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眼中的核心素养

我眼中的核心素养

我眼中的核心素养

我眼中的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18-12-19T09:55:40.15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作者:刘莉

[导读] 移情是中学教师的核心素养。移情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整,也有利于师生间信任感的增加。学校在教师移情方面应有所作为。

刘莉(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初级中学四川宜宾 644000)摘要:移情是中学教师的核心素养。移情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整,也有利于师生间信任感的增加。学校在教师移情方面应有所作为。关键词:移情、师生信任感中图分类号:G6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180-01 移情是个体由于理解了真实的或想象的他人情绪而引发的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替代的或间接的情绪反应能力,个体能够以他人为中心,识别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并能够亲身体验他人情绪的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在移情产生的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成分都是必要的,认知水平和情绪唤醒共同决定着移情的性质、强度、方式和内容。移情在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表述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移情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能力,是人类智慧的体现。移情对于教育者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我眼中中学教师的核心素养之所在!美国教育家、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中学校长D.C.Wesley曾在1998年访华之旅中提出其对教师成长的十一条建议,其中便有关于“移情”问题的阐释:“如果你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学生,那么,作为一位父母、管理者或者新教师,你能想象这种学生内心的烦恼吗?你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吗?而这种着想正是理解学生的开端。有这样一位学生,就很合适做一位卓越的教师:早在上中学时,她就有着很强的移情能力。” 诚如D.C.Wesley所说,“移情”对于中学教师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但确实中学教师们十分缺失的。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形成了“教师本位”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习惯性地用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学生对话,致使许多学生一提到老师,首先将他们定位于“管理者”的角色。相关研究表明: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自主”地位,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干涉或控制。如果德育过程使受教育者感受到处于这种压力之下,就毫无自主性可言,个体就会产生人格的主体性受到侵犯的感觉,进而产生反感和抵触的心态,不但不会接受教育者辛苦施加的德育影响,反而会对教育者产生后天的免疫力,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厚实的“防火墙”。这会严重削弱德育效果。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培养教育者移情能力的首要问题是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者的“教师本位”思想,树立教育服务的现代观念,不应该过于强调管理者的角色,而应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将自己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在大多数教师眼中“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分离的。这种分离主要体现在“教学”双方将彼此责任单一化,即“教”是教师的“教”、“学”是学生的“学”。这样便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老师抱怨学生“悟性低”、学生抱怨老师“讲太快”的情况。就英语学科而言,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在学生时代英语这一学科一般都是他们的优势学科。换而言之,学习英语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此外,大多教师毕业以后几乎就停止了英语方面的进阶学习,从而在教学中逐渐忘记了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感”。教师一味琢磨如何“教”,却从未设身处地感受学生如何“学”。或者所感受的“学”是从教师自身的学科学习水平出发,进而提出的学习方法也相对只适用于英语学习习惯或英语学科基础不太差的学生,对于更多的英语学习方面的后进生而言便显得不那么适用。长此以往,学生便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觉得老师的学习方法没有用。而这种“不信任感”将会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头号杀手!所以中学教师应当摆脱惯有的教学思维,学会移情。移情要求教师能摆脱以自我中心,从自我中走出来,努力循着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发展水平等设身处地去体会、理解学生,将知识经验学生化,心理水平学生化,认知方式学生化。当然,教师也不能完全沉浸在学生的思维模式中,应该能在学生的心理世界和教师自我之间自由穿梭,在了解受教育者的心态之后,从教育者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因此,教师要能很好地移情,首先应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以上人格特质的培养,为移情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将自己重新投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学习环境中。比如,英语学科的教师可以在课余学另外一门语言,在学习新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障碍感”,并将这种“障碍感”移植到教学中。有了相应的经验,移情便能更好的产生。这样不仅能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信任感——让学生觉得老师的困惑也是自己的困惑,所以老师的方法可能真的能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学校在教师的移情建设方面也应有所作为。传统的教师职业培训注重的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的是优秀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尝试将“再学习”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内,让教师一定程度上重新学习专业之外的知识。这样不仅能极大提高教师的职业认识,更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变传统的专业提升思路。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师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还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然而,通过对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仍有很多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本文基于中学教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从教育移情角度出发增强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和换位思考意识方面探讨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希望对中学教师有所帮助。参考文献 [1]张莹丰国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英语广场》第十二期。 [2]黄雯《教育者移情的基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 [3]王海澜《外国教育信息》上海师大教育研究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