×(24 + 26)= 18 × 5 = 90(人) 3、25 × 16 ÷ 4 = 100(块) 4、125 × 28 + 125 × 32 = 125 ×(28 + 32)= 125 × 60 = 7500(元) 我会选 1、B 2、A 3、C 4、C 我会算 9000 100000 1200 4 10000 47我能行 1、11 × 4 × 5 = 220(平方米) 2、17 × 16 × 5 = 13609(棵) 3、题目略 (1)42 × 25 – 42 × 15 = 42 ×(25 – 15)= 420(千克)(2)42 × 15 + 58 × 15 = (42 + 58)× 15 = 1500(千克)(3)略 (一)填空题 1、0 1 8 2、a + b = b + a (a + b) + c =a + (b + c) (ab)c = a(bc) (a + b)c = ac + bc 3、54 + a 4、176 24 5、5 20 6、14 8 14 5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选择题 1、C 2、B 3、B 4、C (四) =<=<>> (五) 1600 1604 1150 1700 960000 14 1100 1400 (六)解决问题 1、344 + 178 + 222 = 744(张) 2、3种 3、4 × 49 × 25 = 4900(千克) 4、(51 + 49)× 13 = 1300(本) 5、360 ÷ 5 ÷ 18 = 4 6、(56 + 24)× 16 = 80 × 16 = 1280 >1000 不够 、题目略 (1)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 (2)10 (3)7 5 (4)65 (5)十百 2、题目略 (1)3/10 (2)4/1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六单元(人间真情)体会: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 第二十课《古诗两首》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篇精读课文,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二、课内知识 1、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 2、诗句意思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烟花三月”写出了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孤帆”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尽了多杯。) 3.相关链接: 送别诗: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三、课内阅读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大诗人________,其中诗中的“故人”是________。我们以前学过这位作者的诗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我还知道他另外一首赠别诗是________。我们学过的这位“故人”的诗有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紧扣一个“送”字展开,“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送”的地点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 答案 一、填空题。 1.450里面有()个90;325是()的25倍。 2.471÷35的商是()位数。 3.□51÷45,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 填()。 4.一个数除以28,商和余数都是15,被除数是()。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6,如果除数和被除数都同时乘4,商是();如果被除 数除以4,除数不变,商是()。 6.计算872÷79时,应该把除数看作()试商,商是()位数。 7.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2×()<310 87×()<530 8.在☆÷30=21……△中,△最大是(),☆最大是()。 二、选择题。(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下面的算式中,()的商不是一位数。 A.721÷72 B.439÷44 C.325÷33 D.272÷30 2.被除数除以10,除数(),商才能不变。 A.乘10 B.除以10 C.不变 D.乘100 3. 36÷73,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A.6 B.7 C.8 D.9 4.将1305连续减29,减()次结果是0。 A.45 B.54 C.405 D.504 5.学校准备用630元买价格是35元的足球,能买()个。 A.17 B.18 C.19 D.20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50÷50= 480÷6= 91÷7= 360÷40= 120÷39≈632÷90≈ 490÷71≈420÷58≈476÷59≈ 2.列竖式计算。 642÷38= 895÷41=650÷24= 783÷27= 552÷18= 224÷56=336÷14= 218÷17=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结构图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结构图 《古诗两首》 1.默写作者朝代 2.解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楼名;孟浩然:与李白是好朋友;之:去,到。 解题《送元二使安西》 元二:作者的友人;使:出使。 3.诗所表达的主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写春天送别好友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最后两句诗所要表达的是诗人久久伫立在黄鹤楼上,深情地目送友人乘船远去时的惆怅和留恋。) 《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最后两句诗句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酒桌旁劝慰的话是对友人的关切,愿友人一路顺风,旅途珍重。) 4.积累两首送别。 《搭石》 一、课文理解 1.一排排搭石......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句子的含义。 (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 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 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借物喻人的方法。 二、基础知识 1.多音字:间涨俩调 2.近义词:谴责——声讨平衡——平稳协调——调和大概——大 致 3.反义词:谴责——赞许慵懒——勤快轻快——沉稳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一、课文理解 1.句子的理解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这句话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将凋零,让我们痛心地看到,正值如花的年华的年轻人,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就将结束生命,这也是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两个“静静地”不同的含义 (小钱“静静地”是因为身患重病,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而台湾青年在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着,是因为他知道18岁的小钱正在期待着他的骨髓,他内心坚定,为了小钱他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一心为他人着想,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3.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必将一代代传下去。(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熄,世代相传。) 二、基础知识 1.多音字:脉 2.近义词:凋零——凋谢沉着——镇定奔波——奔忙跨越——超越 3.反义词:红润——苍白凋零——盛开希望——失望沉着——慌张 《卡罗纳》 一、课文理解 1.选自意大利人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2.资料袋对《爱的教育》一书的了解。 (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 二、基础知识 1.多音字:没 2.近义词:怜悯——同情叮咛——嘱咐端详——打量 3.反义词:庄重——轻佻严肃——活泼热情——冷淡怜悯——淡漠

英语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Recycle 1 2课时 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单词和短 语"paper, newspaper, wonderful, fashion show, just wai t and see, see you later," 以及句 子:"It's a secret! It looks like a fish. It's your turn now."等。 2、能够熟练、流利朗读的课文并表演。过程与方法词汇教学、会话 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能读懂 Let's read中John一天的活动安排,并独立完成正误判断题。 3、能通过看图读单词完成Think and write填充短文的练习,并能讲 述故事的大致内容。 4、能拼读前三单元的四会掌握单词并用四会掌握句型造句。 教学重难点:认读对话中出现的生词和新语言; 熟练朗读并表演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句型: “It looks like….”“It’ s your turn now.”会听、说、读、写前三单元的四会掌握单 词教学难点运用单词灵活造句 教学设想:词汇教学、会话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热身(Warm-up/Preview) 1、师生演唱第三单元的歌曲“My clothes.” 2、教师播放资源库中第四册Recycle 1 的Let’s sing “What time is it?”部分这首歌的旋律大家 很熟,歌词也很简单,教师不必多浪费时间与解释,让学生听、跟唱 即可。在学生掌握旋律的基础上,教师可利用钟表调整时间,可以 是整点,也可是60分以内的非整点时间。 (二)、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教师可参照第四册第二单 元部分Let’s learn的图表,让学生做问答练习,最后引出这节课 的主题 A fashion show. 2、教师在黑板上写出 Read and act 部分的主题: A fashion show, 然后出示教 学挂图或放VCD, 让学生了解故事大意。在听,看之前,教师 提出问题让学生去 听。(1) What show is it? (2) What time does it begin? (3) Where? 3、教师放录音或看投影片的同时,出示本部分的生词和新句子的卡片。生词: paper, newspaper, wonderful, fashion show, just wait and see, see you later. 句子:It’s a secret! It looks like a fish. It’s your turn now. 4、学生跟读录音,并分角色朗读。教师出示前三单元中应掌握的四 会卡片(1)可采取依次朗读的方式,看看哪组的同学最好(2) 也可采取让学生抽签的方式,看看抽到的是什么词,马上读出来,在 读单词的过程中,教师也可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将用所读到的单 词造句。 (三)、趣味练习(Practise) 1、出示对话中的8幅图,打乱顺序地听对话,请同学把对话与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