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六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六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六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六直角三角形

专题六 直角三角形

一、直角三角形性质: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

于30°

5、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

a 2+

b 2=

c 2

二、直角三角形判定:

1、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b,c 满足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HL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

1、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四、练习

1如图,AB ∥CD ,∠CAB 和∠ACD 的平分线相较于H 点,E 为AC 的中点,EH=2.那么△AHC 是

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若是,求出AC 的长。

2、如图,在R t △ABC 中,∠ACB=90°,CD 垂直于AB,垂足为点D ,DB=

21BC,求∠A 的度数。

3、已知,在△ABC 中,∠B =21∠A =3

1∠C ,AB=8cm. (1)求AB 边上的中线长,(2)求AC, BC 的长,(3)AB 边上的高

A

B C D

E

H

4、如图,在RtABC 中,∠C=90°,E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已知∠1=

31∠ABC ,求∠A 的度数。

6、 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F 为CD 的中点,E 是BC 上一点,且EC=4

1BC. 求证:△AEF 是直角三角形。

7、 如图,D 为BC 的中点,DE ⊥AB 于点E,DF ⊥AC 于点F,且DE=DF.

试问:AB 与AC 有什么关系?

8、 如图,已知BD 平分∠ABC,BA=BC,点P 在BD 上,作P M ⊥AD,P N ⊥CD,垂足分别

为点M,N.求证:P M=PN .

9、 如图,求作一点P,使PM=PN,并且使点P 到∠AOB 的两边OA,OB 的距离相等。

.

. A B

C D E E F

F E A

B C

D A

B C

D P M

N

A O

B M N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八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知识点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 可表示如下: ?BC= 21AB ∠C=90°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CB=90° 可表示如下: ?CD= 2 1AB=BD=AD D 为AB 的中点 4、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5、射影定理(了解)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 斜边上的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 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ACB=90° BD AD CD ?=2 CD ⊥AB 6、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AB ?CD=AC ?BC

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理论依据 在Rt △ABC 中,∠C=90°,∠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1)三边之间的关系:222c b a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练习: 一、选择题 1.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 ,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 ,则它的斜边长为( ) A 、4 cm B 、8 cm C 、10 cm D 、12 cm 2. 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3.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 、13 B 、8 C 、25 D 、64 4. 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 钝角三角形 B 、 锐角三角形 C 、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5、等腰三角形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它底边上的高为 ( )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兰用尺规作图作△ABC 边AC 上的高BH ,作法如下: ①分别以点DE 为圆心,大于DE 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F ; ②作射线BF ,交边AC 于点H ; ③以B 为圆心,BK 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AC 于点D 和E ; ④取一点K 使K 和B 在AC 的两侧; 所以BH 就是所求作的高.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②① 2.如图,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A ,B 两点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请在图中找一个顶点C ,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顶点C 有( ) A .8个 B .7个 C .6个 D .5个 3.如果2 220m m +-=,那么代数式2442m m m m m +? ?+? ?+?? 的值是()n n A .2- B .1- C .2 D .3 4.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0 ,20BC BD BAD =∠=,则BCD ∠的度数为( ) A .50° B .55° C .60° D .65° 5.如果2x +ax+1 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a 的值是() A .2 B .-2 C .±2 D .±1 6.如图,在△ABC 中,AB =AC ,∠A =30°,AB 的垂直平分线l 交AC 于点D ,则 ∠CBD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50° D .75° 7.如图,在Rt△ABC 中,∠ACB=90°,∠B=30°,CD 是斜边AB 上的高,AD =3 cm ,则 AB 的长度是( ) A .3cm B .6cm C .9cm D .12cm 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则它的顶角是( ) A .40° B .60° C .80° D .100° 9.下列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 A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夹角的度数 B .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以及两角夹边的长度 C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的度数 D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 10.如图,Rt △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若AB=10cm ,AC=6cm ,则BE 的长度为( ) A .10cm B .6cm C .4cm D .2cm 1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都是108°,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3 B .4 C .5 D .6 12.下列计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 A .236a a a ?= B .(2)(3)6a a a ?= C .236()a a = D .623a a a ÷= 二、填空题 13.把0.0036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该记作_____. 14.记x=(1+2)(1+22)(1+24)(1+28)…(1+2n ),且x+1=2128,则n=______. 15.如图,在△ABC 中,∠ACB=90°,CD 是高,∠A=30°,若AB=20,则BD 的长是 . 16.分解因式:x 3y ﹣2x 2y+xy=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练习:因式分解

专题练习:因式分解 学好数学的秘密 1、学完多思考 2、多做练习题 3、善于总结规律 学好数学的秘密 1、学完多思考 要想学好数学一定要多思考。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同学们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2、多做练习题 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必须多做练习,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只做不思,不能起到巩固概念,拓宽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把已学过的知识搅得一塌糊涂,理不出头绪,浪费时间又收获不大,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颖的题目之后,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识,是否可以多解,其结论是否还可以加强、推广等等。 3、善于总结规律 我们会发现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很多同学是不是同一种类型的题目总是反复错,经常错?这种问题的出现,就是学生缺乏总结规律的习惯,一种类型的题目反复错,经常错,说明你还没有掌握做这种题目的规律,你不仅要做错题笔记,而且还需要将你错的这种类型的题目都拿出来总结归纳,要善于总结规律,将同种类型的题目多比对,多总结,总结出一种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再遇到这类问题时利用总结的规律和方法去解决。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衡阳中考)下列因式分解中正确的个数为( C) ①x3+2xy+x=x(x2+2y); ②x2+4x+4=(x+2)2; ③-x2+y2=(x+y)(x-y). A.3个B.2个C.1个D.0个 2.(广东中考)把x3-9x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D) A.x(x2-9) B.x(x-3)2 C.x(x+3)2D.x(x+3)(x-3) 3.(台湾中考)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一个为多项式8x2-10x+2的因式( A) A.2x-2 B.2x+2 C.4x+1 D.4x+2 解析:8x2-10x+2=2(4x2-5x+1)=2(x-1)(4x-1),有因式2(x-1),即2x-2 4.若实数x,y,z满足(x-z)2-4(x-y)(y-z)=0,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D) A.x+y+z=0 B.x+y-2z=0 C.y+z-2x=0 D.z+x-2y=0 解析:左边=[(x-y)+(y-z)]2-4(x-y)(y-z)=(x-y)2-2(x-y)(y-z)+(y-z)2=[(x-y)-(y-z)]2,故(x-y)-(y-z)=0,x-2y+z=0 5.(宜宾中考)将代数式x2+6x+2化成(x+p)2+q的形式为( B) A.(x-3)2+11 B.(x+3)2-7 C.(x+3)2-11 D.(x+2)2+4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6.(泸州中考)分解因式:3a2+6a+3=__3(a+1)2__. 7.(潍坊中考)分解因式:2x(x-3)-8=__2(x-4)(x+1)__. 8.(呼和浩特中考)把多项式6xy2-9x2y-y3因式分解,最后结果为__-y(3x-y)2__.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D C B A 、 B 、 C 、 D 、 博瑞教育数学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两直线a ∥b ,与∠1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不等式组x>3 x<4 ???的解集是( ) A 、33 D 、无解 3、如果a>b ,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a 3b -- D 、2a<2b -- 4、如图所示,由∠D=∠C,∠BAD=∠ABC 推得△ABD ≌△BAC ,所用的的判定定理的简称是( ) A 、AAS B 、ASA C 、SAS D 、SSS 5、已知一组数据1,7,10,8,x ,6,0,3,若x =5,则x 应等于( ) A 、6 B 、5 C 、4 D 、2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 、三棱住的侧面是三角形; C 、六棱住有六个侧面、侧面为长方形; D 、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图形; 7、△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2 (a+b)(a-b)=c ,则( ) A 、△ABC 是锐角三角形; B 、c 边的对角是直角; C 、△ABC 是钝角三角形; D 、a 边的对角是直角; 8、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众数; D 、加权平均数; 9、如右图,有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标有1,2,3,4,5,6这六个数字,并且把标有“6”的面都放在左边,那么它们底面所标的3个数字之和等于( ) A 、8 B 、9 C 、10 D 、11 10、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北京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1)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不超过4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2米计算;(2)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超过4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4.5米计算(不超过部分仍按每立方米2元计算)。现假设该市某户居民某月用水x 立方米,水费为y 元,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分) 11、不等式 12、已知点x 313、为了了解某校初三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1 a b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有公共顶点A,B的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按如图所示位置摆放,连接AC交正六边形于点D,则∠ADE的度数为() A.144°B.84°C.74°D.54° 【答案】B 【解析】 正五边形的内角是∠ABC=() 52180 5 -? =108°,∵AB=BC,∴∠CAB=36°,正六边形的内角 是∠ABE=∠E=() 62180 6 -? =120°,∵∠ADE+∠E+∠ABE+∠CAB=360°,∴∠ADE=360°– 120°–120°–36°=84°,故选B. 2.如图,在△ABC中,∠C=46°,将△ABC沿着直线l折叠,点C落在点D的位置,则∠1﹣∠2的度数是_____. 【答案】92°. 【解析】 【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得到∠D=∠C,再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 【详解】 由折叠的性质得:∠C'=∠C=46°, 根据外角性质得:∠1=∠3+∠C,∠3=∠2+∠C', 则∠1=∠2+∠C+∠C'=∠2+2∠C=∠2+92°, 则∠1﹣∠2=92°. 故答案为:92°.

【点睛】 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AD是△ABC的中线,CE是△ACD的中线,S△ACE=3cm2,则S△ABC=_____cm2. 【答案】12cm2.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ACE的面积是△ACD的面积的一半,△ACD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一半. 【详解】 解:∵CE是△ACD的中线, ∴S△ACD=2S△ACE=6cm2. ∵AD是△ABC的中线, ∴S△ABC=2S△ACD=12cm2. 故答案为12cm2. 【点睛】 此题主要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 4.若(a﹣4)2+|b﹣9|=0,则以a、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 【答案】22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再根据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a-4=0,b-9=0,

初二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 入下表相应的空格 ) 1.在天气预报图上,有各种各样表示天气的符号,下列表示天气符号的图形中,既 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46)--, B (63)-, C (52), D (34)-,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416±= B 9273 -=- C 3) 3(2 -=- D 2 11 4 12 = 4. 下列图形中,单独选用一种图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图形是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5.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6.若点),(1y a 、),1(2y a +在直线1+=kx y 上,且21y y >,则该直线所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 7.如图所示,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的图形是 8. 如图,是一块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的矩形色块图,由6个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组成, 晴 C 冰雹 A 雷阵雨 B 大雪 D 第8题 第2题 x y A B C D

已知中间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这个矩形色块图的面积为 A 142 B 143 C 144 D 14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目中的横线上) 9.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 10.把1.952取近似数并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 . 11.已知:如图,E (-4,2),F (-1,-1),以O 为中心,把△EFO 旋转180°, 则点E 的对应点 E ′的坐标为 . 12.梯形的中位线长为3,高为2,则该梯形的面积为 . 13.已知点),(11y x 、),(22y x 、……、),(n n y x 都在直线53-=x y 上,若这n 个 点的横坐标的平均数为a ,则这n 个点的纵坐标的平均数为 . 14.等腰梯形的上底是4cm ,下底是10cm ,一个底角是60 ,则等腰梯形的腰长 是 cm . 15.如图,已知函数y a x b =+和y kx =的图象交于点P ,则二元一次方程组 , y a x b y k x =+?? =? 的解是 . 16.在Rt △ABC 中,∠C =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BC =15,且BD ∶DC =3∶2,则D 到边AB 的距离是 . A C 第16题 第18题

八年级上数学期末专题复习

轴对称 14、加油站A和商店B在马路MN的同一侧(如图),A到MN的距离大于B到MN的距离,AB=7米,一个行人P在 马路MN上行走,问:当P到A的距离与P到B 的距离之差最大时,这个差等于______米. 15 、如图,△ ABC的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连接PB、PC,若∠A=70°,则∠PBC的度数是______ 16、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一边长是12cm,则另两边的长分别是______ 17、如图,AA′、BB′分别是∠EAB、∠DBC的平分线,若AA′=BB′=AB,则∠BAC的度数为 18、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分别延长CA,AB,BC到A′,B′,C′,使AA′=BB′=CC′=AC,若△ABC的面积为1,则△A′B′C′的面积是______ (第十四题) (第十五题) (第十七题) (第十八题) 5、等边△ABC是边长为1,BD=CD,∠BDC=120°,E、F分别在AB、AC上,且∠EDF=60°,求△AEF的周长。 1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至E,延长BA至F,使AF=BE,连结CF、EF,过点F作直线FD⊥CE于D,试发现∠FCE与∠FE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7、已知:如图,△ABC中,∠C=90°,CM⊥AB于M,AT平分∠BAC交CM于D,交BC于T,过D作DE∥AB交BC 于E,求证CT=BE。 B A C D E F A C T E B M D

18、如图,已知△ABC 中,AD ⊥BC 于D ,∠C=35°,且AB+BD=DC ,求∠B 度数。 19、已知△ABC 中,∠A=90°,∠B=67.5°,请画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你选用下面给出的备用图,把所有不同的分割方法都画出来。只需画图,不必说明理由,但要在图中标出相等两角的度数) 20、如图1,已知△ABC 中,AB=BC ,∠ABC=90°,把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DEF 的直角顶点D 放在AC 的中点上(直角三角板的短直角边为DE ,长直角边为DF ),将直角三角板DEF 绕D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在图1中,DE 交AB 于M ,DF 交BC 于N 。①证明DM=DN ; ②在这一旋转过程中,直角三角板DEF 与△ABC 的重叠部分为四边形DMBN ,请说明四边形DMBN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是如何变化的?若不发生变化,求出其面积; (2)旋转至如图2的位置,延长AB 交DE 于M ,延长BC 交DF 于N ,DM=DN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旋转至如图3的位置,延长FD 交BC 于N ,延长ED 交AB 于M ,DM=DN 是否仍然成立?请写出结论,不用证明。 2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为CD 的中点,连接AE 、BE ,BE ⊥AE ,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1)FC=AD ;(2)AB=BC+AD . A B C 备用图① A B C 备用图② A B C 备用图③ C A B D A D C N F E B M 图2 A D C F E B M 图3 A D C N F E B M 图1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B D E C A 八 年 级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试 卷 数 学 2018.1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25a a a += B .325a a a ?= C .23 6 (2)6a a = D .623a a a ÷= 3.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DNA 最早发现于衣藻叶绿体,长约0.00005米.其中,0.0000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4 0.510-? B .4 510-? C .5 510-? D .3 5010-? 4.若分式 1 a a +的值等于0,则a 的值为 A .1- B .1 C .2- D .2 5.如图,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D ≌△ACE ,其中B ,C 为对应顶点,D ,E 为对应顶点,下列结论不. 一定成立的是 A .AC =CD B .BE = CD C .∠ADE =∠AED D .∠BAE =∠CAD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它的底角的大小为 A .70° B .40° C .70°或40° D .70°或 55° 7.已知2 8x x a -+可以写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 可为 A .4 B .8 C .16 D .16-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x 轴的负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于A 点,B 点.分别以点A ,点B 为圆心,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P 点.若点P 的坐标为(a ,b ),则 A .2a b = B .2a b =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word 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ABC 中,∠C =90°,BC =8cm ,AC =6cm ,点E 是BC 的中点,动点P 从A 点出发,先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A →C 运动,然后以1cm /s 的速度沿C →B 运动.若设点P 运动的时间是t 秒,那么当t =___________________,△APE 的面积等于6. 【答案】1.5或5或9 【解析】 【分析】 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当点P 在AC 上时:当点P 在BC 上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详解】 如图1,当点P 在AC 上.∵△ABC 中,∠C =90°,BC =8cm ,AC =6cm ,点E 是BC 的中点,∴CE =4,AP =2t . ∵△APE 的面积等于6,∴S △APE = 12AP ?CE =1 2 AP ×4=6.∵AP =3,∴t =1.5. 如图2,当点P 在BC 上.则t >3∵E 是DC 的中点,∴BE =CE =4. ∵PE ()43=7-PE t t =-- ,∴S = 12EP ?AC =1 2 ?EP ×6=6,∴EP =2,∴t =5或t =9. 总上所述,当t =1.5或5或9时,△APE 的面积会等于6.故答案为1.5或5或9.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解答时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是关键. 2.如图,Rt △ABC 中,∠C=90°,∠BAC 的角平分线AE 与AC 的中线BD 交于点F ,P 为CE 中点,连结PF ,若CP=2,15BFP S ?=,则AB 的长度为_______.

最新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培优习题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培优习题 一、知识要点填空: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________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_________; (3)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______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是30°.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______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如果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底角都是_____,且两条直角边相等。等腰直角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所有性质,是很常见的特殊三角形。 二、练习题 1、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 则则∠1+∠2等于__________. 2、设M表示直角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P表示等边三角形,Q表示 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下列四个图中,能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3、如图,Rt△ABC中,AB⊥AC,AD⊥BC,BE平分∠ABC,交AD于E, EF∥AC,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AB=BF B.AE=ED C.AD=DC D.∠ABE=∠DFE 4、如图,在△ABC中,∠C=90°,AC=3,∠B=30°,点P是BC边上的动点, 则AP的长不可能的是() A.3.5 B.4.2 C.5.8 D.7 5、如图,在Rt△ABC中,∠ACB=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于BC的延长线 于F, 若∠F=30°,DE=1,则EF的长是() A.3 B.2 C.3 D.1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 1 页 共 4 页 图4 N M D C B A 图2 E D F D 图3 A C F E B 图1 N P O M A C B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科目: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时间: 100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ABC ≌△DEF ,且△ABC 的周长为18,若AB=5,AC=6,则EF= . 2、若2 164b m ++是完全平方式,m = . . 。 3.如图1,PM=PN ,∠BOC=30°,则∠AOB= . 4.如图2,在△ABC 中,AB=AC ,AD ⊥BC 于D 点,E 、F 分别为DB 、DC 的中 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对. 5. 已知△ABC ≌△DEF, 且∠A=30°, ∠E=75°, 则∠F= . 6.如图3,在△ABC 和△FED , AD=FC ,AB=FE ,当添加条件 时, 就可得到△ABC ≌△FED.(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 7.如图4, 已知AB=AC, ∠A=40°, 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点D,则∠DBC= 度. 8.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 . 9、已知115a b -=,则2322a ab b a a b b +---的值是 10.若()2 190m n -+-=,将22mx ny -因式分解得 。 二.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式子:23123510 ,,,,,94678xy a b c x y x a x y π+++中,分式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2.下列各式是因式分解,并且正确的是【 】 A .()()22a b a b a b +-=- B .123 111 a a a += +++ C .()()2 32111a a a a a --+=-+ D .()()2222a ab b a b a b +-=-+ 3.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COB=____. 【答案】105°.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殊角可知:∠ECD=45°,∠BDC=60°,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如图,∠ECD=45°,∠BDC=60°, ∴∠COB=∠ECD+∠BDC=45°+60°=105°. 故答案为:105°.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所示,∠1+∠2+∠3+∠4+∠5+∠6=__________度. 【答案】360 ° 【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1+∠5=∠8,∠4+∠6=∠7,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可得∠2+∠3+∠7+∠8=360°,即可得∠1+∠2+∠3+∠4+∠5+∠6=360°.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 (1)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2)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内角和为360°. 3.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 ABC 的一角折叠,使点 A 落在△ABC 外的 A'处,折痕为DE.如果∠A=α,∠CEA′=β,∠BDA'=γ,那么α,β,γ 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 __________ . 【答案】γ=2α+β.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得:∠BDA'=∠A+∠AFD,∠AFD=∠A'+∠CEA',代入已知可得结论.【详解】 由折叠得:∠A=∠A', ∵∠BDA'=∠A+∠AFD,∠AFD=∠A'+∠CEA', ∵∠A=α,∠CEA′=β,∠BDA'=γ, ∴∠BDA'=γ=α+α+β=2α+β,

八年级直角三角形(答案)

直角三角形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②推论:(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则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为30°. 难点: 1.性质定理的证明方法. 2.性质定理及其推论在解题中的应用. 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断 重点: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斜边、直角边公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难点: 创建全等条件与三角形中各定理联系解综合问题。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 距离相等. 定理的数学表示:如图4, ∵ OE是∠AOB的平分线,F是OE上一点,且CF⊥OA于点C,DF⊥OB于点D,∴ CF=DF. 定理的作用:①证明两条线段相等;②用于几何作图问题; 角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图4

2.关于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定理: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的数学表示:如图6,如果AP、BQ、CR分别是△ABC 的内角∠BAC、 ∠ ABC、∠ACB的平分线,那么: ① AP、BQ、CR相交于一点I; ②若ID、IE、IF分别垂直于BC、CA、AB于点D、E、F,则DI=EI=FI. 定理的作用:①用于证明三角形内的线段相等;②用于实际中的几何作图问题.(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位置与三角形形状的关系: 三角形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这个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即内切圆的圆心). 3.关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作图: (1)会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会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3)会作与线段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有关的简单综合问题的图形. 四、勾股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1.勾股定理 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222 a b c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 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 答案 (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4= -2 B .3-=3 C .24±= D .39=3 2.计算(ab 2)3的结果是( ) A .ab 5 B .ab 6 C .a 3b 5 D .a 3b 6 3.若式子5-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5 B .x ≥5 C .x ≠5 D .x ≥0 4.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D ≌ △BAC 的条件是( ) A .∠D=∠C,∠BAD=∠ABC B .∠BAD=∠ABC,∠ABD=∠BAC C .BD=AC ,∠BAD=∠ABC D .AD=BC,BD=AC 5.下列“表情”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6.在下列个数:301415926、10049、0.2、π1、7、11131 、3 27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7.下列图形中,以方程y-2x-2=0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像是( ) 8.任意给定一个非零实数,按下列程序计算,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m B .m+1 C .m-1 D .m 2 (第4题图) D C B A C B 平方 结果+2m

9.如图,是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筑的公路长度(m )与时间(天)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道公路的长度为( )米. A .504 B .432 C .324 D .720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分别为 (0,0)、(5,0)、(2,3),则顶点C 的坐标为( ) A .(3,7) B .(5,3) C .(7,3) D .(8,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x -2+y 2=0,那么x+y= . 12.若某数的平方根为a+3和2a-15,则a= . 1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其底角是 . 14.如图,已知:在同一平面内将△ABC 绕B 点旋转到△A /BC /的位置时,AA /∥B C,∠ABC=70°,∠CBC /为 . 15.如图,已知函数y=2x+b 和y=ax-3的图象交于点P (-2,-5),则根据图象可得不等式2x+b>ax-3的解集是 . 16.如图,在△ABC 中,∠C=25°,AD⊥BC,垂足为D,且AB+BD=CD,则∠BAC的度数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8个小题,共72分): 17.(10分)计算与化简: (1)化简:)1(18--π0)12(21214-+ -; (2)计算:(x-8y )(x-y ). (第10题图) (第14题图) A C / C B A / C B D A (第16题图)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 word 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ABC 的两边长为4和3,则第三边上的中线长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 1722 m << 【解析】 【分析】 作出草图,延长AD 到E ,使DE=AD ,连接CE ,利用“边角边”证明△ABD 和△ECD 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E=AB ,再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求出AE 的取值范围,便不难得出m 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如图,延长AD 到E ,使DE=AD ,连接CE , ∵AD 是△ABC 的中线, ∴BD=CD , 在△ABD 和△ECD 中, AD DE ADB EDC BD CD =?? ∠=∠??=? , ∴△ABD ≌△ECD (SAS ), ∴CE=AB , ∵AB=3,AC=4, ∴4-3<AE <4+3, 即1<AE <7, ∴ 1722 m <<. 故答案为:17 22 m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和三边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2.如图,在△ABC中,∠B和∠C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A=50°,则∠BOC=_____. 【答案】115°.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ABC+∠ACB=13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得出 ∠OBC+∠OCB,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BOC的度数. 【详解】 解;∵∠A=50°, ∴∠ABC+∠ACB=180°﹣50°=130°, ∵∠B和∠C的平分线交于点O, ∴∠OBC=1 2 ∠ABC,∠OCB= 1 2 ∠ACB, ∴∠OBC+∠OCB=1 2 ×(∠ABC+∠ACB)= 1 2 ×130°=65°, ∴∠BOC=180°﹣(∠OBC+∠OCB)=115°, 故答案为:11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关键是求出∠OBC+∠OCB 的度数. 3.如图所示,∠1+∠2+∠3+∠4+∠5+∠6=__________度. 【答案】360 ° 【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1+∠5=∠8,∠4+∠6=∠7,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可得∠2+∠3+∠7+∠8=360°,即可得∠1+∠2+∠3+∠4+∠5+∠6=360°.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D C A B A 、 B 、 C 、 D 、 数学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两直线a ∥b ,与∠1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c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不等式组x>3 x<4 ???的解集是( a ) A 、33 D 、无解 3、如果a>b ,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d ) A 、a 3b -- D 、2a<2b -- 4、如图所示,由∠D=∠C,∠BAD=∠ABC 推得△ABD ≌△BAC ,所用的的判定定理的简称是( a ) A 、AAS B 、ASA C 、SAS D 、SSS 5、已知一组数据1,7,10,8,x ,6,0,3,若x =5,则x 应等于( b ) A 、6 B 、5 C 、4 D 、2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 、三棱住的侧面是三角形; C 、六棱住有六个侧面、侧面为长方形; D 、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图形; 7、△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2 (a+b)(a-b)=c ,则( d ) A 、△ABC 是锐角三角形; B 、c 边的对角是直角; C 、△ABC 是钝角三角形; D 、a 边的对角是直角; 8、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c )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众数; D 、加权平均数; 9、如右图,有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标有1,2,3,4,5,6这六个数字,并且把标有“6”的面都放在左边,那么它们底面所标的3个数字之和等于( a ) A 、8 B 、9 C 、10 D 、11 10、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北京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1)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不超过4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2米计算;(2)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超过4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米计算(不超过部分仍按每立方米2元计算)。现假设该市某户居民某月用水x 立方米,水费为y 元,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c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a b

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已知a、b、c为△ABC的三边,化简:|a+b﹣c|-|a﹣b﹣c|+|a﹣b+c|=______. 【答案】3a b c --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绝对值内式子的正负,然后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去掉绝对值,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 【详解】 解:∵a、b、c为△ABC的三边, ∴a+b>c,a-b<c,a+c>b, ∴a+b-c>0,a-b-c<0,a-b+c>0, ∴|a+b-c|-|a-b-c|+|a-b+c| =(a+b-c)+(a-b- c)+(a-b+c) =a+b-c+a-b- c+a-b+c =3a-b-c. 故答案为:3a-b-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和利用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化简,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绝对值内式子的正负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如图,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的中点,设△ABC、△ADF、△BEF的面积分别为S△ABC,S△ADF,S△BEF,且S△ABC=12,则S△ADF-S△BEF=_________. 【答案】2 【解析】 由D是AC的中点且S△ABC=12,可得 11 126 22 ABD ABC S S ?? ==?=;同理EC=2BE即 EC=1 3 BC,可得 1 124 3 ABE S ? =?=,又, ABE ABF BEF ABD ABF ADF S S S S S S ?????? -=-=等量 代换可知S△ADF-S△BEF=2 3.∠A=65o,∠B=75o,将纸片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外,若∠2=20o,则∠1的度数为 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图形中,不具有稳定性的是( ) A. B. C. 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2248x y x y x y -=- B. ( )()43 2 2 68234m m m m m -÷-=-- C. () 3 2 3 1 122 1x y x y x y xy ----== D. ()2 221441a a a --=++ 4.若分式 216 4y y 值为0,则y 的值是( ) A. 4 B. 4- C. 4± D. 8± 5.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2 2211x x x ++=- B. ()()2 3253535x x x -=-+

C. ()() 3933 a a a a a -=-+ D. ()()() 22 m n m n m n --=-+- 6.如图,在ABC中,AB=8,BC=6,AB、BC边上的高CE、AD交于点H,则AD与CE的比值是() A. 4 3 B. 3 4 C. 1 2 D. 2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9,第三边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为() A. 6或8 B. 8或10 C. 8 D. 10 8.如图,BC=EC,∠BCE=∠DCA,要使△ABC≌△DEC,不能添加下列选项中 的() A. ∠A=∠D B. AC=DC C. AB=DE D. ∠B=∠E 9.计算 22 1 a a b a b - -+ 的结果是() A. 22 b a b - B. 22 b a b - - C. b D. b- 10.若()()2 53 y y y my n -+=++,则m,n的值分别为() A. 2,15 m n == B. 2,15 m n ==- C. 2,15 m n =-=- D. 2,15 m n =-= 11.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