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风格之时代特色的例子散文

语言风格之时代特色的例子散文

语言风格之时代特色的例子散文

一、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作品中都有这类文字,《背影》、《给亡妇》更是以这类文字为主的优秀代表。《背影》中叙事的文字,如“我们过了江、进了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等短短几言,既交代清楚所叙之事,又使读者瞬间引起共鸣,于普通中见真情,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给亡妇》用第二人称,平白如话,如泣如诉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真实感人。

二、叠词的大量运用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另一特点是叠词的大量运用。《莱茵河》中描写两岩的古堡,用“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三个叠词将古堡的形态、分布和古老刻画得淋漓尽致。写梅雨潭的“绿”用了“闪闪的”、“汪汪”“松松地”、“滑滑地”、“清清的”,赋予梅雨潭醉人的美。朱自清笔下“脉脉的流水”(《荷塘月色》)、“油油的绿意”(《绿》)、“酽酽的歌喉”(《威尼斯》)、“涓涓的东风”(《歌声》)、“薄薄的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是因叠词的运用而增添了几多诗意和神韵。

三、动词的精心选择

朱自清散文对于动词的精心选择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准确性。如“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绿》)一个“拥”字,体现了三面围的状态。“仿佛蔚蓝的天空融了一块在

里面似的”(《绿》)一个“融”字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天与水融合为一体的画面。“(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的”(《荷塘月色》)

一个“画”字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动态化。“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绿》)和“(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两句中,“踞”和“泻”两个动词分别使“亭”和“月光”富于动感。3.人格化。“梅雨潭的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绿》)“招引”使梅雨潭更具人情味。《匆匆》里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跨过”、“飞去”、“遛走”、“闪过”把时光写成了似梦幻、转瞬即逝的精灵,表达了在飞逝的时光面前欲留不能、欲追不及的心情。

四、形容词的创造性使用

朱自清在散文中,除了将许多形容词重叠起来起修饰作用外,还善于将量词活用作形容词。如“一丝颤动”、“一带远山”、“一道波痕”、“一两点灯光”、“一团烟雾”、“一粒粒明珠”(《荷塘月色》)、“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一角的岩石”(《绿》)、“一片飞烟”(《白水漈》)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和强化形象的作用。关于形容词的精心择炼和创造性使用的例子有很多,如“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歌声》)、“别致的威尼斯”、“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的建筑(《威尼斯》)等,这些词语既不怪诞,又不是对象固定不变的修饰语,朱自清先生将其巧妙地挪一挪位置,或赋予其某种感情色彩,它便又有了新的含义,而这些新含义又为其

修饰对象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 现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和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分别为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生动的描写手法、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以及对话的运用。 一、多样性的语言风格 现代散文以多样性的语言风格为主要特点之一。散文来自于生活,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思想,因此使用的语言风格也各异。有些散文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短小精悍的句子和朴素的词语表达作者对生活、自然、人物的感受。这种风格给人以简洁明了、易读易懂的感受,例如《草地之歌》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另外一些现代散文则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以期达到独特的效果。这种风格有时候更加充满了诗意和质感,例如余秋雨的散文《自在独行》中,他以“一个战士,用一片坚硬的铁,磨砺出锋锐的刃来,我是用言语雕琢出我的武器,那是一支巍然不动的利剑”,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理解和追求。 二、生动的描写手法 现代散文以生动的描写手法为特色。散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要表达作者对生活中人、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因此描写是散文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现代散文通过形象化、具体化的描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种描写手法常常以感官的刺激为主,使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 文字背后的事物。如丰子恺的散文《炊烟》中,他运用了细腻而形象 的描写,如“烟袅袅地从厨房的竹窗里悠悠涌出”、“漫天纷飞的筷子, 像蝴蝶,像叶片,像白云,像蒲公英”等,使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炊 烟的柔软和漫天飞舞的场景。 三、抒情性的表达方式 现代散文以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为特点。散文作品往往是作者情感的 抒发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抒情性是现代散文的一大特色。 散文中通常会借助书写人物、叙述事件或描述景物等方式,表达作 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例如巴金的散文《秋天的童话》中,他通过描 写一个小女孩和秋天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抒情性的表达方式往往通过深入细腻的情感描写,使读者更好地感 受到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这种表达方式也增加了散 文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四、对话的运用 现代散文以对话的运用为特点。对话是现代散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 方式,通过对话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展示剧情发展和呈现故事 场景。 对话在现代散文中的运用往往是简洁明了的,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 展现思想碰撞和内心的独白。例如林语堂的散文《胖子和瘦子》中,

论朱自清散文的时代语言艺术成就-精品文档

论朱自清散文的时代语言艺术成就 朱自清的散文,“以美丽动人的文字”,为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活力,其散文作品多将文学的大众化特征与语言的艺术化追求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体现了时代语言的独特魅力。 、娴熟生动的语言表达技巧 口语化”的语言特点 通俗浅近的“口语化”艺术是朱自清极为自觉的语言艺术追求之一。1929 年,先生就在《说话》一文中首先提倡“用笔如舌”和“以说话论”的文风;并先后在《雅俗共赏》等篇章中提出了创造“口语化”语言的一些具体审美标准[1] 。这一切为他散文的语言风格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朱自清的“口语”,主要以北京口语为基础,兼融其方言和西欧语言的某些表达方式,形成了具有知识分子口语特点的语言风格。在他的散文中,言辞亲切、随和,语句清新、典雅。如: 1)她和润儿在一处玩儿,一大一小,不很合适,老是吵 着笑着。但合适的时候也有:譬如这个往床底下躲,那个便钻进去追着;这个钻出来,那个也跟着一一从这个床到那个床,只听见笑着,嚷着,喘着,真如妻所说,像小狗似的。(《儿女》) 引文中的词汇,多从口语中提炼而来,生动形象,简洁自然。 玩儿”“合式”“老是”“那个”,尽是北京人的口头语言。 在“这个那个”的口语句式中,作者用简洁恰当的动

词,生动流畅的短句,使孩子们生动和谐的玩耍场面跃然纸上。 这样感性的文字犹如一个个音符在欢快地跳跃,充满了生活气息。再如: 2)你见过衔着橄榄的人吗?腮帮子上凸出一块,嘴里不 时地滋儿滋儿的。(《谈抽烟》) 作者通过“衔”“腮帮子”“凸出”“滋儿”这些形象的口头语,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了吃橄榄的人的情态,言虽简,形却肖,艺术效果极佳。 值得一提的是,朱自清主张在实践中,有必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适度吸收并揉合富有生命力与表现力的文言成分和西欧语言的某些表达方式,使之“变为已有” [1] ,从而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化口语。五四时期,他在努力打破白话文的艰涩难读并自觉追求“口语化”语言艺术的同时,并不回避文言词语及某些 西欧语言的表达方式。 在朴质的叙事散文《背影》中,就含有不少文言词汇,如 惟”箸”“诸多”“情郁于中”“发之于外”等。这些词, 典雅传神,蕴涵了作者怀念饱经沧桑的父亲的深沉感情,凝练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朴素自然中见精工”,收效甚奇。 朱自清对西欧语言的借用也是审慎的,少数的外来词尽量译,如《荷塘月色》中的“梵阿铃”;对西欧语言中用不同词尾改变词性方法的借鉴,是借助了汉语中动态助词 着”“了”“过”放在非动词类的后面,以利于表情达意。如

语言风格之时代特色的例子散文

语言风格之时代特色的例子散文 一、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作品中都有这类文字,《背影》、《给亡妇》更是以这类文字为主的优秀代表。《背影》中叙事的文字,如“我们过了江、进了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等短短几言,既交代清楚所叙之事,又使读者瞬间引起共鸣,于普通中见真情,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给亡妇》用第二人称,平白如话,如泣如诉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真实感人。 二、叠词的大量运用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另一特点是叠词的大量运用。《莱茵河》中描写两岩的古堡,用“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三个叠词将古堡的形态、分布和古老刻画得淋漓尽致。写梅雨潭的“绿”用了“闪闪的”、“汪汪”“松松地”、“滑滑地”、“清清的”,赋予梅雨潭醉人的美。朱自清笔下“脉脉的流水”(《荷塘月色》)、“油油的绿意”(《绿》)、“酽酽的歌喉”(《威尼斯》)、“涓涓的东风”(《歌声》)、“薄薄的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是因叠词的运用而增添了几多诗意和神韵。 三、动词的精心选择 朱自清散文对于动词的精心选择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准确性。如“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绿》)一个“拥”字,体现了三面围的状态。“仿佛蔚蓝的天空融了一块在

里面似的”(《绿》)一个“融”字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天与水融合为一体的画面。“(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的”(《荷塘月色》) 一个“画”字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动态化。“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绿》)和“(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两句中,“踞”和“泻”两个动词分别使“亭”和“月光”富于动感。3.人格化。“梅雨潭的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绿》)“招引”使梅雨潭更具人情味。《匆匆》里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跨过”、“飞去”、“遛走”、“闪过”把时光写成了似梦幻、转瞬即逝的精灵,表达了在飞逝的时光面前欲留不能、欲追不及的心情。 四、形容词的创造性使用 朱自清在散文中,除了将许多形容词重叠起来起修饰作用外,还善于将量词活用作形容词。如“一丝颤动”、“一带远山”、“一道波痕”、“一两点灯光”、“一团烟雾”、“一粒粒明珠”(《荷塘月色》)、“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一角的岩石”(《绿》)、“一片飞烟”(《白水漈》)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和强化形象的作用。关于形容词的精心择炼和创造性使用的例子有很多,如“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歌声》)、“别致的威尼斯”、“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的建筑(《威尼斯》)等,这些词语既不怪诞,又不是对象固定不变的修饰语,朱自清先生将其巧妙地挪一挪位置,或赋予其某种感情色彩,它便又有了新的含义,而这些新含义又为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语言特点(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语言特点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柳 戎飞 ①柳就柳吧,偏偏叫清明柳,读着就伤感。柳就让人想起杨柳依依,情绵意隽地长情,加了“清明”两字,有了古意,就这么雨纷纷地潮湿起来了。古人折柳相送,惜别怀远。想着那情形,沉甸甸的情绪就会蓄满心头。 ②几年前,清明只是个节气,只是个假日,除了休息,与我没有什么关联。蓦地一天,清明突然就与我无法割舍了,成了心底不能愈合的痂。 ③在清明还未到来的时候,一股情一种思就随着春意殷勤欲动地苏醒了,火山岩浆一样,汩汩地冒着泡泡,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薄发,不能设防无以按捺。那感觉又像心头有只小兽,用尖尖的牙齿一小口一小口地啃噬我。只有自己知道这小兽的存在,只有自己知道那疼是什么感觉,那痛是因何而起。医生治不了这疼痛,时间也不是良药,疼痛必将如影随形地陪伴着我,相偕终老。而我,会渐渐接受这疼痛,继而由接受到适应,再到共生。实则,有时是这疼痛温暖着我。 ④清明柳居然是味中药,性微凉,味淡,清热。那么,煮上一碗清明柳的汤汁,降降岩浆的温度,熨帖一下心头的疼痛吧。 ⑤要去看她了,像她给她母亲准备东西那样,先仔细地为她准备些可心的东西。在准备东西的一举手一投足中,我不停地和她说着话,只有我和她懂得的话。有时想起过去的趣事,甚至会笑起来,轻轻地笑,在心里。这几年,渐渐懂了过去她每年清明时节,给她母亲准备东西时的虔诚。每年清明,时光是透明的,空气清薄澈丽,她是那个时节开花的玉兰,那幽幽的香气,染上她的手指,挂在她的发际,系于她的衣襟,就连家里也是暗香浮动。她站在光影里,背影清瘦。她的衣着总是那么端庄,仿佛时时提醒她:她是老师,要为人师表。这是她的职业素养,也是我对她最敬仰的一点。 ⑥我总会在离她不远不近的地方,看她认真地为她母亲准备清明节祭拜的东西,神色专注而虔诚,偶尔有微笑荡过嘴角眸间。那时,我猜测不出她心里在想什么,现在知道了。她会准备几种精致的点心,然后再亲自去炒四样小菜。家里没人喝酒,但常有好酒,这时候派上了用场。她的母亲不抽烟、不喝酒,却喜欢烟酒味儿。于是,每次都备着。还有檀香。她喜欢檀香的味道,就连用的香皂也是檀香型。家里也常常会燃起檀香,尤其是将暮未暮的黄昏,那袅袅而升的烟和熟悉的檀香味道弥散在空气里,有别样的韵致。屋外暮霭四起,屋里有温温的暖意,那气味柔软绵长,细腻圆润,婉转在每寸空间,总免不了让人怀念起什么。檀香的味道,是怀旧而温馨的,多年后,再次回味,仍觉母亲的味道,安抚躁动,让心就此沉落平和。现在已很难买到那么好的檀香了。在日暮西沉独坐的时候,眼前常会升起丝丝缕缕的烟,会闪现星星,点点的光,会闻到氩氩暖暖的香。东西都备好了,她是不亲自去的。最早的时候,她每年都会去,可每去一次,回来就生一次病,拖很久也不能痊愈。之后,就不再让她去了。再回忆她备东西时的情形,仪式感非常强。可能是因为自己不亲自去,而把所有细微的情感、所有细腻的心思都倾注在准备的过程中。这仪式,是对生活的敬畏与尊重,是对自己母亲的周全与交代。 ⑦我是少小离家,我又是老大未还。长大后,和她在一起的时间更是短之又短。距离上的疏离,令不擅表达的我愈加缄默,甚至羞于诉说对她的思念。即便在信里,也只是一句“我想你了”,便不会再有更甜腻的表达。或许是她的职业使然,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专题训练-----语言特色(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语言特色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怀古观今游三峡(节选) 卞毓方 是晚登上游轮,次晨起航,午前停泊“三峡人家”。乘缆车径取峰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现代科技给了你一双鹰的眼,这是一种高度,一种境界,让你恍悟那山势的千起百伏、山颜的千娇百媚,集纳了人类几乎所有层次的审美体验——从宇宙洪荒的造山运动到疑真疑幻的令牌石、灯影石,从悬河注壑的瀑布到曲似九回肠的溪涧,从色与彩的燃烧、流泻到光与影的追逐、纠缠。山中半日,世上千年——要千年的红尘浊世才能慢慢积累、领略。你从山巅一路玩赏到溪畔,赶紧打住,唯恐呆久了拔不出脚。 午后,船过三峡船闸。闸分五级,如登楼梯,拾阶而上。然而,人未迈脚,船亦仅作水平的位移,奥妙何在?用一个成语表述:水涨船高。出得第五道闸门,江面豁然开朗。大坝外面是碧水,碧水外面是青山,是白云,山在傍水处托出一座新城,云在水尽头散作万缕青烟。长波天合,渊渟岳峙。李商隐诗“春水船如天上坐”油然涌上心头。游客把自己交给船,船把自己交给水,水把自己交给云,云把自己交给天。恍兮惚兮,说不清身在船上,身在水上,身在云上,身在天上。呜!——汽笛长鸣。游轮徐徐西行,从容安详如凌波仙子。我登上六楼的甲板,借微博向天南海北的网友作现场播报,忘了观察江水是怎样由黛碧化作酡红又化作暗紫与深灰,蓦地惊觉,暝色已悄悄洒满峡江。“三峡千古不夜航”,那是老皇历了。须臾,月出东山,光华如水。月下,江面,前也是行舟,后也是行舟。探照灯在脉脉交流,马达在低吟,游鱼出听,宿鸟惊飞,夹岸群峰窃窃私语,千百年来,这是第一轮不眠之夜。三闾大夫从左后方的凤凰山送来夜航祝福。庆幸,崆岭滩已长埋波心浪底。牛肝马肺石裹上一袭青袍,化具象为抽象。兵书宝剑峡红光烛天,似星斗又似瑞气。幻觉里,王昭君犹在香溪浣洗罗帕,偶尔抬头送过盈盈的笑;陆游仍伫立在南岸楚城遗址的风口,遥望江北怅叹:“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而今谷升陵降,山水异势,屈原祠已挪地重建。仰观银汉迢迢,俯察江水泱泱,耳畔渔歌互答,滩声不再似旧时。 记不清在秭归还是巴东入睡,重登甲板,船已驶进巫峡。甲板上撑满了五颜六色的伞,因为雨。雨从半天云里飘洒而下,从两岸的峰巅、林梢飘洒而下,从楚辞、唐诗里飘洒而下。自打有了宋玉的《高唐赋序》,就有了缠绵悱恻的“巫山云雨”;自打有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有了烛影摇红的“巴山夜雨”。雨啊雨,滴滴答答,淅淅沥沥,敲在伞面,敲在甲板,敲在船舷。神女峰在哪儿?朝云峰在哪儿?游客大呼小叫,东猜西猜。我也惶惑,目光穿透层层雨幕,但见摩云凌虚的危崿,一座接着一座,你推着我,我搡着你,争先恐后地迎迓游轮,不,游人。“知道巫山十二峰吗?”转身问一位苏格兰的游客,两天的风雨同舟,彼此已形如“驴友”。此刻,他由一位女伴打伞,忙不迭地按动手中相机的快门。“不知道呢。”他答。“那您在拍摄什么?”“拍画呀,”他奇怪我竟然如此发问,指着半空一影烟雨迷蒙、虚幻如“米氏云山”的峰峦,大声补充,“拍你们中国的水墨画!” 船进瞿塘峡,云收雨歇,天气放晴。终于有机会好好品味,这山,这水。水,为湛碧,为渟泓,为莹彻,为潋滟。山,若昂藏,若磅礴,若孤拔,若鼎峙。山姿水态本已炫人眼眸,再加上任意排列组合,并辅之以光与影的旋律、韵律,辅之以你的直觉、错觉、幻觉,摊开来,摊开来,无一不是天然隽永的风景。方此时,

古代散文的特点与风格

古代散文的特点与风格 古代散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具备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其表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语言清新自然,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古代散文的特点与风格。 一、内容广泛多样 古代散文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广泛涵盖了诗、文、史、子、集等多个文学体裁,内容广泛多样。例如《孟子》中的《离娄上》是一篇具有哲学思考的散文,强调君臣之义;而《文选》中的《韩氏家训》则是一篇家传的散文,体现着家族的道德观念。古代散文可以反映社会风俗、道德观念、人物形象等多个层面,使得读者对古代社会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语言清新自然 古代散文以语言清新自然为特点,不拘泥于繁琐的韵律和格律,追求自然朴实的表达。散文家运用生动的词汇和形象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质朴的情感。例如唐代韩愈的《师说》中,通过描写讲师孔子的言行举止,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亲切而自然的氛围。这种语言的质朴之美,使得古代散文具备了独特的魅力。 三、意境深远 古代散文追求意境深远,借助诗情画意的手法,抒发自己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景物、人物、情感的描摹与抒发,达到借景抒情、寓褒贬意义的目的。例如《史记》中的《屈原列传》

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而著称,《唐音》则以抒发对唐代社会变革的思考之情而备受赞赏。古代散文通过意境的营造,使读者得到了一种审美的愉悦。 四、言简意赅 古代散文言简意赅,凝练精炼,善于运用寥寥数语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感悟。比如魏晋时期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极少的文字烘托出了对人生短暂、如梦似幻的感悟。这种凝练的表达形式,使人们在短时间内领悟到作者的精神内核,同时也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古代散文具有内容广泛多样、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和言简意赅的特点与风格。这些特点使得古代散文成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享受。通过对古代散文的研究与欣赏,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特点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体现。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浅、刚柔、雅俗、文野、曲直等等区别。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语言表达的特色,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 例如,同是现代散文,鲁迅的深沉洗练,茅盾的沉稳劲健,朱自清的温静典雅,叶绍钧的质朴练达,孙犁、老舍的清新明快,林语堂的闲适从容,钱钟书的幽默旷达,徐志摩的浓丽华美……风格各异,异彩纷呈。阅读中辨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揣摩不同的语言风格,品味其中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散文,有的重在叙事,有的重在抒情,有的重在议论。散文作者通常把本意情感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才形成含蓄美。往往通过以下手法来实现:一是托物言情,借物言志;二是寓情于景,景之神乃作者之情;三是虚实相生,借助设想、想象,曲折地表达好恶与爱憎;四是运用象征或调动多种修辞手法将真意婉转而出。因此,我们在阅读鉴赏散文时,应该把握好这四个方面。 分析散文的语言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炼、干净、富有哲理。因此,阅读散文时,就要认真分析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炼、畅达的特色,从而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赏析。例如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可以从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美妙佳句中感受到桃花的火爆热闹、杏花的如霞似锦、梨花的素淡皎洁,领略到由浓到淡的色彩变化过程。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三毛散文作品的语言特色解读

三毛散文作品的语言特色解读 作者:林芳宇 来源:《速读·中旬》2019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主要以三毛散文作品的语言特色解读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语言文化发展趋势为依据,从明朗坦率、活泼幽默;浅显易懂、思想丰富;真实朴素,含有悲情意味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说明并探讨,进一步对三毛散文作品的语言特色加以解读,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三毛散文作品;语言特色;解读 著名的三毛为成出生在台湾省的一个女作家,《我的宝贝》《哭泣的骆驼》《月季不再来》等皆是三毛的代表作品,其创作的散文皆具有个性化特征,散文的内容更是通俗易懂、丰富多彩。语言为文学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三毛创作的散文作品可以充分的体现出语言特色,以下为笔者对三毛散文作品的语言特色解读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1明朗坦率、活泼幽默 三毛的散文语言特征具有明朗坦率、活泼幽默的特点。基于三毛的人生经历,其有过流浪的经历,让人感触最深的是沙漠的描写,在人们的普遍思想中,认为沙漠的特征为荒凉与孤独,在三毛眼中却是热情与惊奇,可以说沙漠为三毛对思想最高境界的追求,在《沙漠观浴记》中,描写的是一些在沙漠中的经历,在读者阅读一遍之后,不能理解沙漠代表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但是文中提到:将自己的人生交给了陌生的那片土地。由此可以了解到在沙漠空旷的土地上,三毛度过了人生中最洒脱的日子,幸福便是与自己的丈夫流浪在沙漠土地中,同时文章将流浪的点滴加以记录,自然的表现出三毛自身自由洒脱的性格,进而展示出三毛散文作品语言的明朗坦率特征。 三毛散文作品《沙漠中的饭店》,可以显示出语言具有活泼幽默的特征。在一片荒凉的沙漠中,三毛自己内心对周围事物充满的好奇心,所以三毛成立了煮菜的“饭店”,并且在散文中提到:做给丈夫吃的菜为“粉丝鸡汤”,丈夫问:什么东西?细面吗?我:这个啊,是“雨”。又如:我认为自己的婚姻比较自由,这个面是春天的细雨,因地点是高山,所以被冻住了,这是非常不容易买到的。由此三毛将粉丝比喻成细雨,赋予散文诙谐的特点,体现出散文语言的活泼幽默。 2浅显易懂、思想丰富 浅显易懂、思想丰富为三毛中散文语言的另一特征。《高原的百合花》中描写了三毛丈夫生活在小岛上的经历,语言如同话语,通过简单明了的语句写出三毛记忆中丰满的生活过程,

散文作品的时代特征和文学风格

散文作品的时代特征和文学风格散文作品是一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形式,它通常指那些与传统文体规范无关的、自由发挥的文学作品。它们以平实、真实、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而这正是它们的时代特征。本文将探讨散文作品的时代特征和文学风格。 一、时代特征 散文作品的产生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舞台呈现多元化、世俗化的特点,文学产生了对于这种趋势的回应。散文作品也因此应运而生。散文作品的时代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崇尚平实而真实的表达方式。散文作品以平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呈现前景和图景,深入深层次的表达文化创作中的感情、思想和态度。在这样的表达方式中,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这种表达方式也非常适合散文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探索文化多元化。在散文中,作者可用很多的方法探究文化多元化这一主题,作品涵盖了各类社会问题,例如女性主义、社

会问题、环境保护等等。这也是散文作品在当今文坛上更受青睐的原因之一。 3. 崇尚生命和人性的尊重。散文作品在强调人性和生命的尊重方面表现出独特的魅力,是一种强调生命连续性的优秀创作。作家们在文学作品中常用各种手段,使创作有生命力,也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感受。 二、文学风格 散文作品的文学风格强调个性化、自由化、调性灵活等方面。 1. 个性化。散文作品从文学风格上看,具有情感体现的个性化、思想表达的个性化以及风格独具的个性化等几个方面。因此,文学风格上的个性化是散文作品的重要特征。 2. 自由化。散文作品中的文学风格比较灵活,作者不必遵从传统的文学形式,可自由选择语言工具和表达方式,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这种自由化的创作方式正是散文作品的另一重要特征。

散文的六种语言风格

散文的六种语言风格 一、抒情风格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大地的颜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金黄色的稻谷在田野中摇曳,红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华丽的红色斗篷。夜晚的天空布满了繁星,清凉的秋风吹拂着人们的脸庞,带来了一丝丝凉意。站在田野的边缘,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仿佛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 二、叙事风格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默默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每天早早起床,去上班,努力工作。他的工作并不轻松,但他总是默默坚持,从不抱怨。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支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一家人过得很幸福。 三、议论风格 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居民减少私家车使用,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四、描写风格

阳光洒在大地上,温暖而明亮。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芬芳的香气。蜜蜂忙碌地在花丛中飞舞,采集着花蕊中的花粉。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为这个美丽的世界增添了一抹生机。大地上的生命在这温暖的春日里欣欣向荣,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是美好的。 五、说明风格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首先,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不浪费水资源。其次,我们要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瓶等,尽量使用可回收的环保材料。另外,我们还应该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家园。 六、议论风格 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个人隐私容易被泄露。此外,网络上的信息也不尽准确,容易误导大众。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只有这样,互联网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现代散文的题材与风格分析

现代散文的题材与风格分析 现代散文是一种以散文形式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它以自由灵 活的笔触,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独特的表达手法而广受读者喜爱。本文 将从题材和风格两个方面对现代散文进行分析。 一、题材分析 现代散文的题材多样,涵盖了生活、人物、社会、自然等方方面面。下面我们将对其中几个较为常见的题材进行分析。 1. 生活题材 生活题材是现代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文家们常常从自己的日常 生活中汲取灵感,以平凡的生活为素材,展示出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例如,散文家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以农村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红 高粱家族的命运,展现了人与社会的紧密关系。 2. 人物题材 人物题材是现代散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散文家们通过塑造各种形 象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例如,余华的《活着》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变迁,揭示了社会变革对个人命运 的影响,引人深思。 3. 社会题材 社会题材是现代散文与时代紧密相连的一部分。散文作品可以探讨 社会上的重大问题,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内在原因,引起读者的思考

和共鸣。例如,林达的《跟鲁迅学写作》通过对当代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4. 自然题材 自然题材是现代散文中常见的一类题材。散文作家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表现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珍贵,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韩少功的《青春的旗帜》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风光,传递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二、风格分析 现代散文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而备受称赞,下面我们将对现代散文的风格进行分析。 1. 情感真挚 现代散文常常表达作者的真实感受与情感体验,情感真挚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散文作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语言,直抒胸臆,打动读者的心灵。例如,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作品中,通过对青春与成长的描写,折射出年轻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 2. 表达自由 现代散文追求自由灵活的表达方式,没有固定的格律和格式要求。散文作家可以尽情运用修辞手法,自由安排语言结构,使作品富有音乐性和韵律感。例如,王小波的散文作品以自由奔放的叙述方式和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而著称。

浅论梁实秋散文的语言特色

浅论梁实秋散文的语言特色 摘要:梁实秋是现当代文坛上享誉盛名的散文大家,其散文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语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特色:幽默中暗含讽刺,简洁中透露 雅致,引经据典中尽显文采,滑笔艺术中描绘着世间的人生百态。 关键词:梁实秋;散文;语言 梁实秋是我国现当代文坛上的散文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从其散文创作 来看,梁实秋与老舍、林语堂等人一样,堪称20世纪中国散文的幽默大师,其 代表作《雅舍小品》给予读者最突出的印象仍是其幽默感的优雅从容。 梁实秋以沉稳、朗健、通达的性格酿成了散文的凝练、雅洁而又情味浓郁的 风格,丰富广泛的阅世和幽默风趣的脾性又使他的散文在稳达朗健中透出了几分 老辣深刻和机智俏皮。单从梁实秋散文的语言特色上看,其语言幽默中带有反讽,精炼简洁中透露雅致,引经据典中尽显文采,滑笔艺术中描绘着世间的人生百态。 一、幽默讽刺 在现代文学大的幽默大师中,鲁迅的幽默比较严肃,林语堂的幽默失去幽默 的正宗韵,钱钟书的学者式的幽默西洋味过重,老舍市民型的幽默庄谐杂出。而 梁实秋的幽默自有其风格,是学者加绅士型的幽默,在笑谑中带有雅隽的韵味。 在《雅舍小品》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态,他以平常心写 平常事,却总能发现生活的痒处,寓严肃于幽默中,在发人一噱之后,获得丰富 的启迪。在表现幽默的同时,梁实秋比较爱用修辞上的“反讽”一格。他曾在读书 札记中对反讽做过解释,认为反讽就是字面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意思相反,恭维既 是挖苦;斥责既是颂扬。这种修辞他在刻画世相人态的一些篇章中有所体现,如《旁若无人》中就尽显幽默的反讽。通过对别人的喧嚣之声以“金石之声”“宏亮” 等褒义词的描述,逆话正说,让读者自行体会其中的褒贬之意。又例如在《女人》中,作者从一般人性的层面,通过贬词褒用的幽默语气,细腻真切、传神地历数 了女人的种种特点,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女性的各种“美德”。 而《男人》则直奔主题,历数男人身上的种种糗事。如谈男人的脏“西裤尽 管挺直,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还有甚于此者,曾有人当 众搔背,结果是从袖口里面摔出只老鼠!” 对男人的描摹虽然以偏概全却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以绅士温厚绅士的笔调来评判人性的种种弱点、略带讽刺、幽默 诙谐而绝不尖酸刻薄。 黑格尔说,真正的幽默是无足轻重的东西中见出高度的深刻意义,梁实秋的 幽默便是在这种高度上得到的读者的共鸣。 二、简洁雅致 梁实秋认为,散文创作中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简单”。“简单”二字,是很 高的理想。当然这里的简单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单薄粗简,而是一种穷神极化而归 于平淡的境界,“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的状态。” 在《论散文》中他还指出 散文艺术最容易犯的四种毛病:太多枝节,太繁冗,太生硬,太粗陋。因此他的 散文篇幅大都简约,字数多在两千字左右,行文雅洁,用词洗炼。 梁实秋的散文大都开篇切题,简洁了当,极少渲染铺排,拐弯抹角。如《记 张自忠将军》开篇即写对其的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紧扣议题,绝不旁骛。“梁实秋在《文学讲话》中就谈及散文说:‘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

语言风格的类型及特色

语言风格的类型及特色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 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 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 句20 字, 毫无难解之处。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 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 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如"洞房 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 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语言活灵活现,具 体形象,包括① 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 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 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 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 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 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7、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 书坑》) 8、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 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 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9、豪放 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特色赏析-2019年精选文档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特色赏析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散文长河中兀然崛起的一座奇峰。他以一个文化史学者的深沉哲思,以高瞻远瞩的宏观思路认识世界,执着于人文山水的踽踽独行。余秋雨的散文是“行走文化”,构成自己散文的主要内容。 一、余秋雨文化散文语言特色的主要表现 (一)气势恢宏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运用风格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摘引自余秋雨《文化苦旅?都江堰》)古老的长城,是历史的见证。中华民族所有的屈辱与苦难、成就与辉煌,它都历历在目。但华夏大地还有没有比长城更值得骄傲的工程?余秋雨以学者机敏的目光肯定了答案的存在,果断地推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文章开篇出人意料而又大气磅礴,这才有了下文长城与都江堰反复多角度的对比和都江堰千百年来的壮观胜景。 “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摘引自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南京》) 南京,作为六朝故都,经历过风雨洗礼,饱受过沧桑苦难,创造过灿烂辉煌。余秋雨却用如椽之笔高度浓缩了南京一千多年的历史,把它作为第一节,使文章开头先声夺人、气势恢宏,给读者强烈的震撼、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遐想,为后文写

寻找南京的奇崛怪异打下了基础。 (二)半谑半庄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表现特征 “也怪法老,他们什么话也没留下,结果后代的口舌就彻底放松。”(选自《千年一叹?元气损耗》)埃及的金字塔世界闻名,埃及人对友人的友善也是有口皆碑。余秋雨在谈到埃及人口舌之所以彻底放松的原因时用了亦庄亦谐的口吻进行推测,虽然这种推测并不具有多少真实性,但这样的谐谑语言令人忍俊不禁,不得不佩服作家的幽默智慧。 再看《白发苏州》的结尾:“于是,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却也不愿重整衣冠,去领受那份王气。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作甚?”(选自《文化苦旅》)结尾的反问句半庄半谐,不仅又一次扣住了题目,使首尾浑然一体,而且细细品味,此句颇有点“王婆卖瓜”的骄傲口吻,暗示了苏州自有别人八辈子都学不到、赶不上、享受不了的特色。读来回肠荡气,令人拍案叫绝。 (三)对比生动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运用手法 “只有柏林,隐隐然回荡着一种让人不敢过于靠近的奇特气势……罗马也有气势,那是一种诗情苍老的远年陈示;巴黎也有气势,那是一种热烈高雅的文化聚会;伦敦也有气势,那是一种繁忙有序的都市风范。柏林与它们全然不同,它并不年老,到十三世纪中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货商集散地,比罗马建城晚了足足二千年,比伦敦建城晚了一千多年,比巴黎建城也晚了六百多年,但它

宗璞散文语言特色

宗璞散文“纯朴雅致”的语言特色显在成因分析 吴延生 关键词:当代散文宗璞语言特色显在成因美学探讨 摘要:“纯朴雅致”的语言特色,是宗璞散文创作的一贯追求。这种追求是有价值的。文章从修辞手法的多样性、锤字炼词的精确性、引典化用的复杂性、节奏跃动的和谐性、色彩着笔的抒情性,探讨其“纯朴雅致”的语言特色形成的显在原因。这种研究也是有价值的。它从语言层面切入,以带动对她散文创作的全新理解、全面审视和全力探讨。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短篇小说《红豆》所独有的知识女性的才情和儒雅的气质引起文坛瞩目、赢得读者倾心的作家宗璞,不仅小说写得好,散文也成就斐然。“宗璞的散文创作,始终与小说并行于当世。近几年来,她的散文创作更趋繁丰,散文艺术日臻成熟,可说是今日要知宗璞,就不可不知宗璞的散文。”①读当代女作家宗璞的散文总有“放不下”的感觉。这“放不下”就是因为她的散文洇着一种浓情,溢着一种淡雅,漾着一种真诚,一如其人内敛而不张扬,却又蓄着兼容而显张力。宗璞曾在《小说和我》中说道:“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一曰‘雅’。”其散文创作,正实践了自己的这一艺术主张。她追求本色而不失雅致,语义优美而不显雕琢,清水芙蓉,天然成韵。其文本似有内驱力牵引着你一目十行。从轻灵小巧的结构、优雅柔美的风格、不拘一格的手法、生动饱满的细节到慧眼独异的视角,无不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可品、耐品,透出一股魅力,彰显其优点;从女性作者的细腻,观察生活的细心,见出学养之高,凸显其优势。而优点与优势的结合即是其创作上的优秀。宗璞是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也是位有追求的作家,特别在语言上富有自己的个性。“小说的语言尤其值得称道,是一种质朴而又不失典雅、凝练而又生动的话语。”②其散文语言毫不逊色于小说,在小说话语的基础上拓展并发展着。“就语言来说,北京散文作家推崇朴实、自然、雅健和清顺的风格,非常反对华丽的词藻、艰涩的句子、生僻的字词。”③作为北京散文作家的一员,她在散文创作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真情·洞见·美言》中说:“一篇好散文,我以为需要三个条件,即真情、洞见和美言。所谓美言,就是要美的文字,散文特别需要文字上的功夫。本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似乎更为苛求。”正是这样的“苛求”,形成了她散文语言“纯朴雅致”的语言特色来。“读她的作品肯定不会像面对一杯香味浓郁的咖啡那样,立刻为之陶醉;却能够如同品味一杯清淡甘醇的新茶,慢慢为其内在的真感实情所吸引。”④笔者也深深为其散文吸引,就其散文“纯朴雅致”的语言特色形成的显在原因,作深入的探讨。 一、修辞手法的多样性 宗璞大学毕业后,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编辑。她十分讲究语言的运用。如她在《真情·洞见·美言》中所云:“前几年见有人批评追求美言,批评追求词藻的华丽,

迟子建散文的语言特色

迟子建散文的语言特色 迟子建 ,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女作家,本章小编就为大家准备了迟子建散 文 的语言特色,希望大家喜欢。 迟子建散文的语言特色 一、以情感統率全文 作为作家,迟子建也写过很多散文,所以她很关注情感在小说 中的流露,正因为抒情的流畅,才使得小说的文本结构更加丰富饱满。正如 孙犁层曾反复强调: “文艺作品是传达作者对一种具体生活的思想和情感, 没有 真实的激动了的感情, 就写不成好文章。 ”迟子建的小说非常注重人物情感的表 达,以人物情感的波动变化去串联每个小的故事 情节, 人物之间的情感情贯穿着小说, 逼真地展现人物情感世界的矛盾性和 复杂性。 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整部长篇小说都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 所谓的主要人物,有的只是日常生活的打猎,跳神,风葬等场景,是一群不知名 的小人物在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全篇小说都是在九旬酋长妻子的讲述下进行的, 从早晨讲到了夜晚,每个小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在回忆着很多难忘的场景。小 说中的“我”极为重要,她不但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小说情感的宣泄者,每一 个章节故事的连贯性都是随着我的情感跳动着。小说中亲情、爱情、友情深深交 织在一起, 父亲林克和伯父尼都萨满对母亲的爱意, “我”与两任丈夫拉吉达和 瓦罗加的患难真情, 妮浩萨满以自己子女的生命为代价救活了很多素不相识的人, “我”对逝去的父母林克和达玛拉思念和愧疚之情以情感的流动为中心推动小 说的发展,情感的丰富和流畅使文章结构更加饱满有活力。 小说《群山之巅》中,描写了三个家族和几十个人物的生存状况,每个人物 都有自己的情感呼唤。迟子建在回答小说的名字时说:“我塑造的这个小镇,在 地理位置上处于群山之巅,所以书名很自然地就用了这个标题。高高的山,普普 通通的人,这样的景观,也与我的文学

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特点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体现。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浅、刚柔、雅俗、文野、曲直等等区别。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语言表达的特色,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 例如,同是现代散文,鲁迅的深沉洗练,茅盾的沉稳劲健,朱自清的温静典雅,叶绍钧的质朴练达,孙犁、老舍的清新明快,林语堂的闲适从容,钱钟书的幽默旷达,徐志摩的浓丽华美……风格各异,异彩纷呈。阅读中辨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揣摩不同的语言风格,品味其中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散文,有的重在叙事,有的重在抒情,有的重在议论。散文作者通常把本意情感作了艺术化

的处理才形成含蓄美。往往通过以下手法来实现:一是托物言情,借物言志;二是寓情于景,景之神乃作者之情;三是虚实相生,借助设想、想象,曲折地表达好恶与爱憎;四是运用象征或调动多种修辞手法将真意婉转而出。因此,我们在阅读鉴赏散文时,应该把握好这四个方面。 分析散文的语言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炼、干净、富有哲理。因此,阅读散文时,就要认真分析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炼、畅达的特色,从而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赏析。例如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可以从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美妙佳句中感受到桃花的火爆热闹、杏花的如霞似锦、梨花的素淡皎洁,领略到由浓到淡的色彩变化过程。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